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少年旧事

时间:2022-09-15 08:08:5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爷爷的少年旧事(共7篇)由网友“yuyu”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爷爷的少年旧事,希望大家喜欢。

爷爷的少年旧事

篇1:爷爷的少年旧事-初三散文

爷爷的少年旧事-初三散文

医院的墙壁在强烈的光照下显现出一种病态的白,就如爷爷手术后苍白的脸。浓厚的消毒水气味在空气间流动,争先恐后地钻入我的鼻孔。“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快逃离——快逃离——”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子里叫嚣。我忽然想起我从小就不喜欢医院,我年幼时只要母亲一拿“不吃饭就到医院打针”相威胁,我就再也不敢挑食。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

刚下了决定,我就立马起身,边疾步逃离,边向病床上的爷爷道歉:“爷爷,我走了。祝你早日康复,我过两天再来看你。”

屋外,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心里觉得十分难过。爷爷虽然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身体依然硬朗,腰板依然挺直,他时常把双手后背这里转转,那里走走。不料在几个星期前却忽然得了肝硬化,“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好长时间。

忽然想起年少时的那个爷爷,与如今截然不同的那个爷爷——那个沉默而倔强的少年。

少年出生在边疆的一个小山谷中。

“哇——哇——”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他的母亲便激动极了:是个男孩,是个男孩!太好了!他应该会给我带来好运的吧?从此我这残腿不用再受那么多的苦啦!但一切总是事与愿违——少年七岁、小弟不满一岁时,他的父亲因不堪生活重负还是为自己添了房室,为他找了个小妈来主持家务,小妈还带来了一个三岁的弟弟在家排行老二。小妈的到来给无序的家庭带来了条理,也因此赢得了爷爷父亲的信任,而他的亲生母亲,却被逐渐遗忘在了破旧的房屋之中。

一斧,一筐,少年简单地收拾了行装,再向床上的母亲和她怀抱中的三弟道别。屋内是小妈在忙碌地做早餐的身影,父亲和二弟,五弟,小妹,安静地在桌旁等候。

“五年了呢……”少年边爬着山路边想。

小妈来少年家已经五年了,她为父亲生下了四妹和五弟,愈加受到父亲的喜爱。家中仅有的花销几乎都用在小妈和她的孩子身上,父亲也无力多花钱为他不爱的女人治病。无可奈何的少年只能拿起斧子到后山上砍柴,卖给需要的人家以担负母亲的药费。母亲也不时为附近的邻居做点针线活,赚取三个人的生活花销。

少年用力抬起沉重的斧子,挥下,把树上较粗的枝叶砍下,再在路上捡起一些木柴。累了,少年就坐在横倒的树干上,从衣兜里拿出母亲塞给的窝窝头,一口一口地咬起来。看着缭绕在山间的云雾,想起了老师教过的那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是不是那里的云也和这里的一样呢?”少年这样想。

忽然山下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铃声,少年立刻收拾好东西,向山脚狂奔。

“遭了,来晚了。”少年把柴卸下,伫立在一间土屋的窗前。屋内回响着学生洪亮的读书声,老师正站在讲台后抄着什么。少年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二弟,他瞥了少年一眼,眼神里充满了炫耀:进不来吧?少年也不理会,他更加专注地看着老师的笔记。

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弟弟的这般不敬。自从五年前小妈到来后,父亲已不再过问家事和关心他,任由小妈盼性子取舍,对小妈的孩子甚是宠爱。今年二弟八岁,小妈让他上起了小学。少年也想去,一次就悄悄地尾随二弟到了学校。听着老师讲的那些新鲜的东西,少年着了迷。从那以后,少年每每找空隙去学校听课,也更加努力地砍柴,想要攒够学费。

“铛——铛———”下课铃声响了。少年正想要离开,却忽然被叫住:“孩子,等等!”

