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课标卷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共10篇)由网友“xiaofan8812”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英语课标卷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考英语课标卷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
Ⅱ.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说明
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包括第一、二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II卷包括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9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在一段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分两节,考查考生对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约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1个单词)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第四部分:写作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满分10分。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语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误即将其改正。
第二节: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试卷题目数、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内容
节
题量
计分
时间(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
第一节
5
7.5
20
第二节
15
22.5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第一节
15
30
35
第二节
5
10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
第一节
20
30
30
第二节
10
15
第四部分:写作
第一节
10
10
35
第二节
1
25
总计
80+1
150
120
篇2:高考英语课标卷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
高考英语课标卷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I.考试内容要和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听力是是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能力。该部分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考生应以: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有时,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考生需自己去归纳、概括。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为了说明和支持主旨,对话或独白中总会出现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常常是听力部分的重点考查项目。
(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
话语发生的场合、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对话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推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队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是提出或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或者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对此的理解或推断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明说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
2.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是我国考生接触外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命题人员往往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这类试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题;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但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是真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词,但许多这类生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测试中经常检测的一种能力。
(4)作出判断和推理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即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英语文 章讲究使用主题段和主题句。主题段通常在文章开头,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句可能在一段的开头,也可能在中间或末尾,作用是交代该段的中心思想,再由全段展开或讨论这个意思。各个段落通常由某些起来接作用的词语连接,以使文章行文连贯。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将授某个道理。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3.写作
写作是四项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
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程度是写作部分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主题,作者应该围绕该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汇等的支持,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篇3: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说明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1.试卷设计和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为了“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科的命题指导思想应该是“稳定中求发展”,在稳定原命题原则、题型结构、考查要求、试卷难度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这一指导思想在命题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命题原则应保持一致
语言知识题的命制原则为:保证知识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语言运用题的命制原则为:①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②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③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④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
⑵题型结构应相对稳定
英语学科所要考查的内容比较明确、稳定,为利于考生复习,稳定中学英语教学,试卷的题型结构应该相对稳定。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英语试卷的题型结构自仅调整过一次,那就是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的`含听力部分的高考英语试卷。
每年出版的英语科考试说明均会对下一年度试卷中将要启用的题型结构做出明确的说明和限定。命题者将其视为与全体考生达成的协议,会严格按此执行。题型结构的确定是许多命题研究人员大量研究和调查的结果,所以一旦确定,一般会沿用几年的时间。如果题型需要进行调整,命题组一定会在前一年度出版的考试说明中予以说明。
