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

时间:2022-11-01 08:24: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共11篇)由网友“styl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

篇1: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

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

1.夫妻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2.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3.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4.人言回家乐,尔昔谁得知。

5.当年不嫁惜聘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6.减字木兰花清尊白发,曾是登临年少客。不似当年,人与黄花两并妍。来愁去恨,十载相看情不尽。莫更思量,梦破春回枉断肠。

7.洛阳春酒到横波娇满。和香喷面。攀花落雨祝东风,诮不借、周郎便。背立腰肢挪捻。更须回盼。多生不作好因缘,甚只向、尊前见。

8.洛阳春素手拈花纤软。生香相乱。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一顾教人微倩。那堪亲见。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

9.菩萨蛮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欷。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10.菩萨蛮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11.菩萨蛮喧喧车马西郊道,临行更觉人情好。住有一年情,去留千载名。离歌声欲尽,只作常时听。天上玉堂东,阳春是梦中。

12.清平乐休休莫莫,更莫思量著。记著不如浑忘著,百种寻思枉却。绣囊锦帐吹香,雄蜂雌蝶难双。眉上放开春色,眼前怜取新郎。

13.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14.西江月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肌香骨秀月中仙,雪满瑶台曳练。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余姘。殷勤与摇小婵娟,要试尊前玉面。

15.西江月楼上风生白羽,尊前笑出青春。破红展翠恰如今,如酒如何不饮?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晚云将雨不成阴,竹月风窗弄影。

篇2:陈师道《放歌行》诗词赏析

放歌行

宋代:陈师道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赏析

这两首诗都用宫女自诉的口气。第一首前两句:“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以“娉婷”点明宫女的美丽,也代指这位佳人。以“春风”,点出时节是芳春。这样妙丽的佳人,逢着这样美好的季节,原本应该生活得欢欣美满,可是恰恰相反,她被深锁在冷宫里面,长门永闭,一任外面花开花谢,春风吹不到她的身边,春天明媚的光景,对她全没有份儿。诗用一个“闭”,揭示她遭境的凄凉和内心的悲苦。第二句中的“青楼”,指代此女从前所住的处所,正因为当年她以美丽得名,才造成后来为姿容所“误”的后果。“长使”两字,无限辛酸,倘使当年没有如此绝世的芳容,也不致有此时这样冷落的处境。

第三四两句:“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写这位宫女自矜而又自重的心境,她想到过去也许对方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春风之面,因而很希望有个机会,不惜卷起珠帘,让君王亲自一顾,自己是否明艳如花,但转而一想,又只怕君主“着眼”仍未“分明”,还是得不到青睐,更由此引起新的哀怨。这两句中“不惜”和“怕”互相映照,“不惜”示宫女自怜之情,“怕”字点自珍之意,她虽然热盼对方的一顾,但又意识到过去之被弃置,正由于君王未着眼,未分明的缘故,这蓦然的一顾,不一定就能“着眼分明”。兴念及此,适才的炽热的心情,又顿然冰消瓦解了。

全诗借宫女失意的幽怨,托志士不遇的悲辛,表现才名往往误人,以致怀有绝代才华的有为之士,往往困顿在风尘之中,老死于蓬门之下,和宫女的禁闭深官,徘徊永巷一样,都有难通一顾之感;即便偶有时机,又因“着眼未明”,仍然有奋飞无路、恩遇无由之恨。诗中寄寓着“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的悲痛,虽有绚丽之情,但在委屈中以矜持自重作结,立言得体。

第二首托宫女之不遇,表达美人迟暮之感;宫女以自身的遭遇,现身说法,启迪他人,不要自恃倾城的容貌,而要及早为自己作计,那怕是“随宜梳洗”,也要早求归宿,以免蹉跎青春。

开头两句:“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表明她当年不肯轻易嫁人,是因为“自惜娉婷”,不甘轻易辜负此生。但到了后来,感到芳华渐逝,就只好“抹白施朱”,学作后生模样,却是已经耽误了最美好的岁月。人生的春天是值得珍惜的,然而知己难寻,过于矜持,就会陷于苦恼之境。后两句:“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既是悲辛的话语,又是过来人痛苦的经验。“说与”一句,正是她痛惜自己没有及早作计,因而劝告旁人,要珍惜自己的春光,早为之计。显示了“劝君借取少年时”的意旨。“随宜”一句,更表明年轻女子应当随着时宜妆扮自己,千万不要自恃有倾城的美貌而坐失时机。

