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数学单科状元谈经验:学习需要积累(精选5篇)由网友“Xuan哒哒哒”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南京数学单科状元谈经验:学习需要积累,欢迎阅读借鉴。
篇1:南京数学单科状元谈经验:学习需要积累
本报讯 148分,南师附中省招班的张正之在获悉自己夺取全省数学单科第一名时,这位从小就与数学结缘的泰州小伙子,初中省奥数一等奖、高中省奥数二等奖的获奖奖励让他对这样的结果显得非常淡然。
谈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学需要积累,需要兴趣。”张正之如是说。他提醒明年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还有一年就要面临高考,首先要分析自己的数学实际情况,如果基础较差,就咨询老师,请他们为自己列出应该加强的重点;基础一般的话,就在平时注意多做习题,选取习题时可以考虑那些对自己有一点难度,但努力之后可以攻克的题目,长期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水平。而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在高三阶段就要勤思考,做题时最好要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最好能将习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改编,并得出自己独到、正确的阶梯思路。在高考答题时,同学不妨“从易到难,遇到难题不妨先绕过去,先把自己会的题目解决,最后再来攻克难题”。 (张琳 孙为立)
篇2:中考状元谈学习经验
中考状元谈学习经验
一、初中物理学习经验
物理的试卷组成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总共六大部分。总分90分,其中选择题占34分,第二卷占56分。
单选的丢分点可能会在关于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方面、动静摩擦的分析比较、或者给一个比较新奇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告诉你它的作用,让你分析其特点,要求我们完全掌握比热容、热值、浮力、压强的基本知识、做题的时候再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运用就可以了。
对于多选题,如果有不确定的选项,能少选不多选,多选题是允许丢分的。因为题目给的选项语言可能比较模糊,再好的同学也可能分析不准导致丢分。
填空题则是偏送分的,一个空两份,一个题四分,填空题的分都要全部拿在手里,做填空的时候注意不要有错别字,是照相机而不是照像机,一个错别字两分,丢分非常不值。还有一个注意的点是每个填空题有两个空,是互相联系的,读题要认真,第一个空不要分析跑偏了,否则可能导致四分全丢!!!作图题有六分,注意题目的要求,重力or拉力,看看清楚。
计算题需要背过公式,多多练习,计算题不是你丢分的地方。最后是实验探究题,这方面可能是大家都比较困惑的,实验探究题如何得分?为什么我写的满满的却一分不得?
实验题的得分有几个要点,首先不管什么叙述都要注意控制变量,不写控制变量就要白白丢分。然后是在学新课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就实验提出让大家思考的问题。同学们也可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像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实验题的叙述题,要求大家上课认真听物理老师讲,认真记在脑子记。如果可能,可以记在笔记本上,日后多拿出来看看。当你在考场上,发现这个叙述题你没见过,且没有思路,你就要去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看看能否对你有所启发。在一些辅导书上,也有一些物理的实验难题,大家可以去做一做,有疑问记下来,再去问老师。
二、初中化学学习经验
化学是比较简单的科目,这里就分三步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层次来选取提高成绩的方法。
第一步:夯实基础
基本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溶解度、物质的溶解性都要背过,化学试卷中的基础题就不成问题,化学就可以拿到51、52、53分。
第二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能总结出各离子不共存的规律,掌握基本做题方法,做题时熟练运用几个公式,也即是把课本内容学透彻,其实也不难,只要即将要上初三的同学在假期里做好预习,到了初三一步一步扎实得学好化学,毕竟中考化学也只有初三一年的内容,内容不多。这样一来,57、58不成问题。
第三步:初三要建立一个化学的思路本,可以就在笔记本的反面,正面记笔记,反面整理思路,整理的是叙述题和最后一个巧计算的思路,在中考前,浏览一遍你整理的思路,更好的'做好叙述题,抓住最后的两三分。
三、初中英语学习经验
我这次英语考的不错, 118分,扣了两分。我感觉英语的学习,除了掌握单词,掌握重要词组打好坚定的基础以外,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做练习能帮你提高做题的速度,英语卷子后面的阅读题一般会很难,可能你会读的磕磕绊绊,需要阅读很多遍,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你前面35个单选做得速度够快,对题率够高,才能给后面的阅读、完型仔细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英语一定是一个慢功夫,需要大量的积累的练习。
同时,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英语特别需要课外的一些学习,自己在家背背单词,读读中英文对照的小说,或者来到新东方学习一下新概念英语和中考英语的课程都是不错的选择。
篇3: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网友来稿)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网友来稿)
姜悦
朱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
语文,是学好文科最基础的科目,它的重要性正如数学在理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一样,但学好语文又是最难的。因为汉语既然为我们的母语,其命题可深可浅,一旦这个度把握得不准确,就会造成试题偏易或偏难。高考语文试题,一般分为三大块,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基本上涵盖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如基础知识题,一道题目可以涵盖多个知识点,一个点掌握得不好,整个题就不好做;又因为它基本上全是客观性选择题,不存在给一部分的问题,因此,要拿就必须全拿。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说难也不难,我一直认为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不是读或背,而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度,例如病句一项,有些人可能读一遍就能辨析得出来,有的人钻研了好多遍还是不得要领,这就是一个素养的问题;加强语文素养,才能使语文成绩有所进步,而且它对阅读、对写作也大有好处。阅读又分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项,由于阅读的文章都不是我们曾经见过的,因此做起来的确很有些难度。因此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应该多加强训练,有的人把阅读分解为若干小项,如古文分为实词、虚词、大意、翻译、主旨等等分点复习,我觉得这实在很不必要,其中要把一篇文章彻底读懂了读透了,什么样的题也是难不倒的,这也可适用于说明文阅读。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了,现在题干设计朝主观化靠拢,这是好事,防止了客观题不会做胡猜的现象。为了使阅卷标准化,现在的题型大抵是从原文中找取若干关键词语,联缀成句。这样寻章摘句的做法是否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我看很不一定;很多的时候,我能读懂文章,但题很可能做错;有的时候我读不懂文章,题目还有可能做对。不过再好的考试制度也难免有缺陷,相信,不久会有一种更科学的题型出现。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与题旨与题干联系密切的句子,提取压缩,精减字句,尽可能符合字数要求而又通顺。其实,高考语文最重要的是写作,一般人高考语文分数不过100分左右,而作文可能占据一半的分数,实在不能轻视。再者近来作文大多有两种文体写作要求,这样更有利于缩小分数差距,这样对后进生很有利,在自己较擅长的文体上要多拿分、不擅长的也要尽量缩小差距。一般来说,高考作文不同于竞赛作文,它要求一个“稳”字,最好不要有过于奇异的写法出现,以防阅卷者目不能识,误为跑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内要尽可能的新颖,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来。一篇题旨新颖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阅卷者赏识从而判高分的。如今年高考作文题,考生们大多受陈规局限,于社会政治意义上大费笔墨;而在两幅漫画本身之异同上则惜墨如金,结果舍其本而逐其末,误入命题者之彀中。因此,作文要想拿高分,光有“稳”字是不够的,还须有一个“新”字。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语文是基础,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的综合性强,不象数理化那么有明显的循序渐进;它虽然也有阶段性,但不可能截然分割。要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首要的是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课,上课时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做到眼看、耳听、口说、心想、手写,尽可能地吸收有用信息。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高度重视课外点滴的积累,勤作读书笔记并持之以恒。我最喜欢《语文报》和《作文通讯》。每次阅读上面的文章都非常用心,看完后想一想,记一记,使头脑里留下较深的印象,对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或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就摘录要点作为资料保存;对上面的题认真做并进行筛选,对未掌握好的知识进行再思索,弥补薄弱环节,高考时感觉很有收获。
此外,还需要找一本高考考纲的“考点解析与训练”,对照每个考点认真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然后要做相当数量的练习,做题时务必要做到透彻理解,不要忽视任何一个考点。对已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突破时也要讲究方法。我先对拼音和作文这两部分感觉复习效果不佳。针对拼音的难点,我找来了《咬文嚼字》、《难字浅析》等书刊,认真看,仔细领会并多记。至于作文,考虑到高考复习紧张,不可能用日记的方法,我就记素材,经常记一些警句啊、例子啊等等,作为写作文的“材料仓库”,这样在写作文时构思快,容易左右逢源,不至于笔头干涩。总之,由于语文科知识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我们应将听、说、读、写并重,以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能力。
刘阳(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
语文,这是万科之源,一定要常抓不懈,并且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不拘泥于书本。阅读方面,要做到现代文、古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可失之偏颇,尤其是对古文。有很多人不喜欢看古文,认为枯燥,缺少激情。实则不然,读古文是一举几得的工作:可以提高你的分析理解能力,扩大你的知识层面,印证加深你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另外,对你做历史卷中的材料解析题也会有不少帮助。如此多的妙用,则不可不读。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对我颇有帮助的杂志--《中学生阅读》。那里边不但有许多名家名作,而且有针对性的录出很多阅读题目,典型而且系统,不妨读读看。提到语文,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重头戏--作文。对待作文,首先要破除这样的错误认识:文章好那是天生的,我天生就写不出溢美之文,没辙。实际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生花妙笔,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一要多读书,二要多练笔。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培养语言的感知力,扩大视野,丰富头脑,这样动起笔来不至于无话可说,写的文章不至于空洞无物。在阅读时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做读书笔记,不让任何有效信息漏掉。比如1994年高考中的语文题,填写成语中有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课本上找不到的,只能靠平时课外阅读的积累。进入高三,时间变得很宝贵,于是有人认为写作文、练笔很费时间,就把所作之文减之又减。熟能生巧,作文也是如此,总不练笔,再高的水平也难一下笔就佳句连篇。反之,你写作不太好,坚持练习,会有突飞猛进的成效。因此,即使在最忙的总复习阶段,也要抽时间写写日记,作一些典型的文章,这是有利无害的。请大家注意,我上面的一句话绝无轻视书本之意。因为书本是最初知识的来源,是万变之宗,特别是书中每个单元后的复习题,更要给予重视、记牢、吃透。另外,饭后睡前的闲暇时,可以翻翻字典,纠正一下读音,认定一下字形,熟悉一些生僻的词语,做到有备无患。