少年一转身,发现是老师。

旦日,少年照旧收拾好行装,他心中的兴奋在不停翻滚:“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去学校了!”

昨夜少年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老师答应他可以先来上学,慢慢再付学费的许诺。

少年还记得当他把这些告诉母亲时,母亲灿烂的笑容,以及那个紧紧的拥抱。“三弟似乎也很高兴呢!”少年这样想着,又擦了擦那本破旧的课本。

“你,你怎么来了?”小孩一进教室就看到意料之外的人,惊叹道。

少年一抬头,是二弟,“是……”

“你的柴呢?不会是父亲答应你来的吧?”还没等少年回答,二弟又连连发问。

“不是,不是。”少年连忙回答道,怕二弟越猜越离谱,“是老师,他……他说学费可以先欠着。”

“呵,是吗?”二弟不屑地笑笑。

放学后,少年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前踌躇不前。

“吱——”老师打开了门,破旧的木门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呻吟。

“怎么了?看你在这很久了。”老师笑着问道。

“没……没什么。”少年把低着的头埋得更低了,“老师,这是家里攒的钱。不知道够不够。”

说话间少年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布包来。

“没关系。这些钱你自己留着吧。”老师轻轻拍了拍少年的头,“对,你可以帮我打打上下课的铃——就当你付的学费吧。”

“谢……谢谢老师!”少年的声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更加手足无措。

“不早了,回去吧。”

少年才回过神来,只看见老师已经远去的身影。

冬日的清晨,山上的景物都在迷雾之中模糊成了一片。

少年牵着九岁的三弟小心地摸索着那条崎岖的小路,他起得比两年前更早了。

母亲两年前的去世,给他们俩带来的不仅仅是悲伤,更多的是沉重的负担。少年只好带着年幼的三弟早早地上山多砍些柴,等到阳光驱散雾气的.时候,又牵着三弟飞快跑到学校,匆匆敲响上课铃,开始一天的课程。放学后,兄弟俩也不似其他同学一般嬉戏于田野之间,而是又挥

起斧子继续砍柴。到了傍晚,他们边吃着杂粮,边挨家挨户地卖着一天的成果。

尽管如此忙碌,少年和三弟依然很努力地学习,老师也很照顾他俩,减了他们的学费,还经常用较高的价钱买他们的木柴。所以少年和三弟总是在空闲时间帮老师做些简单的活,或用省下的钱买几个鸡蛋送给老师,但每次都被老师以各种借口还给了他们。

至于父亲,他没太在意母亲的死,订了副棺材,在后院把她埋了起来。若不是少年和三弟时常去看看母亲,说不定她的坟头早已长满了荒草。小妈也把母亲临死前让她帮忙教养两个孩子的托负渐渐淡忘,对他们不管不顾。

阳光照在道路上留下的两串脚印,寒冷的山谷滋生出阵阵暖意。这一刻,清脆的铃声也在山间回响起来了。

少年听了老师宣布的消息后,觉得不可思议,奋力地摇摇头,想从梦中醒来。

“哥哥,哥哥,听见了吗?老师说要保送你到北京上大学。”三弟拉了拉还在摇头的少年的衣角。

“哦,原来不是做梦。”少年激动地睁开了眼。三弟看到,哥哥时常刻板的脸上忽然有了幸福的笑容。

隔天,少年拎着个破破的小包,站在出镇的卡车上,向脸上还有泪痕的三弟和在他旁边微笑的老师挥手道别。看着愈来愈远的身影,少年哭了。

哥哥加油!

哥哥加油!

哥加油!

加油!

