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

时间:2022-08-16 07:37:36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精选16篇)由网友“法兰西玫瑰”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

篇1: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

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

要想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力量,它需要设计,也需要持续保养,两者缺一不可。

一家龙头企业的文化尴尬

A公司是一家从事畜牧养殖、家畜屠宰、肉制品加工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肉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也是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员工多名,总资产近8亿元,主要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高达45%。公司总经理为兽医专业出身,为人正派、善于思考、工作勤奋,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晋升到现在的职位。在公司高层、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中,2/3的人已为公司工作多年,学历普遍在大专以下;另有1/3是近年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骨干,他们均为大本或硕士学历学位。由于该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国有企业,多任领导励精图治,使公司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传统精神与工作作风。生产部门能想方设法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管理人员也不摆架子、雷厉风行。企业常常以临时突击、义务加班配合“假日经济”。

但是公司发展也存在明显隐患:劳动强度大,加班是常事却收入不高,年轻工人流动性大;年长的管理人员知识陈旧、水平偏低,又看不惯年轻管理者的“个性张扬”、“个人主义”;年轻管理骨干与技术骨干有能力,也有更为现代的利益诉求,他们能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但内心并不完全接受“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

A公司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企业精神呢?

企业精神要精心“提炼”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由内而外透露出来的一种气质、面貌,它横贯于企业所有的子公司、分公司及职能部门,又渗透到了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同属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因此,在规范组织行为和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往往要对企业精神做精心提炼,并以标语或口号的形式呈现在企业最显赫的位置以向全体员工昭示,使它成为指导企业发展、整合员工作风的思想利器。

但至今,我们相当多的企业对提炼企业精神仍过于草率。就如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郭为在央视的一期《对话》节目中曾即兴谈到的:“中国很多企业都在谈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企业领导人一时头脑发热就写出来的那么几条,然后要求员工背下来。”其实,提炼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企业精神,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 . 紧扣企业实际

包括对企业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技术水平、规模大小做充分的评估。

A公司由一家小型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多年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如今,企业规模变大、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很好,正是整合塑造企业文化的契机,企业精神也自然应该围绕这些情况来进行提炼。同时也应该看到,新老员工之间的冲突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冲突,大家的共同点虽然都是“爱岗”、“敬业”,但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奉献是应该“无私”还是“有私”。

2 . 符合企业发展方向

在提炼企业精神时,不是撰写一份过去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报告,不仅要考虑过去,面对现实,更要展望未来,要与公司未来发展的总体蓝图紧密结合。这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产业特色、行业定位等都要在充分的考量之中。如:北方某钢铁企业原来以钢铁生产和销售为主业,“苦练内功,增收节支”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而现在,该公司正在放弃钢铁业务,逐渐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原有提法显然就不尽合适了。

与上相反,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A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坚持集中战略将优势资源集中在畜牧养殖与屠宰加工上,一心一意要在国内市场实施“数一数二”战略,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谋求跳跃式发展。这就是提炼A公司企业精神需要“紧紧围绕”的核心因素。

3 . 易于理解和接受

企业精神是为公司设计的,但归根结底是为员工设计的。如果他们不理解、不接受,即便是背得再熟、喊得再响,企业精神也永远只是一句挂在墙上的标语。

A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在全公司2000多名员工中,一线工人约占90%,这其中80%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如果企业精神在表述上太过文雅,动辄引经据典,恐怕就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4 .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要使企业精神容易记忆、便于推行、易于传颂,以便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来提升企业的形象与价值。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的咨询团队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了十几个表述方案,在优化组合、逐一排除、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最终将A公司的企业精神暂定为“鹏程万里,点滴做起”。

鹏程万里:公司的生产与经营不是为了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是有非常远大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成为行业标杆,通过跨区域乃至跨国经营,为国家和为社会造福。这是基于公司战略所提出来的“口号”,它应当内化到A公司每位员工的心里。

点滴做起:尽管公司有远大目标,但每个人都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满足一个个的消费者做起,从产品品质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做起,从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做起;尤其,对员工的“人本”呵护也必须从点滴做起。由此,最终实现鹏程万里的远大理想。

“鹏程万里,点滴做起”既体现了A公司的优良传统,也能较为贴切地反映出公司员工应有的朝气和进取精神。志在四方又不好高骛远,这是其精神所要传达的。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大都对该表述及其内涵给予了肯定。

“市场化”企业精神

如果说提炼企业精神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创新,紧随其后,推广企业精神就是将创新成果进行“市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决不能少,这个市场中的“顾客”首先就是公司里的各级员工。

1 . 从心里打动员工

形式:安排非常优秀的培训师进行系列培训。出发点:不是要对员工灌输什么思想,而是要从内心深处来打动员工。难点:要以精彩的培训和翔实的案例来向员工证明,塑造企业文化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是为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做出的系统安排。要向员工重点解释:重塑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它们是怎样提炼出来的,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对员工个人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企业发展,员工受益。

2 . 以制度激励员工

为了使包括企业精神在内的企业文化得以持续有效推广,根据我们的建议,A公司对其薪酬与奖惩制度进行了必要调整:首先,在薪酬分配上分步骤地拉开档次,并适度向一线倾斜(重视生产)、向重要岗位倾斜(重视研发与管理)。以新来的大学生为例,他们在一线工作的收入要明显高于在办公室工作的收入,而当他们成长为公司的骨干、晋升到更重要的岗位时,其收入又明显高于做普通职员的收入。其次,不论员工(或团队)的工种如何、级别高低,也不论他的新办法、新举措看起来多么不起眼,只要能为公司创造效益或降低成本,公司就将以累进级差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奖励。再次,年底考核时,对在工作业绩或群众评议上不合格的干部予以警告(正式警告,“私下”方式),如第二年还不合格即行免职。最后,品德不过关的干部一票否决。

