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_

时间:2022-08-16 08:23:1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语_(精选5篇)由网友“好青年电台”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_,欢迎阅读与借鉴。

论语_

篇1:论语

两千五百年前,一个伟大的人降生了,他就是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他不仅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给了我们许多令人深省的文章,例如《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这部书一共二十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在这部书里告诉了我们许多关于如何学习、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知识和哲理。

《论语》中的许多句子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

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年过八旬的老者,可以在生命的尽头感悟到那么多的人生哲理,实在令人赞叹!实话说,对于孔子我确实不了解多少,《论语》我也没有读过多少,但其中的道理我还是略懂一些。

就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来说吧,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因为他告诉了我们对待学习应该去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没错,对待学习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定要脚踏实地,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人生哲理,不光是在学习重要脚踏实地,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做到。

再比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是说天凉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那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是千万不要向它低头,一定要努力地与它斗争,是啊,松柏都能够与严寒抗争到最后,何况我们人呢?

在《论语》中,我觉得深刻含义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条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修身做人的名言,之所以说这句好,是因为它所蕴含的哲理很深刻,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千万不要强行施加给别人,这句话运用在生活中最合适,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许别人也不喜欢做,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看看他愿不愿意做,然后再做决定。

如今,孔子他老人家已经驾鹤西去了,但他留给了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这些人生哲理,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些哲理去做,不辜负孔子用尽一生总结出来的哲理,脚踏实地,清清白白的做一个好人!

篇2:论语

孔子,春秋鲁人,闻名思想家,教育家,其品行善慈不阿,言行发人深省,诲人不倦,将己知所闻皆留授于众好学之子弟矣。

后子逝,众子弟集其名言,正所谓《论语》。

吾初阅《论语》,觉其枯燥无味,遂弃之。忽念转:此书乃母于书店精择之良册。今吾弃而止读,乃不孝也,且虽初阅觉乏味,可否深阅而下,味渐现乎?因此念,吾乃每日皆一读此书也。

阅久之,果此书意味尽现矣,吾与其形影不离,好读已至废寝忘食。

内记:为邦之门,为人之礼,为学之道;用兵之策,君子之义,小人之恶,尽教之学,贤明之本;导众仁义之事,万不得使恶污自身,有过则切勿惮改焉。亦教之曰:“君子成人之美,为善事,小人则反之,应防之小人。

书内有故事焉。一日,子同其众生绝食于卫,三日众生皆重病在身,面苍,发白,不能兴也,众生俱怨子,子路愤云:“君子亦有穷尽之时乎?”子坦对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路含惭而退。

子至楚赴会,楚王问于子曰:“先生众子弟,孰为最好学、清高者?”子对曰:“回也,其家境贫困,回仍日夜苦读,且其不同于小人,大义凛然,安贫乐道。可惜断命矣。后吾犹未见似其好学者也。”

子之道流传至今,犹盛也,众应扬善绝恶,不染污,仁义为人,共力于世。

篇3: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在品读论语的过程中我对道德观有了新的认识。如: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凡事都合乎义。行为上要合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态度上要谦逊,不自满,不骄傲。待人上要诚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篇4:《论语》

《论语》六则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文言文必须读通的道理。

2.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论述。

3.初步熟悉几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1.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弄清实词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篇课文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怎样学习是关键,着力抓把诵读,使学生当堂成诵,疏通文义后,让学生在课上背诵。(全班齐背,再个别同学分行背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导语 :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文言文,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简炼、可读性强,用这种文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思想财富,学习文言文,我们就能直接从他们的文章中得到启示。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背诵,所以大家要多读,读熟才能背。

正音:

愠(yùn),罔(wǎng),殆(dài),谓(wèi),哉(zāi),

诲(huì),焉(yān),亦(yì),识(zhì)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大家读过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为什么叫“子”呢?(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所记,用“子”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论语》和孔子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BC511―BC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曾担任过委吏、司寇等小官,后罢官,周游列国,终不在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著者七十二人,但他看不起劳动人民,政治上维护贵族统治,提倡德治和教化。

学生再读课文,老师领读全文。

诵读前四章,教学步骤 如下:

①齐读1~2遍②颂读并划分停顿③疏通文义④自由练习诵读(抽查个别学生),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学而时习之”

“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这些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③]

〈译〉学习了知识按时去实习它,这是很愉快的事。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叫“反问”,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

2.“温故而知新”

“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发现。

〈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章

“罔”指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译〉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贡”章

这章形式与其它各章不同,是学生提问,老师作答。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谥号”:在封建时代,帝王和大臣死后要根据他生平的功业给他一个名字叫“……”,孔圉的谥号是“文”。

“谓”叫做,称为。 “敏”聪敏。 “耻”以……为耻(意动)。

“是以”因此。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作业 ]背诵全文六章,前四章会默会译。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前四章的内容。

5.“默而识之”章

“识”记。“之”学习所得。“厌”满足、厌倦。

“诲”教导。 (“厌”同“餍”满足)“何有于我哉”

〈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学生而又知厌倦,哪一样我能有呢?

6.“三人行”章

“择”选择。“善”好的地方。“改”改正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好地方学习,对他们的不好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

背诵课文

[练习]一~四

(要求):把课文间行抄在本上(空3行),一行写字义,两行翻译。

篇5:论语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

【经典教例】

[教例简述]

教师第一次定向:

同学们,我们先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诵读课文,分“则”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1.诵读。

2.逐“则”落实,教师顺势将六则语录按内容分类,将“而”的例句按用法分类。

3.自由背诵。

4.分“则”背诵。

5.背诵比赛。

6.全班齐背。

教师第二次定向:

请同学们拿出活页式分类笔记,用10多分钟的时间,整理课堂笔记。

同学们进行操作,撷取课文内容,分类做好笔记。大体有――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文言虚词”类记下:

4.在“名言警旬”类记下:

①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②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

③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课堂学习笔记。

[评析]

这个教例的“眼”,在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课堂笔记”。

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是学法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亟需我们用创造性的作法去填补。

“分类式课堂笔记”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优点在于:

1.变单课式笔记为知识块式笔记,眉目清晰,知识量充沛。

2.变学生在单课笔记中的“记录员”身份为分类整理的“操作员”身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变化。

3.变单一利用课文材料为多角度利用课文材料,课文材料因此而增值。

4.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研究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检索能力。

5.有利于单元小结、综合复习乃至毕业、升学考试的总复习。只要坚持分类积累,复习课中这些资料会令人爱不释手。

说的好处愈多,作教师的我们就会愈感到不安,我们反思:

在传统的作法中,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上,其利用价值到底如何?

学习笔记,这块在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知识天地,为什么直到现在还得不到开发性的研究?

论语教学方案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设计

初一《〈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论语教学设计

孔子语录原文

论语选读读后感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论语〉十二章》教案

论语十二章名师教案

论语_
《论语_.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语_(精选5篇)】相关文章:

《论语》节选二教学设计2022-06-03

初中语文《论语》优秀说课稿2023-10-15

论语十二章教案2022-05-07

论语说课稿2022-05-06

论语六则说课稿2022-05-03

《论语选段》语文阅读和答案2023-04-01

《〈论语〉》阅读附答案2022-09-02

《论语》阅读以及答案2023-12-04

文言文《论语》《童趣》选段阅读习题及答案2023-04-07

《论语》的阅读答案2022-10-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