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时间:2023-08-14 07:53:36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精选12篇)由网友“银河系甜心”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1: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说课稿

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说课稿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线性规划”这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是新教材改版之后增加的一个新内容、反映了《新大纲》对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重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是线性规划研究的基本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当然,中学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规划论中的极小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也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素材。

依据教材的上述地位和作用,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用线性规划的知识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作图能力,渗透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同时融入集体荣誉感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即数学建模、

建模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极为重要的环节、一个正确数学模型的建立要求建模者熟悉规划问题的具体实际内容、对初学者来说,面对文字长、数据多的应用题,要明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有相当的难度、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把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并从数学角度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教学难点:

1、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

2、寻找整点最优解、线性规划中寻找整点最优解的问题,教材中提供了利用作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学生容易掌握,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作出精确图形,并从图形中观察出整点最优解、另外,教师在本节课后还可介绍其它一些代数求解方法、

教学中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突破上述重难点,我将采用如下方法与手段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诱导启发、自主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设置疑问,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学生的动手训练、

2、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印发准备好的习题纸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采用:

①由于本课例题文字过长,作图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又直观、生动地揭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轻松观察出结果、

②通过多媒体展示音频、视频,极大的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运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的练习结果展示出来,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点评,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规范解题过程,使得课堂上学生们的学和老师的教结合的更加紧密、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便于学生动手练习,我把本节课的例题、课堂练习,都印在一张习题纸上,课前发给学生、

下面我讲解如何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时讲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两部分、在教材例题的框架下,我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设计了两道例题、一道练习题、

1、实例1

李咏主持的《非常6+1》是大家很喜欢的娱乐节目,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利用李咏的MV作为引入和切入点设计一道电视台如何播放节目和广告的例题,引导学生在新鲜感和好奇心的作用下,寻找最优方案,使枯燥无味的应用题显得生趣盎然、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1:央视为改版后的《非常6+1》栏目播放两套宣传片、其中宣传片甲播映时间为3分30秒,广告时间为30秒,收视观众为60万,宣传片乙播映时间为1分钟,广告时间为1分钟,收视观众为20万、广告公司规定每周至少有3、5分钟广告,而电视台每周只能为该栏目宣传片提供不多于16分钟的节目时间、电视台每周应播映两套宣传片各多少次,才能使得收视观众最多?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列表对纷繁复杂的条件和数据进行整理,从而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教学亮点:

对学生来说,要从题目冗长的文字和繁多的数据中明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有相当难度的、要解决这个难点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的形式把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刚开始,学生不会列表,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整理条件和数据,列出一个空表,让学生去填,在填表的过程中理清题意,并逐步学会如何列表、

播放片甲

播放片乙

节目要求

片集时间(min)

广告时间(min)

收视观众(万)

具体解答过程:

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

播放片甲

播放片乙

节目要求

片集时间(min)

3、5

1

≤16

广告时间(min)

0、5

1

≥3、5

收视观众(万)

60

20

解:设电视台每周应播映片甲x次,片乙y次总收视观众为z万人、

由图解法可得:当x=3, y=2时,zmax=220、

答:电视台每周应播映甲种片集3次,乙种片集2次才能使得收视观众最多、

简单线性规划应用问题的求解步骤:

(教师示意学生观看板书,并给予适当的提示)

1、将已知数据列成表格的形式,设出变量x,y和z;

2、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3、作出可行域,并结合图象求出最优解;

4、按题意作答、

2、实例2

我省第十二届运动会11月上旬在我市举行、这是10月29日开幕式文体表演中我校学生的表演,为了这场表演学生从6月底一直训练10月底,训练过程中,同学们克服困难,不怕艰辛,体现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表演过程中需要各种纸花,我用如何制作纸花使得用料最省,设计一道例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享受学习数学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例2: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在新余市举行,在10月29日晚的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中,新余四中学生参演的映山红方阵表演非常精彩、演出要制作道具纸花,组委会要将甲、乙两种大小不同的彩纸截成A、B、C三种规格的纸片,折成纸花、已知甲种彩纸每张8元,乙种每张6元,每张彩纸可同时截得三种规格纸片的块数如下表所示:

A规格

B规格

C规格

甲种彩纸

2

1

1

乙种彩纸

1

2

3

今需要A、B、C三种规格的纸片各15、18、27块,问各截这两种彩纸多少张可得所需三种规格小纸片,且花费最少?

