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论文(精选10篇)由网友“岁岁平安”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脚步日渐加快,社会公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加了各地方财政的收入,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本文通过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经济;质量;策略
目前,我国已进入“十三五”经济发展时期,社会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继续深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迅速膨胀的同时,也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丞待解决,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宏观调控措施来促进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但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大量资本涌入建筑行业,建筑经济质量问题层次不穷,若要形成建筑行业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政府部门要做出相应的努力,行业内部人员也要从我做起,共同发现建筑经济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实现建筑行业整体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建筑行业建筑经济质量的现状
1.1建筑企业布局分散,集中力度不够
我国的建筑行业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规模较快,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带动下,过快的发展速度,使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出现诸多的问题,其中布局分散,缺乏集中力度的问题不容小觑。沿海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超于内地,通过不同时期国家不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几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建筑行业也追随政策的步伐,在不同区域进行布局发展,同时导致了布局过于分散的局面形成,集中力度不够,自然造成了建筑经济质量的水平偏低。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和行业发展观念正在不断的兴起和利用,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但是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整体水平偏低,不同地区的发展区域基本类似,面对现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很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整体经济质量低下。
1.2建筑企业众多,以中小型为主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利润巨大,使得很多资本涌入到这一领域,公平竞争,自由发展,在这个行业疯狂发展的初期,很多企业也确实尝到了市场带来的丰厚回报,但是就长远发展来看,中小企业的基础薄弱,实力不足,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建筑市场的大型企业独占鳌头,无论是从资本基础,技术手段,装备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都比中小企业有较大的优势,然而面对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实力,使得经济质量低下,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1.3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建筑企业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下,造成经济质量水平难以提高。建筑行业发展初期,大多数都是采用人工式的生产形式,劳动力廉价且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日积月累形成的发展模式,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建筑企业没有把盈利投入到专业技术的提高中,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行业的发展还在重复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装备设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导致整体行业的技术水平偏低。
1.4建筑企业工作效率低下
建筑企业的员工专业水平低下是普遍存在的想象,专业水平低下加上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自然造成工作效率偏低,同时建筑企业缺少对配套设施的投入,配套设施不健全也是常态,工程施工期间,设备租赁,操作人员临时招募,没有系统的施工操作培训,设备没有及时的保养维护,同时也造成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现象发生,中小企业不敢承接大型项目,小型项目竞争激烈且收益率低,自然阻碍了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篇2: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论文
2.1充分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契机
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形势造就了企业适者生存的发展模式,只有能够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并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把更有发展潜力、更有竞争力的企业留存下来,建筑行业若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步和发展,就要及时的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契机,摸清其发展规律,努力发掘市场风险,并能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大可能的规避风险,面对恶劣的经济环境时,能够做到先立足后发展,不断强化自身的薄弱点,掌握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学习先进的企业生产和运作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水平,确保企业在经济改革的浪潮占有一席之地。
2.2加强建筑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现代建筑科技的运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为的操控和管理,企业要加大对内部人员的人才培养,上至管理层,下至基础的生产操作人员,都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的`培训,掌握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并能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制订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制订可行的发展道路。加强对基础生产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各项生产运营技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在加强自身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同时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使企业更加具有凝聚力,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企业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更新企业的基础设施,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设备,减少资金资源的闲置,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应用到自身的项目建设中,改变我国现在低端生产的运营模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把调优结构作为提高经济质量的重点
建筑企业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弥补自身不足的同时,要加大自身的优势,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承揽大型的生产建设项目,不断累积建设经验,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企业联合兼并的形式把中小企业进行整合,弥补中小企业资本基础薄弱的不足,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政府要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企业获得更大的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企业规模,创建更多的大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3结语
建筑企业要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要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律着手,制订科学的管理体制,培养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壮大自身的实力,获得更大的市场生存空间。建筑行业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扩大或资产重组,打造更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型建筑企业,面临重大的生产建设项目时,有充足的生产建设实力和经验,在面临市场经济变化时,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体行业建筑经济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迪.浅析中小建筑企业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的重要着力点[J].民营科技,(7):108.
