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时间:2023-09-11 07:53:5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苏醒苏铁”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篇1: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是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已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该文通过对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项目管理进一步创新的关键点,以进一步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建立与当前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协调地方资源,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地区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明确了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加快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将实现战略领域的重点突破作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对下一步的科技工作做了明确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式下,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针对目前昆明市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家和省市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保证科技计划项目有效执行,提高科研效率重要手段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建立与当前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管理模式,使得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能进一步协调好地方资源,搭建好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地区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战略需求。

篇2: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近年来,随着科技计划项目投入经费的增加、科技计划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逐步加大,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尝试不同的管理模式。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在借鉴国家和其他地方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从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方法进行创新,推动信息化进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成果与市场紧密结合,为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1.1 管理理念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昆明市科技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科技项目的特点,科技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积极转变管理思维,树立新的管理观念,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理念贯穿于项目的立项评估、监督管理、验收结题过程中。同时,认真学习国家和其他地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树立前瞻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当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当前国家科技发展的新形势,科技管理部门在加强科技系统自身建设基础上,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资源,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同时,积极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始终保持创新进取的状态,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1.2 管理制度创新

制度是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制度,从发展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考察,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效率。其次,建立相应的项目立项评估、项目追踪管理机制,对立项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对项目的经费和最终目标按合同要求管理,未经许可计划部门许可不得随意变更经费预算和合同内容,在过程管理中进行中期评估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进度掌握明确。最后,建立相应的成果评价机制,从科技成果实用性、有效性及创新性进行综合考察评价然后给予相应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成果的鉴定、转化及推广,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1.3 管理手段创新

管理手段是实现当前科技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网络信息化技术是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项目实行网络管理不仅节约管理成本,同时还促进资源共享。针对当前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手段,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推进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化管理,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科技项目管理信息数据库和专家数据库,借助平板电脑和手机,评估和验收前,专家名单严格保密,保证了评审的公开公正公平,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供统一、方便的管理平台。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项目管理的整个信息化工作逐步促进科技项目管理大环境的改善,提高科技项目的管理效率。

篇3: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促进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效果,不断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创新,为科技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针对当前昆明市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的现状,建议下一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工作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2.1 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体系

一个完整高效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是科技活动效益与效率的重要保证。通过完善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法,制定更完整的科技项目评价规范与项目管理细则,严格规范各项管理行为,构建更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价体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公开、公正和公平;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完善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制度,建立与当前经济相适应的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使用效率;完善监督措施,明确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违规行为的处理。

2.2 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从立项前的调研一直到结题验收后的成果转化,不管是重大项目还是一般项目,均要对这个周期的每一个过程同等重视,从项目的质量保证、进度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可借助信息管理工具和手段。特别是针对重大项目,要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实现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和相应的评估验证,根据项目实施的评估情况来决定经费的.继续资助与否。在重视前期工作的同时,对结题验收后的项目,也要加强成果登记或专利申请,避免项目承担单位或个人知识产权流失,应将计划管理和成果管理协调发展,同等重视,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出。

2.3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项目的管理工作;加大平台的信息容量,及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有用的科技信息动态对科技人员公布;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到其他地方的先进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项目科技档案的管理,把科技档案解放出来进行信息化、资源化处理;逐步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加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 结语

当前,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根本实力,随着政府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实力将不断增强,作为政府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不仅发挥着政府的科技计划作用,同时对增强科技与经济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以及高效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创新是集成创新技术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当前地区实际状况以及下一步面对科技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市级技计划项目管理要更进一步的创新,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以适应当代科技创新的要求。

篇4:攀枝花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攀枝花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以市级财政资助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和专家咨询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 攀枝花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在攀枝花市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由市级科技专项经费资助,有明确的项目承担主体(以下简称项目承担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四条 市科学技术局是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行依法管理、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条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按课题、项目分类管理。课题管理一般只适用于以国家财政拨款资助为主的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分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一般科技计划项目、科技专项。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七条 项目立项一般应包括申请、评审、审批、签约四个基本程序。

第八条 市科技局根据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实际需要,于每年下半年发布次年《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确定项目申报的方向、时间、渠道和方式。符合招标投标条件的项目,应当依据国家《科技项目招标投标暂行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主体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属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与我市合作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二)具有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技术优势和研究积累;

(三)具有完成项目所必需人才和配套经费,必备的场地、设施、设备等条件;

(四)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五)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六)是项目的直接实施者。

第十条 申请的项目应符合国家及省、市产业和科技政策,符合市科技发展规划,并以当年《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所确定的'支持方向为主。

第十一条 项目申请者经有关行业或基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后,向市科技局申报,提供以下材料:

(一)项目申请书(由市科技局提供统一格式);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项目可不提交);

(三)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项目评审由市科技局按照发布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及相关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遴选,对申报的重点项目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有资质条件的专业机构进行立项评估。

第十三条 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由市科技局编制年度科技项目计划,会同市财政局审定、并下达项目计划。

第十四条 年度科技项目计划下达后,市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

第十五条 市财政局根据资金拨付管理规定及年度科技项目计划拨付科技项目资助经费。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基本职责:

(一)确定项目管理责任人和管理方式;

(二)审聘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三)审查项目年度执行报告、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报告和项目经费的预、决算;

(四)定期进行项目进度及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项目的咨询或中期评估;

(五)督促匹配项目约定支付的科技经费;

(六)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完成项目验收的准备工作;

(七)帮助协调项目执行中需要协调的问题。

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者的基本职责:

(一)严格执行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二)按时填报进度表,如实报告项目年度执行情况和年度经费决算;

(三)接受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接受并配合项目管理部门和市级有关管理部门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接受并配合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的咨询、中期评估或验收评估,准确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六)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七)按时填报市科技计划统计调查表;

(八)报告项目执行中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情况。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项目负责人变更、关键技术方案变更、不可抗拒因素等情况,必须及时向项目审批部门写出书面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在每年1月中旬,向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提交项目上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的时限为3年,但可以逐年滚动立项。重点项目的实施由市科技局牵头组织进行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未能通过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的,市科技局有权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整改,决定终止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并视情况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部份或全部退还所拨经费。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条 凡列入计划管理的项目,项目承担者应按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约定在完成项目30日内,向市科技局报送《项目验收申请报告》和相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项目验收由市科技局负责,以批准的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实施情况做出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二十二条 项目验收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项目承担者在完成技术、研发总结基础上,向项目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及数据;

(二)项目管理部门审核验收资料及数据,确定和通知验收时间,组织验收;

(三)项目验收工作应在《项目验收申请报告》报送之日起60日内完成。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者申请验收时应提供以下资料,以及一定形式的成果(样机、样品等),供验收组织或评估机构审查:

(一)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

(二)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的批件或有关批复文件;

(三)项目验收申请表;

(四)项目验收信息汇总表及项目完成书面总结;

(五)项目经费的决算表;

(六)根据不同计划和项目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十四条 项目管理部门可聘请熟悉专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项目验收小组进行验收,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科技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

第二十五条 项目管理部门应在验收工作开始前5日内通知被验收者。被验收者应对验收报告、咨询、数据及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验收小组和评估机构,应对验收结论和评价的准确性负责,应维护验收项目的知识产权和保守其技术秘密。

第二十六条 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完成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任务不到70%;

(二)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三)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四)擅自修改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考核目标、内容;

(五)超过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约定期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报告的。

第二十七条 未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者可在接到通知30日内提出复核申请,也可在接到通知90日内经整改完善有关项目计划及文件资料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如再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局视情况有权要求项目承担者部分或全部退还所拨经费,项目承担者3年内不得再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第二十八条 除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事先约定科技成果归属外,项目所产生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科技成果完成者所有。

第五章 专家咨询

第二十九条 市级科技计划在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审查、招标、评估、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环节,项目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咨询,专家咨询意见作为科技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

