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肤之痒随笔(精选20篇)由网友“开心不止一点点”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切肤之痒随笔,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切肤之痒随笔
我家的茉莉年年洁白,岁岁芬芳。
心中的彷徨日日流浪,时时迷茫。
时间如沙漏,
长了的是孩子的身高
淡了的是你我目光里的情长。
光阴荏苒,
杯子不再贪恋茶香,
思念不再占据心房。
终于我们来到这迷情的山谷,
身处恍惚的路口。
给我一个笃定吧
累了痛了,
我只想靠你的肩
不想,
别人来疗我心里的伤。
亲爱的
我不想做你夜归的明灯,
希望你从来也不曾迷航。
你是我的毒家记忆
[你]略带忧伤的瞳孔,
[是]我此生醒不来的梦,
[我]独自徜徉其中,
[的]的确确诉说着那一丝温柔,
[毒]已渗入肺腑,
[家]只为你倾其所有,
[记]忆的洪流挡不住我停下的脚步,
[忆]君在红豆生下的南国。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停驻这样的角色,或许这个人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能让你放下所有的骄傲,只为其穷尽一生的等候。
若是有幸遇见,该是如何的一场刻骨铭心的相恋、和深入骨髓的痛?
小女子说,能拥有一份专属的毒家记忆,不管是爱也好,痛也罢,那都终将会是一份幸福,若是他日再回首,也仅仅只剩下最温暖的感动。
我依旧是那个会抽疯又喜欢文字的离落而已。
--醉笑陪君三万场
笔。
悠悠校园生活
头昏脑胀的做了几天题,无奈今天图书馆里来了两个装电的家伙,在吹嘘我们学校的电都是他们装的……窗外的知了也跟着起哄吱呀吱呀的`,恨不能把它捉来给炖了,气急败坏的我走到那颗巨大的樟树下,想踹几脚那颗大树。但想起晚上公选课上学的趣味昆虫,我还是不要惹虫上身的好。
慢慢的往寝室走,看到有一片白色的栀子花,共有六瓣,黄色的花蕊我伸出手就想摘,转念想花儿允许吗?可是我天生就很喜欢花,微风徐徐的天气,我很卑鄙的问了花一句话:“你愿意做我的书签吗?”很自然的那朵花就点头成了我百草良方大全的书签!
四季我最喜欢的就是现在,夏末初秋的时候,走在温暖的阳光里,桂花的香气的飘起了纯纯的青春,载着我飞回到有过同样气息和感觉的年华。闭上眼眸的一瞬间,最美的剪影,流传在记忆的窗扉,一股暖暖的惬意,一份淡淡的微笑与快乐。秋天不是萧瑟的,秋天不是感时伤怀的。秋花、秋雨愁煞人,可是我却觉得很享受在这样宁静的季节。在温暖的晨光透出的时候,那蔷薇上一滴晶莹的露珠是值得珍惜的。在晴日清明的时候,篮球场上的篮球声是透着力量的青春。在东窗秋雨的夜晚是浪漫的思念。这些都是最美丽的心情。
一份美丽的心情,一颗追求幸福的心。
作者红妆的文集
前日酒醉,不知归路
前日酒醉,不知归路。
晚上,朋友来聚,小醉,有些不爽的思想发生,矛盾。
精神太颓废了。真的,一个人的精神低落,竟然差别万千。
无论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都不用感觉到害怕,因为每个时代都是被定义下的,也许有前世今生。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不要去奢求改变世界,也许能,但你我皆为平凡,不去始皇,不做闯王,也非陈涉之类,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也许你感觉 到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能承受和默许。不是我们多么高尚,不去贪贪婪钱权色……只是我们没有到那个位置,没有那个环境罢了。、
我们生活这个社会,就应当努力前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看看自己,关注 下自己,努力的时候有多少,苦中作乐吧。悠哉。幽然……
前日这事不再叙表,但求反思,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理解,有获,并有效。
吾常喜文字,书籍,故事,奈今时,世界大千,只是看别人的快乐,感觉自己幸福,感受到别人的悲伤,也感觉自己悲怆。
玩玩文字游戏,咀嚼其中,若临梦境。而今世俗之事,多不快意,还是比较喜欢男耕女织的生活,虽有劳累,然生活不泛趣味。而今,科技电子,繁多乱眼,心意已杂,不能守中……
好好工作,绘我生活。享受当下,努力学习(读书)。
当快乐来的时候,我准备好了。
篇2:高二之痒
夜晚九点三十分,不算晚也不算早。
走出教室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即使有,也就是那所谓的细如牛毛、如针线般的蒙蒙细雨罢了。此时已是临近五月份的时节了。已经连下了一个星期的雨了。路面上还是湿湿的,偶尔一个两个的小水洼里,也早已被一整天的雨水给灌满了。昏黄的路灯下,一辆飞驰而过的的士的轮胎,很快的轧入水洼,溅起一泼水边扬长而去。
其实,今天的天气应该是比较暖和的。可为什么,我却意外的觉得很冷,浑身上下都是冰凉的感觉。
小三与我并排走在人行道上。边推着自行车,边听着身边两位女生在那里抱怨。
“烦躁!”那位女生近乎发泄似地说:“他不就是个班主任再加个年纪副主任吗。凭什么要我们每个人都按他的意思做事啊!”说完,狠狠吐了口气。
“就是啊。做的也太过分了。知道他想踢人。最看不惯他那套拐弯抹角的把戏。明明是想踢走我们几个,居然还假惺惺地说是为我们着想。”另一位女生也厌恶的甩出一肚子的气。
“我知道我现在的文化还不是很理想,但也不能就让人家考虑什么学专业的事啊。虽然现在是高二了,但高三还有一年啊。他怎么就知道我不会赶上来!”话毕,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似乎已经把她憋了一肚子的气给全吐了出来。
“是,是,是。呵呵……好多人都是在高三一年里猛的赶上来的。对吧。呵呵!”小三出于礼貌地应付了她们几句,便继续推着自行车慢慢的走。
两位女生见有人与她们的意见一致,似乎很是满足。依然继续她们刚才的谈话。小三则时不时地搭上一两句,但很快就不再说了。
看得出,他也应该是心事重重的了。这也难怪,到了高二这个关键时刻,谁不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谁不会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除非他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
到了熟悉的十字路口,大家各自道声“再见!”,便各回个家。但我分明看见他们有些迷茫的背影,在夜幕的掩盖下,逐渐的失去清晰的轮廓,逐渐的越走越远,越来越模糊不清……
手机屏幕的右下角显示,现在已是十点整了。
小区已经完全在夜色中沉默了。只有几栋居民住宅里的几间还亮着一两盏灯。客厅里的,浴室里的。那大概是在等待他们家的归来吧。还有两边的路灯,从洁白的灯罩中向四周发出苍白的光芒,隐隐约约的照亮着脚下的路。
回到家,甩下书包,二话没说,直接熄灯上床睡觉。其实,说睡觉是不准确的。因为我此时正创造出今晚需要的环境。黑漆漆的卧室中,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我,我也什么都看不见。这正是我需要的。我需要在这黑暗中,好好的想一想我在这即将逝去的两年的高中生涯中,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高一下学期,我由文科班转入了理科班。那时,虽心里不乐意,经过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但我仍安慰并鼓励自己,这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当时的态度不够坚决,没有让家人看到我的决心,没有坚持到底。人为什么总是在关键的时刻就犯起浑来呢!不是早在初中毕业后就决定了文科班的吗?为什么那时却没有想起这些?为什么那么轻而易举的就妥协了呢?
真是一种讽刺啊!人啊,为什么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记得要后悔了,为什么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要珍惜了!
为什么……
说真的,一想起刚才的第三节晚自习,仍然还是心有余悸。看着或一个或一批的同学被班主任叫出去谈话,开始不知道的时候,一个个都停下了手中的笔,悄悄的往外面黑漆漆的走廊瞥上几眼,但又不敢做得太过明显,生怕班主任看见。大家都知道如若一个不小心让他看见了饿,肯定又要增加几个“劳卫积极分子”了。同时,大家心里也都十分清楚,被班主任叫出去谈话,可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随着教室们的打开,大家立即低下头,伏笔桌案。稍微有点讨论声的教室立马安静下来。不是骗人,真的是连苍蝇、蚊子嗡嗡的声音都可以清晰的听见。
然后,另几个同学被叫出去。在们被关上的瞬间,教室里又恢复了刚才的生气。大家都争着小声的问刚才被叫出去的同学班主任找他们有什么事。同桌也被叫出去了,他有些沉重的告诉我,老师可能要开始踢人了。他们被叫出去是关于班主任要他们考虑读专业的事。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只不过是班主任的借口、托词而已。
刹那间,脑袋里一片空白,再也无心自习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了。况且,我向来是很容易受这类因素所影响的。
我真的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时候能比现在的这节课更难受、更难熬的了。看着同学一个个被叫出去,然后分分秒秒的提心吊胆,不敢抬头看班主任的眼睛,却又总是觉得班主任的眼睛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屏住呼吸,仔细的听着每个被叫出的姓名,害怕着下一个姓名就是自己的。哎,那种气氛,压抑、紧张地令人几乎窒息。
可巧的是,直到铃声的响起,也没有听见自己的姓名被喊出。要知道,开学的第一次月考,我就因成绩出现了严重的下降而被班主任提名批评的啊!