新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体现了企业的精神及文化,受到了员工欢迎,也使企业在管理、研发与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不断提高。

3 . 以行动感化员工

基本思想:上级为下级服务,管理为生产服务,生产为销售服务,销售为顾客服务。以“层层服务意识”和“内部问责制”来理顺公司内外的各种关系,以上级的爱岗敬业换来下级的共同努力。

A公司员工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白”(白领)有“蓝”(蓝领)、有长有幼,可以说千差万别,但他们已在整合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鹏程万里,点滴做起”!

篇2:让企业精神标语成为企业内部的真正精神

让企业精神标语成为企业内部的真正精神

对企业而言,建设的不只是标语口号,要想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力量,它需要设计,也需要持续保养,两者缺一不可。

企业精神要精心“提炼”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由内而外透露出来的一种气质、面貌,它横贯于企业所有的子公司、分公司及职能部门,又渗透到了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同属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因此,在规范组织行为和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往往要对企业精神做精心提炼,并以标语或口号的形式呈现在企业最显赫的位置以向全体员工昭示,使它成为指导企业发展、整合员工作风的思想利器。

但至今,我们相当多的企业对提炼企业精神仍过于草率。就如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郭为在央视的一期《对话》节目中曾即兴谈到的:“中国很多企业都在谈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企业领导人一时头脑发热就写出来的那么几条,(biaoyu.org)然后要求员工背下来。”其实,提炼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企业精神,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紧扣企业实际

包括对企业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技术水平、规模大小做充分的评估。

2.符合企业发展方向

在提炼企业精神时,不是撰写一份过去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报告,不仅要考虑过去,面对现实,更要展望未来,要与公司未来发展的总体蓝图紧密结合。这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产业特色、行业定位等都要在充分的考量之中。如:北方某钢铁企业原来以钢铁生产和销售为主业,“苦练内功,增收节支”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而现在,该公司正在放弃钢铁业务,逐渐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原有提法显然就不尽合适了。

3.易于理解和接受

企业精神标语口号是为公司设计的,但归根结底是为员工设计的。如果他们不理解、不接受,即便是背得再熟、喊得再响,企业精神也永远只是一句挂在墙上的标语。

4.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要使企业精神标语口号容易记忆、便于推行、易于传颂,以便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来提升企业的形象与价值。

篇3:让品德真正成为一种资本

提到用人,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个“德”字,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做人讲德是一个永恒的道理,从上个世纪的“又红又专”, 到如今的“德才兼备”用人观,足以说明,社会发展需要德。

德是怎样行成的呢?德的行成主要是从二个方面而来,一是天生的有德之人,有的人生来就很本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从不干伤天害理的事儿,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损人利已,打死他也不说会说假干坏事;二是后天教养行成的有德之人,因长期受家庭的影响,见家长尊老敬幼,乐于助人做善事,时间长了,也就潜移默化,在家人的影响下,心变好了,人也善了,当然,也有社会和单位的教育培养,懂得了做人就要做好人,做人就要做品德高尚的人,可见,德也是会教化的,好的环境、好的氛围是造化德的重要因素。

从德的行成来看,可以说,德既是天生的,也是后天学习教育养成的。不过,这世上也有天生无德的小人,本性不改,一肚子坏水,损人利已,心狠毒辣,生就一副坏德性。德的培养和养成比学习知识提高业务技能要难得多,因为学习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没有疑惑的,谁都知道这年头,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只有上了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用,这个道理谁都懂,且大多都在积极践行,只是有少数人智商不高,或贪玩本性学不进而已,只好打了退堂鼓。而对道德的认同就不同了,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是有非议的.。首先,不少人压根儿就不认同道德二字,有人说:“道德”能值几个钱,能当饭吃么?其次,现实中做老实人吃亏,滑头人吃香的现象还时处可见;再次,品德虽说也是资本,但还是不如学业务技能来得快,打道德这张品牌实在是太难。正是这般,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当下,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不少人自然选择了一条快捷之道,这就是“先做事,后做人。”

不重德字,是受社会现实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的干部提拔过多、过快就是重要方面,每年除了正常提拔干部外,还有突出性提拔,据载,每年有20至30万贪官落马,自然倒了多少官就要提拔多少;再则,近年来,我国实行了对官员的问责制,只要单位出现了事故,就会有人离职和降职,每年问责下台的也不是小数字;再则,地方和单位改革也会提拔不少官,有句话说得好,改革,就是提干。某地方改革,提拔了大量的干部,有人笑话称:“会说中国话的人都提了。”

众所周知,我们这个国度里提干,用人是以德为先,由于干部提得多、过快,只能是矮子里面拔长子,哪管有德无德呢?急需用人,难免会乱点鸳鸯谱,使无德之人得以重用,正是这样,有人认为,德不德无所谓,不是无德的人也提拔了么?这确实也是一种导向,成为某种现实。

可见,选拔德的干部关键是要成熟一个提拔一个,德字要成为一个硬性标准,就像说发展党员那样,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提拔也是如此。可提拔过多,等米下锅,只好将德字放在一边。