第三十条 项目管理部门应在聘请专家时向专家阐明咨询目的、工作原则和职责与权利,明确咨询任务与要求。专家本人同意并符合回避原则的,方可聘为咨询专家,正式参与咨询活动。

第三十一条 项目管理部门应向咨询专家提供与咨询工作相关的资料、信息和数据,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支付咨询费用,对有关咨询内容和项目背景作必要的介绍与说明,对咨询专家的具体意见负有保密责任。

第三十二条 项目管理部门不得向咨询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不得故意引导专家的咨询意见,不得伪造、修改咨询专家意见,不得向咨询对象及与计划管理决策无关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扩散咨询专家姓名和咨询意见。采用咨询专家意见后的决策行为,其责任由决策者承担。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项目管理应充分发挥内部纪检监察及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严格按项目管理要求进行过程及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各级财政、审计等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管理的部门监督,确保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高效。

第三十四条 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实行监督员、监理员、特派员等制度,加强项目管理的社会监督。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在项目研究中弄虚作假或有截流、挪用、挤占、骗取财政资助项目经费的行为,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将根据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等措施予以相应处理。

第三十六条 严禁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项目相关实施内容和指标,在项目验收过程中降低验收标准或虚假验收。

第三十七条 咨询专家在咨询活动中有违规行为,市科技局可视其情节轻重,采取记录其信誉度、专家意见无效直至取消专家咨询资格等方式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5: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定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定

一、目的意义

为促进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加强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营造积极健康的科研氛围,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依照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的原则

为引导、支持、鼓励医疗卫生领域科技人员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市科技局设立了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作为一般性科技计划项目(有应用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助的项目)的一项补充,采取市科技局立项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保障实施的原则。

2、科技创新的原则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选题必须围绕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战略,符合相应行业操作与管理规范,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水平。项目研究内容应具有新颖性与创新性,研究成果具有指导临床或应用临床的作用。优先支持技术先进、应用前景广、社会或经济效益显著的研究或应用项目。

3、资源整合的原则

鼓励市属及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优先支持围绕“公益、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和集成创新的项目,以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三、项目申报与立项程序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的申报立项程序一般包括:市科技局发布申报通知;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医卫人员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组织内部评审并推荐(县、区医疗卫生机构申报的项目由县、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推荐);市科技局审核及受理申报材料;市科技局批准立项下文;双方签订项目合同书。共六个基本程序。

申报单位要严格把关,对所申报项目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内容要组织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并在报送材料时提交推荐汇总表和评审推荐意见,作为立项参考依据。

四、项目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要求

申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市属、县(区)医疗卫生机构,驻昌高校、部队附属医院,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民营医院等单位。申报单位应具有保障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包括: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自筹、配套相应的科研经费能落实到位等条件。

2、项目组负责人要求

项目组第一负责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并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

项目组负责人,已申报并立项了当年的一个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不允许再申报当年的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对于承担了我市科技计划项目,正在实施或实施完成但未鉴定或验收的项目负责人的新申报项目,不予受理。

3、项目研究内容要求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的选题要围绕我市人口与健康急需解决的.医疗技术难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市卫生系统“三名工程”建设的要求。项目研究内容具体、技术路线清晰、预期成果先进、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效益显著,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经检索查新,显示国内有技术要点完全相同研究文献报道,研究结论已经明确了的研究项目,原则上不予受理(虽有技术要点完全相同研究文献报道,但在不同对象或扩大范围内推广应用,改进临床操作技术的项目除外)。

申报书中对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效益的描述需要明确具体,即要有定性的阐述,也需要有定量的参数。

4、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材料应包括:《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合同)书》、《科技查新报告》和相关附件证明材料。使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6份。经所在单位评估审核后,按归口渠道和规定时间报市科技局,同时报送申报项目的汇总表和推荐意见。项目申报(合同)书可到科技信息网下载。

5、申报时间要求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实行集中申报,每年两批次。第一批申报时间为3月1日-5月31日,第二批申报时间为8月1日-10月31日。

五、项目的实施管理

立项通知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与市科技局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承担单位应将项目纳入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科技工作计划,配套相应的研究经费、提供实验设备、研究场所等方面的保障,经常性督促检查项目执行,协助市科技局进行项目实施的日常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和合同要求完成。

项目执行期以计划下达之日为始,原则上不超过3年,研究内容与项目组人员不得随意变更。各项目组须在项目实施期内,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本单位科教科提交《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再由各医疗卫生单位科教科统一收集后,报送市科技局。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变更;因项目主要研究人员的人事变动和科研内容作重大调整等情况,经本单位科教科同意后,填写《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人员变更申请表》,加盖单位公章,报市科技局审核批准;因计划外因素,致使项目研究需延期、调整、中止的,经本单位科教科同意后,提出书面申请,加盖单位公章,报市科技局审核批准;在项目合同规定时间内,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的,市科技局可以采取通报批评,并视情况中止、撤消项目合同、取消项目负责人三年内申报科技计划的资格;项目承担单位不提供科研保障,致使项目研究无法开展,合同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市科技局将调减该单位今后科研项目立项数量。

六、项目的鉴定、验收

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后,应向市科技局业务处室申请项目鉴定或验收,并提交鉴定或验收材料。经业务处室审核材料后,报鉴定或验收责任处室,由鉴定或验收责任处室组织专家进行会议鉴定或会议验收。鉴定或验收的相关材料与表格可到科技信息网下载。

验收材料包括:工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项目合同书、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证书》草本、相关附件(如:著作、论文、临床数据等)。

为提高工作效率,项目承担单位可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在同一时间段内,由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同一承担单位的多个归类项目进行集中验收。

鉴定材料包括: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项目合同书、工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查新报告、相关附件(专利申请书或证书、发表的论文、用户使用情况报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行业主管部门证书或批件等)。具体参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鉴定流程。

市科技局根据专家组鉴定或验收意见,提出“通过鉴定或验收”或“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鉴定或验收”的结论建议,并以鉴定或验收证书的形式下达给项目承担单位。

七、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请参照《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篇6:项目管理分析论文

项目管理分析论文

一、IT企业采购的简单概述。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采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控制内容,在现代化的IT企业中采用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方式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是加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采购水平保障项目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和保障。

企业采购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相关企业的服务和物资交流,实现仪器、设备、生产资料等实现购置的活动,是项目执行的必须过程。在进行采购活动中所进行的相关计划、控制、协调、指导等管理工作,就组成了采购控制管理,是实现生产基础的重要过程,也是促进企业正常运营、快速发展的保证,良好的管理水平能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平和企业的外在形象。

企业采购是现今需求规律下一种最主要最主流的采购。企业是大批量商品生产的主体。为了实现大批量产品的生产,也就需要大批量商品的采购。生产企业的生产,是以采购作为前提条件的。没有采购,生产就不能进行。企业的采购不仅采购数量的,采购市场范围宽,而且对采购活动要求特别严格。他要对全厂的需求品种、需求量、需求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对国内国外众多的供应厂商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对采购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操作,才能完成好采购任务、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的适时适量供应。

二、IT行业采购管理的特点

IT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采购开发物资、设备仪器等组织过程和形式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总体概括有如下几个特征:

1、种类比较单一

在IT行业中,开发者只需要一个良好的编译环境以及一个好用的脑子和一个感兴趣的项目,一切就都准备就绪了。所以,需要采购的材料比较单一,采购过程中的制约比较小。

2、对设备精密度要求比较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优秀的IT人才如果没有优秀的设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

