《李勉埋金》翻译及阅读答案(锦集10篇)由网友“轻金救购大卡车”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李勉埋金》翻译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李勉埋金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勉埋金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勉①埋金
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④,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⑤语勉曰:某⑥家住洪州,将于北都⑦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⑧,余金奉⑨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⑩开封。书生兄弟赍⑾洪州牒⑿来,而累路⒀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⒁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选自《尚书读录》)
【注释】
①李勉:唐朝人。 ②天宝:唐玄宗时期的年号。 ③旅:寄旅,客居。 ④不旬日:没过多长时间。 ⑤临绝:临死。 ⑥某:指自己,我。 ⑦北都:今太原。 ⑧毕死事:处理后事。 ⑨奉:送。 ⑩尉:县尉。此处用作动词,做县尉。 ⑾赍(jī):携带。 ⑿牒:证件。 ⒀累路:沿路。 ⒁诘(ji):诘问,追问。
一 【试题】
1.选出下列红色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有书生旅次宋州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B.临绝语勉曰 此中人语云
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勉许为办事 安陵君其许寡人
2.请简要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一点启示。
(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A
2.故事:李勉年青时为一书生处理后事而不贪图其金钱。
启示:人生在世,应乐行善事,不贪钱财。(表述简明、内容合理即可。)
二、李勉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助人为乐且不图回报,尤其对死去的人讲求诚信。具有廉洁正直,洁身自好,光明磊落的高尚品质。
三、李勉埋金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他讲信用,重情义。
【译文】
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书生游学住在宋州。当时李勉年少穷困,和一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而死,书生临死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并从口袋里两百两金子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您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了。几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县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沿路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面见他,诘问金子的下落。李勉向上级请假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篇2:《李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勉传1
①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
②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日:“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日:“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③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对称知人。
④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⑤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节选自《|日庸书李勉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2)肃宗遽令奔骑宥释()
(3)乃除太常少卿()
(4)会李辅国宠任()
1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5分)
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为权幸所诬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勉不为之屈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D、投之江中今日之事何如
20、结合文意,判断③④两段画线句中两个“竟”的表意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分)
21、联系全文,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李勉的主要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7、(4分)(1)资助,助(2)立即,急速(3)授官职(4)适逢,恰巧,正好
18、(5分)李勉对众将吏说:“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作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诬陷中伤的
言语而杀无罪的人呢!”(关键词:方、藉、牧宰、以、谮言。句式:岂……乎)
19、(3分)C(介词)
20、(3分)不同。第一个“竟”是“竟然”的意思,是意料之外,因为用了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而”字。第二个“竟’’是“最终”的意思,是意料之中,因为前文有“不为之屈”,是因果必然。
21、(3分)善良仁厚、知人善任、正直不阿、果敢勇猛、廉洁自律(要求:四字短语、任选三个、角度不同)
参考译文
李勉,字玄卿,是郑王李元懿的曾孙。
