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

时间:2022-09-07 07:52: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精选10篇)由网友“shamelessbab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欢迎阅读与收藏。

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

篇1: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

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

文章简述了火星钻探取样的.意义与现状,重点讨论了火星钻探取样必然面对的能源、钻机质量、取样设备润滑、保证钻进所需的压力、钻头排除岩粉与冷却和取样可靠性等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可用于火星钻探取样的若干关键技术.

作 者:沈立军 刘维骞 李宁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 8(20) 分类号:P1 关键词:火星探测   钻探取样   取样难点   关键技术  

篇2: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

美国宇航局(NASA)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28日上午11点30分(北京时间28日晚间23时30分)宣布有关火星探索的重要科学发现——确认在火星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

已经确认

篇3: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

NASA于当地时间28日早上11时半,在华盛顿总部举行记者会,公布了这项有关火星探索的重大科学发现。五名获邀出席者,分别是星体科学主管格林、火星探索计划首席科学家迈耶、乔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员欧嘉、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究员玛丽、亚利桑那大学星体调查员麦克尤恩。

来自NASA的最新消息,NASA已经确认在火星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一发现来自美国宇航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MRO),MRO所拍摄的怪异黑色条纹已经被证实是由火星上的液态水形成。此前,火星上的水一直被认为是以固态冰的形式存在,这证实了火星上有液态水的猜测。有关该发现的细节相关论文将刊发于《Nature Geosciences》上。

火星上的平均温度比地球要寒冷得多,大约是零下80摄氏度,而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夏天,温度又可以达到正70摄氏度,在条件足够的情况下,高氯酸盐液态水有可能会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因为水和高氯酸盐形成盐水溶液,其具有比水低得多的冰点,最终这些水被汇集到较低的部位,形成一个富含盐水的矿床。

这次发表的新研究报告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液态水确实参与了这一过程,MRO搭载的可见红外光谱仪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的光波长以确定的矿物质的组成,仪器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黑色条纹中确实包含水分子和盐的晶体结构。

此次发现让NASA在帮助人类认识火星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水的发现可以让微生物在这片红色星球的存在成为可能。

这并非NASA

首次卖关子

其实,这并非美国航天局首次卖关子,前几次宣布重大科学发现时均采取这一策略。今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其比地球大60%,允许液态水在表面存在。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又一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美国航天局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火星,40多年来共向火星发射了大约20颗探测器。1965年7月,“水手4号”探测器首次飞掠火星,向地球传回火星特写图片。

现阶段,美国“好奇”号和“机遇”号探测车正在火星表面探索,并不断发回新数据。

美国宇航局打算本世纪30年代把人类送上火星,正在研究人类长途太空旅行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一年任务”实验。

立即引发

全球太空迷关注

NASA宣布一项有关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全球太空迷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臆测到底发现了什么,难道是找到了火星人?也有人开玩笑道,“美国航天局,你这狡猾的家伙。你让我们以为你要揭秘外星人,结果只是一块石头之类消息。”

还有人拿即将上映的影片《火星人》说笑,称美国航天局最终找到了受困火星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的下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评述,尽管许多人都期盼是关于外星人的新闻,但很可能与外星人无关。不过,美国航天局先前曾说,火星状况确实一度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更多的探测或许能提供更多线索,以弄清这冰冷星球上是否仍有生命存在。

篇4:火星表面沟壑形成原因

火星跟地球一样都是围绕这太阳转的,那你知道火星的表面有沟壑吗?那你知道那些沟壑是怎么形成的吗?

火星表面沟壑

在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拍摄的图像中,火星表面呈现出一种粉色、紫色、蓝色和绿色的色彩组合。这些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是该地区不同的地表化学物质成分,可以看到这些地区也存在很多脉络一般分布的沟壑。

主流科学界认为火星地表的这些沟壑成因与地球上的同类沟壑成因是一致的,一般都与液态水的冲刷过程有关。然而根据美国宇航局日前发表的声明,这项新的成分地图获得的证据却显示,在这一拥有超过100条沟壑的地区,并不存在明显的“与液态水或其副产品”相关联的线索或证据。