设计意图:讲解如何运用网格法处理整数最优解问题、

教学亮点:

在图解法求解过程中,学生发现:直线l最先经过的可行域内的点A(3、6,7、8)并不是最优解,因为A(3、6,7、8)不是整点、此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最优解可能是(4,8),引导学生计算花费为80元、

教师设置疑问:既然可能是(4,8),那么可能是(3,9),此时花费为78元;也可能是(2,10),此时花费为76元,……,难道花费最少的点就一定最优解吗?

问题提出后,学生自主思考发现:既然满足题意的点是可行域内的整点,那么最优解是可行域内使得花费最少的整点、所以网格法求解思路呼之欲出,先通过网格寻找整点,然后平移直线,观察出整数最优解、

例题讲解中的教学反馈与设计:

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抓住学生语言、思想等方面的亮点给予表杨、及时鼓励与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努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

具体解题过程:

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

甲种彩纸

乙种彩纸

所需张数

A规格

2

1

15

B规格

1

2

18

C规格

1

3

27

彩纸单价

8

6

解:设需购买甲种彩纸x张、乙种彩纸y张,共花费z元;

z=8x+6y

由图解法可得:当x=3,y=9时,zmin=78、

答:应购买3张甲种彩纸、9张乙种彩纸,可使花费最少!

同样,归纳此类问题求解思路:(结合例题1、例题2可归纳得)

确定最优整数解的方法:

1、若可行域的“顶点”处恰好为整点,那么它就是最优解;(在包括边界的情况下)

2、若可行域的“顶点”不是整点或不包括边界时,一般采用网格法,即先在可行域内打网格、描整点、平移直线l、最先经过或最后经过的整点坐标是整数最优解;这种方法依赖作图,所以作图应尽可能精确,图上操作尽可能规范、

通过两道例题的讲解后,学生对如何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3、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巩固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动手作图能力,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以便及时矫正,我设计了如下练习环节、

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如火如荼、20xx年9月,奥运主场地国家体育场“鸟巢”主体钢结构安装完成,标志着“鸟巢”从图纸变成现实、20xx年奥运期间,清华大学计划安排志愿者到国家体育场去进行志愿活动,如果你是组织者,你怎么安排前往过程?运用这样一个悬念设计一道安排人员调运使得花费最少的练习题,点燃学生积极思考、动手练习的热情、

练习:北京2008奥运期间,清华大学计划安排480名志愿者前往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志愿活动、清华后勤集团有7辆小巴、4辆大巴,其中小巴能载16人、大巴能载32人、前往过程中,每辆客车最多往返次数小巴为5次、大巴为3次,每次运输成本小巴为48元,大巴为60元、请问应派出小巴、大巴各多少辆,能使总费用最少?

练习过程设计:

课堂练习期间,要求学生立刻动手求解出最后结果,这是相当有难度的、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分解难点,我将学生练习分为三部分:

(学生在习题纸上作答、画图)

1、练习列表理解题意

这道题条件和数据比较多,学生一下子拿到,感觉无从下手,不会列表、为了引导学生列表,我把表格的大致轮廓给出来、

小巴

大巴

思考片刻后,请学生回答、

2、练习通过表格寻找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首先可将学生分为三组,分组讨论,各组竞争、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列式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然后从三组中选出一位在列式过程出现典型错误的结果,用投影仪展示,教师讲解、点评、

典型错误:

①对题意理解不透,忽略了校车在前往过程中可以走多次,题目中给出的成本是每次的成本;

②有同学忽略了校车中大巴和小巴的辆数限制;

③学生的解答过程:设变量、列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书写很随意,不规范和工整、

教师可对上述典型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

3、练习画图,寻找整数最优解

首先为了画图更好操作,习题纸上已画好网格和坐标系、学生练习画图,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画图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然后把寻找一个完成的一般,但暴露出了学生画图中出现典型错误的结果进行讲解、点评、

典型错误:

①做图不规范,不用尺规做图,画不出可行域,找错最优解;