坚持德才兼备,就要形成一个重德的好环境,一是让真正德才兼备的得到提拔,有才无德的不以提拔;二是大力营造养德的环境,无论是提拔上还是在经济待遇上都不能让奉献者和老实人吃亏,有了这样的环境,讲德的人就会多起来,社会风气也会好起来,先做人,后做事就成为时尚。品德是一种资本,当像拿文凭一样重视,若如此,就会是另一番情景。

篇4: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精神作文250字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精神作文250字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坚守的原则。现在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同时,要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自觉塑造廉洁人品,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滴水汇成河,粒米攒成筐。”“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浪费成风,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也就没了希望。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节约用水,看到在滴水的龙头应立即关上,在家里,洗菜水可以拖地,洗脸洗衣服的水可以冲厕所;人离开要随手关灯;一个学期下来未用完的本子可以装订起来作为草稿本;不乱丢粮食;不乱买东西,穿衣不讲名牌;铅笔可以用到短得不能再用为止等等,都是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精神,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篇5: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教学论文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教学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浮躁了人心,学子们读书的心难以平静。本文从农村小学生读书现状的调查入手,分析影响读书习惯养成的几种情况,并从课内外结合等方面给出一些实验性的探索和实践,以图找到改变读书现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读书习惯 影响因素 课内外结合 问题思考

当前我们农村小学生读书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为此我们抽取了学校三到六年级各一个班共20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或比较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占74%,而选择读书时间在双休日的占59%,表明课余各种各样的作业影响了读书时间的安排。在书籍的来源方面,大部分学生反映不太去书店买书或去学校图书馆借书。一则是农村书店较少,进城买书不是太方便,同时也说明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不高。而在学生所读的课外书中,学习辅导书占据较高比例,达53%,科技书的比例最低,只占7%.一学期的读书量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但即使是六年级也只有57%的学生能读到3到5本书。在家里父母偶尔看书的占60%,从来不看的占33%.这些数据表明,学生有阅读的潜质,但因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和限制,读书的量和质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是一件困难的事。

那么,应该怎么样来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实践。

一、转变观念,打通课内外联系,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和需要

我们的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无疑处于重要的排头兵位置,所以打通语文课的内外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进而自觉阅读,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教材学习的时候,着力点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和写作的本领,即训练技能为主,兼顾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熏陶感染功能,抛弃不必要的死记硬背。应该考虑怎样引导学生从教材想开去,有计划的扩大阅读范围,进行作业式阅读。这样建立课内训练与课外阅读之间的有机联系,既通过阅读加深对课内所学的理解,又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六年级的《石灰吟》和《墨梅》两首诗后,书后练习中要求学生找一两首写梅花的诗来读一读背一背,我感觉这明显不够,于是布置学生课外寻找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五首古诗来读,摘录下来,注明出处,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于课上交流。这样学生势必要去大量阅读古诗,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判断诗人的写法特点进行选择,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对什么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也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我们的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值得反复体味品读,所以我们大多都是采用精读的方法引导学习。而实际上,在课外阅读中,这类精读的方法用得并不太多,特别是需要迅速搜寻有效信息的时候更不可能用精读,因此需要教给学生其他的读书方法作为必要的补充,但恰恰这一点最易为我们老师忽视,有的蜻蜒点水,匆匆带过,并不作扎实训练,因而会影响学生的读书效益。

1.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2.进行速读训练。有老师总结出“遮盖速读法”和“限量速读法”,都是有益的探索。“遮盖速读法”即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多作体会领悟。有老师认为要从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好词佳句等方面细细咀嚼。

三、给学生搭建展示成就的舞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解决的是入门问题,而成就感激发的动机和热情是使学生自信的基石。为学生搭建展示读书成就的舞台,是将外因诱导转化为内因动力的最好方式。

要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阅读交流手抄报比赛、书签设计比赛、指定范围的读书知识竞赛、热点问题的辩论,还可以排演课本剧等。但最主要和经常的活动应该是对每次阅读作业的汇报交流,让学生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老师对活动过程中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给予奖励,而对没有获奖的同学也鼓励他们自我奖励,只要觉得自己有好的表现或有进步,也可以在自己的本子上画星、奖励自己一块糖或一句夸自己的话等。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再好的做法,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去执行,最终都会昙花一现,过眼云烟,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习惯形成至少需要21天,而将之稳定下来至少需要90天,一年后想改变都有些难。读书习惯的养成当然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天天阅读,随时随地阅读。为有助于习惯养成,我们规定每天的早读课前10分钟为每天一讲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同桌的两个同学要将自己前一天的读书情况向对方作?[报交流,介绍自己读了什么,有什么思考和收获,再结合阅读作业的交流汇报和相关读书活动的开展不断督促学生天天阅读,天天乐读。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一己之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大小环境中都不要将课外阅读游离于学业之外,应使之成为学生学业的主要内容之一,则读书之风一定蔚然,读书习惯一定有望养成,语文学科如此,其他亦然。彼时,我们的年平均读书量一定不是可怜的4.3本,则美好未来可期矣。