在涉及火星地表沟壑的成因方面,科学家们有几种可能的理论。基于这些理论,科学家们将能够了解与较近地质历史时期内火星地质历史相关的一些信息。首先,这些沟壑在火星表面属于常见而广泛分布的类型,大部分分布在火星南北纬30~50度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并且常常出现在面朝两极的斜坡上。

在美国宇航局此次公布的这份声明中,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的乔治·努涅兹(Jorge Nú?ez)指出,先前由MRO探测器搭载的强大的高清相机“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HiRISE)拍摄的图像上已经证实这些沟壑地貌存在的季节性变化。

地物所表现出的季节性变化,不管其具体成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至少可以判断它与温度的高低变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比如水的融化和凝固。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此前在火星上发现的“季节性斜坡纹线”(RSL),很有可能就与火星浅地表下的高盐度液态水体的季节性融化有关。

在此之前,大部分研咳嗽比衔鹦巧系墓帝殖梢蛴胝庑凹窘谛孕逼挛葡摺钡某梢蚴且恢 的,然而努涅兹却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指出,“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拍摄到的一些沟壑地貌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其背后主要起作用的机制其实是二氧化 碳霜冻的凝结和升华。事实上,对于火星上沟壑成因可能与液态水活动并无关联的证据在近年来正越来越多地被研究人员提出来,比如在的一篇论文,以及另一篇更早的,发表于的一篇论文。

为了弄清真相,科学家们必须对这些沟壑内沉积的矿物成分进行识别和分析。

努涅兹表示:“在地球和火星上,我们知道都有层状硅酸盐的存在,或者你也可以通俗地称之为粘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被认为与液态水有关联的含水矿物。”

由于不同的化学元素对光子的吸收效应存在差异,因此有可能通过一种被称为“光谱仪”的设备对地面上的化学成分进行远程识别。于是,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上搭载的另外一台科学载荷——“紧凑型勘测成像光谱仪”(CRISM)。与HiRISE主要获取可见光波段图像不同,CRISM能够获得火星地面的光谱数据,从而反演火星地表元素成分分布,进而了解火星地表沟壑内部及其附近地区的矿物组成情况。

努涅兹说:“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在大部分的沟壑内部都没有观察到粘土或者其他含水矿物 的存在。”他指出,在少量的确被观察到存在粘土的区域,那里的粘土矿物也基本都存在于那些非常古老的,由于沟壑的出现而裸露在外的地层之中,而非存在于可 能和流水有关的沟壑底部。他说:“这些沟壑是在火星地表上被‘切割’出来的,这种切割将数十亿年前存在于火星地表上粘土矿物暴露了出来。当时,火星上曾经 有更为稳定的液态水存在。”

拓展

1962年11月 火星1号探测器 前苏联 在飞离地球1亿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从此下落不明,它被看作是火星探测的开端。

1965年7月 水手4号 美国 飞近火星,从距火星1万公里处拍摄21幅照片,发现火星上存在大量环形山,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

1965年 探测器2号 前苏联 与地球失去联系,其探测情况没有公布

1969年 “水手5号”和“水手6号” 美国 再次掠过火星。它们拍摄的200多幅照片表明,火星表面温度比预想的更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水蒸气几乎难以寻觅。美国“水手7号”也发回126张照片。

1971年 “火星2号” 前苏联 投下的探测仪器摔毁在火星表面,“火星3号”由于赶上火星沙暴,着陆舱仅工作了22秒钟便与地球失去联系。

1972年 “水手9号 ”探测器 美国 沿火星外层空间轨道飞行,发回7329张照片。

1974年 “火星5号” 前苏联 环绕火星轨道飞行数天,“火星6号”和“火星7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

1975年 “海盗1号”“海盗2号”探测器 美国 它们的着陆器分别在1976年7月和8月在火星成功着陆。

1989年 “福波斯1号”和“福波斯2号 ” 前苏联 在前往火星途中失踪。

1992年9月 “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 美国 发射升空,在1993年8月进入火星大气层前与地面失去联系。

“火星—96”航天器 俄罗斯 发射失败。

1911月 “火星环球观测者”探测器 美国 发射升空,并于进入环火星轨道。

年12月 “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 美国 携带“旅居者”号火星车,发射升空,197月4日在火星阿瑞斯平原着陆。

