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西湖散文

时间:2022-04-29 10:58:0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沙一汀EL”为你分享12篇“三品西湖散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三品西湖散文

篇1: 三品西湖散文

三品西湖散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人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幸中之幸,品味过睛湖、月湖、雨湖后,只有雪湖让我留下些许遗憾…….,不论是晴湖的清灵隽秀、还是月湖的淡泊柔美,亦或是雨湖的旖旎朦胧,都让人如痴如醉,留恋忘返,品西湖就象品一幅江南风情的水墨画,让人无限遐想。

晴湖漫步,听拍岸微澜,看如镜湖面,猜断桥邂逅,赏花港鱼情,品江南水乡的优雅,一丝一页、一滴一木、一灯一景、一砖一桥,骨子里透着江南的雅致和灵秀。那一池的湖水就是江南几千年的文化和缩影。

月湖漫步,抛却城市的喧嚣,听蟋蟀鸣响,看湖畔咖啡店烛光摇曳,猜雷锋塔下的相思成灾,赏平湖夏月的皓魄,品曲院风荷的绿盖红衣,一线一衣、一杯一烛、一瓦一塔,一花一木都流露着江南的.故事和心情,那一池湖水就是江南的精髓。

雨湖漫步,别具风情。听雨打湖面的微澜、看双堤的枯叶残荷、猜水漫金山的悲壮,赏烟雨朦朦,雨湖更多了一分空灵俊秀,就象蒙上面纱的仙子,更让人敬慕。原先湖边那清晰可见的雷锋塔在雨雾中惹隐惹现,更增加了西湖的幽郁之情。雾凇源砀,天于云于山于水,上下一白。我想王母的瑶池也不过如此了。那一池的湖水更加浓缩了千年的浪漫和文明。

中国古典最凄美的爱情大都发生在杭州,这样一个本身就充满了诗意的城市由于西湖的存在成为了许多恋人心中的永恒。西湖的美景,惹出了世间男女的痴缠?还是因为人世风月,使得西湖历经千年妩媚依然?只有这片湖水,沉默着见证了无数的爱恨离别。长桥的十八里相送,断桥相遇,在悠远的传说中,隐藏着西湖美丽的全部秘密。

不论是先古传说的龙飞凤舞、还是白娘子传奇、或是**济公、梁祝化蝶、明月照三潭,都更让西湖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神秘魅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月的杭州烟雨蒙蒙、安逸、恬淡、让人最能感受烟雨江南的韵味。睛湖秀美、月湖浪漫、雨湖旖旎……难怪有人说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当属杭州,和相恋之人牵手于湖边,风拂玉面,不得不说乃人生之幸!

篇2:西湖散文

西湖散文

西湖岸边,湖水,绿色美丽入眼帘,柳条水中央飘荡。

过往的船帜如鱼穿梭不停,湖面上展现,石桥上人来人往。

西湖风景独特,醉人心弦,梦一般。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她独自惆怅。

把心事默默书写,笔下悲伤一行行,往事涌上泪流成行。

墨染心房,似花飘零四方,零落的心随墨挥洒,落墨成伤。

一段记忆,似风景心中存放,独自一人,心生荒凉。

遥看云卷所向,似花漂亮,心走向阳光。

桃花舞旋,一片片,西湖点缀,墨香深藏,爱的.地方。

片片桃花似一页小舟,装点湖面,醉人心房。

回忆张扬,哥哥夸我桃花模样,一别已经一月零两晌。

思量,不断展现哥哥的模样,潇洒倜傥。

遥望远方,心中的人,你何时回家乡?

回忆,那次去工厂,都说哥哥是榜样,同志都夸他是工作狂。升职又分房,说我有眼光。

好像进入梦一样,依偎在哥哥身旁,爱的港湾,堆积着微笑如岁月叠增把梦畅想。

梳妆,心回那天时光,离别的情景醉满心房,弯弯河畔拥着月光,哥哥握着我的手,诉说衷肠把梦畅想。

梦不断,心向往。

低头思量,哥哥悄悄蒙上我的眼睛,让我猜猜,他的模样。

心有灵犀,哥哥身旁相依。

哥哥拥着,心似甘甜,如四月桃花香,醉满心房。

微风暖暖,夕阳西下,映红湖面,羞涩躲进黑夜张狂!

篇3:西湖漫笔散文

西湖漫笔散文

平生最喜欢游山逛水。这几年来,很改了不少闲情逸致,只在这山水上头,却还依旧。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儿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一到这些有名的大川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然而在足迹所到的地方,也有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我才能理解,欣赏的。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一次叉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山水,也是这样的,去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过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

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琮净,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

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我们整个的国家,不是也可以说是神奇的么?

我这次来领略到的另一个字,就是:“变。”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狭窄的旧式的厂子。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技术上,管理上的改进和发展,就不用说了。我看到织就的西湖风景,当然羡慕其织工精细,但却想,怎么可能把祖国的锦绣河山织出来呢?

不可能的'。因为河山在变,在飞跃。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上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字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们,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吧。据说,这一处观赏地带原来只有三亩,现在已有二百一十亩。我和数字是没有缘分的,可是这次深深的记住了。这种修葺,是建设中极其次要的一部分,从它可以看出更多的东西。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见公共汽车往来运载游人,忽又想起东坡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形容他在密州出猎时的景象。想来他在杭州兴修水利,吟诗问禅之余,当有更盛的情景吧。那时是:倾城随太守,这时是每个人在公余之暇,来休息身心,享山水之乐。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

希腊画家亚帕尔曾把自己的画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画后,听取意见。有个鞋匠说人物的鞋子画得不对,他马上改了。这鞋匠又批评别的部分,他忍不住从画后跑出来说,你还是只谈鞋子好了。因为对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议论,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会怪唐突吧!

篇4:想西湖散文

想西湖散文

草长莺飞的早春,吟咏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遥想长江春水浩浩,两岸柳絮如烟繁花似锦,倜傥潇洒的诗仙乘轻舟飞流直下,那场景着实令人神往!我没有到过扬州不知它是何等风华,顺着这句子便联想起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美比西子的西湖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里该有着怎样的韵致呢?

