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郑应芹(共14篇)由网友“不吃牛蛙”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郑应芹,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郑应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初稿 郑应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初稿 郑应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4-9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教具学具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情景导入:小朋友,动物王国有许多小动物,看,来了4只小猴子,他们蹦蹦跳跳,玩的可开心了。正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妈妈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妈妈可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水果?(出示课件) 2复习讨论: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子怎么分?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3、课件演示: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知道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猴妈妈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精彩,非常高兴,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听,,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伴随课件:我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可借助手中的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大组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课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情境图: 谈话:看见猴儿们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这么火热,兔儿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兔妈妈说:小朋友们,听说你们个个非常聪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课件出示:把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2)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还有困难,还可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十分之六。 (4)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1。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一份,在图上分一分。 (2)填写分数,并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摆一摆。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 几分之几篇2:认识几分之几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情景导入:小朋友,动物王国有许多小动物,看,来了4只小猴子,他们蹦蹦跳跳,玩的可开心了。正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妈妈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妈妈可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水果?(出示课件)
2复习讨论: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子怎么分?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3、课件演示: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知道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猴妈妈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精彩,非常高兴,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听,,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伴随课件:我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可借助手中的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大组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课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情境图:
谈话:看见猴儿们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这么火热,兔儿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兔妈妈说:小朋友们,听说你们个个非常聪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课件出示:把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2)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还有困难,还可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十分之六。
(4)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1。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一份,在图上分一分。
(2)填写分数,并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2。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摆一摆。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篇3: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二节课,是继学生学习了几分之一后的一节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而几分之几是对几分之一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小数的认识以及分数的进一步认识,认识几分之几不仅是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也为异分母分数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1、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肯的评价,真诚的鼓励,引导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情满怀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品创造分数,学生劲头高涨,人人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合作氛围融洽,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亲身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3、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由易到难的梯度式习题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又通过整理、总结,使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
4、但由于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为了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使最后的练习及总结稍显仓促,时间上安排不太妥当。
篇4: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 初稿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 初稿 郑应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9―10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算理、”整体“与”个体“的转化,化未知为己知。 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抽象后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理解”1“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纸卡片、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四人小组讨论)。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99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100页”练一练“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篇5: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并且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几分之几的认识。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传授新知识之前,我先进行复习导入,让学生温故几分之一的内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说说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底表示什么意思。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仍然让学生思考每道题的意图和如何解答。力求做到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节课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重点基本上把握,但花的力气不够,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均分”,做好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这些方面的缺憾都值得我今后思考和改进的。