7月 “希望”号火星探测器 日本 预定于10月抵达火星,但上天后厄运不断,12月日本航天机构宣布这次火星探测使命终告失败。

1912月 “火星气候探测者” 美国 发射升空,但199月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被烧毁。 年1月,美国发射“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它在预定着陆时间过后下落不明。

4月 “奥德赛”火星探测器 美国 ,“奥德赛”探测器发现火星表面和近地表层中可能有丰富的冰冻水,但这一问题仍存在争议。

206月2日 火星快车”探测器 欧洲航天局 携带“猎兔犬2”号的发射升空。

年6月10日 “火星探测流浪者”号探测器 美国 携带“勇气”号火星车的发射升空。

2003年7月7日 “机遇”号火星车 美国 “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

2003年12月19日 “猎兔犬2”号登陆器 欧洲航天局 “火星快车”探测器携带的“猎兔犬2”号登陆器成功脱离了“火星快车”,并准备在火星表面着陆。但在规定的着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25日2点54分(北京时间10点54分)过后,地面控制人员至今一直未能与“猎兔犬2”号取得联系。欧洲专家估计,“猎兔犬2”号可能掉进了火星表面的坑道。

2003年12月25日 “火星快车”探测器 启动了发动机,脱离了可能与火星相撞的危险轨道,开始在环火星轨道上正常运行。

1月3日 “勇气”号火星车 美国 于太平洋时间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于20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美国宇航局宣布这一登陆计划取得成功。在“勇气”号成功着陆几个小时后,该探测器从着陆区附近传回10多张高清晰度图片,为探测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

201月14日 美国 总统布什在华盛顿提出,争取最早在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目标,并建议将月球作为未来载人火星探索的“跳板”。

年1月15日 “勇气”号火星车 美国 成功驶下逗留了12天的登陆舱,首次开上火星表面,并在火星上行驶了约1米,拍摄了多张照片,准备开始漫游。

2004年1月22日 “勇气”号火星车 美国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已连续30小时与地面失去联络。对于这一非常严重的异常情况,科学家们正在昼夜不停地寻找对策。

2004年1月23日 “勇气”号火星车 美国 美国宇航局重新与出现故障的“勇气”号火星车建立了联系,收到了“勇气”号传回的两组数据。

2004年1月23日 “火星快车”探测器 欧洲航天局 宣布,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这些冰冻水部分裸露在火星表面,没有被由二氧化碳凝固形成的干冰全部覆盖。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2004年1月24日 “机遇”号火星车 美国 成功降落在预定着陆地点——火星“梅里迪亚尼平原”。

火星表面沟壑形成原因_天文地理知识科普

篇5: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上)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上)

从1975年发射(1976年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发射的“好奇心”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作 者:朱仁璋 王鸿芳 泉浩芳 陈晓锦 赵刚 ZHU Renzhang WANG Hongfang QUAN Haofang CHEN Xiaojin ZHAO Gang  作者单位:朱仁璋,ZHU Renzhang(南京大学,南京,21009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

王鸿芳,WANG Hongfang(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泉浩芳,陈晓锦,QUAN Haofang,CHEN Xiaoji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

赵刚,ZHAO Gang(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 19(2) 分类号:V476.4 关键词:火星探测   火星着陆器   火星巡游车   深空探测  

篇6:蓝牙关键技术与智能家居

蓝牙关键技术与智能家居

摘要: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智能家居系统是整个未来智能小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蓝牙技术的基础上,探讨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蓝牙技术微微网智能家居系统

1概述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智能化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大趋势,其中正在兴起的智能家居建设热潮,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但是现代家庭中,弱电线缆越来越多,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宽带网络线、防盗报警信号线等,带来线缆多、乱的麻烦,因此,家庭弱电系统需要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然而,传统家庭布线方式因为施工不规范、维护和使用方便等因素,已不能适应当前家庭装修的需要,更无法满足未来智能家居生活的更高要求。蓝牙技术的出现,正发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智能家居中的无线控制成为可能。