儿时听奶奶述说白蛇传的故事,听父亲哼唱秦腔《断桥》中“按云头现长堤烟桃雨柳清明天我二人来到杭州览不尽人间西湖景色秀”的句子,朦胧地知道有个杭州西湖美丽且神秘。以后在大伯家看到墙上挂着一面题为“西湖风景”的玻璃镜面画,画中碧水红亭烟柳画桥,这让生活在黄土高坡山旮旯里,只识黄土沟壑黄土崖的我如见仙境,由衷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地方,便油然萌生了以后一定要到杭州西湖去看看的期盼。

时光荏苒,直到的盛夏,才有机会实现了到杭州西湖一游的夙愿。

那天和游周庄时走到一路的几位驴友一起,晚间赶到杭州城。天气预报说台风马上就到了,忙着找酒店住宿后,只祈祷天公作美第二天能游西湖。

酒店房间没有窗户也就没有感知到外面的情形,第二天清晨走出来才知道台风带来了一夜的风和雨,也才见识了芳名海葵台风的威风。大雨造成街面积水,行道树多有被风刮得折腰断臂,有的竟整个趴在路边上,政府通知不上班不上学了,街上的店铺关了张。驴友们都躲在酒店里,我和妻感觉窝在房间太不值,也因了从不屈于强势的坏习性,查知住处距西湖并不远,便顶上雨披步行向西湖了。

先到了曲院风荷。时令已过没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但茫茫雨雾中无穷碧的荷叶一望无际确若接天。我也附庸风雅地喜欢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但从没有见过这样大片的荷,也从没有在雨中观赏过荷愈显水灵的生动,硕大的荷叶在雨雾的黯淡下更显墨绿,又不时随风翻卷起排排的白浪,让人联想起张大千晚期用淡墨绘荷那迷离朦胧又气势恢宏的神韵,西湖看到的第一景已以诗情画意强烈感染了我们。

老天怜惜我们的痴心,风雨逐渐偶有了间断的温柔。我们沿杨公堤一路观赏着走,雨濛濛水濛濛,湖面和稍远的亭阁高树都成了印象派的水墨画。到了雷峰塔前,因为厌烦闲操瞎心管整人的法海,雨天又看不到夕照的`景象,便只在外面瞥了瞥就离开了。南屏山下的大钟虽没有敲响,但看背后秀山壁立、侧旁佛寺浑厚又空灵,竟若感到那首《南屏晚钟》歌中唱的“它好像敲在我心坎中”。可见人常常是因景而生情,但景也会因情而美啊。

第二天台风带着风雨离开了,云层中不时露出艳阳的笑脸,我们一行人又去游西湖。见识了前一天“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浪漫,又享受“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激情,心情更好。从孤山公园乘船到有“小瀛洲”之称的三潭印月,观赏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又从苏堤折返。阳光从高大的垂柳和一些不知名的树木枝叶缝隙里露下亮光,在卧波的长堤上绘出了斑驳的图案,清风习习,湖水泛着明光在脚下荡漾,树下长椅上休憩的红男绿女更为这秀丽美景点了睛。向一位散步的儒雅长者问路,他不但指了近处的路,还为我们介绍了西湖景观的概况,建议了游览的路线和内容,让人感受了温暖和文化。

观瞻了岳王庙看了浙江博物馆,经过断桥没有遇上白娘子和许仙,但总似有一种神往与依恋感,我也总是想,绵阳的三江大坝水面面积容积都和西湖差不多,也是紧连着闹市区,也是水澹澹兮嘉鸟飞的优美,但让人记住的却只就是一池水啊?!

几年的时光匆匆过去了,我已模糊了在西湖所看景色诸多的细节,但却越来越清晰了对西湖的整体美好感觉和印象,所以常常想起它、想着它。

篇5:走近西湖散文

走近西湖散文

小时候受《新白娘子传奇》的影响,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湖了,这种愿望越是积聚就越是强烈。就在去年有幸去了一趟。

随着导游的介绍,我努力向四周搜索,和想象中的`场景一一对应。导游是一个个子高,皮肤白的大眼睛姑娘。当她介绍说:“长桥位于西湖东南角,相传梁祝十八相送到此饯别,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我忽然回忆起那阵子和老婆初识时喜欢一起去散步,每次转回来时不忍分别,我就对她说,让我们前面的路再延长一下,牵着她的手又拐弯绕上一圈再送她回宿舍,想不到古人的心境与我如此的暗合。此时心灵仿佛被激荡了一下,进入一种空灵的迷茫,我来了。

登上船,不含一丝丝失望,没有一点点遗憾。心情竟如此的平静,满眼的碧绿,到处是随和。有一种感觉,甚至能从侧面静静的审视自己,忘了手中的相机,我这样凝视,只想将这无尽的安逸、宁静、柔和收入眼底,储存到大脑,融化到我内心深处。

我很平静的买了把印着风景的布伞,打开,撑起,缓缓的走下去,走上桥,跨过小河,登上一座木楼,向远方眺望,那一刻仿佛一切都空无......

当我平静的做完这一切时,同行的朋友赶上来,问我怎么了。我说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篇6:西湖依旧散文

西湖依旧散文

荷花依旧。每一朵连心都包含着绣绒幽吐,每当水波潺潺,总会给夏日,带来一丝久违的宁静。在清晨初露,在午阳过后,在落日昏柔,总会给内心带来清明默守,与嫩情。

蓝天也依旧,伴着荷花的娇影,每一朵白云展露了心扉的洁柔,似一朵朵凝脂玉也似一片片白雾,是梦掠婕影?还是蓝天晓梦?可惜,云,只会抚平伤口,飘荡着一缕柔情。

湖水,也柔波依旧。暖暖的清风,陪伴着花瓣小舟,在漩涡似的花海调转着花儿的船头,泛着清波碧水,泛着波光粼粼,任一花儿点水的伶仃,任一船影交错的弥虚魅影。

桥栏,也依旧,绕转着碧波清泉,亲昵着绿中金红,似一古色古香的钓客,揽着雕花青木,品着古阁香炉,随着古今迷离的`记忆,装点着湖畔的幽路。

夜,深了,夜色也依旧。映着月色微光下的幽暗,映着远方古镇透露的灯火朦胧,也映着湖水折射的盈盈微红。在夜的月光曲里,在万物生灵的目光下。墨绿的空间,合拢了淡淡微紫,闪烁着点点金星,在雾气的熏染下,静止了柔波,也静止了花落。存在的,只有桥栏,也只有远方的涓涓清澈。

入夜,飘散着紫色的云烟,入夜,呵护着荷花清莲,入夜,夜色淡淡消逝,迷蒙的月光,也渐渐隐去。

天色灰暗,雨,也依旧。湿润的空气里束缚了些许凉气,在夏日温暖的气息里与湖共爽,在滴滴答答的雨丝里随入湖底。夏风吹斜了小雨,也吹舞了荷莲,犹如一位少女,在斜挂的垂帘下婀娜舞姿,翩翩若仙。花儿,也愈加盘旋,摇曳着小船,跌宕着湖面,从少女手中挥洒,宛若天女散花。湖面卷起了圈圈微波,触碰了栏畔,送远了小船。湖水愈加清澈,如一精心刻纹的滚绿珍珠,如一摇动的碧海青天。

雨,停了。万籁在此刻沉寂,在此刻倾听,伴着一角初露云端的光影,万籁此刻生机勃勃,此刻生机乍现!