⑶试卷难度应逐年保持一致
根据教育测量理论和高考的实际情况,试卷的难度为0.55时对高校选拔考生和中学英语教学较为有利。在命题的整个过程中,试题命制人员应时时考虑各试题难度情况、考生整体能力变化与否等各种因素,使试卷难度趋近于既定的理想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命题人员所追求的应该是整份试卷难度的稳定,而非试卷中各个大题难度的稳定。一般来讲,命题人员每年均会根据前一年度社会对命题的评价和建议,适当调整各大题的难度,以体现命题的指导思想,并使当年试卷与前几年试卷难度基本一致。
⑷应时时强调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逐步加大语言交际能力考查的力度
各高考英语试卷命制单位历来都重视对考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且考查的力度随着试卷结构的调整逐步有所加强。一般来讲,试卷中含听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四大部分(部分省的高考英语试卷中去掉了听力部分)。听力和阅读理解部分中所选语言材料情景真实、明确,题材多样,语言地道;试题切中要点,能考查出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书面表达中所设计的情景真实性程度较高,且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一般都应该能使考生充分发挥出其书面表达水平。另外,语言知识部分单项题中语用和情景理解的分量愈来愈重,完形填空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短文改错所选材料篇幅短、难度不大,但能够自成一体,说明或描述一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考生在语言准确性方面的情况。总而言之,高考英语试卷应该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2.考试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设计高考英语试卷时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缩小我国与国际先进外语教学水平的差距,应该逐步增加考查语言能力试题的比例。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各地发展极不平衡这一现实。因此,高考英语试卷以考查语言运用为主,以考查语言知识为辅。
语言运用是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或称语言能力的四种表现形式。要全面测量考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试卷中就必须有考查听、说、读、写的试题,但由于实施条件的限制,目前的试卷中还未设计口语部分。
听的考查是通过要求考生听录音、然后回答试卷上试题的形式来实现的。听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该项语言技能的重要性将日益明显。
语言知识题包括语法、词汇类单项题和完形填空题。语法词汇类单项题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在特定情景中的应用,情景理解和语言运用的味道浓厚。完形填空是综合性题型,既考查词汇知识,也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比重较大,原因是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大部分学生以后接触英语的最直接途径。
短文改错题是综合性题型,既考查考生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各题均在上下文的基础上设计,所以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短文,将难
篇4:高考考试说明
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省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试说明》的原则依据。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符合本省市的《考试说明》。
本《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20高考全年规划时间表
9月关键词
新生开学(调整);全年复习计划(一轮:至寒假);心理调节;民航、空军招飞报名(9月底10月初启动)
10月关键词
特殊类招生(高校发布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等招生信息);期中考试前夕;十一复习计划;月考;空军招飞初选(10-11月)
11月关键词
高考报名(大部分省市12月报名)、美术统考报名、外语口试报名、艺术特长生统测报名(艺考政策)、体育专业考试报名;期中考试,考后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和心态调整;民航招飞政策
12月关键词
艺考(艺术类统考,音乐类固定了曲库要求,美术类增考速写并调整素描等考试要求); 艺术类、保送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计划、报名资格与时间、测试内容(年前);复习“高原现象”(烦躁);空军招飞复选(12月-5月)
年
1月关键词
高考考试说明;保送生笔试面试(办法1月初)、艺术特长生测试、高水平运动员校测等(1月末2月初);期末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录取有关);各省市陆续发布高职单招招生简章
2月关键词
艺术校考;艺术类专业课报名及测试;香港高校内地招生计划;自主招生报名2-4月(2月底开始);期末考试后情绪调整;寒假复习;二轮复习(2-4月);自主招生简章(2月末)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高考考试说明2017
2.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3.2017高考试卷统一省份名单?
4.2017全国卷高考大纲
5.2017高考必背古诗文75
6.2017高考热点素材
7.高考考试说明2017(2)
8.2017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
9.2017年江苏高考政策
10.2017年化学高考大纲
篇5:全国高考化学课标版考试大纲
全国高考化学课标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Ⅲ.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一、必考内容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
篇6:关于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一、调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格式体例
将旧版考纲中的“考试性质”调整到 “总纲”部分统一阐述。
将原有的参考试卷改为“题型示例”,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过分解读样卷,同时契合高考由试卷库向题库命题的转变。
二、补充调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部分内容
考试形式补充了考试时长、答卷形式和考卷形式的内容。补充听力部分相关信息到考试试卷结构部分,此补充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位置的调整。语言知识运用部分的总体描述部分做了调整。此调整是取消单选题后所导致的变化。
三、完善“考试目标与要求“部分的文字表述
此部分也只是语言描述的微调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四、英语考试内容改革举措
1. 完善新题型、突出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对语法填空题的题干说明部分进行了完善。将原有题干中的括号去掉。将语法填空的题干部分的阐述改为:阅读下列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这样的改动可以更加清楚的指导学生在练习题型时的思路:语法填空题所填内容只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没有提示词,主要填写一些语法功能性的词语,这种情况就只能填写一个词。第二种是给提示词的情况,是根据所给的提示词写出正确的形式。此种情况可能会出现两个或更多的词的情况。需要考生注意的是: 提示词类题和纯空格类的题的比例在出现了6:4的情况,这说明,语法填空题的考点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语法填空这一题型的逐渐成熟,纯空格类题呈现增加的趋势,这表明题目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语法填空题的备考建议是要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尤其是基础知识的储备。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加强对考纲所列出的3500词的记忆与复习,灵活掌握单词的拼写、词性、搭配及词义的拓展,要特别注意常考动词的特殊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情况。语法知识方面尤其要掌握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正确使用,名词的单复数,连词的选用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比较级的正确使用等,当然介词、代词、冠词的基本用法也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做给提示词类的题时,首先要分析句意和句子的结构,确定空格处该填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还是其他词类。如果要填谓语动词,要考虑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以及主谓一致的问题;如果需要填非谓语动词,则要准确判断应该用哪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若是词性的变化,那就要考虑空格处应填的是形容词、副词还是名词等。纯空格类题目的特征是以虚词为主,而且只能填一个单词,包括介词、冠词、连词等。
