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通用7篇)由网友“怀瑾”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边塞诗——《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希望大家喜欢!
篇1:边塞诗——《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篇2:边塞诗——《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这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作者简介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才调集》作卢弼),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两首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写秋日乡思,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苔阶叶”、“满城杵”、“蟏蛸网”、“蟋蟀声”等),以景衬情,写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写边庭生活,一片悲气弥漫之中又含着雄壮,十分动人心魄。
篇3: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阅读答案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1)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这首诗“语意新奇,韵格超绝”,结合诗歌的第一、二句,找出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并加以分析。
答:
(2)有人认为这首诗虽题名含“怨”,却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透”“更”二字。①“透”,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穿透刀瘢。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其艰险痛苦情形已不言而喻;该字写出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的情形,所以该字又不单写风雪本身,而是说风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②“更”字,增加“寒”字的分量,此句化用了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极言边塞的苦寒。
(2)①“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言同时,无先后;“齐”,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同仇敌忾的豪情。②诗歌前两句对北地的严寒的描写,也正为下文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蓄势。所以这是一首高扬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鉴赏:这是一首写卫戍将士奋起守土卫国的小诗。首句写北风吹飞雪,穿透将士身上的累累瘢痕。负伤过的将士仍在继续顶风冒雪,冲锋陷阵,风雪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苦。次句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分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致的形容,为下文蓄势。第三句写烽火夜燃,传来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写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奋起对敌。全诗格调急促高亢,表现了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中有“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正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篇4:《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古诗鉴赏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古诗鉴赏
原文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作者简介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才调集》作卢弼),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两首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写秋日乡思,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苔阶叶”、“满城杵”、“蟏蛸网”、“蟋蟀声”等),以景衬情,写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写边庭生活,一片悲气弥漫之中又含着雄壮,十分动人心魄。
篇5: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的意思,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的意思,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赏析 -诗词大全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作者:卢汝弼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篇6: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阅读答案及赏析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1.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这首诗“语意新奇,韵格超绝”,结合诗歌的第一、第二句,找 出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并作分析。(5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题虽名为“怨”,却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用字生动的是“透”、“更”。①“透”,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穿透刀瘢。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其艰险痛苦情形已不言而喻;该字写出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所以该字又不单写风雪本身,而是说风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②“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并且化用了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极言边塞的的苦寒。(每字1分,分析3分。)
2.①“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言同时,无先后;“齐”,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同仇敌忾的豪情。②诗歌前两句对北地的严寒的描写,也正为下文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蓄势。所以这是一首高扬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每点3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篇7:卢汝弼的诗词《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原文及赏析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扩展阅读:诗集
秋夕寓居
叶满苔阶杵满城,此中多恨恨难平。
疏檐看织蟏蛸网,暗隙愁听蟋蟀声。
醉卧欲抛羁客思,梦归偏动故乡情。
觉来独步长廊下,半夜西风吹月明。
薄命妾
君恩已断尽成空,追想娇欢恨莫穷。
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
闲凭玉栏思旧事,几回春暮泣残红。
闻雁
秋风萧瑟静埃氛,边雁迎风响咽群。
瀚海应嫌霜下早,湘川偏爱草初薰。
芦洲宿处依沙岸,榆塞飞时度晚云。
何处最添羁客恨,竹窗残月酒醒闻。
鸳鸯
双浮双浴傍苔矶,蓼浦兰皋绣帐帏。
长羡鹭鸶能洁白,不随鸂鶒斗毛衣。
霞侵绿渚香衾暖,楼倚青云殿瓦飞。
应笑随阳沙漠雁,洞庭烟暖又思归。
边庭四时怨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 关于战争的诗词
★ 描写秋冬风的诗句
★ 深秋初冬养生短信
★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 关于冬天的诗句
★ 深秋初冬作文
★ 冬天的风的诗句
【边塞诗——《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通用7篇)】相关文章:
形容景色优美的诗句参考2023-03-02
长城的诗歌2023-08-21
形容大雪的诗句2023-08-09
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经典诗词2022-05-12
高适的诗歌介绍2022-05-07
流字的诗词名句2023-10-31
古今描写春节的诗词2022-05-07
古代战争的诗句大盘点2024-03-27
描写冬风的作文2023-10-07
必修二语文《兵车行》教案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