阳光午后,热烈依旧。暖洋洋的气息洒满湖头,美美的阳光睁开了金色的眼眸。湖心跳跃着几点惊鸿,矗立着几点金苞,也映衬着瓣瓣绿柔,是锦鲤夺目,是闪闪金晶,也是翠绿伴舟。微微的碧水和着淡淡的金黄,莫非是琉璃的亮毯,铺满了西湖的全部?清澈的蓝天和着洁白的绵云,是阳光的归属?还是昨夜淡化的星空?

荷风吹拂,掳掠了阳光,也带走了午后——黄昏,依旧。落日的彩霞约会着西湖,手牵着手,共享着夕阳恍恍,灯火渐凌。霞光粉嫩,西湖碧青,落日似佳人,舍目西湖美景。点点金星,爬满虚空,幕后家人窥凝,碧波微漾,难舍难分。荡明日重温,荡昨日回首。

昨日——依旧。暮霭春秋,红妆素容,倾国清影,湖畔闲游。采一朵水莲,落芳轻嗅,佩绾发簪,宛若出水芙蓉。玉手触波惊起几颗碧珠,惹了金鲤疏水上游。玉手翻转,随入静波沚柔。佳可亲亲,却已回远、遗古。

水乡即刻起柔,游人侧畔湖平,采荷孩童应去留,问的素衣红妆曾在否?亭栏阁路,仅余游人嬉戏、听湖。栏畔钓钩游,昔日目鲤湖群中,未见娉婷素容戏鲤柔。古今身委芳尘世,落得百年湖盼红妆梦。

西湖,依旧。荷莲的叶撑篙着花舟,在碧波飘柔。淡紫的夜,掌着灯笼吹散了薄雾。绵绵的细雨吻着湖面,跌入,温柔。落日的黄昏,粉颊的彩霞,脸,贴近西湖。

啊!西湖!多美的西湖!你穿梭过万世,你流传在千古。多少文人墨客为你写下深沉,多少岁月流年让你远离烟火。你是人间一颗深邃的碧玉,但也是历史长河中一叶渺小的翠木。你柔美,但你也忧郁,你堆积在历史的积淀中,也埋藏在每个知己的心里。

因为:西湖,你依旧如故。

篇7:西湖的散文

西湖的散文

从江南回来很久了,却始终不曾落笔写下江南的风韵,因为不曾心静,所以下笔不能意会那动人画卷。

走进江南,轻轻的推开那斑驳而青葱的心门,雕花的老窗,悠悠流水,千年往事都随着空气中弥漫的暗香入心来;几千年来的人文积淀,几千年的幽幽风雨,经岁月的打磨,使得杭州这座城的内涵和意境丰富而深远。

不知我的到来是否在平静的水面荡起了涟漪,漫步于西湖,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诵,让这座城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神秘面纱,古香古色的味道,那一个个哀婉的爱情故事,让西湖的水变得更为浓郁而深沉,这泓相思的水,承载了多少世间的悲欢与离合!承载了多少深情而期待的眼眸,云端跌落的泪有淹了谁的金山寺?痛了谁的雷锋塔?

循着历史的足迹,今天,我来了,轻柔的风拂过我期盼的眼,在这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林泉秀美,溪涧幽深的人间天堂,一时忘了我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想用心解读你的过客,不曾想把你拥有,只想在心里将你牢牢的刻画,感受你的那份温情。身居其中,信步游玩,轻吟一阕《忆江南》,一时竟深深地迷醉了自己。

儿时就有一个西湖梦,魂牵梦绕,相信西湖就是玉龙和金凤手里的明珠降落到凡间变成的,因而有着太多的灵气,玉龙金凤化成的玉龙山和凤凰山也见证了那段历史;相信美丽的西湖总是有美女相伴,西施与范蠡的痴缠,就是最古老的神话,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给了西湖非常高的评价;相信心地善良,温柔美丽的白娘子就是一个有情有意的痴情女子,她被西湖所容纳,演绎了人间一段爱情佳话;相信“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的苏小小本身就是一个梦,历代吟咏和凭吊,她无疑已成为了中国文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

雷峰塔依山临湖,重檐飞栋,窗户洞达,蔚然大观。秋水长天,我静静的站在岸边,古老的画面一一浮现,我就是为你千年的传奇而来,桥畔的埋香恍惚就是我几世前滴下的那滴泪而化成的,等待今生来把你寻找,思绪在走,情在翻涌,心中的塔又何时能化为虚无,让那缕爱迎着蓝天直上。

光阴似箭,倏忽千年,当家喻户晓的雷峰塔坍塌为废墟时,世人才松了一口气,就连鲁迅也说:“倒得好。”白娘子一段传承千年的凄美爱情故事,总算让人有了期盼的结局。虽然这只是个传说,可是让很多善良的人们欣喜,西湖景观上也因为有了她的印迹更加神奇,也多了些古典韵味。她影响了多少代人啊,人们总是那么的渴望美好和自由。

来西湖,也许更多的是为了苏小小,为了看一眼她等待的姿态和等待的桥头,她的芳名与西湖并传,人称钱塘第一美人,德、艺、才、色俱佳,可与西湖山水争奇斗艳。为了一段执着的爱情,她站成了永恒。站在西泠河畔,有很多的感慨都在胸怀,人间万事匆匆,一段爱情却让人穿越历史,引饱学之士凭吊,确实难得。

西湖之行最有收获的是观赏苏堤,它是“西湖十景”之首,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深得人们赞赏。站在苏轼石像下面,仿佛也和历史肩并肩一起站立了千年,仿佛亲眼看着他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的场景,苏堤在秀丽的西湖中穿越而过,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不仅名字取得优雅,而且意境古朴美观,置身堤上,仿佛世外,令人心旷神怡,遐想翩翩,那一霎那,真不想走了。

门前的那块石碑,苏堤却是这个“隄”。令人费解。有人说这个“堤”字是以前的写法,其实是同一个字,只能暂时认可吧。

堤上种满了形态优美的香樟树,树形巨大如伞,令这一条长堤常年翠绿,据说香樟树还有一个古典之意呢。因为它树形优美、有独特香味,因此也是做家具的常用材料之一。据传在古时江南大户人家,若生女婴,就在门前种一颗香樟树,女儿到待嫁年龄时,香樟树也长成。媒婆在院外只要看到此树,便知该家有待嫁姑娘,便可来提亲。父亲就把树砍了做成嫁妆。做成两个大箱子,并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之意。是江南的一种习俗!这也是中国女人含蓄的表达方式吧,由此可见,香樟树就是女人树。