梁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
我在文科班的语文课是由一位学识渊博的特级教师--刘淑明老师教授的。她教学经验丰富,水平很高,给了我不少好的方法。记得刘先生给我们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我就从外貌、爱好、优缺 、理想几个方面写自己,而且用一种自嘲的语气。刘先生挺满意,夸我文笔不错,却又婉转地批评我作文深度不够,思想性不足,“玩”文章。其实,对于这类作文,我很喜欢作,因为觉得这才叫真正的“文学”。记得从初二开始,我就练着虚构故事,因为“虚构的情节较事实更吸引人”,当然,虚构还要以真实为基础。有篇那时的“力作”,至今记忆犹新。其内容大概如下:幼年的两个小伙伴随父母移居美国,多年后归来,满口我们美国怎么、怎么,还贬低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习俗。这些事实深深刺痛了我。文章的结尾是“在古老东方,有一个沉重的声音在召唤:‘归来吧,远方的游子。’”其实,那是我当时看了一些关于出国热和华裔“新一代香蕉”的报道有感而写的。可谓是时代的产物。到了高中,写记叙文的机会少了,但我常练笔。我觉得记叙文重在“新鲜”、“真实”。这就要求我们会体察生活,做有心人。我有一种观察人物的方法:在放学回家时慢慢骑车,细心琢磨路边的人:小学生,接孩子的家长,卖羊肉串的小贩,辛苦的菜农,趾高气昂的小老板……这些市井人物的形象,日久天长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等到写作文时,说不准要安在哪个人物的身上。只有人物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他的形象才会有立体感。
说实话,我不喜欢唇枪舌战、规矩刻板的议论文。但刘老师说:吃不爱吃的东西,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营养全面。为了提高我们的议论文水平。刘老师要求我们做《报刊时文》(是一种同学自己选、剪、贴的报刊议论文章的集子)。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用《报刊时文》可以做两种练习:一是锻炼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二是用只看标题先构想文章内容再与原文对照的方法,可以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这种方法效果明显。后来,我能看到题,就能马上写出提纲、再完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想是得益于此吧!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语文水平的提高却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它需要日积月累。小到一个字、一个拼音,大到一篇分析文章,一份作文,处处是功夫。对于字词、文化常识、语法,我想应对的办法无非是平时虚心,一点一滴的积累,不管有没有用,记住再说。正所谓“考试一滴水,平时准备一桶水。”另外,语文的零散知识很多得益于阅读。不光是量上的问题,而且是质上的问题。我感触尤其深的是古文。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量很是不少,而许多同学的得分率并不高。毛病我觉得有如下几点:A倍杂诠盼某S玫男榇剩如矣、焉、且、乎、之、者、哉……等的用法不详。B倍杂诠盼闹谐3鱿值挠镄虿荒芎芎帽嫒希如“呜呼!无斯人,吾谁与归”。同学们看到这句话应立刻反应出“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其现代汉语顺序是“吾与谁归”。C倍杂谌敝饔锏木渥樱不能把握主语是谁,等等。对付这些常见病的好方法是找几篇课文上的好文章逐字逐句阅读,弄懂每一个书下注释,弄通每一句话的白话文翻译。这样日久天长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说句实话,一年多过去,有些当时背的句子、词语解释已模糊不清想不起来了。但是如果把例子给我,我还是能正确判断,甚至立刻串想起与之相关的例子。所以同学们不难看出背古文、多阅读、精阅读的重要性。其实,有些考试时的文言文题目,并不是当时现场分析出来的,而是以前见过类似的题或句子联想起来。还是那句话“考试一滴水,平时准备一桶水”或“一缸水”。
何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甘肃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积沙成塔,聚腋成裘”这句话用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应该是最恰当的。语文知识的特点是零散、随意性大,因此,要靠在短时间内集中复习而收到有效的结果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处处留心。如高考中的诗词填空题,中国几千年文化史留下的诗词曲赋浩如烟海,要靠全背下来以对付那五道题,无疑是最傻的办法,而且也不可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很多诗句,只要能随时留心,将它们记下,便足以应付这一题了。但如果平时不注意,到临考时再去集中“抱佛脚”,往往容易走入“歧途”,背了许多生僻的句子,而应该掌握的却没有记住,这样便是事倍功半了。况且,文科中的历史、政治也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看、去记、去思考的,如果平时功夫下到了,就可以减轻考前的负担,腾出许多时间给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而不会产生“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感觉。除此之外,古文和现代文阅读也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古文如同汉语中的“外语”,由于没有“语言环境”,许多词汇,尤其是虚词的用法和通假字很难靠突击来掌握,因此一定要多读。读得多了,便有了“语感”,再做古文题目就容易了。高考复习时间紧,因此不必抽出专门时间去读古文,可以在复习其它课程的间歇中穿插进行。正文的篇目也不要多,中学课文中所选的就可以了,课文中选的大多是名篇,读起来既能调节大脑,又能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关于现代文阅读应多注意科技短文,因为作为文科学生,本来平日里就对科技知识关心甚少,高三一年忙于应付考试,自然科学知识也就“自然”地成了我们的薄弱环节,做题时常会被那一串串名词搞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所以平时亦应在复习中穿插阅读些科技文章,使自己熟悉和适应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考试时就可以避免不习惯造成的错误了。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它的成功更是平时阅读、思考和练笔的结果。但由于高考前时间紧张,不可能抽出大量时间去做大范围的阅读和练笔,因此一定要多思考,尽量多接触些作文题,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并比较各种角度的优劣和自己对从这些角度进行论述的掌握情况;时间充裕时还可以列出提纲甚至将文章整个写出来,进行集中的写作训练。思考的面广了,头脑开阔了,便不会面对考题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并且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进行阐述,高考作文也就容易成功。另外,考场作文的范围一定要“小”,人生、社会这样的“大问题”,看似有很多话要说,容易写,其实非常难把握,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阐述清楚,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造成语言混乱、辞不达意,中心不明甚至自相矛盾等失误;但如果从一件小事入手较深入地分析一个小问题,从一个细节入手进行论述--所谓小切口深分析--便可以游刃有余了。
耿德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汉语言博大精深,出题千变万化,极难把握,但只要记住一点“万变不离其宗”,便能以扎实的基础应其万变。语文的学习归纳起来分为两方面:课内和课外。课内注意认真听讲,该掌握的语言知识一定要熟练掌握,但要防止一种死读书的倾向,理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其实,窃以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干还是在课外。语言这东西最讲究一种感觉,即通常所说的语感,这靠课内那一点是决办不到的,只能靠课外大量阅读。阅读范围从学生优秀作文到名家著作不等,以至各种社科著作。语文照旧需要练习,可采取专题训练方式,自己哪种题型薄弱,可在一定时期内找来适量题目全力突破。
陆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语文是我最喜欢的学科,我母亲生前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对我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我认为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并且也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学功底密切相关。学好语文,平时上课要注意听讲,随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加强训练。比如在语文学习中,许多同学感到最困难的是古代汉语。由于我从小学四年级起便开始看《西游记》,到初中毕业时一些最有名的古典名著都看了好几遍,因此我很喜爱古文。其实它也是有很强的规律性的,为了弄清许多语法现象,我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将学过的所有篇目都进行了分类整理。最常见的几个项目有:“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通假”、“词性活用”、“固定句式”等,每学一课便总结一课。通常整理一篇文章要花费两三个小时,还要翻阅许多参考书,力求做到准确。虽然比较辛苦,但却令我受益匪浅。时间一久,也逐渐掌握了古汉语常见的语法规则,而且在阅读时常常能凭语感选出正确答案,每次模考的古文部分我几乎都能拿到满分。
语文的基础知识也很重要。高考语文的第一大题就是考查考生的基本技能的。这与平时的认真积累也紧密相联。平时汉字发音要准确,拿不准的东西随时查字典。对每课后的习题、每单元后的语法讲解都要弄懂,不能似是而非。对于许多词、句的语感要反复体会,修辞方法的分析也要多做练习、总结规律。记得初学修辞时总容易混淆“借代”和“借喻”,后来查了一下《中学语文修辞手册》,才明白一条很容易的区分方法:只要能改为明喻的就是借喻,不能改的就是借代。因此要养成不懂就查就问的习惯,否则,不懂的东西积压得多了,也就对这个学科失去了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此外,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广泛的阅读。课外多读好书对作文和提高素质都有很大好处。中学时我一直坚持订阅《中学生阅读》和《读者文摘》(后又改名为《读者》)。这两本书都给了我很大帮助,特别是《中学生阅读》,它其中有优美的散文、学生的优秀习作及许多课文中疑难问题的解答,还有古文阅读、高考的模拟训练等。每一期的题目选材广泛,我都尽量认真做下来,特别是古文部分,既有选自《史记》、《春秋》、《左传》等著作的,也有一些文艺性作品的节选,内容精炼,对能力提高很有好处。除此而外,我还尽量背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特别是古文和诗词,这虽然只是一种文学爱好,但也常常在考试中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对现代文我多半是摘抄,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帮助。同时还要多动笔多观察周围,培养自己敏锐的思维。平时有令人感动或感慨的事就写下来,也可写一些自己的思想变化,坚持一段时间,写作文时自然也就很容易进入状态,可以很快地组织语言、打好框架,下笔千言,而不至于苦思冥想,花了大量时间,只写出一篇空洞干枯的文章。
总的说来,语文就是要多看、多读、多背、多写、多想,一步步地踏实去学。
陈小凌(北京大学英语系学生,湖北省高考外语类第二名):
语文复习首先应该抓住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分数占的很多,并且阅读题里也贯穿着基础知识。阅读部分难度较大,只有靠多读多分析多思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作文方面我觉得只要抓住了套路就不太容易出错。议论文第一段一定要有简洁明确的立论,正文部分不管是采用层进式还是并列式一定要有翔实可信的例子,最好能举出三个例子,因为据心理学家分析这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结论部分非常关键,最好不要简单地重复开头的论点,而应在它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最好能联系身边的实际,指出应该怎么做。我写作文一般采用“图表列举法”,同学们不妨一试。中间画一个圆圈写上标题,然后开始搜索与之有关的话题、例子、引语等,用一些放射线写在周围,这样看起来较乱,但能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思想不会受到约束,然后从这里面理出头绪,在另一张纸上或同一张纸上标明顺序、详略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写起来就会胸有成竹,不会随心所欲、主次不分了,而且也可以省掉另外打草稿的时间。作文的文风以事实为主,不要华而不实、堆砌词藻。
