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2-04-30 12:55: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Formula”为你分享11篇“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篇1: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的样子。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俟: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 孔子曰:“何陋之有?”

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六、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如土石 B.而不知日之入 辍耕之垄上

C.杂然而前陈 苍然暮色 D.以其境过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请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4.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七、《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临溪而渔 莅临指导

C.宴酣之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泉香而酒洌 杂然而前陈者

3.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5.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旷达胸襟。

八、比较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tāng) B、衔远山( xián)C、互相轩邈( miǎo )D、泠泠作响( líng)

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8、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九、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薄: 景: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4.“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

十、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十二、比较阅读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提携: ②宴酣之乐 酣:

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 绝: 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宝: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②其节见于艰危 B ①醒能述以文 ②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

C 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食之末必不佳 D ①泉香而酒洌 ②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 译文:

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篇2: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一、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1、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

的庸人。

3、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三、1. A。 ( “而”都表示转折关系。)

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 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 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四、1 C 2D 3D

4、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5、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

五、1、(1)得到,获得(2)跑(3)询问(4)等,等待

2、 B 因为 (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是“他”和“难道”之意; 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语前置。)

3、参考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 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4、 (1)得书难:(2)拜师难

六、1唐朝 柳宗元 2 C 3 直译、意译均可。⑴(望过去,溪水)像北斗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会出现或一会儿又隐没。⑵(此身于山顶)使人悠悠然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浩气融为一体,不能够知道它的边际;又像飘飘然与造物主遨游于天地间,无穷无尽。

4例:《小石潭记》全篇较少议论抒情,如:写潭中鱼的静态动态,都是工笔细描,刻画入微;《始得西山宴游记》则多议论抒情,写景也多寓意,如:写西山之“怪特”、“特立”,实际上是抒写作者的襟怀和个性。

七、1.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2.B 3.背东西的人在路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对一句给2分.对两句给3分) 4.B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八、1、A 2、(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4)反:通“返”,返回

3、(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 “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4、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也对。

九、1、薄:迫近景:日光 2、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3、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

十、1、D 2.(1)茂盛的样子(2)就

3.(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十一、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

十二、1、①小孩子②酣畅、痛快③消失、断绝④以……为宝 2、A

3、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②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真正好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

4、《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

篇3: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篇4: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一)

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

1. A。 ( “而”都表示转折关系。)

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 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 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篇5: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两则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选自《国语.文公伐原》)

[注]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乙]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④,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⑤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选自《说苑》卷六《复恩》)

[注]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⑤惠公:晋国国君。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公令疏军而去之去:________

(2)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居:________

(3)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亡:________

(4)是吾骏马也是:________

2.下面加粗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令疏军而去之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B.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德出而福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公和秦穆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读了这两则小故事,你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概括一下晋文公和秦穆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有何感想?请写出你的感想和体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离开。(2)过了。(3)丢。(4)这。

2.B

3.(1)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

(2)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

4.取信于民。

5.晋文公讲信义,言出必行。秦穆公宽容豁达,不拘小节。

6.示例:作为国君,只有对百姓讲信义,具有宽容豁达的精神,才能民心所向,天下大治。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同样需要信守诺言和宽容豁达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意对即可)

篇6: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精选2篇练习及答案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馑粥不充⑤,日昃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日: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馑(zhān)粥不充:馑,稠粥。充,充足。⑥日昃(zè):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

(3)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

(4)感泣辞母: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

3.翻译句子。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____________,[乙]文范仲淹是:②________。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________、 ___ _(要求填写两个)。

参考答案:

1.(1)用作动词,“佩带”;(2)通”,”;(3)热水;(4)辞别。

2.C点拨:A①连词,”;②连词,”。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D①人称代词,”;②加强反问语气。

3.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4.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③囊萤映省、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凿壁等

篇7:《宿迁》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宿迁》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宿迁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往来而不绝者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

C.而不知人之乐 D.射者中,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分)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10.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 ▲

7.(3分)B.离开(A.断绝/极; 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5分)

(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宴酣”1分,“丝”“竹” 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0.(3分)

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

篇8:请君入瓮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请君入瓮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②鞫(jū ):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ì ):烧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正在

2、囚多不承承认

3、当为何法应当

4、因起谓兴曰于是,就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助词,不译

2、以炭四周炙之 这里指大瓮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周心说:“这太容易了 ! 拿大坛子,四周用炭烧它,命令囚犯进入里面, 什么是不承认 !”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于是起来对周兴说 :“有状纸追究兄长,请兄长进入坛子中 !”

篇9: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粗字的意义

①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_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___________

③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书___________

④颐既觉 觉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引来,得到; ②询问,请教; ③书信; ④醒,睡醒。

2.①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以拜师的礼节到颖昌拜程颐为师,师生之间相处十分融洽。

3.①都写到求师这一内容;

②都体现出求师的诚恳和老师的尊重。

4.不相同。甲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教师的虔诚、恭敬(或尊重)的态度,表达尊师重的思想。

篇10:文言文阅读练习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答案

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士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⑥,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⑥《论语》有一篇是《侍坐》,讲孔子和弟子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_________ ②达者七十二人:____________

③经传无文: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博士无以对:____________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据何文,以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考查解释词语能力。答案:①曾经②贤达③文字记载④应对、回答。

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答案:①根据什么文章知道的②成年者五六个人,孩童六七个: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3.考查理解文意能力。答案:动筒把约数五六(人)当成相乘数去作乘法计算,因此闹笑话。

4.考查分析评价能力。开放性试题、多角度评析,有多种启示。答案:从动筒来说,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从博士来说,读书不能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等。

篇11:《郑人买履》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郑人买履》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置之其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忘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或者:讽刺了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想

②通“座”,座位

③尺码

④鞋

2、①为什么不用脚试试呢?

②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告诉人们做事要灵活机动不要死守教条,讽刺了那些做事总是墨守成规的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6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寒假作业答案

《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人教版农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初中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集锦11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2024-04-13

人教版八年级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023-08-28

人教版八年级细菌教学设计2022-06-25

游记作文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3-05-12

人教版七年级作文教学设计2022-10-08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作文2022-10-2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023-05-19

八年级新人教版轴对称教学设计2023-12-15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学设计2022-12-19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复习提纲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