至德初年,随肃宗到灵武,拜官监察御史。当时关东献上俘虏百余名,诏书命一并处以斩首。有一个囚犯仰天长叹。李勉过去问他,他回答说:“我被威胁不得不在那里任官,不是反叛者。”李勉于是哀怜他,上言说:“首恶尚未灭绝,受玷污为这官的人居天下之半。他们都想洗心归化。如果将他们杀尽,就等于是驱赶天下人去资助凶人奸逆了。”肃宗急命驰马前往宽释,于是每天都有归化者前来。
李勉因为他的旧吏前密县县尉王(啐)勤勉干练,让他代任南郑县令。不久有诏书命将王(啐)处死。李勉询问原因,才知是被权贵们诬陷。李勉对众将吏说:“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作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有人说坏话而杀无罪的人呢!”于是停止实行诏令,同时拘禁王(啐),迅速递表奏给肃宗。王(啐)于是得到宽宥,然而李勉竟然受到执政者的非难,催促入朝担任大理少卿。谒见肃宗时,李勉当面陈述王(啐)无罪,说他处理政事很有条理,是个尽力的官吏。肃宗嘉许他的恪守正道,于是授官太常少卿。王(啐)后来、因有推究演绎的才能,拜官大理评事、龙门县令,最终享有能吏的名声。当时人称赞李勉有知人之明。
肃宗将重用李勉,适逢李辅国受宠任,他想让李勉降低礼节面见自己。李勉不为他屈服,结果被李辅国排抑。
大历四年,授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广州盗贼首领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依据山洞为乱。前后数年,攻陷十余州。李勉到任,派遣大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翻合力征讨,全都斩杀,五岭平定。在这前后西域泛海而来的船舶一年才四五艘,由于李勉性情廉洁,有船舶来全都不检查,因此到他在任的后几年,一年来船四十余艘。在任数年,没有增加车服与用具。到离任返京,在石门停船,将家人贮藏的南货犀角象牙等财物尽数搜出,投进江中。
李勉传2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幼勤经史,长而沉雅清峻,宗于虚玄,以近属陪位,累授开封尉。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勉与联尉卢成轨等,并有擒奸擿伏之名。
至德初,从至灵武。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晬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曰:“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晬,飞表上闻,晬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晬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晬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时称知人。
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他日,上谓勉曰:“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曰:“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累表辞位,遂罢知政事,加太子太保。贞元四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三一)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资:资助
B、俾摄南郑令摄:代理
C、乃除太常少卿除:解除
D、时人多其正直多:称赞
12、下列各组句加点的字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B、勉乃哀之,上言曰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常以身翼蔽沛公
D、晬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充的省略成分,有误的一项是
A、(勉)即停诏拘晬,飞表上闻
B、(勉)政事条举,尽力吏也
C、终有能名,时称(勉)知人
D、遂授(杞)澧州别驾
14、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李勉言行正直的一组是
①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②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
③谒见,面陈王晬无罪
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
⑤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⑥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李勉是郑王李元懿的曾孙,在开封任职时,和同任县尉的卢成轨等人,都有擒拿奸邪、揭发恶事的名声。
李勉认为把叛军俘虏一概处死,不利于国家剿除元凶,劝肃宗网开一面,给那些洗心革面、愿意归顺的人一条生路。
李勉为受诬陷的王晬辩诬,使他免除了死罪,后来王晬还凭着自己的才能一再迁升,有很好的官声。
李勉不愿曲意迎合权臣李辅国,受到他的.压制;又因为他坚持正义,贬了卢杞的官,被皇帝疏远,于是多次上表辞职。
1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②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
参考答案
11、C
12、A
13、B
14、C
15、D
16、①肃宗立刻命人驰马前往宽释,从此每天都有归顺者前来。
②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奸邪,唯独陛下您不知道,这正是因为他奸邪啊。
参考译文
李勉,字玄卿,是郑王李元懿的曾孙。李勉幼年勤读经史,长大后沉静文雅、清正严峻,崇尚虚玄之学。凭借皇亲的身份陪位典礼,历任至开封县尉。当时天下太平已久,况且汴州是水陆交通的汇合处,城里居民多成分杂,被认为难以治理。李勉与同任县尉的卢成轨等人,都有擒拿奸邪、揭发恶事的名声。
至德初年,随肃宗到灵武。当时关东献上俘虏百余名,皇帝下诏一同斩首。有一个囚犯仰天长叹,李勉过去问他,他回答说:“我是被胁迫在那里作官的,不是反叛者。”李勉于是很同情他,对皇上说:“叛乱的元凶还没有消灭,天下的官员有一半陷入贼手被迫当了伪官,他们都想洗心革面,归顺朝廷。如果将他们杀尽,就等于是驱赶天下人去资助凶恶的叛逆了。”肃宗立刻命人驰马前往宽释,从此每天都有归顺者前来。
李勉因为他的旧吏前密县县尉王晬勤勉干练,让他代任南郑县令。不久有诏书命将王晬处死。李勉询问原因,才知他是被权贵们诬陷。李勉对众将吏说:“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作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有人说坏话而杀无罪的人呢!”于是停止实行诏令,同时拘禁王晬,急速上表给皇帝,王晬于是得到赦免,然而李勉竟然受到执政者的非难,被催促入朝担任大理少卿。谒见肃宗时,李勉当面陈述王晬无罪,说他处理政事很有条理,是个能够尽力办事的官吏。肃宗嘉许他的恪守正道,于是任命他为太常少卿。王晬后来凭着推理选择的才能,被任命为大理评事、龙门县令,最终享有能吏的名声。当时人称赞李勉有知人之明。
