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

时间:2022-10-19 07:44: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精选5篇)由网友“不打诳语不拉不拉飞”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

篇1: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论文

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论文

现在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存货管理软件往往仅提供一种成本结转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一般的进销存企业尚可使用,但如果对购入成本相当敏感,或对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企业,这样的软件就显得不足了。

企业存货在发出时要对发出成本进行结转,会计上成本的结转有多种计价方法,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损益、资产负债表甚至纳税额都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软件进行存货管理(通常称为进销存软件)前,必须加强成本计价方式的理论研究,以提供完美的存货管理解决方案。

据实选用成本计价方式

一般说来,当存货发生实物流转后,也就产生了成本流转。理论上,存货的成本流转额按照成本计价的原则,应当等同于购入实物的成本额。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存货品种繁多,流转额非常大,成本流转额很难完全匹配实物流转额。因此,在发出存货时,就要按照一定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最终使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尽可能接近存货的采购成本,使因采用不同成本计价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变得最低,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通常来讲,存货发出时有两种成本计价方式: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前者又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五种计价方法,后者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软件前,要结合这几种成本结转方法的管理特点和计算机管理的优势,综合考虑。一般说来,这几种方法在软件设计中都应该提供,用户在使用软件时,自行选择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成本结转计价方法。

现在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存货管理软件往往仅提供一种成本结转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即一种平均价格。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一般的进销存企业尚可使用,但如果对购入成本相当敏感,或对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企业,这样的软件就显得不足了。如目前现代企业管理中广泛流行的成本管理,其对成本极为敏感。再如在医院,仓库存储部门要对各医疗科室领用的各种存货成本进行精确计量,因此必须采用成本计价的另一种方法―――个别计价法。

主要方法的比较

既然用户有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在开发软件前,就要仔细调研,对会计学要有相当的'理解,这样开发出来的软件才会既有功能上的完整性,又具有充分的适应性,而有些软件开发者往往只了解存货管理的皮毛,就贸然动手,一发现问题,再推翻重来,导致开发成本一再增加。现针对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作一介绍,供参考。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其成本属于实物成本,计算机处理时成本价格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货时用户只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成本单价。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额。该方法的出货成本是按最早的购货价格确定的,用户不能随意挑选存货价格以影响当期利润,因此其存货成本最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能较好的反映资产负债表存货的价值。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后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和先进先出法一样,其成本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出货时由用户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按照和先进先出法相反的顺序分析获得成本。该方法的出货成本是按最近的购货价确定的,用户也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影响当期利润。由于后期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较早期高,因此计价成本可能较高,故可使本期利润降低,但该方法也因此符合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

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对出货成本进行个别计价,适合于对成本较敏感的企业,如大型医院,存货部门购入存货后,要由各部门领用,在成本核算较严格的情况下,各部门的领入成本直接和效益奖金挂钩,这时候必须对成本进行个别计价,即必须按照部门所需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在计算机处理上,必须使用户既能录入数量,又能录入成本单价。该方法最接近会计上按成本进行计价的原则,但相对也比较复杂,即使采用计算机,工作量可能也比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

4、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的全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必须到月底才能获得成本价格,和计算机即时即得的管理特点相违背,因此没有采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动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因为其简单性,是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程序时,可能不知道这种管理方法的会计学名称,但都采用该方法的管理思路。按照这种方法,在入库时,计算机增加存货的库存量和库存额,在出库时库存额除以库存量即为单位成本。该方法是手工管理下非常繁琐的一种方法,但在计算机管理下却是程序设计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因此大多数软件供应商都把这种方法作为存货管理的主要方法。

6、计划成本法:这种方法按计划成本进行度量,在每一种产品上设置该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额,出库时由计算机自动获得该成本。计划成本法下计划成本额的确立需要相当的可操作性,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使之具有充分可行性的基础上,但确立的存货计划成本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存货管理软件中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并不多见。

7、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由计算机计算出上期毛利率,然后算出出货成本,用户只需录入数量。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和加权平均法一样的弊端,是一种由月末推算月初的管理方法,并不适合用计算机来处理。