苏堤南段西侧便是著名的花港观鱼了,由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组成,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红鱼池是最吸引人的了,那是动态的美,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不由得想起身穿旗袍的窈窕淑女,撑一把纸伞,轻倚桥栏,引无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瞻仰芳容,池中映着美丽的倩影,与鱼儿泼刺戏水,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丹青画卷里面。

红鱼池,凭栏投饵,倒影清澈;牡丹园,花木簇拥,诗意浓郁;花港,藤萝引蝶,曲幽成趣;大草坪,密林浓荫,雪松挺拔;密林,倚山临水,古木葱郁。它们共同勾勒了诗画一般的神韵。

苏堤古道,绿树婆娑,碧水萦绕,竹树繁茂,禽喧枝头,更为惊奇的是几只松鼠,拖着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古灵精怪的,茂密的枝叶遮挡不住它们的身影,时而探出个小脑袋,时而翘出来一个小尾巴,瞬间,我抓拍了两张,两只大眼睛在镜头下充满了好奇,它并不惧怕我们这些闯入它地盘的游者,它快乐的跳着,以它的方式生活着,快乐而且无拘无束,没有烦恼,没有欲望,自由且舒心。

一对情侣相拥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偶尔抬起头看我们一眼,或者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都那么的静,一切似乎都在心里,我们不忍扰了他们的空间,便会意的走开了。

西湖有三奇,叫做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这也成了游客寻景探幽的一大乐趣。导游小张饶有兴趣地讲起其中的缘由来。孤山不孤:皇帝在西湖游玩时住在这座山,便为它取名为孤山,其实苏东坡在筑白堤与苏堤时,用淤泥又筑了三岛,相伴孤山,四周有山水的陪伴,遂为孤山不孤;断桥不断:断桥,因《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神奇、美丽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奇怪的是,断桥实际并不断,“分明一片连桥子,何日何年断得来?”当然这也不是魂断情绝的意思;其实是每至冬日下雪时,断桥上残留着积雪,远远望去就仿佛断了一般,人们便称那是“断桥”;说到长桥不长的缘故,它是西湖由大变小的见证。在今西湖南面有一座平板通水桥,长不足5米,却名为“长桥”。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桥上送别,依依不舍,来回送了十八次,一条本来50多米的桥两人走了一天所以因此得名“长桥”。

其实这都源于美丽的传说,是人们对西湖的爱演绎而来的,但这三奇,除了“断桥不断”现在无法验证外,那二奇都亲眼见证了呢。

说到西湖,我不得不说的是彼岸花,原不曾想真的有这苦情花,可以却亲眼见到了,今年春天我托朋友买了两颗彼岸花花球,半年了才长出一点新芽,更不曾见它开花了,而这次西湖之行却见到了很多,幸运的是还见了三种颜色的,红的,黄的,粉的,也许是西湖见证了太多的凄伤爱情故事,才有了这牵引之花,引向痴情人轮回的路,所以说它是“黄泉路上的花”。

不由得爱上了这花叶不相见的花,一簇簇的在绿草丛中,格外耀眼,一根根茎撑着几朵小花排成的伞形,在顶端开放着,把那唯一的花朵举得高高的,好让过路的人看到,不要误了轮回的路,我竖然起敬,它和叶两不相见,千百年来却一直在为人的灵魂指路,忘了自己的悲伤,忘了自己的断肠。它的花瓣倒披针形,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红的似血,黄的'耀眼,粉的妖娆,它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长叶子,秋天立起开花,冬天叶子又慢慢退去,如此轮回。而花叶永不相见,也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

相传彼岸花只开于黄泉,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然这只是传说,,没有人亲历过。

我们中国人对美的东西格外青睐,美的景色,美的故事,美的憧憬,美的渴望,都代表了人们千古传承的美德,就如同我把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还不忘对西子,白娘子,苏小小的祝福,我知道她们听不见,我也不想惊扰了她们千年的梦,可我还是忍不住期望她们的轮回不再有磨难,不再有等待,不再有凄伤,心在此岸,命在彼岸时,万望她们不要再苦了自己。

匆匆而来,注定了匆匆而去,我不想惊扰了历史的梦,或许有一天我还会来,因为我喜欢上了这里,喜欢上了堤岸的清风万里,柳丝轻摇;喜欢上了西湖的碧水摇荡,轻桡古岸;喜欢上了雷峰塔的岿然独存,塔湖相映;喜欢上了花港观鱼的凭栏投饵,鱼乐人观;喜欢上了青石板的路径;喜欢上了弥漫半空的舒卷云彩,还喜欢上了如血的彼岸花。我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还有她融入人的心脾的别致韵味。

站在桥边,将所有收入眼底,柔情在眼中氤氲,心从未有的静,似乎纤尘不染,愿我这份痴念可以穿越千年,把悲伤的历史改写,愿菩提的佛光,澄澈世间的一切,愿西湖的水,净化每个人的心灵,让古往今来的人都开心,而我,便不枉此行。

篇8:印象西湖散文

印象西湖散文

来杭州就不能不去西湖。西湖是杭州的名片,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天堂城市中。我真不知道,如果没有西湖,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还能发出“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的千古幽情?

说到西湖,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西子,倒不是因为西子是浙江人,而是她的千娇白媚,她的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会让你如醉如痴的美。

其实我对西湖早就不陌生了。第一次相见还是1979年,那是一个美好而充满浪漫幻想的年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拱型的断桥上,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朦朦胧胧的雨中打着一把竹油伞顾盼生姿地走来……

第二次相遇是1993年,早春四月,本就是一个浪漫的季节。那一天确实下着朦胧细雨,雨中的西湖犹如一位身披薄纱的.女子,如梦似幻,欲隐欲现。雨中的游人共打着花伞,营造出一幅幅美丽而浪漫的画卷……

这一次来西湖己经距离前一次达了,人早就过了浪漫的年龄,但依然感觉到她的浪漫。小桥、浓荫、流水、长堤、荷叶、小船……从踏上苏堤的那一刻就在想,雷峰塔下的白素贞,你是否为你的痴情而后悔?断桥边上那长眠于孤零零墓中的苏小小,你是否感到了寂寞?

到达小赢洲时,天气突然阴了起来,风也随之而来,还淅淅沥沥地下了一点小雨,原本平静的湖面吹起了阵阵涟漪,远处的山峰罩上了一层薄薄的雾,但一会功夫,又露出了清秀的面容。雷峰塔依然挺立着,压在雷峰塔下的白素贞,你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自由?分离千年的许仙,还记得你的深情吗?你们还能共打一把雨伞漫步于美丽的西湖吗?