3、采购资金较小

比起石油开发,矿业开发等行业,软件开发的仪器设备、生产物资较少,采购过程中消耗的资金较少,对于整个项目而言,设备并没有占据极大的资金比例。

4、供货周期较小

由于采购种类并不是很多,不需要专为项目定制仪器设备。时间跨度较小,供货周期时间短。

三、IT行业采购的操作流程

1、请购

请购是指IT行业有设备需求时,向采购部门提出请购的请求。一般,在生产企业中,请购作业由计划人员来做,也有的企业设有专门的生管部门,也可以由这个部门负责。

请购单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一是有MRP计划i生成而来,这些

材料都包括在产品的物料清单中,根据物料清单中的材料用量 与销售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的产品数量,计算出需求;二是根据安全库存模型,计算出来的库存补货单,这一般由仓库人员开立;三是一般请购,即没有来源的`临时性物料需求。 一般来说,需求人员在开立请购单时,只需要关心如下问题:一是需要什么设备;二是需要多少;三是什么时候需要。向谁购买、以什么价格购买一般都不时他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内容采购员会解决。

2、请购单维护

在请购单转换成采购单前,采购维护人员需要在进行核对一次。在请购单维护的过程中,其主要关心的是采购的供应商是否准确、价格是否有错误、及采购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则。

供应商可以根据物料基本信息定义处带过来,而且,带出来的是首选供应商。如一个材料有三个供应商,但是,首选供应商只有一个。则该材料的默认供应商即为此供应商。若采购员在维护时,发现供应商需要调整时,可以在这里进行调整。当首选供应商有所变更时,企业用户要及时在基础资料中进行更改,如此,可以减少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价格带出来的也是跟供应商关联的价格。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确定的标准价格跟供应商采购的采购价格有区别。企业确定的材料标准价格,使用来对采购价格进行管理控制的一个参考数据,其往往跟实际采购的价格有一定的差异;企业的标准成本是以标准价格为基础计算的,而实际成本则是以实际采购价格为基础进行计算。所以,这里带出来的价格,是与供应商对应的价格,而不是企业规定的标准价格。有些不成熟的系统,如Compiere系统ii的采购功能,带出来的价格,就是企业设置的参考价格,这是不合理的。

有时候,不一定需求方请够多少,采购就采购多少。采购时,采购数量由时候,还要符合一定的规则。如供应商有规定最小采购量时,则采购数量要满足最小采购数量;若采购数量有包装数量的限制时,则实际采购数量则为采购包装数量的整数倍等等。用户要注意这些规则的影响,因为,若这些多出来的材料处理的不好的话,就会成为企业的贷治料。

3、请购转采购

请购单转换采购单的时候,有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就是,当请购单维护处,供应商处为空白或者该供应商已经不允许交易了,该如何处理?

有一种方法,处理的不是很好。如Compierr系统的这个转换功能,当某项材料供应商没有指定时,下次不能重新维护再生成。这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人总会有疏忽,特别是当订单多的时候,若一格疏忽,没有维护全面的话,则只要删除采购单再重新来过,那就比较麻烦了。

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做法是,若一项请购单有六项物料,其中两项因为疏忽,没有指定供应商时,在请购单转换成采购单的过程中,系统会把已经有供应商的物料生成采购单,比提醒错误信息,说有哪两项物料因为没有指定供应商而无法生成采购单,在请购单维护处,维护后,在不需要删除采购单的前提下,就可以把这两项物料生成采购单。如此设计,才比较方便与合理。大部分系统,如神州数码的易飞ERP系统就是如此处理的。

4、采购单维护。

采购单维护主要是做一些日常的维护工作。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更改工作,最好通过采购订单变更单处理,如此,能够保留历史修改记录,方便后续的追踪与处理。

四、采购流程注意要点

1、采购结构应与采购数量、种类、区域相匹配。

2、先后顺序与时效控制。

3、关键点设置。

4、权利、责任或任务的划分。

5、避免作业过程中发生摩擦、重复与混乱。

6、采购流程应反映集体决策思想。

7、配合作业方式的改善。

五、总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项目采购的控制可以极大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成本优化控制。对于IT行业因为其周期短、资金大、设备精度要求高、更具有不可忽略的经济意义。采购者在采购过程中,采用细化管理方式、合理采用成本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采购供应管理流程》 (美) 艾伦·R·雷德斯著

[2] 《项目管理》 (美) 卡伦 B. 布朗, 南希·莉·海尔著

[3] 《项目流程管理》 丁兴良, 林俊, 黎燕著

篇7:浅谈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创新

浅谈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项目作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载体,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以对各项科学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因此,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是我国科技项目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措施。

一、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实际的主管部门

对领导与组织关系进行明确是管理体制的核心,但从我国现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制度来看,恰恰忽略了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从项目管理体制的“条块”来看,专业主管机关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领导的主体,主要建立在行政隶属关系之上,经济体制转变之后,行政领导关系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对以行政领导关系为主的

“条块”型的体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专业型“领导”的范围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难以发挥效用。就科研档案管理体制而言,该体制只对各级档案管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过程中检查的职能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其管理执行的力度却比“条块”体制执行力度低,特别是,科技档案管理信息部门被撤除之后,档案管理就成了一个孤立的部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落实。

2、运行机制缺乏科学性,管理体制得不到落实

确保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落实管理体制的重要条件,是如何实行管理体制的决定性因素,但就目前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落实现状来看,正缺乏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就“条块”制度来说,其体制发挥的功能,基本都是由专业主管的“领导”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决定,且该体制中并未提出该如何解决实行管理体制的问题,管理制度的实行取决于专业主管机关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致使整个档案管理体系失去了生机。[1]

而对于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即“四同步”管理、各类项目负责人归档责任管理。其中“四同步”管理的实现,是由项目承担领导者的档案意识决定,不管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不会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对具体单位项目档案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项目负责人的归档责任制管理中,各类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应该严格履行自己在档案中的义务,如果在科技项目的委托合同里没有将这一点充分的体现出来,项目负责人的档案义务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新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特点

1、落实具体措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中介管理的实行,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表现,传统的科技计划档案管理制度,由于监管措施得不到良好的落实,管理制度的作用难以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将政府一部分管理职能外包给第三方中介机构,留下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专业化监督管理,这是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的主要表现,也是未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实现规范、法制化管理的具体要求。[2]

2、领导职能和主体更加明确

在全新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当中,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执行项目档案工作的地位权力得到了明确,明确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职能,让其有了更好的依据来执行管理,不仅能够较好的履行项目管理的职能,还增加了项目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3、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

转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业务指导方面的职能,突显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具备的领导权限,对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化管理。长期以来,国内的科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是基层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承担者。而这一情况已经难以与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因此,新型的科技计划档案管理体制,应该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放在客观位置上,确保新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

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对策

1、对项目档案进行归口化管理

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总目标和质量管理标准,对单位档案工作执行单位人员的配置、机构的设置及运行经费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引导该单位制定科学的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并严格落实制度中有关科技项目管理的规范;对委托中介监管的项目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实行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因此,对项目档案实行归口化的管理,有利于“条块”体制的转变,可以让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以及隶属关系中的项目承担者,都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直接进行归口化领导。

2、对项目档案进行实时监管

当前,政府的职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也在项目档案宏观管理层面上充分体现出来,微观上的管理交给了外部的社会力量,即相应的中介机构执行。但值得关注的是,项目监管部门在性质上虽然是中介机构,但它依旧还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各项工作职责的执行者,所以,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领导和监督其工作过程。[3]

3、采用有效措施,处理项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相关的科技行政管理部进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制定出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对中介机构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实时监督其执行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保障管理制度中的各项规范都能得到真正落实,确保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再和微观层面中的档案业务有所接触,而是更加注重宏观层面上的管理。

4、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实施,首先需要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建议制定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相匹配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并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与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员以及各级计划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要明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文件的归档范围与质量要求,并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形成积累、归档验收、立卷整理以及信息补充等进行规定。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项目,应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规定出合理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以确保规定的范围和期限能够适应相关科技项目档案管理的要求。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配套的有机体系,将体系中的指导、约束以及保障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