郝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山西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我从小就很喜欢语文这一科,由于对它感兴趣,所以一直还学得不错。但经过第一年的高考后我才发现自己还差许多。象高考中的第一题,拼音与字形的辨认,我在平时考试中经常就不得分。由于我不讲普通话,所以前鼻音与后鼻音分不清,卷不卷舌也分不清,这就给做题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汉字也掌握有限,有些读音相同的字平时不注意区分,模模糊糊,也没研究,在考试中总吃亏。所以在今年复习中,我就养成了勤用参考书的习惯,一本厚厚的词典经常放在桌边,在做各种试卷时,凡是第一题我拿不准的读音和不认识的字,都会不厌其烦地查出来,并拿一个小本记起来,在空闲的时候经常翻一翻,把它们牢牢记住。当然这些并不一定考,但这种方法的确教会了我许多字与它们的发音,从中我还学到了其它许多东西。对于文化常识与名人名言,可以在做过数学题后当作调料来记,而且我也经常在饭前饭后拿出它们来看一看。掌握这些常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它可以使你提高文学修养而且从名人名言中可以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现代文与文言文的阅读就是一个练的问题,自己要找一些较好的文章来进行阅读,逐渐培养自己对句子的感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经常进行这种练习,高考中看到问题后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从哪方面去想。文言文相对比较难理解,要先把课本中精彩的文言文反复阅读,掌握其中实词、虚词的各种用法,遇到其它文章,就可以照猫画虎,找适当的解释套进去;要经常翻译一些句子并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只有常练,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也许在练的过程中你并不感到什么效果,但它已潜在的变成了你理解文章的能力,使你在高考做阅读题时游刃有余。最后就是作文的问题,由于学校规定每星期一篇文章,这种强制措施倒是使我受益匪浅。经过由议论文到记叙文,由看图作文到自选作文的各种体裁文章的练习,我能一看题目就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在脑中有了一个整体提纲。而且通过老师的讲评,我能从别人文中吸取许多新颖的东西为我所用。这一年坚持练习作文,我作文提高很快,经老师推荐还有一篇文章被登在了指导作文的《写作导报》上。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学与不学都一样,练与不练都一样,这就错了。我可以说,语文学与不学,练与不练大不一样,只是它的效果不太明显,但只要学了练了,在高考中语文同样是一个使你与别人拉大差距的科目。
王劲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河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
我始终认为,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一种文化载体,把语文学好,或者是学得比较好,这对英语也是一种无形的帮助,因为两者都有阅读理解的题型。好的语文理解能力对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语文与数理化也有一定关系。有的同学说:“语文是文科,数理化是理科,两者一点都不沾边,会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不然,语文是理解数理化题意的基础,语文也是表达数理化解题过程的工具。语文如此重要,但复习好语文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语文的综合性比较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语文的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虽然也是分成了诸如拼音、词性、句子结构等各个知识点,但都不象数理化那么章节分明,因而语文的复习应该是综合进行。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我认为方法只有一个:脚踏实地。语文的基础知识如拼音、句子结构、句型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但因为经常接触,我们一般不会去注意其中的道理所在,许多同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而对基础知识不屑一顾,而我对基础知识则是慎之又慎,不仅仔细地理解每一部分基础知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如半个月,就回过头来利用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时间将以往复习过的基础知识重新复习,久而久之,这些基础知识就能够成为一个整体,遇到基础知识的考题就能很快地分析出题目所要考查的内容,并应用相应的知识进行答题。
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是难度比较大的考题,许多同学在做题时总觉得理解得十分透彻,解题十分有把握,但等做完题之后一对答案才知道自己答错了,至于怎么错的,为什么错就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的情形我也亲自经历过,后来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大家不妨试试。所谓阅读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的并不仅仅是同学个人的理解,而是在考文章的作者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应该顺着文章作者的思路来理解,而不应该根据考生自己的主观想法来理解。具体作法是答题时应该忘掉自己的主观认识,不管这些认识是多么正确,而应该顺着作者的观点、思路来阅读文章,这样得出来的“理解”就可以符合题意的要求。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头戏,同时也是一些同学的难点所在。许多学理科的同学过惯了用公式表达思想的日子,一旦遇上要用文字表达一个道理的时候就感到笔头干涩,思路枯竭。我写作文有一个决窍:多看报纸、杂志上的诸如“一日谈”、“虚实谈”、“一夕谈”之类的小栏目。这些栏目中的小文章在论证结构上、论证方法上可称得上是高考作文的楷模。这些小文章中的事例、观点、警句格言我们都可以在考试时信手拈来,写作手法也可以模仿。这样,在考场上面对着一张白纸,你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这些小文章所讲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谁心里都有,但我从这些小文章中学到的一种写“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文字。高考的作文并不是要同学们阐述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而只是要考生将自己对作文题目、作文所给的观点用文字论述清楚就可以了。有了平日报纸上一些小评论文章的基础,以它们作为原材料,作文构思就比较容易,下笔时也可以左右逢源。
当然,语文学习、复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平时点滴的积累,需要自己心想和手写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磨合的过程。我的学习方法也是长期学习、复习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有效地应用这些方法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焦朋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安徽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语文的学习主要靠平时的积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能在语文试卷中出现。语文的复习中一定要与六册课本紧密结合,绝不能只做各种练习,把最基本的东西弃之不顾。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部分一定要会背,课文中的注释也要认真记,课后的练习也一定要真正领会。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随着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搞懂、记熟。进入第二轮复习后,可以适当地多做一些综合练习题,与此同时还要把以前没记住的东西重新复习一遍,特别是容易忘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字的读音等。关于写作,作文水平高的同学自不必说,作文水平较低的同学,可以多找一些范文看一看,好的词语和句子记下来,并尽量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材料作文,读者可以针对这一点进行审题、立意、拟题、编提纲等几个专项练习,如果一试,定会受益匪浅。
众所周知,语文的知识“无边无际”,比较零碎,所以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主要是积累一些基础知识,这部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不小,积累的最好方法是打步步推进的“阵地战”,见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点,就应多看几遍,争取以后碰到了不用再花时间去记。名人名言、警句格言一定要多记, 这不只是为了几道填空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吸引力。另外,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一些感人的事情和场面。“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平时普通的场景往往更加感人,更能带动人的思绪。
顺便说一下,写记叙文要注意“感情冷处理”,即不要唱高调,不要让自己的感情过于外露,而是尽量用一种平实无华的基调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避免大起大落,我们学过的这样的文章如《背影》,它好象只是平铺直叙,但在自然中感人至深,这种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若不成就不要勉强,否则会弄巧成拙。
楚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北京市高考理科第四名):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时间最久的一科。从我们呀呀学语起,就开始接触汉语,又在学校中学习了的语文,对语文可以说极为熟悉。但要说到熟练掌握,我们就差得远了。且不说古人要苦读十年的古汉语,单现代汉语的许多字的音形义和一些语法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就很不容易。同时,语文又是所有学科中最有用的一科。因为它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有可能学好其它的学科。因此语文是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因为语文的学习最注重的是平时的积累,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留意。特别要注意的是课文上所涉及的语法现象和一些注释。虽说现在的高考试卷上很少出现课文中的原句,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考点大多仍是从课文中的知识点中衍化而来的。只要能熟练掌握了最基础的内容,再加上灵活的头脑能够举一反三,那么考试中的语法知识就不用害怕了。至于字词的辨义注音,这些都是死东西,只需平时多下功夫就会有所收获。最后不得不再提一下作文。作文可能是某些人最头痛的了。面对作文题,有些人可能感到无话可说,有些人又觉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这就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如可在老师的帮助下,抽出一段时间,每天以高考的时限做一篇文章,强迫自己在所给时间内完成题目,这样就可以训练自己应变的能力,而且文章写多了,自然就消除了畏惧的心理。文为心声,只要不再怕写文章,就可以写出好的文章了。我对语文的学习方法是这样的:平时在课堂上多注意老师的讲解,特别是留心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因为那是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学会后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多读课文,力求做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不懂之处向老师、同学请教,以求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能应付各种题目,做到心里有数,理解每道题目要考自己什么,知己知彼自然能从容对待;注重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将自己不会不熟的字词抄录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利用点滴时间加以复习巩固。当然这些都是平时的复习方法。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内要多注重可以马上学到手的知识,如名言名句、文化常识等。因为这样既可以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又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巩固信心,以达到最佳的临考状态。