2蓝牙技术

2.1蓝牙简介

蓝牙技术是Ericsson移动通信公司在1994年开始启动的,其目的是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率1Mb/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s)、最大传输距离为10m的无线通信。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选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频段。从理论上讲,以2.4GHzISM频段运行的技术能使用距30m以内的设备互相连接,但实际上很难达到。现阶段,蓝牙的发射范围可达10m,可以同时实现8台设备的相互联通。当检测到距离小于10m时,接收设备可动态地调节功能;当业务量减小或停止时,蓝牙设备即可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

2.2蓝牙中的关键技术

2.2.1跳频技术

蓝牙工作的频段是全球通用的2.4GHzISM频段。该频段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因此,蓝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例如手机、无绳电话、微波炉等。这使得蓝牙系统的传送错误率远远高于实际应用水平,为此,采用跳频技术是避免干扰的一项有效措施。

所谓跳频技术,就是将整个频带分成若干跳频信道(Hop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蓝牙芯片所控制的收发器按照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转到另一个信道;而接收方也是按照相同的跳转规律进行通信。这实际上属于一种硬件加密手段,除非第三方掌握了接收双方的切换信道干什么,否则,从理论上计野外法完整获得信息的,而干扰源也是不可能按同样的规律进行干扰的。跳频的瞬时带宽很窄,但通过扩展频谱技术,可以使这个窄带宽被成倍地扩展成宽频带,使被干扰的可能性变得很小,由此就可以保证传送的完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2.2.2纠错技术

在蓝牙技术中使用了三种纠错方案:1/3比例前向纠错码(1/3FEC)、2/3比例前向纠错码(2/3FEC)和用于数据的自动请求重发(ARQ)方式。

1/3比例前向纠错码是一种较简单的纠错码方式,属于重复码,实现时对每位信息重复三次。2/3比例前向纠错码是一种(15,10)精简的汉明码表示方法,用于部分分组。

使用ARQ方式,在一个时隙中传送的数据必须在下一个时隙得到确认(或超时)信息。只有数据在接收端通过了报头错误检测和循环冗余检测,被认为无错后,才向发送端反回确认信息;否则,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2.2.3微微网

蓝牙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通信,其最基本的网络组成是微微网。微微网是通过蓝牙技术连接起来的一种微型网络,由一个主设备(Master)和若干个从设备(Slave)组成,且从设备最多为7台。主设备负责通信协议的动作,而从设备则受控于主设备。一个微微网可以是2台相连的设备,也可以是8台连在一起的设备,所有设备单元均采用同一跳频序列。主从设备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蓝牙给每个微微网都提供了特定的跳转模式,因此,它允许大量的微微网同时存在。同一区域内,多个微微网互联形成了分散网。不同的微微网信道有不同的主单元,因而存在不同的跳转模式。

2.2.4安全性

蓝牙技术的无线传输特性使它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安全机制在蓝牙技术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蓝牙系统所采用的跳频技术已经

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蓝牙技术仍然需要在应用层和链路层上提供安全措施。该措施将用于对等环境,即蓝牙系统每个单元中设备的匹配和加密规则都将以同样的方法实现。在链路层,蓝牙的使用四个参数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每个用户唯一的48位地址、用户的128位验证密钥、用户的8~128位加密密钥、设备产生的一个128位随机数RAND。

蓝牙的低层安全是通过基带和链路管理中的鉴权、匹配和加密完成的。

鉴权基于“竞争-应答”算法,是蓝牙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允许用户为个人的蓝牙设备建立一个信任域。校验器发送一个LMP-au-randPDU分组给请求者,该PDU(协议数据单元)分组含有一个随机数。请求者根据获取的分组计算出应答值,然后将应发回给校验器,验证应答值是否正确。

当两台设备无共用链接字时,则基于个人识别码PIN和随机数创建初始化字Kinit,这一过程为匹配。Kinit字在校验器向请求者发出LMP-in-rand时创建,然后进行鉴权,共计算过程基于Kinit字,而不是链接字。通过鉴权后,链接字即被创建。

加密被用来保护连接中的个人信息,密钥由程序的高层来管理。网络传送协议和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较强的安全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加密字节全不同于鉴权字。鉴权字具有静态性,而一旦建立加密字,就由运行在蓝牙设备上的具体应用,来决定什么时候和是否需要修改加密字。