篇6: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 初稿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 初稿 郑应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04-10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布袋、9个黄球、1个白球;4个红球、转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事先准备好一副排好顺序的扑克牌。(铺垫)[语言要带有神秘感,阴阳顿挫,抓住学生] 同学们喜欢玩扑克牌吗?(扑克牌) 1、从中取出两张“Q”和“ 8”,请一位学生看牌,并告诉大家这两张牌之和为多少?(20) 2、你们能猜出这两张牌可能是多少吗? 可能是(13+7、12+8 、11+9 、10+10)。 (板书:可能) 3、如果从中再取出一张牌,得知这三张牌之和仍为20,那第三张牌可能是什么牌? 可能是大王,也可能是小王。 (等可能性) 4、如果从中再取出两张牌,得知这四张牌之和也为20,那这两张牌是什么牌呢? 一定是大王和小王。 (板书:一定) 5、从这54张牌中把红桃都拿出来,如果从这十三张牌中任意取出两张,这两张牌之和是20,共有几种可能? 共有(13+7、12+8 、11+9)三种可能。因为在同样的花色中不可能有两个10,所以,(10+10)是不可能出现的。 (板书:不可能) 在刚才玩扑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情况在某一的条件下可能发生,而在其它条件下就不可能发生了,如“10+1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 在这节课中我们要做很多活动,活动中我们要动手、动脑、动口;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一组会听、会说、会合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分组准备(铺垫) 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一个缩口的布口袋,每个口袋中放入9个黄球和1个白球。 每组提前选出一个组长,以下的活动均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和一名监督员(协助记录员工作)。 2、引导学生进行猜测 老师的手里现在有一个小布口袋,里面装有9个黄球和1个白球。如果我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想一想摸到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你们为什么认为会摸到黄球呢?那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呢? (摸到的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下面我们将进行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幸运转盘大抽奖”。 ①让我们一起来看抽奖规则: 抽奖规则:抽奖人抽奖时必须先闭眼,然后再按键,否则视为无效。当圆盘停止时指针所指的.奖区就是你们组得到的奖项。如指针指在两奖区的交界处,需再抽一次。 ②你们想抽到几等奖?估计一下能抽到吗? (一等奖: 1、估计不能。为什么呢?2、能。你们很有信心,祝你们成功。 二、三等奖:你们为什么愿意抽到二、三等奖呢?你们很实际,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 ③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来代表你们小组抽奖。 向获奖的小组表示祝贺,每人发一个小粘画: ④若想获得奖品,必须答对我们的问题:用“一定” “很少” “可能” “不可能” 填空 (任选两题回答,答对就可以获得奖品。) 一等奖:1、武汉夏天的天气(一定)很热。 2、明天(可能)会下雨。 3、每天国旗班的战士们(一定)到天安门广场升旗。 二等奖:1、海南的冬天(一定)下雪。 2、明天太阳(一定)会升起来。 3、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可能)会跑。 三等奖:1、哈尔滨的冬天(一定)下雪。 2、过马路时(可能)会遇到红灯。 3、儿子的年龄(不可能)超过父亲。 在获奖组回答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判断他们回答的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其他的同学可以回答,如果大对可以获得一份“纪念大奖”。 回答问题时要求把话说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刚才我们的实践研究,你有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 可能性篇7: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教案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教案 初稿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教案 初稿 郑应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13-1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具学具: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师: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B、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2、教学例3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生一起做游戏,做课本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2)篇8: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教案 稿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教案 修订稿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教案 修订稿 郑应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12-11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的应用,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同学们,穿衣吃饭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平常的事情中包含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呢?(生回答“知道”) 2. 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咱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找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好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书本例1 ⑴今天,小精灵聪聪将要带我们去游园,我们应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师这里有几件衣服要推荐给大家(出示课件) ⑵图上有什么?(学生回答) ⑶衣服与裤子、裙子搭配起来,可以怎么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搭配问题。(板书课题:) ⑷究竟有多少种穿法呢?请小组合作: 1.4人小组合作,找一找,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看哪个小组搭配最快。注意,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汇报交流 你们找出多少种穿法?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多请几个同学来回答) 2.情景练习穿好了漂亮衣服以后,我们就到数学广角去吧。还是请小精灵给咱们当导游吧。看小精灵 把我们大家领到数字乐园了。 ⑴这里是一个数字活动卡(出示课件)拉一拉,看看能组成哪些两位数?你有什么好方法把它们全部记下来呢?(请学生回答) 3.角色游戏 瞧,小精灵又把我们带到雷音寺了。(出示课件:西游记唐僧四人在雷音寺照相) ⑴学生会说出来 ⑵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⑶唐僧想让徒弟3人交换位置多照几张相,可是不知道有多少种排法。请你来帮帮他们。先思考,在四人小组讨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⑴游了这么久,大家肯定有些饿了,那我们就来吃点东西。餐厅里有这些东西(出示课件),每个人都必须从水果、饮料、点心中各选一种,看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请同学回答) ⑵小组讨论讨论,你们怎么想的,说说。 ⑶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1)篇9: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教案 稿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教案 修订稿 郑应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教案 修订稿 郑应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13-1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具学具: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师: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B、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2、教学例3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生一起做游戏,做课本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2)篇10:认识几分之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彩纸条
四、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教学反思:
分数的简单计算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运用分数的加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四、教具、学具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 )个1/4 2)2/5里有( )个1/5
3)4/8里有( )个1/8 4)5/9里有( )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生猜一猜:1/8+2/8等于多少?
