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总(共6篇)由网友“黛玉大战冰山楂”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总
3.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篇2: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林觉民《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②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司马光《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篇3: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姚鼐《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李密《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司马迁《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蒲松龄《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
篇4:文言文虚词用法
文言文虚词用法
必考题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篇5:高考文言文虚词为
高考文言文虚词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因为(创作)长句。(《琵琶行》)
⑨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⑩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③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⑥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译文:瘦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泞中,死的人很多。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由于、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译文: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的 恩德)(而接受它)吗?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灭。(《天论》)译文:大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不是因为有尧这样的贤君就存在,也不是因为有夏桀这样的暴君就消亡。
3.表替代。译为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译文:请让我给您谈谈爱好音乐的道理。
⑤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4.表对象。译为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译文:等到晏子来的时候,我就请求(大王让我)捆一个人从大王身边经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译为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存美好的节操,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篇6:高考文言文虚词因的用法
高考文言文虚词因的用法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魏学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司马迁《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司马迁《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司马迁《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徵《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总(共6篇)】相关文章: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2022-10-11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有哪些2023-11-20
高考文言文翻译透析2023-01-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案教学设计2023-02-13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2022-09-04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2023-05-29
文言文备考要牢记四“强化”2022-05-06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命题解析及答题思路技巧2023-05-01
高考文言文作文2023-04-17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