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写的诗句有哪些(合集8篇)由网友“annara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王维写的诗句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王维写的诗句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简介:
王维(7-761年,一说6—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他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他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他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他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他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他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他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他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他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他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他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他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他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他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3]
上元二年(761年),他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4]
他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篇2:经典王维诗句
经典王维诗句
经典王维诗句
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处:王维《终南别业》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处: 王维《使至塞上》
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处: 王维《渭城曲》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出处: 王维《相思》
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8)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出处: 王维《鸟鸣涧》
10)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出处: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11)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12)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出处: 王维《观猎》
13)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出处: 王维《画》
14)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出处: 王维《鹿柴》
15)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6)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出处: 王维《使至塞上》
17)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出处: 王维《渭城曲》
18)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处: 王维《相思》
19)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出处: 王维《竹里馆》
20)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出处: 王维《竹里馆》
21)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出处: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2)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23)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出处: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4)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处: 王维《送别 》
25)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出处: 王维《杂诗三首》
26)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27)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出处: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28)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9)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出处: 王维《辛夷坞》
30)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31)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出处: 王维《山中》
32)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出处: 王维《送别》
33)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出处: 王维《少年行四首》
34)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出处: 王维《山中》
35)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出处: 王维《鸟鸣涧》
36)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出处: 王维《画》
篇3:王维写归隐的诗句
王维写归隐的诗句
【原文】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中岁:中年。
道:这里指佛理。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见。
林叟:乡村的老人。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翻译】
(我)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兴致来,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回去的时间。
【韵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还家。
【讲解】
第三首《终南别业》,八句全是叙述,没有一个描写句。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就是辋川别业,王维的庄园。全诗说:过中年,很喜欢修道养性,因此在晚年时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也只有自己知道。胜事,即乐事。是什么乐趣呢?例如:沿着溪流散步,一直到泉水尽处,坐在石上看山中云起。或者偶然在树林中遇到一二老年人,在一起谈谈笑笑,忘记回家。
“谈笑无还期”,这个“无”字是平声字,在这里是失黏的。《国秀集》中选录此诗,作“谈笑滞归期”,平仄就粘缀。但恐怕这已不是王维的原作。因为这首诗与前二首不同,前二首的声韵都符合律诗规格,是五律正体,而这首诗的第一、二联,已经不合律诗规格,试看: 中岁颇好道平仄仄仄仄
晚家南山陲仄平平平平
兴来每独往仄平仄仄仄
胜事空自知仄仄平仄平
这四句根本不是律诗,即使把末句的“无”字改为“滞”字,仍然无济于事。我以为王维作此诗,并不要它成为律诗。这是一种古诗与律诗杂糅的诗体,也是从古诗发展到律诗时期所特有的现象。在的诗集里,这种五言诗有好几首。高棅编的《唐诗品汇》里,把这一类诗都编在古诗卷中,这是对的。
《唐律消夏录》的'著者顾小谢对此诗有一段评释:“行坐谈笑,句句不说在别业,却句句是别业。‘好道’二字,先生既云‘空自知’矣,予又安能强下注解。”这两个观点,都使人不解。“句句是别业”,这句解释,似深实浅。既然诗题是“别业”,全诗所写当然是别业中生活。但是,和王维同时的殷瑶所编的《河岳英灵集》里,这首诗的题目却是《入山寄城中故人》。我以为这是王维的原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人妄改。因此,也可知顾小谢的解释是胡说。“空白知”明明是指“胜事”,就是指下面二句所叙的山居生活,与“好道”毫无关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维的名句。对偶工稳,两句一贯而下,是高超的流水对。作这一联,好象极其自然,并不费力,但当时恐怕也曾苦思冥想好久,才能得此佳句。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王维这三首诗,都是正面描写,并无比兴,没有什么寓意,也并不歌颂什么。在诗的创作方法中,这种作法纯然是赋,因此,我们可以一读就解,无须从字里行间去寻求隐藏的诗意。王维诗的风格大多如此,正和他的画一样,用的是白描手法。
附:王维简介
王维(7—761年)
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表示归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篇4:端午节的诗句王维写的
端午节的诗句王维写的
今天端午节,愿你乘坐好运的龙舟,饮一杯消灾的雄黄酒,采一株长寿的艾叶,佩一个吉祥的香囊,吃一个香甜的粽子,有一个祥和的家庭,多一个幸福的'微笑。
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张耒《和端午》
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頴《小重山·端午》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7.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8.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9.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1.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13.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1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1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16.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7.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8.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19.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2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2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2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23.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24.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25.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26.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27.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8.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29.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0.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31.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 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3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 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3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3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39.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4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1.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42.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43.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44.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4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46.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47.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48.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49.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50.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篇5:王维写中秋佳节的诗句
王维写中秋佳节的诗句
王维写中秋佳节的诗句有哪些呢?你知道按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诗句,大家一起阅读吧!