篇8:《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称项目)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行依法管理、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的原则,并严格按《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相关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四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立项、实施管理、项目验收和专家咨询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五条 项目立项一般应包括申请、审批、签约三个基本程序。

第六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在启动项目申请工作前,应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布项目指南或优先领域,并依据计划的性质、宗旨和功能定位,明确申请项目的选择范围、领域、性质、规模、目标方向等,确定项目申报的时间、渠道、方式。

第七条 项目指南和优先领域已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并符合招标投标条件的,应当依据《科技项目招标投标暂行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申请项目的申请者(包括单位或个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该计划对申请者的主体资格(包括法人性质、经济性质、国籍)等方面要求;

(二)在相关研究领域和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

(三)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四)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

(五)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六)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第九条 申请项目应符合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符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

第十条 申请项目应提供以下三部分材料:

(一)项目申请表(由科技部统一印制);

(二)项目建议书(由申请者按照科技部要求的内容框架编写);

(三)项目建议书的附件(与项目建议书内容有关的证明材料、专家评议意见、相关单位的项目推荐意见)。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和框架一般应包括: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优势;

(四)应用或产业化前景、科技发展或市场需求;

(五)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六)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七)年度计划内容;

(八)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九)经费预算;

(十)有关上级单位或评估机构的意见。

除满足上述条件外,不同类型项目的建议书可有所侧重,或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内容。

第十二条 项目申请,必须严格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规定的渠道、方式、时间执行。申请渠道可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汇总、审核;或由申请者经有关行业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后直接申报,最终由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受理。

第十三条 经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或由其委托的有关机构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讨论、咨询和审查后,符合条件并通过审查的项目,可以进入可行性论证或评估。

第十四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负责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论证或评估工作。

第十五条 可行性报告内容和框架一般应包括:

(一)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知识产权状况);

(三)拟承担单位的技术优势和条件;

(四)项目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五)技术路线方案、课题分解;

(六)经费的预算;

(七)年度进度和目标;

(八)预期成果;

(九)项目负责人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介绍;

(十)有关上级单位的意见。

第十六条 可行性论证或评估报告应对项目给出可行、不可行或需作复议的明确结论意见,并交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负责审核。对论证结论“需作复议”的项目,申请者应对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然后将修改完善后的论证报告送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进行复审。

第十七条 对通过可行性论证审核的项目,科技部将以部发文的形式给予批复,并根据管理公开制度在相关范围或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列入计划项目公告。

第十八条 对符合评估条件的项目,应当依据《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应根据不同计划的性质,通过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形式,确定项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 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实行统一编号,有关标准由科技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项目的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的文本由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统一设计和印制,由项目承担者依据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填写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经签约各方共同审核后,方可履行签订手续。

第二十二条 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和项目密级;

(二)合同甲方或计划任务下达部门;

(三)合同乙方或计划任务承担单位(人)和任务责任人;

(四)立项背景与意义;

(五)主要任务、关键技术;

(六)验收考核指标;

(七)实施方案、技术路线与年度计划进度;

(八)经费预算和用途;

(九)承担单位的保障条件与经费配套;

(十)科技成果及其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

(十一)涉密项目的科技保密义务;

(十二)争议解决方法。

第二十三条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的不同性质和目标,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可增加有关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第三方,第三方有保证任务完成的责任和监督项目实施的权力。

第二十四条 对于执行结果可测的项目,合同中的研究和考核指标,必须量化;对于执行结果不可测项目,合同中的研究和考核指标,必须有准确含义的定性说明。

第二十五条 对项目执行中的有关国拨经费、条件保障和经费配套条款,必须明确签约各方的责任,并明确出现一方违约时,其他方应有的权力。

第二十六条 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由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核准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七条 对国务院交办或科技部决定所需紧急立项任务,可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紧急立项程序条款进行立项。

第三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二十八条 国家科技计划一般按项目、课题两级管理,不设课题的可按项目进行管理。

第二十九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和授权或委托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第三十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基本职责是:

(一)确定项目组织实施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二)审聘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

(三)审查项目年度执行报告、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报告和项目经费的预、决算;

(四)组织或委托其他组织或机构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或评估;

(五)组织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中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

第三十一条 受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授权或委托,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对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任务的完成、关键技术的突破及涉密项目的科技保密等,承担组织实施的责任。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是:

(一)匹配项目约定支付的科技经费;

(二)定期报告项目年度执行情况和年度经费决算,协同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进行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或评估,协调项目的实施,进行技术保密的实施管理;

(三)实施项目的统计调查,督促项目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

(四)向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报告项目实施中难以协调的问题。

第三十二条 项目承担者的基本职责是:

(一)严格执行合同或计划任务书,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二)真实报告项目年度完成情况和经费年度决算;

(三)接受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和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接受并配合科技部委托的有关中介机构所进行的中期评估或验收评估,准确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五)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六)填报由科技部制发的科技计划统计调查表和科技成果登记表;

(七)报告项目执行中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和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第三十三条 项目实施中必须建立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项目负责人变更、关键技术方案的变更、不可抗拒的因素等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必须及时报告。

项目承担者必须在每年1月中旬提交项目上年度执行情况,经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于2月中旬报科技部综合计划部门和专项计划部门。

第三十四条 项目实施时限一般为三年,并可以逐年滚动立项,超过三年的项目,应进行中期检查或中期评估。项目执行中因人为因素致使项目难以实施或在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合同,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可以采取警告、通报批评,并视情况直至取消合同任务的处罚。

第三十五条 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必须建立相互兼容的数据库,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统计、调查和成果登记的科技指标应有一致的概念和内涵,指标及数据具有可比性。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三十六条 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可根据计划自身的特点,制定专门的验收管理办法。

第三十七条 项目验收的组织工作,由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委托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组织进行。

对跨行业(部门)、跨省市的重大项目验收,应由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负责主持。

第三十八条 项目验收以批准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合同文本或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水平、应用效果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实施的技术路线、攻克关键技术的方案和效果、知识产权的形成和管理、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训、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成长、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等应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三十九条 项目验收程序,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项目验收工作需在合同完成后半年内完成;

(二)项目的承担者,在完成技术、研发总结基础上,向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及数据;

(三)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审查全部验收资料及有关证明,合格的向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报告;

(四)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批复验收申请,并委托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组织验收,验收一般应委托有关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研究开发成果完成客观评价或鉴定后进行;

(五)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负责批准项目的验收结果。

第四十条 项目承担者申请验收时应提供以下验收文件、资料,以及一定形式的成果(样机、样品等),供验收组织或评估机构审查:

(一)项目合同书或项目计划任务书;

(二)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对项目的批件或有关批复文件;

(三)项目验收申请表;

(四)科技成果鉴定报告;

(五)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六)项目研发技术报告;

(七)项目所获成果、专利一览表(含成果登记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号等);

(八)研制样机、样品的图片及数据;

(九)有关产品测试报告或检测报告及用户使用报告;

(十)建设的'中试线、试验基地、示范点一览表、图片及数据;

(十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清单;

(十二)项目经费的决算表;

(十三)项目验收信息汇总表。

第四十一条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在组织项目验收时,可临时组织项目验收小组,有关专家成员由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提出并经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批准后聘任。项目验收小组应由熟悉了解专业技术、经济和企业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11人。

验收小组的全体成员应认真阅读项目验收全部资料,必要时,应进行现场实地考察,收集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核实或复测相关数据,独立、负责任地提出验收意见和验收结论。

第四十二条 参与项目验收工作的评估机构,应遵照《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项目验收方式和验收活动安排,应在验收工作开始前15日由组织验收部门通知被验收者。被验收者应对验收报告、资料、数据及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验收小组/评估机构,应对验收结论或评价的准确性负责,应维护验收项目的知识产权和保守其技术秘密。

第四十四条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根据验收小组/评估机构的验收意见,提出“通过验收”或“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验收”的结论建议,由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审定后以文件正式下达。