山谷的平静被这一阵回音打破,伴随着少年踏上了向北的征程。

六年后,少年再次回到了这片故土。

此时的他,已经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了。

六年前,他的父亲对他毫不关心,他只能与他的亲弟弟相依为伴。

六年前,他受尽小妈和她的孩子的冷遇,但只能忍气吞声。

六年前,他只是个吃不饱,穿不暖,砍木柴卖的穷小子。

六年前,他拼命苦读,只为给自己和弟弟找条出路,改变现状。

六年前,他因品学兼优,被学校推荐,以民族生的身份被送到北京念大学。

六年前,他在这里告别了他的亲弟弟,并把他托付给了他的小妈,此后不断从北方寄回省下来的助学金供弟弟念书。

如今,他提着皮箱,穿着崭新的中山装,回到了这里。

“三弟,你过得还好吗?我来接你了。”

少年这样想着,敲响了自家的门。

篇2:回忆少年时光的随笔:少年旧事

少年时所做的很多恶作剧或者坏事,都是源于孩童好动天性所然,和道德基本没有多大关系,顶多算是儿时品德小有瑕疵。我认为,那是对外界陌生事物怀有强烈探索精神的一种追求,太过于老实的孩童长大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钻鸡笼

小学四年级时,有天晚上,教语文的张老师临时有事需回家处理,她就叫同学宏亚和另一位女同学小丽给她看房子,说是看房子其实就是看门。当我无意之中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冒出了想吓唬一下两位女同学的鬼主意。主意已定,那就需要找一个拍档,我想到了中超兄,中超兄比我年长一岁,胆子比我还略大,我把晚上恶作剧的想法给他说了下,俩人一拍即合,并商量了晚上的具体方案,甚至逃跑路线。

晚上大概八点多钟,暮色沉沉,我和中超兄神不知鬼不觉从紧挨校南队的那一面潜入学校操场,然后从那个圆门进入校园,俩人像两个幽灵一样蹑手蹑脚潜到张老师的窗户下面。此时宏亚和小丽在室内煤油灯的照亮下说着话,灯光将两人扎着头发辫的美丽影像投影到糊着窗纸的窗户上。户外窗户下,我和中超兄互相对看了一眼,我们开始表演了,我俩对着窗户开始吹口哨耍流氓,吹一阵,歇一阵,出乎我们的预料,宏亚和小丽两个女同学只是安静了一会,接着就开始骂我们,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被我们吓坏的情景。我和中超兄略微癔症了一下,觉得更加好玩了,我们就在窗户下面偷笑,可能她俩听到了我们的笑声,骂的更起劲了。她们在里面骂的越厉害,外面我们这两个小混蛋就觉得越有成就感。忽然,里面好像停了下来,听着似乎有动静,好像里面两人要出来找我们算帐。哎呀,这下不好了,中超兄“嗖”的一声立马跑到夜幕中不见了,我一时慌了神,完全忘了计划好的逃跑路线,猛然发现屋门口有个鸡笼,急中生智,二话不说,就钻了进去,大气不敢出。可是里面的鸡们却出卖了我,它们挤挤抗抗,发出了异常的噪声。宏亚和小丽发现不对,就拿灯过来瞧,我自然是没能逃成功,被她俩捉了个现行,除了衣服上,手上和鞋上粘上了鸡粪外,然后又被她俩暴揍了一顿。这桩事情,想想真丢人。

小兔

五年级时,家里养了一对兔子,某一日不知为何那只母兔死了,留下一窝尚未睁眼的小兔,共六只,粉嘟嘟的小身段,大小像未长毛的小老鼠一样很可爱。

我自告奋勇地来养,晚上把小兔子全放进我的被窝里。那些小兔在被窝里乱蹿乱拱。我睡觉又极不老实爱翻身,早上起来,发现身下有三只早被我昨夜压死了,真是可惜。我将它们一一从我的被窝里掂起,然后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小坑,把它们掩埋在一起。第二个晚上,我极度小心把它们放进我的被窝,让它们卧在我的侧边腋下位置,然而仍然十分可惜,第二天早上,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又发生了,又被我压死了两只。怀着一颗十分内疚的心情也把它们掩埋了。最后一只,也许是太过孤单,也许是饥饿的原因,也很快夭折了。一窝可爱的小兔竟然以这种悲惨的结局收尾,让我的童心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接受。

