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共10篇)由网友“全能ACE韩知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经过观察和思考本人发现,父母作为教育者通常是从三个方面(或者说通过三个角色)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和应答者。
环境的创设者
有一句谚语叫做“英雄莫问出身”,其实细想起来,这英雄与出身之间的关系还真得“问一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英雄莫问出身”这句话多用来形容那些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和贫困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做出了一番事业的人。具体来讲,这个出身指的是“物质出身”,指的是社会阶层、父母的职业或者收入。其实,物质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虽然关系重大,但是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却是“精神环境”。父母的思想开放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比收入和地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大。从这个角度说,英雄必定有良好的“精神出身”。那些个性要强、却因时运不济而不得志的父母,他们的后代往往不同凡响。其次,物质出身较低,也会在那些“英雄”身上打下难以抹去的烙印。我曾接触过一些白手起家的精英人物,他们经常半个月不洗澡、好几天不刷牙……幼年生活环境的烙印还远远不止于这些卫生习惯,他们的某些观念和态度也都能带出“过去”的影子。由此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了“英雄”和“出身”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渗透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人对环境的吸收和融合能力非常惊人。有一个词叫做“地域人格”,就是说上海人和北京人、湖南人和河北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对人的体形、性格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另一方面,人文、时代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时代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我们个人很难改变的。但是,身为父母,我们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还是有很大自由的。
具体来讲,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情感环境和精神环境。
先说物质环境。家庭收入的高低及其所处的经济层次,会影响到孩子对物质的态度,比如消费观念等;同时物质差异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人生设计。在商品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富有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更多的自由,而且可以使之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而那些贫困的人,可能会受到很多限制甚至是歧视,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自尊心的建立、性格的形成乃至奋斗的方向。摆脱贫困、生活得“体面一些”,成为不少寒家子弟一生的追求。同样是热爱艺术,有些人是因为那样可以更好地谋生,有些人则并不特别在乎艺术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是痴迷于艺术本身的魅力———这种区别与一个人幼年的家境往往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来说情感环境。爱和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孩子在这方面不能够得到满足,就好比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长此以往就会发生畸变。那些从小遭受父母毒打、很少感到亲情温暖的孩子,大多数容易形成冷漠或者残酷的性格,少数人则会格外地宽容和善良。总之,他们跟一般的孩子会有明显的不同。
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宠爱有加,在孩子犯错误或者失败时恶语相向,这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爱的是他的成绩而不是他,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归属感。长此以往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怨恨,极端情况下还会产生弑亲的悲剧。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他自己是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我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位母亲带着刚刚出狱的儿子在街上走,逢人就讲:这是我的儿子,他刚刚出狱,但是他永远是我的儿子,我以他为荣。我很敬佩这位母亲,为人父母就应该如此。当然,接纳孩子,并不是就不能批评,批评也可以让孩子感到爱,只不过是父母需要寻找一种恰当的方式而已。
另一方面,溺爱又会像缺乏必要的爱一样容易导致不幸。
溺爱孩子的父母不仅是可怜的,甚至是可鄙的;表面上看他们是在迁就孩子,其实他们本质上是在迁就他们自己。溺爱体现了父母的奴性和自私。他们是“孩子的爱”的奴隶,他们需要孩子的爱胜过孩子需要他们的爱,孩子的痛苦和委屈在他们那里会翻倍。为了确保孩子的暂时的“爱”,这些父母们常常会“不择手段”地溺爱孩子。孩子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属于他们快乐的来源、精神的支柱,父母不惜代价让孩子开心,是因为那样做父母会更开心,这不能说不是自私;父母明知道这样不好却又忍不住总是这样去做,为了施爱而被孩子讨厌,这不能说不是奴性(那些能够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的人,绝对是个性刚强的人)。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适当的爱,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精神环境。
父母的个性品质、精神追求乃至格调和品位构成了一个家庭的精神环境。个性坚强的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相应的要求,孩子必然就不会软弱;品位高雅的父母,绝对不会允许孩子身上产生低级趣味。父母的爱好会给予孩子相关的常识,父母对事物的态度也大都会被孩子沿袭。
除了家庭内部的环境外,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还影响和左右着孩子在家庭之外的环境,比如居住的社区环境、为孩子择校、带孩子去哪里度假等。
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这个角色最容易被大家忽视,希望看到此文的家长朋友今后能够对孩子所处的各种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
篇2: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话人们说得已经够多了,现在是我们探讨家庭教育重要在哪里、家庭教育如何发生作用的时候了。更准确地说,现在我要与大家探讨的是父母作为家庭教育者应该如何发生作用?