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任务不到85%;

(二)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三)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四)擅自修改对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五)超过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规定期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作说明。

第四十五条 需要复议的验收项目,应在接到通知3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

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承担者接到通知半年之内,经整改完善有关项目计划及文件资料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如再次未通过验收,项目承担者三年内不得再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第四十六条 除科技部事先合同约定科技成果归国家所有外,项目所产生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科技成果完成者所有,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四十七条 项目产生科技成果后,应当按照科学技术保密、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学技术奖励等有关规定和办法执行。

第五章 专家咨询

第四十八条 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参谋作用,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及社会参与程度,项目管理应当引入专家咨询机制。

第四十九条 国家科技计划在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审查、招标投标、评估、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环节可以组织专家咨询活动。专家咨询意见应作为科技管理与决策的参考依据。

第五十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应根据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特点确定咨询专家条件、构成,咨询专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咨询意见;

(二)熟悉咨询项目所在领域或行业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了解科技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咨询专家的群体组成应具有代表性和互补性。人数、年龄和知识构成应具有相对合理性。专家群体应熟悉相关领域或行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技术、经济、市场、产业政策等方面情况,并具有一定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五十一条 以下人员不宜作为咨询专家选聘:

(一)与咨询对象有利益关系的人员;

(二)咨询对象因正当理由而事先正式书面申请希望回避的人员;

(三)在以往咨询活动中有不良记录的人员。

第五十二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应在聘请专家时向专家阐明咨询的目的、咨询的工作原则、咨询专家的职责与权利,明确咨询的任务与要求。专家同意后,方可聘为咨询专家,正式参与咨询活动。

第五十三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应向咨询专家提供与咨询工作相关的资料、信息和数据,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费用,对有关咨询内容和项目背景作必要的介绍与说明,还应当对咨询专家的具体意见负有保密责任。

第五十四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不得向咨询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不得故意引导专家的咨询意见。不得伪造、修改咨询专家意见。不得向咨询对象及与计划管理决策无关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扩散咨询专家和咨询意见。采用咨询专家意见后的决策行为,其责任由决策者承担。

第五十条 咨询专家在为项目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范:

(一)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提供个人负责任的意见,不受任何影响公正性因素的干扰,应按照管理者的要求按时按质地完成咨询任务;

(二)应维护咨询对象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应妥善保存咨询材料并在咨询活动结束后按要求将其全部退还管理者,不得复制与咨询有关的材料,不得向管理者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扩散咨询有关情况;

(三)当咨询事项与专家有利益关系时,必须主动向管理者申明并回避;

(四)在咨询期间,未经组织者允许,咨询专家个人不得就咨询事项与咨询对象及相关人员进行接触。更不得以各种方式收取咨询对象的报酬和费用。

第五十六条 在咨询活动中若咨询专家存在违规行为,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可视情节轻重,采取记录其信誉度、专家意见无效直至公开取消专家咨询资格等方式处理;触犯法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应对专家咨询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存档,其主要内容包括咨询任务、内容、方式、程序、咨询专家意见使用方法和规则、咨询专家名单、咨询专家个人意见、综合分析结论、组织咨询活动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等。

第五十八条 必要时,科技部有关专项计划、综合计划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咨询专家动态数据库。根据咨询任务的需要,聘任若干较为稳定的咨询专家群体参与项目管理全过程的活动,以增强咨询专家的责任和提高咨询工作质量。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可依据本办法,结合计划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做必要的补充,并报科技部综合计划部门备案。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9:大学生科技创新策略分析论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知识与教育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高校实施知识教育管理改革的新视角。知识永远是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动力源泉,大学生要努力钻研、刻苦学习、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本文对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肯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学生;知识管理;教育管理

知识管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一定要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当前的企业界已经开始应用并推行知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高校是知识应用、创新、传播、生产的重要基地,引进知识管理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管理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效果,切实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1]。

一知识管理视角的大学生科技创新

知识管理是一种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或技术组织机制,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反思自己拥有的知识,人们可以在知识管理的帮助下进行知识交流,并获得知识支持和应变能力。知识管理的重要之一就是要完成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创新、存储、获取、共享过程中的协调、控制、组织和计划。知识管理包括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往往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得以表达,比如软件、教材、媒体等都可以进行传播和获取,也泛指容易被人们学习的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指的是难以通过文字或媒介进行表述的知识,属于个人能力的基础,隐性知识的形式一般为组织文化、习惯、技巧和经验等。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就有不同的体现。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不同的知识主体之中,包括系统外部、相关管理部门、科技创新团队和学生个体。学生个体的隐性知识包括知识类隐性知识和技能类型知识,知识类型知识指的是心智模式、价值观,创新直觉,技能类型知识指的是技巧、经验和技能。学生的性格素养和成长经历都会对认识了隐性知识造成影响,从而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和团队的认同感[2]。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高校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源源不断地为社会、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的人才。知识管理已经在社会各方面得到了积极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一)知识管理能够推动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内在动力,创新实践和高校人才培养具有紧密的关系。创新的源泉是隐性知识,通过转化隐性知识,可以促进新的知识的产生。在大学生创新工作中,既要投入场地、财力、物力和人力,也要产出科技成果和新的知识、创新人才。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和工作能够对隐性知识进行传递,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组合能够将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形成新的知识[3]。

(二)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工作质量

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更深的知识面,还能将复杂的管理简单化、系统化、流程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知识管理有着相似之处,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其目的在于将知识转化为组织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对知识进行利用和掌握,协调统一不同主体的知识,推动知识集成应用,从而使管理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策略

只有将以新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才能对其进行编码,并在知识库中进行储存,使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成为可能,要想完成这种可能需要经过4个阶段,分别为社会化阶段、外化阶段、组合阶段和内化阶段。

(1)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社会化阶段。在该阶段个体的隐性知识向另一个个体传播,学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吸收隐性知识主要是通过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精心的指导,有效的传递隐性知识。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学生可以获得隐性知识,师生之间也能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拥有知识的人能够在不同的团队之间自由的流动,就能够更有效的传播和共享隐性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引进成员轮换制度来建设科技创新团队,从而使隐性知识被团队中所有的学生共享[4]。

(2)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外化阶段。通过类比、谈话的方式,能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其成为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的显性知识,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同时实现知识的创新。该阶段人们能够用语言或文字对知识和经验进行描述,从而使经验变为概念,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和理性,便于传递、传播和扩散。学习型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能够将团队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该团队中应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举办面对知识共享的成果报告,通过知识管理的经验交流会、经验体验会和管理交叉的学习会议等进行相互的学习,以利于知识管理的实践和提高。这些活动能创造条件推动隐性知识的转化、认识和发现,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自由的流动转化后的显性知识。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更加浓郁。对新知识进行编码也有利于引进知识的转化,包括对资料和文档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开发,对设备仪器的操作技能进行物化,对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头脑中的一些知识进行转化等,通过编码能够推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包括工作记录文件、竞赛工作指南、工作流程文件的编制,使经验、技能、知识能够更好的流动和传承[5]。

(3)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阶段。通过采集、组织、分析和传播能够使不同的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应该结合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避免趋同化现象,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学生与岗位的适配度,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高,并满足企业的招聘需要。这样也能解决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所需的人才能力与素质不匹配的现象。大学生科技创新也应该包括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过滤和组织,使其成为人才培养中的新的显性知识,便于学生进行利用和吸收,更好地发挥高校社会服务价值[6]。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可以将分阶段、分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建立起来,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离不开激励保障、学科竞赛、科技实践、科技基金等环节的支持。同时还要积极向社会领域推进技能培训工作,使大学生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认定服务,同时也使企事业单位的培训需求得到满足。

(4)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内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新形成的显性知识经济转化,使其内化成为隐性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循环。指导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设计选题、构思、观察等活动进行指导,使学生将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树立起来。在对科技作品进行调试、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和严谨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学生与学生、,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促进显性知识的内化,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7]。

四结语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形上升的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传递和共享知识,从而使高校的育人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促进知识的创新。最后要将新的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个人素质,在高校内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提高高校的凝聚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打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参考文献

[1]赵爱玲,杨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聚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01):41-43.

