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睡一会吧”为你分享13篇“建筑工程职称论文范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建筑工程评职称论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特点;节能
1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
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其电气关联的用电设备不仅复杂而且品种繁多。主要是包括了:电器照明方面的所有设备;货梯、客梯等电梯设备;生活水泵和消防泵等给排水设备;冷却塔风机以及水机组等制冷设备;引风机和鼓风机等锅炉房设备;排风机、电冰箱等厨房用电;送风机、回风机、风机管盘在内的空调系统送电设备;以及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等在内的消防设备。另外,不同用处的高层建筑在用电量上也存在差别,不过总的来说耗电量比较大,再加上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客梯电力、应急照明等还要有分别独立的电源。
2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电量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是多少,是高层建筑供电设计的重要参数依据,其计算的准确程度对选择合理设备并确保电力安全可靠的运行,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并发挥节能功效。一般电量负荷的计算方式主要采取负荷密度法与需要系数法。
2.2 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的主接线应满足以下要求:
1)当建筑物变电所高压侧的操作开关不在低压配电装置附近或没有操作开关(如高压采用跌开式熔断器保护)时,变电所的低压侧应设置能带负
荷操作的总开关;
2)当建筑物由邻近变电所的低压侧供电时,在该建筑物进线处宜设置能带负荷操作的总开关,这种开关并有明显可见的断开点。
为了防止电气故障时,引起电气设备或线路的损坏,变压器低压侧配电线路要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用以切断供电电源。
2.3 供电电源以及电压的选择
为保证现代高层建筑的供电可靠性,设置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源是必须的,而电源的具体数量则可以根据负荷的大小以及实际的电网条件来定量。尽管两路电源独立运行,但它们实际上仍然同时供电,彼此相互备用。此外还要安装柴油发电机组以应急备用,确保能够在15s 之内正常恢复供电。为了保障照明、电脑、电梯、消防等设备的事故用电,我国国内的高层建筑,其供电电压都是用的标准电压,为10kV。
2.4 接地和防雷设计
在现代高层建筑的接地设计中,由于高层建筑多选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之间有较为可靠的连接,重点在于金属管线工作的保障。另外为防止建筑物受雷云静电感应引起的高电位,应将建筑物内较大的金属物加以接地,以便将感应产生的电荷及时引入地中。为防止雷电流电磁感应产生高电压引起火花,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如管道、构架中的钢筋等,每隔一定距离要用金属物跨接并加以接地。为了避免雷电波从架空输电线侵入损坏电气设备,一般采用避雷器。避雷器分管型和阀型两种,管型避雷器主要用在架空线路上,在变配电所及民用建筑内部是用阀型避雷器。
2.5 电气的照明设计
高层建筑的电气照明设计,主要包括灯具的造型设计、灯具的布置、照明度的计算、光源类型选择等。电气的照明设计实际上与建筑的装饰密切相关,因此二者之间应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应确保艺术意境与使用功能的统一。
照明工程设计人员和荧光灯及其他气体放电灯的灯具制造企业,都应注意在采用电感镇流器荧光灯及其他气体放电灯的灯具时,设计文件中应明确注明带补偿电容器,制造企业应将补偿电容器安装在灯具内。电子镇流器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可以工频或直流电源供电。但有些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较差,寿命较短,甚至谐波含量较高,在大量使用的场所会出现配电系统严重的谐波干扰现象。特别是一些劣质产品,根本达不到节能的效果。使用电子镇流器时,应选用优质、可靠的电子镇流器产品。个别设计人员在设计荧光灯和其他气体放电灯的配电系统时,照明用电负荷只按光源的使用功率计算,既未设置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甚至连镇流器的损耗都未计入,按此计算出的电流值将会比实际电流小50%,这是很不安全的。
2.6 消防自动灭火与报警机制的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在火灾自动报警灭火机制方面也逐渐统一,目前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自动洒水灭火器和气体自动喷射,以保证报警灭火自动化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由探测器探测火灾信号,并自动转为电信号,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以及消防中心,转为声光报警信号。而整个消防指挥与监控由消防中心完成。由于高层建筑消防用电设计跨多学科,规模、功能和控制范围都日趋复杂,因此设计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2.7 电梯的用电设计
电梯机房一般在井道的上方。普通电梯的梯井能够连通或者设置开口相连通。电梯根据使用功能多分为客用电梯与货用电梯等;而按照速度划分可分为超高速、高速、快速与低速电梯;按电流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使用的电梯,为了缩短等待的时间并提高运输能力,多采用超高速或者高速的电梯,分组采取控制。为了提高运行的舒适性与稳定度,客用电梯多采取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另外,在进行电梯的电气设计时,需要做好各项配电设计、电气照明、选择主开关、设置插座、装置通风及控制等相关问题。
3 高层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
随着我国人口的加剧、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正面临能源危机问题。因此各行业都已提出节能的需求,这也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3.1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在使用功能方面要满足照明在色温、照度、显色指数这几方面的要求,空调温度和风量也要得到满足,使用舒适度和卫生状况应得到保障;运输通道上下和左右都要畅通无阻;一些特殊技术方面使用的要求要满足,如在娱乐场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以及电力用电等。
3.2 经济效益需要充分考虑
节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因素,建立在过分增加成本和投入基础上的节能是不建议的。节能的焦点应该在电气设计当中体现,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节能而得以费用回报。
3.3 以减少无谓耗能为主
应明确哪些电量消耗是与建筑物的功能无关,再考虑采取的具体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节能措施应遵循“经济合理、价值实用、技术先进”等原则。由于高层建筑耗电量大,节能空间也相对较大,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因此,在选择电气节能的设备时,应对其性能、原理、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给予考虑,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反复比较,在最后定选节能设备,以实现真正的节能功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电气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广大电气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中应精心考虑,反复衡量,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节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供配电方案,实现电气系统经济运行。同时努力采用成熟、有效的节能技术,合理配置建筑节能设备,从而达到真正有效地节约能源。
篇2:建筑工程评职称论文
【摘要】时移世易,与时俱进,建筑行业也一样,传统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发展能力的需要,同时,还要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品,能源消耗也异常惊人。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污染日益严重,而且由于有些地方建筑施工技术不够先进,无端地消耗大量能源,这又造成了能源危机。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能耗
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能耗相伴而生,在这种状况下,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加以改造升级势在必行,这样就能降低建筑能耗,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当今建筑能耗现状
现如今建设生态比较落后,我们在提高生态建设的时候,还要注意建设施工的技术,既然这样,那么是否也可将建筑行业也纳入到生态建设的范畴中呢!在建筑施工中我们是否也应抱持这样的理念。随着城市化化进程加快那么建筑行业也在迅猛发展,建筑能源需求加大,因此而产生的建筑能耗也日益曾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建筑必定有能耗。现在国家高速发展,建筑行业高歌猛进,在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建筑能耗的更加壮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经验,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是在施工的时候,施工的时候如果施工技术不先进那就无法很好的节省能源,同时又因为技术不先进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可能对水和环境造成污染,环境污染了我们又要治理于是又造成能源消耗。
2、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信息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止,建筑施工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被广泛使用,如:工程的招投标、工程预算、图纸信息、资料文献等等方面。在这方面工作越来越深入之后施工技术管理也将呈现出信息化模式,这就为建筑施工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2.2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创新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消亡,企业也一样,各个行业也一样,因为有创新那么这个企业这个行业才能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思想陈旧,技术落后,造成的后果就是隐患多多,这个隐患不单单是安全上的,因为祸不单行。所以,如今的建筑行业提升创新水平、改善施工技术是第一要务,这也是发展趋势,因为每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勇于探索,这是时代的潮流。
3、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3.1提升建筑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
建筑理念有很多,因地制宜是其中的一种,但这一种却是最绿色节能的`一种。因地制宜,顾名思义就是首先要照顾当地的环境,其次才是在这个环境的基础上来建设和发展。建筑物本身是一个微气候环境,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微气候环境更加合理的存在,解决的办法依然在自身,种植花草树木,建筑围墙要节能环保,太阳能的利用等等,这样就合理地减少了空调照明的利用,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建筑能源的消耗。从中可以看出,对建筑作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就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因为,节能减排符合时代的要求。
3.2提升围护结构中的能源利用
建筑物如何做到冬暖夏凉?这是建筑物设计者们首先应考虑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很简单,建筑物的维护结构通过对热工性能的改善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具体步骤是:首先,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统筹全局的理念,通盘考虑而不是只顾一点,在选择材料上要选择环保却又实用的建筑材料,同时将组成围护结构的材料进行热工性能处理;其次,要想使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效能得到提升,就必须使用实用而又先进的构造技术。如:建筑物架空通风技术、屋顶蓄水技术等等,另外,复合型墙体也能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再有就是改善门窗的密闭性能,也能提升保温隔热的效果,事虽小也是节能的一个方面。
3.3合理利用可再生新能源
众所周知,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煤炭石油,而有些能源是可再生的,比如太阳能风能。当今世界能源消耗量巨大,每个国家都在考虑节能减排,每个国家在这方面都当仁不让,因为这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基于此,在我国的基础建设中,尤其是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理念必须贯彻其中。具体想法就是太阳能取暖、风能及水力发电,潮汐的利用等等。具体做法,在建筑物顶端加装太阳能曲能设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力设备等等。另外,还可以将这些光能结合到建筑物的结构当中,组成光电围墙、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等等,这样就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产能、转化为热能,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建筑能耗。
4、建筑施工如何减少能耗
4.1开发新型的建筑围护结构材料