斑鸠

大概在十二岁时,发暑假,到大姐那儿住,那时的石门山上茂密的松林上面,总是有很多的斑鸠窝,有的斑鸠窝甚至就搭在不太高的松树杈上,稍微攀爬两下就能够着。我和石门的小男孩经常在放牛的途中看到这些,有时我们会爬上去看看孵化出了几只小斑鸠,有时看看是不是快出飞了(也就是快出窝了),我们会把那些快出窝的小斑鸠带回喂养,太小的很难养活的。外甥同怀就养了几只,而且养的很有心得,其中一只印象特深,可以放在手上,让它飞出去转一圈会再飞回到他的手中。

一日我也讨得一只小斑鸠,又让表伯(外甥的爷爷)用荆条编了一个鸟笼,从此它就成了我的宠物。我悉心照顾这只斑鸠,经常捉蚂蚱给它吃,它也吃麦粒一类的粮食,性格也很温顺,很好喂养,我期望有一天当它羽翼丰满时,能像外甥同怀饲养的那只斑鸠一样可以撒手飞翔一圈然后再飞回我的手掌。在大姐家住了一段时间,我便将这只可爱的斑鸠带回家中喂养。晚上我把它放在床头的窗台上,这样我可以看着鸟笼渐渐进入梦乡。一日像往常一样,早上醒来我第一时间爬起看鸟笼里的斑鸠,然而它却趴在窝里不动,脑袋耷拉着,我预感大事不妙,拿起它,仔细查看,在肚子下面有个被小动物撕咬的伤口,我怀疑是可恶的老鼠所害。那一天,我几乎都在悲愤中度过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老鼠恨之入骨难以释怀。那只斑鸠也成了我心中永久的记忆和怀念。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对少年时的趣事旧闻怀旧,那是一个充满五光十色的年代,那是一段天真烂漫的岁月,那是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朝花夕拾,给回忆一个定格,让记忆永存!

作者|良子

公众号:良子写作

篇3:学胡爷爷贺信争做四好少年

学胡爷爷贺信争做四好少年

四好少年究竟代表是什么品质呢?

①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②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③争当品德高尚,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④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在寒假中我们也积极开展一系列有关四好少年的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争做四好少年,这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高的荣誉,还能为班级争光。要做四好少年,首先要有一颗爱祖国爱集体的心,要把班集体看成我们自己的家,对待同学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要求我们要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首先要求我们从讲卫生开始,有的同学可能会很奇怪:讲卫生就是爱国呀。乱扔纸屑这些不文明行为也是国家的耻辱,所以说,大家捡起一张小小的废纸,其实也就是我们爱国的开始。

“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要求我们要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只要我们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只要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要求我们诚实守信、尊重师长、关心他人、遵守法纪。我希望每一位好少年都应该做到关心他人、遵守校纪班规。

“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要求我们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对待生活,敢于克服困难,遇到困难我不怕,面对未来我能行,锻炼好身体,拥有阳光心态,将来报效祖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今天的预备队必将成为明天的主力军,他把建设祖国的重托寄托在我们少先队员身上,我们更应该发奋努力。

我知道自己离四好少年的标准还差很远,不过,我一定会努力争取把自己的缺点改正,争取到这一荣誉。

篇4:母校旧事

余听闻某学长对是否回母校参加校庆之事而生种种纠结,而以我愚见,无论如何,去之为佳。

诚然,该学长自毕业后二十载都未曾回过母校,时光匆匆,早已故人非昨,故学长的胆怯实可令人理解。且该学长自认为自身并无甚成就,若是见同窗们于事业上意气风发,难免尴尬。纵然其犹豫之处实有情理,然相较于母校培育教导之恩,那些个人内心的惴惴不安实不值一提。故而我认为该学长实应当回母校参加校庆。

不可否认的是,母校于所有学子来说都是床前的白月光,心头的朱砂痣,是于任何时候回想起都能感动得一塌糊涂的。这位学长已逾二十载不曾回过母校,我想,其内心早已思之如狂,况值母校校庆这等难得之机,此时不回更待何时呢?更值得一提的是,母校于我们有着培育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母校于我们又何止一日教育之恩呢?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若是因自身那不值一提的胆怯便可将那培育之恩抛诸脑后,那又有何德之言,又能有何作为呢?