对于以上几种存货成本结转方法,软件设计者和软件使用者都应充分理解,慎重确立适合本单位使用的成本结转方法,一经确定,则不能轻易改变,因为这种改变,往往并不仅仅是管理模式的改变,也往往存在着因成本结转方法的改变有可能导致计算机处理混乱的风险,必须慎之又慎。

篇2:逐步结转分步法和成本会计论文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成本会计论文

在实际工作中造纸纺织冶金和机械制造等企业由于产品生产类型表现为大呈大连式或装配式多步骤生产,并且这些企业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此时我们就应该采用分步法来计算产品成本另外,在这些企业中,由于有的企业需要单独计算每个步骤所生产的¥成品k本.而有的企业出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考虑,不计算每个步骤所生产的¥成品成本而只需要计算每个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于是,对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就有了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相应地,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也就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

分步法是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法,而且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所以,为了更#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笔者认应在这两种方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总结。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逐#结转分步法是指逐步计算并结转每步骤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的方法因此,逐步结^分步法也称为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不计算和结转每步骤半成品成本,只将各个步骤中应计入相同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从而求得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的方法因此,平行结转分步法也‘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二、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逐#结转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呈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这类企业主要又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半成品可对外销售或虽不对外销售但需进行比较考核的企业.二是半成品同时为几种完工产品(产成品)消耗的企业.三是实行厂内k济核算的企业平行结转4步法主要适用于成本管理上要求分步归集生产费用,但不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呈大批装配式多步骤生产企业这是因为大呈大批装配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各生产步骤所生产的半成品的种类一般比较多,而且这些半成品主要满足最终完工产品的使用,很少单独对外销售以为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平行结“分步法另外,若¥呈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仅本企业下一步骤继续加工,不准备对外出售,也可以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三、两者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逐#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产成品)及其所经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即前面步骤按半成品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来归集生产费用,最后步骤按完工产品(产成品)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来归集生产费用平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产成品)及其所经生产步骤即每一步骤都按完工产品(产成品)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来归集生产费用。

四、两者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不同

逐#结转分步法由于其成本计算要求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而且其主要适用大呈大itfc连续式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因此其实物?转移半成品成本也结转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无论是大呈大批装配式多步骤生产企业,还是大呈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上一步骤所生产的半成品实物转入下一步骤进行装配(或继续加工>,其半成品成本都不计算也不结转,即半成品实物转移而成本不结转。

五、两者月末待分配的对象以及待分配的生产费用构成内容不同(仅针对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月末需要在广义的完工产品与狭义的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这里的广义的完工产品包含前面步骤已经完工的半成品和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产成品狭义的在产品是指各个步骤正在加工尚未完工的在制品待分配的i产费用金额是指各个步骤每月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即等#各个步骤每个月的期初生产费用加上该月该步发生的生产费?用再加上该月上步骤结转过来的半成品成本之和由此可以总结,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为品种法的多次连续使用,即前面各步骤需要将该步骤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在该步骤的半成品(广义完工产品的范畴)和该步骤的在产品(狭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最后步骤则是将该步骤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在最终的完工产品(即产^品.也就是狭义的完工产品>和该步骤的在产品(狭义在产品>之间进行^配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月末需要在狭义的完工产品与广义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这里^狭义的完工产品仅指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产成品广义的4产品既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本步骤狭义在产品包括本步骤已经加工完成并转入后续各生产步骤,但尚未最终制成完工产品(产成品)的半成品(后续步骤的狭义在产品>待分配的生产费用金额则是指各个步骤每个月的期初生产费用加上fe月该步发生的生产费用之和需要指出来的是,<呈大批装配式多步骤生产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月末每个步骤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则需要在广义的完工产品与狭义在产品之间分配这里所指的广义完工产品与狭义在产品与逐步结转分步法中所指的h义完工产品与狭义在产品相同,但每个月每个步骤分配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只包括该月该步的期初生+费用加上该月该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上步骤转入过来的半成品成本,这点又与逐步结转分步法不同。