建筑物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通风、透光、隔热、保温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怎么办?只有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为新的建筑材料能够改变自身的物理性能,在维护室内环境的同时还能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4.2相关部门协调合作
各种能源的相关统计要通过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来做好,根据不同的职能建立其相关部门,统一职能体系,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商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在能耗统计是达成一致。
4.3建筑设计优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源、海洋能等,这些都是可再生能源,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达到节能效果,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非常重要的。
4.4建筑工作人员的职责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速度甚快,建筑物增加的速度可用瞬息千里来形容,因此产生的建筑能耗也是巨大的,可用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日益变差,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建筑能耗巨大,那么只要能够使建筑能耗减少,也就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教育好施工人员,同时明确责任,所有目的就是减少建筑能耗。
4.5设置基础数据的统计体系以及数据库
建筑能耗要想减少,基础数据的统计体系和数据库必须设置:设置出可以持续运作的基础数据体系,这方面要长久的数据统计为基础;设置统计数据网络,同时,设置各省市建筑能耗的统计数据库;设置建筑能耗数据库,这个工作必须做,要把这个体系完全公开,才能促使人员与部门之间的合作。
5、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能耗,两者息息相关,而且在关系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现有的源资源比较有限,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而且还要让各个部门行动起来,而不是光说话不做事,要用实际行动去争取蓝天白云花好月圆。那么作为建筑行业所能做的就是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做到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耗,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还要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提高,还要改善其中不良的方法,采取最好的方法进行建筑。
参考文献:
[1]王洲;吴佳霖;郭燕;屋顶铝箔防水卷材保温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05期
[2]马玉坤;浅析外墙外保温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期
[3]王厚华;庄燕燕;吴伟伟;吴宏伟;几种复合墙体构造的热工性能数值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年05期
[4]志宏;李俊明;王补宣;徐鹏;;外循环式双层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研究[J];建筑科学;2010年04期
篇3:建筑工程类职称论文
当国内的基础建设开始高速发展时,建筑业节能施工的运用就显得越来越关键。目前,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让政府也开始对此进行推广。同时,节能施工技术不但推动了建筑工程业的革新和进一步的发展,还促进了建筑工程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且对工程人力、物力等成本的控制发挥了一定作用。
1建筑行业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节能对于当代世界而言,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知道要真正达到节能的目,就必须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利用。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从长远发展来看,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可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环境保护,这不仅是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战略的,而且还对于强化未来国内建筑行业的良性竞争有极大意义。一方面,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环保技术,建筑行业将上升到新的科技高度,这就鼓励了其他行业不断进行技术的研发,带动如土地资源管理、机械设计自动化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的积极发展,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结合。另一方面,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也充分地体现了新型能源应用的实际研究。
2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技术
2.1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制作混凝土的工序往往会生出大量废水,废水中富含颗粒物、水泥浆以及重金属等,大多数具有强碱的性质,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可能造成危害到人身体健康的严重后果。基于这样的情况,应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将预先收集废水,经过压滤之后复用与施工,既降低废水排放,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保证了废水的低排放,以此优化节能施工的效果。
2.2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外墙施工面积占比大、能耗最多,故外墙应为作为节能施工的重点项目。其中,我们主要参考的系数就是传热系数,这也体现在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上。如今,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内、外保温和夹层保温三种结构。其中选用外保温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冷桥热桥的现象,同时还起到了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这使得外保温体系在节能设计中大受欢迎。
2.3外窗系统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外窗系统的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外窗产生裂缝或是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因此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外窗系统。这里先考虑的因素是选材,在节能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密封和耐压性更好的建材,严格做好审核工作。其次是在安装中,也应该防止材料变形等问题的发生,利用好密封条以固定好主体结构。至于密封条的'选择,不但要求其防水功能佳,还要透气性好。总之在开展施工过程中,把握材料各项性能和特点是其关键所在。
2.4风能与太阳能的利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风能可循环利用,既环保又比较方便使用。要合理地利用好风能,我们必须借助特定装置把风能集中转换成电能或动能。而太阳能作为实用性较强的一种自然能源,与风能一样受到地理位置影响,且跟天气直接相关,因此必须把客观环境问题作为基本参考值加以预算。综合考虑后,可在阴雨天气利用风能,在天气晴朗时利用太阳能,充分利用以减少成本,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的利用都将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如设备研发的资金投入问题等,因此要根本解决能源利用的问题,还要从多方面入手。
2.5地源热泵技术的运用
所谓地源热泵技术,指的是对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利用。利用地热能源,可较为方便的实现供热和制冷功能,并且形成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通过能源的输送来达到能量由低温向高温热源的变化。比如秋冬季节冷空气肆虐时期,地源热泵可使热能自土中提取用于暖气供应,而在春夏季节热潮来袭时,该技术把热能提出释放进入土壤,达到制冷效果。目前这种技术已在节能建筑施工中渐渐投入使用,并且正在进行推广。
3地面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门窗施工的应用
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必须从设计环节入手,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窗体朝向来确定合理的比例来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施工方应当合理设置温度阻尼区,即在建筑室内外中间层次设立的区域,该区域作用价值很大,不但可以阻挡外部冷风,而且还可以实现建筑的保温功能。安装玻璃时,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选用新型玻璃产品如具有低辐射性能的产品,这样反射率较低,近红外光、可见光可以得到较高透光率,而太阳辐射也能使保温效果提升。选择门窗材料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采用那些密封性相对较好的门窗,此外,可以通过弹性压条将两扇窗户间的间隙密封,通过这种方法来进一步改善房屋外窗气密性。
3.2屋面施工中的应用
在屋面施工中,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选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是第一要义,尤其要注意屋面板和防水层的选择。同时施工单位还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对相关指标如保温材料的外观、热容和导热系数等进行参数确认,以达到材料的使用要求。施工单位还须妥善保管材料,注意防水、防潮,避免存放过程因潮气发生变质。通过对当前建筑的分析不难得出,常用保温材料有珍珠岩、矿棉和岩棉等,其吸水性能好,如遇水渍还可吸湿使其导热系数明显升高,使保温效果降低。故我们在屋面施工时,若将保温层设在防水层和隔汽层间,就既提高了施工难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施工方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建筑节能施工的水平。
3.3外墙体施工的应用
对于一般墙体来说,施工单位在设置垂直墙时,要沿孔洞垂直方向进行。如用空心砖,砌砖时不可随意砍凿;若未用整砖,则需要砖块外砌。墙体在施工时,应注意预埋件,即预留位置,建设施工任意过程皆严禁凿孔,否则外墙体不严密可能出现通风等问题,应按照具体施工情况来选择保温方式。在墙体保温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案与图纸来进行,同时,为保证墙面的美观和清洁,可使用湿润、清洁和修平等方法展开操作。另外,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了解混凝土各部的粘结情况,以改善施工质量。
4施工节能技术应用的开展工作
4.1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的利用率,企业应优先建立节能体系管理制度。在技术成熟的环境下,把节能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节能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另外,要多向成功实现节能环保的各企业学习,吸收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创利于自身的发展道路。
4.2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节能施工技术要想得到创新,基本上要从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着手。这就要求我国建筑企业在设计施工之时,在不影响施工效果的同时引入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当然,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往往造成施工成本提高,为缓解资金压力,企业应该追求创新精神,积极实施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
4.3加强国际经验交流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节能技术正在稳步发展中,但这并不容乐观,因为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技术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点上我国要做的就是虚心学习,吐故纳新,加强与国际的经验交流,让国内外的科技思维发生碰撞,促使技术革新的推进,循序渐进地提高国内节能技术水平,使我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4.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
任何科技从初步提出到研发成功再到广泛投入使用都归功于人才的不懈努力,所以说,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的创新。当下需要解决的又一大问题就是要注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转变观念,让培养人才的任务,既符合目前发展需要,也为今后节能施工技术的漫长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总而言之,节能施工技术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势必存在更广阔的应用前。而要想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一方面要熟悉项目所在地,把新型材料、技术等投入施工,另一方面要助力推动规范法则的完善,在一些强制性的规定下,将节能施工工作落实。
参考文献
[1]陈小磊.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
[2]马艳凤.绿色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16(11).