经过观察和思考本人发现,父母作为教育者通常是从三个方面(或者说通过三个角色)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和应答者。
环境的创设者
有一句谚语叫做“英雄莫问出身”,其实细想起来,这英雄与出身之间的关系还真得“问一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英雄莫问出身”这句话多用来形容那些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和贫困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做出了一番事业的人。具体来讲,这个出身指的是“物质出身”,指的是社会阶层、父母的职业或者收入。其实,物质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虽然关系重大,但是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却是“精神环境”。父母的思想开放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比收入和地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大。从这个角度说,英雄必定有良好的“精神出身”。那些个性要强、却因时运不济而不得志的父母,他们的后代往往不同凡响。其次,物质出身较低,也会在那些“英雄”身上打下难以抹去的烙印。我曾接触过一些白手起家的精英人物,他们经常半个月不洗澡、好几天不刷牙……幼年生活环境的烙印还远远不止于这些卫生习惯,他们的某些观念和态度也都能带出“过去”的影子。由此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了“英雄”和“出身”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渗透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人对环境的吸收和融合能力非常惊人。有一个词叫做“地域人格”,就是说上海人和北京人、湖南人和河北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对人的体形、性格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另一方面,人文、时代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时代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我们个人很难改变的。但是,身为父母,我们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还是有很大自由的。
具体来讲,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情感环境和精神环境。
先说物质环境。家庭收入的高低及其所处的经济层次,会影响到孩子对物质的态度,比如消费观念等;同时物质差异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人生设计。在商品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富有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更多的自由,而且可以使之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而那些贫困的人,可能会受到很多限制甚至是歧视,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自尊心的建立、性格的.形成乃至奋斗的方向。摆脱贫困、生活得“体面一些”,成为不少寒家子弟一生的追求。同样是热爱艺术,有些人是因为那样可以更好地谋生,有些人则并不特别在乎艺术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是痴迷于艺术本身的魅力―――这种区别与一个人幼年的家境往往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来说情感环境。爱和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孩子在这方面不能够得到满足,就好比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长此以往就会发生畸变。那些从小遭受父母毒打、很少感到亲情温暖的孩子,大多数容易形成冷漠或者残酷的性格,少数人则会格外地宽容和善良。总之,他们跟一般的孩子会有明显的不同。
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宠爱有加,在孩子犯错误或者失败时恶语相向,这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爱的是他的成绩而不是他,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归属感。长此以往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怨恨,极端情况下还会产生弑亲的悲剧。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他自己是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我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位母亲带着刚刚出狱的儿子在街上走,逢人就讲:这是我的儿子,他刚刚出狱,但是他永远是我的儿子,我以他为荣。我很敬佩这位母亲,为人父母就应该如此。当然,接纳孩子,并不是就不能批评,批评也可以让孩子感到爱,只不过是父母需要寻找一种恰当的方式而已。
另一方面,溺爱又会像缺乏必要的爱一样容易导致不幸。溺爱孩子的父母不仅是可怜的,甚至是可鄙的;表面上看他们是在迁就孩子,其实他们本质上是在迁就他们自己。溺爱体现了父母的奴性和自私。他们是“孩子的爱”的奴隶,他们需要孩子的爱胜过孩子需要他们的爱,孩子的痛苦和委屈在他们那里会翻倍。为了确保孩子的暂时的“爱”,这些父母们常常会“不择手段”地溺爱孩子。孩子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属于他们快乐的来源、精神的支柱,父母不惜代价让孩子开心,是因为那样做父母会更开心,这不能说不是自私;父母明知道这样不好却又忍不住总是这样去做,为了施爱而被孩子讨厌,这不能说不是奴性(那些能够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的人,绝对是个性刚强的人)。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适当的爱,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精神环境。父母的个性品质、精神追求乃至格调和品位构成了一个家庭的精神环境。个性坚强的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相应的要求,孩子必然就不会软弱;品位高雅的父母,绝对不会允许孩子身上产生低级趣味。父母的爱好会给予孩子相关的常识,父母对事物的态度也大都会被孩子沿袭。
除了家庭内部的环境外,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还影响和左右着孩子在家庭之外的环境,比如居住的社区环境、为孩子择校、带孩子去哪里度假等。
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这个角色最容易被大家忽视,希望看到此文的家长朋友今后能够对孩子所处的各种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为被模仿者
平时喂女儿吃牛奶,她总是慢吞吞的!我就会说“宝宝再不吃,妈妈要生气啦!”