张雅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湖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
上中学以来,我的语文成绩就不是很好,为了不让它拉高考的后腿,我特别注意对它的强化,除了每天额外花一个小时进行突击以外,我还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文章,遇到比较好的段落就背下来,这样不仅能培养我的语感,还为我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在于平时的积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培养自己的语感。“语感”,听起来像是很玄妙的东西,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你对汉语这门语言的感觉,只要你在课外多读多写,你的语感自然就增强了。语感好,你在阅读、句子分析和选词填空之类的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对于南方的考生来说,语音题是一只拦路虎,尤其是说方言的地区,这种困难更是显而易见。当然我也不例外。针对这种情况,我找来几本关于拼音的书,把卷舌音和不卷舌音,以及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死记硬背下来,这看起来是比较笨的办法,但却颇有成效,同学们不妨试试。最后谈谈作文,高考的作文通常包括两个部分:10分的小作文和30分的大作文,一般来说,小作文是说明文或记叙文,大作文是议论文,这样看来,各个方面的写作素质都是必不可少的。说明文比较简单,只要求语意清楚明白,条理性好就可以了,相信大家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记叙文除了叙事清楚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采,你平时的功底如何,就表现在这里。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得努力地去读、去记、去模仿别人的写作技巧,记住:“模仿”将是助你成功的一条捷径。最重要的自然是议论文,为了写好议论文,你得有一个自己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写议论文必备的法宝--论据。平时你要不断地收集那些常用的名人名言和有代表性的事例,把它装入百宝箱里,这样,在你写议论文的时候就不愁没有论据了。有了论据支持你,你的议论自然就有了说服力,再加上你精辟的论断,那一定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刘满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前十名):
高考语文试题,题目多来自课外,但是又能在课本上找出对应篇目,故应花一点时间通读重点课文。我的语文基础差,高二考试总在95分左右,经过一年细心复习,终于在高考上取得120分成绩。语文是一种基础性很强的科目,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培养出高能素质,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但是考试与考查语文素质却存在一定差距,语文素质好的同学未必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相反,只要你方法恰当,即使基础薄弱,照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我的语文复习分为五个阶段:①把历年高考试卷上出现的不认识的字、词、诗句记住。同时,也把课本上的使用率高的字、词、诗句记住。高考第一、二题是考查形音字的,丢了这几分是很不明智的,能抓一分就要抓住一分。②把语法知识梳理一遍,关键性的语法牢牢记住,尤其是在语文中的语法知识和特殊用法。③分析了大量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最后我认识到,高考作文与作文竞赛大相径庭。高考作文最重要的是立场正确,且忌过分标新立异而导致立场错误;同时作文结构要完善有条理;语言通顺流畅。总之要使阅卷老师迅速发现你的论点、论证结构,做到通俗易懂。因为阅卷老师批阅的作文很多,假如你写得过于含蓄或条理混乱,那么他很可能认为你的文章很差,这将对你造成很大危害。④研究阅读文段。高考中丢分主要丢在现代文阅读文上。现代文阅读要求你有一定程度的“语感”,能够读完一段文字后,抓住关键。你可以多阅读,做些训练,想想命题专家想考什么知识,他的命题思路是什么,他要求你怎样回答。⑤选择一些好的、难度与高考相当的试卷练习,看看自己在哪方面还存在不足,以便于补充知识点。做完试卷后要善于归纳总结。
陈珊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福建省高考理科第七名):
语文是一门比较富有灵性的学科,所以培养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对于学习语文很重要。
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要求大致有下面四部分: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知识、阅读和作文,因为大部分是记忆和应用的东西,所以比较让学生头痛。现代汉字字词,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常要用到,所以不必费神去抠。倒是文言文,有许多字词生僻难懂,用法千变万化,譬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性活用,一词多义等等,需要记忆和区分的语言点不胜枚举。偏偏这些都是老师出题的重点和热点,怎么办?
平时学习文言文时,我习惯于边听老师讲解某些字词,边努力思索这个字以前在哪篇课文出现过,当时用法是什么,然后注在旁边,以示区别。等积累到若干种一词多用法后,记在专门的本子上。每篇文言文都有课后练习,通常都归纳出各种语言点及其范例,做练习时用心体会,如有遗漏,补在旁边。这样,归纳好的本子和润色过的练习题便是你复习巩固和备记的绝对资料。
在记忆过程中也有点技巧。可以把有些一长串的东西编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在随意诵读时将其记住,且能达到经文不忘之效。
文学文化常识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它们通常涉及到某一名人轶事或某些文化背景。因此学习时不妨对这些有点了解,加深记忆,扩展知识面。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找个本子或卡片,把每课注释部分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摘录下来,平时一点一滴,不费力气,一学期下来,即能硕果累累,收益颇丰。
“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阅读理解这种文学修养,是很靠平时有意识地多看些名家作品,现在的教科书里精选了不少好文章,学时要细细品味,慢慢地,你的阅读鉴赏能力便有所提高,自己也沾了点文人气息了。
作文,首先得有素材,而这取决于平时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有了素材,就得靠临场发挥了。平日里写文章前先打腹稿,待到文章大体轮廓成形了,列出简单的提纲,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按着提纲扩展,做到心里有数,免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理,须由实践检验;多写多练才能功到自然成。
孟宪飞(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保送入清华大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我们的母语,既有学习的条件又有学习的环境,有人说学语文就靠死记硬背,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而且效果也不敢恭维。当然作为一门语言,常识性的东西的确需要记,平时积累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但更为重要的是融入语言的环境,从实际感受中获取知识,即便是记忆也容易得多。比如说绝对没有哪个人不懂“吃饭”一类词的含义,不知其用法,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在所积月累的生活中已经用得相当熟练,想忘都忘不了。若脱离了语言环境就真的成了死记硬背,背了就忘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如何选词用词会达到特别的效果,更加近一步向语言的环境,汉语的词汇十分丰富,同义词不胜枚举哪 一个更好呢?不设身处地投身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实难解决这一问题。
白话文产生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文言文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没有人会模仿古人的口气说话、写文章,相对于现代文,古文的气息就淡了许多。但可喜的是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文明的荟萃,可供我们借鉴。虽然方式有所不同,但古文和现代文仍是相通的,通过大量阅读仍可营造一个语言的环境。学习古文重点在于通过词法、句法的学习,在阅读之中体会语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文,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若只是死记词的解释,遇到多义或特殊用法的情况便无从下手了。
现代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各类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根据我们日常的生活实际,凭感觉也可做对一部分题目,但若每一题都凭感觉就失去了做题的意义。除了感觉之外,阅读主要还是依靠理解,通过对文章深入细致地阅读,抓住其中能够真正体现作者意图思想的词句,不为题目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看清出题人的真正意图。在此基础上再做题目应很明晰了,模棱两可的情况就会少得多。当然深刻理解一篇文章不是一件易事,考试时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但至少作者的感情基调应把握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吴菁霞(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语文是最依赖基础与积累的科目,要想在短期内获得提高,委实不容易。我从小爱读书,自认语文的基础还好,但是,我的文字功底却并未长于他人。而且,对于语文中的阅读题,因其千变万化,亦难以做到次次高分。针对于此,我要求自己将第一册到第六册语文课本上出现的所有生字与自己念不准或概念有模糊的字、词全部抄录在语文笔记本上,并给每个字注上音,加上释义。这个工作看似繁重,但一旦做成,即收益甚多。不仅得于高考,也令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做这个工作你没有必要一次完成。一天完成一课到三课,效率就已经相当高了。一定要记住: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由少到多,效果自然会显露出来。对于阅读题的训练亦是如此。不妨订一份《中学生阅读高中版》或《语文报》。这两份刊物上都有水平很高的阅读题目。那时候,我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抽出时间做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并且在做过之后,要求自己认真思索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我想一定有同学会问,那么语言的重头大戏--作文,该怎么办呢?好,我首先问你,字词关过了吗?句子、词法掌握的怎么样了?如果你告诉我这一切都不在话下,只是作文依然写不精彩。那么,我想告诉你,问题不在于你有多勤奋,而在于你让太多的学习与题目占据了你的时间,使得你头脑的想象力枯竭,敏锐度降低,更使你的阅读量大为减少!这可不行。我的原则是,不管有多忙多累,也要抽出时间来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书。你可以选择临睡前的那15分钟,也可以空出整个星期六的夜晚用来读书。在高三短短的一年中,强调靠“写”来提高写作水平,我认为实在不合实际。要想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效果,我认为还得依靠阅读。我记得,毛姆的《刀锋》,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等好书我都是在那时读完的,获益很大。