篇4: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
论文一:如何控制道桥工程中的裂缝
[摘要]在我国当前城市施工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交通系统压力不断扩大,这使得大量的道桥工程开始建立,缓解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压力。在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的混凝土材料,但混凝土材料如果说所采取的施工措施不当,那么就有可能会引发裂缝通病现象出现。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道桥工程中的裂缝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道桥工程的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道桥工程;裂缝;防治措施
对于城市的运行来说,道桥工程是交通系统中所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发现道桥工程的裂缝质量问题,这方面的质量问题对于道桥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来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下文主要针对道桥工程中裂缝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道桥裂缝的概述
混凝土是道桥工程中所主要使用的工程结构材料,虽然说混凝土所表现出的质地过于兼顾。但是从长期使用的过程来看,在经过了极为频繁的磨损之后,便会对于道桥结构造成损坏,如果说不能够及时的采取恢复措施,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所以,道桥工程对于裂缝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不同的道桥路面上所表现出的裂缝形式实际上是有着差异性的。在混凝土道桥中主要出现裂缝的原因在于:塑性收缩裂缝现象,塑性裂缝多数都是在新浇筑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上是出现,而导致塑性裂缝的气候通常是大风或者是敢惹气候,裂缝所表现出的状况呈现出中间宽,但是两端较为细长,并且互相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连贯性;沉陷裂缝的出现,一般是结构地基所表现出的土质不够均匀,或者说过是回填土牢固性不足所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模板所表现出的刚性较差,那么模板所支撑的间距也就过大,直接导致底部出现松动的可能性。裂缝所表现出的相应宽度本身,是直接和沉降量之间呈现出正比关系的。
在沥青路面产生的裂缝主要是以下几种:
1)疲劳开裂:疲劳开裂的出现,主要是路面年久失修造成的。每天大量的承载量使道路逐渐不堪负荷,就像人一样,经过长久不停的工作,很容易产生疲劳感,从而出现了裂缝。
2)低温收缩开裂:显而易见,这是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造成的。普通路面表现的还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在高温状态下,其坚硬度偏低,形状变化比较大,一旦遭到冷空气,其形状会进行收缩,在这一张一弛间,路面也就形成了开裂现象。
3)反射裂缝:反射裂缝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最终结果。基层与面层之间相互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路基中混合料的水分随着外界锋利和气温的影响加快了挥发的速度,出现某一地段较旁边的路段的干缩能力加强,面层温缩应力大于基层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反射裂缝。
2、道路桥梁工程裂缝的产生
1)荷载引起的裂缝:道桥所需要承受的荷载实际上要比普通的道路复杂,除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荷载以外,道路自身所表现出的重量也同样呈现出了较大的荷载影响。是外部所产生的相应荷载,被称之为直接压力,而自身所表现出的荷载则被称之为此压力。那么在道桥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说构件所表现出的抗拉力完全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那就极有可能会出现裂缝现象。
2)气候原因所造成的裂缝:道桥工程中所存在的相关裂缝实际上和气候因素的变化有着直接联系。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当室外环境气候温差过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地面的收缩受到影响。例如外部的寒冷气流侵袭,会使得地面出现收缩,但是在地面深处所表现出的混凝土并不会受到冷空气影响,那么上下之间就出现了差异性,最终引发裂缝的出现。这种裂缝不会保持固有的走向,而是交错分布,而且由于仅浅层的地表出现收缩现象,所以形成的裂缝不会太深,但范围可能很广。在夏季的时候,这种裂缝的产生几率就比较小了,偶尔昼夜温差大也会产生地表裂缝,但是裂缝的宽度较冬季来比标胶偏窄。但是无论是哪种裂缝都会对交通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维修人员一定要注意气候的明显变化,定期检查路面的平稳情况,一旦发现裂缝,必须及时进行修补维护,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3)路基不实所造成的裂缝:文章前面我们简单的说过,路基的建造师一段道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它决定着道路承载力的均匀,使用年限的长短。如果路基的压实不均匀,稳定性不强,自身承载力有强有弱,很容易导致,部分路段出现坍塌、下陷的现象。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因路基不实所造成的裂缝通常为纵向裂缝。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首先要测量好其压实度,压实度越高,材料的紧密度越好,自然坚固度越强;相反,压实度地,材料密度也低,经过长期的压迫,路基的整体结构就容易垮掉。
4)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目前,在道路施工中多采用混凝土材料。这是因为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适合大面积的施工建设。混凝土是由砂石、水等材料进行均匀搅拌后的最终产物,有很强的耐久性和抗压性。所以说配置材料的比例把握十分重要,如果砂石多了,那么混凝土的黏性就有所欠缺,所筑成的材料密度就不够,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3、道桥工程中的裂缝防治措施对于道桥工程中的裂缝,我们要进行有效的裂缝防治,才能更好的保证道路的畅通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裂缝的防治措施:
1)在施工中的过程中进行预防裂缝的出现。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庞大,施工周期一般较长,依据结构受力情况可合理地确定混凝土评定验收龄期,打破正常标准28天的评定验收龄期,改为60天或更多天,评定验收龄期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从而减低设计标号,达到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减低水化热的目的。还应重视合理有益作用,可采取增配构造钢筋,配筋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含筋率控制在0.3%~0.5%之间,在混凝土表面增设金属扩张网等有效措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2)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施工材料的好坏决定着施工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并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调兑好各种原料的比例,防治裂缝的产生,对于高强混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超细矿粉和膨胀剂,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试验渗入粉煤灰,渗量15~50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体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道桥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极易由于某些方面所存在的失误,导致后期阶段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道桥裂缝可以说是道桥工程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要使得这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就必须要结合气候、建筑材料、地理环境等多个不同方面的因素限制,来使得路面所表现出的承载力得以提升,最大限度的维持结构内部所表现出的稳定性,避免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熊志力.桥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05)
[2]杨彦中.谈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J].黑龙江科技信息,(09)
[3]蔡开明,边翠珍.施工阶段钢筋砼裂缝的控制[J].陕西建筑,2010(03)
论文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中国各地的各种建设都在铺天盖地的进行。建筑工程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合理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于以后的发展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在现在的建筑工程的管理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工程准时、按质交付;一旦任何环节出差错,都有可能血本无归。
【关键词】三个时期;问题;解决方案;未来发展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学科,是管理学与建筑学的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基础结构施工的前期与装修及附属工作的后期。要想完美进行一项工程,则要分别从这两个方面人手。其次,在施工方面,人员管理、资源分配、工作进度等都需要考虑在内。合理的组织安排便能用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盈利,相反,不合理的调控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准时交工,还会影响工程效果,验收不合格还会返修,届时耗费更多资源,使盈利转亏损。
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各种工程所得的经验浅谈当下我国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明确未来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工程建设的三个时期
(一)前期的准备工作
所谓前期,即工程建设中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石,只有用稳固的基石做铺垫,才有可能达成完美的成果。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工程签约、统筹分析、制定施工方案、准备工作计划、制定进度表、资源需求表、现场平面图以及各项保证措施。准备工作将整个工程细细划分,使工程建设具体到每一天,这样就有力的保证了工程按时完成;同时人员资源的具体分配,使得工程合理有序的进行,避免了杂乱的操作情况。前期工作的充分准备,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二)中期的工程实施
工程建设的中期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换句话讲,工程的成与
败,中期最能表现出来。中期主要包括工程的施工,细分就是人员的分布、机械的操作、计划的实施。中期的圆满完成也代表着大部分工程的完成,前期的充分准备对中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期之前一定要保证各方面资源的充足。中期是最需要人员操作的部分,机械操作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机械操作完成着大部分的工程建设,管理者的合理安排在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举例来讲,在道路修建工程中,机械操作完成了道路开辟、道路铺垫、路面保养;管理者需要适当安排各部分机械的操作任务,在道路开辟的时候进行道路铺垫、在道路铺垫的时候进行道路保养。合理的中期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各部门协调工作,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还使机械得到合理的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后期的工程完备
一项工程的后期,即工程的收尾阶段,是整个工程完满完成的关键。虽然工程在此阶段大多都已完成,但依然不能大意。古语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在工程的最后阶段,施工队以及合资方依然要小心翼翼。还是以道路修建为例,后期包括道路保养、道路完成交接、场地清理、定时维护。后期工程是整个工程的装饰,即表面工作。这样工程才具有外与内的结合,使人们能够舒服的使用。
二、问题分析
(一)出现的原因
我国之所以如此频繁的施工,是因为在最初的城市建设中,没有很好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以至于部分建设老化,其他部分则是全新的,也就是各种建设的时间不统一,新老交替在不断更新,所以建设也在不断的进行着。由于建设的频繁,在中国,工期一般都很赶,完成的质量也就一般了。其次,在当下的工程建设当中,在工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以前底层建筑的经验丰富人员,它们以自己的实际经验领导着工程队进行建设,但是缺少系统的建设培训,这就导致了建设过程中技术的匮乏,灵感的局限使得建设产物一直风格如一,单调的视觉充斥着眼球。
(二)各时期的具体问题
一般问题不只是存在于某一个时期,一般一部分出错,其他的也相应出错。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不充足会导致各种情况,一般会有资源不足、设备出错、人员紧缺。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就会产生这些情况,一些投资者希望用最小的花费获取最大的盈利,然后缩减开支,降低材料成本,然而,真正施工时才发现还有好多没有准备好,本来一心盈利,到最后极有可能亏损。正如上文所讲,中期是人员操作的时期,中期的存在是整个工程存在的意义,中期出现的问题往往由前期造成的,中期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者的合理调控问题。不合理的调控,会导致工程不按要求进行,导致不能交付。同时,人员对于机器的操作管理也是问题来源,这还是因为工程队的领导着缺乏系统的培训,或者人员监管不力。后期出现的问题则与监管有很大联系,工程队必须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步,即使工程完成,也要料理好后续步骤。一般出现问题有使用时限提前、使用安全得不到保障。其实,一项工程的成功点不在于工程的完成,而是建成后人们在其中获取的便利程度。认真完成工程各时期的步骤,才能真正完成好一项工程建设。
三、管理措施
(一)解决方案
对于目前所遇见的问题,相应措施应该从上而下进行。首先,
管理者必须是经过系统培训且经验老道着者,管理方法一直在变,我们需要结合实际,用新的管理方法以符合当下建筑要求。管理者的职业要求的提高很大程度能带动工程建设的效果,但是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认真尽责管理好每一部分,不能以盈利为前提而建设;勤勤恳恳,保质保量完成好工作,自会有盈利。在上文提到的三个时期的各种问题,前期的问题解决主要是准备工作做到位,用以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中期则是人员的合理调配,这需要一位专业的管理者;后期则是工程队的后续工作,需要有人实施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未来建设的方向
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管理者,实时了解未来建筑的走向以及当下对于建设的要求,并尽力使城市各部分建设达到同一时间段,避免施工不断给市民正常生活带来的烦躁。所以,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是未来工程建设的关键,拥有自己独特的建设技术,才能使未来城市规划走上正轨。
结束语
工程建设是当下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完善这一主力军,使得未来中国的建设达到标准的城市化。在此,笔者衷心祝愿未来中国的工程建设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500―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2]许桂荣.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J].工程造价管理,(2)
[3]王楠,刘永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案例分析[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篇5: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论文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论文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一】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强调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科本位下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这一要求,需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中全面采用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现场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能力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大有益处。