六、两者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逐#结转分步法下,由于要求逐步计算并结转每步骤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因此,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要按完工产品(产成品)及其所经过的¥产步^的半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从而来归集每个步骤生产费用并计算半成品和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由于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只需要计算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产4品)成本的“份额”所以,在k行成本计算时,只需要按完工产品(产成品〉及其所经过的k产步k作为成本计算对^来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从而来归集每个步骤的生产费用并计算每个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彳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最后把每个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的“份额”进行平行汇总,就可得出完工产品(产成品〉总成本。

七、两者提供成本管理资料详略不同

在ii步结转分步法下,由于半成品成本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至下一步骤,因此,从各个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可以反映出各个步骤完工产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的水平以及本步骤加工费用水平,从而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而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由¥不计算和不结转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未,只计算各个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所以就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以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不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

八、两者成本计算工作繁简不同

在ii步结转分步法下,由于要求逐步计算并结转每步骤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才能计^出完工产品(产成成本因此,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成本计算工作繁重,而且下一步骤产品成本的计算需要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这样就需要逐步等待,工作效率低而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由于不k求计算半成品成本,k需要计算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产^品>成本的“份额”因此,¥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各步骤的计算工作可同时进行,这就<大简化和加速了成本计算的工作。

总之,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有利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企业产品生产类型的特点以及成本管理的要求合理选择并加以应用

篇3:材料成本差异与结转的处理方法

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属于超支差异,反之属于节约差异,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总结起来就是:“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备考资料

篇4:浅析通货膨胀下商业企业成本计价和结转毕业论文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改革中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货膨胀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持续过热必然会引起商品成本增加,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物价大幅上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对商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一、通货膨胀的时代

通常来讲,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实物价格上涨现象,即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通货膨胀下,经济的增长率也会持续提高,通货膨胀率也不断地上升。实际上,经济理论和实践上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有益处的,但持续的、过度的、明显的通货膨胀则会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多恶劣的影响。通常认为,通货膨胀率如果在3%~5%的范围内则是适度的,若超过5%就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这表明,货币资金在遇到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会因为购买力降低而遭受损失。

通货膨胀下企业要承担银根紧缩带来的经济减缓,而且逐渐上升的利率也会使资金成本大幅提高。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即是货币量的通胀,又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价格调整和产品结构悄然变化造成的。通胀既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涨,也表现为商品与商品的价格有升有降,价格体系和有效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商业企业必须准备面临的情况。

二、通货膨胀下商业企业的成本计价和结转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企业的成本计价和结转出现严重失衡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十分严重。这时,企业如果采用流通中的货币作为衡量自身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基准,就会丧失其真实性,造成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的货币衡量结果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企业的成本计价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

现阶段我国主要采取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要求每项记录均以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客观的记录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但在货币价值变动剧烈,尤其是通货膨胀时期,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客观性、实时性、有效性,这种计量方法使得在不同时期获得的相同资产所付出的资源相差很大,从而导致企业同一时期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在会计的一般核算中,成本是受物价影响最大的因素。因为成本的变动直接受现行市场上生产原材料价格、固定资产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要求增加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其他各种成本,同时出于趋利因素的影响,企业会储备更多的原材料,无疑加剧了企业成本的上升。

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投资与存货之间的资产成本计算结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比性,究其原因在于资产的市场账面价值已经背离现实。货币资产的期初和期末的资产性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同时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有很大偏离,这些都导致企业的成本结转无法真实计量企业的成本与收益。

三、简述商业企业在通货膨胀下财务的应对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的商业化企业通常都将资本的运营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怎么样运营资本自身的价值才能让企业的整体价值最大化成为当今企业经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通过成本计价和结转的有效方式减轻企业压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转移通胀压力

商业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库存商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附加价值,以及搞好售后服务等方式,使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可以将原材料上涨的价格加到商品品价格中,将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效转移给社会。

(二)改进折旧方法

在财会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应该尽量缩短折旧期限,加速折旧的过程,从而达到遏制通货膨胀不利影响的目的。这是由于在通胀的状况下,折旧不受影响,晚些时候发生的折旧可以使一部分税收有所减少,这可以削弱由于通胀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企业投资经营项目的净现值。