这首诗感叹人们往往以才华自矜,以致遭遇坎坷,反而知音难逢,不如一个普通的人士,就好像具有倾城容貌的宫女,在失去自己的青春以后,只好施朱敷粉,装作少年,纵有姿容,也不如随宜适俗的女子。从而劝诫人们,切莫自恃才华,要随宜一些,早为自己作计,否则,就像误入深宫的淑女一样,自负倾城,一旦不被眷顾,则无法安排此身,徒然有永闭冷宫的哀痛。

就诗的实质而论,两诗的意旨都在于抒发“国士佳人,一般难遇”的悲愤,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这种弦外之音。

篇3:陈师道石氏画苑诗词

陈师道石氏画苑诗词

卒行无好步,事忙不草书。

能事不促迫,快手多麤疏。

加看荷苇槲叶扇,崔家仲叔三人俱。

扫除事物费岁月,收定神气忘形躯。

恍然有得夺天巧,衰颜生态能相如。

市师信手无赢余,一日画出东封图。

眼前百口怪神速,背後千指争邪{外厂内歈}。

君家画苑倾东都,锦囊玉轴行盈车。

补完破碎收亡逋,欲得不计有与无。

问君此病何当祛,君言无事聊自娱。

世间何事非迷途,挟策未必贤樗蒲。

苑中最爱文与苏,情亲不独生同闾。

自谓知子谁如余,叔也不痴回不愚。

怜君用意常勤劬,挥毫洒墨填空虚。

风梢雨叶出新意,老树僵立何年枯。

我生百事不留意,外物不足烦敺除。

翰墨才能记名字,模临写貌无工夫。

见溺不救危不扶,独无一物充庖厨。

看君发漆颜丹朱,意气健如生马驹。

逢人不信六十余,郁然一茎无白须。

吕翁落寞起钓屠,南山四老东宫须。

人生晚达有如此,应笑虞翻早著书。

篇4:《赠二苏公》陈师道的诗词

《赠二苏公》陈师道的诗词

赠二苏公

陈师道 宋

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

青金黄玉丹砂良,兽皮鸟羽不足当。

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扬。

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骥伏箱。

谁其识者有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

小郤盛之白玉堂,典谟颂雅用所长。

度越周汉登虞唐,千载之下有素王。

平陈郑毛视荒荒,後生不作诸老亡。

文体变化未可量,万口一律如吃羌。

妖狐幻人犬陆梁,虎豹郤走逢牛羊。

上帝惠顾祓不祥,天门夜下龙虎章。

前驱吴回後炎皇,绛旗丹毂朱冠裳。

从以甲胄万鬼行,乘风纵燎无留藏。

天高地下日月光,授公以柄扶病伤。

士如稻苗待公秧,临流不渡公为航。

如大医王治膏肓,外证已解中尚强。

探囊一试黄昏汤,一洗十年新学肠。

老生塞口不敢尝,向来狂杀今尚狂,

请公别试囊中方。

篇5: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年代: 宋 作者: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注释:

1.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是钱塘江潮最为壮观的日子。

2.漫漫平沙:广阔无边的江边平坦的沙滩。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滚动;白虹:指钱塘江潮。

4.瑶台: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没拿住(玉环)而倒翻。

6.晴天句:因滚动的钱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蓝天也摇动不止。

7.晚日句:因奔腾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译文

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创作背景

浙江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势如奔马,铺天盖地,观潮的人挤满海塘。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描写江潮的诗文,陈师道也作了近十首观潮诗,这首是其中的一首。

作者简介

宋·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哲宗元佑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

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

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篇6:陈师道:示三子

《示三子》

作者: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p。

了佑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赏析:

1084年(元丰七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与三个儿子及一个女儿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悲痛。将近四年以后,即1087年(元佑二年),陈师道因苏轼、孙觉等人之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纪录这一场生离死别,他写下了不少情意诚笃、感人至深的佳作,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别三子》、《寄外舅郭大夫》等,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这首诗描述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儿女”二句写初见面的情形。因离别四年,儿女面目已不可辨认。陈师道的《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中说:“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可见别时儿女尚幼,故至此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表明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此十字中,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了知”二句更深一层作结,说虽然明知不是在梦中相见,但犹恐眼前的会面只是梦境,心中仍然恍恍惚惚,不能安定。这种心理的描绘,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以推知:在与亲人分离的四年中,诗人多少次梦见亲人,然而却是一场空欢喜,反增添了无限的愁思和悲苦,正因为失望太多,幻灭太多,所以当真的会面时,反而产生了怀疑,唯恐仍是梦中之事,深沉的思念之情便在此中曲折表现了出来。这两句源于杜甫《羌村》组诗中写回家初见亲人的惊喜和疑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谓久别重逢,如相见于梦中,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即用杜甫诗意;而陈师道此二句是翻用杜甫诗的句子,与晏几道《鹧鸪天》中所说的“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意境略同,可见陈师道取前人诗意能点化出新意。

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所谓至情无文,即是艺术上一种极高的境界。此类浑朴的作品得力于陈师道向古乐府和杜甫诗的学习,然而他并不在字句上摹仿前人,而在格调立意上倩鉴前人,故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引陈师道的话说:“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这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已有充分的表现。陈师道论诗标举“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后山诗话》),即是他形成这种创作风貌的理论基础。但此类作品在他的集子中也并不很多,故尤为珍贵。

篇7:陈师道《清平乐·秋光烛地》诗词鉴赏

清平乐·秋光烛地

宋代:陈师道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鉴赏

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黄庭坚曾赞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他的词纤细平易,如《蝶恋花》:“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计重回顾。”《南乡子》:“花样腰身宫样立,婷婷,困倚阑干一欠伸。”《菩萨蛮》:“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都是较有名气的词句。但是,最足以代表他的词风的,则是这首《清平乐》。

这首词描绘秋天景色。上片写晨景,下片写夜晚。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开宗明义,写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气氛。“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进一步写秋景,含着露水的树叶,由于秋风的吹动,纷纷落下,连树上的鹊雀,也被惊动了。言简意赅,细腻生动,几个字,便勾勒出一个正在落叶的生动画面。“一叶知秋”,作者抓住了这一最有特征性的动态,一下子把秋景写活了。语言、画面、意境,都活灵活现地摆在读者的面前。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入夜了,秋天的夜晚是凄凉的:走廊的脚步声没有了;火炉里散发出木柴燃烧后的香气。夜深了,“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吹熄了蜡烛,月光却照进屋中;词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将衣披在身上。

这首词,情意深婉,用语精警,笔力拗峭,颇能代表陈师道的词风。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这样的优点与缺点,在这首词中均有所体现。

篇8: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诗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诗

十七日观潮

年代:宋 作者: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注释:

1、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是钱塘江潮最为壮观的日子。

2、漫漫平沙:广阔无边的江边平坦的沙滩。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滚动;白虹:指钱塘江潮。

4、瑶台: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没拿住(玉环)而倒翻。

6、晴天句:因滚动的钱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蓝天也摇动不止。

7、晚日句:因奔腾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赏析:

钱江秋潮是闻名世界的景观。诗歌第一句写的是潮头,像一道奔腾的白虹,刹

时盖满了江两岸的'沙滩;第二句写的是掀起的水波浪花,让人想象是天上的仙杯倾

倒而下,溅起的碎银玉屑;三、四两句是写满江涌动的潮水的力量,撼动了倒映其

中的天地日月。诗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的势和力。

篇9: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赏析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赏析

十七日观潮

宋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诗文赏析

江口是个虎口的形状。海水涨潮倒灌进来,受到河床的约束,就会掀起巨大波澜,这便是自古有名的钱塘江大潮。大潮每年八月十六到十八日水势最猛,诗人观潮选在十七这一天,正为欣赏那雄伟奇丽的壮观。

诗起笔就描摹了一派极其雄壮的场面。首句写潮水方起,仅如银线,被江岸约束,渐渐隆起,中高边低的情况。形容潮头似白虹,形象地道出了外观、颜色与气势,已道人所未道;又用了“走”字,描绘远处潮水逼近的情况,不是身临其境,感受不出它的妙处。第二句写潮水涌到面前,人间的物象已不足以形容,所以改用神话想象,说天神倾翻了玉杯,所以造成了这样气势浩大的潮水。这一手法,与李白咏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极为相似。