关键词:课程体系;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现场教学;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倡导培养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知识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台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由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学习态度构成。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构建这一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
二、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方法,它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为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定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1]。
在任务驱动法中,任务是根据课本知识设置的,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合理,并为任务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专业基础课《建筑材料》的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分析混泥土的优缺点、认识混泥土的组成材料、设计混泥土的配合比等任务。
在《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学习过程中,设计制作规范的合同文本、分析工程案例事故等级和处理方法、解读仲裁协议等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系统知识,锻炼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实践精神,形成独立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仿真模拟教学
每项任务的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协调者,引导和激励学生完成实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做”为一体的仿真教学方法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给学习者尽量多的模拟机会,让他们在模拟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才干。
组织仿真模拟教学,要以科学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依托。
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既可包括虚拟工程项目的模拟,如公寓外墙项目,也可包括虚拟中心的模拟,如工程检测中心[2]。
在《建筑施工技术》学习过程中,把课本知识转化成多个模块,教师通过仿真模拟来讲解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在仿真实训基地完成砌墙砌筑施工模拟、模板工程施工模拟、钢筋工程施工模拟等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展示才干。
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习中,将“教、学、做”贯穿于理论教学、单项实训、工程实训、工程软件实训四个环节。
将BIM技术融入课程,形成以工程项目为载体,“BIM项目仿真模拟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职业和岗位技术技能要求,设置施工管理综合实训周,安排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技能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四、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使将教学地点从教室转移到生产现场、管理服务一线、施工一线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内容按照工作现场的情况,分解成为一个个独立的项目或任务,以任务或项目为中心,展开理论与实践教学,是典型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也是教学做一体化的体现。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旨是结合实践操作的训练,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识读及绘制建筑设计图纸的基本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识图和构造两部分,介绍建筑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房屋的构造组成等知识。
利用直观的实务模型,结合施工现场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3]。
在教学中,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应的建筑施工图纸,学生结合现场,观察工程图纸实例,在真情实境中读懂图纸,增加感性认识。
五、信息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及建筑工程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应用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信息化教学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双边活动,既有教育内容和模式的变化,更伴随了教育观念的变化[4]。
Examcoo软件的应用。
Examcoo软件在课程学习的作业和理论考试环节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可推送教学资源,布置作业,从题库当中随机抽取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提供指导和反馈;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
系统既能有效改善学生抄作业和考试抄袭现象,还能测试后马上看到答案和解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监控教学。
由于某些实验的持续时间长,两节课堂教学时间不能满足要求,学生可在课后空闲时间在实验员指导下继续进行实验。
教师可在手机或者通过办公室电脑实时查看学生实验的操作情况,并对其进行指导,并不需教师时时在现场跟进,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学社区平台,是全民终生学习的校园。
教师可利用世界大学城开展辅助教学,如建立课程导航及时更新教学资料,与学生进行互动。
参考文献:
[1]姜雪茸.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9(1):147-148.
[2]刘镇.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基地建设标准设计[J].中国培训,(04):20-21.
[3]程远丽.浅谈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课程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0(35):164.
[4]刘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13(3):26-30.
作者:贾湘琳 单位: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二】论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加,而企业还要赢得利润,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就得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特别对工程项目投资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投资控制的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含义
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投资指的是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并达到使用要求,建筑工程实际投入的全部费用总和。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就是通过利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等,使工程项目在各实施阶段创造的价值,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劳务费用、材料消耗或通过材料设备技术参数的改善,降低材料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即是有效的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及风险,工程造价控制包括全寿命、全过程、全要素和全方位四个方面。
2工程建设期间各阶段中的投资控制方法
2.1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
由于建筑工程各构成因素如工程的各个阶段投资额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工程劳务、材料设备等价格变动、采用的技术方案的适用性等情况,从而造成工程风险性很高。
所以,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就需要谨慎考虑。
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建筑项目的影响,选定可行性方案,确保项目工程的可实施性。
投资决策正确,意味着对工程项目做出了科学的判断,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控制造价,技术方案选择的原则是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根据选择的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的编制,此投资估算值是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的参考依据。
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方面的决策,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基本决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多少。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及实际完工项目统计的经济指标数据显示,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总投资的基础,对全部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所以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措施为:(1)根据确认的项目方案,组织编制人员。
(2)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代表性设计图纸,包含类似工程的一些数据指标(3)根据已具有的资料,编写工程概况、计算工程量、对单价进行组成,编制投资估算,分析本项目的各指标系统及相关参数的耗量等,并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因素、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工程的规模和建筑标准水平,编制项目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可行性的研究报告,进行立项申请。
(4)根据已具备的资料得出的经验数据说明,工程项目决策对工程造价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在此阶段要有理有据、全面细致的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要结合实际并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各项费用构成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并留有余地,从而真正起到控制建设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2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相关人员要根据相关指标审核影响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根据决策阶段确定的指标对不合理因素、出现的偏差问题及时核实并加以改进,不断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减少工作失误的同时提高设计水平,有效控制投资,做到事前控制,减少投资风险。
在该阶段可以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概算,预先测定和限制下一阶段费用的支付,对不满足或超出估算费用的,对设计进行调整,在技术设计阶段,对概算进行修正,对各个不合理设计指标进行重新设计或造价指标进行调整,经批准的`设计概算是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
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费用不能超出设计概算,否则需要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
在工程设计中,个别设计人员技术能力或工作责任心问题造成设计成果的缺陷,造成工程费用的超支或送施工中变更很多。
为控制工程投资,避免不必要的工程浪费,设计阶段可采取以下办法:(1)对设计单位进行招标,择优选择中标单位。
让参加投标的各设计单位根据投资决策阶段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初步施工图设计,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择优选择几家备选单位。
然后让被选中的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概算,对技术方案和工程预算进行综合评比的第二轮招标,选出技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容易沟通的设计单位,在满足方案、技术、环境、国家及地方设计规范等条件的基础上,尽量使工程造价做到可控。
(2)在合同中对技术和管理相关条款进行约束来控制造价。
在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对技术和管理相关条款进行明确约定设计单位要参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如有原则性的变动,需要双方事先进行沟通;要约束没有建设单位的要求,不得根据施工单位申请随意出设计变更通知单。
合同中付款计划节点中明确设计质量,如出现质量问题如何赔偿,设计进度不及时,设计单位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等,进一步增强设计质量的科学合理性。
(3)在设计时实施限额,有效控制造价。
在设计任务书或设计合同中规定设计限额(造价、主材消耗指标,如每平米钢筋、混凝土用量等),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或同地区其他已完工工程的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对设计进行优化,并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工程项目的结构形式、装修标准、材料设备选型及选用材质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核,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
2.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招标与合同签订阶段依据《招标投标法》及施工项目的特性及实际情况,在招标
篇6:职称论文
以微课堂为基础,构建高效高中语文课堂【1】
在高中教育中,建构微课堂以最小的教学资源的投入来换取最大的教学收益,因此,促进学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学习框架的建立,更有效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微课堂的作用尽最大限度进行发挥,从而实现教育以微课堂为教学基础,最终,在微课堂上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确保高中语文教学在微课堂的影响下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从而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上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建构高效课堂的前提需要系统地运用微课
在科目种类多、学习任务又相对比较繁重的高中学习中,教师想要在课堂有限时间内看到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就只能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建立微课课堂,从而达到建立高效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