学生最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3/8,一种是3/16,这里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2)证明自己的方法
若出现3/16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吗?
若出现3/8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到底哪个正确,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说法是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好吗?(比如可以画,可以折、可以写、甚至可以组织语言来说)
(若学生找不出方法,教师可建议学生在一张圆形纸上折出8等份,找出1/8和2/8,看看它们的和是多少)
(3)集体操作验证
①生动手折出1/8和2/8,并涂上颜色。
②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
③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a、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3/8;
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时用自己的教具进行示范解说)
(注意:如果学生只能想出第一种思路,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表达“涂了2份”、“涂了1份”的意义,引出第二种思路;如果学生想出了两种思路,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两种想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者是统一。)
④引导辨析:1/8+2/8的结果为什么不是3/16?
围绕问题:“蛋糕分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蛋糕分的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教学分数减法(例2):
(1)观察:这个蛋糕现在还剩几分之几?(5/8)
(2)思考:爸爸回来后从剩下的这5/8中又吃了2块,最后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5/8-2/8)
(3)生小组讨论:5/8-2/8等于多少?
(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a、从5份中吃了2份还剩3份,也就是3/8;
b、5个1/8减掉2个1/8还剩3个1/8,也就是3/8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纸片演示吃掉的过程。
3、讨论:(妈妈又吃了1/8,剩下的2/8留给爸爸吃。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多少蛋糕?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1,8/8)
4、教学例3:1减几分之几
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道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1)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3)巩固练习1-4/5 1-2/6 1-7/9(指名让学生板演)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5、解决课前提出的其他问题(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可让学生板演,其他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6、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问题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做题后,让中等生或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对于说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2、计算(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评,最后选加减法题各1--2道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1)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有两个问题;
(2)生独立解答(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长方形纸的折画);
(3)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用多少表示这一块巧克力?计算时看作多少来算的?
4、练习第二十三的第四题(一杯果汁,喝了5/6,杯中还有几分之几? )
(1)生读题,弄清题意;
(2)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一杯果汁用什么表示?在这里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5、妈妈买了一些蔬菜回家:
卷心菜5/7千克 辣椒2/7千克 萝卜3/7千克 白菜4/7千克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练习二十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什么是要分的整体,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熟练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会用分数表示较复杂的阴影部分。
2、通过合作学习,运用分数的加减计算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运用分数的加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抓住重点并且克服难点的要领在于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感受什么是要分的整体,明确每一个实际情境中相应的整体。
三、课前准备
a) 教师准备:三只小动物分吃蛋糕的情景图片、生活中分数实际应用的例子及材料、小黑板若干
b) 学生准备:玻璃丝绳、圆头小剪刀、生活中分数实际应用的例子及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算理
在黑板上出示图片。内容为:小猪过生日,请小熊、小狗一起吃蛋糕。猪妈妈已经把蛋糕平均切成了8块。小猪给小熊2块,给小狗1块,自己分了3块。
1、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合作活动,主要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小动物得到的蛋糕,并提出问题,看谁提得又好又多?
2、各小组同学汇报。
3、师生交流要注意的几点:1)用来表示每个小动物得到的蛋糕的分数的意义,强调整体,即以整只蛋糕为整体“1”,是把它平均分为8份,取了几份就是/8;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到分数的加减计算上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8+()/8= ()/8-()/8= 1-()/8=
1-()/8-()/8等
4、揭示课题并集体交流解决所提问题。要强调学生弄清算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对算理建构。如有必要,可以相机补充如下的练习:
5/8里有5个()/() 11/12里有( )个1/12 1里面有( )个1/4 1里面有( )个()/()
5、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5题,从操作实践中进行分数意义以及分数加减运算的建构。
(二)巩固加深,提高认识
1、出示练习二十三第二题,采用“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的形式,使全体学生精神专注地计算。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请他们说说窍门,从而再现基本算理和算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出示问题A:一杯果汁,喝了5/6,杯中还有几分之几?(要提醒学生注意弄清是谁的几分之几,始终强调整体的意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整体“1”是运用分数计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一个容易遗忘的条件)
出示问题B: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教师质疑:上题中,若是去掉第一个问题,怎么来解决问题?