②画错直线;

③求可行域的顶点时,有同学仅仅简单的从图上观察出,似乎是(1,4),从而认为它是最优解,实际上这个点并不是整点、

课堂练习中教学反馈与评价:

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回答问题、列式、动手画图等方面的亮点进行表扬,其中的不足之处,指出后要及时鼓励,使学生爱数学,愿意学数学、

具体解题过程:

解:设每天派出小巴x辆、大巴y辆,总运费为z元;

z=240x+180y

由网格法可得:x=2,y=4时,zmin=1200、

答:派4辆小巴、2辆大巴费用最少、

4、回顾与小结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

1、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渗透了些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

知识:

1、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建模主要分清已知条件中,哪些属于约束条件,哪些与目标函数有关、(链接到例题 1,进行具体实例回顾)

2、求解整点最优解的解法:网格法、网格法主要依赖作图,要规范地作出精确图形、(链接到例题2,进行具体实例回顾)

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用几何方法处理代数问题、

为了巩固课堂内容,布置如下作业:

5、布置作业

篇2: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评课稿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评课稿

今天上午听了郭老师的一堂关于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数学课,感触颇深。其中不乏亮点。

一、本节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延伸与拓展,它进一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渗透了函数与不等式的思想,为以后内容学习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领悟到“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总之,本节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数学思想方法上,都是十分很好的素材,能很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二、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所讲的三个例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手机话费的问题,还是游泳是否购买月票的问题,抑或是在商店购买会员卡的问题,无不充斥着生活的气息。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同时也指导着他们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

三、本节课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采用探索发现法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演示,增强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课中以设疑提问、分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教师参与、适当提示;师生互动、得到决策.这样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互相评价、互相尊重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样设计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作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很好地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活动中,有意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总之,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亮点还有很多,不再一一说明。评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篇3:二次函数应用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的应用本身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其意义,能根据图象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充分运用导学提纲,教师提前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的设置,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系列问题串的解决与交流,让学生通过掌握求面积最大这一类题,学会用建模的思想去解决其它和函数有关应用问题。

教材中设计先探索最大利润问题,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以后,对函数的思想已有初步认识,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已会初步模仿,能识别图象的增减性和最值,但在变量超过两个的实际问题中,还不能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面积问题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故而在这儿作此调整,为求解最大利润等问题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所以在例题的处理中适当的降低了梯度,让学生思维有一个拓展的空间,也有收获快乐和成就感。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也注重对解题方法与解题模式的归纳与总结,并适当地渗透转化、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就整节课看,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特别是学困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中改变以往的配角地位,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今后继续发扬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把问题梯度降低,设计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掌握新知识,有了足够的热身运动之后再去拓展延伸。

篇4:《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单调性》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很简单,如果直接得出结论学生也能接受。可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应用,为了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不把新授课上成习题课。设计思路如下以便教会学生会思考解决问题。

1、首先从同学们熟悉的过山车模型入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提出如何刻画函数的变化趋势,引出课题。研究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入手,寻找导数和单调性的`关系,用几何画板演示特殊的三次函数的图像,研究单调性和导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单调性和导数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形成结论。也使学生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

2、在结论得出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困惑,因为确实有学生对结论有不一样的想法,所以,尽可能地暴露问题,让学生彻底理解、掌握。

3、铺垫:在引入部分,我涉及到了一个三次的函数,而例2就是此题的变式,这样既可以在开始引起学生兴趣,后来他们自己解决了看似复杂的问题,增加了信心,也做到了首尾呼应。

4、在知识应用中重点指导学生解题步骤,在学生自己总结解题步骤时,发现学生忽略了第一点求函数定义域,所以我就将错就错,给出了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很多学生栽了跟头,然后自己总结出应该先求函数定义域。虽然这道题花了些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得,我想学生印象也会更深刻。

5、数形结合:数形结合不是光口头去说,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去实施,在例1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熟练法则,再从形上分析,加深印象,这样在后面紧接的高考题中(没有给解析式),学生会迎刃而解。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取引导发现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参与数学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新知。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但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100%参与,体现三维目标,培养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发认知冲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