昨晚抱她上床睡觉,她说“爸爸快睡觉,把电脑关掉!”她爸爸不在意地说“你先睡吧,爸爸过会儿再睡。”女儿马上说“我要生气啦!”
她爸没料到女儿会这么说,笑个不住。真就关掉电脑去睡了。哈哈!
《母亲手记》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他们也是惟一的模仿对象。在见到第二个男性之前,孩子对男人的所有理解都是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在接触第二个女性之前,孩子所有对女性的感触都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父母和睦,孩子就会认为与人相处应该随和互爱;父亲大男人主义,孩子就会认为男人就应该这样;母亲特别八卦,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打听别人。
模仿是学习之母,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一切都需要模仿的时期,父母作为被模仿者,主导着孩子的生活。所以,父母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因为孩子最初还不会鉴别和扬弃,所以他们的模仿并不分好坏。父母要求孩子学的,孩子会模仿,父母担心孩子学的孩子,依旧会模仿。作为被模仿者,父母在孩子面前小心一些、检点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否以自己的父母为荣,父母身上是否有足够的精神营养供孩子汲取,都是重要问题。那些以父母为荣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较高水平的自尊,并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自我预期;而那些因为父母的糟糕和低水平而负累的孩子,追求自我超越则会比较困难。两种情况的孩子心中,都会反复出现这样的潜台词―――“我是谁谁的儿子”或者“我妈妈就是那样的人”。显然这些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很关键的。既然父母是“无可逃避的被模仿者”,那么尽量提升自己的素养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责任。
篇3:家庭教育三个关键词
家庭教育三个关键词
陪伴: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
一个父亲是当地很著名的企业家,很忙,不是请人家吃饭,就是人家请他吃饭,跟自己的女儿没有很多接触。孩子上了小学后,因为参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老师会定期给孩子父母亲写信,每周一封信。其中一项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
这个父亲5年里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说一开始没感觉,读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
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
阅读: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童书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地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
阅读是有胃口的,一开始让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慢慢的,其他东西就不爱吃了,他只对肯德基、麦当劳感兴趣,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好东西。读书也是这样,读了一些糟糕的书,对其他的好书就没有鉴赏力了。
习惯:教育是否成功在于有没有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但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而不是读书时拿100分,到了社会上连书都不看。
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家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朱永新曾经写过一篇《父亲的礼物》,他的父亲给他最大的礼物就是让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5时起床写毛笔字。
朱永新说,毛笔字没有写好,但是每天早晨5时起床成了一生的习惯。现在他每天上午8时左右离开家去上班。这当中有两三个小时可以用来阅读写作。一个人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阅读写作时间,很奢侈,一般人做不到。朱永新每天早上坚持给父母亲写一段文字,几年积累下来,出了4本书。他坚持每天早上在自己的微博“一言难忘”栏目里原创,摘一段话,然后讲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已经坚持3年了,商务印书馆将把他这3年写的东西出了3本书。
篇4:家庭教育的三个重点
家庭教育的三个重点
1、以身作责,树立榜样
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行为都会自慎,处处都会做孩子的表率。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
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照着学。所以,自身的积极上进、为人处事就是最大的教育。言教不如身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
2、放手加鼓励
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受到鼓励就会怀着乐观的心绪前进,勇敢地面对挫折,甚至打败挫折走向成功。积极正确的鼓励有益孩子的成长。一个人成功、成才、成名,一方面是自身的`素质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人的鼓励起着关键作用。希望天下的父母亲能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3、像朋友一样沟通
你要先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以同理的姿态跟孩子说话,沟通就不会变得费劲。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有效沟通,是最好的教育,是亲子间的桥梁。成功的沟通,似春风化雨,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益。
家庭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决不可拔苗助长。
篇5:家庭教育的“三个过度”
家庭教育的“三个过度”
1、过度关爱
主要表现为长辈们对孩子的物质娇宠和情感娇宠。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长辈们在物质、金钱上极其慷慨大方,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最佳的物质条件。孩子稍大一点后,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什么——只要孩子高兴。这样,亲子关系就被下意识地物质化、金钱化了。孩子从小就养成在物质和金钱上对长辈的依赖,想要什么就径直向长辈提出来,而且越容易被满足的,这方面的依赖性就越强。
在情感上,除从小就过多地亲吻抚抱,过分地亲昵呼唤外,还生怕孩子不高兴,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就日渐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学会以哭闹、不吃饭等非理性方式来要挟父母、祖辈,最终变成我行我素、随心所欲、不通情理、缺乏感恩心态的“小公主”、“小皇帝”。
2、过度保护