李宏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语文是文史类考生最基础的课程,语文复习的任务量很重,包括字、词、句式、语法、阅读(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而写作则是前几项要求的综合体现,可谓是重中之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关键在于平时的基础,技巧性很小,而在此基础之上的写作能力则完全有可能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训在短期内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因为生活中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而写作正是把生活语言系统化、目标化,再现于我们的文章之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蕴。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高中学生的理论思维得到了发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写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认识到这 ,我们就能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了。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我着重从三个环节来提高写作能力。
观察积累。观察是作文的前提,掌握了观察的本领,犹如挖掘到写作的源头。首先要把观察的大门敞开,让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积累感性材料。我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特别是焦点访谈中的内容常常成为我的作文中的时事热点。高三的时间有限,不能阅读大量的书刊报纸,而年龄小又束缚了我们的个人阅历,所以我另寻佳径,从范文中汲取养料。范文是文章典范,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恰当合理运用材料的方法。同时可以学习它的观点、语言、技巧,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仿写,掌握有关写作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审题立意。审题是分析题目词语的含义,中心词与修饰词之间的关系,副标题的限制作用。关键是要把握题旨,以明确选材范围、结构和体裁等。
审题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写作内容,二是写作重点,三是确定文体。我进行此项练习时,最有成效的是比较法,用几个题目进行比较。
立意是确立中心和主题,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我督促自己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材料的选拔,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才有的放矢。同时要随时注意引导、启发、鼓励自己通过多向思维、求异思维来拓展思路,从一个问题,一个材料的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然后从诸多角度比较中找出自己感悟最深,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角度去写。例如《苦与乐》、《顺境与逆境》等一类命题,一般的思路是从两方面辩证地来分析论证,但如果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求结论,从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来思考,思路就会开阔得多。
布局谋篇。就议论文而言,布局谋篇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我训练时要坚持编拟提纲,我始终认为提纲是文章的蓝图,是对文章的结构布局,段落层次的总设计。编写提纲实际上是进一步深化构思的过程,使之条理化。如果写完后的文章,抽去内容而“骨架”仍像你构思时一样有立体感的话,就达到了此次训练的目标。
“作文后记”这是三大环节之后的小总结,对于巩固练习成果很有实效。每次“后记”只谈一、二个问题,篇幅不必太长,一定要有侧重点,记录自己的写作意图,总结自己在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方面的独特体会,也可对自己的作文全面综合评价,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巩固写作练习效果的另一有效方法是“一题多做”、“一题多练”。
赵莹(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学生,浙江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特点。但是高考各科思路相通,在语文复习上的方法,很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要想在语文高考中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对语文高考的内容与特点有全面、深入、透彻的了解。近几年来高考语文的内容与特点相对稳定,没有很大的变化,找出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看一看是很有用处的。高考语文的内容总的说来可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部分。复习时要注意分别对待,以便各个击破。而语文高考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知识点多而细,立足课本,着眼课外,题型灵活多变,重在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复习归根到底是重在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基础知识面广点多,头绪繁杂,如处理不当,则似捕风捉影,徒劳无功。拼音、词汇等小题虽不复杂,得分却也不易。除了对课文中出现过的拼音词汇、课本后面的词语表熟知以外,最好在平时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一遇到陌生的或心存疑问的`字词就立刻弄清并记下来,只要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到考前复习时拿出来翻一翻便受益无穷。近年高考,严肃正规的语法、修辞格等趋于淡化,相反更注重词的灵活运用,如词意相近的词语替换对句子含义的影响。准确灵活地运用好词语,关键还得靠语感,而语感是平时慢慢培养出来的。最好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读任何佳作时都能留心对其语言的运用反复斟酌,久之则必能深知其中奥妙。文学常识的考查最能反映考生的知识丰富程度,仅仅背熟课本中的作家作品、文化常识显然是不够的,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增加接触、加深了解,是完全必要的。
阅读(包括现代文与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来自课外,重点考查的是理解与分析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局限于课本,而应向课外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课文可以不受重视,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与分析从未见过的陌生文章大有裨益。阅读必须做到“广而深”,“广”是阅读范围广,读书最好能“杂”一些,各种类型、体裁、风格的作品都要接触一些;“深”是要挖掘深意,读到精彩处便细细品味,力图运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来理解、分析。
作文是语文高考的重头戏,可以说作文的成败关系着语文乃至整个高考的成败。每年的作文题都推陈出新,变化莫测,令考生难以把握。其实,高考作文临场发挥固然重要,但最终的决定因素依然是平日的作文功底。最好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扎扎实实打好功底,胸中有丘壑,拿到题目自然胸有成竹,挥洒自如。我认为我高中的作文训练方法非常值得一提。老师要求我们每周写一篇练笔,内容、体裁、字数都有严格限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这种自由练笔与规定作文相结合的作文训练方式使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每次练笔以后,都能选出其中最佳的几篇典范作文,有心的同学便与之进行比较并吸取其优点。好的作文是“形”与“质”的结合,“形”是指文笔结构等,而“质”是指立意思想等,近年来高考作文对“质”的要求与高中政治课的哲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等息息相关。平日里经常阅读《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读者》等优秀报刊、杂志的考生,其作文的思想性、时代性往往要更胜一筹。
离高考还有一两个月,便进入“冲刺阶段”。虽然语文复习重在平时,临考的短暂突击,很难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冲刺”冲得好,可以使语文整体水平上一个台阶。这时不能再沉迷于题海之中,不能再抓住琐碎的东西不放,最重要的是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把课本、笔记、做过的试卷和各种复习资料看一遍,在脑子里把所学知识整理一遍,使这些知识互相联系沟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同时可以着手把《考试说明》中的每个考点“过”一遍,一面复习一面完成相应的练习,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时不能一味中搞自己的一套,要跟着老师复习的进度走。总复习课一般都列出一些专题,每堂课两个专题,这是对这些专题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应该用心接受。有些同学面对数不清的复习资料手足无措,无从下手,我认为对复习资料不必过于依赖与拘泥,尽可灵活运用,吃透其中最精辟部分。这一两个月中可以做些模拟试卷,量不必多,十套就足够了,但一定要高质量。历年的高考试卷也是极好的模拟卷,最好是在规定时间内,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完成,既能训练答题速度,又能锻炼迎考的心理素质,还能通过做题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可能的话,把自己初中、高中的作文都看一遍,并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精读各类范文各十篇。因时间所迫,进行整篇作文的练习已来不及,可以只在脑中想一想立意、框架或列出提纲。所有应完成的都应该在这段日子里完成。
到了高考前夕,应该告诉自己大局已定,不如静下心来,使自己进入一种平和、宁静、安详的气氛。我个人认为,最佳的应试状态就是平静、安详、从容不迫。高考从很大程度上说,不仅是知识能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考前看看电视、听听新闻、翻翻报纸,也许会取得比熬夜复习更好的效果。
许雪琼(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汕头市文科高考状元):
上中学以后,科目繁多,但语文一直是我最少担心,也成绩最好的科目。我想这得益于小学开始严格的学习与训练打下的基础。语文最重日积月累,这已是人所共知。小到字、词,甚至拼音标点,大到作文,无不是点点滴滴积聚而成。因为对语文一向兴趣很浓,所以每节课都听得投入,也很有收获。课余时间只要每天花上十几分钟把当天内容看一遍就够了。其实语文的学习最自然轻松。平时甚至是在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 以积累语文知识。处处留心,则会常有收获。
课内的学习之外,还应在课外多看书。我最喜欢的是学到哪一篇课文,便找来与此有关的一点书来看。譬如学到苏轼的诗词,便找了苏轼的赤壁赋诸文,甚至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或有关宋朝的书来看。这样对课文了解更深入,对作者也有了较深的感觉。因此也增加了文史知识,做起来也不难。而高中课余时间多,也开始有自己的看法,是大看课外书的好时光,不可错过。因为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使我课余大半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从中国古代诗词曲赋到西洋名著,只要心有所动,便沉缅其中。即使不求甚解,也是很好的享受,充实了高中生活。因为读的多是文学作品,所以培养了对语文的语感,对于作文,更是大有裨益。
语文的复习我花的时间可能是各科最少的。平时上课跟上老师步子,又抓紧时间,攻弱补缺。课余早上的时候看课本,大概七八个星期,便把十二册书翻了一遍,然后再细看重要篇目与文段。晚上的复习时间,主要是跟着老师做专题复习、练习,两三天一次,时间一小时左右。复习别的科目累了的时候,便拿起名句看一下,或记认几个生疏的字词,或做一些基础的练习。这样语文的复习穿插于其它科目之间,节省了时间,效果也颇佳。
课本之外的参考资料,我用的是《语文报》和广东的《语文月刊》。《语文月刊》相伴中学六年,每期必看,而《语文报》则是高三才开始看的。这两份报刊内容丰富生动,又容易接受,信息性也很强,对高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利用学习的边角时间,看看这两份书报,既增长了知识又怡情悦性,使我对语文的感情越来越深。