篇5:九年级反比例函数应用教学反思

具体分析本节课,首先简单的用几分钟时间回顾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服务于实践”的一句话,打开了本节课的课题,过渡自然。 本节课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主要围绕着路程、工程这样的实际问题,通过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认识到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在 讲解这几个例子的时候,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境,简单的一句话引出问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因为情境熟悉,也能快速地 与学生产生共鸣。

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师生互动较好,这样能使学生主动开动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顺利的解决这几个问题。在讲 解例题的同时,试着让学生利用图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并提示学生注意自变量在实际情境中的取值范围问题。而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 让他们通过平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生活中有关反比例函数的有价值的问题,说出来与全班共同分享。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体现新教改的合作交流的思想,更主要 的培养他们与人协作的能力。更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也做了一回小老师,展示他们的个性,这样有益于他们健康的人格的成长。最后在总结中让学生体 会到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数学函数模型,并布置了作业。从总体看整个教学环节也比较完整。

篇6:九年级反比例函数应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本意是通 过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相关问题的复习,引出本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而后通过对问题1的讨论切入正题,重点研究 “数”与 “形”的互相渗透,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应用题。在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教学设计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目标教学的第一环节,前测激趣,但没有达到激趣的目的,这种引课方式,在课堂反映出来显得非常平淡,没有新意,没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在导探激励环节中,问题设计较好,但问题的处理上操之过急,没能让学生切实做出函数图像,通过问题迫使学生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问题,达到真正看图说话,因此就数形的内在联系学生体会不是很深刻。

为了一开始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我就上面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改进。

在整个题目的处理过程,鼓励学生画出函数图像,更好的认识整个过程自变量和应变量变化的整体情况,处理好题目中的量与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关系。

作以上改进,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并且会根据反比例函数求应用题。

篇7:九年级反比例函数应用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像与性质的基础之上而学习的,并且上学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因此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所限,对于例题中的信息并不了解,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在了解上的困难,所以在教学时我选用了学生所熟悉的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从身边事物入手,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一种亲切感,另外对于本节的问题,文字多,阅读量大,所以我应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效果要好,注意要让学生经历实践、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过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效果较好。

篇8:二次函数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因教研组活动的安排需要,本周二我作为初四代表出示研讨课,课题为《二次函数的应用――――――形如抛物线型》,结合老师的评课反思一下:

我的设计思路是:前置补偿(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和思路)―――――――探索新知(由前置补偿第四小题过渡到问题一,目的在于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转化,并得出确定实际问题中解析式的关键在于有实际意义得出关键点的坐标;然后过渡到没有坐标系的实际问题中,该怎么处理,有学生探索并分情况展示,然后比较过程与结果,增强优化意识。另一方面由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二次函数应用中的数学思想:第一环节,实际意义―→关键点的坐标―→解析式,注意由实际意义到点的坐标转化时的符号,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第二个环节,解析式―→关键点的坐标―→实际意义,注意由坐标到实际意义转化时要取绝对值。)―――――活学活用(解决一个隧道问题,目的加强对思路的理解与体会,从本节课上也提高一下难度,但因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评课整理如下:

优点:

思路比较清晰,过渡比较自然,题后反思比较到位。

缺点:

1、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模糊,比如有错误的情况下还打个对号。

2、郭老师:解题步骤需加以规范和总结:一建二设三解四答。

3、张老师:知识总结有些地方不太到位,比如,三种不同的情况为什么a的取值不变?比较三种的优劣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确定解析式和解决最后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更体会更深刻一些。

4、付主任:本节课有宽度,但缺乏深度,容量比较小,学案可以在浓缩一下,可以将问题一和问题二结合起来。

5、齐主任:课堂模式和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比较过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的不够突出,如果把这节课放在课改之前可能是一堂好课。

自我反思:

1、从郭老师、张老师和孙老师的建议中,我应该加强对课的精细化要求,授课态度要严谨,对学生的一点一滴都要负责任,同时对教材知识的挖掘面面俱到,引领学生对知识能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2、受付主任建议的启发,可以尝试删掉问题一,由问题二承担起原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双重作用,即:实际意义确定点的坐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可以仍有第四小题引入到问题二(建好坐标系,顶点在原点处),然后实际问题中不可能存在现成的坐标系,引发学生思考坐标系的建立情况,然后加以拓展,并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三种情况的优劣。这样应该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我估计不会太多,最多能节省5分钟,但这或许就可以分析活学活用中的题目了。

