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运行图像检测系统的实施(精选6篇)由网友“DaisyDais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货车运行图像检测系统的实施,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货车运行图像检测系统的实施
货车运行图像检测系统的实施
介绍了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洲系统(TFDS)人机分工的`作用;分析比较了动态与静态检车故障的差异.
作 者:徐亚东 Xu Yadong 作者单位:上海铁路局南京东车辆段,江苏,南京,210046 刊 名: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英文刊名:RAILWAY LOCOMOTIVE & ROLLING STOCK WORKERS 年,卷(期): “”(2) 分类号:U279.5 关键词:货车故障 TFDS 人机分工 列检篇2:简论连续长下坡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构建论文
简论连续长下坡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构建论文
连续长下坡路段通常是重特大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当重载货车在长下坡行驶时,需不断采取制动措施,使车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若车辆持续制动时间较长,则会破坏制动器热平衡状态,从而导致制动器温度急剧升高,降低摩擦力矩,进而引起制动失效。研究表明,车辆制动器工作时的温度在250℃以下时,制动器处于正常的温度状态;当温度超过300℃时,车辆制动时的摩擦力矩显著降低,制动效能明显下降,因此,一般以300℃作为制动器温度的使用极限。而传统的长下坡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存在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了非车载式的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以进一步保障连续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
1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框架设计
1.1系统目标。系统基于车牌识别技术、红外测温技术、传热学,充分借助现有的硬件和软件,将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为路段上行驶的货车驾驶员及时提供其车辆制动器工作温度信息,让驾驶员及时了解车辆制动器的工作状态,从而为驾驶员在长下坡路段的行驶策略提供参考。
1.2系统的功能。为使系统能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系统研发时应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保障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主要功能如下:
1.2.1货车车牌识别:由于货车车牌的底色均为黄色,借助现有的车牌识别技术,根据提取的车牌颜色,对长下坡路段行驶的货车进行识别,从而能够避免非货车的干扰。
1.2.2实时检测货车制动器外表温度:本系统通过安装的红外热成像装置,对长下坡路段的货车制动器进行扫描,获得制动器外表面温度图像,在热分析软件的帮助下,能够得到指定点或面的温度数据。
1.2.3制动器内部温度推算:根据制动器外表面温度数据,利用系统中的计算程序,即可得到制动器内部工作温度。
1.2.4货车刹车片温度警示:通过信息发布终端,将货车制动器工作温度及时告知驾驶员,能够让货车驾驶员掌握车辆的制动器状态,从而为驾驶员的行驶策略提供参考。
1.3系统工作流程。本系统通过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经传输网络传送到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过滤,并进行存储或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是根据过滤后的制动器表面温度推算制动器内壁刹车片工作温度,然后对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储存,同时在信息发布终端显示。
2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设计原则。在构建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整体性。考虑各个系统的相互联系,提高系统整体利用率。在系统设计安装时,应充分考虑空间距离及环境干扰因素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
2.1.2可靠性。系统运行必须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做到万无一失。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采用多种技术互补,从多个方面、多种技术层面上确保系统稳定工作,以保证设备的长期运行。
2.1.3可维护性。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维护工作的需求,设计应模块化、通用化,同时实现自我诊断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维护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2.2系统总体设计。该系统通过设置在路侧的红外测温子系统,能够对该路段行驶的货车制动器表面温度实时采集,利用相关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到制动器内壁的温度信息,同时,借助车牌识别子系统,对所测制动器温度的车辆车牌号进行识别、存储,从而实现车辆制动器温度信息的'准确发布。