从教学角度上看,高校课堂的建构就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力。
相反,从学生的角度看,高中语文建构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语文课堂素养的训练。
从以往的教学模式上看,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流程作为教学主导路线,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对课堂教学产生厌倦感,并且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也变成了一种虚无的空洞,从而导致课堂气氛一度陷入低谷,这样的教学会严重地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
没有成果的劳动就是浪费时间,而在教学中,这种浪费是高中师生所要面临的极大难度的挑战。
相反的,微课堂的出现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花费的精力大幅度地减少,并且又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劳动又能为师生之间带来双向收益。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这种渗透性好,又不乏实践性的微课堂也能对学生和教师未来的学习互动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利用微课堂的特点为高中语文课程创造另类教学
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条件是,教师为学生创造既有趣味又可以巩固知识的优质学习环境,如果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完全被趣味化所取代,那样的课堂将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甚至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高效课堂的创建中,教师要将教学策略重视起来,打破常规重新组建起个性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将流程以及内容讲解的先后顺序安排妥善,再将语文课程中所要教授的知识灌输到精巧的课程安排当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逐步进入语文课程的学习状态中,要想有效地创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首先,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将语文教学的方法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找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并且将其完善。
在使用微课堂《兰亭集序》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当代高科技手段对课程教学进行录制,教师在《兰亭集序》中让学生了解到作品当时的文化背景,在录制的过程中,边操作边录制,在做后续工作时,将课程进行准确的配音,使学生深入地感受中国文化为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由此,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素养。
在文中作者深沉的感叹,却将文中隐藏的积极情绪所表现,这种正面情绪的表现,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大有帮助。
在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流程进行拍摄后,可以将录制好的视频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获得完整的微课课程内容。
微课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微课的特点解决语文课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微课堂在教学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清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通过微课堂所建立的高效课堂中,感受到真实、自然的情感体验,并且在学生的思维上进行开发,从而使学生增加课程知识的接受量,达到最终课程要求的教学标准。
高中语文微课堂以多元化、多视角等形式,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趋势,在教学中,能够更深入地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挖掘,从而使高效课堂在整体教学中凸显其作用。
在实行微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并且在教学上也能够突出教师独特的教学方式。
这样一来,师生之间以互赢互益的关系将高中语文微课堂所建立的高校课堂进行深入的改进,最终使高中语文微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冷思考”【2】
教学改革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活力,把学生推到了课堂前沿,成为课堂的主角。
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学习,在加深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活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互动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有些教师便认为语文课成了兼容并蓄的开放课堂,只要是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探究,反而把“真语文”的东西淡化了,甚至课堂结束时,本课的既定目标都完不成,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失去了改革的初衷。
一、推行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失去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现代语文课堂注重各科知识的融合贯通,构建丰富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把教材中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而实现语文课堂与计算机技术整合。
但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如果各个领域都要涉及,课堂就变成了“大杂烩”,不能突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如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克隆》一课,文章讲了植物的“克隆”和动物的“克隆”以及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重要意义。
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剪辑了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开始部分,生动形象地把克隆的过程展示给学生。
教师给学生讲解DNA的重要性,讲到遗传和变异。
整节课都是生物学的知识,并且运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比较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整合,但是整节课语文的东西不多,除了课堂开始时教师检查学生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没有“语文因素”,这样的语文课堂虽然符合改革要求,但是已经失去了“语文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专家不止一次地强调:语文姓“语”。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为重点。
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学生经过学习这些语文的东西,潜移默化中学会表达,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学本末倒置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为了拓宽学生摄取信息的渠道,各个学校借课程改革之风,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当成新的课题任务安排给教师,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必须结合课程资源链接生活。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确实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了一定的道路,但是过犹不及,如果每一节课都要与课程资源相联系,不考虑课堂效果就显得太牵强。
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教师在利用课程资源时更方便了,但是课堂却变成了影院。
篇7:职称论文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
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
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
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
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E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
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
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
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
这一时期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
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
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
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
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
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
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
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
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
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6、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
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
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
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②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
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③造林多样化。
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
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森林法》的立法目的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宗旨是: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
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
运用法律体系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篇8:职称论文
智能标签又称为射频识别,是一种新型的通讯技术,其可以通过无线讯号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读写,这种读写不需要识别系统和目标进行机械或者光学的接触。
其是通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进而使标签的制作与印刷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
这种标签与条码扫描相似,对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智能标签简介
智能标签是一种电子标签,由天线和芯片组合而成。
其中,芯片主要实现数据的接收与传送功能,由阅读器发出射频信号,通过对信号的读取使阅读器、天线、计算机网络三者之间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一个电子模块。
阅读器将来自天线的特殊信号发送给某个区域内的电子标签,然后再将反馈信息加以处理,最后输送给计算机网络,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该商品的相关信息。
智能标签为商品的防伪、管理、运输、保质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电子标签的防伪效果更佳,且其功能更多。
目前,电子标签的天线普遍采用2种方法进行制作:一种是冲压法,另一种是蚀刻法。
这2种方法的制作成本较高,对电子标签的推广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电子标签需要开展新的制作技术。
其可以通过印刷导电油墨的方式进行天线的制作。
这种制作方法能有效地节约成本费用,并且不论是从材料的消耗量还是从产品的生产效率上看,都是最合适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电子标签天线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使电子标签更进一步地推广和使用。
二、印刷工艺与智能标签
2.1印刷工艺的比较
2.1.1目前我国的印刷方式大体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传统印刷方式,另一种是数字印刷工艺。
其中传统的印刷具有凸印、凹印、胶印等多种方法,采用的印刷方式是压印刷。
较为现代的数字印刷是一种无压印刷工艺,其中包含静电摄影、喷墨印刷等多种印刷方式。
承印材料上的图文内容直接由计算机进行转印。
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印刷方式为胶印,胶印机如图1所示。
在我国,一半以上的出版物采用的都是胶印印刷的方式。
能够进行承印的材料的种类较多,例如各类纸张、纸板、塑料、金属等都可以胶印。
2.1.2胶印还有一种无水胶印的印刷方式,其由硅胶树脂组成印版的空白部分,在进行硅胶树脂印刷的时候,不吸附油墨。
由于缺少了水的作用,进而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精准度。
无水胶印印刷后所得到的墨膜厚度大约在0.5~3.0μm之间。
在无线线圈印刷中选用胶印的印刷方式,具有效率高、精度分辨率大的优点。
但是胶印的墨膜厚度不够,与线路印刷的要求不相符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多次反复印刷,进而加大墨膜的厚度。
然而这种方式会影响印刷的精确度,为精细线路的套准控制带来了挑战。
2.1.3包装和装潢印刷主要采用的是柔版印刷的方式,其主要采用纸张、纸板、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印刷。
柔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印刷的方式,其选用1~5mm厚的柔性感光树脂进行制版,并且选用卷筒纸印刷,具有印刷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
采用这种印刷方式,所得到产品的油膜年度处在0.01~0.1Pa.s之间,可以选用水基油墨、UV固化油墨、溶剂型油墨印刷。
但是柔版印刷具有分辨率低的缺点,通常为60L/cm。
不过进行精细印刷可以达到80L/cm,墨膜的厚度大约处在6~8μm之间,满足天线印刷的需求。
近年来,薄版技术不断发展,柔性印刷改善了原有分辨率低、精确度不高的缺点。
然而,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
近年来,喷墨印刷技术飞速发展,是一种功能性较多的印刷工艺。
这种无压印刷工艺可以将计算机中的信息直接喷涂到各种不同的材料上。
其具有复杂的油墨系统,所使用的油墨有多重类型,可以是热熔型、水基型,也可以是UV固化型,其油墨的粘度大约为10mPa.s。
篇9: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1】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地质、土木建筑、机械、电气等多种专业的技术手段,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对策
0.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地质、土木建筑、机械、电气等多种专业的技术手段,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
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1忽视设计监督
在许多地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认为,施工质量应当是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关键,总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工序流程的疏漏问题,这在质量管理及隐患造成根源上产生了明显偏差。