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一个人睡,与宝贝从小就同房、同床睡觉,有的在孩子长到好几岁甚至十多岁乃至更大,还是如此。此外,他们对孩子的食物、饮料、衣服、玩具、日常用品等都百般挑剔,不但要知名品牌,有的还要求彻底无菌消毒。孩子稍有不适,动辄小病大治,无病猛补,往往造成营养过剩,致使肥胖儿童比例上升。有的家长甚至把家具的边边角角统统用海绵包起来,以免孩子磕伤碰伤;天气稍冷,便把孩子从头到脚密密实实地包裹起来;孩子大了,还常常搂着、摸着、陪着、跟着、照着、护着,如此等等。总之,就是一百个不放心。
以上这些不当做法,肯定会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孩子越不适应,家长越去过度保护,这样长期恶性循环,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坚忍性、耐苦性和艰难意识。等孩子稍大后,毛病比较明显了,做家长的还时不时地指责道:“你看看你,这么大了,还这样娇气,还是不懂事,还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给急死了!”然后,还要去尽力而为地过度保护孩子。
3、过度期望
千百年的`科学文化不但使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弥漫神州,一心期望后代“光宗耀祖”、“给大人争气”的传统观念亦是普遍存在。因此,芸芸众家长们在对孩子过分溺爱关怀的同时,又对孩子抱有极大的期许,一心望其成“龙”成“凤”。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大资本,在孩子的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长辈们的这种心态写满脸上,时时明白地表露在语言和行动上,很容易使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而学,不是为自己学,因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父母求胜心理也越来越强,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应该更努力、更自觉地学习了。而且越接近中考、高考,父母心情越急迫,对孩子的要求越高。这种极高期望的压力与早期过分的关爱保护形成强烈的矛盾反差,令已经“骄娇”二气十足的孩子很难承受。那从小就逐步定型的物质化、金钱化的亲子关系,又难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人的亲情之爱,这样就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长辈的尊重与情感。家长越焦虑,孩子越反感,就越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致使亲子之间难以沟通,这又反过来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
篇6:家庭教育的三个问题
家庭教育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家庭教育中,我最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我认为紧密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长用平等、坦诚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主见,关心孩子的情绪,提供充分的自由和支持。这样做不但使教育手段更有效,更能获得孩子的认同和信任,而且孩子会具有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会自发产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包括对外(人际沟通)和对内(满足好奇心)。
第二,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建立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认为,知识和技能只是工具和手段,立身处世最重要的,是道德品质,是世界观价值观,是行为规范。我们通过言传身教,把公德心、基本的道德规范传递给孩子,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举例、对比、评论、分析,在我们家长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独立思考,逐渐建立起他自己的是非观、道德观和为人处事的一套准则。我们相信他律不如自律,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什么是对的,是好的,比严格管理更有效。表面的活泼调皮背后有严肃的自我要求,随着年龄成长、环境的变化,孩子会越来越完善和成熟他自身的`行为规范。
第三,一定范围和框架下的自主学习习惯。我通过对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反思我们自己的学前教育。现在的父母很多都很重视教育,但在我看来很多家长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为追求升学逼迫孩子学习的那些就不提了,还有部分一边提倡“快乐教育”,一边用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和课程填满孩子的所有时间。孩子几乎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到底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想学什么的机会,而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我的做法是,除了充分的户外活动,只提供大量书籍、积木、棋类、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我认为有益的东西,但不给孩子规定必须做什么、必须看什么书,让他自己去挖掘他的兴趣点。为了避免过于散漫,我让他每天练习一会毛笔字,告诉他,每个人除了兴趣,还有责任,完成必须完成的事,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
第四,逻辑思维的培养。我们认为,思考、实践、表达、交流,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个孩子需要培养的,但逻辑思维、实证精神是学习和探索的基础。因此我们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来龙去脉”的思考和表达习惯;一方面,经常进行思维游戏;一方面,看书时养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考习惯。学习知识但保持怀疑精神,鼓励动手鼓励实践,我认为这是正规系统学习前的良好准备。
第二个问题——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他喜欢画画,每年为幼儿园老师画一幅画作为礼物。去年大班开学,为老师画了一幅1开大画。周末早饭后开始动手,一整天除了午饭晚饭,都在画那副画,大部分时间都是趴在地上画。到了傍晚我加入帮忙,一起画到晚上11点时我建议第2天再继续,可他坚持要画完,最终在晚上1点半才完成。
第三个问题——家庭氛围
我家的家庭氛围应该是属于活力健康型和书香气息型兼而有之吧。理由如下:
——每周末我们全家的亲子活动一直都保持——去郊游,或去公园或小区里的亲水绿地。我们一家四口一年四季无惧寒暑都可以带上帐篷、地垫、野餐、自行车、足球、轮滑鞋、风筝等,去享受户外运动,奔跑和欢笑。我们致力于锻炼孩子的体质,通过饮食均衡、加强运动、耐寒训练、杜绝药物等手段,保持了非常健康的身体素质。
——我们家没有人看电视,没有人玩电子游戏,平时的晚上通常都在阅读和亲子互动游戏中度过。我们家藏书说不上数量很多,但都是爸爸妈妈多年来积累的,也为孩子们购置了不少故事类、科技类、学习类的书籍,图书馆、绘本馆,也是我们的书籍来源。孩子们都热爱读书,每天我们都花大量时间阅读,爸爸妈妈有时间就亲子阅读,没时间的话孩子们也可以自己安静地看书。每天睡觉前,先亲子阅读一会,再各自捧书看一会,孩子们才会心满意足地睡觉。
书不求多,不求“热门”“有名”,把不管什么书拿来就要讲得生动是妈妈的责任,爱惜书、找到兴趣点、反复看是孩子们的习惯。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家的孩子不需要刻意学习,就能够掌握大量汉字,都是读出来的。