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根据句意和逻辑关系,做到意义完整、逻辑通顺、形式正确。为此,考生在备考阶段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语篇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2. 结合学科特点,凸显高考的育人导向
英语《考试大纲》在保持稳定的大前提下有一点必须注意,教育部考试中心强调了学科素养、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英语学科的考试命题中,也就是高考英语试题要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体现。中学外语教学中要渗透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外语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更是为了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养成国家情怀,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发展保持信心。
3. 选材呈现特色化的趋势
高考英语文章的整体选材既借鉴了英语国家文化、科技中积极励志的元素,也兼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元素。备考时考生要在这方面有所侧重。
4. 书面表达的体裁以应用文为主。
新课标全国卷的书面表达体裁仍然会以应用文为主,以考查书信和电子邮件为主,话题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这种考查方式不仅体现了高考重视对考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而且还引导考生关注英美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考注重在一个比较真实的交际语境中让考生把英语当作一个工具使用,为考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书面表达的备考建议是考生应该加强审题的训练,熟悉英语的五种简单基本句型,写好英语简单句。背课文和范文佳作,并且模仿其中的高级表达,学会使用这些高级表达来润色自己的文章。熟悉和了解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以及得分档次。加强书写的工整和美观。
总之,高考越来越注重考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考生应针对高考的特点和考纲的要求注重能力和知识的并重。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强化词汇,句子的基本结构,以及长难句的分析。针对考纲中列出的24个语法项目要逐个梳理,重点突破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连词、介词、冠词、形容词和副词、复合句的使用上。对构词法和成分分析也不可忽视,增加词汇的储备、提高解题能力。二轮复习时,要建构知识网络,按照高考题型有计划的专题专练,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的高考英语试题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导向,就是提倡英语学习当中不要过分钻研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而应更多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考生一定要在语言运用和写作部分,多下功夫。
[关于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篇7:广东:普通高考广东卷考试说明解读
今年5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发了《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这是教育部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省区年高考而制订的。
由于四个实验省区的高考方案各不相同,教学水平各不相同,开设选修课也各不相同,教育部要求各实验省区在坚持统一的《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的指导原则,结合本省区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符合本省区的《考试大纲的说明》。根据这一要求,广东省教育厅在广泛深入研究基础上,制订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审定批准,我省《考试说明》现已印发。教育部《考试大纲》及我省《考试说明》既是2007年我省普通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参加2007年普通高考考生的复习依据。
制订我省2007年高考各学科《考试说明》,立足于推进高考改革,促进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是落实我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后高考新方案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制订过程充分深入了解了我省2007届高中毕业班各学科教学的实际进程,进行了适当的测试,反复征求了学科专家的意见,并经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专家审定。
一、编制我省《考试说明》的基本原则
(一)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充分考虑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际进程。《考试大纲》规定的每学科的必考内容全部作为考试内容;每学科选考内容的确定则根据我省高考方案的要求及各学科选修课开设的实际情况,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确定。
(二)确保高考的公平与科学,切实减轻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在《考试大纲》范围内做减法,避免因考试内容繁杂不合理地加重高中生的课业负担。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制定科学的命题指导思想,既要实现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又要正确引导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三)命题以能力立意,强化对基本素质的考查;学科考试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夯实基础,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四)根据我省高考方案科目设置的特点及各学科选修课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学科的考试内容。除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外,各学科选考内容均在《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规定范围内。选考内容通过设置选做题方式,让考生选做。各学科的选考内容分值的比例在该学科总分值的5%~10%之间。
(五)符合选拔性考试规律,确保平稳过渡。
二、我省《考试说明》的特点
(一)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及我省高考方案,细化了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要求。
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范围。我省《考试说明》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高考的目的与规律,明确了各科目的命题指导思想,规定了各科目的试卷结构、难度要求;根据我省中学学科教学的要求与实际确定必考与选考内容;提供了题型示例。教育部《考试大纲》与我省《考试说明》共同构成2007年普通高考广东卷学科命题与考试的要求。