能学还必须会考。有平时的积累垫底,语文的考试总是比较轻松。最重要的是谨慎小心。做前边的选择题时更应如此。一看到试卷,便马上进入角色,认真看题,选择时多考虑课本与此有关内容,仔细揣摩,一下求索,再确认答案。遇到棘手问题,也应冷静,多从不同角度考虑,甚至猜测,到了最后,即使不懂,也决不留白。第二卷的现代文阅读,是容易失分的地方。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平时多读、读透。而在考试时,首先应通读全文,再带着问题细读,回答问题时时时扣紧材料。解题还应高屋建瓴,从全文角度考虑,注意上下文语境,而不能断章取义。回答填空题,则应牢记从材料中找答案,切忌臆测拼凑。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作文当然更与平时的积累有关。平时应多阅读,多练笔。看书看报时应注意积累材料,诸如事例,名言警句,应作摘抄,优秀作文选也应多看。每次考试前把积累的材料浏览一遍,说不定可以帮上大忙。考试最怕作文跑题,所以应多练习。我觉得可以由老师或自己选一些作文题,每题用十几分钟的时间研究材料,立意,再写出布局谋篇的简单思路,请教老师,高考的作文多为议论文,考试时留给作文的时间通常是一个小时,研究材料,选找切入点,再立意,粗写提纲,打腹稿,大概要花一半时间,因为胸有成竹,所以用半小时的时间把文章写出来也有宽余。作文准确切入是关键一步,此外语言立意力求新颖,但如果没有把握,宁可用陈旧观点,也最好不要冒险。
的语文考试,答起前面的题来都很顺手,现代文阅读是关于音乐的,做得小心翼翼。后边看到作文题是关于两幅漫画时,便愣在那里,不知从何入手。幸好在冷汗冒出之前,还是冷静下来,细看题目要求,静思以前涉猎的一些美术知识,拟了提纲,才有条不紊地作了起来,总算有惊无险。考完试后心里也忐忑不安,但又觉得自己做了努力,结果如何也只能接受,便不再想了。分数出来后回想当时情形,才体会到老师讲的“大语文”的含义,语文也包含了文艺甚至更多的内容,所以文化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其次考试应有应变能力,胆大心细,还要有对自己的信心。
杨临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生,毕业于安徽省枞阳中学):
语文,每个人从小就经常接触,但这门学科面很广,知识点多,掌握起来难度相对要大些,但也不能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学习中最怕的便是畏难情绪。那么,语文该怎样学呢?就我个人来看,首先得培养浓厚的兴趣,要有钻研精神。语文我把它分为三大板块:现代汉语知识、文言文知识、写作。学习现代汉语知识,应从知识点上把握。汉字的拼音、书写知识非一日之功,复习起来效果也不甚明显,故不宜花过多时间而挤占了学习重点知识的时间。对于成语的掌握,我认为最好能将那些平时容易写错和望文生义的成语收集起来,记在一个小册子上,随时翻翻,增加印象,久而久之,就会熟练掌握,总之,学好语文,必须培养出自己的语感。语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识流,它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平时的较多接触和应用语文上,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有了语感,在做关于词序、句序和段序之类问题时,常常得心应手。文言文的学习由于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在具体掌握中有一定难度,但同时也应看出,高中阶段对文言文的要求不是很高,重在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固定句式、词类活用和对文章总体的把握和综合分析上。学习文言文,应该有的放矢,不能随手拈来,那样只会徒劳无功。对于课本上的讲读课文一定要十分熟悉乃至背诵,以建立必要的文言文基础,另外,顺便提一下名句,这些名句应该十分熟悉,在高考中绝对不能丢分。写作又是建立在前两者之上的,尤其是前者,后者只是为写作提供一些古代素材,地位要次一点。高考中的写作一般分为大小两个作文。小作文只要按照具体要求去做是不会丢什么分的,难度要小得多。至于大作文就是很重要的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令阅卷老师赞赏的优秀作文呢?首先,摆正好文风,高考作文切忌浮华,堆砌华丽词藻、卖弄文采,高考作文应写得平实亲切,那样阅卷老师才会乐意看下去,给出满意的评分。作文是必须严格审题的,这是基础。然后在稿纸上粗略勾勒出文章结构及所选素材,这布局谋篇的阶段很重要,是成败关键之所在,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仔细润色(不是堆砌词藻)便构成一篇作文。卷面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干净利落,给阅(览)卷老师以清爽的感觉,才有很好的印象分,这可能也是高考拿作文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李劲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系学生,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
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付出总有收获。但有时却也着实心寒过。记得高一高二时,语文成绩一直不很高,但我知足。因为我知道自己和语文既无缘份也没感情,更不肯对之花费时间。面对考分,我时常自我安慰道:“文字游戏,不懂也罢。”可是到了高三,一切借口都是多余的,你不能选择只能面对。于是我只好使出全身解数,拼命地向语文献殷勤。
也许是疏远得太久,语文摆出一副冷漠高傲的态度,把一大堆字词堵在我面前,让我经常是碰一鼻子灰。面对厚厚的词典,灰心难免。可转念又一想,字词是高考的第一道关,如果遇上麻烦,将会信心大挫,如何进行以下的考试呢。于是决心还是硬着头皮攻下这道关。虽说字词浩如烟海,但常考常用的也有一定范围,我围绕着几本精选的参考书,分批解决。但这还不够,语文需要日积月累。于是我找了一个本子,把平时做题时弄错的字词记载其上,还标明容易弄错的音、形、义。不久,就写了满满一本,时常阅之,着实受益匪浅,字词题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了,语文小姐也终于开始露笑脸了。
开了个好头,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我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攻克几本参考书,逐步解决修辞、标点、阅读等问题;又坚持每天做几套模拟题,以便把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当然时间问题也是存在的。我贯彻的是“适当偏科”原则,在语文上花费时间比在数理上的多,而且这在理科学生中也是少见的。许多同学和老师很不理解。但是,我始终认为学习应是由自己安排的。老师自有老师的计划,同学也有同学的计划,但都不能影响我的计划。各科安排时间的长短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仔细考虑过的。(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对理科的忽视,只是每天安排在其上的时间较少,也是必须每天加以复习的。)于是我始终坚贞不渝地献身于语文。
时间慢慢流逝,我终于掌握了疏远已久的语文知识,模拟题也做了百余套。我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期冀着品尝胜利的果实。然而现实远比理想残酷得多。几次模拟考试下来,成绩并不令人满意,虽然比以前有进步,却抵不上我付出的汗水。我看着那些平日并不倾心于语文的人却拿了我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分,第一次有了种被欺骗的感觉,一颗火热的心被扔到了冷水里。“那么辛苦干什么?语文这东西全靠蒙。看我,分多高!……”那得意洋洋的声音像一根长针刺痛我的心。深夜时,我目视黑暗,不住地问自己:“我真的错了?付出真的并不等于收获?……”坚强的心会受到怀疑的蹂躏却不会被捍碎,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毕竟还没到高考,最后的胜负还没有决定;既然付出就不会后悔,毕竟还没有失败。几天后,我又重整旗鼓,继续至死不悔地学习语文。最后的高考是令我欣慰的,我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数。不过我倒常常想,如果我的付出早一些开始,高三岂不是会轻松些?如果我没有那么好的数理基础,还敢那么坦然的“适当偏科”吗?如果今天让我重新来过的话,我是不会让自己那么仓促的。
吴子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免试推荐入清华大学):
语文一向是我最头痛的,我清楚地记得高一时第一次接触到高考试卷时,差点吓傻了。确实,这门的考试考题灵活。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对文学素质和文字能力的考查很深入。这对整天埋头于数理化题海的我们确实是个挑战。因为我是海南学生,由于地域关系,汉字读音成了我比较头痛的一关卡。从高一起,我就很注意收集易读错的字、多音多义字等。只要平时阅读碰到读音不是很明确的字或者不懂意义的词语、成语,就一定要查字典,查出个究竟来,然后记到一个小本上。久而久之,高三复习时,对汉语的音、形、义的复习任务轻了很多,而那些平时的积累也成了绝好的复习材料。关于诗词背诵,高考中分占得不多,但这是“死题”,在“分分计较”的高考中,就显得很重要了,浩瀚诗海,从何背起?答曰:《唐诗》、《宋词》的精选本,在寒暑假期间甚至睡觉前的时间都可以利用。划出其中的佳句,摘抄到小本上,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陶冶了文学情操。高考压力造成的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沉重普遍无法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以及其他通才素质。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夹缝中求发展--把平时看的消遣性质的小说、杂志换成文学名著吧(哪怕是快餐性质的缩写本也好),那其实别有一番滋味。还有,平时看报纸要对评论时事的文章多加注意,其笔法往往能对平时的议论文写作提供启示。话题带到这儿,自然要讲讲高考中的“大头”--作文了,作文科分的高低往往决定整个卷面得分的高低。我觉得议论文对我来说,是较容易的,为什么呢?首先,我上政治课从来不走神,大家别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啊?其实,高中开设的政治课教授了许许多多的辩证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或多或少的用到它们,才可能把论点阐述得让人心服口服,光是堆砌例子和抬出“马克思曾经说过”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第二,平时注意收集论据,分门别类。现在有许多“论据宝典”之类的书,买一本来,一来可分析论据中包含着何观点,培养提取论点的能力;二来多记些论据,一举两得。我觉得语文这科最看重平时功夫,临时抱佛脚似乎没多大用处。
田蕾(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河北省忻州地区高考理科状元):
我想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语文的复习是最最“云山雾罩”的了,常常不知从何下手。首先找到好的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这种资料最好由老师提供,质量要高。可以把这本复习资料作为自己复习的纲。语文复习分为几大板块,其中有几部分的分是可以通过努力稳稳地抓在自己手里的。如字词部分,我自己的感觉是高考几个月对字词的复习,使我终生都受用不尽。我们有一位十分优秀的师哥,曾在高中三年里坚持看完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我曾在高三时效仿过他,但因为自己开始得晚,所以没能看完,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我觉得,它不仅培养了我的恒心、毅力,而且我在其中找到了乐趣,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我从中第一次知道了拜火教,知道什么叫阳春白雪,什么叫下里巴人,所以,如果你还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不妨从现在起买一本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每天翻看几页,三年下来,头脑里装的东西,就不仅仅能经受“高考”这块试金石考验了,在你的一生中,你都会受益无穷的。其次文言文的分还是比较好拿的。因为文言文的字词一般都有固定的较为权威的解释,句式等都有其较为稳定的格式,所以不像现代文有时表现得那样“捉摸不定”。多做些有关的题目,将文言知识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最终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最后还想谈谈作文。高考作文常选用议论文作为考察文体。命题者不仅想从文章中看到考生的文笔如何,还想通过文章看到考生是否能对各类事物作出自己独特的合理的反应,是否有足够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所以,在写文章时,首先要认真审清题目,给自己概括出一个符合命题人命题意图的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适时地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一点,临场发挥所占的比重较为大些,但是能否提出得力的论据来支持论点就全看平时的积累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不可取的。应经常地看看报纸、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学校以外、家庭以外,还有些什么,这个社会在悄悄发生着哪些变化,这既可作为自己平时的消遣,也为高考作文积累了宝贵的素材,这方面,男生往往要比女生做得好些。最后强调一点就是高考答卷时要注意自己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晰,评卷老师的印象分也是很重要的喔!