3系统功能模块
3.1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即通过车辆静态图像或动态视频自动提取车牌信息(如汉字、数字、字母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车辆检测装置、摄像机补光灯一体机、图像采集装置、信号采集器、工控主机等。
3.2货车刹车片温度检测子系统。由于制动器内表面温度难以直接测量,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检测制动器外表面的温度,利用计算模块获得制动器内部工作温度。考虑到长下坡路段的货车处于动态的行驶过程中,且车速较快,若采用红外测温仪,对货车制动器的某一点或多点进行测量,测量误差很大,难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经综合比较分析,本文拟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制动器表面温度进行测量。
3.3通信子系统。在实际的长下坡路段采集现场,由于采集信息多样化,跨度大,需要采集的数据量大,因此需要在采集设备采集到数据之后对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汇聚之后再进行传输。传输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无线高频传输、光纤传输等等。
3.4信息发布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是货车制动器温度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能够在货车制动失效前,提前预警,为货车驾驶员行驶策略提供参考,从而保障道路交通的运行安全和畅通。
3.5供电子系统。本系统先期设计采用太阳能与市电混合供电的方式,系统由光伏组件阵列、光伏控制器、蓄电池阵列、市电控制器、逆变器、DC-DC多路电源转换器等组成。
4结论
为弥补传统的长下坡安全保障措施的不足,本文提出了设置于长大下坡路侧的货车制动器内部温度检测系统。在遵循整体性、可靠性、规范性、可维护性等原则下,对该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并对该系统的各子系统如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货车刹车片温度检测子系统、通信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供电子系统等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
篇3:EMT系统边界磁场检测线圈的动态补偿及图像重建
EMT系统边界磁场检测线圈的动态补偿及图像重建
摘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磁层析成像(EMT)系统的磁检测线圈的动态补偿方法,实现了被测空间边界磁场检测的系统误差补偿。经过EMT系统的图像重建实验证明,这种补偿方法能够提高图像重建的精确性。关键词:电磁层析成像 工业CT 传感器 图像重建
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过程层析成像技术[1]。它将电磁感应原理与“由投影重建图像”的理论相隔合,通过检测被测空间边界的磁场信息重建空间中导电、导磁物质的时空分布图像,而且其传感器具有非介入、非接触和无危害的检测优点,因此可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多相流检测[2]、化工分离、异物监测、地质勘探及生物电磁学研究[3]等领域。EMT系统图像重建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其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测量的一致性。在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设计中,检测边界磁场的多个检测线圈在工艺上难以做到完全一致,由此将直接导致重建图像的失真。为消除这种不一致性对图像重建造成的影响,作者设计了一种动态补偿算法,通过在多个激励方向下对检测线圈做综合补偿,提高了图像重建的精神性。
(本网网收集整理)
1 EMT系统结构及检测特点
EMT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左边圆形结构为可安装于工业多相流管道的传感器截面。在被测管道的中心分布有多相流动物质,系统的检测目的是通过非接触、非介入的方式将管道内的不同物质的分布图像在计算机上得以重建,进而分析出多相流体的各种特征参数,并应用于测控系统中。这实现这一目的,由计算机控制图1所示的激励模式选择和激励信号分配系统,由激励系统在被测管道中激发出特定的激励场;然后与医学CT类似,使激励场在空间连续旋转,旋转的同时检测边界磁场的畸变情况,并由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磁场信号的解调;最后应用图像重建算法重建出被测空间的物质分布。
作者用柔性激励极板阵列实现的EMT传感器[4]的截面如图2所示。传感器由内到外依次是管道壁、检测线圈、激励层和屏蔽层。其中,检测线圈由8个沿管道外壁待距离分布的精密绕组构成,完成边界磁场的测量;激励层由柔性激励极板阵列构成;电磁屏蔽层由铁氧体和波莫合金构成。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电中实现各个激励角度条件下的边界磁场测量,激励和检测由图像重建计算机协调控制,同时该计算机完成图像重建和多相流特征参数的提取。激励极板阵列由32个均匀分布的柔性极板构成,通过改变极板的电流分布可实现不同的激励方式。其中,管道半径Rp=35mm,检测线圈半径Rd=38.42mm,激励线圈半径Re=55mm,磁屏蔽层内半径Rsin=60mm,被测管道直径为70mm。