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工程都由设计研究院设计,他们过多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而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限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核定单手续出具也较繁琐。
鉴于这些情况应当加强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的竞选招投标工作,使其规范化和合理化。
1.2忽视配套设施建设
在政府部门组织的质量审查及竣工验收中,问题整改通知上多集中在土建方面,对水、暖、电、智能、电梯、防火、卫生、设备等配套设施检查力度较小,
容易被忽略,施工单位容易蒙混过关,例如:水压小而导致供应不足、电线超负荷工作寿命短、外窗密封性差漏风漏雨或保温隔声性能不好等,给工程交工后住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因此,要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加强对配套设施专业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1.3忽视隐蔽工程
一般工地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和用户反馈意见等,往往偏重于外露的质量问题,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下料长度、
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当钢筋数量在构件同一截面上密度较大时排放、砼浇筑振捣质量、设备器材调试及管线耐久性等均较容易忽视。
现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知识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某些表面质量不错的工程,实际还存在着砼强度不足、钢筋废料充数、
主筋位移导致砼保护层增大或减小、设备启动困难或耐久性差、防水材料不防水或过早老化剥落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对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监督和检查,这就需要甲方、施工、监理做好协调配合隐蔽报检及签字验收、资料整理审查等工作。
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并严格管理,把由隐蔽工程不合格引发的质量隐患彻底消灭。
1.4忽视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过程中往往盲目急切追求节省工期和人员配置开销,而导致在管理结构体系上遗留下监督某些必要工作进展情况的严重空缺,例如:材料供给速度慢、送试及报告出具不及时、机具未提前检修而故障频繁出现、资金周转余地小、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单签字盖章迟缓、必要的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而发生矛盾纠纷等。
这些都源自于对施工进行前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全面,反而造成人员、材料、机具、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延误了正常施工进度。
可见,加强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落实施工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建筑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
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建筑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都要追究责任,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
2.2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建设程序管理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严格按照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工程验收时必须有建筑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2.3项目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根据建筑工程规模、性质、等级、特点选择施工质量信誉好,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
要严格考察其资质等级、技术能力、类似施工经验、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条件、财务运行状况、有无安全生产措施等。
经过筛选后按有关规定规范运作,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和批准确定施工企业,把好施工企业的准入关,并按规定选择好工程监理单位,全部实行施工合同管理。
开工前按规定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并及时和协调好有关具体工作事项。
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明确不可预见的灾害性外界环境因素对工期影响后的处理办法,不应盲目追求施工工期,要确保在质量过关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工期。
了解有关建筑施工管理条例的现行法律法规,精于管理,机械配套,人员数量、资格与其承担的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
中途尽量不要更换,使其相对稳定,促使增强责任和周全考虑质量方面的问题。
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施工单位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精心组织做好施工图纸等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精心审查施工企业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设计。
严格审查确定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和确定其划分的单位、分部、单元工程项目。
完善其质量检验、测试和施工技术手段和措施。
确定施工质量的评判标准,明确检测质量的手段、方法。
确定违规的整改期限和造成不同档次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罚措施。
2.4严格进行施工企业监测
严格检查施工企业有无建筑违法违规行为。
如工程不得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辅助工程只允许一级分包、分包单位相应资质是否符合规定并是否得到项目法人的同意等。
检查施工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各种机械设备、人员组合、项目经理、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是否按时到位,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严格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原材料、构件的品级质量,包括按合同的要求规定的质量标准订货、加工、采购、包装、运输、检验、堆放、储存、保管、出仓等。
可用抽样检查或全数检查的方法。
对主要且用量较大的要求采用“定点”供货办法,以求质量的稳定性。
对不符合要求施工质量要求的一律拒收,直接退货或就地做好封存标记。
对照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强化工序控制检查,做到认真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在本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如图形的平面几何尺寸、轴线,纵向的高程、高度、拱度、垂度,钢筋的规格、数量、布置,模板支撑的变形和位移等要善于发现质量波动、变异或事故征兆,及时调整处理。
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施工图纸,并衔接好相应的工作关系。
跟踪参与重要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单认证、抽样原材料送检、试块试验的标定校验等。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施工企业承诺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检查。
对“三检制”的执行情况,“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提交的质量技术档案记录、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情况、质量统计分析资料、质量控制图表进行审核与检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将施工管理落实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过关。
云计算环境下的`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思考【2】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相互的应用模式,云计算的应用革新了IT产业,为推动IT产业良好奠定基础。
而近些年迅速崛起的生物信息网络、Web分析网络等新型网络的推出,对大规模图数据处理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种情况下,需要在云计算环境下,优化运用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大规模图数据处理功能。
基于此点,笔者将从概述云计算展开,就云计算环境下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优势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云计算大环境下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云计算环境;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优势
图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类抽象数据结构,在结构和语义方面比线性表更加复杂,更具有一般性表述能力。
因此,当前所推出的新型网络社交网络分析、语义Web分析、生物信息网络分析等,对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想使新型网络可以高效、灵活的运用,需要优化运用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使其可以对大规模图进行高效的处理。
所以,在云计算环境下,优化运用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1云计算概述
1.1云计算
云计算是于美国IBM公司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将其定义为:可以同时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是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核心为互联网。
由此总结的云计算的技术特点为:
1) 虚拟化。
云计算的运用是通过云计算服务器来实现的,它是不具备有形的实体。
对于云计算服务器的运用,则是用户的网络工具,如计算机、手机等在网络环境下,与云计算的服务器连接,进而利用云计算完成各种计算任务。
2)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因云计算具有多种功能,使得云计算平台可以支持不同的应用程序同时运行。
而使云计算可以如此应用的原因是云计算集群规模具有动态伸缩性,可以满足各种应用程序的应用需求,同时也可以扩展应用。
所以,云计算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3)经济性高。
因为云计算本身就具有超强的容错能力,所以利用廉价的云计算集群服务器就可以支撑大规模的云计算集群,促使云计算机集群发挥作用。
由此可以说明,云计算占据了低成本优势。
这也是云计算能够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1]。
1.2 云计算的相关技术
为了使云计算可以更加广泛且有效的应用,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的云计算相关技术,在云计算应用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2.1 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
此项技术是云计算存储数据的主要手段。
海量分布是存储技术具有经济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等特点,利用此项技术并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可以提高云计算数据存储量和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1.2.2 数据管理技术
云计算在高度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提取、分析、比较、存储等。
这一过程中,如若不能有效地管理数据,容易造成云计算数据丢失,给用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所以,云计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对云计算中大量数据进行高效管理。
1.2.3 并行编程模式
云计算并行编程模式的有效运用,可以对云计算并列运行的各种应用服务予以合理编程,促使云计算可以正确的执行多个并列程序,提高云计算运行质量、效率。
所以,云计算并列编程模式有效实施也很有必要[2]。
篇10:职称论文
摘要:从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医院在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办法。
关键字:医院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
引言
从安然事件到世通舞弊,从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的申请破产到美国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从“银广厦陷阱”到蓝田股份的“新天方夜谭”,人们对审计行业的不信任达到了一个高峰,审计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在一系列的舞弊事件后,审计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揭露舞弊的责任和风险。由此,传统的审计理论正在面临新的变革。20世纪九十年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审计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也是审计理论的一次飞跃。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给医院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难、更新的挑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概念及作用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内设的审计机构,是从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具有不同于外部审计的特征,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内部审计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促使其合法合规;另一方面要对医院的领导负责,促进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只有科学掌握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医院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形式,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其他监督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独立作用。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基本作用首先是经济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医院经济监督的第一个窗口,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医院的经营行为,使经济整体运行协调一致,从而自我约束。
(二)内部审计的评价鉴证作用
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之一,实质是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议。鉴证是对医院经济活动的鉴别和证明,针对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通过开展绩效审计、经营目标审计、内控制度审计,对医院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及评价,协助管理者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二、当前医院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导致内审作用难以发挥