(二)在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内确定我省各学科考试范围与内容,对广东考生更有针对性。
教育部《考试大纲》是对2007年高考各学科的总体要求,面向全部实验省(区)。根据我省高考改革的需要与高中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考虑到高中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深入,从符合我省中学教学实际、减轻高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出发,在确保高等学校招收到高素质的合格新生的基础上,我省《考试说明》各学科考试范围与内容在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内做减法,使2007年高考广东卷更符合广东考生的学业实际。
(三)既反映高考改革的特点,又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既有必做题,又有选做题。
教育部《考试大纲》在明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充分反映了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程内容在共同基础要求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的理念。《考试大纲》不仅指定了必考范围,还设置了选考内容,允许考生在选考的范围内可选择题目。我省《考试说明》认真落实了教育部《考试大纲》的新要求,除英语科、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外各学科既设置了必做题,又设置了选做题给考生选做。并根据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考试的规律,合理地设定了各学科选做题比例。这既符合高考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高中新课改实验的进行,为基础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
(四)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只考共同必修内容,全部采用选择题。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是我省高考新方案中的指定选考科目。设置的目的是发挥高考对中学课程开设的指引作用,检查考生掌握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达到共同基础要求的水平。根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对相关学科的必考要求,结合这两个科目的考试目的,我省《考试说明》具体确定了这两个科目的考试范围是相关学科的共同必修内容,反映对合格高中毕业生的基本水平要求。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体现降低难度的指导思想。
(五)各学科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持稳定性。
我省《考试说明》根据教育部《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考试内容上充分体现了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认真研究了各学科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考试形式、题量、题型等方面保持了稳定性,体现平稳过渡的指导思想。
篇8:全国统一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日前正式出版,与相比,20的《考试说明》变化主要有三方面:试卷不分第Ⅰ卷、第II卷;参考样题略有变化;考试内容略有调整,以下为考试说明具体内容: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发布:语文 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发布:英语 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发布:文综 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发布:理综 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发布:文科数学 北京市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发布:理科数学北京考试报报道:
不分第Ⅰ卷、第Ⅱ卷是明年高考试卷最大的变化点。2011年参考样题略有变化。语文参考样题略有变化;数学参考样题在20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文科综合更新了10道参考样题,更新题目均出自年高考北京卷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其中地理参考样题更换了5道,历史参考样题更换了4道,政治参考样题更换了1道;理科综合参考样题总量有所增加,由75道增加至83道,其中选择题共增加6道,非选择题共增加2道,使得体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试题更加丰富。
2011年考试内容略有调整。语文背诵默写的篇目略有调整;英语附录5词汇表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增加了数词、月份、星期和主要国家名称及相关信息;文科综合考试范围的个别条目在表述上进行了微调;理科综合的生物知识内容表中的少量内容进行了调整.
篇9:历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精选
主要变化有:
历史科目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返回目录
高考历史考纲:解读
选考板块的变动,从具体内容上“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没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改革”,原先的九次改革,现在只保留了六个,阿里改革、宗教改革以及梭伦改革被删掉。建议把宗教改革和梭伦改革放到选修里讲为宜。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强知识考察的力度。
>>>返回目录
高考历史考纲:备考范围
第一维度必备知识,这是备考的基石,但这并非最核心考察要求。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纯知识性考察,可以说逐年递减。考生仅需要对核心主干史实有准确把握,对关键历史概念有明确解读,对重大历史现象有合理认识即可应对考试要求。大规模的死记硬背并不能有效提高考试分数。这次修订中删除了三个无关痛痒的选考版块目的也在于希望考生集中精力强化核心知识的习。
对策:建立合理知识框架体系,强化主干知识点理解。
第二维度——关键能力,这是备考的趁手工具。高考历史对考生注重四个基本能力的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简单说要读的快,评的准。近年考题多注重特点归纳、现象说明和素材评价,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取正确的信息进行符合学科特征的评价。首先就要求考生能快速阅读,然后能结合核心知识进行合理评价,这就涉及第三层级的话题,学科素养。
对策:强化阅读能力培养,坚持一定量的刷题训练(练习建议:每分钟一道选择为标准时间,每天12题;每分钟300字为标准,每周两个以上大题)。
第三维度——学科素养,这是备考的框架。很多时候考生写而不得分,答而不踩点。关键问题就是学科素养不达标。历史学的学科素养对高中生而言应当涉及三个方面——历史常识、基本史学方法论和历史意识。历史常识其实和语文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相通之处,就是储备更丰富的中华文明发展信息;
基本史学方法论则要求考生能具备基本的史料可信度辨析能力和观点合理性论证能力,能识别史料可信度,能认识观点形成合理性;历史意识要求考生能用历史的标准而非个人的主观标准去分析问题,能准确的运用文明史观、全球观、现代化史观等观念去认识历史现象。这是当前历史高考中最为侧重的学科考察方向。
对策:注重史学常识的积累;注重方法论类历史题的练习。增加人文社科类文章的阅读,培养学科分析能力。
第四维度——核心价值,这是备考的灵魂。简单的说三观要正。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核心灵魂,考生备考自然不能脱离核心价值。比如民主法治、公正平等,必修一中相关政治制度、必修三中相关思想进步历程就必须核心关注;再比如敬业诚信、文明富强,必修二中相关经济制度的完善,近代化历程的发展就必须核心关注。
>>>返回目录
篇10: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06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在考查目标上没有变化,要求仍然是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识记 A
①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试题看,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也以常用字为主。