(三)在通货膨胀时,企业应保持净债务人身份

近年来,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只要企业能保持净债务人的地位,就可以从中获利,这是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货币购买力下降,企业若保持净债务人的身份,那么从货币性负债上获得的收益会超过从货币性资产上所遭受的损失,这样就可以得到购买力净收益。当然,这种情况是在利率低于所设想的通涨率时出现的。同时要防范商业企业负债率过高造成的财务风险。

(四)对实物性的资金管理采用超额储备法

这里所说的实物资金,主要是增加库存商品。增加库存商品可以保证商业企业的正常运转,经营更具弹性。利率上升的变动,货币性资金的持有量会相应减少,这时更多的购置实物性资产是一个很好的规避方法。因为在通胀的情况下,实物性资产价格的上涨速度将远远超出利率的上升速度。在这个时候,购买实物性资产,不仅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更可以抵御由于通胀带来的压力。增加库存商品应重点考虑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价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防范产品供求和价格体系变化带来的风险。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方法,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可以有效减轻商业企业成本及结转所承担的巨大压力,为企业平稳的度过通货膨胀这一难关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志红.企业成本计算方法概述.成本管理[J]..9

[2]李正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经济观察报[J]..3

篇5: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一、前言

上市公司出于完成财务计划、维持或提升估价、增资配股、获取贷款、保住上市资格等目的,常常采用各种手段虚报利润。在形形色色的利润操纵手法中,资产造假占据了主要地位。我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财务报表舞弊案绝大多数与资产项目的造假有关,其中资产计价舞弊是资产造假的惯用手法。而存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其项目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又导致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存储的各种有形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对应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因此该科目的变化对企业损益、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和所得税额都能产生一定影响。

二、存货的计价方法

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以往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发、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

从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计价方法的'特点: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农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社会服务业中酒店餐饮业等其存货相对而言不易保存或是烟酒等价格不菲的消费品,先进先出法还可应用于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存货种类少,数量少的企业,一般企业都是将先购入的商品先出售,采用先进先出法符合其实物的流转过程,便于经营管理和控制。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加权平均法由于其使用起来最为方便,而且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存在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其作为一种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使计算出单位成本平均化的方法,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

3.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个别计价法用于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业、大型设备制造业,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存货,数目不是很大,容易辨别其所属批次,便于将成本按最终产品归集进去,还适用于开发产品。

4.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对发出存货按量近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销售利润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低,但是,当期销售收人能与当期销售成本相配比,能够反映出当期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后进先出法是当前我国存货计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5.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发出成本的核算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有高估本期利润的效果。

三、存货计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对当期利润产生明显影响。当存货的市场价格处于波动时,存货的计价方法会对当期利润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发出成本的核算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有高估本期利润的效果。如南洋实业的97年报显示,由于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由1996年的17.6%上升到1997年的18.9%。由于上销售毛利率的变化,使得公司1997年的主业利润增加了2474万元。

四、新旧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新的“存货”准则,在存货管理办法上,取消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这两种方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取消后进先出法对企业的影响?

新准则是对原有会计准则的一次重大变革,其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重大而且深远。首先会使上市公司业绩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进而引起资本市场资金流向的变动。但就长期而言,由于新准则比旧准则在理论上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增加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减少了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从总体上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含金量,为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今年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首次执行年,投资者在解读上市公司会计报告时,应结合经营业务对其利润增减加以分析判断。虽然实施过程中会引起资产、权益、利润的改变,但是不会改变其正常的经营业绩,所以既需要投资者认真分析数据,更需要多方监督,使新准则的实施更加规范完善,以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虹,等.财务一点通,中国商业出版社[M],2000年

[2]张力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M], 2005年

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物料流转成本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七章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研究论文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中级会计实务难点、疑点精讲》问题解答

浅析企业会计制度体现的会计核算原则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
《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如何选择存货成本结转(精选5篇)】相关文章:

会计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152022-04-30

企业会计制度2022-12-08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2023-10-07

新会计制度2023-12-25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23-01-20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2023-01-15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2022-09-09

会计模拟实习的心得体会2023-05-20

会计模拟实习工作总结2023-08-06

会计基础实训报告怎么写2023-09-2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