社会如同一个大染缸,花花绿绿,颜色浓郁,离开校园的学长学姐们如同一张白纸投入那大染缸中,最后各自五颜六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二十载的这位学长,我想其内心定是疲累不堪的,回到母校回顾往昔的无忧岁月,便可以此稍抚慰内心的浮躁与烦闷。

纵然这个社会追名逐利之风繁盛,但我想这一切都会被屏蔽在校园这个纯净的教育世界外。该学长认为自己无所长,将无言面对往昔谆谆教导且寄予期盼的先生们,更羞于见到那些成就非凡的昔日同窗。其实,并非所有人都在意外在的“珠光宝气”,然别人在意又何妨?古有言曰:“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故而学长尽可放宽心,坦荡自在去参加校庆。更何况,我们应相信同窗的情谊远胜于财富成就的比较!

秉着一颗最感恩单纯的心回到母校,回见旧人、旧物,回温旧情,回味已不可能再重来的美好青葱岁月,与恩师、同窗共同见证母校的腾飞。我想,此时此刻,这位学长的种种顾虑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故我鼓励与支持这位学长回到母校参与校庆。

篇5:母校旧事

鹰妈妈之所以狠心将鹰宝宝推下山崖,是为了让它学会飞翔,有搏击长空的勇气。——题记

(一)

我在教室焦急地等待着成绩,根本不在乎电影里的影片放的是什么内容。

“老天爷啊!菩萨保佑啊!我知道你们最厉害了,让我考一个好成绩啊!”我双掌合十,小声地自语道。

“阿策,你在说什么?”花羊羊同学关切地问道。

“没啥,没啥……”我连忙掩饰自己。

素有“假小子”之称的花羊羊打趣地说道:“你没发烧吧,好不容易有场电影可以看,你还不看,千年难得看一回啊!”她摸摸我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满脸疑惑地说:“没发烧啊?!”

我说:“我看,是你发烧了,什么千年难得看一回。太夸张了吧!”

她机智地反驳:“本来就是嘛?学校难得放一次电影!”

转羊羊插口说:“你俩行行好,别吵了,我还得看电影呢!”此刻,他的眼珠子仍转个不停。

我和花羊羊异口同声道:“不吵你了,不吵你了,我们也得看电影了!”我和花羊羊相视而笑,做了一个代表默契的击掌。

很快,精彩的电影就看完了。至于它精彩不精彩,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见了高年级同学的惊呼声,所以,这场电影应该算蛮精彩的了吧!

看完电影,我们和蔼可亲的小燕子老师(其实她姓“晏”)便召集我们将各自的椅子搬回教室。

一路上,椅子发出“乒乒乓乓”声后,我们回到了充满书香的教室,老师让我们拿几本课外书看一会儿,就回寝室睡觉了。我一个故事还没看完,就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窗外响起。

(二)

“哦,是爸爸,他怎么来了?放假的日子在明天,他搞错了吧?!还是,他特别重视我这次的考试成绩呢……”我猜心里似乎有一百个问号。

很快,一切都得到了解释。父亲说让我回老家去上学,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知道作何反应。回浙江可以见到奶奶他们,但是自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校园,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离开这里的每一个人。