[2]朱启昉.调优结构是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的重要着力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86.
[3]姚尧.试论调优结构在提高建筑经济质量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2):1069-1069.
[4]唐克元.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的路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7):129-130.
篇3:建筑经济质量提高路径分析论文
建筑企业在面临建筑经济质量等问题时,必须积极的进行企业自身的反省,认真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2.1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要充分把握
我国目前所形成的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优胜劣汰,并进行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如果建筑行业想要从根本上促使经济质量提升,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的利用市场经济发展为企业提高的机遇,将优质的资源及时的掌握在企业的手中[1]。我国建筑行业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但要面临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国外企业所带来的冲击。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通过吸取国外企业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促进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确保我国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2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整合,提升企业的.经济规模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以中小企业居多,而且发展层次也比较单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发展现状,就必须极大对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将一些效益相对较低且经营风险较大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合并兼容。将大型企业的模范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周边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而对于一些具有极大发展潜力、市场份额较大或者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大型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尽可能的使发展资源流向这类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大型建筑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同时对于促进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的加强,使这些企业可以在行业中发挥出其推动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3加强建筑企业的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技术
不管什么行业都需要专业的人才,而人才也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样建筑行业也是这样的,不管是大型企业还小型企业,要想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2]。而作为建筑行业则必须充分的重视对企业现有员工的专业素养培训,积极的从企业的内部进行人才的挖掘,同时对于行业内的专业人才也要不断加大引进的力度,积极的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重视各种现代化设备的积极引进,对于陈旧机器设备必须及时的予以淘汰。
2.4进行建筑企业内部结构优化
大型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经济中组织结构的主导者,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我国大型企业的数量还相对较少,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建筑企业的组建,并为其发展提供经济、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使其可以迅速的发展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发展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出自身的特色,将企业逐步的做强、做精。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控制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的进行中小型企业数量的控制,确保整个建筑行业可以实现结构分布的逐步合理。
3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事关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就目前而言,国家、社会都必须依靠宏观调控对其发展进行认真的审视。才能在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夏峰海.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篇4:建筑经济质量提高路径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仍然发挥着其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改善人民生活与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以建筑经济治理与建筑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提高建筑经济的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结构调整;建筑经济;经济质量
引言
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而这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建筑行业而言更是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这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建筑经济质量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而这些关于建筑经济质量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建筑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1我国建筑行业在经济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市场分布不集中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起步的时间大都在20世纪70年代,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导致了其发展速度过快以及企业集中力度相对不足的现状。这一问题对于整个建筑行业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也极为不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20世纪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其整体的发展依然不是十分的理想。正是由于很多地区的大型企业的发展结构几乎相同,而且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层次不清,都是造成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始终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从而对建筑行业的整体经济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建筑企业数量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而这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机遇。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之前希望通过大型企业带动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希望破灭了,从而导致了行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大型企业不但辐射面广而且竞争力也相对较强,小型企业则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导致了其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最终因为无法适应残酷的市场经济体制而逐步的被淘汰。