3、秋天来了,地里的庄稼要收割了。爸爸在外打工没回家,妈妈收割了全部的3/6,爷爷收割了全部的2/6,奶奶身体不好,所以小强也帮忙收割了全部的1/6。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吗?
(三)动手操作,体验数学
A:(1)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2)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B:让学生自己举生活中分数实际应用的例子
比如:感冒冲剂成人一次1/2袋,儿童一次1/3袋。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有几种填法:
( )/5+( )/5=4/5 ( )/9-( )/9=1/9
1=( )/2=( )/3=4/( )=( )/( )
2、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一半长度的几分之几?
3、猴子分饼: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大一块。猴二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二两块。猴三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三三块。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上面2、3两题可根据班级情况酌情使用。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含义,并能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 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能应用分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彩笔
教学流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分数
比较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
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 8/10 6/10
②1/5 1/10 1/7
③1/8 3/8 1/16
4、加减法
1/4+2/4= 8/10-1/10= 2/5+3/5= 1-8/10=
1/8+3/8+2/8= 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练习并校对
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①(见课件)
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教学反思:
篇11: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2-9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通过交流、互换思考来达到互相进步的学习意识; 4、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教具准备: 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纸片若干的信封若干(每人一份或同桌一份),彩色笔(以红色、蓝色等色彩鲜明的颜色为主,每人一支)。 学具准备: 55厘米×35厘米左右大小的硬纸板(贴有双面胶,用做展示学生表示1/2的图形,根据学生人数定大小,必须让每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调查:老师规范地板书1/2,调查学生对它认识的情况,包括认识的途径。 2、明确目标,揭示课题:这节课,认识的同学就和老师一起带领不认识的同学好好地认识分数。(完成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准确找到学生的起点,并在学生原有的起点实施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正是通过简要的课前调查,在了解学生对分数认识情况(包括其认识的途径)的基础上,达到明确这节课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读法指导: 提问:怎么读?(板书:二分之一) 指导:没错!从下往上读!(指名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2、初议意义: 问题:那这1/2表示什么呢?同学们有自己的理解吗?先别急着说出来,可以举举例子(可以出示一些生活实物做引子,如苹果),也可以画画图来帮助自己说明。(学生同桌商量,然后进行交流,各自表述自己对1/2的理解) 初议效果:学生对1/2意义的理解心里都有了大概的印象。 3、显现表象: 要求:每位学生从装有各种图形的信封里,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并用彩笔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1/2,最后把自己的作品贴到展示板上。 4、再议意义: 欣赏全班同学一起完成的作品。 提问①:你们所表示的1/2在哪儿? (涂上颜色的部分或空白部分) 提问②:为什么涂上颜色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 指导:像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讨论:表示1/2一定要平均分吗?(学生可以通过举反例来说明) 结论:表示1/2一定要平均分。 再议效果:学生对1/2的意义有了明确的理解。 5、叙述意义: 每位学生都试着把“1/2表示的意义”叙述给同桌听,再由学生代表发言。 指导:说清楚1/2所指对象 对于1/2意义的理解是认识分数的起点,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对于一种意义的理解从没有状态到有的状态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出于这种考虑,我根据小学生认识规律和特点,意图通过对1/2意义的初议--表象--再议三个步骤,使学生对1/2意义理解一点一点的积累,直至认识1/2并理解它的意义。在认识1/2的`过程中,老师必须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不随意做出评价,而是要让学生在与大家的交流过程中,慢慢形成对1/2的表象,直至最终理解1/2的意义。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和大家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要让这种学习方式发挥其积极作用,自己必须做到认真倾听、大胆发表自己想法。另外,我还意图通过由每位学生作品所组成的各种不同形状图形的1/ 2的展示板,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无论一个图形的形状如何,只要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而且还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意识到必须得说清楚是谁的1/2。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经典展示:其实,只要同学们稍加留意,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分数的踪影。 展示一:太极图 学生发现1/2。 展示二:田字格 学生发现很多分数。 指导:不同的对象,可以发现不同的分数,所以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这是谁的几分之几。 2、学生举例: 学生回忆、观察自己的生活情境,寻找分数。 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经典分数的展示,除了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美感,数学来自生活的感悟外,最主要是为了检验并加深学生在刚才自己创造分数的过程中所积累得对分数的理解,同时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更明确在表述分数意义的时候要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和学生一起回想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几分之一篇12: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
第1课时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
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知道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经买来了车票,第二天9点到西安我听了很高兴。第二天我一大早起来,9点以前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很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猜猜看。
2、正如同学们所猜,我这位朋友买的是晚上9时到西安,闹了个小误会,那么,一天中究竟有几个9时?你有办法避免这种误会吗?
