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

时间:2022-06-25 05:41:1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精选5篇)由网友“ishbeveh235”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方便大家学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

篇1: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

1.口算

51-30 60-35 59-28 10+13 12+10 42+24 10+55 25+66 89+10 66+16 99-85 80-40 65-41 71+11 68+26 61-53 53-48 17+35 83-40 61-57 74-52 35+46 18+12 86-51 22+60 87-40 29+43 87-53

2.判断(1)在里,对的打“√”,错的打“×”

47 90

+29 -48

66( ) 52( )

(2)求“8比5多多少?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 )

(3)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 )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5)5×5=25读作: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 )

(6)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 )

(7)照镜子时,镜内和镜外的人上、下没有变,左、右对换了( )

(8)黑板面上的直角和书面上的'直角是一样大的( )

3.列式计算:

(1)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7的3倍是多少?8个6是多少?

(2)两步竖式计算

45+5+40= 83-50-4= 30-14-8= 70-33+7= 96-70+6= 94-60+4=

7+23-4= 93-49+27=

4.先看图,再填空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________;

(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__________;

(3)第一堆有3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 )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4倍。

○○○

(5)在8×6=48中,8和6都叫做( ),54叫做( )

(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 )八二十四(2)七( )六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积相同的乘法口诀来

12( )( )24( )( )

(8)1米21厘米=( )厘米 53厘米-18厘米=( )厘米

(9)你的身高大约是( )米( )厘米

(10)一条线段有( )个端点,是直直的,可以度量。

(11)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边是直直的,不可以度量

5.应用

(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9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

(2)亮亮身高85厘米,玲玲比亮亮高10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3)二年级有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

(4)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篇2: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了解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

1斤=10两、1两=50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本册的复习内容包括:

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测量、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统计。

二、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复习。

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两步解答时,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掌握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

3、“方向和路线”的复习。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4、“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5、“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6、“测量”的复习。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7、“认识图形”的复习。

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8、“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9、“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是: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验算方法总结

1、仔细观察的习惯。通过课堂上仔细观察情境图、操作的过程,发展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耻下问,随时表扬那些敢于、善于提问题的同学。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课堂上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3、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要局限或拘泥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多个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4、善于联想、猜想和假设的习惯。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时,可以大胆去猜想、假设答案,然后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时,可用这种方法。

如果学生养成了这几种好的习惯,学生的思维灵活度便会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会跟着上升。

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记忆方法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课上课下也可以用扑克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作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则,改掉以往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教育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还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班上的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往往是学习习惯不好所致,对待他们一定要有耐心,首先把他们当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好孩子来看待,多宽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教学中多关注他们,适当地对他们降低学习标准和问题的难度,延长习惯养成的时间,允许多次反复,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快乐。号召班上的其他同学多关心、帮助他们,建议家长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改掉身上的坏习惯,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篇3: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用分步式计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如70比25多多少?19比46少多少?

5、多几的问题。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如: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29+17=46)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

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

一棵大树高10()

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一本书宽15()

4、三角板中有三个角,有()个直角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篇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练习题

一、先填空,再列式。

1、一根绳长36米,用去6米,还剩下多少米?

想:求还剩下多少米,就是从总长的()米中去掉用去的()米,用()法计算。

关系式:一根绳长的米数―( )=(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美术组男生36人,女生比男生多9人,女生有多少人?

想:求女生有多少人,就是用男生的.()人和女生比男生多的()人合并起来,用()法计算。

关系式:学校美术组男生的人数+( )=(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人写15个大字,我还要写6个,猜猜我写了几个大写?

想:求猜猜我写了几个大写?就要从每人写( )个大字里面去掉我还要写的( )个,用( )法计算。

列式:

――――――――――――――――――(个)

3、一块橡皮6角。一本练习本2角。一支铅笔5角,

(1)买5块橡皮要多少钱?

(2)小明用1元买2本练习本,钱够吗?角

(3)我有2元,要买7支铅笔,还差多少钱?

二、提出问题,再计算

1、有46棵松树,有40棵柏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19只小鸡,有8只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或“×”。

28=854=20xx=8

36=1844=026=12

二、想一想。

有不到35个桃。平均分给5个或6个小朋友,都剩下2个,这些桃是多少个?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的总结

小学三年级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到八单元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优秀合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练习题(精选5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郑应芹2023-09-12

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2022-11-20

西师大版《9加几》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022-12-08

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说课稿2023-03-16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与复习的复习计划2022-09-12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022-12-2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8-29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字编码》教学反思2023-09-2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教学教案设计2024-01-29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024-03-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