对于这一传感器结构,需要补偿的就是检测层的8个检测线圈特性的一致性。但检测线圈的特性会受到线圈几何尺寸、安装角度、前端检测电路特性不一致的影响,而且线圈检测的信号是交变的磁场信号,其相位随激励方向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因素给检测线圈特性的补偿带来了困难。
2 检测线圈特性不对称的补偿
实现检测线圈特性不对称补偿的难点是检测信号是频率为187.5kHz的交流信号,而且各检测线圈输出的检测信号与激励基准信号之间有不同的相位差,这个相差会随检测角度的改变而变化。为此作者设计了一种补偿方法,其思路是使每个检测线圈在全部激励旋转方向下测量同一被测场,计算综合测量值并将其作为补偿系数,而补偿过程的实现则通过计算机控制激励场的旋转并对边界磁场进行连续检测来完成。在EMT系统进行图像重建时,首先选择空场作为检测线圈特性检测的参照场,来进行检测线圈特性测量;然后由公式计算出各检测线圈的补偿因子。采集进行图像重建的物场信号时,应用计算得到的补偿因子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
对任意一个检测线圈检测补偿数据时,应分别测量其在所有激励场投影方向下的检测值。检测值包括通过解调电路得到的实部和虚部数据,所有激励方向下的检测值一起构成计算检测线圈特性补偿因子的参考矩阵。对于N个检测线圈,P个激励磁场旋转方向的EMT系统激励场需要旋转P次来获得全部N个检测线圈的补偿值,所以补偿参考矩阵由N行P列构成,其中每个元素都是检测线圈检测值的复数表示形式。本文介绍的EMT传感器系统中,N=8,P=16。
对于N个检测线圈,定义其特性补偿因子为K(i),其中i=1,2,......N,表示检测线圈序号。K(i)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j=1,2,......P,表示激励场投影方向序号;C R、C1分别为空场时在第j个激励方向下第i个检测线圈检测值的实部和虚部。
进行
实际测量时,将每个检测线圈在各个激励方向下的检测信号的实际M R(i,j)和虚部M1(i,j)都乘以补偿因子K(i),从而得到各个检测线圈经过补偿后检测值的实部和虚部。
ER(i,j)=MR(i,j)xK(i) (2)
E1(i,j)=M1(i,j)xK(i) (3)
式中,ER(i,j)和E1(i,j)为经过补偿后的检测结果。
3 EMT检测线圈补偿前后的实验数据分析
为分析EMT传感器检测线圈进行特性补偿前后的测量数据,对传感器在同一种检测条件下各个投影方向、不同检测线圈的测量值进行分析,来比较补偿前后数据的分布特点。对于本实验的传感器系统,激励投影方向为16个,检测线圈为8个,所以共有128组测量值,其中每个测量值都包含实部和虚部。实验过程中为使每一个测量点的数据可靠,对数据进行多次检测产求取平均值,16个激励方向下8个检测线圈在128个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如图3所示。图中所示的.数据为每个测量点检测信号的模值,测量时被测空间为空场条件。
图3中(a)为未经补偿的检测数据M的图示,(b)为经过补偿计算后的检测数据E的图示。图中底部平面为测量点的图示,上部为各个测量点检测信号模值的图示,其中,N轴为检测线圈序号轴,P轴为激励投影方向序号轴,M轴和E轴为检测信号的模值。由图3(b)可知,对于一个固定的激励投影方向,各个检测线圈的检测值符合正弦规律;对于某一检测线圈,当激励场沿圆周旋转时,其检测值的模值也呈正弦分布。图3(a)中各个检测线圈在16个激励方向下的分布幅度不同,这体现出各线圈检测特性的不一致,但在图3(b)中, 这一现象得以补偿。所以由补偿前后的数据图示可以看出,这种检测线圈特性补偿算法在不改变检测数据随投影方向的分布结构的前提下,使得在同一种激励场下各种线的检测特性趋于一致。
4 补偿方法在EMT系统中的实现
这种补偿方法在实验系统中的实现可通过软件控制自动完成。每次实验系统启动时,首先进行补偿因子的计算,获得补偿因子后在实际物场测量时将检测线圈的检测值按照补偿算法进行修正。由补偿因子的计算方法可知,为实现补偿因子的计算,需要在EMT系统启动时保持被测空间为空场,这样每次得到的补偿值就是符合当时检测环境条件的补偿值。如果在系统启动时不能满足空场条件,则需要屏蔽这一自动补偿功能,补偿时可使用预先测得并存储起来的补偿因子。
应用该补偿算法进行图像重建的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图像重建的实验条件是:被测物体为直径15mm的铜棒,放置于传感器的中央,激励场激励频率为187.5kHz。图中的中间部分表示被测物质在传感器截面上分布的概率。
图4中左边的重建图像是检测线圈未经补偿获得的结果,右边的重建图像为每个检测线圈按照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补偿后获得的结果。为显示重建图像的全部信息,没有对概率阈值以下的点进行截断滤除。由两图像比较可知,补偿后的图像较准确地反映了被测铜棒的分布位置,同时也说明EMT图像重建对检测数据的变化非常敏感,检测线圈特性不一致产生的微小误差就可以造成重建图像的较大偏移。
篇4:EMT系统边界磁场检测线圈的动态补偿及图像重建
EMT系统边界磁场检测线圈的动态补偿及图像重建
摘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磁层析成像(EMT)系统的磁检测线圈的动态补偿方法,实现了被测空间边界磁场检测的系统误差补偿。经过EMT系统的图像重建实验证明,这种补偿方法能够提高图像重建的精确性。关键词:电磁层析成像 工业CT 传感器 图像重建
