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料判读技巧

时间:2022-06-23 05:54: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气候资料判读技巧(共6篇)由网友“ZZ”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气候资料判读技巧,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气候资料判读技巧

篇1:气候资料判读技巧

气候资料判读技巧

气候资料的判读高考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高考能力要求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考复习中疑难问题较多的内容。

气候资料的判读主要是依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历届高考相关的地理试题中提供气候资料的形式主要有:气温曲线和降水直方图、列表资料或其它统计图。

不论给出哪种气候资料形式,判断气候类型都是先从气候资料中提出有用信息,再进行气候类型的判断。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及技巧:

1.提取信息:从繁多的信息中,主要提取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再适当兼顾其它信息。因为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和高考考试内容都只要求陆地上的气候类型。1月和7月分别表征大陆上北半球的最冷月、最热月或南半球最热月、最冷月。这是判断气候类型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数据。其它信息包括部分地区(如大陆内部地区、高纬大陆地区、高原地区等)的风力、日照等数据资料,以及该气候资料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植被等情况。掌握了这一技巧,就能够更准确从繁多的数据资料中提取判断气候类型的关键性的数据。

2.依据所提取的气候资料数据以及相关的其它信息判断气候类型。

首先,依据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数据判断该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各温度带的气温指标如表1:

表  1

最 冷 月 最 热 月

热  带 大于15℃

亚热带 大于  0℃

温  带 小于  0℃ 大于10℃

寒  带 小于10℃

例:阅读下面的气候资料,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图 1                            图 2

图1所示地区最冷月(一月)气温低于0℃,最热月(七月)气温高于10℃,应判断为北半球的温带;图2所示地区最冷月(七月)气温高于 0℃,应判断为南半球的亚热带。

依据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数据判断温度带时应注意:热带气候中,热带雨林气候各月气温一般在25℃以上,热带沙漠气候的气温年较差稍大,最冷月气温可能低于20℃(但一般应高于是15℃);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气温一般高于0℃,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很大;寒带气候中,最热月在0℃―10℃之间的为苔原气候,最热月小于0℃的为冰原气候。

不同温度带在判读气温资料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热带气候类型主要看最冷月,最冷月气温高则全年气温高;寒带气候类型主要看最热月,最热月气温低则全所气温低。亚热带类型和温带类型兼看最冷月和最热月。判断时还应注意,因气温是变化的,而且气温在分布上是逐渐过渡的,所以划分温度带的温度指标是大致的指标,应尽量少涉及临界温度,如最冷月15℃属热带还是亚热带等问题,这样对温度带的理解会更符合实际。

其次,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各种温度带的降水类型如表2。

表 2

降水多少、降水季节分配 气 候 类 型

热  带 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分为多雨季节、少雨季节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季多雨、 夏季少雨 地中海气候

温  带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很少,夏季稍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节分配均匀 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阅读下面表格中气候资料,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表 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气温 ℃ 28 25 26 27 30 29 27 29 28 29 30 28 28

降水mm 310 285 290 350 230 250 280 230 220 320 310 300 3375

表3所示地区全年多雨,应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

依据此方法,图1所示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应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图2所示地区冬季多雨、 夏季少雨,应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只要熟记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所包括的降水类型,就能比较容易地根据降水情况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类型可不分降水类型,只按气温判定即可。

篇2: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商务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气候的季风气候显著以及气候复杂多样两个典型特征,并详细说明了典型的气候对我国气温降水的影响。本节课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节,同时也是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重要部分,为后续综合分析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情进行一下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学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并且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的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准确画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说出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影响。

2、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熟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理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示意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树立探索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立,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难点】

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

五、说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理解气候这一知识相对抽象,但是学生对于气温和降水有直观的了解,所以本节课我会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谈话法、地图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良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所以在这个环节,我采用生活实例的方式进行导入:

同学们,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的人们用各种方式准备春节,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这反映出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差异呢?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气候的基本特征。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最典型的特征,在讲解这一块知识的时候,首先先让学生阅读 图2-2-1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比较冬夏季风的差异。

【提问】在学生看图的同时让他们思考是冬季风影响范围大,还是夏季风影响范围大?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随后根据学生们的讨论,总结冬季风的影响范围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小。

【提问】了解了季风与非季风的范围后,再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2-2-1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①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受夏季风影响比较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的差异;

②指出季风区的大致范围,说说其海陆位置。

③我们的家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④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说说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过地区地势的变化。

描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对答案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问题设置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在讲解“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这一块知识时,我会以图导因,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

【提问】先观察 图2-2-2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 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对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通过自学以及讨论的方式,能够进行一定的总结,随后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长。

【提问】对于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我会让学生先观察 图2-2-4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然后看图分析降水量的规律,为了便于学生总结规律,我会先设置下列问题