肃宗要重用李勉。正赶上李辅国受宠信,他想让李勉降低身份对自己行礼。李勉不向他屈服,结果被李辅国压制。卢杞从新州员外司马被提升为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认为卢杞奸邪败政,贬官尚不足以抵塞罪责,扣住表章,停止执行诏书,就给了卢杞一个澧州别驾的官。一日,皇上对李勉说:“众人都说卢杞是奸邪小人,朕怎么不知道!你知道他的罪状吗?”李勉回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奸邪,唯独陛下您不知道,这正是因为他奸邪啊。”当时人称赞他的正直,然而他从此被皇帝疏远。屡次上表辞去职位,于是(皇帝)免去了他宰相的实缺,又加封给他太子太保的荣誉衔。贞元四年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篇3:李勉阅读题及答案
李勉阅读题及答案
李勉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勉幼勤经史,长而沉雅清峻,宗于虚玄,以近属陪位,累授开封尉。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勉与联尉卢成轨等,并有擒奸搪伏之名。
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曰:“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时称知人。
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饼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十一年,汴宋留后田神玉卒,诏加勉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建中四年,李希烈反,以他盗为名,悉众来寇汴州。勉城守累月,救援莫至,谓其将曰:“希烈凶逆残酷,若与较力,必多杀无辜,吾不忍也。”遂潜师溃围,南奔宋州。诏以司徒乎章事征。既至朝廷,素服请罪,优诏复其位,勉引过备位而已。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他日,上谓勉曰:“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日: “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累表辞位,遂罢知政事,加太子太保。贞元四年卒,年七十二。
勉坦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善鼓琴,好属诗,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及在相位上二十年,禄俸皆遗亲党,身没而无私积。其在大官,礼贤下士,终始尽心。以名士李巡、张参为判官,卒于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于筵次,陈膳执酹,辞色懂恻,论者美之。或曰:“勉失守梁城,亦可贬也。”议者曰:“不然。当贼烈之始乱,其僳悍阴祸,凶焰不可当,天方厚其毒而降之罚。况勉应变非长,援军莫至,又其时关辅已傲扰矣,人心已动摇矣。以文吏之才,当虎狼之队,其全师奔宋,非量力之耻也。与其坐受丧败,不犹愈乎!”(节选自《旧唐书 李勉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人多其正直 多:称赞
B.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资:资助,辅助
C.悉众来寇汴州 寇:进犯,侵犯
D.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 除:清除、去掉
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啐遂获宥,而勉竞为执政所非
②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
①勉乃哀之。上言曰
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
①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②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①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A.李勉是唐朝宗室,有政治远见,在灵武任监察御史时,认为对俘虏不应全部处斩,应该让他们洗心向善,归于王化,否则就是把天下的人都推向敌人。
B.李勉爱惜人才,认为他的老部下王啐勤奋能干,让他代理南郑县令,当王啐遭到诬陷,被皇帝下令处死时,他停止执行诏令,奏表上报皇上,使王啐获救。
C.李勉在广州时,海上贸易开通才四、五年,到李勉离任时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他生活简朴,为政廉洁,离任时,他把家人携带的南货犀角、象牙等物,全都投入江中,更为难得:
D.李勉任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时,李希烈来寇汴州,他守城累月,救援莫全,只好潜师突围,丧失了汴州。朝廷用担任司徒平章事这个职位的名义把他召回朝廷。李勉回到朝
廷,穿上白衣请罪。
4.联系全文,下列对文末一段评论的理解,小正确的一项是
A.李勉做大官时能够礼贤下士,尽心不变,世人多有称赞之词。
B.李勉在守梁城时不擅应变,加上援军没有到,关中人心已经动摇,李希烈的军队过于强大,导致梁城失守。
C.议者认为李勉守城失败和带队伍逃奔宋州相比,是一种很大的耻辱。
D.作者对李勉的性情、为人和为官方面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认为梁城失守实属无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译文: __________
(2)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译文: _________
6. 把下列文段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沽客之一瞥;疏八珍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古微堂内售·学篇》)
译文: ______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参考答案】
1.D(除:任职)
2.C(以①来,连词;②用、拿,介词。A、而 :然而,表转折。B、于是,就,副词。D、况且而且,连词)
3.C(“海上贸易开通才四、五年,到李勉离任时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说法有误。李勉到任时,每年来广州的船只有四、五艘,他到任后的几年,每年来广州的船已达四十多艘。)
4.C(意思反了,议者认为李勉带队伍逃奔宋州与守城失败相比,不是量力而逃的耻辱)
5.(1) 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有人说坏话而杀无罪的人呢?