3、教师板书:晚上9时 上午9时
4、师:我知道了,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方法来区分两个不同的
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怎样变成21时的?
时刻。这种方法教普通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普通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探究新知
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时?
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
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间是怎样过去的?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怎样计算经过时间?
在书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篇1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是后面继续学习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本节复习课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教材112页9题时,通过分析题意、独立解决、集体反馈几个步骤,让学生经历知识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倍”的认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乘法认知结构的优化。
2.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解决有关倍的问题时,经常会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相混淆,主要是因为对题意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在本节复习课中,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理解,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从而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1题(5):飞机从北京飞往西安大约需要2小时,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是飞往西安的2倍。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大约需要几小时?
(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倍的知识。
①“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意义:一个数中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复习有关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倍的知识的回顾和问题解决,使学生对“倍”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及解题方法,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
2.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倍的认识的解题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1)课件出示教材112页9题。
4元16元 元 ()元
①笔袋的价钱是三角尺的几倍?
②一盒彩笔的价钱是三角尺的9倍。一盒彩笔多少钱?
③笔袋的价钱是钢笔的2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2)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分析三个问题各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三个问题是已知一个数和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第一个问题:16÷4=4;第二个问题:4×9=36(元);第三个问题:16÷2=8(元)]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的问题:①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问题不用写单位名称;②两个数相比较时,把标准数看作1份,另一个数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另一个数就是它的几倍)
(5)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解答。
(6)引导学生讨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什么不同?
(①意义不同;②计算方法不同;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和二者的区别,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114页17题:兴华村前年只有16户使用天然气,去年使用天然气的户数是前年的4倍,今年使用天然气的又比去年增加了20户。今年使用天然气的一共有多少户?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寻找解题方法。
(3)列式解答。
16×4=64(户) 64+20=84(户)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倍的认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14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区别:
(1)意义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篇14: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单元备课
洪山中心校
刘慧
联系电话:5811996
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课时子目标
(一)(1)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分的内在联系。
4、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并理解算理。
2、在动手分一分中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拓展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风格。
(3)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初步理解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等于“1”,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培养观察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分数加减的必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4)在探索和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习的快乐。
5)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操作、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三)教学重点剖析
1、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1、什么是分数
2、分数的读、写方法
3、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掌握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突出重点的策略:
组织学生多观察、多动手,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亲身体验分数的意义,为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作铺垫。
2、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整体;分数的意义;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
突出重点的策略:
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用学生经常见到的实物作为教具,让学生进一步亲身体验几分之几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学生身边的实际,让学生体会掌握比大小的方法。
3、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突出重点的策略:
通过让学生动手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彻底理解算理。
(四)教学难点剖析
1、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教学难点具体表现为: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2)原因分析:学生对分数概念实效接触,而且建立这一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容易混淆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3)解决策略: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如分苹果、分桃子等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由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因此,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是借助直观的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过程。
2、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和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教学难点具体表现为:进一步加深理解一个整体