篇6: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常常是被动的,学生们犹如一个个容器,接受老师课堂上的灌输。考试时,再把这些东西倒出来,“还”给老师,而没有真正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从而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可以说,学生之所以被动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造成的,因此,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转变了教学观念,并在教学方法上多花点心思,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起来,要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语文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活用教材,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现行教材采用单元编制,把内容相关的几篇文章编排在一个单元中,并规定了教读课和自读课,以利于教学。其实,一个单元中,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引发学生共鸣的文章只不过一、二篇,而且有时他们对自读课文特别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灵活地使用教材,不一定要按顺序来教,《语文读本》的文章也不一定只用于课外阅读,也可以有选择地作为讲读篇目安排学习,“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可以把选“例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决定本单元要详细讲读哪一篇课文,这样,由于所学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发挥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教学也将事半功倍。甚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课外的文章中选取一篇与本单元编排思想相契合的文章作为课堂上学习的材料,比如《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上就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样,学生首先必须熟读教材,并且要在课外广泛阅读,然后仔细分析、鉴赏、比较,才能选出与课文最契合的文章,这样就可以一举多得,让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训练。

二、巧设活动,把学习教材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师甚至有意无意地压制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吃力不讨好,学生也会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如果教师能根据所学内容而安排一些活动,将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些课文论辩性较强,可安排一场辩论赛。有些课文情节性、戏剧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三四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进行表演,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精彩,而且最能表现文章的主旨。表演结束后可安排讨论,让他们各自谈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并品评各小组表演的优劣。这样,就是让学生高效地创造性地学习了课文。另外,对于知识性较强的单元,可安排一些知识竞赛活动。如诗歌单元,可开展古诗文背诵比赛,如古文单元,可开展文言知识竞赛,全班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头作好准备,再选出代表进行比赛。这样,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已经就是在主动地学习课文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其它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创办班刊,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写作文和批改作文,可以说是学生和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情了。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仍无从下手,于是乱写一气凑个数;教师面对学生交上来的犹如一座小山的毫无新意的、艰涩难懂的作文也无从下手,有的随便批个“阅”应付了事,有的虽也精批细改,却也效果不佳。长期以来,这种低效的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在班级中创办一个班刊,可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只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再差的学生也会爱写作文的.。我的做法是:发动全班学生,集思广益,给班刊起一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精心组织班刊编委会,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并规定该刊的出版周期(每周或隔周),定期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然后鼓励每一位学生向班刊投稿。每一个学生,只要他向班刊投稿,不论好坏,只要该文有一点可取之处,都把它稍加修改发表出来,这样就会大大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比如我任课的高二(1)班,班刊叫《文苑》,意为美文荟萃的地方,从高一起每周出一本,由学生轮流担任编委以及承担封面设计、插图绘制、排版装订等工作,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编辑出版,得到锻炼。除了每周的常规出版,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如新学期开始、学期末、一些重要节日纪念日,还可以出版相应的主题专刊、纪念专刊。该班最近就出版了《文苑》的一周年纪念专刊,刊登了从该班学生一年来在《文苑》上发表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作品。

而对于平时的作文,教师不一定规定具体的题目(或者出题时采用必做题与选做题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只规定一学期必须完成的篇数,也不一定规定具体上交的时间,只要到期末交齐必要的篇数就可以了。这样,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放开手脚,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感受,往往能写出出人意料的好文章。同时,由于有班刊这个展示学生创作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教师的评改可相机进行,学生可以写完一篇就马上交老师批阅,也可以写完几篇后再让老师统一批阅。这样就不会造成把作文堆成小山,学生交上作文必须等到一、两周后才能看到结果的局面,而且教师可以采用学生随交随批的当面批改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批改效率。另外,教师可把批阅好的优秀文章刊登在班刊上,印发给全体学生,然后在作文课上师生共同品评该文的优劣,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可以把一部分作文的批改权下放给班刊编委,教师进行指导批改,这样可减轻教师工作量,又可锻炼编委的其他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7: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论文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论文

“目标导学,自主有效”是一种以学习目标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教为学服务和师为生服务的新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新课标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因此,在“目标导学,自主有效”的教学模式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法与学生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去探索并积极实践。

一、明确学习目标有效实施导学

“目标导学”的核心是以“学习目标”为中心,教师要为围绕目标而教,学生要带着目标去学。首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知识起点,其次就是要求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前提下认真制定学习目标,并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围绕目标而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真正主人,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以教师为主导,探索教法改革

实施之法,贵在启导。“目标导学”的关键之一是“导”。“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和引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有效控制上。教师要把握教学的目标、内容,并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作用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是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善于“诱导”,变“厌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以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只有启导得法、到位,才能体现出教为学的宗旨。

三、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法指导

在“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中,以学为主,以学定教,从根本上体现了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改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从根本上把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具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才能自觉地担负学习的责任,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有成效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当特定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的时候,这种教学情境的进行过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饱含趣味性的,正是这些创造性、趣味性的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就成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可以通过教师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等来实现。

例如,在刚学完六年级上册的前几个单元时,我曾尝试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和话题,并事先找几位同学一齐排练,然后展现给学生们一幕生动的英语短剧。而后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模仿教师的编、导、演进行创作。通过这种表演课的实践,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如怎样自我介绍、如何与陌生人相识并成为朋友等一系列的交际活动,而且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也大大提高了。 四、构建有效课堂,尝试艺术教学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要想使学生有进步、有发展,真正做到乐学、活学、会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把握课堂节奏、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都要有精心的准备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艺术。

备课艺术化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前提。教师要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掌握该课的`全部内容,了解整体结构,并进行优化组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还应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思想状况及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利于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双边活动。

课堂艺术化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而适时地使用体态语言,不但能活跃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加速理解所学内容。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3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单元时,我和同学们使用了游泳、跳舞、吹拉弹唱等大量的模仿动作和体态语言,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激情饱满的情绪中完成了情态动词的教学任务。