一时间,主见全无。
后来,临近下课的时候,同桌突然冒出一句话来:“我似乎开始有点懂得韩寒现象了。”
我问为什么。
他说:“对于那些高考成功的学生来说,韩寒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冷嘲热讽,缘自他自己高考落榜而产生的妒恨心理。其实,现在看来,也只有与韩寒有过相同的高考失利的经历的群体才会与之有相同的感受,才会读懂韩寒的心绪。
我诧异。他还没有经历过高考呢,怎么就先有这样的感受呢?
他苦笑。“照这样发展下去,前途不是已经很明亮了吗!”
我沉默。突然觉得他似乎已把我的台词给抢走了。或者还是说,他道出了全中国当代学生的心声呢?
篇3:中小企业管理之痒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无论其数量、促进市场繁荣、创新方面都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中小企业目前的生存发展现状,以及在转化成为大型企业的效果方面,还是乏善可陈。这其中有产业政策的导向、有区域经济的协作,有对行业自身规律的把握,有企业战略的问题,有自身管理的问题。本文就中小型企业在企业规范化管理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1、管理优秀的楷模企业太少,并且不具备学习和模仿的特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更多是“自主创新”,在混沌中摸索前进。
中国目前管理基础相对较好的大中型企业,相当一部分多是属于资源控制型、行政垄断型。他们的成功,更多源于长官意志的产物,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包括华润、中粮。真正靠市场竞争发展强大起来的企业比较少,管理规范的更是少之又少。而那些靠自身能力发展起来的企业,往往也是在转型期市场机会驱动的结果,那些真正依靠技术持续创新、洞悉产业发展规律、创品牌、建渠道、关注客户价值、管理提升和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等成长起来的企业极为稀少,而且他们的成长基本不具备模仿、学习的特质。像海尔、联想、华为、中兴,他们的成功和发展模式很难被一般的企业所学习和模仿。《华为基本法》被无数企业引用,但最终应用的效果呢?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下,那些快速成长的中小型企业很难找到可以参照、学习的样本与楷模,只能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一句话,当前中国社会缺乏遵循规范、遵循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的商业企业。
2、很多创业的老板没有经历过相对规范的市场和商业逻辑的洗礼,由此导致他们缺乏规范管理企业的思维和习惯,经济管理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很难站在产业的角度对待自己企业的各种管理问题,
中国当前仍然处在快速市场化的初期,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也在逐渐步入深水区,总体而言,创业的机会相当多。他们当中,有抓住机会白手起家的,有掌握绝活(技术)飞速扩张的,更有那些依赖寻租而暴发的。这些创业者,不乏个体小老板、下海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包含那些有过一定管理经历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创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是:
一方面他们没有接受系统、规范、完善的现代企业规范化经营管理的“入模子训练”。简单地讲,这种训练就是让我们成为一种真正的职业人。这种训练是指在以提升客户价值为导向,遵循业务流程市场化运作企业中,工作、学习和思考的思维方式,不断体会周围各种企业运作情境、理顺社会企业个人关系、和谐处理同事关系的工作训练过程。
另一方面良好的盈利机会诱使他们无暇、也不愿关注企业规范化管理。严格地讲缺乏类似大企业的系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因”,更不用说站在产业的角度来有效解决企业的问题。在他们的思维中,理所当然的认为:行业都是这样,我们凭什么先要牺牲、先要规范。在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主眼里,企业只有两个利益主体,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就是员工整体。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他们很难得体会员工所需要的规范管理、晋升、培训、公正合理考核与薪酬、加班等,所以他们意识不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由于个人素质和环境影响,中小企业主普遍缺乏建立百年基业的愿景(Vision)。没有强大愿景支撑,在企业解决基本的生存发展问题后,很难有动力、意愿去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基本的管理问题。
长期以来的封建思想和小农意识,使当前的中小企业家更多关注个人财富增长和个人成就的实现,没有树立起全面的企业公民价值观,没有形成一个能有效吸引和鼓动员工的强大愿景。他们通常的表现是:小富即安,不求进步但求无风险,长期停滞不前,更有甚者,富裕之后开始腐化堕落。武汉的汉正街早期形成一批暴富的老板,时至今日尚存者少,壮大成为产业领袖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占尽先机、聚敛巨额财富的老板,正是因为缺乏强大的愿景支撑,才造成了今日的落寞。
篇4:识字之痒散文
识字之痒散文
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识字了,老师是我的外祖父。他老人家只上过几年私塾,学问不大,但他对读书之人十分尊敬,对勤学之事很是看重。外祖父用自制的“字块”——一寸见方上面写着汉字的硬纸片——教我认字。从人、手、刀、口、羊开始,每天认几个。我若忘记或记错了,他就会手舞脚蹈又比又划帮助我记忆,而当我能顺利地实现他的“教学任务”时,他就毫不吝啬地给予我诸如“不错”、“能干”、“我的孙子一学就会”之类的表扬,所以我学习进步很快,认识了不少字。有时祖孙两人在街上闲逛,他也会抓紧时间,教我认沿路商店的名牌和店内的字,什么“明码实价”呀,什么“童叟无欺”呀。有一次舅舅陪着外祖父去一个商场里买东西,把我也带上了。在他们俩人和老板商议价格时,我站在一边认真地读着挂在商店里的字。突然,我拉着外祖父的手,大声地说,外公,这个商店是“货真价实”的呀!老板一听高兴极了,连声夸赞我小小年纪很是聪明,并立即停止了和舅舅的讨价还价,同意降价出售。回到家中,外祖父把这件事向父母亲大肆渲染了一番,他十分高兴,我也很得意。只有父亲严肃地说:“要谢谢外公教你,你还要继续努力,要学的东西还多得很呢!”外祖父说,“不要这么早就来谢我,等他长大了,用赚的钱替我买点酒,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什么也没说,只是不住地点头。不用说,识字给我带来了巨大快乐。
不过,这种“即兴发挥”也曾给我带来苦恼。
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带我去看戏。走到戏院门口,只见海报上有四个大字:“霸王别姬”,我不假思索,大声读道“霸王别臣”,身边进场看戏的人听了,朝我笑了起来:“小戏迷怎么乱认字啊?”父亲的脸也有点挂不住了,把我拉到一旁告诉我:“这个字应读ji音,它的右边并不是‘臣’字,何况它的左边还有一个明明白白的‘女’旁!‘姬’是古人对妇女的美称。”我一时大窘,脸热到脖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记忆中,这是我在识字问题上的第一次严重失误。
最糟糕的一次失误是在我大学毕业分到学校之后不久发生的。一次开会,校长照例训示,训示结束的.时候他说,上面发了一份公费医疗方面的文件,事关人人,要校医读一读,让大家知道内容云云。校医五十好几了,那晚上大概又喝了不少老酒,从校长手中接过文件,才念了开头,正文还没念,就对校长说:“我年老眼花,灯光也不行,看不清楚,换个人念吧。”领导也不言语,只用目光扫视会场,然后对着我说:“刘老师,你来念!”说话间那校医就把文件递了过来。文件的内容是宣布哪些中药只能自费不能报销,其中有一项“鹿茸”。我那时还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从不吃药,更没吃过中药,可谓素昧药品,看到这“鹿茸”两字,也许是条件反射,以为是鹿的耳朵,于是“鹿耳”应声而出。这一下会场像炸开的锅,嘘声笑声震耳欲聋。混乱之中,那校医站起来,一脸怪笑大声宣布:“诸位同仁,诸位同仁,太学生说鹿茸是鹿耳,所以我校从此之后只有鹿耳没有鹿茸。”我年纪轻轻,初涉社会,竟闹出如此笑话,简直丢人已极,我甚至不知道是怎样离开会场的。更不幸的是,那时我正在谈恋爱,女朋友知道此事,使我颜面尽失,她也有所不解,说你怎么连这个“茸”字都不认识?也不想想就念?我是百口莫辩,只是内心掠过一阵疑惑:难道这“茸”和“耳朵”一点关系也没有?女朋友是小学语文教师,心地善良,见我伤心欲绝,劝慰我说,中国字那么多,总会有不认识的。以后遇到没有把握的字,不要想当然,不要张口就念,不要胡乱联想,而是在生字处停顿,再真诚地问别人应该怎样念,这样既表示你的虚心,又不会出洋相。按照女朋友教我的这一招,果然屡试不爽,多年未出差错。女朋友后来成了我的妻子,几十年来,凡遇到自以为是并宣称不怕老婆的朋友,我都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女人是一部书,妻子的智慧远胜于丈夫百倍。怕老婆是美德、是时代潮流,道理很简单:怕老婆的丈夫一定会少犯错误,走向成功——当然这和识字无关了,打住不说。
儿子是“七十年代下的蛋”,优点不少,像学习努力呀,工作上进呀,团结同志呀,注重家庭呀,孝敬父母呀,等等。只是文化根基不甚坚实,上学的时候读书是为了拿学位,工作之后读书又仅仅是为了在专业上的发展,因此,书虽读得不少,但谈不上涉猎广泛,离“博览”的境界就更远。我有时批评他举止“没有文化”,他是既不承认又不否认,就算是接受了。只是有一回,他和新婚的妻子回来吃饭,在饭桌上,不知怎么扯上了哲学,我说了一句“否极泰来”,说的时候,把“否”字读成了fu,这一下,儿子抓到反击的机会了,把筷子朝桌上一拍,一付反攻倒算的样子:“爸爸,你一天到晚说我没有文化,原来你也未必有多少文化啊!”他得意地说,“这里的‘否’要读成pi,是不好的意思。否、泰是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否’是最坏的卦,‘泰’是最好的卦,‘否极泰来’就是坏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的意思。”我查了词典,果然和儿子讲得分毫不差,于是心悦诚服,向儿子承认这种失误是自己的功底不够所致,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当然,我也未忘记父亲的责任,告诫他不要骄傲。儿子笑咪咪地点头称是。