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对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具体工作目标,甚至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职能和作用认识的错位,使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成为一件不能实现的事情。由于对内部审计认识上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医院虽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却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有些医院配备了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出现了将内部审计机构放在财务部门,或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的现象,造成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强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少数医院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由于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造成内审工作很难开展,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和作用。
(二)人员配备和人员素质难以达到要求
目前,内部审计机构虽都配备了专职内审人员,但人员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内审工作的需要。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单位对人员配备不够重视,内审人员大部分是从财务、管理部门调配而来,这些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知识和经验,但对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内审工作所应具备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三) 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大量运用计算机来完成,审计对象从传统的被审对象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制账、表、证转变为大量的电子数据、文件;审计范围也有传统的纸制数据而是包括计算机系统平台、业务处理系统、电子数据、操作安全性等多方面,审计的方式没有跟进,审计的手段没有提高,必然造成内审工作的被动。同时传统的审计范围往往只是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审计仅限于事后的监察,不能有效的预防管理中的复杂情况,同现代管理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有效的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使单位领导对审计工作不重视。
三、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一)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
根据《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组织保证。只有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性,这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实行成本控制,以减员增效来降低经营成本。所以,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因此,要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首先是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等职能。在行政隶属关系上,不能再隶属于财务部门或者纪委,而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审计人员也由相对独立的财会人员兼任,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二)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要将那些懂业务、知识面广、能力强的人选拔进来,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将内审部门变成医院安排闲员的可有可无的福利部门。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和审计理论水平。医院应对内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强内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内审人员也应注意更新知识,通过自学、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三)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内审人员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路子。尤其是在会计电算化日趋普及,实用型的财务软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内部审计人员更应抓住契机,采用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技术,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本身及系统处理与存储的信息进行审计,早日实现医院内部审计电算化。内审要改变单纯依赖观察、比较、分类等审计老办法,要在内部审计中运用结构方法、数学方法、信息论和控制论,充分利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变现行审计的现场审计方法,实行非现场审计,有效节约办公资金,提高审计效率。
结论
实现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是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完善审计体系、满足卫生审计的要求,实现医院的生存发展、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主编.审计理论研究.第2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黄娟娟.医院内部审计如何适应现代经济管理.海南审计.(5-6):81-83
篇11:职称论文
地质工程师是指掌握并运用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的资源勘查与技术、经济评价以及对工程建设地质进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选自国家级期刊《煤矿开采》中的职称论文范文:矿山地质勘测工程中的问题浅析。
[摘 要]长久以来,地球化学探矿能否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学、地球化学异常模型与实际运用等诸多问题是地化探矿工作中的疑难核心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地球化学探矿中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而为今后地球化学探矿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探矿,思考
一、地化探矿几个问题的分析
1.矿床区分和矿化异常,是多年来地球化学探矿工作的首要问题,使用当前世界上各种先进的地球化学测量办法可将金属矿床划归为一种地球化学异常。而寻找金属矿床问题,也就可以归结为寻找这种地球化学异常。用各种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查明各种地球化学异常。但所发现的异常数却要超过工业矿床数的许多倍,并且由于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出现小矿异常大或大矿异常小的情况。在个别情况下,那种小(弱)异常还可能被天然的和技术上的干扰所掩盖。这就要求查明由一定规模和产出条件的矿床,在地球化学场中所产生的异常,并从发现的大量异常中,划分出那些与工业矿床有关的少量异常来。这就是地球化学异常评价问题。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内容是:(1)定性,即确定异常性质,鉴别矿体异常与非矿异常。非矿异常中,主要是矿化异常,也就是达不到工业要求的矿化所引起的异常。(2)定位,即判断异常与矿体在空间上的关系。(3)定量,即估计矿体的埋深、规模、产状、形态、矿石组分、成因类型等。这三条中,第一条是异常评价的根本问题,对它有两种认识:一种观点是,认为化探能够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常。理由是,元素集中到一定程度才成为矿体,元素组合和含量的变化与矿化应有本质的差异。据称,苏联就解决了异常评价中的这一关键问题。其准则是:a.矿化晕中组分比矿体简单,且异常孤立零散,没有中心,分带不明显。b.组合 (累加或累乘)晕指数值的变化曲线在横交矿化走向方向上,不能形成明显的最大值。c.在相似地质条件下,矿化异常规模小。此外,结合构造、岩性、蚀变情况和其他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矿体与矿化异常。地球化学障的研究,也可能有助于这种鉴别工作。另一种观点是,元素集中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矿体,是根据当前采、选、冶的技术水平由人们确定的,今天属于矿化的,将来也可能算做矿体,即认为矿化与矿体没有本质差异,两者的异常不能区分。例如,斑岩铜矿床,平均Cu含量达0.2的矿化斑岩体,与含铜矿床的斑岩体0.4,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基本上无法区别开来。如在理论上区分矿体与矿化异常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却硬要区分,那是徒劳。但如能区分,而人们不想法区分,那便是保守,因此这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2.地球化学异常模型与实际运用
探寻地球化学异常通过模型设定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编写例案,建立了一系列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型,这种模型是矿床成因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矿的客观表现。它是从大量实际资料中抽取出来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共同特点,概括地表达了元素或化合物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金属矿床上,在周围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性。它表达了:(1)地球化学异常的几何形态(异常的几何形态,大体上与矿体或矿化带的形态相一致),直观地反映了形成矿体或矿化带或晕的控制因素。(2)组分及其分带性,即对于各种类型矿床原生晕,晕中组分与矿石组分完全一致,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和水平的分带性,客观地反映了矿石的成分及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3)元素浓度分带特征,即晕中元素浓度随着远离矿体、矿床、矿田乃至矿带,一般呈现逐渐降低的规律,它反映了元素含量梯度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矿化中心,以及鉴别富矿化与分散矿化。
建立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对于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总结,都是一种较理想的表达方式。它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又便于利用。由于资料的限制,新建立的模型可能会有不少欠缺,这就有待于今后有了更新的资料时,对原来的结论进行修改,这也是科学推理的正常过程。又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并非完全与模型符合不同地区,相同类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也往往不符合(重现)。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在未知区所获得的异常.只要某些方面与模型符合、复合,就可大胆提出验证意见。因为完全符合、复合,在目前是不可能的。
3.试验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何为实验测量就是指在一个地区着手进行生产之前,选定最佳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它是通过选择与所要寻找的矿床类型,地质及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尽量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试验确定的。这就是试验测量。
对不同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实验测量的内容也不同。归结起来,其内容大体是了解覆盖物的性质、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点,选择取样介质,确定取样密度、样品粒级、取样层位:确定样品处理方案:选择指示元素:测定未受矿化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岩层中的金属含量,确定地球化学区域背景值、局部背景值和异常值;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特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找矿标志,确定解释评价地球化学异常资料的准则,等等。
试验测量是在以往的资料基础上.借鉴实际经验,有重点地进行。对样品类型、取样介质、指示元素等有效性检验,是实验测量的一个重要部分。
4.化探及应用程序基础工作
通过近二十年的地球化探矿工作的总结,我认为地球化探工作的工作程序是:取样一加工一分析一整理资料一检查异常一验证异常。从中可以看出,“验证异常”之前的工作,都是基础工作:笔者认为,化探基础工作中,最需加强的应为以下几方面。
(1)地球化学理论工作。研究各种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是最基本的基础工作,它是制定相应地球化学普查方法的依据、这一工作,一方面是积累和总结实际资料,另方面是实验,如进行成矿、成晕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及数学模拟实验。主要研究在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方式,集中的环境、条件及存在形式。第三方面是进行温压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基础工作.能为制定地球化学普查方法、正确确定取样介质、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2)地质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对构造、岩层、蚀变、矿化现象的观察了解,对矿化及成因类型的认识,并加强对岩石学及矿物学的研究。
(3)实现编录工作的标准化。
(4)分析基础工作。扩大分析元素的范围,今后应争取达到80种增加分析手段,努力研究出高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准确度的相态和价态分析以及微区超微量分析方法一建立分析中心,实现基本分析的仪表化和自动化,提高质量。
(5)制定严密的取样、加工、分析、资料整理等一整套的质量监控方案。
(6)实现资料整理的标准化,建立基础资料。其中应包括:我国各种岩石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各种介质如水、空气、植物、土壤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各种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各种类型矿床矿物的包裹体温度、成分、盐度、同位素测定数据:主要指示元素的存在形式;成矿、成晕的热力学数据:各种地球化学测量的原始数据图、元素地球化学图、地球化学成矿预测图、景观地球化学图等基本图件;报告书:各种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和数学模型:典型研究例案及找矿例案等。
建立相应的系统。例如组织管理系统,元素的中心测试系统,岩石学和矿物学中心测试系统,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系统等,是实现、加强基础工作的组织保证。
二、对地球化学探矿工作中几个技术补充说明
1.层控矿床在地层剖面上的岩性特点是:下部通常是一套碎屑岩,上部是碳酸盐岩石,工业矿体一般存在碳酸岩石的中下部。下部碎屑岩(特别是细碎屑岩)具隔水性,上部碳酸岩石是含水岩层,两套含水性不同的接触带有利于地下水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水源。
2.层控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矿源层,矿源层中可能初步富集了某种成矿元素,但更主要的是分散于矿源层中的物质能否被“解放”出来转入溶液。正如 “两次成矿说”所指出的:“物质的玻璃状态(火山玻璃)成混合物状态(如碎屑沉积),各组份之间没有化学平衡关系。这些岩石在扭应力和热力驱动下,容易晶化,在结晶过程中,不易进入晶格的某些金属元素则转入溶液形成矿液,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碎屑岩和火山岩通常是层控矿床的矿源层,为成矿作用的来源。
3.层控矿床工业矿体的形成是异地改造富集的控矿层位可分为矿源层和储矿层两部分。其中:矿源层层位稍低,在许多情况下由碎庸岩和火山岩组成;储矿层稍高,常由破酸盐岩石组成。
4.产于厚层状灰岩和厚层状白云岩中的矿体,大都呈不规则脉状,线状,串珠状产出,形态复杂,不易勘探;产于薄层状泥质灰岩和薄层状灰岩接触带 (或两种岩性突变带)的矿床,一般顺层发育,形态比较规则,多呈似层状和层间透镜体产出,容易勘探。这种现象可解释为:厚层状灰岩和厚层状白云岩层理不发育,岩性单一,在扭应力牵引下,多产生节理裂隙,不易形成层间剥离,矿液只能沿节理裂隙活动,难于集中,矿体形态复杂,分散;薄层状泥质灰岩与薄层状灰岩接触带(或两种岩性突变带),由于岩性差异大以及层理发育,在扭应力牵引下,不易产生节理裂隙,却容易形成层间剥离,矿液易于集中,常形成顺层发育的大型矿床。可见,岩性时矿床的控制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地球化学杂志,2005,(10).