或许是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吧,所有的同学都深情地望着我,好像是舍不得我离去,尽管我一度人缘不好。老师愣了一下,然后喃喃地说了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话,尽管那声音很小,但我听得很清楚。这位和蔼可亲,那一刻被我认为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的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孩子挺不错的,很乖,成绩也不错,要不您再考虑一下吧,让他留下吧!”这话是老师对父亲说的,当时我在父亲的身边,也听见了。我鼻子一酸,一阵感动,眼泪在我眼眶打转。

小燕子老师是我曾经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我的英语老师,我的发音很不标准,英语成绩又不好,可是晏老师却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我收获了久违的感动……眼前仿佛出现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光:郊游时的我们,上课的我们,玩耍的我们……每一个我们都是那般的幸福、快乐。

好久好久,我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全然不知父母和老师说了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好幸福,好快乐!

(三)

很快,我从思考中走出,因为父亲的一句话把我的“魂”唤了回来,他说:“阿策,我们该走了,快去收拾行李了吧!”

我茫茫然转过身,茫茫然地随着爸爸的叫声去了。收拾行李的时候,也出现了小插曲,年幼的我,提着许多衣服,鞋子等物件,而且还动不动就掉,很狼狈。当然,我的行李太多了。这时,同寝室的“兄弟”们都过来帮我,有的帮我提衣服,有的帮我拿鞋子,小孩子的道别没有那么多的叮咛,没有电影镜头里的相拥而泣,有的是他们眼中闪动的泪花。我的好“兄弟”啊,曾经的我们为了一点琐事吵过架,伤过心,如今那友谊裂痕不治而愈。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我看见我的父亲正拿着一只档案袋朝我走来。然后,父亲帮我把东西整理了一下,也帮我拿了一下行李,我也自顾自地走了,我多么想回头看看啊!看看曾经我们生活的地方,看看我即将离别的老师和同学们,可脑子里的一个精灵一个劲地跟我说不要看,看了只会让不舍和伤心加倍。

老师,我走了,原谅我没有正式向您辞行。我将离开这个充满我们回忆的地方了。同学们,如果有缘,我们还会再见。希望你们还能记得我。

(四)

将行李放好,坐上了父亲的的车,父亲跟我说了许多话。说得很动情,他说,我离开那以后,一定要乖,要听在浙江的爷爷奶奶的话,要好好学习……

他说了许多许多,我鼻子一酸,很想哭,但为了不让父亲看见我这个样子而担心,我只能忍着,让泪水在眼眶了打转。很快,到了家门口,我将行李搬了进去,可里面,已经有一个行李箱在等着我了。吃饭时,大家一言不发,没有像往日那样,在餐桌上能说会道的了。过了很久,大家依然还是在餐桌上默默地吃着饭,我想活跃一下气氛。于是,随便找了个话题来说。虽说是随便,但这也是我心里想问的。我带着些些不满地问道,为什么要让我回浙江读书,我在广西那边不是读得好好的嘛!对于这个问题,父母平心静气地回答了我,原来有一天吃饭时,他们看见了我的教材和浙江那边的不一样。父母认为,我是浙江人,应该接受浙江那边学校的教育。后来,他们又说了许多的话。总之,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说我在浙江那边要乖,要好好学习,有空的时候,他们也会来浙江看我的。我没说什么,只是扒拉着碗里的那几口饭,但饭的味道变咸了,因为里面夹杂着一种叫眼泪的东西。顿时,我发觉父母其实是关心我的,是关注我的,到了我快要离开他们的这一刻,我真的很舍不得他们。他们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我觉得我很爱他们,很爱很爱,爱到那种欲罢不能的程度。我觉得他们为了这个家,很辛苦,很辛苦。想起曾经那不懂事的自己,还和他们吵架,真的很后悔,我真的感觉自己很对不起他们。我还后悔啊,为什么,爱要到分离时才会懂。

(五)