②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包括对写作的要求),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中问题比较多,甚至包括新闻报道、学校教材等正式的书面资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比较混乱,因此在高考中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确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多次正式颁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出版总署1951年9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因此标点符号也是有“法”可依的,至少有些最基本的规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正是出这类题目的依据。换句话说,试题中出现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比较明显的和没有什么争议的。而目前尚未规范或者有争议的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当然不会也不应出现在考试题目之中,即使句子中涉及到这类问题,在考点上也应该回避。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②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③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项内容的考查,可以用客观性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④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⑤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这类试题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平日头脑中积累的材料。学生答题,不可能全都与参考答案一样,只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就应视为达到要求。
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常见修辞方法规定了8种。这8种修辞方法中,“借代”虽然没有列在教学大纲里,但考虑到它应用较多,学生又熟悉,需要考查,就列在这里。
⑧在语言应用题方面,06年广东高考将增加2分,且将增加一道新的语言应用题型。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 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以古代为主)
② 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本条①②两项有文字修改,原大纲的表述没有考虑到作家,修改后考查的目标就明确了。
这类考查常常是与中国重要作家极其时代和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极其国别和代表作综合在一道进行。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这里所说的“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即使难度相同的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对所谓“浅易”程度的不同认识。因而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
《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了A“理解 B”“分析综合 C”“鉴赏评价 E”三项,三项之下又总共提出九条具体要求。“理解”中第一条常见实词的含义,第二条常见虚词的用法,第三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语言方面的要求。这四条着重要求理解,能力层级均为B级。“分析综合”中第一条筛选信息,第二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条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内容方面的要求。这三条着重要求分析综合,能力层级均为C级。“鉴赏评价”中第一条鉴赏,第二条评价,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从这些具体要求的设置中可以看出,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首要条件;而对于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是掌握古代诗文的主要目的。
古代诗文阅读有有一处修改,即“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在其他方面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是现代社会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从事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我们从阅读文章中或学习新知识、或了解社会动态、或欣赏文学作品等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包括了“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里将着重探讨对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一般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知识”。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选这样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这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关于文学作品阅读,仍以散文为主。题量上减少一题,由原来的5题减少为4题。赋分上也有可能受影响。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作具体说明。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常用应用文体,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这里表示考生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一般只要求会写上述几种文体,不搞文学创作;但是,如果高考试题中说明“文体自选”,考生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小说、故事和寓言等等文学体裁,也是符合要求的。
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
基础等级包括: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包括: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发展等级包括:①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写作内容有一处修订,即发展等级“深刻”一项中“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
作文评分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5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
补充一点,07年广东高考将更重视学生写错别字等方面,根据最新消息,07年高考作文将加重对错别字的扣分,由原来的“每3字扣1分直到扣满5分为止”改为“每1字扣1分且不封顶”。这种方式可能过多过少会影响06年高考语文作文的评卷。
六、 广东卷
整卷共 24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占 33分(减少3分,其中1分放在翻译或诗词鉴赏,2分放在语言应用);第二部分,占 117分。
1. 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27-29分
2.古代诗文阅读(含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33分
3.现代文阅读,28-30分(由原来的5题改成4题)
4. 写作,60分。
★ 湖南省高考政策
【高考英语课标卷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共10篇)】相关文章:
古诗文阅读习题2022-12-26
新语文高考考纲的诗歌鉴赏题设计2023-05-19
英语课标2022-06-03
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大与小的选择2022-12-30
新课标1高考英语作文题目:信约稿2023-10-18
全国3卷高考作文题目资深老师点评及2023-10-25
学习培训邀请函2023-09-17
高考语文高分答题技巧及时间分配2022-12-22
高考时政范文800字2022-10-16
高考满分作文:船主与漆工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