于洪淼(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先谈一下中国源远流长的语文吧。总的来说,我答语文选择题,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的。语言很大程度依赖于语感,或许会有一些这样的经历,你一看题,第一感觉是选择A,但再仔细琢磨,却发现B、C、D不同程度上也可以,那联系语境来说,可能A才是最恰当的一个。当然这并不包括看错题目疏忽大意之过。而现代文阅读则需细细品味,甚至如牛一样反刍,字词放在句中看,句子依靠段落看,段落则离不开整篇文章了。这几年作文多写议论文,我的应付方法是先提炼出两三个或更多的中心论点,择优、颖者,然后以它为中心辐身状的四散寻找分论点,多问些为什么?怎么样?所以我的作文结构大多是总分式扣并列式的。对中心思想的提炼,有绝招如下:可以从不同的人物上发表评论,可以选择人物的话中比较深刻的一句评论,还可以从某件事一分为二的评论,从反面立意等。作文还有一招:即多阅读一些范文。模仿是个有效的方法。至于对开头的一二题,我称呼它为“下笔威”,内容可真不少,往往考前准备了一大套,却还会碰上稀里糊涂的字、词、音,真让我觉得得不偿失,所以后来我就不是特别重视。
韩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语文由于内容多而杂,复习时可首先进行分类,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突破。例如可先复习语音、字形、语义类。这一类内容很多,但都是些记忆的东西,因而只要多花点时间,记住某些典型的、常考的、易错的词和短语也不太难;然后可复习语法类,继而提高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和写作能力(包括应用文)等等。由于语文能力很难在一年半载内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因而复习时我们应该在提高较快的部分多下功夫。例如字词的记忆、文学常识的记忆,都是在短期内复习的重点。文言文中由于很多词和短语的用法比较固定,句式也有一定规律,因而只要我们多记一些文言实词、虚词,掌握一些常用的句式,我们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能很快提高。总之,语文的复习应突出重点,争取分数能有所提高。
朱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学语文同学英语一样,作为一种语言,讲求的是积累。由于种种原因,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语文上花过多的时间。因此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则显得十分重要,书本上的知识点能掌握的就在课堂上记住,若有闲余时间,你还可自由安排。作文的练习也是如此,既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它,那么就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训练题,掌握每种文体的一般写作技巧;然后可以根据试卷结构,系统地作拼音、标点、字、词、句、名言诗句、文化常识、阅读理解、大小作文的单项练习及复习。一股脑地做题并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在做题后有总结,可以将自己的错误,或是侥幸做对但不能保证下次还能做对的题专门记录在一个小本上,这对于一些小知识点尤其有效。
陈若英(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贵州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对语文的复习与英语有许多相通之处,都需要在阅读、练习中多思考,培养出良好的语感。“跟着感觉走”不可不被视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作文往往对这门成绩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最易得分的两大因素便是观点新和论证的逻辑性、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大胆地想,发挥大脑的想象力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使自己的观点能与众不同。发现了新观点,最好立即对之进行论证,用提纲的方式勾勒出结构、论证的顺序。“三段论”的结构简单、清晰,若能使论点突出,行文流畅,便很容易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捕捉思想中的这些火花,我们在平时就要随时记录、随时论证,做到胸有成竹,在考试中才会有不会枯竭的素材。为节约时间,复习时应多打提纲,少写完整的作文,做到事半功倍。同时,这种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又会使我们在历史、政治的问题时更具优势。
秦珏(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贵州省高考文科第四名):
语文,可以说是最难考也最好考的一科,平时不理会它,也能才及格;平时下很大功夫,在考场上也未必能取得高分,不像英语、数学,考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建议不要放过多时间在语文上,不必去做大量的课外模拟题,只需做到两点即可:一、跟着老师走,课堂上所做的那几套模拟题加上老师补充的诗词、文学常识知识足矣,千万别花时间再自己找题来做(找来的题对着答案看看即可);二、在紧张的间歇,看一会儿报刊、杂志,背一些诗词、古文,且作休息。记得我高三时,就坚持看《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等,因为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正是靠在长期大量阅读中有意无意吸取的养分从而形成的语感来逐渐提高的,高考的紧迫不允许我们再读厚本的课外读物,但我们也不能因此一头扎入试卷中,再不理课外文章。《读者》等杂志可算作通俗刊物中的精品,其中不乏短而妙的文章,坚持看看,对你会有好处。记得我当时模拟考中,就有一篇现代文阅读--《戏如人生》就是从《读者》上摘录下来的。
吕雪梅(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五名):
对于语文,上了高中的人都感到颇为棘手,似乎考试的和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全然不是一回事儿似的。上课觉得无甚收获,可听可不听,但一经考试又觉得处处是漏洞,复习也不知从何做起。因而从高二起我就坚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积累,二是课外阅读。积累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而言,例如生僻的字、词、读音,不熟的成语都一一抄记下来,其中有从课本上看到的,也有在报刊杂志中遇到的。我还曾计划将小字典和成语字典拿来翻一遍,可惜时间不够,未能实施,否则一定获益不浅。我还将名人名言、有哲理的话、诗词妙语积累起来,这些都是写作文的好材料。当时我们班在教室后的黑板上开辟了一块园地,轮流由每个同学在上面写一些诗词警句,供大家在课间、休息时浏览学习。还有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词性的活用变化,我也按类分别进行了整理。我借助《中学生文言文字典》,里面的例句都来自课本,我查一个字的一个意项,就能顺带将其余意项也复习一遍。这些整理出来的东西,包括历史、政治中查出的阙漏,如果抄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反而没有时间看,我一般都将其写在书皮上、扉页上,笔记本的封面或扉页,也将自己头脑中随时一闪而过的问题记下,这样随时都可以看到,随时都将它们温习一遍。也许就在老师转身写黑板的一刹那,我都能记住一个生字的两个读音。课外阅读主要是利用周日和假期进行的。我从各种报刊杂志上获取了大量信息,这都是写文章的好素材。我还将一些短小精悍的时文、一些资料作了剪报,以备以后查找。我还看了一些小说如《红楼梦》、《穆斯林的葬礼》等。我尤其爱读的是《古文观止》,从中我感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中我学到了如何使文字具有表现力。我还坚持长期背诵诗词,这些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次读的虽不多,但集腋成裘,只要坚持,就有收获。当然,大量阅读必须建立在时间充分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时间是有限紧迫的,那么就应当考虑投入到能带来更多收益的地方,这也与个人兴趣有一定关系。
黄澍捷(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陕西省高考第十名):
众所周知,语文水平非一朝一夕或短期内就能得到提高的,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和广泛的接触。但是对于时间有限且在高考这种特殊的情况下的高三学生来说,不可能博览群书和对各方面全面“进攻”,只能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和复习。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第一年复习语文,“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轻重,复习相当盲目,结果语文成绩考得极不理想;而今年,我改变了复习“战略”,针对性强,重点突出,语文成绩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很多人“刮目相看”。
在高考语文题中,语音、字词、修辞和名句填空这几方面的内容所占的分数并不多,因此我没有特意留出时间去复习,只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多加注意,而且大多是针对初中高中的课本中涉及的学习罢了。我主攻的目标是古文阅读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以及作文水平的提高,因为这三方面的分数约占整个卷面分数的70%。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多看、多背和多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多看,主要是多看课本中所选的名篇。我就根据老师的建议选了十篇反复多次地加以重点复习,即:《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师说》、《屈原列传》、《石钟山记》、《过秦论》、《六国论》、《赤壁之战》、《〈指南录〉后序》。多背,就是不仅要把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烂熟,还要尽可能地多背未选入课本的精典文章。多读,这一点最为大多数同学所不注意。这一年的复习,我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每天留出约20分钟去朗读古文,不仅帮助了我加强对古文断句的语感,而且还增强了对古文的理解力。除此之外,我还尽量多记古文常识,这对我的写作也是有助的。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侧重点不同于古文,主要侧重于对文章层次的划分和对文章段落或全文主旨的高度准确概括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除了要将学过的课文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还要大量地做些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诸如文艺评论、科普文章和说明性文章的练习。大量地做这些文章的练习,能够提高我们的高度概括能力和分析文章结构能力。正是做了很多这样的练习,我才能取得语文考试的成功。
至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方法简单却需要恒心,不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作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多练。平时看到某一事物,哪怕是一朵花、一棵草,或遇见或听说某一件事,哪怕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只要有所感触,不妨提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只要写了,就有提高,好坏长短无所谓,即使写得令自己不满意,大可将它丢进垃圾筒,不去理会;进行写作练习,尤其是给材料作文,最重要的是审题准确。以前我常以自己的认识去写作,但这是错误的,而应去理解揣摩出题人的用意,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写作。审题不准,一切都无从谈起,文章写得即使漂亮,很有文采,也不会得到好分数。1995年高考作文题《鸟的评说》,寓意浅显易懂,可我却未仔细审题,轻率地下笔,结果跑题,而今年,我特意留出十分钟去细心审题,紧扣要求,终于一举成功。因此说,审题正确,就成功了一半。至于文章写得是否有文采,是由长年的练习和个人的悟性决定的,我们不必太在意。另外,经常从各种报纸上看漫画,去细心体会漫画的含义,不失为提高准确把握作文题意能力的一条捷径。不妨试试!