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过程层析成像技术[1]。它将电磁感应原理与“由投影重建图像”的理论相隔合,通过检测被测空间边界的磁场信息重建空间中导电、导磁物质的时空分布图像,而且其传感器具有非介入、非接触和无危害的检测优点,因此可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多相流检测[2]、化工分离、异物监测、地质勘探及生物电磁学研究[3]等领域。EMT系统图像重建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其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测量的一致性。在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设计中,检测边界磁场的多个检测线圈在工艺上难以做到完全一致,由此将直接导致重建图像的失真。为消除这种不一致性对图像重建造成的影响,作者设计了一种动态补偿算法,通过在多个激励方向下对检测线圈做综合补偿,提高了图像重建的精神性。
1 EMT系统结构及检测特点
EMT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左边圆形结构为可安装于工业多相流管道的传感器截面。在被测管道的中心分布有多相流动物质,系统的检测目的是通过非接触、非介入的方式将管道内的不同物质的分布图像在计算机上得以重建,进而分析出多相流体的各种特征参数,并应用于测控系统中。这实现这一目的,由计算机控制图1所示的激励模式选择和激励信号分配系统,由激励系统在被测管道中激发出特定的激励场;然后与医学CT类似,使激励场在空间连续旋转,旋转的同时检测边界磁场的.畸变情况,并由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磁场信号的解调;最后应用图像重建算法重建出被测空间的物质分布。
作者用柔性激励极板阵列实现的EMT传感器[4]的截面如图2所示。传感器由内到外依次是管道壁、检测线圈、激励层和屏蔽层。其中,检测线圈由8个沿管道外壁待距离分布的精密绕组构成,完成边界磁场的测量;激励层由柔性激励极板阵列构成;电磁屏蔽层由铁氧体和波莫合金构成。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电中实现各个激励角度条件下的边界磁场测量,激励和检测由图像重建计算机协调控制,同时该计算机完成图像重建和多相流特征参数的提取。激励极板阵列由32个均匀分布的柔性极板构成,通过改变极板的电流分布可实现不同的激励方式。其中,管道半径Rp=35mm,检测线圈半径Rd=38.42mm,激励线圈半径Re=55mm,磁屏蔽层内半径Rsin=60mm,被测管道直径为70mm。
对于这一传感器结构,需要补偿的就是检测层的8个检测线圈特
[1] [2] [3]
篇5:系统硬件故障的常用检测方法 显示器没有任何图像出现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硬件故障的基本测试方法,显示器没有任何图像出现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测试出故障的部件。
一、首先准备一个工作台。
二、将主板从机箱拔出,再把主板上的所有部件拔出,只留下CPU和RAM.然后把主板放到工作台上。
三、将稳压电源连接在主板上。
四、将显卡插入AGP插槽。当然如果是PCI显卡则插入PCI插槽中。插入时要注意将显卡镀金的部分完全地插入插槽中。
五、连接显示器电源插口后将显卡与显示器连接起来。
六、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接通机箱电源开关。然后用金属棒接触主板的电源开关。
主板的电源开关是与机箱电源开关连接的部分,一般标记为PWR SW或POWER SE。
七、如果画面上出现BIOS的版本信息,画面没有异常的话,说明CPU,主板,RAM,显卡,电源都正常.通常,经常易出现故障的部件是显卡,主板,硬盘这个顺序。
八、然后连接硬盘和软区进行检测。接着连接CD-ROM检测,然后是声卡。Modem等一个一个的连接进行检测。如果不出现画面就说明后连接的那个部件有故障或是有兼容性问题。只须处理那个出故障的部件即可。
九、机箱的问题
有时将主板安装到机箱时发生问题,导致启动失败。因此如果在上面的部件检查中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可以将主板安装到机箱上测试。如果在测试中没有任何的错误,则说明是CMOS Setup错误,驱动程序等的软件问题。
五.检测电脑故障的简单方法
如果排除了假故障,那么就是真的有故障存在了!若再检测一下各配件的外观,包括打开机箱看到主机内部的各部件表面都没有被高电压击毁的迹象,或者明显的伤痕,若有的话,故障部件就清楚了。若都没有,可先试下面的处理方法。
1.清除尘埃
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是计算机一大杀手,使用一段后就可能因主板等关键部件积尘太多而出现故障,即便是在专用机房中也会如此。所以,对于使用了较长时间的计算机,应首先进行清洁,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如果灰尘已清扫掉,或无灰尘,故障仍然存在,就表明硬件存在别的问题。
另外,由于板卡上一些插卡或芯片采用插脚形式,震动、灰尘等原因常会造成引脚氧化,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好后开机检查故障是否排除。
随便说一句,键盘使用日久往往会出现漏电、按键卡死等故障,此故障应及时处理,否则在输入文件时将会键入一些错误的字符。处理时应把键盘用一个托架托起来,按键向下,打开键盘的后盖,用酒精清洗线路板及按键的触点,并把卡死的按键下面的弹片适当撬起,使之恢复原有的弹性。
注意:软盘使用中,脏污或被划伤的软盘插入软驱时会划伤读写头,损坏软驱。清洗磁头时一定要十分谨慎,长时间不用的软驱,可能在磁头上会有锈蚀,此时不可使用清洗盘,具体做法是打开机箱将清洗剂滴在磁头上,浸泡半小时后,用脂棉小心地擦拭干净。如果盲目地使用清洗盘势必导致软驱读写头的损伤,使软驱报废。
2.看、听、闻、摸
“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有烧焦痕迹,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当然了,不用说您也知道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这将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