——我们家的家庭教育是以妈妈为主,爸爸进行配合,但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自身成长进步的过程,多年来我在育儿论坛记录孩子们成长和进步的点滴、与家长们讨论育儿问题的方方面面,不断进行学习、反思和实践,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不盲从,不跟风,充分了解孩子,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是改造自身,加强自控能力,以身作则,减少因家长而起的负面影响;其次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提供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发掘乐趣,而不是把自己认为“有用”“有益”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再次是教会孩子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引导孩子去发现自我,让他们明白,他们不只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是独立的个体,生活、学习,都是为他们自己的成长,他们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这样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孩子充满活力,曾经被幼儿园老师形容为“操场活动他玩得最欢,教室活动他最专注投入”。
篇7: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1、陪伴
孩子来到家庭和你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怎么样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事实上我们知道,当孩子真正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难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交流和学习,西方心理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量直接正相关。
你在谈论政治,这个孩子可能今后对政治感兴趣;你在抱怨,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充满抱怨的'情绪。你在家庭发生的一切,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说要有亲子共读,要有亲子之间充分的交流?我们很多父母都以为不要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你说的所有东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会成为构成他大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这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我们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阅读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面播种下来的。《朗读手册》里面引入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对儿童来说,儿童时期的阅读和教育相关,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儿童通过这些书的阅读之后,开始喜欢阅读。儿童早期的阅读为什么很重要?我一直认为,那些童书,的确和成年人读的书有差别,童书会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蕴藏于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之中,构建的是你的价值观。
3、习惯
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想想也对,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他怎么对人,怎么处事?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实际上体育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无论是运动还是阅读,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这都应在家庭里面培养。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个好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好习惯可以影响其一生。
篇8:家庭教育最忌的三个过度
家庭教育最忌的三个过度
过度关爱
这种关爱主要表现为长辈们对孩子的物质娇宠和情感娇宠。
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长辈们在物质、金钱上就极其地慷慨大方,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最佳的物质条件。孩子稍大一点后,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什么——只要孩提出要求,就会给予满足。
在情感上,除了从小就过多地亲吻抚抱,过分地亲昵呼唤外,还生怕孩子不高兴,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就日渐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学会了以哭闹、不吃饭等非理性方式来要挟父母、祖辈,最终变成了我行我素、随心所欲、不通情理、缺乏感恩心态的“小公主”、“小皇帝”,从而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过度保护
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一个人睡,与宝贝从小就同房、同床睡觉,有的在孩子长到好几岁甚至十多岁乃至更大,还是如此。
此外,他们对孩子的食物、饮料、衣服、玩具、日常用品等都百般挑剔,不但要知名品牌,有的还要求彻底无菌消毒。孩子稍有不适,动辄小病大治,无病猛补,往往造成营养过剩,致使肥胖儿童比例上升。
有的家长甚至把家具的边边角角统统用海绵包起来,以免孩子磕伤碰伤;天气稍冷,便把孩子从头到脚密密实实地包裹起来;孩子大了,还常常搂着、摸着、陪着、跟着、照着、护着,如此等等。总之,就是一百个不放心。
以上这些过度做法,肯定会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孩子越不适应,家长越去过度保护,这样长期恶性循环,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坚忍性、耐苦性和艰难意识。等孩子稍大后,毛病比较明显了,做家长的还时不时地指责道:“你看看你,这么大了,还这样娇气,还是不懂事,还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给急死了!”然后,还要去尽力而为地过度保护孩子。
过度期望
千百年的科学文化不但使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弥漫,一心期望后代“光宗耀祖”、“给大人争气”的传统观念亦是普遍存在。因此,芸芸众家长们在对孩子过分溺爱关怀的同时,又对孩子抱有极大的期许,一心望其成“龙”成“凤”。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大资本,在孩子的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长辈们的这种心态写满脸上,时时明白地表露在语言和行动上,很容易使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而学,不是为自己学,因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父母求胜心理也越来越强,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应该更努力、更自觉地学习了。而且越接近中考、高考,父母心情越急迫,对孩子的.要求越高。这种极高期望的压力与早期过分的关爱保护形成强烈的矛盾反差,令已经“骄娇”二气十足的孩子很难承受。