(2) 肃宗将重用李勉,适逢李辅国受宠任,他想让李勉降低礼节面见自己,李勉不为他
屈服,结果被李辅国排抑。
6.译文:翻阅五岳的地图,就以为知道了山,(其实)还不如樵夫(在山上)走过一趟;能高谈大海的广阔,就以为了解了海,(其实)还不如航海商人看上一眼:能分条说明八种名菜的菜谱,就以为知道了菜的滋味,(其实)还不如厨师尝过一口。(“披”、“一足”、“沽”是翻译要点,)
【参考译文】
李勉,字玄卿,是郑王李元懿的曾孙。李勉幼年勤读经史,长大后沉静文雅、清正严峻,崇尚玄虚。因皇亲陪位典礼,历任至开封县尉。当时天下太平已久,况且汴州是水陆交通的汇合处,民居庞杂,号称难治。李勉与同任县尉的卢成轨等人,都有擒拿奸邪、揭发恶事的`名声。
至德初年,随肃宗到灵武,拜官监察御史。当时关东献上俘虏百余名,诏书命一并处以斩首。有一个囚犯仰天长叹。李勉过去问他,他回答说:“我被威胁不得不在那里任官,不是反叛者。”李勉于是哀怜他,上言说:“首恶尚未灭绝,受玷污为这官的人居天下之半。他们都想洗心归化。如果将他们杀尽,就等于是驱赶天下人去资助凶人奸逆了。”肃宗急命驰马前往宽释,于是每天都有归化者前来。
李勉因为他的旧吏前密县县尉王(啐)勤勉干练,让他代任南郑县令。不久有诏书命将王(啐)处死。李勉询问原因,才知是被权贵们诬陷。李勉对众将吏说:“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作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有人说坏话而杀无罪的人呢!”于是停止实行诏令,同时拘禁王(啐),迅速递表奏给肃宗。王(啐)于是得到宽宥,然而李勉竟然受到执政者的非难,催促入朝担任大理少卿。谒见肃宗时,李勉当面陈述王(啐)无罪,说他处理政事很有条理,是个尽力的官吏。肃宗嘉许他的恪守正道,于是授官太常少卿。王(啐)后来、因有推究演绎的才能,拜官大理评事、龙门县令,最终享有能吏的名声。当时人称赞李勉有知人之明。
肃宗将重用李勉,适逢李辅国受宠任,他想让李勉降低礼节面见自己。李勉不为他屈服,结果被李辅国排抑。
大历四年,授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广州盗贼首领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依据山洞为乱。前后数年,攻陷十余州。李勉到任,派遣大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翻合力征讨,全都斩杀,五岭平定。在这前后西域泛海而来的船舶一年才四五艘,由于李勉性情廉洁,有船舶来全都不检查,因此到他在任的后几年,一年来船四十余艘。在任数年,没有增加车服与用具。到离任返京,在石门停船,将家人贮藏的南货犀角象牙等财物尽数搜出,投进江中。
大历十一年,汴宋节度留后田神玉死。诏书加李勉官为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建中四年,李希烈反,以征讨其他盗贼为名,倾其全军来攻汴州。李勉守城数月,援兵不至,李勉对他的大将们说:“李希烈凶恶反逆,十分残酷,如果与他较劲,必然有许多无辜者被杀害,这是我不忍心看到的。”于是悄悄率军突围,南奔宋州。诏书以司徒、平章事征李勉入朝。勉到朝廷后,穿白衣请罪。诏书宽恕,恢复他本来的职位,但李勉只是引咎自责、在位充数而已。
不久,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授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认为卢杞奸邪败政,贬官尚不足以抵塞罪责,停罢诏书持表不发。于是援卢杞为澧州别驾。一日,德宗对李勉说:“众人都说卢杞奸邪,朕怎么不知道!你知道他的罪状吗?”李勉回答:“天下都知道卢杞奸邪,唯独陛下不知道,这正是他的奸邪之处。”当时人称赞他的正直,然而从此被德宗疏远。屡次上表辞去职位,于是停罢知政事,加官太子太保。贞元四年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李勉性情坦率素淡、喜好古风、崇尚奇异,为政清廉简易,是宗室大臣的表率。善于鼓琴、爱好写诗,精通音律,能自己制琴,又有巧思。等到地处相位,近二十年,俸禄都送与亲友,身死而没有私下积蓄。他在做大官时,以礼接待贤士,始终尽心不变。任用名士李巡、张参为判官,直到他们死于幕府。三年之内,每当宴饮时,一定在宴席上虚设二人座位,摆上膳食洒酒祭奠,言辞容色凄枪忧伤,舆论赞美此事。有人认为:“李勉失守汴州,也应该批评。”议论的人说:“不是这样。当贼李希烈开始作乱,骠悍阻险肆为祸害,凶焰不可抵挡,上天正要加重他的毒害而降罚于天下。何况李勉不擅于应变,援军也不到。又当时关中已开始受骚扰、人心已经动摇了。以文吏的才能,面对虎狼般军队,他能保全队伍南奔宋州,就算不上量力而逃的耻辱。与其守城遭受丧败,不是这样更好一些吗?”
