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精选6篇)由网友“可乐不加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欢迎大家分享。
篇1: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1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订了一批临床路径;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请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导医疗机构结合实际,细化分支路径并组织实施。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一、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控和绩效考核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具的作用,实施医疗服务全程管理,同时将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要求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二、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
要注重研究临床路径实施后医疗服务的收费情况,科学测算相关疾病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三、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
通过临床路径合理测算单病种付费、按疾病相关诊断组付费(即DRGs付费)等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有效推动支付方式改革。
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要提高临床路径实施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率,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实时管理和全面统计分析。
我委将适时组织对各地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调研。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12月2日
相关阅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增强诊疗行为的计划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不合理医疗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精细化、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了《通知》。
二、制定过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制定了一批临床路径,并根据有关学协会、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意见,进行了论证完善。在此基础上,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上发布。
三、有关要求
《通知》所发布的`临床路径,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执行。《通知》要求各地重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一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控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二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三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四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你可能感兴趣:
1.关于做好20“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2.关于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3.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4.“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5.关于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项通知
6.某市年度病残儿童监定工作相关通知
7.关于做好流感等疾病防控工作通知
8.世界帕金森病日北京义诊通知
9.碘缺乏病日宣传工作通知
篇2: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订了一批临床路径;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请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导医疗机构结合实际,细化分支路径并组织实施。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一、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控和绩效考核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具的作用,实施医疗服务全程管理,同时将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要求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二、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
要注重研究临床路径实施后医疗服务的.收费情况,科学测算相关疾病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三、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
通过临床路径合理测算单病种付费、按疾病相关诊断组付费(即DRGs付费)等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有效推动支付方式改革。
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要提高临床路径实施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率,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实时管理和全面统计分析。
我委将适时组织对各地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调研。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12月2日
相关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增强诊疗行为的计划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不合理医疗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精细化、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了《通知》。
二、制定过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制定了一批临床路径,并根据有关学协会、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意见,进行了论证完善。在此基础上,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上发布。
三、有关要求
《通知》所发布的临床路径,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执行。《通知》要求各地重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一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控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二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三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四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篇3:医院内一科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医院内一科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我科20xx年4月01日~20xx年xx月31日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7例,全部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其中2例因未愈患者要求出院、1例因医保结算原因(不可控变异),退出临床路径,实际完成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4例。34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9天,最短7天,最长18天,平均住院费用2964.8元。34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低蛋白血症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呼吸衰竭1例,合并低蛋白血症1例,11例合并有合并症的病例视为变异,但不影响第一诊断(即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治疗方案,不需特殊治疗,故仍进入临床路径;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有一例患者间隔21天再次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分析原因可能是第一次住院未完全治愈,3例患者超过标准住院天数(住院天数16~18天),其中1例原因是患者影像学资料吸收不明显,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例因推迟复查异常指标、1例因病情较重,但3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病情稳定,未予特殊治疗,故仍按临床路径完成诊疗;其余31例患者住院天数符合标准住院天数,费用控制较好;20xx年4月01日~20xx年xx月31日科室收住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42例,有5例因入院后确诊时超过48小时,故未进入临床路径,20xx社区获得性肺炎入径率88.1%,变异率29.7%(不可控变异率8.1%)。
经验及体会:
1、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2、良好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开展。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积极性,适宜的处罚制度可以保障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存在问题:
1、病种选择单一,病例数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部分病例未严格按标准流程实施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4、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5、护理单元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介入较少。
6、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项目数据无法提供,统计工作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评估、监督规范工作开展困难。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科室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今后深入执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诊疗流程、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相关医疗纠纷及事故,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加强对临床实施小组的监督,保障已制定的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切实在执行。
4、制定并完善奖惩制度,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单病种的落实、执行。
篇4: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
发改价格[]68号
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卫生计生委(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国家启动了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各地积极选择部分病种进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对规范诊疗行为和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33号)、《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1431号)有关精神,深入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逐步扩大按病种收费范围
各地要在前期改革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按病种收费的.病种数量,重点在临床路径规范、治疗效果明确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领域开展按病种收费工作,鼓励将日间手术纳入按病种收费范围。各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都要选取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收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底前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各地要抓紧制定推进按病种收费的实施细则,于20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二、合理确定具体病种和收费标准
结合各地前期试点和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按照诊断明确、技术成熟、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原则,我们遴选了320个病种,供各地在推进按病种收费时使用(具体目录见附件)。相关病种技术规范,将委托有关行业学会或协会,统一对外发布,作为各地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制定收费标准的参考。各地可在国家公布的320个病种范围内选择开展,也可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具体病种。
各地要按照“有激励、有约束”的原则制定病种收费标准,逐步建立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收费标准要以医疗服务合理成本为基础,体现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参考既往实际发生费用等进行测算。按病种收费标准原则上实行最高限价管理。按病种收费标准包含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诊断与治疗等全部费用,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最终达到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检查检验、护理以及床位、药品、医用材料等各种费用。在病种费用外不得另行收费,不得将入院后的检查检验费用转为门诊收费。
