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庐山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李白,登庐山五老峰的意思,登庐山五老峰赏析(集锦9篇)由网友“nanc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庐山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李白,登庐山五老峰的意思,登庐山五老峰赏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李白登庐山五老峰鉴赏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注释
⑴登:一作“望”。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绵亘二十五公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理想的隐居之处。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由五座雄奇的峰岭相连组成的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⑵金芙蓉:莲花的美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⑶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秀色:优美的景色。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揽结:采集、收取。明文徵明《赋得庐山送卢师陈》:“秀色从来堪揽结,壮游还待发文章。”
⑷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五老峰:庐山峰名,山势险峻,因五峰相连,形似五位老人,故名。
削出:形容山峰峭拔。
金芙蓉:形容峰的秀丽和它的金黄颜色。
九江:传说长江流经今湖北、江西一带时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称为“九派”。九江得名亦由此而来。这里是泛指庐山周围。
揽结:采取的意思。
巢云松:在白云松树间巢居,即隐居。李白曾在屏风叠筑室隐居。
参考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要在这里巢居,以云松为家。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未详。根据诗的内容推断,似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的作品。詹锳在其《李白诗文系年》一书中,把这首诗列在诗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游襄阳、上庐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
简析
庐山五老峰高峻峭拔,好像削出的金芙蓉耸立在天际,登临其上,九江一带的秀丽景色可尽收眼底,好像可随手采取一样;这里的风景如此美好,我将筑舍在这里隐居。描绘五老峰及从五老峰远观之景色,俨然一帧尺幅百里引人入胜的山水画。
赏析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先用朴素的语言、平缓的语调,介绍了五老峰在庐山所处的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紧接着,诗句如异军突起,托出诗人望中所见之景,实为飞来之句。嶙峋峭拔的五老峰,气势磅礴,真如削出的金芙蓉,矗立在青天之上。“金芙蓉”,不但写出了五老峰的秀丽形状和金黄颜色,也道出了诗人写作此诗的时间是在秋冬之际。
以“金芙蓉”喻五老峰,而以“青天削出”四字作陪,点出了五老峰的真精神。“削”字也下得有力,它化静为动,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五老峰雄奇峭拔的视觉形象。“削”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功力的赞颂。“青天削出金芙蓉”,从观望角度而言,当为由下向上仰望所见,这是第一景。
第三句“九江秀色可揽结”,是诗人转换角度,从山上俯视山下时所见。登临高入云端的五老峰上,九江一带的秀美景色可尽收眼底,仿佛能够随手采取一样。“揽结”这两个字给静景中加入了有生命的人,使得景色也亲近了许多。九江在庐山下,这种由上望下所见的九江秀色,当为第二景。镜头的转换,给人以新颖的感觉,也使得诗调由高转低,诗人的情绪由涨到落。
既然有如此美好的处所,那么,政治上处处碰壁,饱经磨难,倍受世人冷眼,壮志消沉,又素怀隐居之志的`诗人自然就把它当成理想的栖息之地了。“吾将此地巢云松”一句也就随手拈来,天衣无缝。
相传李白的书堂就在五老峰下的屏风叠,李白晚年时,很喜欢这里山势嵯峨,环境优美,于是就在此修建了太白书堂,隐居读书。以忧患意识作为主体人格固有特征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破灭时,仿佛从希望的峰颠跌入失望的深渊,往往走向反面,隐身避世,断尘出家。而生逢大唐帝国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稷”远大抱负的李白,早年就接触并信仰当时很盛行的道教,喜爱栖隐山林,求仙访道,超凡脱俗。他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一方面要做超凡的神仙,这样就形成了他贯穿一生的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当他政治上受到挫折时,出世思想便占了上风。晚年李白在政治上已屡遭打击,虽壮心未泯,但已心力交瘁,因而,隐居青松白云间,修道养性,终其天年便为晚年李白的主导思想。这实际上是时代给诗人酿就的悲剧。《登庐山五老峰》正反映了李白的这种思想倾向。
与李白大刀阔斧、奔腾豪放、激情喷涌的诗风有所不同,这首七言绝句中虽然不乏矫健飞腾之句,但全诗是以平淡取胜的。诗中又很好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真切自然、形象逼真。语言也含蓄凝炼,具有很大的艺术蕴量。
篇2:登庐山五老峰原文及赏析
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注释
登庐山五老峰:诗题“登”一作“望”。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芙蓉:莲花。《李太白诗醇》王云:“芙蓉,莲花也。山峰秀丽可以比之。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揽结:采集、收取。
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赏析: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
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风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来,李白果然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了一段时间。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读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其中“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篇3:登庐山五老峰翻译赏析
登庐山五老峰翻译赏析