[2]宋奇卫.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02):45-48.

[3]谌兵,鲁雷,李华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03):43-45.

[4]刘承磊,傅臣家,宁镭,于小艳.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的探索[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6(01):66-69.

[5]尹立萍,李士军.论如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1(04):108-110.

[6]王洪义.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4(03):14-15.

[7]刘然慧,张序萍,边平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1):46-50.

篇10: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论文

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论文

一、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研究的内容

通过该系统地研究和实施,能及时、快捷地提供各类统计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定期总结,完成科技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的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

二、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是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应用资源、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设计科学、合理优化的集中业务中心数据库;建成全局统一的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在其基础上,建成全局统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应用系统;建成一个全面灵活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建成一个通用的数据应用支撑平台及一个与其他已有系统的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所需的标准外部接口支撑平台。

三、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功能研究

1、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文件、过程等方面的管理

1)文件管理主要指发布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的管理办法、通知和管理条例,申报企业、省级管理员、分类管理员、专家等能够对文件进行浏览、查询及下载。

2)通讯管理主要指系统中各角色之间可以进行站内信发送、手机短信发送及邮件往来,流程处理中重要操作步骤的提醒,建立各管理角色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3)立项管理立项管理主要指项目立项时期的管理,包括两个工作流程,分别是立项申报的工作流及名称修改的`工作流。专家在认为项目的名称宽泛或不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建议申报单位进行名称的修改。

4)中期管理主要是对跨年项目提交中期汇报的报告,并由负责该项目的管理者进行审核,监督企业申报的项目进展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相关变更,变更包括三部分内容:研究单位和合作单位的变更、项目的延期申请以及其他情况所需要的变更。企业提出申请中期变更申请后,由各级管理者进行审核。

5)验收管理验收管理主要包括验收申请和验收证书、成果登记。

6)专家管理专家管理主要包括对专家的用户名、密码、姓名、证件号码、手机号和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管理及设置,并对专家的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管理。

7)用户管理主要是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注册企业、注册企业的审核、注册单位的管理、各级管理者的管理,包括各级管理员身份内容的添加、列表的展示、密码重置、启用、禁用和删除等功能。

8)项目统计项目统计主要指对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项目以及管理者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有立项统计、中期汇报统计、验收统计等。在统计功能的研究过程中能根据项目类别,项目的所属管理机构,所属年份,等三个维度进行不同的统计,并根据所处的列表生成图表和导出Excel文件。

2、科技项目管理应用支撑平台研究

科技项目管理应用支撑平台应满足的基本功能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支撑平台位于整个系统的中间层,各类系统终端和公众用户不再与业务处理系统的服务端直接相联,而必须经过应用支撑平台服务端的认证与授权才能进入业务系统服务端。建立以数据交换为核心的体系,支持不同处理业务、不同软硬平台、不同结构数据的捕获、分类、整合、管理、传送等交互操作的协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应用支撑平台具有不同业务信息共享和不同工作流程相配合的功能,能够将应用系统的基础结构改造、完善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从而有效地整合已有的应用系统,并为接纳新的应用系统清除障碍。对于新的应用系统,直接在应用支撑平台上进行开发,同时,无需限制新应用系统的操作规则,无需限制新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无需为实现数据互通而为新应用系统编写接口。应用支撑平台可以识别、抽取、输出多种文件格式的数据。通过预设业务规则,应用支撑平台可依据系统条件或相关数据库状态自动启动数据处理操作。应用支撑平台包含了统计分析、数据交换、日志管理等功能。

四、结语

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施是对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是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纸质文档的电子化的一个过程。系统的研究和实施将是对科技项目管理所涉及的项目申报、立项评审、中期管理和验收等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加大了管理的透明度,保证了专家评审的公平公正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系统的研究和实施也将使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在科学决策中有一定的量化的数据作支撑,为解决管理部门对科技项目管控、学科领域专家搜索、人员科研状况分析问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政府工作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也是信息化规范行政体制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篇11:项目管理创新与改革论文

项目管理创新与改革论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工程项目的数量也随着不断的增长。工程项目是展现施工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对高层项目施工的过程,不断的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工程项目是企业增强自身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是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的加强项目管理创新与改革,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项目管理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一)基于企业进行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基于当前的招投标的承包机制,项目施工企业越来越向着市场化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转变了人们的思想,由传统的管理理念向着竞争意识、市场观念的方向发展,谋求新的发展、新的方向、新的生存机会。到目前为止,存在项目工程管理的机制有些僵化,责任制不明确,约束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了项目工程管理的实施与进步。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企业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新鲜的血液融人,需要大力的发扬创新精神。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改革,才能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不断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项目管理的模式,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是-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了更好的壮大项目施工的生命力,就要坚持不断的创新。因此,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坚持不断的进行创新。

(三)基于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要求。建筑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过度的工程投标竞争,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等现象;买方市场地位的业主对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要求与不合理的条件不履行责任等,没有发挥出监理与设计的职责。所以,基于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要求,要不断的的进行创新,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与要求。

二、项目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建设队伍。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施工队伍缺乏专业水平,大多是临时组建的,没有很高的稳定性,有些施工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工作,对项目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在技术、流程、法律法规等方面都缺少经验,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临时组建的施工现场指挥部,在项目施工结束以后,会直接解散或转移,没有对项目施工的经验进行有效的积累与传递,对工程的后续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缺乏专业的指挥部门。施工现场指挥部是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重要部门,但是,在现实的施工现场,存在工程现场指挥部的专业水平不高,积累的经验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的管理水平,综合素质也不高。同时,有些项目管理部门将自身的管理工作当作是行政管理工作,使用行政管理的方法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导致了之后部门与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不符。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严重的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三、项目管理创新与改革措施

(一)项目管理理念的创新与改革。增强工程项目的建设,首先要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与理念。使用先进的科学理念,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从理念上改革项目管理的思想认知。例如:在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要与时进,用发展的眼光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实时的改革管理的方法,更好的为项目管理服务。基于市场竞争下,要实时的掌握市场的变化与规律,用全新的管理理念争取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此同时,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还要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发展,处理在各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员工的管理,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好的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进步与发展。

(二)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改革。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规模多很大,具有错综复杂的分工与施工,从工程项目的整体来看,项目管理工作非常的繁重,难度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合同管理与施工管理。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使用新型的扁平式管理理念代替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复杂的施工模式转化成简单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理清与分化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制度与项目成本的核算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表现,关系着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权力允许的范围之内,管理好甲、乙双方之间的关系,包括:总包方、设计方、建设方、政府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的将性能管理的责任制落实到实处,从企业的内部机制开始抓起,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监督机制、服务机制、分配机制等。

(三)项目人员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在进行项目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组织的目的,然后依据组织的目的展开系统的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保证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协调好项目工作人员之间的能动性,积极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管理热情,增加管理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公路改造的质量与效率。

(四)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有硬件设施,又要有软件设施,既要有专业的管理水平,又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坚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保证企业人员的稳定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设置奖罚制度,对做出成绩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在各种中有错的员工要做出惩罚,极大的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增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加快项目施工的进度,增强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且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规范项目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五)项目管理工程进度的创新与改革。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成本的管理,既要抓好项目工程的成本,又要管理好项目工程的质量。项目的负责人既要抓好项目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又要抓好项目工程的造价。既要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又要控制好项目的成本造价,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动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的创新与改革,需要施工企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迎合市场的变化与需要,不断的更新企业管理的思想与理念,与时俱进,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不断的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因此,不断的对企业进行升级、创新、改革,才能保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篇12: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及实践创新论文