一次喝茶,一群人天南海北地摆龙门阵,在座一位朋友是已退休的知名校长、桃李四布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我突然想到“否极泰来”一事,忙趋身过去说明原委虚心请教:对于“否”字,何时该念fou,何时该念pi?有何规律?”特级教师一脸正色:“没有规律。不少多音字在特定词组里念特定的音。要想不出错,那就要背。”“那么,经常遇到的有多少种?”我问,他说:“至少有三四十种。”我再问,“如何避免出错?”特级教师回答得更加干脆:“两个办法:一个是我刚才说的‘背’,二一个就是像你这种情况,错一次就教训深刻不会再错了。”说得我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同时也由衷感叹:中文真是博大精深。此时此刻,我直感到自己没有眼光,高中毕业时为什么报考的是数学系而不是中文系。记得刚进大一的时候,同系有一男生,终日哭泣,不吃不喝,辅导员问他何事,他说,他只想学中文,不愿到数学系来受罪。辅导员有些奇怪:“你的第一志愿就是数学系呀!”他说:“是的,不过那是中学老师越俎代庖,不是我的本意。”弄得辅导员一点办法也没有,又怕闹出人命,把此事上报学校高层。校长倒也通达,居然同意他转入中文系。现在想来,当时我也该哭哭啼啼,不吃不喝。唉!现在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苏轼老先生曾经说过“人生识字忧患始”之类的话,有人赞赏他和西方思想家叔本华观点类似,大有哲学之意境。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体会不深,总认为他有点过激,是在发牢骚。现在看来,苏老先生的这一说法真还有点道理。
篇5:上班族的“五年之痒”
参加工作快一年的小林,最近总在重复同一个梦境:自己悬在半空,奋力攀爬一座陡峭的山崖,山崖上面垂下来无数的绳索,而每一根绳索,都在伸手触及的那一刻化作细沙飘落,
对于不少上班族来说,这个梦形象地体现了他们的境况:周围的一切,都有如沙制的绳索,无可依靠,只有自己的奋斗是真实的。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很多困难无法克服;他们焦虑,因为担忧而做噩梦、失眠。近期一项有5266名在职人士参与的调查显示,25.0%的上班族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介绍,该调查共有12个关于近期心理状况描述的问题,研究者根据被调查者的自我描述,判断其心理健康水平。
调查发现,参加工作5年以内的人,心理健康问题尤其严重。而第5年则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有心理健康问题人的比例达到最高,为30.4%.从第6年往后,有心理健康问题人的比例逐年下降。
对此,某资深人力资源顾问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有四个时段最可能产生职业危机:择业和就业初期时的定位危机、工作5年左右的晋升危机、40岁时的方向危机、50岁以后的饭碗危机。这其中,两个出现在参加工作5年时间内。正因为如此,很多有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才会有职场新人“五年之痒”的说法。
从职业发展角度,在应届毕业生涉入职场后,第1年是角色转换期,还未适应新的环境,又面临外部各种现实的压力,精神会比较紧张。到了第2年,职场人士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技巧,可以独立完成一些执行面的工作内容,
他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未解的问题,以及现有工作的双重压力,使得这一阶段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定位危机之后,工作了3~4年的人,在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将获得个人职位晋升。另一些因为能力提升速度不够,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5年之内还未获得晋升的人,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紧迫感,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说的晋升危机。
调查还发现,“80后”的上班族比其他年代出生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中有31.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显然,这是个和工作“五年之痒”高度相关的问题。因为,“80后”和职场新人,几乎是同一群人。那么,究竟因为他们新入职场,还是因为他们是“80后”,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其他人更为严重?
专家认为这属于“80后”的问题。专家指出,“80后”的职场新人,成长环境比较顺利,没有经历过他们前辈所经历的那些磨难,抗压力能力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则认为,这和他们新入职场有关,也和他们所处的年代有关。他指出,70年代或者60年代出生的人,赶上了中国的“年轻化”浪潮,顺利进入领导层。而80年代后出生的人工作经验基本还在3年以下,没有进入晋升阶段。但是放眼未来,他们会发现一个尴尬的情形:基层、中层管理者的职位,已经被70年代人所占据。更为尴尬的是,这些70年代生人的管理生涯才刚刚开始,也就是说,这些人很可能在管理职位继续留任甚至是25年,即便这些人才在社会中横向流动,情况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正是基于此,上班族的“五年之痒”并非无解方程。在疏解定位危机和晋升危机造成的压力上,他认为,我们一方面可以促进各级机构的扁平化,让个人在组织中能够承担的工作任务更加多样;另一方面在社会价值的导向上,也应从传统的“管人”、“做官”是有能力的表现,转向以“专业”为导向的认知,不论是担任主管,还是在技术领域有自己的专长,都是有能力的表现。
篇6:80后的三年之痒
80后的三年之痒
婚姻生活有“七年之痒”,职场生涯则有“三年之痒”,而且,“痒”的'人很多是年轻的“80后”们…… 又到了年终岁尾的跳槽高峰期.“80后”雇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喜欢刺激与冒险,因此,当他们出现在跳槽的“大军”中,就格外引人注目.
作 者:赵聪 作者单位: 刊 名:人力资源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 关键词:篇7:三年之痒:反观企业战略
红红火火三年之后的企业为什么不赚钱了?一是行业进入不景气阶段,或者说进入微利阶段;难道企业摆脱不了行业景气循环的宿命吗?实际上企业的经营环境早已进入了微利经营时代,但是企业领导者还停留在昨日成功,还在坚持原来“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实际上企业经营者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了,但仍然“讳病忌医”,自认为很对,自认为很成功,没有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用经验在说话,用“大脑在说话”,而不是用“市场在说话,用事实在说话”,
我们为什么停滞不前,对于整个总公司来言多收了三五斗增产不增收,但为什么N分公司是销量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并成为公司最大金牛项目,而曾经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X分公司却是节节败退,再难找昔日英雄气概,同一个行业产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因为有人在思考中前进,N公司从县区加盟店撬动三四级市场,到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取消地市代理制采用直供,再到多层次多渠道并行的全覆盖;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X分公司正是在不自觉习惯中迷失了,不进则退为市场所抛弃。
第一把火后的总公司存在战略缺失,从而表现在公司经营中工作方向左右摇摆甚至某种程度的自相矛盾,从而在自耗中挫失了市场机会、浪费企业资源;分公司经营创新思考缺失,从而表现在经营策略单一,管理漏洞越来越大;大区经理在市场方法和管理能力缺失,从而仍然局限在一是只求结果不问过程的管理,二是久不见成绩就自己上;业务员执行力的缺失,从而在进销存管理能力都不到位。
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公司百思得其解,我们要抓;分公司百思不理其意,迫于上面再三催促的压力,只好告诉下属“你们必须做到什么结果”;大区经理推脱之中只好也要结果了,业务员在大区经理默许之下开始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研究,
工作重点方法执行督促结果调整月报分析
常言“婚姻有三年之痒”,同样对于企业经营也有三年之痒。企业在经营中往往也存在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出现某一方面严重危机。企业从成立,持续经营三年就会出现“分歧危机”,。如果赚钱了,则会因“怎么分赃”而展开,滚动发展还是论功行赏,因贡贡献大小不同而要产生不平衡心态;如果没有什么盈余,则会围绕“方向分歧”,一是改变方向,二是坚持,三是调整决策者。Z企业就因为围绕主做N还是M产品产生分歧。
渡过分歧之劫后,就会进入婚后“痛并快乐”期,忍着伤痛,向前推进,重塑团队信心是第一任务,外塑企业形象,一定要做一件具有壮举性事情,正如国家面临内忧之时就会发动一场战争来转移矛盾,当然危险也很大。经此一劫,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两年的高速发展,企业领导者会发现自己很“厉害”,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企业开始不赚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干活的人少了,“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多了,一些元老霸占着经营位置,职业经理人无法进入也不得不看这些元老脸色行事,从而“和气之声起,企业赢利下”,从而一些小老树企业就出现了;对于勇于变革,职业经理人“五虎上将”的涌现,发展期的到来伴随着“元老之痒”,由原来老一批与新一批少壮力量的崛起;
战略之痒,有钱了,有人了,就会发出“天下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汽车势我们也上,房地产赚钱我们也要做。战略的失败,失败了多少明星企业,八年抗战艰苦都过来但是就是栽在“第九个年头”,胜利之后的喜悦;战略成功者则会面临“管理之痒”,企业管理的短板越来越显现,企业离心力最为突出,家大业大,没有统一思想文化认识;战略失误者,发现企业资金瓶颈、人才瓶颈、企业文化瓶颈,企业决策者应该休息了,十年之轮回,企业经营者生命是三年,那么决策者最多十年,企业应该适应新陈代谢,领导班子问题要解决,职业经理人涌显机制形成。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www582168@126.com
篇8:职场:三年之痒怎么挠?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职场上亦有“三年之痒”之说,“痒”,就是一种疲软,一种郁闷,一种痛苦,
职场:三年之痒怎么挠?