自己的体会是,因为这是第一课时,很多东西不可能面面俱到,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许这也是一个托辞,这就是我们与名师的差距)。与名师相比,我们的课堂容量太小,一方面我们平时的课堂对知识中的思想方法挖掘渗透的太少,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系统,形不成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与本人的知识素养有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只有准备充足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3、结合齐主任的评课,我站在别人的高度试想了如果是云老师或宋老师来评课,会提出什么意见,我隐约感觉到这肯定不是一节好课,有很大的问题,至于是什么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或许就如齐主任所说的教育理念比较陈腐导致课堂没有推陈出新的亮点,并且我觉得可以做大手术,如果真能请云老师或宋老师来评课的话,我或许就会豁然开朗,而不再这般的迷茫。

篇9:《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昨天听了李婷婷老师的一节问题发现生成课,老师准备充分,学生积极,交流讨论应用得当。课后蔡校长又对这堂课及时进行了点评和引领,使我对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自己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自我反思,现总结如下:

1.口号:李老师的学生设计的口号知识点概括的非常全面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回想自己的学生设计的口号,要么是知识点的罗列,要么是空洞的大话,每次设计都不如人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对学生口号的设计重视起来,口号是学生预习的一种体现,也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

2.多媒体的使用:一直以来我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在数学课上能用多媒体的地方太少了,今天看来,多媒体确实是省时省力的好帮手。也可以让学生时刻注意各项要求。

3.小组交流:李老师的小组交流有三种形式,2人小组交流,4人小组交流,8人小组交流,这三种交流方式要求各不相同,解决的任务也各不相同,一次比一次的交流的深入,一次比一次有提高,这样交流无疑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回想自己在上课时的交流,每次交流完后成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提不出问题,或者提的问题不好。我认为这种交流方式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也是我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另外我认为在交流中要使每个人都有任务,每个人都是自己任务的责任人,尤其是在交流中去抓好小组长和学科长的作用,可使交流的有秩序的进行。

4.课堂记录:李老师班里的同学的课堂记录本记录的满满当当,工工整整,有组长学科长的批阅,也有老师的批阅,学生能对课上的知识点及时整理,或者是平时做错的一些题目,或者是重要的题型,这样学生课下在复习时才能有抓手,成绩当然会提高。这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5.评价:在一堂课将结束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既可对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蔡校长说“评价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要让学生人人都会评价,人人都被评价,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也就提高了自己。

6.读:在平时学生的预习中,学生读的遍数肯定不够,主要是监督检查的力度还不够,老师督查的角色没有扮演好,所以在上课时总是嫌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解决不了几个问题,其实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管理,老师给学生设置一个怎样的平台。学生的预习做的好,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我要重视起学生的预习来。

以上是我对听李老师课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10: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的论文

关于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的论文

【摘 要】新课程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判断或论证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导数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导数 函数的切线 单调性 极值和最值

导数(导函数的简称)是一个特殊函数,它的引出和定义始终贯穿着函数思想。新课程增加了导数的内容,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导数知识考查的要求逐渐加强,而且导数已经由前几年只是在解决问题中的辅助地位上升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函数是中学数学研究导数的一个重要载体,函数问题涉及高中数学较多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近年好多省的高考题中都出现以函数为载体,通过研究其图像性质,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试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作个初步探究。

有关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主要类型有:求函数的切线,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这些类型成为近两年最闪亮的热点,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预计也是“新课标”下高考的重点。

一、用导数求函数的切线 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

解:y′ = 3x2-6x , 当x=1时y′= - 3,即所求切线的斜率为-3.故所求切线的方程为y+3 = -3(x-1),即为:y = -3x.