十九年后的西湖似乎少了点什么,又似乎多了些什么。是心境变了,还是时代变了?我说不清。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西湖,我心中的西湖仍然是接天的莲叶、雨中的断桥、白素贞、苏小小……

篇9:西湖寻梦散文

西湖寻梦散文

早在十年前,当我初读张岱《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这本书时,就对西湖风光旖旎的人间仙境和书中记载的人文典故心生神往。一直以来,畅游西湖成为心头一个魂牵梦绕的情愫。当我真的走进西湖,徜徉于空蒙的湖光山色时,欣喜之余,不能不惊叹西湖的美的确是人间少有的极品。

三月的西湖桃红柳绿,浓妆艳抹。时时微风和煦、游人如织。断桥横卧,勾连白堤,如秀腰锦带;亭台阁宇,烟绕云浮,似琼楼玉宇;湖心水波潋滟,游船点点;孤山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西湖的美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秀外慧中,汇聚了江南女子的婉约与灵秀,艳丽而不媚俗,深沉而不沧桑。不同于帝王之都的威严与霸气,亦有别于巨贾庄园的富贵与奢靡,她没有特权与阶层的印记,让人倍感亲切。我想,西湖之所以在众多的美景中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并不仅仅在于她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浓郁的文化气息。西湖的每一寸土地都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西湖的每一处景观都诉说着与历史的联系。自古至今,名人与西湖的结合,则丰富了西湖的内涵。世界上哪一处景观自古至今能够受到这么多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喜爱。在西湖留下足迹的有谪居的政客、隐逸的文人、多情的女性、豪壮的英雄……西湖之美,美在湖光山色,美在人文历史。置身西湖,恍若与仙境的新密接触。游历西湖,犹如品尝龙井,宜慢慢品味,顺着历史的陈迹去聆听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找寻梦的世界。

西湖的确是一个梦的所在。女人的痴情、文人的隐逸、政客的酸楚,无一不诉说着与西湖割舍不断的缘分。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苏小小,命途多舛的多情女子,半世青春留在了西湖,西湖的花间柳下曾影印过她如花的笑颜。提及她,人们更倾注于她的多情多艺,为其与阮郁的爱情悲剧嘘唏哀叹。“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对仗极工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苏小小的一生遭遇。是真实故事,还是后人杜撰,今人已无从考证。但在杭州人心目中,她是是真实存在的,杭州人早已接纳她,把她作为他们中之一员。时至今日,后人凭吊者仍络绎不绝。苏小小墓的'存在并没有大煞风景,反而增加了西湖的看点。历代文人似乎格外垂青她,李贺、杜牧、元遗山、徐渭、袁宏道、张岱、朱彝尊等名流以多情之笔对其进行了热情讴歌。人们多不愿提及她的身份,因为她早已幻化为美的化身,她更是历代文人雅士心目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一个梦。才子佳人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最佳组合,何况又是一位富有才情的女子,即便是梦,人们也不忍去击碎它,情愿生活在梦之中。

断桥,亦称“段桥”,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断桥残雪”在南宋时就已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是欣赏西湖美景的一个好地方,伫立桥上,湖光山色尽入眼帘。桃红柳绿的季节,“残雪”之景固不可见,但却很容易使人想起许仙与白娘子断桥上那惊鸿一瞥的美丽邂逅,以及水漫金山后他们再次相见所萌生的生生死死的爱情坚守。悲惨的爱情故事总是让人感到揪心痛惜,也因此赚尽了世人同情的眼泪。白素贞这一形象更是被赵雅芝这一不老女神演绎的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尽管只是民间传说,但国人却宁愿相信那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因为白娘子的形象已成为国人心目中一个永恒的审美追求。正如《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与罗丝,艺术形象化作生活的真实,成为精神世界的不竭源泉,凄美的爱情最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不知是西湖如真似幻的仙境吸引了文人雅士,还是文人雅士结缘西湖孕育了西湖的灵气。总之,文人慕名而来,林逋就是其中一典型。据宋史文载,林逋“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应是一真正隐士,他后半生隐居西湖,寄情山水、高洁出尘,驾一叶扁舟遍游西湖,访名僧谈佛理,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生不仕不妻,把文人隐逸做到了极致,绝非假隐逸,沽名钓誉之徒。“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鹤纵飞即有客来,隐而不寂,与名士唱游,这情节使人想起东坡《放鹤亭记》中的情景:“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西山不可以久留,但西湖却是可以久留的,西湖也永远留住了林逋。

但西湖却没有留住苏东坡。因为他身居庙堂,心不由己。宦海沉浮的东坡来到西湖,应是杭州人一大造化。浑身才气的苏东坡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造福了杭州人,亦创造了东坡遗迹。历史的阴差阳错好捉弄人,往往带有点戏谑的味道。如果没有当初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如果没有东坡的旷古才华,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惜才,又怎会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篇和“苏堤春晓”的政绩、美景?又怎会有今日的西湖品牌?所以,我们当学会感谢,感谢历史的巧妙安排。

很是羡慕杭州人的幸运,面湖而居,惠山水之泽,与文化相随,而我却只能偶尔有幸窥其一角。我想,我之于西湖,只是一匆匆过客,西湖之于我,永远是一个梦想。所以,当我有幸游览西湖,在华灯初上之时,我依然独自漫步于西湖的林荫小道上,去探索西湖的陈迹。

西湖,我会再去的,因为,那是一个梦交织的地方。

篇10:又见西湖散文

又见西湖散文

我与西湖再次相见,的确出乎意料之外,更何况与第一次相见,仅隔三年。而我确信定会有第三次,甚至更多次。

又可以见到西湖了,怎能抑制住满怀喜悦?

一、登塔观景

第一次来西湖,留下许多遗憾,首推没登雷峰塔观西湖全景。没想到,此行先满足了这一心愿,真像是冥冥中有神灵荫庇似的。

雷峰塔,是建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佛塔,远借西湖,近借古刹;朝借钟声,暮借夕阳,水光声色俱全,可惜在上世纪代轰然倒塌了。

眼前这座新塔,是世纪初在原址上修建的遗址文物保护罩与塔结合一体的风景名胜建筑。这座新塔,既让雷峰夕照再现,又保留了文物。走进塔里,可见倒掉的雷锋塔原貌;登上高塔,可赏西湖美景,这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创意。

那倒掉的雷峰塔,安卧在文物保护罩中。那与雷峰塔相关的故事,也尘封在里面。告别倒掉的雷峰塔,坐电梯到顶层观景台。毕竟是七级高塔,远离了地面酷热,却也凉风习习。西湖胜景,尽收眼底。