。那么,在职业 生涯中,遇到这种“痒”该怎么办?是选择跳槽,还是继续“痒”下去择机疗伤呢?挠准了方位当然是舒坦,但万一挠错了地方,可就急煞人了。案例
彷徨:难迈这一步
小娇是某医院急诊部的护士,对于这三年来的工作,她颇有感慨。
急诊室的每天,总是忙忙碌碌。量血压、抽血、打针、挂点滴,从早到晚重复再重复的动作,很累,特别是在为那些打地铺的病人服务的时候,她们也得一直弯着身子进行工作,长时间下来,其实弯着比站着更累。急诊室外,病人的痛苦声、呻吟声,家属的叫喊声、询问声,从刚开始的耐心忍耐,到后来的烦躁厌恶,运用重复又重复的语言已是“麻木”了。
她其实从很早就开始倦怠这份工作,想跳槽。
可是当她想转行时,却又犹豫不决了。现在,她一个月的工资七算八算也有5000元左右,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再说她还没结婚,再奋斗个几年,工资可能还会上升。而且,她已经习惯了医院的消毒水气味,习惯了上班穿的护士服,习惯了对病人嘘寒问暖,要是现在转行,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事什么工作。举棋不定的结果,使她至今迈不出跳槽这一步。
盲目:跳来跳去找不着北
小谢的职业生涯有三年了,其间她跳了三次槽,平均一年一次。按理说,小谢应该找准自己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可内心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毕业于重点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她如愿地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得知同专业的同学无奈之下都进了其他行业,对比之下小谢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可当她豪情壮志地打算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时,现实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公司,她做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公司核心技术根本就碰不到,而且学校学的东西和工作实际相差很大。一年合同 期满,小谢就迫不及待地跳了槽。
小谢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文秘工作。工作才一个多月,她的热情和激情开始消退,枯燥的文秘工作对她已毫无新鲜感可言,碍于合同的期限,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每天上下班,每天一摞摞的文件,过得苦不堪言。工作不快倒是其次,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也让小谢觉得苦恼万分,“象牙塔”里和外的差异每每让小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得罪了人。合同期满之后,小谢立刻再次跳了槽。
这次她选择了做销售工作,在她的设想里面,销售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还可以拓宽自己的人脉。但实践下来却事与愿违,她不仅揽不到客户,更是到处碰壁。在公司,因为没有业绩 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做“夹心饼干”的滋味真不好受!
现在,小谢准备第四次跳槽了,可是心里仍很忧虑,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三年之痒”症?
焦虑:发生在比较之后
小高是“新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了份物流工作,三年来他的工资已经涨到4000元,这样的待遇小高很满意,可在前不久的大学同学聚会上,他得知在证券公司做的同窗小王的工资竟拿8000元,他心里颇不是滋味。
在大学里,小高和小王是老乡,也是上下铺的室友。在学习和学校 工作方面,小高都略胜一筹。毕业时,小高进了现在的这家公司,起薪2500元,而小王的起薪才1500元,想着当年的情景和现在的情景,小高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在公司,小高三年的努力只换了个副理,看着前年进来的大学新人小李,人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升到了经理的职位,还是自己的上司。三年和两年,副理和经理,这样的差距,小高无言以对。
招式
第一招: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尽早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优势力,就能越早地找到与自己相匹配 的目标工作和行业,自己也就越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和满足度。
第二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不断地扩大工作技能范围,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第三招:适度刺激。
为自己设立一套独特的奖励办法,诸如为自己买一束花放在办公室或者买一些喜爱的小吃,也许能使疲惫的我们觉得工作显得多一些愉悦和舒适。
第四招:疏导情绪。
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来。找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找一个大家都比较闲的时间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委屈和压抑都说出来,想哭就哭,无论谁哭都不是罪。
名词解释
“三年之痒”:所谓职场中的“三年之痒”,就是人生处于二十五六岁的光景,没有了初入社会时的新鲜感,对工作有一些失望,所从事的不是自己最想做的,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些迷茫,看不清自己的锦绣前程在哪里。
跟帖七嘴八舌论坛 热门排行
刚毕业,一下又要面对这个什么“三年之痒”,现在才知道什么是青春无价。
――小爱
工作三年,茫然、焦虑,在职业 生涯和技术生涯上无论如何不能再算新手了,却又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与技术方向。慢慢明白了什么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决心要有所改变,但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lanren
三年之痒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有目标的话,管它几年也不会痒的!三年刚好应该是个上升起步的开始。
――桃桃
不是每个人都有“三年之痒”的,还有许多未知因素,真碰到这种情况,应该需要调整个人心态,找出问题的原因,充实自己。“三年之痒”是人生经历不同阶段时出现的瓶颈之一,就像高考,不过是场景 和结果不同而已罢了,关键是如何选择的问题。
――不断咳嗽的鱼
痒症类型:
第一级:职业倦怠。
厌倦了现有的工作方式,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每天清晨醒来,一想到要去工作就会心口堵得慌;看到公司楼里的电梯心里就直翻腾;坐在办公桌前就恼火;看到手边的文件就想把它们给撕了等等。
第二级:焦虑紧迫症。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青春已不在,自己有什么竞争优势?
第三级:犹豫不决症。
对现有的工作状态不满,但又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舍弃。
第四级:茫然症。
工作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未来不知在何方,空有理想和抱负,怎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
第五级:失落症。
曾是“天之骄子”,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里,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篇9:三年之痒Windows系统
今天在坛子力看了一篇文章,。。。
今天在坛子力看了一篇文章。。。。关于三年之痒,意思大概是关于工作三年时候的迷茫,感觉就是在写自己。虽说毕业还不到2年,但是,工作已经快3年了。当了网管,和售后,开始感觉到未来的迷茫,不知道什么是方向,
学学AIX,但是学会的路又在那里?真的能去IBM么?见过1,2个IBM的人,都是名牌大学研究生,相形见绌啊。!!!!!!!!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10:职场三年之痒怎么挠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职场上亦有“三年之痒”之说,“痒”,就是一种疲软,一种郁闷,一种痛苦,那么,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这种“痒”该怎么办?是选择跳槽,还是继续“痒”下去择机疗伤呢?挠准了方位当然是舒坦,但万一挠错了地方,可就急煞人了。
案例
彷徨:难迈这一步
小娇是某医院急诊部的护士,对于这三年来的工作,她颇有感慨。
急诊室的每天,总是忙忙碌碌。量血压、抽血、打针、挂点滴,从早到晚重复再重复的动作,很累,特别是在为那些打地铺的病人服务的时候,她们也得一直弯着身子进行工作,长时间下来,其实弯着比站着更累。急诊室外,病人的痛苦声、呻吟声,家属的叫喊声、询问声,从刚开始的耐心忍耐,到后来的烦躁厌恶,运用重复又重复的语言已是“麻木”了。
她其实从很早就开始倦怠这份工作,想跳槽。
可是当她想转行时,却又犹豫不决了。现在,她一个月的工资七算八算也有5000元左右,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再说她还没结婚,再奋斗个几年,工资可能还会上升。而且,她已经习惯了医院的消毒水气味,习惯了上班穿的护士服,习惯了对病人嘘寒问暖,要是现在转行,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事什么工作。举棋不定的结果,使她至今迈不出跳槽这一步。
盲目:跳来跳去找不着北
小谢的职业生涯有三年了,其间她跳了三次槽,平均一年一次。按理说,小谢应该找准自己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可内心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毕业于重点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她如愿地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得知同专业的同学无奈之下都进了其他行业,对比之下小谢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可当她豪情壮志地打算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时,现实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公司,她做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公司核心技术根本就碰不到,而且学校学的东西和工作实际相差很大。一年合同期满,小谢就迫不及待地跳了槽。
小谢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文秘工作。工作才一个多月,她的热情和激情开始消退,枯燥的文秘工作对她已毫无新鲜感可言,碍于合同的期限,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每天上下班,每天一摞摞的文件,过得苦不堪言。工作不快倒是其次,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也让小谢觉得苦恼万分,“象牙塔”里和外的差异每每让小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得罪了人。合同期满之后,小谢立刻再次跳了槽。
这次她选择了做销售工作,在她的设想里面,销售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还可以拓宽自己的人脉。但实践下来却事与愿违,她不仅揽不到客户,更是到处碰壁。在公司,因为没有业绩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做“夹心饼干”的滋味真不好受!