三、扎实做好按病种收付费衔接
各地价格、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按病种收费和付费改革的衔接,充分发挥按病种收付费的协同作用,形成政策合力,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降低群众个人费用负担。医保经办机构要结合本地实施按病种收费的病种,综合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和参保人员负担水平等因素,通过与医疗机构进行谈判协商,合理确定相应病种的医保付费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四、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政策
各地在改革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狠抓政策落实。各地价格、卫生计生部门要制定出台考核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工作的政策措施,强化激励约束,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按病种收费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按病种收费监督评价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病种费用变化、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医疗机构不得推诿重病患者,不得无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分解患者住院次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强化基金预算管理,完善谈判协商机制,科学制定按病种付费标准。
医疗服务实行按病种收费是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定价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手段。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在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过程中,要强化新闻宣传,正确引导舆论,为推进按病种收费创造良好环境。改革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报告。
附件:320个病种目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7年1月10日
篇5:医药行业又一次大震动--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探索
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作支持,这种临床路径管理的方法如何与我国医院一直以来偏行政化的管理体制相适应,也是存在的一个问题,
临床路径管理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在全国23个省110家较大规模的医院试点,并逐步建立部分疾病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今年内,北京市将在原有试点医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实际上,临床路径的实践工作在很多医院早已开始,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华西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都相继引入,从这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经验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均有所下降。
按照卫生部的统计,我国卫生总费用为19600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3.6%,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简单计算,分担给每个人的卫生费用是1500多元。鉴于近些年来卫生费用的迅猛上涨,加之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出现的诸多问题,临床路径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路径的实施,一方面使得整个治疗程序规范化、透明化,由此削弱医生的相对信息优势,减低诱导需求的可能,缓解过度医疗;另一方面,对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药品、使用多少、何时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否则,就会受到来自临床路径管理团队和患者的双重监督。
从试点医院情况来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过度医疗、利益医疗等情况大幅减少,整体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以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为例,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后,参与试点的医院中患者平均住院日由5.74天下降到4.95天,平均费用由7063.7元下降到6827.1元,下降了236.6元。其中,费用降幅最明显的医院住院费用由7526元下降到5012元,降幅达33.4%。
尽管如此,临床路径在实施中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一是部分学者对临床路径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临床路径可能控制了过度医疗问题,但也可能导致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供不足而导致误诊,也可能削弱了医生在临床决策过程中的自主权,使医生成为治疗流程的机械执行者。二是统一的临床路径可能带来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现在卫生部出台的临床路径实施试点主要集中在水平较高、设备较好的三级甲等医院,那么设备相对落后的二级甚至某些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医院是否能采用同样的临床路径呢?三是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作支持,这种临床路径管理的方法如何与我国医院一直以来偏行政化的管理体制相适应,也是存在的一个问题。
因此,在进一步推广临床路径的过程中,要立足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现状,建立由主管行政领导和资深专家共同协作带领的实施团队,借助公立医院机构绩效工资改革契机,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的发展。在设计和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软硬件水平的差异,制定适宜推广的、有操作性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库。此外,还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临床路径实施评价体系,坚持执行“实施-评价-修改”制度,根据遇到的问题以及国内外最新进展,持续对其改进、补充和完善,使临床路径具有更广的覆盖面、更强的可控性和适应性,不断发挥临床路径的作用,使其从源头上控制过度医疗,从而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5821722475,电子邮件:895493984@qq.com
篇6: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入组后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依从性;临床护理路径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该病具有气道高反应、病程长和易复发的特点[1],支气管哮喘目前难以根治,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自觉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巩固临床疗效,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符合2008年全球哮喘防治会议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患者男31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7±5.5)岁,平均病程(2.6±0.6)年,中度哮喘39例,重度哮喘18例。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7例,平均年龄(43.1±5.4)岁,平均病程(3.1±0.9)年,中度哮喘43例,重度哮喘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 2. 1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 护士长组织科室所有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此外通过查阅支气管哮喘护理的文献,并咨询临床及护理专家,制定科学的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路径。护士长负责监督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要求按照临床护理路径逐条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 2. 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①入院第1天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向患者介绍科室的环境、主管医护人员,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2],包括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诱发原因、治疗方法、预后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向患者强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重要性。②入院第2天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时间安排,并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呼吸功能及血气变化对第1天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合理安排患者饮食,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同时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向其解释病情,对其的心理进行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③入院第3~4天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召开病友会、PPT演示、专家讲解等形式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的具体方法,包括药物使用剂量、用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亲自示范,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干粉吸入剂和气雾剂的吸入方法[3],嘱患者遵医嘱严格用药。④入院第5~6天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向患者介绍预后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肺功能锻炼。⑤入院第7天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告知患者哮喘复发的机制与自我监控措施,警惕哮喘的复发。为进一步巩固住院治疗效果,患者应在出院后继续遵医嘱用药[4]。同时为患者制定合理复诊计划,告知哮喘发作时紧急处理措施,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锻炼,保持好心情。
1. 3 依从性判定标准[5] 出院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自我监控4个方面对依从性进行综合评价。能够遵照以上4个方面者为完全依从;遵照3个方面者为部分依从;坚持 2个方面及以下者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小结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方法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能使临床护理工作有序的进行,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质量[6]。此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开展,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关于支气管哮喘的知识不断增加,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加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艳郁,孙宏伟,宋玉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对方式、防御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1): 29-31.
[2] 洪晓燕,方跃伟,王建跃,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依从性影响的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14,26(6):631-632.
[3] 张岩,刘晓丽.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29-30.
[4] 王银珂.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效果评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201-202.
[5] 李琳,李辉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对患者依从性影响的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2,16(13):1652-1653.
★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 临床路径总结分析
★ 临床路径季度总结
★ 三甲医院复审
★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
★ 医务科工作总结
【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精选6篇)】相关文章:
医院三甲复审护士心得体会2023-06-04
材料周检查记录表2023-10-21
医政科科长年终工作述职报告2023-12-02
医院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23-07-08
职员季度工作总结2022-11-12
临床年终工作总结2024-03-24
医院九不准自查自纠报告2023-12-25
医务科年终个人总结2023-07-26
公立医院改革经验交流2022-06-13
医务科年度工作总结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