掩映在苍翠古木中的净慈寺禅房上的青瓦,庭院中的碧树、绿草和被天空漂染了的蓝湖融为一体,更添西湖的神秘、梦幻色彩。再放眼望去,西岸和北岸的远山,给恰似一面大镜子的蓝湖,镶上了半圈秀美的绿花边。垂柳依依的苏堤,如一条绿丝巾,系在内、外湖之间。那苏堤上的六孔虹桥,就像是丝巾上镶嵌着的六颗明珠,使西湖更显清雅、飘逸、灵秀。正前方三个大一点的,绿意盎然的湖中岛,又仿佛是平静如砥的蓝镜上,镶嵌着的绿宝石,阳光下熠熠生辉。

位于西湖北岸,与雷峰塔遥相呼应的保�m塔,如秀美的女子,在湖光山色中,梳妆打扮。

在雷峰塔东面,高耸的楼房,矗立于湖畔绿荫之外。在这些绿荫里,有柳浪闻莺处;在这些高楼里,也有齐老师那被出卖的柳浪阁。这些绿荫,又像是在这些高楼大厦与西湖之间插上的绿屏风,而这屏风上的风景,自然是四季各不相同。使这古老秀美的湖光山色,与现代建筑隔而不离,合二为一,相映成趣。

环绕观景台眺望,背向西湖的一角依旧是山。西湖的美,在于湖光山色、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融为一体。

登塔望远,并非只有这一次。最早的一次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大雁塔下校园里读书时。周末常常踏着咯噔作响的木楼梯,登上同样是七层高的佛塔,从四周敞开的拱券门洞里观景。北面可以望见雁塔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还有路两边不是很高的房屋。东面可以望见大雁塔盆景园,西面是一片苗圃。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四时农作物不同,风景亦不同。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麦田,让人如置身草原般视野开阔,倘若天气晴朗,还能望见终南山呢;夏天金色的麦浪,如镀上佛光般,在微风中奔涌、欢歌;秋天,那腰佩红缨,头戴白花的玉米杆织成的青纱帐,在远方与天幕对接。冬天四面皑皑白雪,远远望去,大雁塔如在白色原野上耸立的擎天柱,而站在塔上,则像是置身童话世界。

如今大雁塔周围环境,早变了模样。塔北面有一个巨大的广场,建有遐迩闻名的音乐喷泉,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大景观,可广场之外,高楼林立,那广场若是在七层高塔上相望,也只不过是塔与高楼之间的一小片平地,让彼此都能得到片刻喘息。而其他三面,登塔所见,满眼皆是高楼了。当年为唐玄奘存放从印度带回经籍而修建的高塔,已被繁华的城市风光套牢。不过话又说回来,唐玄奘当年去西天取经,不也是想让唐朝更加昌盛?可林立的高楼,也未必是昌盛的唯一标准。来西湖前,才看过大雁塔,远远望见塔顶上维修的脚手架,也欣赏了音乐喷泉表演,最让我惊奇的还是霓虹灯下,广场上那满树雪白的.,如星辰般耀眼的银杏果。

登上遗址文化保护塔――用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雷峰塔看西湖,不由得慨叹:古老山水,与现代建筑能够如此融合,今天的西湖,已经是很难得了。

民族文化,继往开来,西湖算是个优秀的传承人。

二、泛舟西湖

三年前来西湖,夏雨如急弦密鼓,泛舟西湖的愿望也只好搁浅。这次刚走下雷峰塔,就得知要坐船游西湖,心中窃喜,此行仿佛专为弥补缺憾而来。

身处北方,登高山峻岭,也算寻常事。登塔望西湖,西湖全景在我眼中一一呈现,唯恐忘怀,竟在顶层观景台上,绕塔一周,从不同方向摄录全景。如果说这一过程,是远距离与西湖打招呼,那么,此时,坐上游船,泛舟西湖,则是近距离与西湖攀谈了。

游船的哗啦啦击水声,如婴孩的欢笑般,在平静的水面上,旋出无数明澈的笑靥。这些笑靥,在万道金光簇拥下,在鳞波间涌动、扩散着,西湖真如天堂般让人笑眯了眼。

近看这一道苏堤上,在夹岸柳荫间,镶嵌着的六孔虹桥,如信使般,扩散着那些灿烂的笑靥,穿越桥洞,传递到外湖水域;那一道白堤,断桥不断,荷花聘婷;这一处柳浪闻莺,鸟语花香;那一方三潭印月,长桥不长;这边湖心亭绿树掩映,那边小瀛洲……

船上的三位导游,用汉、英、意语向各自的团队介绍着西湖风景。西湖每天要接纳多少海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子啊!西湖,西湖,你承载了世人太多的向往、仰慕、爱恋、盛赞之情,西湖有幸!游西湖的我们也算有幸!

倾听着“哗哗”击水声,看鳞波在阳光下扩散着笑靥,西湖,我想对你说:今天,是我平生第一次投进你怀抱,亲近你。这些在你怀抱里划动的船只,就像是你伸出的无数矫健的臂膀,拥揽着喜爱你的世人,任他们的心灵在你怀抱里栖息,尽享你的温馨、和善;任他们的眼波,在你的肌肤上感光,尽享你的明澈、恬淡;任他们的手足,在你身躯上挥舞,尽享你的温柔、慈祥……他们都是你心中稚气未脱的孩童,你用万顷碧波迎接、悦纳、包容、滋养着他们。你这温婉、秀美的西子!让我如置身母亲怀抱般温暖。

这温暖,让我想起了家园里的那条从秦岭山上悠悠流出的小河,还有那一群戏水的白鹭。那一份自在惬意,四季不离不弃的白鹭最知晓。

泛舟阳光下的西湖,蓝天白云的倩影在粼粼波光里闪烁。云在飘,船在行,波在涌,眼在顾盼,耳在倾听,心在舒展。

泛舟西湖,如投身母亲怀抱般舒适,又做了一回孩童,圆了一次孩提时代就向往的畅游西湖梦。

三、环湖游览

依依不舍走下游船,已15点整,可17点前,必须在外事码头登船处集合,前往萧山机场。只有2小时自由活动时间,只剩下短暂停留了,望着灵隐寺所在的方向,只能再一次留下遗憾。还有湖中的岛屿,还有孤山……

三年前来西湖,因雨太大,只得匆匆返回。这一次,却因自由活动时间太短,也难尽兴。只好决定从脚下开始,沿着上次的路线,再环绕内湖一周。

走下高塔,离开湖面,依旧热浪滚滚。坐在石岸上,掬一捧柳荫下的西湖水,这丝丝凉意沁人心脾,再把连心的十个手指,伸进水中,刹那间湖水的清凉,送达全身。闭上眼,仿佛回到了童年。年幼的我,坐在河边大石头上,看哥哥姐姐捉鱼、捞螃蟹。还记得那次,大哥一扁担抡过去,水面上漂起一片一寸长的鱼儿。看着就要到口的美味,我兴奋得手舞足蹈。现在想来,那些鱼儿也有生命,我那时的喜悦,不正是它们的悲伤?