《登庐山五老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前言】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注释】
⑴登庐山五老峰:诗题“登”一作“望”。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⑵芙蓉:莲花。《李太白诗醇》王云:“芙蓉,莲花也。山峰秀丽可以比之。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⑶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揽结:采集、收取。
⑷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翻译】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赏析】
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
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风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来,李白果然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了一段时间。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读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其中“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篇4:登庐山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李白,登庐山五老峰的意思,登庐山五老峰赏析
登庐山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李白,登庐山五老峰的意思,登庐山五老峰赏析 -诗词大全
登庐山五老峰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篇5:李白的七绝诗《登庐山五老峰》 赏析
《登庐山五老峰》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赏析】
这首诗是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一个风景点——五老峰。五老峰是庐山东南部由五座雄奇的峰岭相连组成的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
“庐山东南五老峰”句平缓而起,开门见山,点出五老峰在庐山所处的位置。紧接着“青天削出金芙蓉”一句,便如异军突起,以奇崛之语写五老峰嶙峋峭拔之势。这句从视觉角度来看,是由下而上仰视所见。诗人仰观五老峰,见其突兀而立,气势磅礴,像削出的金芙蓉一般,矗立在青天之上。“金芙蓉”又名金莲花,其色橘黄,花瓣均匀,多生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作者以金芙蓉喻指五老峰,想象奇特,不但写出了五老峰的秀丽形状和金黄颜色,也道出了诗人写作此诗的时间是在秋冬之际。这金色的高山直冲“青天”,雄奇挺拔,令人叹为观止。一个“削”字,力重千钧,它化静为动,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五老峰的嶙峋之态,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功力的赞颂。此外,从色彩搭配上来看,山呈金黄色,而天呈青蓝色,暖色和冷色相协,使得画面更加和谐绚烂。
第三句转换视角,写诗人登临五老峰,由上而下观看九江一带所见景色。九江在庐山下,景色秀美,诗人俯视九江,便可饱览九江盛景。“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晚年李白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已心力交瘁,因而,隐居修道,便为晚年李白的主导思想。末句“吾将此地巢云松”,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扩展阅读:李白的诗词风格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扩展阅读:安史入幕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至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天宝十五载、至德元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是年杜甫四十六岁,四月,从贼营逃出,谒肃宗于风翔,授右拾遗。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明反。五月,肃宗罢张镐宰相,出为荆州大都督长史。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是年杜甫四十七岁,为华州司功参军。
篇6:李白《望庐山五老峰》赏析
作者: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2。
九江秀色可揽结3,吾将此地巢云松4。
注释:
1.诗题“望”一作“登”。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2.《李太白诗醇》王云:“芙蓉,莲花也。山峰秀丽可以比之。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3.揽结:采集。
4.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诗人把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的金芙蓉,形象生动别致。《唐宋诗醇》云“纯用古调,次句亦秀削天成”。
《望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它坐落在庐山的东南面,因山势险峻,五峰相连,形似五位老人,而得名。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唐宋诗醇》云:“纯用古调,次句亦秀削天成。”
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风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来,李白果然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了一段时间。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读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其中 “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篇7:游庐山五老峰作文500字
游庐山五老峰作文500字
去年年底的一天,爸爸妈妈告诉我,我们全家要一起去庐山游玩,这真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我迫不及待的准备好行李,出发那天晚上7点30分,我们和爸爸的同事会合,登上了去庐山的火车。
第二天,我六点半就起来了,登上旅游车,车子带我们到半山腰,剩下的路就要自己走了,走到含鄱口,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在含鄱口眺望五老峰,五老峰的周围缠着一圈云雾,五座山峰若影若现,就像山漂浮在云彩上一样,恍若仙境。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五座山峰由于像五位老人并坐,所以叫五老峰。仔细一看,这五座山峰有的像诗人吟咏,有的像武士高歌,有的像渔翁垂钓,有的像老僧盘坐……