教师的语言也应讲求艺术性。如纯正优美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生动的语趣等,既能在课堂上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很多同学往往是先喜欢任课老师,进而喜欢该任课老师的课。教师可充分利用自身魅力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和注意力,把他们带入学习轨道。

教师还应兼顾提问操练的艺术性、情境设计的艺术性等,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与舞台让给学生,使知和情统一起来,在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容易得以巩固。

总之,教师要通过“目标定向,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研究与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发展,从而构建起“目标导学、自主有效”的课堂。

篇8:让“两课”成为精神大餐

让“两课”成为精神大餐

耳目一新的切入点

上课了,古南永老师笑着问学生:“诸位,想象自己正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看书,突然有位不速之客,粗暴地敲响了门,咚!咚!咚!大家会有什么反应呢?”教室里鸦雀无声。古老师又说:“请大家来听听这样一段音乐。”随即打开录音机,教室里响起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激昂的旋律,课室的多媒体投影屏也开始显示贝多芬及其音乐的一些资料。

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学生们非常安静。几分钟后,音乐停止。古老师又道:“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将每个人的心灵比作一面鼓,我们不知道命运的大锤何时敲打,是轻是重。唯有足够坚韧,才不会被打坏,且能发出悦耳的鸣响!”没有说教,没有照本宣科,古老师就这样巧妙地开始了“挫折与自我调节”这一专题的教学。在随后的教学中,古老师不时通过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一堂课下来,既有情感的熏陶,又有认识的提升,学生们感受到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进行人格修养的美好。

在教务处的期末教学质量调查表上,写满了学生们的肺腑之言:“遇到古老师,是我的幸运;上这门课,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这是我人生中上的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震撼人心。”

其实,古南永只是中山大学53名“两课”教师中的普通一员。这样一些发自内心的话语,“两课”教师们都收到过。李萍教授、钟明华教授、郑永廷教授、郭文亮教授……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深受学生们爱戴。如今,这支队伍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25人。已获博士学位的12人、在读博士15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郑永廷是教育部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萍是教育部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正是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中大“两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建设成体系

在中山大学,“两课”教师不仅全是专业教师,而且个个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将“两课”作为一门专业和学科进行研究。有了强有力的学科建设,不仅保证了学生在接受“两课”教育时能享用“大餐美食”,而且也为“两课”的学科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观念和实践上,这些教师努力实现从“两课”教育单一政治教化功能的定位,转变为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培养健康人格相结合的德育观念,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互动的方式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多方面需求、困惑和问题,从而确立“教学为育人”的教学观。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中山大学从一开始就整合“两课”功能,打破过去“两课”无选择的体系,在原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课程分为主干必修课、配套选修课和专题讲座,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侧重从社会宏观的层面,给学生提供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引导;思想品德教育侧重从个体微观的层面,给学生提供科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理论引导。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大“两课”还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代伦理与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研究等4个特色方向。

在近十年的时间内,中大“两课”从单纯的公共课教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学科体系,并跨越了从本科到博士点的3个台阶。在全国的专业博士点中,中大是唯一在独立“两课”教学单位设立博士点的高校,成为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与此同时,“两课”的教学和科研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也结出累累硕果。至底,全校“两课”教师共出版专著61部,发表论文590多篇,其中17项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

撑起课外教学一片天

中大的“两课”教学除能传授给学生知识外,更体现出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指引、扶助学生成长的一面。它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说教方式,满足了多元社会、信息时代学生成长的需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多数同学都形成“有问题找两课老师去”的意识。中大的“两课”老师促成了这种转变,也以他们的无私和精诚之心撑起了“两课”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片天。

根据不同层次的群体进行专门辅导,“两课”教师开办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学生党员与积极分子学习班,通过心理咨询对普通大学生群体进行健康人格的心理辅导。几年来,这些班接受过心理辅导的学生达数千人次,使不少人从迷惘走向坚定,也从丧失理智的边缘拉回不少同学。

思想交流和心理辅导是无法计算工作量的,又总是在课外进行。古南永经常会收到学生的求助信,他有信必复,有些回信长达数千字。身为学校副书记兼副校长的李萍教授,深夜里也常常接到一些陷入情感迷茫的学生电话,她总是以女性的温柔和善解人意与学生耐心交谈,直到解决问题。像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说,“两课”教学,功夫不分课堂内外,中大50多位“两课”教师,成了学生成长中的挚友和引路人。

篇9: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张伟雄

1.阅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阅读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看(书、报、文件等),并领会其内容。其实,广义的阅读,远远不止是这些,它包括上网、看电影、旅游等等。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思维发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的理解是:一切通过眼睛观察获得信息,这一过程就是“阅读”。

“半亩方螗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首千古传诵的《观书有感》,作为一名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朱熹,这么早就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并且断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可见,阅读是一个人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只有会阅读的人才能学会学习,才能不断补充知识,获得新知,从而推陈出新,有所创新,社会、科技才会取得不断地进步。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读者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

2.三年级是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

2.1作文刚起步,亟需词汇量的增加

新课程标准中,尤其重视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培养、形成和保持。小学第一学段目标,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个学段学生刚刚接触文化知识,首先就应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过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那么学生升入三年级,步入第二学段的初始阶段,更应该延续第一学段的良好习惯.以我班三(1)班的学生为例,我接手这个班时,全班的阅读兴趣不浓,学生在课余时间不会主动阅读。即使班上的图书角有两百多本图书,也是无人问津,如同摆设。