《煤矿开采》期刊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3677/T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225。是煤炭行业矿井开采新技术、新产品及研究成果的主要发布媒体之一。《煤矿开采》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重点收藏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工程行业的技术人员、科研与设计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师生。,《煤矿开采》成为双核心期刊,《煤矿开采》期刊连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工程类核心期刊表中位列前茅。
篇12:职称论文
[摘要]xxxx理工学院所创设的教学企业理念,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难题,而且通过教学企业项目确立了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工商管理 教学模式 教学企业探析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管理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实际的管理工作技能和经验。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管理者管理的最终对象是人,这需要管理者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单靠理论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让学生大量接触实际管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企业面对的是瞬息万变、充满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的经营环境,管理者必须面对各种变化作出不同的决策。
日本着名企业家土光敏夫说过:变化是企业的本质,我们需要的是那些先于变化并创造变化的企业。美国管理专家卡斯也说:现代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应对变化。管理者的这种能力,不是在课堂上能够培养出来的,必须让学生在一个实际的企业环境中接受有目的的训练。
xxxx理工学院成功地在校内建立了教学企业,目的是通过教学企业项目来解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难题,而且还通过教学企业项目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教学企业模式介绍
1.企业环境建立。
xxxx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teaching enterprise project,简称tep)是该院工商管理系独有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1995年开始实施。通过在学院内创建实际运作的企业,构建完全仿真的企业环境,组织学生到校内企业进行教学实习,使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接受有目的的训练。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在学院内部建立了23个教学企业,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按实际企业环境运作的创新商业服务中心,如客户关系管理电话服务中心、msc义卖市场bazzr、msc迷你市场cheers、msc化妆品店、msc物有所值店、msc电器及电子店、msc giordano、msc unity(u/d)、msc动作与行政部、msc货物管理/开发部、运动与保健中心、佳节组等。这类中心负责学生在商业中心实践项目的实习。另一类是教学企业的后勤部门,如教学企业的行政部、教学企业的活动和室外展销会策划部、电子学习发展中心、知识管理部、运动与保健中心规划部、财务资源服务中心、设计媒体服务中心、人力资源联系部、网上投标中心、外包服务中心等,负责学生在商业项目的实习。
2.课程体系设置。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以激情、创业为办学特色。
其办学宗旨是让每一位工商管理系学生接受全面的商科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当程度的专业技能训练,不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不断促进学生对企业化与国际化的认识。围绕教学企业项目,工商管理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统一开设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开设会计、统计、经济、管理、营销、商业沟通、电脑软件等科目。第二学年分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设置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科目,第二个学期进行教学企业项目训练。
第三学年按专业开设相关科目,同时不分专业开设加值科目,并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企业培养(毕业实习)。.在教学企业项目的实践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构建了由理论科目和实践科目两个部分三个单元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理论科目安排四个星期,开设两门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和客户服务。它的开设是为实践科目做准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科目的训练中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科目又分为商业中心训练和商业项目训练两个科目,各为九个星期。实践项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商业运作的实际技能、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和应对能力。
3.教学安排。xxxx理工学院在校内建立了众多的教学企业,每个教学企业可提供少则4~5人、多则30~40人的实习岗位。
在教学安排上,将学生分成a,b,c三组,每组轮换进行理论科目、商业中心和商业项目三个单元的训练。由于教学企业数量众多,又实行分组训练,因此可保证每个学期同时安排360名学生到教学企业进行实习。教学企业整年运作,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工商管理系各专业学生通过第一学年统一基础理论科目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在教学企业项目训练所应具备的基本商业管理知识,在第二学年投入到教学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如a组学生在商业中心科目中以团队形式被分配到各个企业进行顶岗训练,主要进行企业一线操作及流程的训练,包括商店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话服务、健身房管理服务等实际的商业服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营销活动,经营收入的50%作为学生的报酬,40%作为企业发展扩大资金,10%上缴学院。而b组学生参加理论科目的训练,主要完成项目管理、客户服务两个专题的学习。c组学生在商业项目中主要进行市场调研方面的训练, 如替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开展项目研究,为企业或学院其他学系策划展销活动方案,等等。
4.训练方法。
xxxx理工学院教学企业的训练方式,简单说就是教做学的过程。在这里,通过教师与客户的联系,由客户提供实际的业务需求,教师作为客户所提供业务的管理员,对业务进行分配和指导。学生根据客户的业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方面接受对业务操作以及产品知识的培;另一方面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边学边做,接受到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训练,从而达到对商业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在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真实业务的运作训练,在这种被精心设计好的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很多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作为教学企业,训练的重点有五部分内容。一是训练学生对商业程序、业务流程的知识养成。由所从事的岗位知识概念人手,进行方案的规划和策划、履行和实施,最后进行总结回顾。这样,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企业实习,使学生清楚自己在教学企业实习过程中学什么、做什么以及知道怎样学、怎样做。二是强调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企业的每一个实习项目都是由一个团队小组共同参与完成的,只有小组成员之间不分彼此、相互合作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三是加强对学生的品格和纪律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必须穿着工作服装参加每周的学习分享会议。四是训练学生通过承接客户的项目计划来获取真实的商业训练。五是在教学企业的实习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开发和维护自己的知识管理网页,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能力。
5.教师的职责和选聘。
在教学企业实践项目中,存在着客户、教师、学生这三者关系,教师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对于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的教师来说,他们将承担1 1项任务,包括:(1)提供商业程序、业务流程发展的训练指导;(2)提供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3)指导学生自学的能力;(4)促进团队共同学习; (5)辅导学生并传授终身技能;(6)劝导和管理学生;(7)项目业务发展;(8)项目、业务的客户管理;(9)指导并负责整个项目、业务工作的完成; (10)确保学生素质;(11)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估和鉴定,并做出反馈。
学院十分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选聘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并与客户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学院管理层在学生完成教学企业项目培训后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学生对所进行的实习训练情况以及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
6.考评和激励机制。
对理论科目,主要通过讲课、研讨会、实圜型!竺!!里中验组织教学,成绩考核通过测验以及对学生电子个案研究报告、个人和团队实习表现评估综合评定。对实践项目的考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即同组学生测评占5%、个人对外营销业绩占10%、实习综合报告占10%、个人实习表现鉴定占75%。
其中个人表现鉴定内容有10个方面,包括:(1)商业计划程序的表达与悟性能力;(2)企业精神;(3)工作态度与职业素质;(4)产品知识;(5)素质和效率;(6)语言表达沟通技术及客户关系;(7)主动性和领导能力;(8)团队精神与组织合作性;(9)料理事务、个人修饰;(10)纪律。每项占10%,由指导教师评定。每一个实践环节结束后,指导教师都以面对面的方式对每一个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鼓励和提醒,力求学生在下一个实习环节中加以改进,取得进步。
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院专门设立最佳顾客服务奖、最佳个人对外营销奖、最佳组合奖、最具领导才能奖等多个奖项,对在教学企业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教学企业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1.解决实习难题。在教学企业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实习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实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针对性也很强。不论是在商业服务中心的各类校内企业里,还是在商业项目的各个商业活动中心,学生们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实际的商业运作,接受实际商业运作的训练,达到企业实习的效果。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围绕教学企业项目,可以精心设计专业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培养具有全面的商科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目的。教学企业项目统一安排在第二学年某一个学期,学生被安排到教学企业实习之前,他们已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工商管理知识,到教学企业的实习并不是简单的实习,而是真实弹的商场演练。
在学生到教学企业实习前或实习中,学校精心安排了四周的理论专题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专题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在教学企业的顶岗实习中做什么、怎么做。同时,在教学企业实习之后,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性更为明确,也为今后的毕业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构建全新的教学训练模式。教学企业项目,从形式上看与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无异,所不同的似乎是校内校外企业的差别,其实不然。组织到校外企业实习,主动权不在学校而在企业,这就是目前国内学校组织学生实习困难的主要因素。而教学企业是企业办在学校,其目的就是为了安排学生实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校内企业实习,完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习。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练,形成了教做学的教学训练模式。
4.加快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企业项目,对师资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相对全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因为在教学企业项目中,每一位教师都扮演着实际企业项目经理人或管理人的角色,学生在实习中所承担的企业经营、项目开发活动都是真实的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存在风险,这种风险责任主要南指导教师来承担。因此,学生实习过程中对各种商业活动运作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指导组织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的培养和锻炼。
三、教学企业模式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目前,在国内高校主要有两种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模式,一种是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另一种是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由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极其复杂,许多重要影响因素无法模拟。
因此,模拟经济活动和实际经济活动会有较大差距,学生只是在模拟的环境中认识经济管理问题,很难对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行为有更为真切的认识。同时,建设校内模拟实验室还需要有大量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投入,建设成本很高。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也存在局限性。
一是对于产学研型实习基地,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注重商务运作的具体实践,难以像理工类专业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二是对于企业化运作的实习基地,考虑到运作成本,存在与校外企业实习同样的问题。
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围绕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以教学企业项目为核心,突出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精心构建了全面商科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两个方面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得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工作能力强,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成为具有亲商理念、经商思维以及区域化、国际化知识的现代商务管理中高级人才。
通过教学企业的建立,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的环境中;另一方面,通过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为学生增加更多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教学企业项目,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学习实用科目,通过教做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感知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的训练使学生不断增加企业实践的经验,从而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为培养学生完整的商业经营方法和树立企业家精神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企业项目的训练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终身技能,学习经营的方法和技术,奠定经营之道,学习企业家精神。
这种有目的的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到实际企业环境中接受训练,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尚未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国内,传统的方法是组织本专业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但是到校外企业实习面fl缶很多困难,一是实习企业难找,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因为学生的实习不仅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往往还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指导学生,打乱了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给企业带来了负担。
二是实习的目的性不强,学生不明确要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三是实习效果不佳,学生去企业实习,通常人数很多,可供实习的部门场地有限,实习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地匆匆而过,很难有了解业务、熟悉业务的机会。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学企业模式虽然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但至少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我们探索职业教育新的模式给予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周波.亲验式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
[2]冯英.基于商业化运作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设想[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9).
--------------------------------------------------
篇13:职称论文
一、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的职业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教师角色经笔者的总结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楷模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的成人榜样,教师对于学生不仅是社会道德准则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社会道德准则的体现者。二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三是严格管理者的角色。教师不但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而且还是纪律的执行者。
二、角色转变的依据研究性
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促进者。
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当借鉴罗杰斯的理论,使教师转变为促进者的角色,充分的信任学生,恰当的指导学生,让其进行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而教师此时促进者角色行为的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恰当的研究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平等的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分享感情。
三、角色转变的特点
1、课程改革的建设者。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而教学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的、更复杂的攻坚战。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政府部门和校长的事,领导怎么布置就怎么办,教师是执行者,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教师自觉地研究课程,学习课程,自觉地参与课程改革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者,而应是主动的推动者,应当克服被动思想,主动去参与并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新型师生关系的创作者。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问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指导者。研究性学习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探索实践,在这一领域充当指导者和组织者。
后现代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多尔认为,课程设计要呈现失衡、关联、情境化的课程结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每一节课都是师生激情创造而不可重复的过程;课前设计,已经很难采用以往科学与分析的模式,来完全预知学情。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合格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摆脱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固有模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生成,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准备,也要想好不可预测的应对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4、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由是很多的,但是,当教师以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给学生过度的自由,而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注重教育学生遵守一定的纪律和规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强调:“只有对能自律的人,能负责任的人,我们才能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教会学生自律并不会妨碍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只会促进他们的发展。在研究性学习中。严格的课堂纪律是研究性教学策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
可见,教师角色转化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评中级职称论文
★ 写学术论文的技巧
★ 工程验收意见评语
【建筑工程职称论文范文(共13篇)】相关文章:
毕业生论文提纲格式2023-11-09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2023-09-12
大学生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参考)2023-01-23
论文尾注期刊格式范文2022-06-26
发教学论文期刊2022-06-02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024-04-17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技巧2022-07-12
工程机械专业毕业论文2022-07-02
论文的摘要主要写什么2022-08-03
水排水工程设计质量实践研究优秀论文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