现在,小谢准备第四次跳槽了,可是心里仍很忧虑,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三年之痒”症?
焦虑:发生在比较之后
小高是“新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了份物流工作,三年来他的工资已经涨到4000元,这样的待遇小高很满意,可在前不久的大学同学聚会上,他得知在证券公司做的同窗小王的工资竟拿8000元,他心里颇不是滋味。
在大学里,小高和小王是老乡,也是上下铺的室友,
在学习和学校工作方面,小高都略胜一筹。毕业时,小高进了现在的这家公司,起薪2500元,而小王的起薪才1500元,想着当年的情景和现在的情景,小高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在公司,小高三年的努力只换了个副理,看着前年进来的大学新人小李,人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升到了经理的职位,还是自己的上司。三年和两年,副理和经理,这样的差距,小高无言以对。
招式
第一招: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尽早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优势力,就能越早地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目标工作和行业,自己也就越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和满足度。
第二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不断地扩大工作技能范围,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第三招:适度刺激。
为自己设立一套独特的奖励办法,诸如为自己买一束花放在办公室或者买一些喜爱的小吃,也许能使疲惫的我们觉得工作显得多一些愉悦和舒适。
第四招:疏导情绪。
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来。找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找一个大家都比较闲的时间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委屈和压抑都说出来,想哭就哭,无论谁哭都不是罪。
“三年之痒”:所谓职场中的“三年之痒”,就是人生处于二十五六岁的光景,没有了初入社会时的新鲜感,对工作有一些失望,所从事的不是自己最想做的,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些迷茫,看不清自己的锦绣前程在哪里。
跟帖七嘴八舌论坛热门排行
刚毕业,一下又要面对这个什么“三年之痒”,现在才知道什么是青春无价。
――小爱
工作三年,茫然、焦虑,在职业生涯和技术生涯上无论如何不能再算新手了,却又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与技术方向。慢慢明白了什么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决心要有所改变,但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lanren
三年之痒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有目标的话,管它几年也不会痒的!三年刚好应该是个上升起步的开始。
――桃桃
不是每个人都有“三年之痒”的,还有许多未知因素,真碰到这种情况,应该需要调整个人心态,找出问题的原因,充实自己。“三年之痒”是人生经历不同阶段时出现的瓶颈之一,就像高考,不过是场景和结果不同而已罢了,关键是如何选择的问题。
――不断咳嗽的鱼
痒症类型:
第一级:职业倦怠。
厌倦了现有的工作方式,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每天清晨醒来,一想到要去工作就会心口堵得慌;看到公司楼里的电梯心里就直翻腾;坐在办公桌前就恼火;看到手边的文件就想把它们给撕了等等。
第二级:焦虑紧迫症。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青春已不在,自己有什么竞争优势?
第三级:犹豫不决症。
对现有的工作状态不满,但又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舍弃。
第四级:茫然症。
工作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未来不知在何方,空有理想和抱负,怎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
第五级:失落症。
曾是“天之骄子”,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里,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篇11:职业生涯“之痒”
个人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
LUCY在一美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处做了10年的小职员,最初的3年充满热情;中间的3年感到在这个公司已没有新东西可学了,不知该去该留;后面的4年纯粹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想辞职,因为没有升职的机会,然而目前的薪水和福利在本地区同行业中的确很高,放弃了可惜。何去何从?且听专家一一道来。
10年前,作为一个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就能够到薪金和工作条件丰厚的外资公司工作,应该说,LUCY很幸运,也说明在刚进入这家公司时,LUCY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质等方面都不错。但在工作了10年后,LUCY不仅仍是一名小职员,而且面对是否离职无法作出选择,从这个角度说,LUCY又是不幸的。
LUCY为什么会面临今天的境况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LUCY没有尽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怎样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旦遭遇“10年之痒”,又该如何补救?
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一生中将要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提前作出的一个计划。当然,这个计划也是个人的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必须要和我们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观相结合。而由于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所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也不是像制定一份工作计划这么简单,它需要一个不断清晰、不断选择的过程。
但是,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个人未来职业选择的“总纲”,越早确定下来,才能更早地把它付诸行动,
在美国,小学的学习阶段就开设了关于未来职业倾向测试的相关课程。可见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好!根据舒伯的职业生涯周期理论,人的职业生涯周期分为成长阶段:出生―15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因此,在25岁以前就尽可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LUCY之所以在10年的工作过程中,除了开始3年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之外,在后面7年都一直无法很好地投入工作,并且一直无法对是否离职作出选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明确目标和具体规划。没有目标,自然无法作出选择和决策了。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首要的是行动
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职业生涯规划本身的内涵不仅仅是把职业计划做出来,更重要的是围绕计划采取的“落实行动”――就是说要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尽可能地为你的下一个职业目标做好准备!
前文所述,LUCY在进入公司之前的条件和潜质都不错,但由于缺乏清晰的个人职业规划,自然更不可能围绕“计划”,采取“行动”!如果她能够尽早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工作条件等情况,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则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工作的平台,不断加强学习、参加培训、积累经验,为下一个职业目标准备条件,等到她一旦有了足够的准备时,那么她所希望的“升职机会”也就会在公司内部或外部自然地出现了。
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自己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
对于LUCY来说,现在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过程,明确和清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来判断现有的工作平台、人际关系、学习机会、晋升空间、个人资源等方面是否和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相一致。
即是说,首先要确定职业目标,然后以这个目标为准则,去判断和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和怎么做。
篇12:如何拯救职场三年之痒
麦可思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三年内主动离职竟达到八成以上,如此高的跳槽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不管跳槽为哪般,有两点必须明确的是:一要提升自信和管理技能,二要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跳槽率达到70%。对于此,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对所在单位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大学生则辩解,工作环境和预期相距甚远、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待遇低是迫使他们频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此外,麦可思发布的《20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主动离职竟占到了88%。那么,大学生普遍难过“三年之痒”的原因是什么?空间不够,还是另有原因?大学生如此频繁的跳槽到底为的是哪般?
一、提升自信和管理技能
毕业3年了,随着业务能力水平的不断熟悉,很多人都走上了管理的岗位,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加上公司管理上不是特别严格,也没有专业的管理技能,所以一直按照自己的沟通和管理方式进行,
此后,在管理技能水平上受限,在专业技术水平上也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导致对于现在很多人的发展状态比较迷茫。所以,对于新人领导而言,可以通过一些沙龙、论坛、和培训机构上课,在管理上需要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理论考试,在技巧上需要工作实践可以通过项目运作来完善。然而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要逐步提高,做到尽善尽美。
二、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职人员,都要进行职业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准确定位,但目前很多人都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在择业过程中目的也是不明确,不确定自己是适合从事技术类还是继续从事管理类岗位。对此,建议如下:
1、首先,要重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哪。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切合实际去制定符合自身的长期规划。只有明确发展目标才能在未来有更好发展。
2、鉴于之前一直锁定某个领域的工作工作,多多少少也负责过几个项目,再次求职时可以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等时机成熟时也可以转做技术行业的专业管理,这样对于工作也会更得心应手。
3、明确作为一个专业的技术类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条件并逐步完善,熟悉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流程及业务范围,提高外交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信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会更加如鱼得水。
篇13:职场怎么挠三年之痒
职场怎么挠三年之痒
职场上亦有“三年之痒”之说,“痒”,就是一种疲软,一种郁闷,一种痛苦,那么,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这种“痒”该怎么办?是选择跳槽,还是继续“痒”下去择机疗伤呢?挠准了方位当然是舒坦,但万一挠错了地方,可就急煞人了。
彷徨:难迈这一步
小娇是某医院急诊部的护士,对于这三年来的工作,她颇有感慨。急诊室的每天,总是忙忙碌碌。量血压、抽血、打针、挂点滴,从早到晚重复再重复的动作,很累,特别是在为那些打地铺的病人服务的时候,她们也得一直弯着身子进行工作,长时间下来,其实弯着比站着更累。急诊室外,病人的痛苦声、呻吟声,家属的叫喊声、询问声,从刚开始的耐心忍耐,到后来的烦躁厌恶,运用重复又重复的语言已是“麻木”了。她其实从很早就开始倦怠这份工作,想跳槽。
可是当她想转行时,却又犹豫不决了。现在,她一个月的工资七算八算也有5000元左右,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再说她还没结婚,再奋斗个几年,工资可能还会上升。而且,她已经习惯了医院的消毒水气味,习惯了上班穿的护士服,习惯了对病人嘘寒问暖,要是现在转行,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事什么工作。举棋不定的结果,使她至今迈不出跳槽这一步。
盲目:跳来跳去找不着北
小谢的职业生涯有三年了,其间她跳了三次槽,平均一年一次。按理说,小谢应该找准自己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可内心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毕业于重点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她如愿地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得知同专业的同学无奈之下都进了其他行业,对比之下小谢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可当她豪情壮志地打算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时,现实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公司,她做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公司核心技术根本就碰不到,而且学校学的东西和工作实际相差很大。一年合同期满,小谢就迫不及待地跳了槽。
小谢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文秘工作。工作才一个多月,她的热情和激情开始消退,枯燥的文秘工作对她已毫无新鲜感可言,碍于合同的期限,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每天上下班,每天一摞摞的文件,过得苦不堪言。工作不快倒是其次,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也让小谢觉得苦恼万分,“象牙塔”里和外的差异每每让小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得罪了人,
合同期满之后,小谢立刻再次跳了槽。
这次她选择了做销售工作,在她的设想里面,销售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还可以拓宽自己的人脉。但实践下来却事与愿违,她不仅揽不到客户,更是到处碰壁。在公司,因为没有业绩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做“夹心饼干”的滋味真不好受!现在,小谢准备第四次跳槽了,可是心里仍很忧虑,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三年之痒”症?
