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六国论》 (教师中心稿)(共8篇)由网友“宝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过秦论》《六国论》 (教师中心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过秦论》《六国论》 (教师中心稿)
《过秦论》《六国论》 (教师中心稿)
书剑
导入: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 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 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 归纳整理。
① 词性活用
a .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 .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 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 .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 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 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 赢粮而景从(影) m隶之人(氓) Ii棘矜(锄) 外连衡而斗诸侯(横) a首系颈(俯) 暴秦之欲无厌(餍) 当与秦相较(倘)
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 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 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 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 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 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 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 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 、《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 、《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篇2:《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书剑
导入 :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 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 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 归纳整理。
① 词性活用
a .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 .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 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 .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 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 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 赢粮而景从(影) m隶之人(氓) Ii棘矜(锄) 外连衡而斗诸侯(横) a首系颈(俯) 暴秦之欲无厌(餍) 当与秦相较(倘)
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 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 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
篇3:六国论(教师中心稿)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
教案设计: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海荣
教学目标 :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 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
[4]
篇4:过秦论 (教师中心稿)
过秦论( )(教师中心稿)
邱龙涛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
明确:文章开始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
篇5:过秦论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过秦论(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邱龙涛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
明确:文章开始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
[4]
篇6:课文《过秦论》《六国论》教案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
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
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篇7:《过秦论》思路辨正(教师中心稿)
包头市第33中学 曹权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传统篇目,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成为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富有代表性的结论。对于这个结论的依据,我们往往是从秦王朝统一天下后施行暴政和贾谊的政治思想入手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它从崛起到灭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即使注意到这个过程,也只是关注其前期的`辉煌,而忽视了形成辉煌的原因。因此,对本文的思路,也就一直没有作出明确的分析。
其实,作者在极力渲染从秦孝公到秦昭襄王四代君王辉煌业绩的同时,从来就没有忽略他们之所以辉煌的原因。在作者看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就是仁义的开端。“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就是这一结论的依据。我们知道,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对“王道”的图景作了具体的描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说,“务耕织”就是对孟子“王道”思想中这一内容的高度概括。在这里,贾谊把“立法度,务耕织”作为秦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对“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贾谊看来,秦国的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施行仁政,“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扩张的辉煌业绩。文章前两段没有具体叙述秦国四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发展之势,正是用所取得的业绩来证明治国方略的正确。
兴于仁义,亡于暴政,这是贾谊在本文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组织材料的基本思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这一段,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和治国之道--在作者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六世之余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为;历经二世就遭致灭顶之灾,根本原因在于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又“废先王之道”。“废先王之道”就是废仁义,“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就是行暴政,这就注定秦王朝只能是一个短命王朝。
综上所述,对于《过秦论》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理解,必须注意作者对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代君王治国方略的论述,尽管这些论述比较简略,但它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也只有这样理解,才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施”相一致。如下图所示:
秦孝公:立法度,务耕织
惠文 施仁义:兴
武 蒙故业,因遗策
昭襄
始皇:废先王之道 行暴政:亡
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秦国从崛起到统一的辉煌,从统一到灭亡的迅速,而忽略了其历代君王治国方略的差异,就有悖于老贾写作此文的初衷了。
作 者:内蒙古包头市第33中学 曹 权
邮 编:014060
篇8:六国论(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海荣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课文过秦论教案
★ 过秦论教学设计
★ 过秦论的教案设计
★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六国论》 (教师中心稿)(共8篇)】相关文章:
阿房宫赋课件2023-06-05
阿房宫赋优秀课件2023-09-18
阿房宫赋 教案2022-05-08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注释2022-12-23
《过秦论》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2023-05-29
六国论的读后感2022-05-06
过秦论翻译及原文 一对一全文翻译2022-10-31
过秦论通假字有哪些2023-02-01
过秦论中篇原文及翻译2022-06-23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