篇4:李勉传阅读答案参考
李勉传阅读答案参考
①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
②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
过问之,对日:“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日: “元恶未殄,遭点污者
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
化日至。
③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
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
啐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
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对
称知人。
④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⑤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
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并力招讨,悉斩之,
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
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
中。
(节选自《|日庸书李勉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 (2)肃宗遽令奔骑宥释( )
(3)乃除太常少卿( ) (4)会李辅国宠任(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5分)
勉询将吏日: “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乃为权幸所诬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勉不为之屈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D.投之江中 今日之事何如
20.结合文意,判断③④两段画线句中两个“竟”的表意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分)
21.联系全文,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李勉的.主要品质。 (3分)
参考答案
17.(4分)(1)资助,助(2)立即,急速 (3)授官职(4)适逢,恰巧,正好
18.(5分)李勉对众将吏说:“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作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诬陷中伤的
言语而杀无罪的人呢!”(关键词:方、藉、牧宰、以、谮言。句式:岂……乎)
19.(3分)C(介词)
20.(3分)不同。第一个“竟”是“竟然”的意思,是意料之外,因为用了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而”字。第二个“竟’’是“最终”的意思,是意料之中,因为前文有“不为之屈”,是因果必然。
21.(3分)善良仁厚、知人善任、正直不阿、果敢勇猛、廉洁自律(要求:四字短语、任选三个、角度不同)
篇5:李勉传文言文阅读
李勉传文言文阅读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勉幼勤经史,长而沉雅清峻,宗于虚玄,以近属陪位,累授开封尉。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勉与联尉卢成轨等,并有擒奸搪伏之名。
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曰: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时称知人。
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饼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十一年,汴宋留后田神玉卒,诏加勉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建中四年,李希烈反,以他盗为名,悉众来寇汴州。勉城守累月,救援莫至,谓其将曰:希烈凶逆残酷,若与较力,必多杀无辜,吾不忍也。遂潜师溃围,南奔宋州。诏以司徒乎章事征。既至朝廷,素服请罪,优诏复其位,勉引过备位而已。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他日,上谓勉曰: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日: 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累表辞位,遂罢知政事,加太子太保。贞元四年卒,年七十二。
勉坦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善鼓琴,好属诗,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及在相位上二十年,禄俸皆遗亲党,身没而无私积。其在大官,礼贤下士,终始尽心。以名士李巡、张参为判官,卒于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于筵次,陈膳执酹,辞色懂恻,论者美之。或曰:勉失守梁城,亦可贬也。议者曰:不然。当贼烈之始乱,其僳悍阴祸,凶焰不可当,天方厚其毒而降之罚。况勉应变非长,援军莫至,又其时关辅已傲扰矣,人心已动摇矣。以文吏之才,当虎狼之队,其全师奔宋,非量力之耻也。与其坐受丧败,不犹愈乎!(节选自《旧唐书 李勉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人多其正直 多:称赞
B.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资:资助,辅助
C.悉众来寇汴州 寇:进犯,侵犯
D.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 除:清除、去掉
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啐遂获宥,而勉竞为执政所非
②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
①勉乃哀之。上言曰
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
①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②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①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篇6:《颜氏家训勉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颜氏家训勉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①伎②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③犹④求饱而懒营⑤馔⑥,欲暧而惰裁衣也。
(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薄:这里指小。②伎:同“技”,指技能。③是:这。④犹:如同,好像。⑤营:谋求,谋取。⑥馔:食物。