湖水虽可以驱除酷热,可只有两小时停留,再热也要珍惜。

苏东坡在杭州为官两任,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后人为表敬仰与怀念之情,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横贯西湖南北的一条长堤,由清理出的湖底淤泥堆积而成,是苏轼治理西湖的杰作。堤上分布的六孔桥,自南向北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

此时我们就在苏堤的起点上,跨过映波桥,沿着夹岸垂柳遮蔽的林荫路,亲近西湖。这六孔桥,让平坦的堤坝有了起伏,让内外湖可以通航,也让我再次重温了苏轼治理西湖的不朽功勋。

苏堤景点众多,“苏堤春晓”更是引人入胜的佳景。据说苏堤四时景色不同,晨昏各异,春最妩媚。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绿烟彩雾弥漫,馨香馥郁。只可惜这两次与西湖相见,都在盛夏。

走过苏堤用了1小时,跨过西冷桥,回望栖霞岭,向又一次错过的灵隐寺致意。再向前,告别来不及攀爬的孤山,还有那未曾看到的平湖秋月,踏上白居易“最爱”且“行不足”的“绿杨阴里”的“白沙堤”,不知不觉就已走上了断桥。上一次从这里经过,雨打荷叶声声急,这一次却是日照荷花分外艳。虽无缘欣赏冬季才有的断桥残雪景观,可断桥旁亭亭玉立的荷仙子,却也让我饱了眼福。在断桥处望保�m塔,如一位沐浴着山光水色的恬静女子,她那清秀的眼眸,仿佛在与雷峰塔隔湖相望。

匆匆中又过去了半小时,再看剩下的路程,走得再快也无法按时抵达了,只好乘观光电瓶车。坐在车尾靠湖一侧,边听导游介绍,边拍下转瞬即逝的风景。过断桥,上滨湖路,穿过滨湖公园,再向东南方向,沿南山路,在湖边林荫道上行驶。这段行程中,最难忘的景点是柳浪闻莺处,那里有挚爱西湖,为民族文化遭侵蚀而忧思的齐天大老师,那被出卖的柳浪阁。上一次经过这里时大雨如注,这一次经过时艳阳高照,下一次再来时,又会怎样呢?

难忘的还有长桥。在电瓶车上看风景,跟走马观花没什么两样,幸运的是可从不同角度拍摄长桥。既拍下了长桥与远处山峦在夕阳下的逆光剪影,还拍下了长桥与雷峰塔在夕阳下顾盼的画面,更幸运的是画面上竟有一对拍婚纱照的新人。昔日梁祝生离死别,今日佳丽喜结良缘。这幅画面,还与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呼应。昔日传说中被法海镇压塔下的白娘子,在旧塔倒掉时就已获得了自由,新塔里包裹着的旧塔,就是这段传说的见证。

西湖,真是幅流动的历史画卷。

我因童年时在乡村土戏台上,看《白蛇传》而向往西湖,又因用近一年时间评论齐老师长篇小说《谁出卖的西湖》而与西湖结缘,如今又以登塔、泛舟、环绕这三种不同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在炎炎夏日里,亲近着西湖。三年前的亲近,让我确信,你不只是天下人的西湖,也是我的西湖。这一次的亲近,让我深深感到:西湖,你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承者;你虽饱经风霜,却如慈母般洁净着世人心灵;你不只是一个湖泊,更是一幅流动着的历史画卷,描古绘今,与时俱进。

西湖,我心中的天堂!期盼着与你,在“浅草才能没马蹄”时,再次相见!

篇11: 透视西湖散文

透视西湖散文

冬风劲吹,近岸大片的芦苇便有节凑地摇摆,麦浪一般起伏跌宕。

阳光柔然,只在飘忽的芦苇间跳跃。有近及远,是绿草一片,早日干旱,近来水淹了大片。再远是隐约可见的草,在水中起起落落,那是过夏疯长后的成果,如今,水中长城一般一组组,叫人想到宁夏银川的沙湖,只是风景如画,在收缩于水面一点点。千岛湖的手笔 ,星罗棋布于水面之上。再远是浩淼无垠的水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涟漪重叠着堆雍着,不是吹皱一池春水的诗人寄情,不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赣江水流,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同样寒意来袭的冬季平西湖。沙岛已经退缩了战线,收缩在一边,回望湖面碧水连天的景致。再远的南岸黑黑的一线,不为洪水羁绊。最远的南山悠然自现,如果不是今天的风儿劲吹,迷雾吹散,何以得见碧水蓝天、湖光山色。

杭州西湖的山比较靠近湖水,而我们的山却离湖水很远。不是南山没有胸怀拥抱湖水,而是因为湖水没有热情,大约在冬季仍完全没有能摆脱干旱。水都到哪里去了?平西湖!我们看得见你减肥后的干枯和瘦弱,焦虑不安。而今,水流渐满,却真心希望看到你早日丰沛的水面。眼光落在远处的山,想那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故事,感觉水到山前必有鲁。因为,鲁山的南山可能会是你终究有一天的南岸。

沧海桑田,我们不一定看到,但透过历史,可以想见。此时此刻,风把头脑吹醒,湖面金光闪闪,太阳在午后露出了热力无限的一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湖北,看那平西湖风景如画。

篇12:春游西湖散文

杏花春雨的江南倒是去过好几次,说来羞赧,对于大名鼎鼎的西湖却是第一次睹其真容。

出行之前,便在网上查阅资料,得知:西湖位于天堂级城市——杭州市的西方,凭借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最早冠名“人间天堂”的地方。因为苏轼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所以后人又把西湖叫做“西子湖”。

车子到了杭州,就在西湖的边上停下。天空灰蒙蒙的,细雨仍在滴落,但挡不住游人的脚步。雨虽然不大,但给照相带来不少麻烦,一不小心镜头就会打上雨滴。吹起的风不是凉爽的秋味儿了,有点冷飕飕的。放眼望去,西湖湖畔绿化搞得特别好,到处是参差披拂的绿树,里面穿插著名贵树木。由于生长的年代比较久远,到处都是古木参天的景象,加上阴天,走在下面有一股阴森森的感觉。湖面由于风大,浪子显然比平时大了许多,掀起的波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啪啪的.声响。