吃完饭后,陪父母看了一会儿电视。但父母说,明天我要坐车,早点睡,我便回到房间,但我始终没有闭上眼睛,很快地,很快地,太阳公公露了脸,天亮了,我起了床,洗漱完毕后,开始吃早餐,细心的妈妈发现我成了“熊猫眼”,就知道我昨晚没睡好,所以,她特意叮嘱我去车上要多睡一会儿,我的嘴巴还是没有闲着,问了父母好多好多的问题,例如:到底是谁带我去浙江啊,我读哪所学校……,父母跟我说,一切都不用担心,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伴着无聊的闲聊声,时间也溜走了。父亲开着车带我们到车站,叮嘱了我几句话,就目送我和母亲的背影离开了。

时光老人驾着他那辆华丽的马车飞快地奔驰而过,我和母亲也搭乘了通往浙江的长途客车,我在车上睡了醒,醒了吃,吃了睡。几个小时过去了,我就这样来到了浙江,来到了一所名叫“英华”的学校。

我参加了这里的入学考试,因为以前学的教材和浙江的不一样,我费了九年二虎之力才交卷。语文课文填空题很多都不会写。作文方面,也因为审题的失误,考得很不好,才考了六十几分。后来,妈妈看了一下我的试卷,请求改卷的老师让我再写一次作文。重新写后再交给老师,老师说如果我第一次就那样写的话,就不至于扣那么多分了。数学还可以,考了九十多。我总归是不负“重”望,成功入学了,尽管分数实在不怎么好。

(六)

入学后,我经历了很多。现在,我们的班主任姓程,同时也带我们语文,资历深,他是一个幽默风趣,是个关心人,体贴人的老师。我非常喜欢他。是他,发现了我的闪光点,让我爱上了语文,让我爱上了写作。我以前是个爱哭的孩子,一遇到什么烦心事,就哭,从不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而这个老师,他改变了我,从此,我笑口常开。渐渐的,懂得自己去解决问题了。在程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寻到了我的我理想——我的文学梦。

(七)

一年暑假,我又来到了那一所熟悉的学校,但我踌躇着,没进去拜访曾经循循善诱的老师和昔日的同学,只是去了我们曾经洒下汗水的操场和留下笑声的校园里的小花园。

现在,我相信,不管是曾经的哪一位同学,想必都在为了飞翔,为了飞得更高而努力吧。此刻,我的文学梦和考上一个好初中的目标让我在积蓄力量,等待到羽翼丰满的那一刻,准备飞向那更高、更远、更蓝的天空,我心飞扬,我心畅想……

篇6:母校旧事

别了,母校 岁月像小河的流水,带着欢快的笑声流去。在告别母校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想起在这里度过的幸福时光。我们曾在这里做人、增长知识、锻炼身体。 我们的学校叫希望小学,它的名字也许不是那么的华丽,但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还记得在这里,我第一次带上了红领巾;还记得在这里,我第一次穿上了校服;还记得在这里,我和同学一起打闹、一起玩耍。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几乎每天都要用上黑板。关于黑板的记忆,漫长而又美好。透过 那一个个粉笔字,我仿佛看到了六年来我们在一起经过的点点滴滴,一起分享快乐,一起经历失败,一起游戏,一起哭泣。留在黑板黑板上的,是我们稚嫩的字迹,而深深烙在我们心里 是最宝贵的回忆。黑板上,抹去的是粉笔字,抹不去的是心底永恒的记忆。

在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身影。教师里,有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有我们追逐打闹的身影;在课间,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是我记忆里最宝贵的、最难忘的,是永远抹不去的一道风景。

在这里,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挚的友情。友情就是在我伤心、委屈的时候,朋友能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友情就是朋友有快乐的事情时,能与自己分享;友情就是朋友之间发生了争执之后,依然能握手言和 ;朋友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一起经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永远不离不弃。