焦虑:发生在比较之后
小高是“新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了份物流工作,三年来他的工资已经涨到4000元,这样的待遇小高很满意,可在前不久的大学同学聚会上,他得知在证券公司做的同窗小王的工资竟拿8000元,他心里颇不是滋味。在大学里,小高和小王是老乡,也是上下铺的室友。在学习和学校工作方面,小高都略胜一筹。毕业时,小高进了现在的这家公司,起薪2500元,而小王的起薪才1500元,想着当年的情景和现在的情景,小高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在公司,小高三年的努力只换了个副理,看着前年进来的大学新人小李,人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升到了经理的职位,还是自己的上司。三年和两年,副理和经理,这样的差距,小高无言以对。
第一招: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尽早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优势力,就能越早地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目标工作和行业,自己也就越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和满足度。
第二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不断地扩大工作技能范围,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第三招:适度刺激。
为自己设立一套独特的奖励办法,诸如为自己买一束花放在办公室或者买一些喜爱的小吃,也许能使疲惫的我们觉得工作显得多一些愉悦和舒适。
第四招:疏导情绪。
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来。找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找一个大家都比较闲的时间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委屈和压抑都说出来,想哭就哭,无论谁哭都不是罪。“三年之痒”:所谓职场中的“三年之痒”,就是人生处于二十五六岁的光景,没有了初入社会时的新鲜感,对工作有一些失望,所从事的不是自己最想做的,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些迷茫,看不清自己的锦绣前程在哪里。
篇14:三十岁的工作之痒
迈过而立之年的一道坎,工作已经驾轻就熟,经过几年的社会积累,收入也不低了,可不知为什么,看着已经熟悉的工作,心里总觉不舒服,有几分腻烦、有一些不甘、还有些微憧憬,反正浑身发痒,又开始重温刚出道那阵的心态,想着我是不是该换份工作了?
或者,眼前的工作实在是一份拼体力吃“青春饭”的行当,你突然想找一份一生的职业,然后混个越老越值钱,
三十岁的工作之痒
。那种越挠越难受的痒
讲述人:丁亚,31年,去年5月产一小宝宝,数月前返回工作岗位。
我一直想换份工作,没结婚前,我就想等结了婚再换,可结了婚后,丈夫又劝我生了孩子再考虑跳槽,如今孩子生下来了,我决定认真盘算换份可以奋斗终生的工作了,麻烦也就接踵而来:自己三十出头,换一份工作成本要比以前高,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像换衣服一样换单位;而因为有了一点资历,人也变得挑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负担也明显比以前换工作时要大得多,我不知道面对新环境自己是否能适应,自己是不是还有足够的竞争力和勇气像年轻人一样重新起步,还特别担心反复考虑之后做下的决定是错误的,再等几年再老一点,要补救就更难了。因此最近反而愈发苦恼了,总是在要不要走、走到哪里去、怎样找到路等问题上纠缠不清。简历投出去后,既想尽快听到回音,以证明自己还有强大的竞争力;又希望全部石沉大海,以把我全部矛盾的心境打消。这痒的感觉可绝对不好受,我反复与丈夫、与好朋友商量这事,安慰的话语、有益的建议他们不知说了几百几千遍,这个话题都说疲了,我仍然觉得心里不踏实。
调查:为什么发痒?
突然很想换一份工作,是几乎每一个三十岁左右女人常谈的一个话题。
关于为什么在三十岁这个年龄段会跃跃欲试想换工作,记者与多位此年龄段内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据所收集的朋友的故事及朋友的朋友的故事,在工作上发痒的心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人生规划刚好到了痒的关口
有些人喜欢先规划后行动,他们给每个人生阶段设定一些必须达到的目标、必须去做的事情。因此这类痒是预设好的,到了这个阶段就会自然发作。只是这痒的感觉亦不好受。因为人们制定计划,并不就要教条地遵从,计划要经实践检验后再根据形势做出改动。到了三十岁这个转折时期,制定计划的人就要判断前一阶段的目标是否达到,如果计划执行状况超出或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这下一步该不该按计划走,并且怎样走,就成了对主体判断力的考验。
自己有更高的期待
30岁就如人生的期中考,是检验前阶段成绩的时期,回首过去,难免会感到有所遗憾、有所不满,于是给自己重新假设,或者走另一条路,我的收入会更高,我的职位会更高,我的生活会更滋润。似乎30岁还有最后一次“亡羊补牢”的机会,于是便有了改变现状的冲动,便“痒痒”地想要换个工作。
受与同龄人对比的刺激
大学同时毕业的室友,有的已经成为企业老总;高中时一起玩的朋友,有的身居要职,春风得意,而自己尚什么成绩都没有,在学校里他们还没自己干得好呢。于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干了不适合的行当,自己是不是应该重新干份有奔头的事业?想换工作的心思就在这些自我质疑下诞生。
重新定位下半辈子的方向
这三十年自己随波逐流地走来,到这时,是不是就应该清醒一点,重新思考自己目前的工作性质,是不是适合自己下半辈子也为之付出,三十岁年龄也不小了,如果真的在事业上有所追求,就应该找份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如果只想四平八稳地保持较好的生活素质,也是需要重新考虑一份风险更小收益更高的工作;也有些人三十岁了突然开窍,觉得要为自己而活,希望找到一份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认认真真地从事下去。
对现有状态不满
上司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在现单位升迁无望,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加上人际关系复杂,令自己身心俱疲。而且,最要命的是,这回升部门主管,总经理那个小侄子眼看就要上去了,我劳苦功高以后却要听命于他,惨啊!这工作是非换不可了。
解痒之道
正方:打定主意痒了就换
讲述人:丹妮 今年34岁,去年四月辞了工作,如今身兼两职,一边与朋友合作经营饰物店,一边从事一份有较多自由时间的职业。
经验之谈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我自己来说,开一家小店一直是我的理想,能不能赚钱倒在其次,另一方面,我学的专业是设计,还是希望留在这个行业里,继续修炼。退一步说,即使我以前不做本行了,那还有一家小店可以让我继续投入。
当你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以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决定要不要迈出那一步。人都是有惰性的,不习惯改变已有的生活轨迹,改变需要勇气和身边人的支持。当你做不了决定时,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告诉自己听从内心的决定是正确的,同时争取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人的支持,比如父母、比如丈夫等等,有时外界的推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你就差那么一步的时候,有个人推或拉你一把,哪怕只是一小步,也就促成了这个改变。如果你想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状态,最好不要犹豫太多,否则动力将变得越来越小,以至于安于现状。
记者点评
采取行动的方式适用于对将来有较明确规划的人,如果你对自己离开原来岗位后将要走一条怎样的路心中有数,并为自己铺好了退路,那么不妨像丹妮一样,潇洒一把,尝试在三十岁关头,换个更合心意的工作。
反方:换了也未必不痒
讲述人:阿君 现年32岁,曾经以“月”为单位计算换工作的频率,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已有三年。
经验之谈
我换过很多工作,以前是为了积累经验,也希望看看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我,当然还不断寻求发展潜力更大、待遇更好的工作。但我觉得换工作应该是在年轻时候干的事情,到三十岁,我们就不应该为一时的情绪而轻易去改变现状,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总是经常发生,但我们不能一不顺利就否定了目前的状态;再说,我现在的工作收入是比以前高,心情也更为愉快,但谁敢说我要是在前一个岗位一直呆下去,收入和心情就比不上现在呢?特别在你现状其实并不糟糕的情况下,轻易提出改变是轻率的,因为如果大环境类似,人放在哪里发展的机会都差不多,倒不如调整自己,自己做好了,机会自然会来,用不着平白无故地自发焦虑。
记者点评
当你想换工作时,你必须首先搞清楚是否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者是否只是处在阶段性的低潮期,如果你暂时没法认清楚自己的工作之痒有否深及根本,那最好是按兵不动,如果改变并不能令你上一个更好的台阶,那么与其改变工作,还不如改变自己。(完)
篇15:职场:三年之痒怎么挠?