【参考译文】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谚语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学起来简单就贵在是否去学,这就如同学习读书一般。世上的人不论是聪明还是愚蠢,都希望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多事,却不肯用功读书,这就好像想吃得饱又懒得做饭,想穿得暖和又懒得做衣服。
【文言知识】
释“是” “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判断词用,而在文言中尤其是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它多作代词用,相当于“这”。上文“是犹求饱而懒营馔”中的“是”,即指“这”,句意为这好像追求吃饱而却懒得谋取食品。又,“是人也不知好恶”,意为这个人不知好坏。又,“是处不宜住人”,意为这里不适宜住人。自汉以后,“是”逐步有了判断的作用,但这种用法也不多。如《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的“是”,即作判断用。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薄:与“厚”相对,引申为小。②是:这;③犹:如同,好像。④营:谋求,谋取。
2.翻译: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
世上的人不管是愚昧的还是智慧的`,都想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广的事,但却不肯读书学习。
3.上面这则民间谚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上的事不是钱财重要,而是读书学习技能最重要。
篇7:《晋书·李重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晋书·李重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重少好学,有文辞;早孤,与群弟居,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逊让不行。后为始平王文学,上疏陈九品。迁太子舍人,转尚书郎。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中书启可,属主者为条制。重奏曰:“方今圣明垂制,每尚简易,法禁已具,和表无施。”又司隶校尉石鉴奏,郁林太守介登役使所监,求召迁;尚书荀恺以为远郡非人情所乐,奏登贬秩官居。重驳曰:“臣以为宜听鉴所上,先召登还,且使体例有常,不为远近易制。”诏从之。
太熙初,迁廷尉平,驳廷尉奏邯郸醉等,文多不载。再迁中书郎,每大事及疑议,辄参以经典处决,多皆施行。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谒,特留心隐逸,由是群才毕举。时燕国中正刘沈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沈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原为列侯,不应寒素之目。”重奏曰:“原定志穷山,修述儒道,义在可嘉。若遂抑替,将负幽邦之望,伤敦徳之教。如诏书所求之旨,应为二品。”诏从之。出为行讨虏护军、平阳太守,崇德化,修学校,表笃行,拔贤能;清简无欲,正身率下。在职三年,弹黜四县。弟嶷亡,表去官。永康初,赵王伦用为相国左司马,以忧逼成疾而卒,时年四十八。家贫,宅宇狭小,无殡殓之地,诏于典客署营丧。
(摘选自《晋书·李重传》)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逊让不行
让:谦让
B.中书启可
启:开启
C.不应寒素之目
目:名称
D.弹黜四县
弹:弹劾
5.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B.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C.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D.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重崇尚德行教化。她小时和弟弟们居住,以友爱著称;后来出任平阳太守,修建学校,表彰忠厚,选拔贤能。
B.李重清正简朴无私。他身居高位,可家境贫穷,房屋狭小,死后连出殡的地方都没有,皇帝下诏在典客署治丧。
C.李重重视隐逸之士。在担任尚书吏部郎时,李重支持刘沈推荐霍原为寒素,认为霍原的志向和行为都值得嘉奖。
D.李重言辞处事恰当。他驳石鉴时,认为体例要符合常法,不随意改变;每每有大事及疑议时就要按经典处理决定。
7.把文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方今圣明垂制,每尚简易,法禁已具,和表无施。
(2)务抑华竞,不通私谒,特留心隐逸,由是群才毕举。
参考答案
4B
5A
6D
7①现在的圣明制度,每每崇尚简单易行,法律禁令已经具备,恬和的奏表没有施行。②致力于抑制浮华豪奢,特别留意隐逸之人,因此有才能的人都被选拔举荐。
参考译文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李重少时爱好学习,有文章辞彩;早年父母双亡,同几个弟弟居住,以友爱著称。二十岁当本国中正,谦让没有就职。后来当始平王元勰的文学,上疏陈述九品之制道。升任太子舍人,转任尚书郎。当时太中大夫恬和上表陈奏当办的事,称举汉代孔光、魏代徐干等人的观点,让王公贵族以下使用奴婢限定人数,以及禁止百姓变卖田产房屋。中书同意,让主管者制定条例。现在圣明的制度,每每崇尚简单易行,法律禁令已经具备,恬和的陈奏无所施行。”另外,司隶校尉石鉴上奏,郁林太守介登役使所管辖的人,请求把他召回;尚书荀恺认为边远郡地不是人情所乐意的地方,上奏对介登降级任职。李重反驳道:“我听说立法没有特例,因为要使众人一齐检举邪恶,不是一定要另找事由开脱,常理是没有什么遗漏的。因此所阻塞的少,所成全的多。现在像介登这样的远郡很多,如果同意他降职留任,动辄成为准例,我担心平庸之辈倚仗边远,必定会有贪污纳贿的忧患,这不是肃清王化、安宁边域的办法。我以为应当依石鉴所奏,先召介登还朝,以致使体例符合常法,不因地域远近而制度不同。”下诏同意。
太熙初年(290),升迁为廷尉平。他批评廷尉上奏邯郸醉等,文字繁多不录。经过两次升迁为中书郎,每逢大事以及有疑问的奏议,总是参阅经典处置决定,大多都施行。升迁为尚书吏部郎,致力于抑制浮华豪奢,从来不通私事谒见,特别留意隐逸之士,因此有才能的人都被选拔举荐,选拔录用北海的西郭汤、琅王牙的`刘珩、燕国的霍原、冯翊的吉谋等为秘书郎和诸王的文学之职,所以海内没有谁不归附他。当时燕国中正刘沈推荐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同意,刘沈又抗命到中书处为霍原上奏,中书又委托司徒讨论。司徒左长史荀组认为:“寒素,应当是门庭清寒、自身清白,又没有世袭资本的人。霍原是列侯,有显贵的地位佩有金印紫绶,先前在民间经商,后来才从事学业,年少和年长时职业不同,过了而立之年才立名,民间的称誉不普遍,德行礼义不为人知,不应当授以寒素之名。”李重上奏说:“只是霍原立志在深山,修述儒家学说,其义值得嘉奖。如果又废弃,将会违背幽州的期望,伤害仁德的政教。按诏书要求的旨意,应为二品。”下诏同意。出任行讨虏将军,平阳太守,崇尚德行教化,修建学校,表彰忠厚的品行,选拔贤能,清正简朴没有私欲,自身品行端正,率领下属,在任三年,弹劾罢免了四县官长。弟弟李嶷死后,上表离官。
永康初年(300),赵王司马伦任他为相国左司马,因忧虑成疾而死,时年四十八岁。家中贫穷,房屋狭小,没有出殡的地方,下诏在典客署治丧。
篇8:《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翻译作为语文学科分值较重的一道题目,有着严格的做题规范和要求,也有一定的做题方法和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李白传》阅读答案,欢迎借鉴!