王维写中秋佳节的诗句
王维《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像,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王维《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王维《东溪玩月》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像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王维《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像,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王维《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篇6:王维写山水的诗句
王维写山水的诗句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扩展阅读:王维的诗歌风格
王维在绘画上的造诣,和他在诗歌上的造诣同样高。他曾经在《偶然作》“老来”首中写道:“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自己即以诗画并称,他的画现存不多,但就别人对他的评价(如《封氏闻见记》说他”特妙山水,幽深之致,近古未有。”《纯天集》说他“画绝古今。”)与开南宗画派这一事实而论,足见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设非凡的。
他也很擅长音乐。《集异记》说他年少时,为了得到某公主的帮助,暗定他为该科解头,曾化装伶工赴公主宴,后竟因演奏琵琶新曲《郁轮袍》,得到公主的赏识,夺得了解头。这些当然都是传说,不很可信,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信的:如果他不懂音乐,就很难产生这样的传说,可见他是懂音乐的。
王维生在盛唐时代,受到当时灿烂的文化艺术的熏陶,有高的美术和音乐修养,因此,当他创作诗歌时,就势必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把握住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并将之表现出来,更会用辞设色,更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作者独特的“诗中有画”的诗歌艺术风格,王维诗歌风格的形成,也和他所受前代优秀作家作品的影响分不开。他的一些诗蕴籍、素朴,深受《国风》艺术风格的影响。他累用《史记》中的题材为诗,不失原作慷慨悲壮之情。而其中给他影响最大的,我认为又莫如《楚辞》和陶渊明。
王维不仅采用了《楚辞》形式,发展了它的意境,创作了《登楼歌》、《送友人归山歌》、等许多骚体诗,就是他的近体诗,象《椒园》、《送别》“山中”首诸体,境界精美,且一往情深,颇有哀怨之思,所受《楚辞》(尤其是《九歌》)的影响,也莫不隐约可辨。
王维诗中常以陶渊明自况。《后山诗话》也说:“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足见他对陶渊明的仰慕和陶渊明对他的影响,王维是陶渊明之后成功的田园山水诗人。他们都热爱自然,都具有平和恬静的心情。他们的风格都是浑成的,格调也都是高雅的,但他们的诗歌,也有多不同。其中最显著的是:陶诗着重白描,王诗长于彩绘;陶诗虽善于写景,而表现生活感受居多,王诗虽情景交融,却仍以景物描写为重。同代人中和王维的诗歌风格相近的有孟浩然、祖咏、卢象、邱为等。这些人都是王维的好友,由于他们意趣相同,且都是描写自然景物见长,就无形中形成了盛唐诗歌中的一个流派。他们之中,当然以王维、孟浩然的文学成就最大,因此素以王孟并称。但王孟诗歌之间,也同样存在着显著的风格上的差异,且就给人的印象而论,王诗显得丰润而富有生趣一些,孟诗显得清秀而意趣淡远一些。如问总的成就,则孟诗不如王诗。
王维在诗歌领域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古、七古、五律。甚至六绝诗中都有佳作,他所采用的题材也很广泛。他在唐代诗中是有一定地位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他的诗歌近来却得不到重视呢?在我看来,这主要由于他的诗歌没有深刻地反映出当代重大的社会矛盾,思想性较差的缘故。究其实,王维的诗歌也并非一般没有思想性或思想性不强。相反他却有不少思想性较强、倾向性较鲜明的作品,如《偶然》中的“赵女”首、《寓言》、《夷门歌》、《陇头吟》、《老将行》、《洛阳女儿行》、《不遇咏》等都是。而且其中不少作品的思想性,早已被前代学者所指出加以评论过了。
当然,王维集中最多的还是那些隐逸心情和生活、写田园山水的.诗篇。这类诗歌大都渗透了消极的思想和没落颓唐的感情,但也并非毫无积极因素,《偶然作》中的“日夕”首,描写作者见太行山而思归隐的心情。陈沆就在《诗比兴笺》中评论说:“见朝政之日非,思归因而未能也。”这种对现实、对政治的不满情绪,也明显地表露在《登楼歌》、《秋山中作》诸诗中,此外,就是写啸傲园林、寄情山水的逸兴,也莫不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隐士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他们的不愿与当时的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但又不免感到空虚的苦闷心情,也莫不或多或少地具有认识价值。
这类诗歌还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诗人长期生活在大自然中,对大自然美景具有极深极细致的感受,然后以他特有的诗情画意将这些感受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创造出一个远较现实为高的、优美的艺术境界,能给人以美感,能清新人的头脑,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能激发人爱好美好事物的纯正感情,因此获得了极大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风景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维诗歌中也严重地存在着应该批判的、应该否定的一面,那就是他作品中所表露的佛家寂灭思想和消极出世的人生观。
王维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少年时代活动与诸王贵戚之间,后随贬官在外,晚年又不满李林甫执政,但始终没有脱离过当时社会的上层,没有接触过人民群众,没有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更多的反抗现实的勇气和力量;再加上他全家信佛,受到佛家寂灭思想的影响极深;又掺合着中国固有的道家思想,就无形中形成了他后期的那种消极遁世的人生光和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政治态度,就逐渐从矛盾交错的现实生活中游离出来,这样,他就势必写出许多与时代、社会无关,甚至存在着严重思想缺点的作品。他的《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这些作品,除了加深读者对作者消极面的认识外,毫无艺术感染力,所起的坏作用并不大,而影响最大的却是那些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杂糅的田园山水诗、隐逸诗。因为这些作品的艺术性都比较高,当读者欣赏诗情画意的时候,很可能无形中接受其逃避现实、流连光景的消极影响。这出这一点,提醒读者在吸收这些作品的精华时并注意剔除去糟粕,我认为是完全必要的。
篇7:王维写的诗句有哪些
1、《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赏析:
《鹿柴》是唐代王维的山水诗中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鹿柴附近的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3、《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赏析:
《过香积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6、《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7、《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9、《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篇8:王维写的诗句有哪些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3、《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4、《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5、《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6、《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17、《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8、《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9、《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20、《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王维写的诗句有哪些(合集8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王维诗《画》教学设计2022-04-2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案例设计2022-11-24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2023-12-07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一等奖2023-06-27
九月九日艺山东兄弟说课稿2023-01-0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2024-01-0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2022-04-30
鸟鸣涧诗词鉴赏2023-04-08
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教后反思2022-05-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