①先看图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结合图2-2-5归纳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②400mm等降水量线和我们学的哪条线相似?我们所在地的降水量是多少?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上述问题能够总结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展示图片】为了检验总结的规律是否符合我国相应城市的降水分布特点,接下来让学生对比下列四个不同区域的城市。

【提问】

①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说说各地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②对照图2-1-2、图2-2-1,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等的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思考归纳】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且读图分析能够总结出:

四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秋季,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影响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

篇3: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一、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最典型的特征,在讲解这一块知识的时候,首先先让学生阅读 图2-2-1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比较冬夏季风的差异。

【提问】在学生看图的同时让他们思考是冬季风影响范围大,还是夏季风影响范围大?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随后根据学生们的讨论,总结冬季风的影响范围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小。

【提问】了解了季风与非季风的范围后,再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2-2-1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①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受夏季风影响比较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的差异;

②指出季风区的大致范围,说说其海陆位置。

③我们的家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④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说说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过地区地势的变化。

描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对答案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问题设置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在讲解“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这一块知识时,我会以图导因,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

【提问】先观察 图2-2-2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 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对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通过自学以及讨论的方式,能够进行一定的总结,随后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长。

【提问】对于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我会让学生先观察 图2-2-4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然后看图分析降水量的规律,为了便于学生总结规律,我会先设置下列问题

①先看图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结合图2-2-5归纳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②400mm等降水量线和我们学的哪条线相似?我们所在地的降水量是多少?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上述问题能够总结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展示图片】为了检验总结的规律是否符合我国相应城市的降水分布特点,接下来让学生对比下列四个不同区域的城市。

【提问】

①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说说各地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②对照图2-1-2、图2-2-1,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等的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思考归纳】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且读图分析能够总结出:

四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秋季,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影响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对于等降水量线的判读能力,提升学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对于学生而言,理解相对容易,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积累感受气候的不同,但是对于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还不了解。所以,为了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气候的复杂多样,首先让学生体会气候表示因素气温在时空上的变化。(设计意图)

【读图思考】仔细观察 图2-2-6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找出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并结合图例观察1月份南北温差值。

图2-2-7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观察全国平均气温。

【提问】认识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我会展示下述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在图2-2-6描出8℃、0℃、-8℃、-16℃等温线,说说它们的纬度位置;结合图2-2-1,说说它们与冬季风源地的关系。

②在图2-2-7中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说说其成因,联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差异,说说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的原因。

③归纳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由于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在此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先进行组内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承转:由于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提问】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影响变化,让学生先从课本中找出积温的概念,并仔细观察 图2-2-8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图2-2-9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说说我国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各个温度带的农业代表农作物以及熟制。

【图片展示】我会播放全国各个湿度带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认知。

承转:我国气候的多样性除了表现在南北差异的温度带以及不同的干湿分布区外,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各地气候带的不同。

【提问】结合 图2-2-10中国气候类型图,分析我国典型的气候带,并结合图2-2-11 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分别比较海口与哈尔滨、北京与银川、成都与拉萨的气候特点,说说其主要影响因素。

②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这样设置,是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运用地理技能的能力。

环节三、课堂小结

【活动探究,课堂总结】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会先让学生尝试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列出有利与不利影响。

然后通过列出结构图的方式,让学生填出我国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简单描述典型案例。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结构导图的方式总结,能够将枯燥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再次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

环节四、作业布置

课堂学习的结束,并不是地理学习的结束,应该以此为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让学生课下寻找本地的气温降水年统计资料,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验证。

七、说板书设计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板书,我的板书采用纲目式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主次关系,并且点出了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第二节 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冬夏季风差异显著

2、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二、气候复杂多样

1、温度带、干湿区分异显著

2、农业类型多样

3、地势高低悬殊,地势多样,加剧复杂多样

篇4: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是历年高考重要考点,对多数学生而言,却是十分头疼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气候类型的归因、气候特征的理解和气候分布的定位。这三个问题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小专题———《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的复习便可以构建起提高学生认知层次和知能应用水平的平台。

以下是该小专题设计的四个环节:

一、架设框架,构建模块,突破思维

气候成因 分布规律 判断方法

太阳辐射 定带 气候模式图

空间变化 定位法

大气环流 定型 气候分布图

气候因子 变化特征

下垫面状况

气温:文字描述 定性法

人类活动 时间变化

降水:数量估计 定量法

展示上述框架,师生互动:

释疑: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有哪些?相互关系怎样?

生答: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

归纳:对地球大气而言,太阳辐射是外因,但却是形成各气候带的最基本因子,并影响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下垫面状况主要是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气候。人类活动间接和直接影响气候……

释疑:它们如何影响气候类型的呢?