1.3建筑企业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着专业急速水平不高的状况。造成这一原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劳动力较为廉价,所以建筑行业在最初起步的阶段大多都是靠手工进行劳动。而建筑企业内部的员工则基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企业使用的相关设备也十分的简陋,从而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1.4建筑企业工作效益较低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不高,从而造成了经济效益较低的状况。而造成企业工作效率始终无法提高的原因是其企业内部员工专业水平较低以及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同时伴随着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迅速兴起,导致了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所投入的费用越来越高,加之其内部工作效率相对较低,所以造成了实际回收效益较低以及风险较高的现象不断的出现,同时由于能够承接大型项目的企业相对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篇5:节能建筑经济评析论文
1发展节能建筑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消费总量排世界第二。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的三大“耗能大户”。建设部的数据显示,和建设有关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6.7%,其中采暖和空调占20%,建材生产过程中耗能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张元端说:“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各国制订的建筑节能标准中,规定的墙体、门窗、屋顶传热系数限值为我国相同气候条件下房屋的1/3~1/5。近年来,我国处在建筑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已刻不容缓。
2节能建筑的`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的选择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建筑节能在经济上涉及一次投资、运行费、维修费、改造费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产品增值效益等诸多利益。因此,在进行节能建筑经济性分析时,应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全面综合地考虑。节能建筑经济性评价指标有很多,静态指标有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等,动态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动态回收期、差额净现值、增额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建筑工程方面的投资往往数额巨大,其时间价值相当可观。因此本文着重从动态指标中的净现值、增额投资回收期两个指标来进行节能建筑的经济性分析。
2.2分析总结
对于单一方案,净现值NPV≥0或者增额投资回收期Pt≤n,项目可行,反之项目不可行。对于多方案,NPV最大或者Pt最小的方案为最佳方案。NPV和Pt得出来的结论是一致的。然而,在进行数据收集和指标计算时,分析者往往会遇到麻烦:1)节能建筑或节能改造建筑究竟节了多少能。能耗统计是建筑节能的基础,但目前建筑能耗在统计对象、能源种类、建筑分类等具体问题上很模糊,存在争议,缺乏准确的建筑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能源研究所的谷立静等人在其研究中表明我国目前的能源统计方式不能直接给出建筑能耗状况。2)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模糊不清。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含面相当广,最明显的是节能减少能源消耗,从而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污染物的处理成本。同时节能建筑增加了居住舒适感,提高了工作效率。仅这三方面,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难评估。3)折现率i的选择对NPV和Pt的影响很大。
3节能建筑现状的经济分析与展望
篇6:节能建筑经济评析论文
从经济上分析,节能建筑在我国推广障碍重重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
1)业主方面,现行的采暖是按建筑面积不是实际的能耗收费。业主享受不到节能建筑使用过程中节能带来的好处,从而阻碍了业主对建筑节能的积极性。
2)房地产投资商方面,节能建筑的总投资比非节能建筑高,而在销售时并不是一个卖点,故在节能建筑中的多余的投资不能在销售时得到回报,从而缺乏推广节能建筑的动力。
3)政府方面,政府虽然意识到了节能建筑的重要性,但环境保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事,本地区进行建筑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政府并不愿意拿出钱来鼓励节能建筑的投资。正是由于这些普遍存在的短期行为观念,只考虑当前一次性建设投资,无视高能耗建筑每年多消耗若干亿吨能源的沉重负担,节能建筑的大面积推广在数百亿平方米的高能耗建筑中成了一句空口号。
3.2建议与展望
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同样,从经济方面,建议国家和政府做出以下努力,以使投资消费各方尽快接受节能建筑。
1)修改采暖收费制度,尽快实行以能耗量计费的采暖收费制度。并对用户使用节能建筑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同时适当提高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价格,激发用户使用节能建筑的积极性。
2)采用对节能建筑的建造减税、免税或者补贴,对非节能建筑加大税收等手段,督促建筑业企业积极推进节能建筑的设计施工。
3)国家对节能建筑推广有杰出贡献的政府进行经济奖励,对节能建筑推广不利的地方政府施以相应的处罚。
4)国家划拨资金用以建筑节能材料、节能技术、施工工艺以及采暖供冷技术、设备等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行政管理体系,不断研究和提高建筑节能技术保障体系,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工作将会出现消费者、开发商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篇7:加强土木工程研究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的论文
加强土木工程研究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的论文
1、引 言
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所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建造工程设施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具体的阶段,其中所涉及的施工技术也较为驳杂,包括了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众多领域。现代的土木工程技术为了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
2、建筑施工中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的施工建筑行业中,土木工程的建筑管理是土木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市场在不断的扩大,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结合建筑施工的基本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土木工程研究的力度,以达到建筑施工效率和管理质量,同时降低施工风险。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限制,工程质量的问题还很严重。再加上一部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不惜采用一些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这对整个建筑市场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1、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管理中,对建筑施工进度是有明确的时间规定的,即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否则,工程资金就需要进行调整,这是有明确的程序和规定的。对工程进度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工程任务必须按时完成,这就需要对施工全过程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制定进度计划,这个计划中必须对建筑施工的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制定好施工过程中每一项任务实施的具体标准。在制定建筑施工计划时,必须考虑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员的合理分配等问题,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要对施工的安全管理、组织协调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研究。