在这里,我知道了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友谊。师生友谊就是在下课的时候老师能和我们想朋友一样相处,没有了上课时的严肃,就好像回到了那个充满童真、快乐的时代。在这里,我认识了老师,也喜欢上了老师,也对老师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因为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的奉献着光和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却不求回报。每当我看到老师那疲惫的身影,我便会有内疚和心疼。内疚是因为我以前对老师的冒犯和不敬,我觉得我错了;心痛是因为有可能老师头上的一根白发是因为我而有的,老师脸上的皱纹是因为我而生的。老师为我们倾注了多少心血,而我们有何曾体会他们的劳苦。老师啊老师,我本想收获一缕 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美丽的校园就像一棵葱郁的大树,我们像快乐的小鸟栖息其中。可是,雏鹰总要离开大树的怀抱,向更远的目标飞。现在,我想对母校说一声∶“别了,母校。愿你明天会更好。”

篇7:母校旧事

忘不了我的“母校”,她曾谱写了我太多的记忆,宛如田野里扬起的蒲公英,纷纷扬扬,却透露着耀眼的光芒……我追忆着,追忆着那飞扬的往事,追忆着那温暖的“旧”母校。

昔日的母校,设施简陋、陈旧。校园里唯一的篮球架成了男孩们必不可少的游戏器材,所以此物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这个篮球架却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只剩下一短块模板做着篮板,这块木板也是“衣衫褴褛”,仿佛吹一口气就要掉下来似的。

但这并不能阻碍男生们打篮球,每次都无所顾忌的向篮板“砸”去,篮板每次都摇摇欲坠。我看到这样玩球篮板都不至于掉下来,于是,我也放大了胆举起球砸去……不行的事情发生了—篮板一下子砸了下来,险些碰到人。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怔住了,泪也缓缓地流下面颊,心里极度恐慌。

我做了什么?唯一的篮球架怎么被我毁了?我仿佛得了千古罪名,我不知怎样面对同学们,怎样面对校长,我更不知道怎样弥补……一时,泪也布满了脸,我像一只受伤了委屈的小狗,无家可归。

这时,校长急忙跑出来,看了看掉下来的篮板,看了看我,又跑到我身边急切的问:“怎么了,砸到了?”我艰难地摇摇头。校长好像恍然大悟似的亲切地说:“没事儿,这篮板早就该换了,正巧你帮校长把那破东西弄了下来,我还得感谢你呢!”说着把手放在了我的肩上,我感到暖流布满全身,心里既感激又内疚。这时,同学们都凑到了我身边,有的为我擦眼泪,有的拍着我的肩膀说:“别哭了,没事儿。”“别哭了,没了篮球架我们照样能玩!”

我的泪水被阳光照干了,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环视着母校周围的一切,真温暖!

时光荏苒,我如一只小船接到了远航的命令,离开了充满温馨,充满欢笑的港湾,驶向了大海。

今日的母校焕然一新,高档、结实、美观的篮球架挺拔地立在操场两端,原来的篮球架被抛在废墟里,校长被调走了,学生不再是以前的学生,没有人知道我们与那个废篮球架的秘密,也没有人知道我们与那个旧母校有怎样的情结,那一切都变成了我们难忘的回忆。

站在篮球架下,我只能在记忆中享受那独一无二的温暖、忘不了的那个旧的母校。

高三城南旧事读后感700字

《城南旧事》个人读后感7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400字优秀

读《林海音散文》有感作文

高老头前三章读后感两百字

初一以城南旧事为的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1200字

老屋旧事的散文素材

关于写城南旧事的初一读后感

城南旧事名著读后感作文

爷爷的少年旧事
《爷爷的少年旧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爷爷的少年旧事(共7篇)】相关文章:

几个陈年旧事散文2024-01-16

名著《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2022-12-17

童年读后感两百字2023-10-07

爷爷的花儿落了作文2023-10-14

读《勇敢的水牛》有感作文2023-04-08

初一《城南旧事》读后感700字2023-09-19

城南旧事林海音作品读后感2023-06-21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后感400字2023-03-20

朝花夕拾高中读后感2023-06-24

高中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心得体会2023-04-0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