下午,我们去登了五老峰,我看见同行的人都陆续从我身边走过,我想:我可不能比他们逊色。也拼命地往上爬起来。远处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高山千姿百态,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近忽远。我一路上兴高采烈的',一边走还一边向同伴扔雪球。第二峰有个亭子,我眺望着远处的山峦,影影绰绰的,真是太美了。第二、三峰之间的岩缝中长着著名的庐山松。第三峰最险,那岩石如同刀削斧劈。第四峰最高最美,是看日落的好地方。真不愧是“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庐山一游使我体会到了庐山雄、奇、秀、美。这短暂的三天像刚开始就结束了一样,但我相信它将永远留在我最美好的记忆中。
篇8: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原文、译文、赏析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登庐山五老峰⑴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⑵。
九江秀色可揽结⑶,吾将此地巢云松⑷。
【注释】
⑴登:一作“望”。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绵亘二十五公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理想的隐居之处。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由五座雄奇的峰岭相连组成的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⑵金芙蓉:莲花的美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⑶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秀色:优美的景色。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揽结:采集、收取。明文徵明《赋得庐山送卢师陈》:“秀色从来堪揽结,壮游还待发文章。”
⑷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白话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要在这里巢居,以云松为家。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未详。根据诗的内容推断,似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的作品。詹锳在其《李白诗文系年》一书中,把这首诗列在诗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游襄阳、上庐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
【赏析】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先用朴素的语言、平缓的语调,介绍了五老峰在庐山所处的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紧接着,诗句如异军突起,托出诗人望中所见之景,实为飞来之句。嶙峋峭拔的五老峰,气势磅礴,真如削出的金芙蓉,矗立在青天之上。“金芙蓉”,不但写出了五老峰的秀丽形状和金黄颜色,也道出了诗人写作此诗的时间是在秋冬之际。以“金芙蓉”喻五老峰,而以“青天削出”四字作陪,点出了五老峰的真精神。“削”字也下得有力,它化静为动,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五老峰雄奇峭拔的视觉形象。“削”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功力的赞颂。“青天削出金芙蓉”,从观望角度而言,当为由下向上仰望所见,这是第一景。
第三句“九江秀色可揽结”,是诗人转换角度,从山上俯视山下时所见。登临高入云端的'五老峰上,九江一带的秀美景色可尽收眼底,仿佛能够随手采取一样。“揽结”这两个字给静景中加入了有生命的人,使得景色也亲近了许多。九江在庐山下,这种由上望下所见的九江秀色,当为第二景。镜头的转换,给人以新颖的感觉,也使得诗调由高转低,诗人的情绪由涨到落。既然有如此美好的处所,那么,政治上处处碰壁,饱经磨难,倍受世人冷眼,壮志消沉,又素怀隐居之志的诗人自然就把它当成理想的栖息之地了。“吾将此地巢云松”一句也就随手拈来,天衣无缝。相传李白的书堂就在五老峰下的屏风叠,李白晚年时,很喜欢这里山势嵯峨,环境优美,于是就在此修建了太白书堂,隐居读书。以忧患意识作为主体人格固有特征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破灭时,仿佛从希望的峰颠跌入失望的深渊,往往走向反面,隐身避世,断尘出家。而生逢大唐帝国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稷”远大抱负的李白,早年就接触并信仰当时很盛行的道教,喜爱栖隐山林,求仙访道,超凡脱俗。他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一方面要做超凡的神仙,这样就形成了他贯穿一生的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当他政治上受到挫折时,出世思想便占了上风。晚年李白在政治上已屡遭打击,虽壮心未泯,但已心力交瘁,因而,隐居青松白云间,修道养性,终其天年便为晚年李白的主导思想。这实际上是时代给诗人酿就的悲剧。《登庐山五老峰》正反映了李白的这种思想倾向。
与李白大刀阔斧、奔腾豪放、激情喷涌的诗风有所不同,这首七言绝句中虽然不乏矫健飞腾之句,但全诗是以平淡取胜的。诗中又很好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真切自然、形象逼真。语言也含蓄凝炼,具有很大的艺术蕴量。
篇9:登庐山作文
・・・・・・・・・ 登庐山
・ 5月19日我和爸爸妈妈去庐山游玩,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下雨天,山上又是雾,又是雨,远方的树我们根本看不见,我看到了悬崖,悬崖底下是一片大雾,底下有东西,但是看不见,雾在山中,山在雾中,分不清哪是山,哪是雾。那儿的风景很美,山上流额水都是清的,我还看见了三叠泉,特别美,泉水从高空落下,就让我想起一句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妙极!美极!
★ 描写山的古诗名句
★ 描写山的古诗
★ 名山大川-名山大川的故事-名山大川的寓意-名山大川的意思
★ 庐山的经典诗句
【登庐山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李白,登庐山五老峰的意思,登庐山五老峰赏析(集锦9篇)】相关文章:
卢侍御小,卢侍御小白居易,卢侍御小的意思,卢侍御小赏析2023-03-05
《题西林壁》中庐山的神话传说2023-03-19
庐山瀑布诗句2024-05-08
关于《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2022-09-28
描写赞美庐山的古诗句2022-09-05
描写山的古诗词2023-12-02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023-02-25
庐山市导游词优秀2022-08-15
庐山诗词名句2022-08-03
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