职场:三年之痒怎么挠?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职场上亦有“三年之痒”之说,“痒”,就是一种疲软,一种郁闷,一种痛苦,那么,在职业 生涯中,遇到这种“痒”该怎么办?是选择跳槽,还是继续“痒”下去择机疗伤呢?挠准了方位当然是舒坦,但万一挠错了地方,可就急煞人了。
案例
彷徨:难迈这一步
小娇是某医院急诊部的护士,对于这三年来的工作,她颇有感慨。
急诊室的每天,总是忙忙碌碌。量血压、抽血、打针、挂点滴,从早到晚重复再重复的动作,很累,特别是在为那些打地铺的病人服务的时候,她们也得一直弯着身子进行工作,长时间下来,其实弯着比站着更累。急诊室外,病人的痛苦声、呻吟声,家属的叫喊声、询问声,从刚开始的耐心忍耐,到后来的烦躁厌恶,运用重复又重复的语言已是“麻木”了。
她其实从很早就开始倦怠这份工作,想跳槽。
可是当她想转行时,却又犹豫不决了。现在,她一个月的工资七算八算也有5000元左右,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再说她还没结婚,再奋斗个几年,工资可能还会上升。而且,她已经习惯了医院的消毒水气味,习惯了上班穿的护士服,习惯了对病人嘘寒问暖,要是现在转行,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事什么工作。举棋不定的结果,使她至今迈不出跳槽这一步。
盲目:跳来跳去找不着北
小谢的职业生涯有三年了,其间她跳了三次槽,平均一年一次。按理说,小谢应该找准自己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可内心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毕业于重点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她如愿地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得知同专业的同学无奈之下都进了其他行业,对比之下小谢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可当她豪情壮志地打算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时,现实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公司,她做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公司核心技术根本就碰不到,而且学校学的东西和工作实际相差很大。一年合同 期满,小谢就迫不及待地跳了槽。
小谢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文秘工作。工作才一个多月,她的热情和激情开始消退,枯燥的文秘工作对她已毫无新鲜感可言,碍于合同的期限,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每天上下班,每天一摞摞的文件,过得苦不堪言。工作不快倒是其次,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也让小谢觉得苦恼万分,“象牙塔”里和外的差异每每让小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得罪了人,
合同期满之后,小谢立刻再次跳了槽。
这次她选择了做销售工作,在她的设想里面,销售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还可以拓宽自己的人脉。但实践下来却事与愿违,她不仅揽不到客户,更是到处碰壁。在公司,因为没有业绩 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做“夹心饼干”的滋味真不好受!
现在,小谢准备第四次跳槽了,可是心里仍很忧虑,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三年之痒”症?
焦虑:发生在比较之后
小高是“新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了份物流工作,三年来他的工资已经涨到4000元,这样的待遇小高很满意,可在前不久的大学同学聚会上,他得知在证券公司做的同窗小王的工资竟拿8000元,他心里颇不是滋味。
在大学里,小高和小王是老乡,也是上下铺的室友。在学习和学校 工作方面,小高都略胜一筹。毕业时,小高进了现在的这家公司,起薪2500元,而小王的起薪才1500元,想着当年的情景和现在的情景,小高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在公司,小高三年的努力只换了个副理,看着前年进来的大学新人小李,人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升到了经理的职位,还是自己的上司。三年和两年,副理和经理,这样的差距,小高无言以对。
招式
第一招: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尽早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优势力,就能越早地找到与自己相匹配 的目标工作和行业,自己也就越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和满足度。
第二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不断地扩大工作技能范围,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第三招:适度刺激。
为自己设立一套独特的奖励办法,诸如为自己买一束花放在办公室或者买一些喜爱的小吃,也许能使疲惫的我们觉得工作显得多一些愉悦和舒适。
第四招:疏导情绪。
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来。找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找一个大家都比较闲的时间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委屈和压抑都说出来,想哭就哭,无论谁哭都不是罪。
名词解释
“三年之痒”:所谓职场中的“三年之痒”,就是人生处于二十五六岁的光景,没有了初入社会时的新鲜感,对工作有一些失望,所从事的不是自己最想做的,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些迷茫,看不清自己的锦绣前程在哪里。
篇16:职场观点:三年之痒怎么挠?
第二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不断地扩大工作技能范围,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第三招:适度刺激。
为自己设立一套独特的奖励办法,诸如为自己买一束花放在办公室或者买一些喜爱的小吃,也许能使疲惫的我们觉得工作显得多一些愉悦和舒适。
第四招:疏导情绪。
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来。找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找一个大家都比较闲的时间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委屈和压抑都说出来,想哭就哭,无论谁哭都不是罪。
名词解释
“三年之痒”:所谓职场中的“三年之痒”,就是人生处于二十五六岁的光景,没有了初入社会时的新鲜感,对工作有一些失望,所从事的不是自己最想做的,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些迷茫,看不清自己的锦绣前程在哪里。
跟帖七嘴八舌热门排行
刚毕业,一下又要面对这个什么“三年之痒”,现在才知道什么是青春无价。
――小爱
工作三年,茫然、焦虑,在职业生涯和技术生涯上无论如何不能再算新手了,却又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与技术方向。慢慢明白了什么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决心要有所改变,但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lanren
三年之痒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有目标的话,管它几年也不会痒的!三年刚好应该是个上升起步的开始。
――桃桃
不是每个人都有“三年之痒”的,还有许多未知因素,真碰到这种情况,应该需要调整个人心态,找出问题的原因,充实自己。“三年之痒”是人生经历不同阶段时出现的瓶颈之一,就像高考,不过是场景和结果不同而已罢了,关键是如何选择的问题。
――不断咳嗽的鱼
痒症类型:
第一级:职业倦怠。
厌倦了现有的工作方式,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每天清晨醒来,一想到要去工作就会心口堵得慌;看到公司楼里的电梯心里就直翻腾;坐在办公桌前就恼火;看到手边的文件就想把它们给撕了等等。
第二级:焦虑紧迫症。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青春已不在,自己有什么竞争优势?
第三级:犹豫不决症。
对现有的工作状态不满,但又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舍弃。
第四级:茫然症。
工作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未来不知在何方,空有理想和抱负,怎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
第五级:失落症。
曾是“天之骄子”,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里,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篇17: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痒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痒
“小呀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这首家喻户晓的童谣让我们想起了天真无邪的童年,对于我们那个时代又是生活在贫苦的农村的孩子来说,确实是生动的写照。时代变迁,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应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 可是在浙西南的一些农村,几年如一日,顶着太阳晒,迎着风雨,翻山越岭去读书,却是孩子们上学所必须做的。 缘起中小学布局调整 “这五年来,该县顺利撤并小学261所,初中15所,从而提前三年完成全县农村中小学调整的十五规划。”这是浙西南某县报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满意”纪实》一文中的描述。毋庸置疑,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批“袖珍”学校的撤并,使教育资源得以优化整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然而,却很少有人真切地感受过这组数字背后,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为之付出的代价。一些地方在调整学校布局过程中,只注重扩大学校规模,没能够充分考虑到边远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造成一些学生上学十分不方便。还有的地方,单纯追求办学集中,结果造成合并后的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莉莉,一所山区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个头不足1.1米的小女孩,每个星期日下午就要背上书包,拎着够一个星期吃的米和菜,翻过几个山头,到十多里外的乡中心小学上学。他父亲说,天晴还好,遇到刮风下雨,做父母的还真放不下心。 孩子寄宿衍生新负担 一位农民说得最实在了。他说,我们这个乡是山区乡,算人均收入倒也不低,因为有不少人外出打工,有的在外省包了山场办了松香厂,年收入数十万上百万,计算全乡人均收入是把他们的收入拿来一起算的,可是我们却不能把这钱拿来平摊着花呀。山区多数农民仍然是靠着那点承包山地的收入过日子。如果是家里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住校,就得备两套铺盖,你说我们哪来那么多钱置办行头呢。 实事求是地说,就是浙江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还有衢州、丽水这样相对于全省而言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广大地区的大部分农民都还刚刚进入“温饱”,或者还正在作摆脱贫困的艰苦努力。就像从全国而言,有华西村,更有大西北一样。 农村新“陪读”现象 说到“陪读”,千万别以为只有出国留学才有。这是一个星期天我在一所山乡小学偶然所见。这所山乡小学就不有少“陪读”的。“青壮打工去,在家老与幼”。七八岁的`娃娃离家生活,哪家的大人放得下心呢?于是,许多白发老妪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陪读”的角色。 一位大娘64岁了,每个星期都要领着孙子和两个孙女一道,艰难地两次翻过5里路的山梁,在中心小学所在的村子里租了间房子,祖孙4人过上一个星期。她说,山里人念几个字难哪。 还有位老奶奶已是76岁高龄了,才上午10点钟,就要陪着孙女早上来到学校。寝室的门还锁着,只得把带来够一个星期的米和菜先搁在窗台上。她说,没办法,她和孙女睡一个床,才七八岁的囡囡,没人照看哪行啊?这里的宿舍一间放5张床,上下一共10个铺位、一个铺挤2个人,一般都睡20个学生,也有的宿舍要挤二十三四个人。学校所有寝室的钥匙全在炊事员那儿放着。从上午10点起陆续就有学生来校,直到下午1点半过后,才听孩子们说炊事员来开门了。这里,操场上,走廊里、校门外已挤满了等着进宿舍的学生。 在布局调整中,大量教学点和小学被撤并,大批学生由以前的村办小学转到寄宿制中心小学。正如一些教师和家长普遍反映的,学生在离家较远的中心小学上学后,安全、生管和负担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造成新的失学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布局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到寄宿制给学生、家庭带来的负担,避免一些学生因负担加重而辍学。(摘自《时代潮》)