如今社会全球经济化越来越完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企业之间竞争力的日益加剧,现在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得越来越快,企业营销模式也各不相同,逐渐向多项化发展,企业如果想要在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和基础,在市场营销策略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制定并执行良好市场营销策略上还要有一个好的项目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1.市场营销总引用项目管理的意义

现在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得越来越快,企业营销模式也各不相同,逐渐向多项化发展,企业要在市场营销策略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当前社会,很多因素阻碍着市场营销的项目组织创新,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决策部门不够支持。只有决策部门对市场营销的创新进行了深刻关注,提高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将市场营销中项目管理的创新提上来。第二,在企业中,专业人才缺乏。人才是推动创新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的项目管理的研究相比较于其他国家在起步上比较早,培养人才的环境也不如发达国家,所以现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专业素质人才缺乏的现象,特别是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使得企业在多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上有很大缺陷,阻碍了市场营销中项目管理的创新。第三,项目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企业是由一个巨大、完整的系统构成的,要想把整个企业的执行力提升上来,就要环环紧扣,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并且严格按照系统的模式来运行。第四,项目管理不到位。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管理职能不明确,在项目的宏观管理和信息上都不畅通,最终导致项目的管理不到位,让项目管理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只是纸上谈兵。

2.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监控和制度不完善

我国项目管理中监控制度发展不全面,在对可行性研究的重视上也远远不够。我国市场营销的项目管理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在起步上比较晚,在重视程度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资金投入比较少,还存在着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研究机构与时间单位不是连接在一起的,而是分离的。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我国对市场营销的项目管理研究并不成熟,项目监控制度不完善。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效率太低,阻碍了整个市场营销中项目管理的发展。再者,企业对可行性研究缺乏重视。所谓的可能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的内容包括市场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和经济方面的,通过研究分析项目的利弊,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多少进行判断,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依据。但是我国存在着很严重的不够重视可行性研究的现象,这是需要改进的。市场营销中项目管理需要创新意识,项目管理拥有着多变的环境,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会存在很大变化,有着很强的复杂性,所以积极运用创新意识对待市场营销中的项目管理对市场营销行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项目的实施中,传统模式的不足也会逐渐的暴露,在实施中,不要逃避遇到的问题,积极对其进行研究,找寻原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会对整个行业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3.市场营销中项目管理的实践创新

3.1建立项目组织

要想把企业提升上来,就需要制定一个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市场走向,是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关键。在具体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中,要研究市场走向,把握正确的市场走向,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在企业中,项目的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缺陷。企业是由一个巨大,完整的系统构成的,要想把整个企业的执行力提升上来,就要环环紧扣,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在管理上加强重视,将项目的建筑理念深入的贯彻到具体的执行环节中,让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在自身产品满足市场需要额前提下进行消费者需要的揣测研究,挖掘潜在消费者,让企业获得更多收益。

3.2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市场营销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企业要想在众多企业中建立优势,就要对营销策略进行新的制定,营销策略制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展望,这就要求企业要抛弃原有的营销理念,通过企业机制的革新来将转变营销理念的想法贯彻到具体的企业市场中。对企业的环节进行总体管理,在企业的职工问题上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养,增加专业技能,同时对工作人员的潜质进行培养和挖掘,让每个工作人员能为企业发挥最大的作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创新项目管理上,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把握消费人员的心理,明确市场走向,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项目管理进行不断的调整。在这方面可以采用负责制,建立双角色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进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收集率。企业的决策和实施在具体的执行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足和障碍,这会导致整个项目的最终收获,所以可以在平时中让工作人员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进行评审,不仅让工作人员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增加积极性,更可以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讨论和研究。

3.3建立产品营销计划

在具体的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中,为了让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我们要制定企业营销活动发展目标和计划,让公司在立足当下的前提下可以展望未来,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待上级的指令要认真完成,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其他工作的监督,促进共同进步。对企业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企业的经济需求,把企业的经济需求和自身的经济能力结合在一起,对未来的营销计划有一个长远的安排,然后根据计划的具体目标来设定工作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同时,为了对消费者所倾向的产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我们可以做好资料收集和资料整合,调查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价格的接纳水平,通过消费者的需求有目标的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推广。

3.4制定集体营销策略

在计划方案的基础上要进行集体营销策略的制定,在进行集体营销策略时。注意安排好每一位员工的具体工作,把工作细致划分,安排到个人,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责任感,通过责任感的`建立来督促他们工作的认真和积极性,这样可以带来更高效率的工作完成。除此之外,在进行项目管理和制定营销工作的时候,可以不能只让市场部门来制定,让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参与到营销策略的制定上,要知道,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部门的积极性,如果只让市场部来进行项目管理和制定,让企业自身每个部门的内部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破坏企业的内部平衡,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企业营销产品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把企业自己的产品优势找出来,通过提高产品优势来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让自己的产品在百家争鸣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广大的客户群。第二,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安排要通过人员的自身特质来进行合理分配,发掘营销人员的潜力,注重对营销人才的培养,在平时的工作中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以及培训计划,只有把企业的整体员工素质提升上来,才能让企业的未来做最大的发展。在平时的工作中贯彻促进企业发展为共同目标的理念,让员工在共同的努力中养成协调合作的精神习惯,在这方面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一定的团队合作活动,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让员工了解到自己对公司的重要性,提高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现在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得越来越快,企业营销模式也各不相同,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企业如果想要在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市场营销策略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长远的发展。把企业自己的产品优势找出来,通过提高产品优势来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通过工作人员的自身特质来进行合理分配,发掘营销人员的潜力,注重对营销人才的培养。接受和应用创新型市场营销理念。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增强,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盛晓萍,杨尚东.企业集团研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03):123-124.

[2]公立.国企市场营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研究,(09):23-24.

[3]刘清华.网上交易的不完全性市场契约及其自我履行机制[J].经济科学,(11):85-86.

篇13:创新生态观科技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1创新生态的基本概念及构成

1.1创新生态的主要概念。创新生态观从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出发,把科技看成一个过程和整体,要求关注科技发展的相关因素,要在整体化的环境里找出促进科技发展的相关性。面对着科技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20世纪70年年代开始,人们尝试着用生态化的观点来解决问题,着力在大环境下实现生态理论系统的有效结合,从而完成相关科技上下游及相关因素的结合,实现在合作与竞争中促进科技的全面快速发展。首先,创新生态观要求全面整合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资源,要在全面加强资源管理的基础上促进科技的发展。其次,要为科研人员建立起科技和研究领域的交流平台,实现集体智慧促进科技发展目标,要求在创新性的科技研究模式下,加快科研工作的速度。第三,根据以往科研工作的经验,要求解除科研孤岛现象带来的问题,要把科研成果向着产业化的方向转换,建立起科研、市场、资本相配套的科研发展的流程体系。从以上角度说,建立起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1.2创新生态的基本构成。科技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相关性也非常的紧密,只有把相关因素配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成的科技创新的新环境。首先,要建立起设备、材料、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合的制度,建立起创新性的科学工作管理动态系统,实现相关因素的有效结合。其次,从市场角度建立起围绕产品的科研生态体系,实现技术与非技术因素之间的分配,保证技术与环境的密不可分,着力从产品角度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三,实现产业创新生态,着力通过产品起到对企业的培育作用,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有效整合上下流企业的科技资源。