作者邮箱: Sunny3002@tom.com
篇4:中考状元谈各科学习经验
一、初中语文学习经验:
有位老师说中考成败在于语文,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科,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曾经我的语文也不是很好,在一百分上下徘徊,我做了很多辅导书,一次次的找老师修改作文,无数次努力,语文成绩才提了上来,我的名次也一下次上升到了前面,所以我把语文放在最后说。
可能很多同学也有语文方面的困惑,也可能有的同学语文非常好,不用担心。
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语文的奋斗路上积攒下来的经验,首先语文的基础题,古诗默写、名著、文言、综合学习,占得分不多,但是丢分会变得很容易,语文知识点多,一旦掌握不扎实,这丢一点,那丢一点,就会成为语文考试的遗憾,很多同学认为背六册的古诗和现代诗才考7分,非常不值得,但我要说的是,难道古诗你背了只是为了那七分么?作文里就不能加上几句古诗润色一下文章么,“吹面不寒杨柳风”朱自清所用的古诗多么恰当和优美。做完数学题,拿起语文书背背古诗难道不是一件很放松的事么?
给大家推荐几本比较好的语文辅导书《中考应试指南》和金榜的《考前》都可以买来做做。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关于阅读和作文,阅读的答题方法是固定的,同学们在中考前都要掌握语文阅读的答题套路,但也不能临近中考再去背,上了初三,就要去背一背,在初三甚至初二初一也可以用到,你用的越多,越熟练,到时候就会写得越完整,越有条理,让阅卷老师打给你一个满分!最后是作文,平常的周记里的素材就可以使你的作文素材,平常要多动动笔,多写写,写作文选材要新颖,事件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抒情自然,一篇作文先看选材,如果选材好的作文你要多改几遍,直到改的你认为尽善尽美,在背下来,留着中考用。
学习只是方法,而不是目的!这句话请大家记住,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用的是学习这个方法,大家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兴趣爱好也请不要放弃,体育锻炼请坚持。
二、初中数学学习经验:
我这次数学考得不错---120满分,这要归功于我的日常的大量训练,对于高中课程和难题的钻研,以及日常养成的认真的做题习惯,这都是我能拿到满分的原因。
而同学们的数学学习,首先还是千篇 一律的基础,数学公式,几何图形的性质,函数的增减性等,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我们班有的同学数学不好,总是问我为什么我有思路而他每次做题都没有思路,我刷刷刷写上一大片,而他答案都空了一大片,我说你要多做些题来把知识掌握熟练,有一天他来问我题,我在给他讲题的时候就问了问他某一个角是多少度,他反应了半天告诉我不知道,其实非常简单,就用了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和切线垂直于切点和圆心连成的半径的知识,是很基础的,但是我这位同学却没有掌握扎实,做题的时候当然没有思路了,这再次强调的基础的重要性,每一个同学都应重视基础、打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小小的知识漏洞可能导致你在整一个题中都没有思路,非常危险。
紧接着我们再来说一下数学的初三学习,初三会涉及到相似这个几何难点,还有二次函数,函数和几何组合起来的压轴题就会非常的难,要求大家多做练习整理思路,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改错本,改错本这个东西可能很多家长[微博]和老师都督促同学们做过,有些老师还会定期检查改错本,检查同学们有没有把错题都整理下来,有的同学字非常漂亮,整理的非常认真,一本一本,一个学期下来恨不得有三五本改错本,大题小题,难的简单的都放在一块,看着倒是非常赏心悦目,但其实际效用又能有多少呢?试想马上要考试了,你真的有勇气去看完那三五本错题么?又需要多长时间?效果又有多少呢?有的同学说,我在整理的时候把我认为重要的打上勾,考试前重点看打钩的,对,你这样确实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那些不打钩的你可能再也不看了,又有什么必要呢?难道只是为了凑数么。我前面说过学习态度的问题,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师家长的,怎么对自己的学习好怎么来,怎么效率高怎么来,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方法,改错本分为两部分,你可以把前面的五六页空出来,作为考试经验的积累,你考试的时候犯了什么样的粗心的错误,为什么犯,粗心错的题就不用在抄上了,你只需要写一段小小的汉字,在考试前提醒自己就行了。而五六页之后,是你的难题整理空间,原题抄上,答案简单写一下,不用太完整,毕竟原题做到的概率很小,你要在每个题旁边写出这个题所用的关键知识点、当时为什么没有做出来、下次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些才是你考前应该着重看的,而不是走形式一样把改错本整理出来再看一遍,再去羡慕别人考得高,是因为有的同学的方法不对。
再说数学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按顺序做,因为数学卷子的难度是递增的,你先从简单的做起,但如果选择和填空的最后一题太难的话,大胆果断地跳过,先把能抓住的分抓住,把难题留在最后。但注意当你回过头去做难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题目再从头读一遍,把题目中的条件都写在草稿纸上或标出来,让后再分析一遍。选择和填空如果是在做不出来可以通过排除、测量的方法,只要能做出来,都可以一试,中考就是成王败寇,没有人在意你用了怎样的方法得到高分。
三、初中物理学习经验:
物理的试卷组成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总共六大部分。总分90分,其中选择题占34分,第二卷占56分。单选的丢分点可能会在关于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方面、动静摩擦的分析比较、或者给一个比较新奇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告诉你它的作用,让你分析其特点,要求我们完全掌握比热容、热值、浮力、压强的基本知识、做题的时候再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运用就可以了。对于多选题,如果有不确定的选项,能少选不多选,多选题是允许丢分的,因为题目给的选项语言可能比较模糊,再好的同学也可能分析不准导致丢分。填空题则是偏送分的,一个空两份,一个题四分,填空题的分都要全部拿在手里,做填空的时候注意不要有错别字,是照相机而不是照像机,一个错别字两分,丢分非常不值!!!还有一个注意的点是每个填空题有两个空,是互相联系的,读题要认真,第一个空不要分析跑偏了,否则可能导致四分全丢!!!作图题有六分,注意题目的要求,重力or拉力,看看清楚。计算题需要背过公式,多多练习,计算题不是你丢分的地方。最后是实验探究题,这方面可能是大家都比较困惑的,实验探究题如何得分?为什么我写的满满的却一分不得?实验题的得分有几个要点,首先不管什么叙述都要注意控制变量,不写控制变量就要白白丢分。然后是在学新课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就实验提出让大家思考的问题,同学们也可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像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实验题的叙述题,要求大家上课认真听物理老师讲,认真记在脑子记,如果可能,可以记在笔记本上,日后多拿出来看看。当你在考场上,发现这个叙述题你没见过,且没有思路,你就要去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看看能否对你有所启发。在一些辅导书上,也有一些物理的实验难题,大家可以去做一做,有疑问记下来,再去问老师。
四、初中化学学习经验:
化学是比较简单的科目,这里就分三步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层次来选取提高成绩的方法。
第一步:夯实基础
基本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溶解度、物质的溶解性都要背过,化学试卷中的基础题就不成问题,化学就可以拿到51、52、53分。
第二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能总结出各离子不共存的规律,掌握基本做题方法,做题时熟练运用几个公式,也即是把课本内容学透彻,其实也不难,只要即将要上初三的同学在假期里做好预习,到了初三一步一步扎实得学好化学,毕竟中考化学也只有初三一年的内容,内容不多。这样一来,57、58不成问题。
第三步:初三要建立一个化学的思路本,可以就在笔记本的反面,正面记笔记,反面整理思路,整理的是叙述题和最后一个巧计算的思路,在中考前,浏览一遍你整理的思路,更好的做好叙述题,抓住最后的两三分。
五、初中英语学习经验:
我这次英语考的不错,118分,扣了两分。我感觉英语的学习,除了掌握单词,掌握重要词组打好坚定的基础以外,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做练习能帮你提高做题的速度,英语卷子后面的阅读题一般会很难,可能你会读的磕磕绊绊,需要阅读很多遍,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你前面35个单选做得速度够快,对题率够高,才能给后面的阅读、完型仔细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英语一定是一个慢功夫,需要大量的积累的练习。
同时,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英语特别需要课外的一些学习,自己在家背背单词,读读中英文对照的小说,或者来到新东方学习一下新概念英语和中考英语的课程都是不错的选择。
篇5:状元学习经验
状元学习法参考:
1、学习首先要端正态度。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方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主动地吸取和被动的接受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2、上课专心听讲。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3、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低就意味着掌握同一个知识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别人的几倍,这样长此以往,学习只会越来越跟不上。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我们学校开展的帮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假期速读记忆训练班”用的就是这个《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可以参考。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自学,速读记忆都能有很好的帮助。
4、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老师讲授的知识是面对所有学生的,每个人的具体掌握情况不同,所以自己要学会调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写作能力差,就一周写一篇作文,阅读差就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差每天就抽出点时间记忆背诵一下等等。
5、做题实战。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学会反思、归类、整理。
6、经常总结完善。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周、一月)就进行一下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 谈高考经验的文章
【南京数学单科状元谈经验:学习需要积累(精选5篇)】相关文章:
高考状元总结各科学习方法2023-05-27
各科高考状元“面对面”?送上高分经验2023-08-17
班主任工作总结中取得的成绩2024-01-26
新人进步奖范文2023-04-02
高考学生管理的责任书2023-12-21
高考倒计时58天化学如何复习高三学霸学习方法2022-07-21
班会总结结尾2023-09-29
年度总结的结尾2022-06-03
各地高考状元学习心得体会2023-04-22
初一年级学生会主持词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