篇18: “疲软”之困: 的三年之痒
一、产品创新乏力
说 创新不够,似乎有点打击新浪,但是事实如此,
“疲软”之困: 的三年之痒
。 发展到现在,增加了不少有用的功能,比如私信可以发送附件、转发、回复,微博查看权限(私密)、好友在线沟通、微群等,这些功能是可以提升个体用户的体验,方便了用户,但这些功能其实是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很多工具都可以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
到现在,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版,就是现在这个有点像facebook主页和QQ空间的版本。很多人认为这次改版是成功的,个人不这样认为。点开一个微博,我们能看见他的主页信息有这些:微博发布数量及内容,个人资料、关注、粉丝、微博数、微群、相册、游戏、关注他的粉丝、标签、他关注的人。通过这些你能了解到用户什么信息呢?用户的观点?他关注的内容?这些信息对其他用户有用吗?你说用户了保护隐私,不愿意透露太多,其实很多东西用户是不会保密的,比如他的兴趣,她愿意分享的购物经验等等。
微博发展进入平台期,需要新的价值来吸引用户, 需要的是一个二次激起用户使用热情的功能,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度的功能。
二、用户增长乏力
从11月开始,笔者不断听着业界人们对 增长乏力的担忧,大多数人都认为 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甚至有的人说微博快不行了。
11月24日,新浪CEO曹国伟近日在出席新浪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时透露, 用户已达2.5亿。但何玺通过查看 在Alexa的数据发现, 在今年3月份用户达到1亿的时候,用户增长仍然坚挺,但从8月开始, 流量排名就没有再增长。
这似乎与曹国伟公布的数据不成正比。
微博增长乏力,这个很正常,任何事物都有疲软的时候。 要做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使用他,并带来二次高速增长。
三、用户粘性减弱
曹国伟曾说,新浪微薄的粘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但笔者认为, 用户之间大多是弱关系,相互间大多仅止步于微博关注,部分好友可能是有一些转发、评论这样的活动,
很显然,这对新浪来说是很不利的。但是新浪想要改变用户间的这种弱关系,让用户之间变成强关系,双方仅仅是微博的关注、转发、评论是不够的。就好比2个素不相识的人,如果要成为朋友,线下我们还得问一下双方的姓名,年龄,家乡,更进一步的,大家会一次吃个饭喝个酒,聊一下工作、生活,这个过程看似普通,其实这是双方了解的必然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双方才称得上是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彼此的基本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基本信息的进一步合作,则是根据个人的工作、职业,兴趣、爱好发展开来。
新浪需要做的是把用户间的这种弱关系升级为强关系,让用户间通过网络即可对彼此有一个立体的认识,比如对用户兴趣、爱好、工作、职业的了解。
甚至,让用户通过微博实现找工作、交朋友,做交易,让用户离不开微博。
四、盈利模式不清晰
从上线到现在,投入了不少钱,现在赚回来的不多,似乎有些着急了。从今年3月开始, 和微博客户端开始出现广告。8月份,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日前对外表示,“ 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开始货币化。”,此外, 也开始了其他的盈利尝试,包括与京东商城合作开展“微购物。
的以上行动,给人的感觉是在做尝试,是没有规划的什么都尝试,然后从中发现几个能赚钱的,这样的行为也说明了 对盈利的着急。
业界一些朋友现在都说 广告太多了,重复内容泛滥,内容审核也严格了很多。
以上行动,都显示出 对盈利的渴望,但是笔者认为新浪还是太着急了,特别是 跟电商企业的合作。虽然是探索,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太友好。
作者:何玺
篇19:如何面对工作中的四年之痒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而在当今职场,有些人工作不到7个月,便已“痒不可支”,
如何面对工作中的四年之痒
。在一项以网络上100万上班族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中,61%的上班族感到压力较大,近2/3的人对工作兴趣索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在人们身边蔓延……
74.6%的人职业倦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闫巩固告诉记者,工作倦怠通常指心理能量在工作中枯竭、耗尽。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表现概括为三种症状,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
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和工作热情,感到感情极度疲劳。此次调查显示,27%的人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精疲力竭。在外企干了3年的小杜告诉记者,现在她就靠每月外出旅行两天来减压。“但不管在哪个城市,我想的全是工作。所以我最近辞了职,打算彻底放松半年。 ”
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等。闫巩固表示,在心理学上,这也被称作“去人格化”。调查中,近2/3的人对工作越来越没兴趣,并对工作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个人成就感减低则是指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有关这一项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欣慰,74%的人对自身评价较高,仅4%左右的人认为在工作中没什么成就感。
专家根据同时拥有以上表现的多少,将工作倦怠分成了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显示,74.6%的人有一种症状,为轻度工作倦怠;43.2%的人出现了两种症状,为中度工作倦怠;10.8%的人则同时具备三种症状,为严重工作倦怠。
前4年是职业倦怠高发期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数有明显下降,工作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
而换工作则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典型表现,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陈表示:“真是想不通,我们的父辈居然能在一个单位呆上一辈子!我的同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换了好几份工作。”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上海市劳动者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显示,和其他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职业流动周期最短,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换一次工作。“这种变化与社会整体氛围有关。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东表示,首先,现代人把钱看得太重,不少人选择某个工作并不是出于兴趣。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他们很快就会身心疲惫。
其次,环境的影响。闫巩固表示,过去人们很少跳槽,而且大多数人都希望抱住一个“铁饭碗”吃一辈子。但现在跳槽的人越来越多,“捧铁饭碗”在一些人眼中甚至成了“没能力”的表现。“人都是容易受周围人影响的,一旦身边有人出现了职业倦怠,难免影响自己,
男性、市场部人士更容易倦怠
除社会和时代背景外,职业倦怠更因人、因职业而异。这份报告便呈现了以下几个特征。
男性更易出现职业倦怠。杨东分析认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性在工作中承载的压力要比女性大很多。“他们要买房子、养家,但女性往往只需要独立、有份稳定的工作。 ”闫巩固则表示 ,男性在工作中目的性比较强,对最终结果期望更高,因此失望可能更大。
本专科是职业倦怠主流。相比较研究生以上人群来说,这部分人对自己职业定向并不是很明确。杨东将其称为“贪索期”,即盲目选择工作,又往往会“三分钟热度”。与高中毕业生相比,本专科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又更高,当期望和现实不匹配时,就容易产生倦怠感。
企业中市场部人群更容易倦怠。在一个企业中,市场部的不确定性更强,压力更大。而当种种压力袭来时,他们的精力也就更容易耗竭。
此外,专家发现,追求完美的人以及团队中的优秀人员更易倦怠。他们会不时鞭策自己,“工作狂”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冲过头而不自知。而对自身要求过高,也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倦怠感随之产生。
企业、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
从企业来看,管理者首先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管理方式。杨东指出,如对新厌旧的人,可用轮岗制,让他们体会不同工作的快乐。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则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其次,实行“阳光照耀下的体制”,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
此外,美国、英国等国普遍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其目的也是帮员工解决家庭、感情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对个人来说,如果感到倦怠,专家有三点建议:
第一,了解自身特点和工作价值。多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那么重要吗?我非得这么忙不可吗?你或许会发现,忙碌只是一种习惯。不如给自己放个短假,张弛有度的生活能让人重整旗鼓,再度投入工作。
第二,让工作更有条理。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将所有工作项目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
第三,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完全没了兴趣,就要重新慎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工作。
篇20: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痒
“小呀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这首家喻户晓的童谣让我们想起了天真无邪的童年,对于我们那个时代又是生活在贫苦的农村的孩子来说,确实是生动的写照。时代变迁,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应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
可是在浙西南的一些农村,几年如一日,顶着太阳晒,迎着风雨,翻山越岭去读书,却是孩子们上学所必须做的。
★ 切肤之痛成语解释
★ 生日感言优美散文
★ 写自己一生的范文
【切肤之痒随笔(精选20篇)】相关文章:
感人的爱情句子2023-05-22
我们为了什么而活着生活随笔2022-09-15
形容痛苦的词语2024-03-17
33条感人爱情句子2022-10-09
描写心情的词语2022-12-12
活着就是为了玩随笔2023-01-13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语录2022-06-14
书评范文2022-05-08
高中生《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2023-07-07
优秀书评范文短篇20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