2传统科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过于注重取得技术优势。取得技术优势对实现科技领先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过度的渲染技术优势,不注重将优势技术转化成产业,不仅没能实现技术优势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不利于优势技术的继续发展。首先,对项目的评价目前还停在技术层面上,技术绝对化仍是科技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只有把技术放到市场上进行评价,才能真实检验技术的优劣。其次,没能从市场需要的角度进行技术研究,导致技术的实用价值不强,没能实现技术研究部门与生产部门的有效结合。第三,当前科技研究部门过于重视从自身角度评价技术,忽略了技术的适用性,同时排斥了非技术因素的研究,导致技术没能与商业模式,没能与市场需求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第四,当前科技管理模式中价值评审还以高校和科研机构单位为主,实际上严重忽略了整个产业链的存在,致使好技术走不出实验室,不仅浪费了国家的经费支持,而且缺乏必要的技术发展战略眼光。2.2过于强调科技自主。科技自主是当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把科持自主放在最高的地位,不利于科技的有效融合,不利于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在现有技术条件和情况下,只有把自主创新能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结合起来,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先,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先,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为科技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快速发展,培养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优势技术人才。首先,当前不少企业存在着误区,把自主创新当成了自己进行技术创新,没能有效的发挥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作用,没能有效的引进急缺的技术。其次,特别是在某些不具备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实力的行业里,往往自主创新道路上忽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没能就行业的实际情况实现有效的科技技术自主创新的管理,完全依靠单干硬闯,导致技术发展水平不高,技术研究方向有失偏颇,同时不符合我国当前紧迫的科技形式需要。第三,当前技术发展没能从取得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没能在生态化的概念里实现企业技术的有效发展,没能在有效的合作中实现技术创新,全面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效率。2.3过于强调科研机构的作用。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使用领域里担负着龙头的作用,应当正确的发挥出科研机构的价值,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撑,但是不少科研机构没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不能把科技使用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模式较落后,没能发挥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力,不少科研机构只与大型国有的企业进行合作,没能建立起公平竞争和全面合作的模式,导致不少民营企业没能参与到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活动中,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效率较低。其次,部分科研机构不关心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没能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开拓出有着十分广泛科技优势的市场化科技产品,造成往往单项技术突破的无用论,导致最后即使中国研究出的新技术也落在他人的后面。第三,科技研究还没能关注到产业布局的层面,没能带动科技企业投入到相关技术的研究中,更没能建立起有效的科技研究发与沟通共享的平台,科技难与经济有效的结合是当前的瓶颈问题。

篇14:创新生态观科技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3.1从生态角度进行科技立项工作。从生态角度进行科技立项工作可以解决好有技术没有市场的尴尬问题,从而实现国家科技对企业生产的支持,进而把科技部门的决策转换为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首先,生态角度进行立项,更加重视技术本身的生态性特征,能够充分考虑国外内相关技术的情况,使技术投入企业就能形成相对优势,有助于获得产业上的成功。其次,在技术转换的过程中更注重技术的成熟性,力求用成熟的技术来支撑项目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降低企业产业发展的风险。第三,可以提高市场的广阔性需求,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利于围绕市场开拓出企业的经营模式。第四,有助于建立起围绕市场生态的,集科研与市场开发于一体的团体,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科技的有效支持和实现快速发展。3.2实现科技的合作创新发展。其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是充分整合内外部因素的有效的创新,它不仅要保证研究出新技术,把新技术转换成产品,而且还要降低研发过程中的成本,降低研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同时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研制出最适宜市场的产品。首先,它不强调发明新知识与新理论,只要成功怀的运用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就可以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创造和提供新的服务。其次,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人才与技术,可以实现多渠道的资源优化,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创新活动的新开始。

4结论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开放式管理,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效率,实现快速面向市场的目标,形成更为有效的合作模式,从而最快速的把技术推向市场。

参考文献

[1]胡宝贵,杨博琼.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协同系统的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

[2]朱文洪.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1.

篇15: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分析论文

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分析论文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农业大国之一,农业发展的相当成熟。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加上我国在新世纪之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地球村”的概念在农业上的体现越来越强烈。我国与国内外各地区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我国的现代农业相关理念不断推进,农机科技创新以及推广工作正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推进。但是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在这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见解,以飨读者。

2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创新与推广经费不足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任何一个项目的推进都是需要大量的经费堆砌的。在大量的工作以及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些地区的政府对于农业的发展的关心程度不够高甚至有不闻不问的趋势,转而将发展的重点投入到了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建设中。承认第二第三产业的附加值以及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确比第一产业高,但是这样偏向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复杂模式是畸形的。大量资金的缺失造成了农业发展的停滞不前,也正是由于资金的缺失,我国的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程度始终不能与国际接轨,也谈不上领先国际。同时,由于相关政府部门的不重视,部门内的工作人员其工作态度也自然是散漫的,其对于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也抱着一种“混日子”的工作态度。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造成了我国目前一些地区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窘境。

2.2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影响深远

在我国,农业一直都不是一种能够让人快速致富的行业,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农业的地位更是受人排挤。而且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的耕作方式对于农民的影响程度不是简单的现代农业机械的宣传工作就能替代的。许多农民对现代的农业机械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们更信赖于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仅制约了我国的农业发展,更加对我国农业机械哈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2.3农机从业人员匮乏

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农业机械的相关课程,并且有大量的实践课程与之配套,但是每年能够参加到农业机械的创新以及推广工作中来的大学毕业生是少之又少的。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毕业生一时间受不了农村基层的艰苦环境。

2.4农业机械创新以及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机械创新以及推广人员都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就一直工作至今的。他们的思想观念、动手能力以及相应的对市场的认识和推广口才能力明显不如现代的`年轻人,其专业素质已经被拉开了差距。这样的专业层次是不能够与市场很好地对接的,也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2.5推广服务环节存在一定问题我国的农民朋友不是不能够接纳新式的农业机械,他们所担忧的是购买农业机械之后相对的服务质量跟不上。然而,农民朋友这样的担忧在许多地方成为了现实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许多农业机械推广人员都认为将机械卖完了就算完事。造成了农民朋友不知如何使用、维护、维修农业机械。这样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农民朋友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美好憧憬,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改进农机创新以及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加大各方面的经费投入

在这一措施的投入上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重点将经费投入在科研环境以及仪器和人才等方面,用最顶尖的仪器和最精锐的人才来帮助科研的进步;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力度,重点将经费放在对农业机械的宣传以及规模扩大等方面,将农业机械的好处与原始农业相对比,就能够使得农民朋友全方位地分辨出优劣所在,才能够推进农业机械的创新以及推广工作,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更进一步。

3.2加强从业人员的引进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专业人才的匮乏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过低是我国许多地区、许多行业正在面临的窘境。对此,一方面,由地方政府出面,将农业技术部门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农业技术部门每年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甚至是工作岗位,而高等院校则利用其强大的教育资源为现有的农业技术部门提供专业素质的再培训。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设立一个类似于模范员的岗位标准,使得从业人员能够一个学习的方向,为其职业生涯以及专业水准树立标杆。

3.3提高农业推广服务的后续

这一建议的重点在于一方面加强对农民朋友的宣传工作,使得其能够对农业机械的好处以及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对已经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朋友,相关的技术部门要及时地进行技术上的跟进以及辅导,对农业机械的维护以及使用、维修等方面要作出全方位的跟踪指导,确保农民朋友在购买机械之后能够会用、会修,以此来达到农业机械的真正目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

4总结

我国的农业市场规模很大,农业机械的创新工作潜力无限,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相关的农业机械的研发人员能够脚踏实地,紧紧地结合市场的相关需求,为农民朋友真切地研发出有效的农业机械,真正为农民谋福利;同时希望相关的推广人员能够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有购买农业机械意图的农民群众讲解农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好处,以此来达到农业机械化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的农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以此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物流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样本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要求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商务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生物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化工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开题报告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2022-12-14

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2023-03-02

高质量论文范文2024-02-01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2022-10-11

硕士毕业论文标准格式2024-01-23

工程科技论文2023-08-21

浅论体育老师的能力结构论文2022-12-24

科技论文的初中作文2022-08-18

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的要求2022-10-05

大学生多媒体作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