3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它依靠3C技术(ComputerTechnology、CommunicationTechnology和ControlTechnology),并结合信息家电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生活空间。其内涵就是“在具有个性化的住宅家庭中,将多元网络信息、多样化的自动化控制以及节能环保等功能,整合到一体化的家庭智能信息管理与自动化监控平台上”。

智能家居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家庭控制器来实现的`。家庭控制器具有家庭总线系统,通过家庭总线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功能,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世界相连接。所以说,家庭控制器是智能住宅的核心。

智能家居中的信息传输介质,可以分为电话线、电源线、双绞线、电缆和无线技术,其中无线方式是目前最热门的发展方向。

4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正是由于蓝牙技术的低成本、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性和兼容性等特点,使得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能为人们所接受。

(1)家庭环境控制

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居住环境的控制,即自动或远程控制家庭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和热水器等。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家庭环境也不容忽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也可以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2)能源监视与管理

主要是指家庭中的水、电、燃气和供暖的定时开关等。可以自动关灯和关闭电器,节省开支;家中没有人时,可以调节供暖的温度;在电费较低的时段开启电器。

(3)家庭流量计费

目前,大多数远传计量系统采用如下方式:在各个房间内的远传表,通过专用的布线系统连接至各个节点流量控制器,再汇总到物业管理中心进行上位管理。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如果采用了蓝牙技术,就会出现新的三表远传流量计费系统的局面。

通过在支持蓝牙的微芯片中置入相应程序,并置入流量表中,可以去掉流量表与节点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使每个计量末端采用无线方式,降低系统由于线路损坏而带来的系统故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安防系统

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标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方便和高效率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一个安全的家庭体系,其中既包括人身和家庭财产的安全,也包括家庭设备的安全。为了实现这种安全体系,需要配备相关的防卫措施,例如电子门禁、对讲系统、电子防盗系统、玻璃破检测报警系统、室内跑水检测与报警系统、室内有毒/害气体的检测等。

报警控制器连接至社警铃、报警指示灯、电话、若报警,可按预先设置的若干个电话号码,自动拔通进行报警,并报出家中具体是哪个系统报警了。

目前在我国,安防系统是一般智能家居的主要控制内容。

结语

蓝牙技术应用在智能家居中,具有高可靠性、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优点,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相邻设备之间为防止信息误传和被截取,必须要用户提前设置对应频段;蓝牙芯片的价格较高;蓝牙模块较难生产等。但相信,随着蓝牙网络家电产品和网络设备的出现,家居智能化的进一步普及,这些问题将逐渐被解决,而蓝牙智能家居系统也将给未来的家庭生活带来巨大的革命。

篇7:蓝牙关键技术与智能家居

蓝牙关键技术与智能家居

摘要: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智能家居系统是整个未来智能小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蓝牙技术的基础上,探讨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蓝牙技术 微微网 智能家居系统

1 概述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智能化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大趋势,其中正在兴起的智能家居建设热潮,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但是现代家庭中,弱电线缆越来越多,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宽带网络线、防盗报警信号线等,带来线缆多、乱的麻烦,因此,家庭弱电系统需要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然而,传统家庭布线方式因为施工不规范、维护和使用方便等因素,已不能适应当前家庭装修的需要,更无法满足未来智能家居生活的更高要求。蓝牙技术的出现,正发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智能家居中的无线控制成为可能。

2 蓝牙技术

2.1 蓝牙简介

蓝牙技术是Ericsson移动通信公司在1994年开始启动的,其目的是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率1Mb/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s)、最大传输距离为10m的无线通信。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选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频段。从理论上讲,以2.4GHz ISM频段运行的技术能使用距30m以内的设备互相连接,但实际上很难达到。现阶段,蓝牙的.发射范围可达10m,可以同时实现8台设备的相互联通。当检测到距离小于10m时,接收设备可动态地调节功能;当业务量减小或停止时,蓝牙设备即可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