1、方法提升: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P(x0, y=f(x0))处的切线的斜率。既就是说,曲线y=f(x)在点P(x0, y=f(x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f′(x0) ,相应的切线方程为y-y0= f′(x0)(x-x0)。

二、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例2.求函数y=x3-3x2-1的单调区间。

分析:求出导数y′,令y′>0或y′<0,解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y′= 3x2-6x,由y′>0得3x2-6x﹥0,解得x﹤0或x﹥2。

由y′<0 得3x2-6x﹤0,解得0﹤x<2。

故 所求单调增区间为(-∞,0)∪(2,+∞),单调减区间为 (0 ,2 )。

三、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

例3.求函数f(x)=(1/3)x3-4x+4的极值

解:由 f′(x)=x2-4=0,解得x=2或x=-2.

当x变化时,y′、y的变化情况如下:

当x=-2时,y有极大值f(-2)=-(28/3),当x=2时,y有极小值f(2)=-(4/3).

四、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

五、证明不等式

5、方法提升: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是近年高考中出现的一种热点题型。其方法可以归纳为“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值”。

总之,导数作为一种工具,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非常方便,尤其是可以利用导数来解决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以及切线问题。在导数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达到优化解题思维,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更在于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语言和工具,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深刻理解和直观认识。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数学教学参考

篇11: 初中数学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关于初中数学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一、商品定价问题:

例1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30%以后,每台售价为元,则该品牌的彩电每台原价为。

二、商品降价问题:

例2某商品进价是1000元,售价是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为5%,求商店应降价多少元出售。

三、存款利率问题:

例3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若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某储户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扣除了利息税36元,则银行向该储户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

四、支付稿酬问题

例4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或出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的应交超过800元那一部分稿费的14%的税;(3)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交全部稿费的11%的税。王老师曾获得一笔稿费,并交税280元,算一算王老师这笔稿费是元。

五、股票问题:

例5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的收盘价(每天交易结束时的价格)

某人在该周内持有若干甲、乙两种股票,若按两种股票每天的收盘价计算(不计手续费、税费等),该人帐户上星期二比星期一多获利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多获利1300元,试问该人持有甲、乙两种股票各多少股?

六、人员考核问题:

例6某企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考试,试题由50道选择题组成,评分标准规定:每道题的答案选对得3分,不选得0分,选错倒扣1分。已知某人有5道题未作,得了103分,问这人选错了多少道题?

七、货物运费问题:

自己在讲《平方差公式》时,没有按照课本上例题和练习题的顺序讲解,自己先运用三道引例让学生观察特点总结规律,从而得出平方差公式,然后练习题分了五个梯度,供大家参考:

第一关:直接运用公式

1.(a+3)(a-3)2..(2a+3b)(2a-3b)3.(1+2c)(1-2c)

4.(-x+2)(-x-2)5.(2x+1/2)(2x-1/2)

6.(a+2b)(a-2b)7.(2a+5b)(2a-5b)8.(-2a-3b)(-2a+3b)

第二关:运用公式使计算简便

1、×2、498×5023、999×1001

4、1.01×0.995、30.8×29.26、100-1/3×99-2/3

7、20-1/9×19-8/9

例7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运输公司得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情况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甲种货车辆数

2

5

乙种货车辆数

3

6

累计运货吨数

15.5

35

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和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物。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

八、小康生活问题:

例8改革开放以来,某镇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地方经济。1995年该镇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根据测算,该镇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亿元,可达到小康水平。若从开始,该镇年国民生产总值每年比上一年增加0.6亿元,该镇经过几年可达到小康水平?

九、校舍建设问题:

例9光明中学现有校舍面积0平方米,为改善办学条件,计划拆除部分旧校舍,建造新校舍,使新建校舍的面积是拆除旧校舍的3倍还多1000平方米。这样,计划完成后的校舍总面积可比现有校舍面积增加20%。已知拆除旧校舍每平方米需费用80元,建造新校舍每平方米需费用700元,问完成该计划需多少费用?

十、水资源问题:

例10某地现有人口500万,水资源120亿米。若该地人口每年增加4万,水资源每年减少1.2亿米。试问:经过多少年后,每万人拥有的水资源是0.2亿米?

十一、水土流失问题:

例11目前,包括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在内,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千米,其中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全国的32.4%,而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更为严重,它的水土流失面积比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还要多29万平方千米,问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是多少?