归纳:太阳辐射 定带 (热量带及气压带或风带)

大气环流(并结合下垫面分析) 定型 (降水类型)

分析:这些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影响,不同成因组合形成不同水热状况,从而构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空间上不同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根据地理事物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即能确定气候类型叫定位法。

应用举例: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 ;B ;C ;D 。

讨论作答:分别为温带季风、地中海、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理清关系,共性个性,及特异性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还有特异性。

分析举例:如上例中,A与D:共性是模式图,个性是分布图与模式图的差异。大气环流在影响大陆东西两岸上也存在差异:大陆西岸主要是地带性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的影响。同时受不同地形、暖流和寒流等下垫面状况影响,还会形成特异性气候现象。

释疑:下垫面状况主要有哪些不同类别?

生答:地形、海陆分布(洋流、沿海、内陆)、生物和物理性质不同地面。

释疑:请举例说明下垫面状况的差异对气候类型是产生什么影响?

生答:如欧洲西部与南北美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前者由于为平原地形及受强大暖流流经西岸的影响,其所跨南北纬度的范围及东西向延伸宽度均较较后者大(各有个性)。后者除受地形限制外,其中南美西侧还因为受到的是秘鲁寒流影响之故,分布和特征具有一定特异性。但因常年都能受到西风影响,它们均表现出温带海洋法气候特征(具有共性)。

释疑: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及中美洲的东北部均分布热带雨林的影响因子有哪些?

生答:纬度低、信风、迎风坡、暖流的影响。

释疑:这些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因子是否与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吻合?

生答:显然不是。一般主要是因为处于赤道附近地区,终年炎热,气流辐合上升所致。前者具有一定分布规律,但有别于常见的热带雨林分布规律。

释疑:非洲赤道地区东部又是为何未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的呢?

生答:因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改变了可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应有的水热条件的缘故。其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归纳:可见个性差异是在不同的因子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在影响气候类型的因子中有主有次,共性往往是由主要因子影响下形成的,个性则往往是由次要因子的差异造成的。。上述非赤道附近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以及赤道附近地区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情况则可视为一种特异性现象。

三、总结规律、比较异同、归纳特征

释疑:从气候类型的时空分布规律来看,你发现了哪些知识规律?

归纳:1.同的纬度和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着相应的气候类型;

2.热带的气候最低月均温在15℃以上,亚热带在0℃以上,温带一般在0℃以下。不同的气候带降水总量和季节变化也有差异。

分析:太阳辐射决定了气温的变化进而定带;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决定了降水的变化进而定型。它们共同的变化特点形成了不同特点的的特征类型。研究全球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图,通过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容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篇5:寒露的气候特征及养生技巧

气温降得快更干燥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天气也变得更加干燥。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冷空气频繁南下

进入“寒露”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频率和强度都会加大,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大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到10℃是常见的事。

天气降水稀少、雷暴几乎消失

随着寒露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转凉,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随之雨水渐少。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

篇6:寒露的气候特征及养生技巧

1、饮食清淡,保养心血管

但由于天气转凉,日夜温差又大,许多心血管疾病或是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针对寒露节气的饮食养生法,主要是在心血管方面的保养,饮食上应着重清淡,避免摄取过多盐分以及饱和脂肪酸食物,如:五花肉、奶油、鸡皮等;同时也建议增加水分补充,避免因天气转冷而导致水分摄取较为不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4、拒绝秋燥

秋天一般都比较干燥,建议大家洗澡不宜过勤,银屑病等皮肤病患者更要注意每次洗澡不超过半小时;不宜用碱性肥皂洗澡,而要选用刺激性较小的婴儿护肤品等。拒绝秋燥还需要随时注意补充水分,最好每天能够坚持喝7至8杯温开水,而且还要在饮食上注意控制,尽量多吃一些宜滋阴润肺和防燥护阴的食物。

寒露养生之饮食

多吃山药、萝卜等“根”菜

专家提醒:寒露节气养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药、萝卜等“根”菜。

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研究证明,山药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此外,山药对于糖尿病有辅助疗效,除了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还有改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用。由于山药中淀粉含量较高,因此在食用山药时,最好能用山药代替一部分主食,也就是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带来能量过剩的问题。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根据中医理论,24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10月8日是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

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此节气的养生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如合掌瓜煲猪、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白菜蜜枣煲羊肺、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粟米煲牛、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等,在润燥滑肠、清肠解毒上宜用槐花煲猪肠、火麻仁当归煲猪等。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技巧

《地理图表的判读》的说课稿

高三地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和复习技巧

初一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复读生怎样学习方法是什么

让学建构高效地理教学论文

高三地理应该怎么学区域地理

高考地理复习计划指导

区域地理教学计划

气候资料判读技巧
《气候资料判读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气候资料判读技巧(共6篇)】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复习的方法有哪些2022-09-22

高三最好的学习方法以及技巧2023-11-28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2022-11-01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方法与策略2022-04-30

图表 说课稿2022-10-25

高三地理教学的工作总结2023-05-19

高三地理一轮教学总结2022-05-06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2-05-07

人教版地理说课稿范文2023-07-11

气温和降水复习课件2022-08-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