《新唐书・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1)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2)不应。苏c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_(3)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U辟为府僚佐。U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新唐书。李白传》)
【注解】(1)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保唐玄宗二年追谥。(2)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3)_:huì,洒。
阅读题目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止: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 侧转: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 浮游:漫游。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任城”的“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苏c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B.力士素贵,耻之。
C.帝欲官白,妃辄沮之。
D.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3、下列句中的“之”字全指李白的一项是
(1)因以命之
(2)苏c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3)见郭子仪,奇之
(4)力士素贵之,耻之
A.(1)(2)B.(2)(3)C.(3)(4)(5)D.(1)(2)(3)(5)
4、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
(1)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2)为任侠,轻财重施
(3)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4)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5)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6)益骜放不自修
(7)著官锦袍坐中,旁若无人
(8)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1)(3)(5)B。(2)(4)(7)C。(4)(6)(8)D。(2)(6)(8)
5、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谪仙人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益骜放不自修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长安时,“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后来,却又愿被“永王U辟为府僚佐”。这表现他怎样的思想品格?
参考答案:
1、C(转侧:来往,辗转迁移)
2、C(“官”“客”是名词作动词;A“异”是意动;B“耻”是意动;D“亲近”形容词作名词)
3、A((1)取消句子独立性(4)代郭子仪(5)代脱靴之事)
4、C
5、(1)稍微加以学习,可以比得上司马相如
(2)你是谪降人世的.神仙啊
(3)更加傲慢放任,不修养自己的德行
6虽然李白最后成了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但仍表现他有“济沧生,安社稷”的伟大抱负。
【译文】: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F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并认为是不同一般的人,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天上被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在玄宗面前说起李白,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还是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亭,心中突然有些感慨,想要李白替他写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脸,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不留馀思。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设宴召见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高力士一向高贵,把替李白脱鞋当作耻辱的事,于是指摘李白诗中的毛病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就背后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不自律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Q、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被称为“酒八仙人”。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赏赐金锦放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U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李U起兵,他即逃回彭泽了;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说来应当被处斩。当初,李白游并州,见过郭子仪,李白把郭子仪当作奇特的人。当时郭子仪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这个时候(李白当诛时)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恰逢大赦,又回寻阳,又因为一件事获罪而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路经寻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喜好离家游玩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到他死了,先葬在青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拜祭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砍柴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两个孙女已嫁给平民做妻子,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着大家的风范,她们就伤心地说:“先祖是想埋在青山的呀,临时葬在东麓,这不是他原来的想法啊。”于是范传正把他移葬在青山,并在那里立了两通石碑。他还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他们改嫁给士族作妻;二孙女说:孤独穷苦而委身于平民,怕是命该注定的,不想再改嫁了。范传正嘉奖并赞叹她们,并免除她们丈夫的徭役。