那从小就逐步定型的物质化、金钱化的亲子关系,又难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人的亲情之爱,这样就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长辈的尊重与情感。家长越焦虑,孩子越反感,就越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致使亲子之间难以沟通,这又反过来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
篇9:家庭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
1、陪伴
孩子来到家庭和你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怎么样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事实上我们知道,当孩子真正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难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在一起交流,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交流和学习,西方心理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量有着直接的正相关。
你在谈论政治,这个孩子可能今后对政治感兴趣;你在抱怨,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充满抱怨的情绪。你在家庭发生的一切,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说要有亲子共读,要有亲子之间充分的交流?我们很多父母亲都以为不要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你说的所有东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会成为构成他大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我们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我一直说,父母亲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着你的孩子,即使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比如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手机、看电视,这种娱乐很正常,但是你要想让孩子真正走得更好一些,你就必须要克制自己的一些行为。
2、阅读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面播种下来的。《朗读手册》里面引入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的培养、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对儿童来说,儿童时期的阅读和教育相关,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儿童通过这些书的阅读之后,开始喜欢阅读。儿童早期的阅读为什么很重要?我一直认为,那些童书,的确和成年人读的书有差别,童书会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通过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藏在其中,构建的是你的价值观。
3、习惯
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想想也对,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他怎么对人,怎么处事?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步多快,打球多好,实际上体育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我们针对一个习惯无论是运动还是阅读,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这是在家庭里面非常需要的。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个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好习惯可以影响一生。在家庭教育当中,把这三件事情好好抓好就很好了。
篇10:家庭教育的三个小锦囊
孩子的性格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下面是给各位父母的3个锦囊,必要时可以试试哦,
锦囊1:袖手旁观,让孩子在自我协商中解决纠纷。
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时,父母应先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孩子在自己处理纠纷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
父母的“袖手旁观”介入法,具体的操作可以是:
一、假装没有看到孩子的纠纷,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二、对孩子的纠纷,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这并不表示父母完全不关心孩子的冲突,很多时候,父母凭经
可以知道有些小纠纷不用干预和调解,孩子自己能平息和处理冲突。
有时,家长的介入反而使孩子的小纠纷扩大化,有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来帮忙了,就更“起劲”了,反而闹得凶。
锦囊2:“自然后果法”,让孩子在体验和反省中解决纠纷,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每当孩子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要人为地去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孩子的行为,从而使孩子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教育方法。实践证明“自然后果法”具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独特效果,它远比单纯的说教或直接的斥责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锦囊3:规则内化,让孩子在范例模仿中解决纠纷。
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帮助孩子解决冲突的时候,提供具体的指导让孩子去模仿,是符合孩子思维特点的。有的孩子已经能分辨是非,但是不知道具体该怎样做。必要的行为指导和练习,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内化交往规则。
作为父母,要尽量地引导孩子宽容待人,理解他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为他们将来与人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秘密通道作文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共10篇)】相关文章:
商场安保个人年度总结2022-08-18
消防安全教育知识2022-11-01
混凝土泵送系统检查规定有哪些?2022-12-10
小学消防安全工作的自查报告2022-08-14
消防安全教育宣传知识2023-02-03
119消防标语2022-12-04
家庭应急预案2022-07-29
消防标语2022-10-10
今冬明春学校火灾防控工作方案2022-12-23
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