“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在事故发生前即时采取措施。
“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
“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3.拔插检测
前面说过,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板自身故障、I/O总线故障、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发生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拔插检测时,还能从另一个方面排除计算机故障:一些芯片、板卡与插槽接触不良,将这些芯片、板卡拔出后在重新正确插入可以解决因安装接触不当引起的微机部件故障。
4.交换检测
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也可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判断故障部位,无故障芯片之间进行交换,故障现象依旧,若交换后故障现象变化,则说明交换的芯片中有一块是坏的,可进一步通过逐块交换而确定部位。如果能找到相同型号的微机部件或外设,使用交换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5.比较检测
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类型相差不大的计算机,根据正常计算机与故障微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
6.振动敲击检测
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若故障排除了,说明故障是由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然后,可进一步检查故障点的位置并排除之,只是此类故障难以检测到确切的部位。
7.升温降温检测
人为升高微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可以检验各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温情况,因而及早发现事故隐患,
降低运行环境的温度后,如果故障出现率大为减少,说明故障出在高温或不能耐高温的部件中,此举可以帮助缩小故障诊断范围。
事实上,升温降温法是采用的是故障促发原理,以制造故障出现的条件来促使故障频繁出现以观察和判断故障所在的位置,只是具体实施时要注意控制好加热方法,温度也不可超过摄氏40度。
8.运行检测程序
随着各种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焊接工艺越来越复杂,仅靠一般的维修手段往往很难找出故障所在,而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检测,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程序测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应用的前提是CPU及总线基本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
选择时诊断程序时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并能显示出错记录。
六.如何诊断电脑故障
很多初学者刚接触电脑时都有一种恐惧感,认为电脑的故障一定是难以逾越的大问题。其实,多数电脑故障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方面的问题就好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并不需要你具备太多电脑方面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几招诊断电脑故障的快捷方法。
环境检查法
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硬件故障,如开机无显示等。我们先不要进行深入的考虑,因为往往我们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我们应该看看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如有没有接通电源?开关是否已打开?电源插座有没有通电?是不是所有的接线都连接上了?或许问题的根源就在其中。
CMOS还原法
有些用户往往会因为好奇而改动主板CMOS里的一些设置,而这恰恰是导致故障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电脑故 障因此而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还原CMOS的设置来解决问题。方法非常的简单,开机后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进入主板的CMOS,选择其中的“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缺省设置),按“Y”键确认,保存退出CMOS即可。
注册表恢复法
有些用户喜欢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达到对系统的优化设置或进行个性化设置,也有的用户在上网浏览时被恶意程序改动了注册表,一些故障就是因为对注册表不正常的更改而造成的。这时我们可以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下,在C盘根目录下输入并执行“scanreg/restore”进入注册表恢复界面,然后选择一个电脑完好时的注册表文件,进行“Restore(还原)”,即可实现对注册表的恢复。