唐文宗时,下诏把李白的歌诗,斐F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篇9:《新唐书·李承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新唐书·李承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孤,晔鞠养之。既长,事兄以孝闻。尹子奇围汴州,陷贼,拘承送洛阳。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数月除德清令,旬日拜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留充判官,圆卒,历抚州、江州二刺史,课绩连最。寻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奏于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瘠卤,岁收十倍,至今受其利。任时梁崇义纵恣倨慢,朝廷将加讨伐。李希烈揣知之,上表数崇义过恶,请率先诛讨。上悦之,每对朝臣多称希烈忠诚。承自黜陟回,因奏之曰:“希烈将兵讨伐,必有微勋,但恐立功之后,纵恣跋扈,不禀朝宪,必劳王师问罪。”上初未之信。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上思承言,故骤加擢用。希烈既破崇义,拥兵襄州,遂有其地。朝廷虑不受命,欲以禁兵送承,承请单骑径行。既至,希烈处承于外馆,迫胁万态,承恬然自安,誓死王事。希烈不能屈,遂剽虏阖境所有而去,襄、汉为之空。承治之一年,颇得完复。累赐密诏褒美之。承寻改检校工部尚书,兼潭州刺史、湖南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四年七月,卒于位,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
(选自《新唐书·李承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月除德清令
除:免除。
B.课绩连最
课:考核。
C.上表数崇义过恶
数:列举。
D.故骤加擢用
骤:快速。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B.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C.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D.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李承知恩图报并由此闻名:李承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因为“孝”而闻名。
B.李承颇有政绩:为抚州、江州刺史,课绩连最;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在贫瘠的.盐碱地上屯田,岁收十倍。
C.李承头脑清醒:李希烈请率先诛讨梁崇义,李承从贬黜的地方归来上奏说李希烈日后会居功自傲,不守法令。
D.李承做事胆大,不屈服:李希烈在襄州拥兵自重,李承敢单骑径行到襄州赴任,到任后李希烈百般迫胁李承誓死不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初未之信。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5分)
(2)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5分)
参考答案
4.【解祈】
试题分析:“除”,“授予官职”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答案】B
【解祈】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 “也” “焉” “乎” “矣” “哉” “软” “耶”等句 尾虛词,“故” “夫” “盖” “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初(时间和事件)武臣赏罚无法(新的陈述对象)吏得高下为奸(新陈述对象)竦为集前比(并列)著为定例(新陈述对象)事皆按比而行。学科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对应的原文“承自黜陟回”是“李承从淮南西道黜陟使的任上回来”,选项“黜陟”解释
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解析】
试题分祈: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揠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 a寸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闻名。尹子奇围困汴州,落入贼手,将他拘押到洛阳,承在贼廷中,暗中上书(报告)贼人奸计,大多被皇上所知。两京收复后,照惯例被贬为抚州临川尉。数月后任德清令,十天后升为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他留下充任判官,圆死后,任抚州、江州两地刺史,功绩显著。不久任淮南西道黜陟使,上奏在楚州修置常丰堰以抵御海潮冲击,在贫港的土地上田.每年收获的粮食为以前的十倍,至今仍然在受益。当a寸梁柰义纵恣傲货.朝廷准备讨伐他。李希烈知道此事后,上奏列数桊义的罪过,请求率先讨伐。皇上很军兴,常常在朝臣面前称赞希烈忠诚。承完成黜陟回朝,对此事上奏说:“希烈率兵讨伐,首足会立小功,可是担心油在立功之后骄項跋扈,不遵守法令.肯定要派军队向他问罪。’’皇上开始还不相信他的话,没过多久,#烈平定柰义,II然表现出对上不顺的迹象,皇上想起承所说的话,因而马上加授芎职。希烈己经击敗柰义,在襄州拥兵,占据其地域。朝廷担心他不接受命令,想让禁兵护送承,承请求一个人径直前往。到了以后,希烈将承安置在外馆,千方百计地胁迫他,承从容自若,誓死为皇上效忠。希烈不能使他屈服,于是将全境的东西抢掠一空离去,襄、汉由此一无所有。承治理一年,又使其基本得到完复。多次赐予密诏表彰他。承不久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兼任潭州刺史、湖南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四年(783)七月,在职位死去,终年六十二岁,赠予吏部尚书。承年少时便有很高的志向,等到他任命为官,以其忠贞廉洁有才能受到当时人们的高度称赞。
篇10:《桑中生李》阅读答案及翻译
《桑中生李》阅读答案及翻译
南顿①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②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⑤。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
【注释】
①南顿:占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行:不久。③翕赫:此指轰动。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欲持去( ▲ ) (2)顾见空桑中有土( ▲ )
(3)谢以一豚( ▲ ) (4)因就斫之( ▲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2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23、(1)离开;(2)回头看;(3)答谢;(4)于是,就。(4分)
24、这有什么神奇,(只不过)是我种的梨树罢了。(2分)
25、传闻容易失真,轻信就会上当;消除迷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揭示事实真相。(2分)
附译文:
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
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以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自然就会好。这样一来,众人便你一声我一声地附和传说为:“李神能使瞎子重见光明。”远近涌动,树下车马成千上百,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快就堆成了小山,绵绵不断。
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见此情形不禁觉好笑,说:“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便种下的。”于是顺手砍掉了它。
★ 李勉传文言文阅读
★ 辛弃疾 菩萨蛮
【《李勉埋金》翻译及阅读答案(锦集10篇)】相关文章:
李适之,恒山愍王孙也,始名昌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7-14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2022-05-14
《新唐书苏瑰传》原文答案及译文2023-06-26
《笠翁对韵》教学反思2022-09-16
复裈原文翻译2023-07-31
《笠翁对韵》教案2023-06-03
《笠翁对韵》上卷教案123456782023-09-18
寒食古诗韩翃2023-02-06
刘禹锡《金陵五题》翻译赏析2023-04-29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的原文及注释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