2.2、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总体质量不断提高,施工企业也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到其对于整个工程的重要作用。
而土木工程研究的发展则对建筑施工工程整体质量直接造成影响,因此,加大土木工程的研究力度,对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以及整体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企业必须对土木工程的研究予以充分的重视,加大研究力度,才能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其中,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各项施工具体人员的管理,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反复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事先预防和事后管理,为施工员工制定出明确而合理的预防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2.3、责任制研究
土木工程中的责任研究,就是指在建筑项目工程中,对每一个项目工程分项进行的统一管理和分配,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将工作分配到具体的业务人员身上,责任落实到个人。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必须进一步减少施工管理层的设立,简化管理,使得施工责任分配更加清晰,工作得以更好的实施。
工程责任的落实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心,这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如果在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对自己的敷衍了事,不能做到尽职尽责,就很难实现对施工风险的`控制,这也是施工单位和施工项目面临的一个极大的危害,甚至有可能危及到生命和财产安全。
3、土木工程节能措施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市场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能源消耗都越来越大,而目前能源除了消耗过快的问题,还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浪费能源现象十分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的可再生、可利用方面的问题和能源的巨大消耗已经是阻碍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问题。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对生活环境的保护予以更多的重视。节能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也是不可小觑的,是建筑施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对建筑施工方面的节能也越来越重视,对节能措施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具体实施方案还是很难落到实处。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对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认知度不够,所以在推行节能施工工作上,不能自觉自愿的进行,这是节能型建筑还存在问题的原因。
不少企业认为节能施工可能会对施工的投资成本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往往抱着消极的态度,但是减排并并不会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反而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因此,必须让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工作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也是建筑施工土木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通过土木工程的研究,提高建筑工程的实施
建筑施工中必须不断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得以提高,将先进的研究成果在实践的应用中进行推广。还要广泛的搜集国内外已经具备的研究成果,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将这些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应用和推广。土木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具体实施时,必须要积极总结,不断的完善相关技术,使得土木工程的实际应用的价值得到提高。
同时,土木工程技术还必须走创新路线,要以创新科技为主导,提高工作效率。建筑行业历史十分悠久,然而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建筑行业的高新科学技术一直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不能很好的满足行业发展的总体需要。但是随着现阶段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的科技不断的被推向市场,建筑行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必须在土木工程科学技术的提高上下功夫,敢于尝试新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实施。
5、加强土木工程的研究,并把其实际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岗位的每位员工都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虽然建筑工程具有事多冗杂的特点,工作往往比较细微,但是,即使是最细微的工作,也会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是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同时,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仔细的检验,对劣质材料要坚决的排除,以保证施工质量。工程管理不仅要是对工程人员进行管理还要对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更是对工程总体质量的一个验收,以达到保证质量安全的目的。
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加强岗位知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对最新的土木工程研究结果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努力学习,以图早日应用于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6、结 语
建筑工程是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更关系到城市规划,人民居住生活等,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对社会安定和谐产生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想要提高建筑施工总体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就必须不断加深对土木工程的研究,将更多的高新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实践当中,这是土木工程研究人员和企业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 佳.土木工程的研究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黑龙江科技信息,(25).
[2]张 健,王晓新,蔡 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与权重值确立.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
[3]单竞仪,苗建伟,孙喜峰.浅析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城市建筑,2012(17).
篇8: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但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长的质量还不是很高.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也付出了的较大代价.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关注和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了.