2.2思维开始转型,抽象复杂的思维可以接受更多的文字信息

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呈现负加速变化:年龄增加,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根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我们知道,一二年级的学生“具体运算阶段”,其标志是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教学论文 )其思维认知水平将进入到“形式运算阶段”,其特征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这时的学生不再将思维局限与具体的事物上,他们开始运用抽象的概念,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知道事物的发生有多种可能性,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复杂性。因此,三年级的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接受更多文字信息的水平。

2.3学生学习动机中,多了一份阅读需要

学生进入三年级,很多低年级的习惯已经不再适应其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自主的因素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学生不再是在低年级时的被动学习,更多地是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学生对接触到的世界有了更加强烈的欲望去了解、去探索。他们开始摆脱接受式的知识灌输,逐渐走上摄入式的主动学习。

三年级的语文学习,这种现象就尤其明显。因为经过低年级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所以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础条件,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本钱”o当他们的动机中多了一份阅读的需要,他们的阅读将进入更加积极的状态。因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当阅读需要推动学生去阅读,并把阅读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激发人们进行这种活动的内部动力。这种阅读需要即表现为浓厚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阅读活动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措施

3.1抓好早午读前,宝贵的读书时间

官井头小学的作息时间能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小学生通常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中午通常不休息。学校早上开放的时间是7:05am,中午13:30pm也已经开始允许学生进入学校。而此时离规定的早午读时间早了半个多小时,那么如何处理好这段时间的安排呢?

于是,经过权衡,与其让学生在这段时间放任自由,倒不如让学生在这段时间有所收获。把这段早午读前的半个小时转变为宝贵的读书时间。这学期初,我就开始引导学生要养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的习惯,基本上每天都在灌输“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并且还采用了积极的强制措施,由班长带头并负责监督。开学初的两游。基于这个原因,我每周利用语文兴趣活动课,组织学生前往图书馆阅读,学生来到图书馆后,利用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挑选好自己喜欢的图书,开始阅读。每逢这节课,同学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从他们灿烂的笑容当中我看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通过阅读课的训练,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的时间,但是学生阅读的纪律却产生了明显的好转,比如:阅读时应采用默读方式,不指读,不议论,不随意走动等。学生在阅读课的良好表现也慢慢的迁移到课堂,连班风也逐渐好转起来。

3.3习惯养成前允许有反复

“习惯”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o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有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开始实施早午读前读课外书时,学生坐在课室里,貌似在读书,但是时不时会有学生交头接耳,课室里熙熙攘攘的。这时就要沉住气,要坚持下去。开学一个多月以来,我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读课外书。以正确的坐姿、认真的态度,坚持的精神,告诉学生一个信息,老师也是坚持每天读书的。学生在老师影响下也逐渐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课室里的读书氛围逐渐浓厚起来,迟来一点点的学生都会轻轻地移动桌椅,生怕弄出声响影响其他同学。当然,有时学生也会出现反常,这就需要老师的督促,及时总结表扬,鼓舞全班士气,特别表彰先进,同时也严厉地批评肆意违反纪律的学生,并且借助班队干部的协助,“几管齐下”,经过一个多月的重复和坚持,学生基本上来到学校的第一习惯就是阅读了o

3.4课外延伸,家校合作,共造阅读氛围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截然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所以要想孩子真正把阅读成其为一种习惯,就必须要有一个切实有效的家校合作,才能将这种阅读氛围形成。通过家访三(1)班的学生了解到,在家能自觉读书的少之又少,所以家访每一个学生家长,都会和家长进行交流孩子阅读的问题,只有要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长才会更加积极的配合你,反过来就可以强化老师在学校营造的阅读氛围。学生在校、在家都生活在一个浓浓的书香卷味中,自然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10: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学习能量。会读书的人往往比那些不读书、不爱书的懂得会思考,会学习o一个人提升自我的关键因素就是要看其自我充值,自我提高的学习能力。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充分发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习惯。正如孔圣人所说:“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当“阅读成自然”之时,学生全面发展基本条件就已经具备了,而且会极大的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

篇11: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背起书包走出家门,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向你张开怀抱,一辆辆新型机动车与你擦肩而过,此时,你已经与忙碌的交通打上了交道。交通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我们形影不离,密不可分。发达的交通能为我们带来便利和舒适,但也增加了许许多多的隐患与威胁。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6万起,死亡73484人,受伤304919人。这组庞大数字是否让你不寒而栗?

电视上报纸中还屡屡出现这样的报道:

10月25日傍晚6时许,一名女子在唐家鸡山巴士站附近横过马路时,连续遭遇两车撞击和拖行,当场死亡。

1月16日23时20分,珠海大道南屏镇广生小学路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小客车,在由东往西方向行驶时,与四名路人发生碰撞,撞坏了两辆单车,酿成三人当场死亡、一人受伤的惨剧。

京珠高速公路广珠路段横沥大桥上五车相撞。其中三辆车上的七人中有五人当场身亡,另两人受伤被送进番禺区人民医院,一人经抢救无效身亡。

5月15日10点杭州萧山区金城路再次上演宝马撞死人重大事故。一辆白色宝马小汽车,把一家三口撞飞。小孩的头部流了好大的一滩血,女人当场死亡,男人的.伤势较轻。

这些血肉模糊的画面怎能不让人触目惊心?