2.2 蓝牙中的关键技术

2.2.1 跳频技术

蓝牙工作的频段是全球通用的2.4GHz ISM频段。该频段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因此,蓝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例如手机、无绳电话、微波炉等。这使得蓝牙系统的传送错误率远远高于实际应用水平,为此,采用跳频技术是避免干扰的一项有效措施。

所谓跳频技术,就是将整个频带分成若干跳频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蓝牙芯片所控制的收发器按照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转到另一个信道;而接收方也是按照相同的跳转规律进行通信。这实际上属于一种硬件加密手段,除非第三方掌握了接收双方的切换信道干什么,否则,从理论上计野外法完整获得信息的,

[1] [2] [3] [4]

篇8:室外真空排水系统与关键技术

室外真空排水系统与关键技术

真空排水系统改变了室外污水管网单一的'重力输送污水的传统模式,污水在真空排水系统中以一定的真空压差输送,系统管道只需保证覆土深度而不要求坡度进行敷设,具有与其他专业管线协调灵活,管径小、流速大、施工方便、投资低、不堵塞、卫生无臭气等优点.适用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大、坡降小、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真空接触启动、真空保压设备、系统安全监控以及系统的设计计算是真空排水系统的技术关键.

作 者:梅凯 周保昌 MEI Kai ZHOU Bao-chang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刊 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7(5)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真空排水   真空接触阀   真空站   监控系统  

篇9:表面与深处的美文

表面与深处的美文

城市,看上去的繁华谁又知其中的堕落与无奈。

城市,看上去的热闹谁又知背后的寂静与渴望安静的生活。

城市,看上去的行人谁又知都为何而付出与为何事而忙碌。

城市,看上去的平静谁又知背后的风浪与挫折有如此残酷。

城市,看上去的五彩缤纷谁又知诱惑背后与被诱惑后的代价。

城市,看上去的恋人谁又知人人背后情的泛滥与爱的纠结。

城市,看上去的家庭谁又知矛盾背后的隐患与理解幸福的标准。

城市,看上去的.灯火阑珊谁又知黑暗处的杀机与险恶。

城市,看上去的所谓品德谁又知品与德的真谛。

城市,看上去的羊人谁又知行囊包裹的羊与狼的关系。

城市,看上去的酒吧谁又知酒吧之中进行着怎样的交易与尝试激情的渴望。

城市,看上去的影院谁又知影院之中的他她计划着怎样的恋爱与婚姻。

城市,看上去的迪厅谁又知演绎着怎样的故事与背妻的暗聚。

城市,看上去的宾馆酒店谁又知各间的人人与谁人的床声。

城市,看上去的公司产业谁又知何人抄盘与何人关联。

篇10:推重比15一级发动机总体性能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分析

推重比15一级发动机有关总体性能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分析

本文从发动机总体性能方面分析了推重比15一级发动机设计研制的关键技术及难点。文章首先根据典型飞行任务,对推重比15一级加力涡扇发动机的最有利循环参数进行了一体化分析。矢量喷管是先进战斗机的特征,本文讨论了实现推力矢量存在的技术难点。降低发动机研制成本和缩短研制周期是发展先进发动机的重要要求。发动机数值仿真技术是解决这些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给予足够重视。发动机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技术可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并降低直接使用费,本文对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关键技术作了分析。最后对新型发动机的发展,提出几点结论意见。

作 者:陈大光 张津 朱之丽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04教研室, 刊 名:航空动力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年,卷(期):2001 16(1) 分类号:V23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   性能   技术   发展  

高层建筑供暖技术分析论文

现行勘察设计体制亟待改革论文

加强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钻具的试验研究

小型水库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探讨论文

工程勘察中的困境及措施的论文

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

矿产地质勘查研究论文

大田滴灌工程建设论文

水电监理年度工作总结

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
《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试论火星表面钻探取样的难点与关键技术(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地质勘查单位生产管理现状及措施论文2022-12-18

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作用分析论文2023-02-20

路基施工禁忌-无设计交底有哪些?2022-08-17

论采矿引起的地质危害及治理技术的应用2023-06-05

工程地质勘察合同2023-10-09

岩土工程论文2022-08-09

探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空气检测论文2023-07-2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与甲烷归宿研究进展2022-05-07

工程实习报告2022-11-14

公司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2022-07-1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