来自各地的游人没有因为天气的原因有所减少,开始聚拢来。一拨一拨的人群,操着不同的口音,带着不同的旅行社标志帽,按捺不住激动和振奋,纷纷涌向西湖码头。

我所在的旅行社安排先步行游览苏堤,然后在苏堤码头登船游览西湖。苏堤是西湖很著名的景点,起名苏堤是为纪念一位宋代的超级才子——苏轼苏东坡。据载,苏轼曾在杭州做官,赈灾安民,勤于政事,口碑甚好。公元1090年,他亲自为西湖请命,上书宋哲宗,写下历史性的文件《乞开杭州西湖状》,从夏到秋,苏东坡发动全城募捐,动用了20万民工,终于把西湖治理好了。用清淤的泥修了堤坝,治理了水患。后世民众不忘苏公之恩,将堤坝命名为苏堤,以示永志不忘。

从苏轼的时代开始,西湖展现了天堂初景。能说,西湖是从这时起,才开始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可见苏轼是西湖开发的大功臣。如今的苏堤却纯乎是观光带,垂柳依依,婆娑生姿。各种名贵树木竞相生姿,游人们在树下谈笑风生,多了些许喧闹,这是苏子当年大大想不到的。

上了游船,在导游喋喋不休的解说中开始了游览西湖的旅程。远处一带小山,远近相映成趣,横卧在西湖四周。天空还飘着细雨,好在不是很大。游人能站在游船头上照相,合影留念,可惜因为光线不好,照片总不尽人意。电动游船载着一船游客,划开一道优美的水痕,在波浪起伏中前行,搅动起的浑浊湖水翻滚着。我这才发现,西湖的水质实在不敢恭维,不是诗词所描述的“碧波荡漾似翡翠”了。没有蓝天白云,乌云倒影在水面,更增添了水面的灰色。眼前水色发乌的湖面,远处迷迷蒙蒙的山峦,显然不是苏轼所写的“山色空蒙水亦奇”的佳境。

说起西湖的来历,导游讲解着事先背好的滚瓜烂熟的解说词,不妨一听,颇有情趣。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

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导游还大谈西湖美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这是南宋时所说的西湖十景,后来当地政府还评选出了新西湖十景,西湖新旧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绝对能代表西湖胜景精华。可惜来的不是时候,加上烟雨迷蒙,影响了观瞻。不过单从名字看,这些景点应该确实是很美的。

坐在船上,一些景点倒是激起美妙的记忆。回望与苏堤相连的小山,山上有一座寺院隐现在繁茂的树丛里,只露出高啄的檐牙。导游说那就是净慈寺,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引起多少文人遐思迩想。船从“三潭印月”旁经过,印上一元人民币的景点就在这里,原想应该是恢弘气势的,没想到却是小家碧玉。

“三潭印月”在水中若隐若现,很不显眼,令人大跌眼镜,真是“看景不如听景”。行至湖心处,有一小岛,四围水波动荡。远看有一石牌坊,上书“湖心亭”。原来这就是明清人张岱所写《湖心亭看雪》的湖心亭,不由背起其中的几句名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此时虽是秋季,想象雪压西湖的情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过了湖心亭,远处是锦带桥,卧在西湖白堤中段,旧称碧涵桥,虽然名声没有断桥那么响亮,但自有一种动人的情趣。据说还和清朝一个皇帝扯上了关系,这个游人都明白,凡是景点都爱和名人扯关系。傍名人提升名气,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要说西湖名气最大的桥还是当属断桥,其实断桥不断,和锦带桥相比,小了些。但因一段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使得此桥名声大振,断桥上的白娘子传奇故事更为西湖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

而导游却说此桥不宜作为合影背景,她举了来这里的梁祝,甚至还举了当代某名人夫妻的例子,他们都是爱情的悲剧。在西湖行舟,自始至终都能看到雷峰塔,这是西湖著名的一个景点,过去叫做“雷峰夕照”。后来雷峰塔倒掉了,现在的塔是后来建的。想当初,雷峰塔倒掉后,好多文化人不主张重建,鲁迅是最坚决的。就因为这塔下镇压着白娘子——一个善良的妖怪,她是值得老百姓同情的。也许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吧,杭州人顾不得那么多了。

导游小姐不时插入一些当今政治轶闻,说有一个耗巨资打造的龙船,在西湖里很显眼。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公仆专门为迎接一位中央大员建造的。可惜大员不领情,认为太腐败,没有乘此舟游湖,还差点把这位主建龙舟的官员免职。

于是龙舟便弃置在这里,供游客当拍照背景。远处山上有一处豪华酒店,也很醒目,叫做“楼外楼”,没有去过北京的“天上人间”,想必级别应该是一样的。此店一定是受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诗句的影响。导游说,这里只有大款才来消费,或者携带公款的公仆也能来这里消费,小民是消费不起的。导游小姐很骄傲地说,她曾经在里面吃过一顿饭,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游船靠岸,在导游的催促下,一行人急急上岸。同行的人见缝插针地拍几张照片,由于光线不好自己也不满意。苏堤靠近湖畔处是苏东坡纪念馆,免费的,到里面看一下,大多是一些书法作品和研究苏轼的书籍,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游客中文化人毕竟少数,所以这里游客稀稀落落,人气不旺。出了纪念馆,急急忙忙在苏轼塑像前照了张相。我本身就是一位苏轼的粉丝,加上前不久才讲读了苏轼的《赤壁赋》,今日得以瞻仰苏轼纪念馆,徒生了些许感慨。

柳永说这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想必那一定是十分美丽的景致。当然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山形大同小异,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因为时间紧急,来不及一一欣赏,实为憾事。

西湖之美在人文,在自然。自然之美是西湖的躯体,水是景色的灵性所在,它使西湖更加润泽,而具有人文之美恰是西湖的灵魂所在。我想西湖之美应该是二者兼具了,这也是西湖之所以是西湖的神韵所在。白居易也有诗曰:“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他推崇杭州之美,“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可见西湖在杭州城的位置。

在我眼里,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坛千年佳酿。繁忙的日子里,很庆幸来到西湖,享受了这无边的西湖灵韵。

苏轼的简介

韩愈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

垂柳,垂柳李商隐,垂柳的意思,垂柳赏析

苏轼生平经历

石门潭作文

苏轼生平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人

抢文化作文1000字

一阙闲适诗歌

教案《说茶》

三品西湖散文
《三品西湖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品西湖散文(推荐12篇)】相关文章:

苏轼小故事2024-04-09

杜牧的生平介绍2024-01-13

读苏东坡传有感2023-10-18

苏轼的诗词2024-05-19

苏东坡诗词2022-05-07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2022-12-20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2023-05-15

苏轼诗词2022-09-15

《浣溪沙·端午》赏析2022-12-29

苏东坡经典诗词2022-11-1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