在公路上,机动车和行人之间,谁更强势?当然是前者。据珠海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近四年的交通意外伤害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交通意外伤害中,马路上的步行者比乘车者更易死亡。机动车司机和我们小学生,哪个更容易接受规劝和教育?当然是后者。我们如何保障生命?如何更健康地活着?当然是遵守交通规则,礼让为先。

偏远的贵州贫困县则黑乡的小学生,在公路上行安全礼感动了司机,保证了生命安全,放学回家的则黑乡小学生,他们一见车辆,立即就让到路边,并面向汽车行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过往司机除了主动减速,还会以短促的喇叭声向学生们表示感谢。一位开农用车的司机说:“看见学生们有这么高的素质,我除了很感动以外,更应该做的就是慢慢前行,确保学生们的安全。”截至目前,则黑乡公路沿线的学校都没有出现学生遭遇车祸的事件。

“生命之水清悠,是平安意识流。流过蛮荒和繁荣,穿过冬夏与春秋。安全之河源远流长,源于人类生的需求。古今七彩梦壮美的画卷,是世代避险造福的渴求?惨烈、哀婉的生命悲剧,上演着盲动、无奈的困惑,日益积演的痛楚,使人不再错失安康。觉醒铺平生的道路,警惕和自卫是不懈的追求。用心创造生命安全,坚忍向上恒久吉祥。”这首名叫《安全意识流》的小诗,让我领略到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的精神。要想生命得到保障,那就要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

人让车,让出一片温情,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片理解。只有人与车互相礼让,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保护珍贵的生命。

让礼让成为一种习惯,让生命更健康!让我们都遵守交通规则,做维护交通秩序的小卫士!

篇12:让知足成为一种习惯

海边,有个年轻人,捡了一条遗弃的漏船,补了又补,可以出海打鱼了。每天唱着歌出海,即使空网而归,下了船,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唱着歌,非常快乐。

有个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后,总是忙着算今天赚了多少、失了多少,整天愁眉苦脸。每天看着大海和天气,担心鱼价的涨跌,根本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鱼贩的老婆,听见年轻渔夫的歌声,羡慕年轻人,怎么这么开心。

鱼贩看见渔夫每天早上出去打鱼,唱着歌回家,自己却每天担忧,一点也不开心。

鱼贩非常困惑,心想,我拥有这么多鱼,可这么不快乐;他一条鱼都没捞着,怎么这么快乐。

鱼贩觉得要好好找出原因,找个方法让渔夫也不要太高兴。

鱼贩对老婆说,我有办法试试他,是不是老天真的厚待他。

趁渔夫在岸上唱歌,鱼贩偷偷在渔夫的小船上,放了一大块金子。

太阳落山,渔夫回到小船上,一眼看见这块金子,喜出望外,这是老天给的礼物吗?

渔夫手里掂着这块金子。这块金子,可以换掉这条补了又补的漏船,换一条大船,这样他每天都可以打上一船鱼,然后再买更大的船,雇几个渔夫,为他去打鱼。

船,越换越大,整个大海的鱼,都可以属于他了。他在岸上做最大的鱼贩,把鱼价垄断了,他就可以是岸上最富有的人了。

渔夫想了整整一夜,那一晚他忘了唱歌。鱼贩在外面一直观察,他明白了让渔夫不再唱歌的原因是什么。

从那夜起,渔夫就有了烦恼心,再也听不见他唱歌了。他卖了漏船,用那块金子,负上高额利息贷款,买了一条大船。扛了一大笔债务,每天活在压力下,他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鱼贩的老婆再也没听见渔夫的歌声。她从窗口看见渔夫下了船,面有忧色,心事重重。

她问老公:“你是怎么做到的,让他也像我们一样,不知快乐为何物。”

鱼贩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引发了他的贪欲。贪多一点,就是贫,他就再也没有了快乐。”

很多年以后,渔夫也成了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忙着算钱,整天愁眉苦脸。他每天看着大海和天气,担忧鱼价的涨跌。他有太多的.忧。内心没有一时一刻的安静,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一场龙卷风让几条渔船触礁,损失惨重。渔夫心情糟透了,一脸焦灼,到沙滩上踱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沙滩上唱着歌。

他想起了自己无忧的日子,问流浪汉:“你一无所有,怎么这么快乐呢?”

流浪汉说:“怎么会一无所有呢,我有沙滩,有阳光,有健康,衣食无忧。”

渔夫略有所悟,这个世上,只有知足,才能快乐。知足常乐,不是说说,而是每时每刻,内心真的知足。

他看着快乐的流浪汉,本来他也是这样知足常乐的人。他再也回不到从前,再也回不到他的本真。从那一块金子开始,他不再知足。

那一块金子,夺走了他的快乐。

而那块金子,又是什么呢,让人这样轻易而又彻彻底底,丢失了本真,丢失了快乐,丢失了内心的宁静。

从那以后,他在每条船上,都刻上“知足”二字。他知道,对抗压力,唯一的药,就是“知足”。

欲望,是永远也不能满足的。永远不知足,是一种流行病。我们仔细一看,身边没有知足的人,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来到世上,每天忙忙碌碌,无非为了内心快乐。而我们沉迷于外相,一生都在向外找寻快乐。我们不停地抱怨,压力山大。这些压力,细细想来,不是别人给的,恰恰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生就这么过了,没有几个快乐的日子。

或许,每天醒来,让自己“知足”三分钟,真心地对自己说,“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了,该是知足的时候了,”我们就会渐渐拥有最初本真的笑容。