(2)原因分析:学生对容易混淆一个整体与其中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容易混淆同分母大小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3)解决策略:让学生动手“画、剪”,在此过程中明确的感受到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多个个体合在一起,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是借助直观的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过程。
3、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教学难点具体表现为: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原因分析:学生没能深刻理解一个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分母相加。
(3)解决策略:可以利用直观图形分析,让学生互相合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策略
策略1:从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知道,把一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半个,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让学生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感受学分数的必要性。教材中的“填一填、涂一涂、圈一圈”等数学活动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做好过程--适合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
策略2:“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图形,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必须知道,直观只是手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才是根本。--适合于“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
策略3: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归纳出基本的计算方法。用(图形、线段图)等多种直观方式来表示,分数及其加减法的运算,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适合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
策略4:加强新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是学习生活中的数字。且所有知识的掌握都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得。
六、错例的估计和采集:
错例1:1/8>1/4
在比较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时,容易造成思维惯性,把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的比较方法迁移到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针对这样的错误,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然后涂色,用直观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并让学生思考讨论,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1)有什么规律?2)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只有发现规律,才能最经摆脱对直观的依赖,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错例2:2/8+3/8=5/16
在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一个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导致错误,或把整数的加减法计算迁移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针对错误,我们可采取图形,线段图或其他直观的方式表示分数及其加减法的运算,以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
七、练习题分析
1、教材的练习题中,重点讲解的题目。
(1)P96 第2题
(2)P97 第6、7题
(3)P98 第10、11题
(4)P101 第1题
(5)P102 第5题
(6)P103 第 8、9、10题
2、练习题中常出现的错误:
填空题:
3/8是( )个1/8,11个1/12( )。
1里面有( )1/5,有( )个1/7。
判断题:
1、把一块饼分成5份,其中一份就是1/5。 ( )
2、 1/6+5/6=6/12 ( )
3、 7/10千克表示1千克的7/10 ( )
七、课时分配:(共7课时)
1 认识几分之一 1课时
2 认识几分之几 1课时
3 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课时
4 练习 3课时
5、 机动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认识几分之一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桃子、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桃子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桃子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师演示分桃子。指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 (2) (3) (4)
1、认识1/3
1)要得到一个蛋糕的1/3应该怎样分,这个1/3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3。
(2)教师演示把一个蛋糕分成三块,每块是它的三份之一。
(3)小结:像1/2、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练习巩固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表示方法对吗?
3、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
4、实际应用
如果小新只有5角钱,正南有1元5角,两人凑钱买了一个汉堡,该怎么分才公平?
5、问号处是原图的几分之一
完成第95页做一做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观察、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二、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基本的分数知识:
A.分数的结构认识: 3/4 3----分子 4----分母 /-----分数线
B,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和表示:
1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
2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是它的( )
C.分数大小的比较
例1
1/2 ( ) 1/3
注: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
2、 数学小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师:最后咱们共同来分享一个数学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猪八戒吃西瓜。在听故事的同时别忘了思考故事中的问题。
一天,唐僧师徒4人在西天取经路上走得又累又渴,于是停下来休息。唐僧说:“你去找个西瓜解解渴吧。”没过一会,八戒果然找到一个西瓜回来了。悟空说:“我们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1/4。”八戒一听,急了“俺老猪找瓜最辛苦,才吃那么一点点,不行不行,我要吃1/8,要不至少也得1/6。”悟空一听,哈哈大笑:“八戒,你最辛苦,就给你1/12,行了吧。”八戒美滋滋地等着吃最大份的西瓜,可是八戒一看分到的西瓜,八戒大呼上当。为什么会上当呢?
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活动场面,
2、巩固练习
(1).看分数,图颜色
1/2 5/8 3/4
注:教师黑板上画图,让学生上来看分数图颜色,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2).比一比大小
5/9 ( ) 4/9
(3)、比较大小
2/5 ( )3/5 7/9 ( )2/9 11/15 ( )13/15
1/9 ( )1/6 3/8 ( )5/8 1/36 ( )1/35
(4)、把10斤香蕉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斤?占整个的几分之几?
3、能力提高:
(1)、比较分数大小
1/2 ( ) 2/5
4.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郑应芹(共14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决绝问题教案优秀2023-11-19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认识土壤-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反思2022-09-0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11-04
(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2-06-02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2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23-10-0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12-04
认识分数小学数学教案2022-05-3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2022-05-28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05-0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