精简启动法
部分计算机故障是在我们安装一些软件后出现的,如果此时计算机还可以进入操作系统,那么我们可以在开始菜单中,运行“msconfig”程序,关闭启动菜单里除“internat.exe、Scanregistry、Systemtray”之外的所有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如果故障不再出现,那么问题多半是由某个自启动的软件造成的。
logged跟踪法
如果计算机已无法进入到Windows中或进入后不正常,那么我们可以采用Logged(\\\\\\\\Bootlog.txt)的方式启动计算机,这样所生成的Bootlog.txt文件能够记录下故障出现的位置。使用Logged方式启动的方法是,在系统启动时按下键盘上的F8键,会出现启动菜单,选择以Logged方式启动,故障出现后,用Windows启动盘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将C盘根目录下的Bootlog.txt文件复制到软盘上,在其他计算机上打开该文件,你会发现上面记录了Windows启动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
设备替换法
所谓设备替换,就是当你怀疑哪个设备有问题时,用同样功能(最好是同一型号)的设备替换它,如果替换后问题消失了,那么多半就是这个设备出现了问题。
最小系统法
如果你不能确定是哪个硬件出现了问题,可以使用最小系统法来判断。最小系统法就是去掉系统中的其他硬件设备,只保留主板、内存、显卡三个最基本的部件,然后开机观察是否还有故障。如果有,则可排除其他硬件的问题,故障应来自于现有的三个硬件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他硬件一一添加,查看在添加哪个硬件后出现故障,发现故障所在后,再针对这个硬件进行处理即可。
程序升级法
很多人对驱动程序重视不够,认为随便装一个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在购买硬件时已经有了驱动程序,为什么硬件厂商还要不停地发布新版本的驱动程序呢?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厂商自己的产品更加的完善。
由于现在的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大多数硬件厂商的硬件研发先于软件研发,因此与硬件配套的驱动程序在刚发布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小Bug,需要通过不断更新驱动程序来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升级驱动程序也是解决硬件故障的一项有效方法。
软件测试法
诊断硬件故障通常需要了解一些硬件方面的信息,但很多人没有记录硬件信息的习惯或不知该怎样记录。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可能会无法进入系统,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在DOS下测试硬件的工具,如HwInfo for DOS,它的大小只有582KB,放在软盘里可以随身携带,借助于它就可以随时诊断硬件故障了。
更改资源法
很多计算机故障都是由硬件间的资源冲突引起的,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更改资源的方法来解决。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属性”一项,点击“设备管理器”,选择“按类型查看设备”,如果在列表中发现有设备被黄色的惊叹号标出,那么很可能是硬件间有了资源冲突。更改资源的方法是,用鼠标左键双击标有惊叹号的硬件,选择“资源”一项,去除“使用自动的设置”前的选勾,选择“更改设置”,将冲突的资源更改即可
篇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绝对关联度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绝对关联度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研究
边缘检测主要是对图像的灰度变化进行度量、检测.解决图像边缘的有无、真假、定向和定位.基于边缘检测的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绝对关联度方法对处理非典型规律的图像数据与其它一些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绝对关联度分析方法,将仿射变换和最小二乘法原理与绝对关联度模型相结合的边缘检测方法在克服绝对关联度分析方法的规范性和序数效应问题上有一定效果.
作 者:高永丽 薛文格 GAO Yong-li XUE Wen-ge 作者单位:云南楚雄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云南楚雄,675000 刊 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24(6) 分类号:P237.4 关键词:边缘检测 灰色系统 关联度 比例因子 位移差★ 停车管理系统方案
★ 技术能手范文
★ 技术能手事迹材料
【货车运行图像检测系统的实施(精选6篇)】相关文章:
技术能手申报材料2023-11-15
宣传能手颁奖词2023-12-21
未来的智能房屋作文2022-12-18
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实施细则2022-12-04
《反比例应用题》教学反思2022-05-07
除雪应急预案2022-11-23
安全工作述职报告2023-10-30
出差报告怎么写 出差报告范文2022-07-21
小区停车管理规定2023-05-09
出差报告格式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