知足,才能无忧。无忧,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自在,才能发自内心的快乐。

篇13: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因为感恩,温情才无处不在;因为感恩,友谊才存永久;因为感恩,动人旋律才不在停歇;因为感恩,世界才如此多彩。

人生在世,我们会不时得到世界各处的帮助,同样我们也会给予别人很多帮助。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爱是只付出而不回报的。爱是一杆秤,给予与收获的平衡才是爱的最大表现化。我们不能只做一个贪婪的人,对于父母、对于朋友、对于社会我们都应该有无限的感激之情。在我们收获如此多的爱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感恩呢?然而,在我心里,最让我感动的当然是亲爱的爸爸妈妈。芸芸众生,我们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没有亲人,甚至可以没有兄弟姐妹,但我们不可以没有父母。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任劳任怨的为我们奔波,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我们比他们过得好,比他们有出息。也许世界再也不会有谁比负面更伟大吧!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几个能够真正读懂父母的呢?也许现在的我们还小,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还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严格要求我们的真正含义。有时甚至觉得父母的唠叨,父母的好是对我们的牵绊。我们常常责备父母的唠叨,怨恨他们的古板和对我们的不理解,但是,我们离开家,当我们渐渐长大后,我们就会慢慢的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学会感恩,不仅仅是感恩父母。生活中有太多的任何事值得我们感激的,其实,任何给予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感恩宇宙,因为他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星空;感恩世界,因为他给了我们一个生存的空间;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亲人,因为他们包容和爱;感恩朋友,因为他们一路的陪伴;感恩,细细想来,生活中有太多的感动值得我哦们记得,只是这些我们似乎都以遗忘了。当我们想起时,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时光不待人,趁我们父母还健在,趁我们都还年轻,多给父母打几个电话,多帮父母洗几次脚,多关心关心他们。

从现在开始,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不要深埋自己的感情,我们完全有必要对这个社会作出我们还有的回报。让我们将心比兴,将爱传递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吧!

篇14:让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让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领导讲话

有的人年纪还不到四十,就把全部精力、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整天为孩子读书奔忙,或陪读,或辅导,或请家教,或找老师补习,而自己却疏于学习。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关心孩子的学习是父母的责任,这没有错,天经地义。但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追求,放弃了自身的继续学习和奋斗,乃是认识的误区。这个认识误区或许与旧的体制有关,获得文凭就等于获取了铁饭碗,于是就以全部的精力去帮孩子获取文凭和铁饭碗,却不知这不仅使人才培养失去意义,而且也是过时的认识。学习不仅是青少年的事。一个人活在世上,终身都需要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恐怕不仅是对孩子们说的。青少年时代学的东西,还得时时温习方能经世致用,转化成一种立身处世乃至于立业成功的能力。何况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饱学之士也难以穷尽世间学问。因而,“活到老,学到老”,确是人生至理,成为老一辈革命家勉己励人的格言。当今之世,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在哪一个年龄阶段放松或放弃了学习,就会在哪一个年龄阶段落伍。终身学习,已经成了时代的必然要求。不少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学习不仅是莘莘学子的.事,整个社会都应该有读书学习的氛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当然是学习的场所,然而,其他社会组织又岂能与学习绝缘?即便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也不能例外。比尔・盖茨就在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指导企业管理,努力把微软公司建设成为“学习型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发明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够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从而获取最佳的效益。全民学习,将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对个人而言,在学习这方面先走一步,走快一点,才能在工作中、事业上保持优势。对城市而言,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正是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创建文明的最佳结合点。学习使人充实,使人进步,也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活力。应该让学习成为一种时尚。当然,学习对个人、对企业,对一个地方和单位,首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这不是靠搞形式主义所能奏效的。应付上级检查的学习,徒然浪费人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只会令人生厌,不会有任何实际成效;“要我学”的学习也不可能持之以恒,只有“我要学”的学习,才能学得下去,学出滋味。不要说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就是边远山区的农民,一旦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看到学习能使他们看清致富之路、得到致富之术,一旦发现学习能使他们掌握法律常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旦体会到学习能使人们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乐趣,就有可能进入一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无论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还是学习型乡镇,需要组织者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引导人们意识到这种需求。这里还要说,一个人三四十岁正是黄金年华,事业刚刚起步,生活道路很长。虽然天下没有不为孩子操心的父母,但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未必是明智的态度。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事业有成的父母本身就是子女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陪读、辅导、家教和补习吗?当学习成为人们的实际需求,才会成为一种时尚。

篇15:让语文成为一种时尚

让语文成为一种时尚

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推开了北京西城区阜兴门外一小六年级某班的.教室门,霎时,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女老师身上.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女老师挺胸抬头走上讲台.

作 者:祖薇  作者单位:北京复兴门外第一小学教师 刊 名:语文世界(小学版) 英文刊名:THE WOR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6: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

江苏省溧阳经济开发区小学      冯秀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 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1] [2]

本科企业文化论文格式

企业文化论文提纲

酒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的探讨论文

浅谈设计行业企业文化的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团队精神与企业文化论文

创新创业论文摘要

市场营销管理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
《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让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精神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参加学术报告心得体会报告2022-11-03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2022-08-17

实践论文范文2024-02-2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22-09-15

价值的议论文2022-11-28

3000字论文范文2024-01-19

ERP沙盘模拟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论文2022-11-16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范文2022-05-07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2023-12-25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标准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