作 者:梁红旗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 刊 名:攀登 英文刊名:ASCENT 年,卷(期): 24(3)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 循环经济篇9:提高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及其途径
提高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及其途径
区域经济增长是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的整合和统一.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内蒙古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在高速度增长的.背后却是要素利用的低效率.提高内蒙古经济的增长质量需要从改善供给和扩大有效需求两个方面着手.
作 者:赵秋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2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ECONOMIC FORUM) 年,卷(期): “”(5) 分类号:F061.5 F061.2 关键词:内蒙古 经济增长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篇10:建筑经济教学改革思路论文
摘要:建筑经济是集建筑项目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过程分析、风险预测、评估决策等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它独立于建筑学之外。建筑经济与建筑项目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建筑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严格对建筑项目各项经济指标控制管理,在保证建筑项目质量优良的前提下,有效节约建筑成本,降低建筑项目使用人的经济负担。因此,改革目前建筑经济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建筑经济课程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教学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经济;教学改革
1建筑经济课程的特点
建筑经济课程是一门独立学科,主要以与建筑项目息息相关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与普通的学科相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
1.1综合性。建筑经济课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独立于建筑学之外,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传授建筑项目中社会宏观经济发展与项目本身微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当前建筑项目建设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之间的经济效益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到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环境综合利用、社会效益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性问题。建筑经济的综合性,决定了建筑经济课程教学的综合性。
1.2实用性。由于建筑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建筑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相同建筑项目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下也存在差异,对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都具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其建筑项目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也完全不同,因此对于建筑经济课程教学要具有实用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学生要学会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建筑项目,做出不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为决策层的最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3预测性。建筑经济的实质,就是对拟实施的建筑项目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做出预测性分析,主要包括建筑项目预算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人文地理环境指标等做出预测性分析,以避免或阻止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预测性。这一特点对于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4计量性。建筑经济在对建筑项目进行预测时,以定量分析为主,运用统计学、运筹学和概率论各种方法对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数字说话;以定性分析为辅,对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等宏观经济指标做出定性分析。建筑经济课程要实现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2建筑经济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建筑经济课程作为建筑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和专门的学科,对于建筑项目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培养出具有建筑经济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建筑经济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是历史赋予现代建筑经济课程教学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建筑经济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包括:
2.1层次较低。目前我国建筑经济专业课程的设置层次相对较低。该专业开设主要集中在专业职业技术学院,这一类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改制而来,而在本科院校,尤其是“211”和“985”院校,开设本专业的甚少。按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科层次,并且学制较短,形成了教学与应用过程中的短板。建筑经济课程教学的层次较低,对于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2新生入学成绩较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录取按照高考分数划分批次,专业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科批次,其录取批次位于一般大学本科之后,生源也主要集中在职业高中、改制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水平、自身素质和自制能力也相对较低,并且学制只有3年,要比普通本科院校少一年的时间、学习的课程比较少。基于建筑经济课程的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教学任务,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其难度都是不言而喻的。在学校学不到真才实学,工作中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建筑企业的实际需要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3教师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学院,虽属于普通高等院校范畴,但基本上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改制而来,大多数教师都是原来学校的老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知识结构老化,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不断的引进新的人才,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大多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但是由于毕业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很难发挥出他们的专业技能。教育与实践相脱离,现阶段我国的应试教育不注重实践,高分低能者不胜枚举。教师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4毕业生实践能力较低。上述的诸多因素,决定了毕业生能力。众所周知,只有高层次的院校、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我国建筑经济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新世纪年以来的毕业生,陆续在建筑经济领域承担起了“挑大梁”的责任,是建筑经济管理领域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但是目前他们又大多数都存在着专业知识水平低,应用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和应用管理能力,对我国建筑经济的研究、发展和实践应用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 建筑毕业论文
★ 建筑系毕业论文

【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论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硕士毕业论文感谢信2023-10-14
如何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论文2023-03-11
天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22-11-16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建筑工程论文2022-11-27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范文8000字2023-07-10
带有研究工作基础的开题报告范文2022-10-02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2023-11-03
cn标志的教学论文发表2022-12-28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2022-12-24
艺术院校外语教学现状及建议论文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