十二、旅游事业问题:

例12如图,是某景区的旅游路线示意图,其中B、C、D为风景点,E为两条路的'交叉点,

D

图中数据为相应两点间的路程(单位:千米)。一学生从A处出发,以2千米/时的速度步行游览。每个景点的逗留时间均为0.5小时。(1)当他沿线路A-D-C-E-A游览回到A处时,共化了3小时,求CE的长。(2)若此学生打算从A处出发后,步行速度与在景点的逗留时间保持不变,且在最短时间内看完三个景点返回到A处。请你为他设计一条步行路线,并说明理由(不考虑其他因素)。

十三、飞机票价问题:

例13有一旅客携带了30千克行李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飞机去天津,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应是多少元?

练习

1、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问:(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2、某文化商场同时卖出两台电子琴,每台均卖960元,以成本计算,其中一台盈利20%,另一台亏本20%,则本次出售中商场盈亏情况如何?

3、某市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度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度,超过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1)某户五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0.72元。求。(2)若该户六月份的电费平均为每度0.36元。求六月份共用电多少度?应交电费多少元?

4、我区某校原计划向内蒙的学生捐赠3500册图书,实际共捐赠了4125册,其中初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20%,高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15%。问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各比原计划多捐赠了图书多少册?

5、某商店将某种超级VCD按进价提高35%,然后打出“九折酬宾,外送50元车费”的广告,结果每台超级VCD仍获利208元,那么每台超级VCD的进价是多少?

6、某班学生共有50人,会游泳的有27人,会体操的有18人,游泳、体操都不会的有15人,那么既会游泳又会体操的有多少人?

7、一个袋中有若干红色和蓝色小球,如果从袋中取出1个红色小球后,袋中剩下的小球数的是红色的,把这个红色小球放回袋中,再从袋中取出2个蓝色小球,袋中剩下的小球数的是红色的,求袋中原有多少个小球?

8、10个人围成一圈,每个人心里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右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人告诉自己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如图所示,问亮5的人心中想的数是多少?

9、一条船航行于A、B两码头之间,顺流行驶40分钟还差4千米到达;逆流行驶需小时到达,已知逆流速度每小时12千米,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中>初一>数学>初一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x3+x3=x3+3=x6B.x3・x3=2x3C.x・x3・x5=x0+3+5=x8D.x2・(-x)3=-x2+3=-x5

2.计算(-2)+(-2)的结果是()A.2B.22009C.-2D.-22010

3.当a<0,n为正整数时,(-a)5・(-a)2n的值为()

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

4.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103厘米,宽为2×102厘米,高为2.5×103厘米,则它的体积为()立方厘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A.2×109B.20×108C.20×1018D.8.5×108

5.计算(x3)2的结果是()A.x5B.x6C.x8D.x9

二、填空题

6.计算:(-2)3・(-2)2=______.7.计算:a7・(-a)6=_____.

8.计算:(x+y)2・(-x-y)3=______.9.-(a3)4=_____.

10.计算:(3×108)×(4×104)=_______.(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1.若x3m=2,则x9m=_____.12.[(-x)2]・[-(x3)n]=______.

13.若a2n=3,则(2a3n)2=____.

三、计算题

14.计算:xm・xm+x2・x2m-215.计算:x2・x3+(x3)2.

16.计算:()100×()100×()2009×42010.

篇12: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更强调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策略。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师在实践中感悟教学合理性,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是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增强反思能力       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能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反思的参照系就是先进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论。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又怎能进行反思性教学呢?我曾经参与一位青年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设计,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课。当时,我建议这位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如通过认读教师或学生自己的名字、商标名称等,创设识字的生活场景,将这节识字教学课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观摩课获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我这样考虑是受益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陶行知先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是生活”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论。       当然,除了进行系统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教师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一个反思型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二、反思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 &n

[1] [2] [3] [4]

《二次函数》数学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的教后反思

二次函数的复习优秀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教案

《函数》教学反思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精选12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图象》听课反思2022-12-18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2022-08-03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教学反思2022-05-08

对数与对数函数教学反思2022-10-08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2023-02-19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2022-05-23

《反比例应用题》教学反思2022-05-07

不等式复习反思2022-04-29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复习反思2023-12-26

教学反思的作用和意义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