三、四句,写潮头过后的情况。诗写江面汹涌的波涛,却不直接写水怎么样,而说天空在水中的倒影颠簸起伏,西落的太阳忽上忽下,进一步渲染了水势、浪头的巨大。两个动词“摇动”、“沉浮”,都有震动人心的作用。

四句诗,分潮前潮后两层。前两句用夸张笔法,结合浪漫的想象,把潮水的气势写足,运笔也如江潮,一泻而下,令人心动神摇;后两句用铺张手法,写实景,雄壮中带有几分绮丽。四句诗又各自选取了一幅特写,连在一起,便展现了观潮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这大自然的.伟观的赞叹。

这首绝句,通过白色长虹的比喻,瑶台泼酒的幻想,借助晴天和晚日的烘托,描绘出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色。全篇没有用到一个抒情的字眼,却句句触发着读着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赏析二

钱江秋潮是闻名世界的景观。

诗歌第一句写的是潮头,像一道奔腾的白虹,刹 时盖满了江两岸的沙滩;第二句写的是掀起的水波浪花,让人想象是天上的仙杯倾 倒而下,溅起的碎银玉屑;三、四两句是写满江涌动的潮水的力量,撼动了倒映其 中的天地日月。

诗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的势和力。

作者简介

宋·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哲宗元佑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

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

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篇10:陈师道《十七日观潮》及观潮地点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及观潮地点

海宁潮是一个壮观无比的自然动态奇观,其和“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一起合称为“天下四绝”。当江潮从东而涌来时,似一条银线,渐渐地“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潮头高达10米,汹涌向前。滔天浊浪,轰响如雷,万马奔腾,惊心动魄。

观潮时间

浙江钱塘潮,以阴历8月18日为最。

地理位置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其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两省交界处怀玉山脉主峰六股尖的东坡。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流。

海宁观潮时间:

1、观潮的日子即使是当地预报的观潮时间也可能不准,必须提前40分钟候潮,以免错过良机。

2、观潮点:

每月的农历十五:[春:11:45(潮) 23:40(汐)][夏:11:30(潮) 23:20(汐)][秋:11:35(潮) 23:25(汐)][冬:11:10(潮) 23:05(汐)]

每月的农历十六、初一:[春:12:15(潮) 0:10(汐)][夏:11:50(潮) 23:45(汐)][秋:12:05(潮) 0:00(汐)][冬:11:45(潮) 23:35(汐)]

每月的农历十七、初二:[春:12:48(潮) 0:43(汐)][夏:12:25(潮) 0:10(汐)][秋:12:45(潮) 0:35(汐)][冬:12:15(潮) 0:05(汐)]

3、观看钱江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十七日观潮

宋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诗文赏析

江口是个虎口的形状。海水涨潮倒灌进来,受到河床的约束,就会掀起巨大波澜,这便是自古有名的钱塘江大潮。大潮每年八月十六到十八日水势最猛,诗人观潮选在十七这一天,正为欣赏那雄伟奇丽的壮观。

诗起笔就描摹了一派极其雄壮的场面。首句写潮水方起,仅如银线,被江岸约束,渐渐隆起,中高边低的情况。形容潮头似白虹,形象地道出了外观、颜色与气势,已道人所未道;又用了“走”字,描绘远处潮水逼近的情况,不是身临其境,感受不出它的妙处。第二句写潮水涌到面前,人间的物象已不足以形容,所以改用神话想象,说天神倾翻了玉杯,所以造成了这样气势浩大的潮水。这一手法,与李白咏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极为相似。

三、四句,写潮头过后的情况。诗写江面汹涌的.波涛,却不直接写水怎么样,而说天空在水中的倒影颠簸起伏,西落的太阳忽上忽下,进一步渲染了水势、浪头的巨大。两个动词“摇动”、“沉浮”,都有震动人心的作用。

四句诗,分潮前潮后两层。前两句用夸张笔法,结合浪漫的想象,把潮水的气势写足,运笔也如江潮,一泻而下,令人心动神摇;后两句用铺张手法,写实景,雄壮中带有几分绮丽。四句诗又各自选取了一幅特写,连在一起,便展现了观潮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这大自然的伟观的赞叹。

这首绝句,通过白色长虹的比喻,瑶台泼酒的幻想,借助晴天和晚日的烘托,描绘出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色。全篇没有用到一个抒情的字眼,却句句触发着读着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篇11:陈师道《田家》阅读答案

陈师道《田家》阅读答案

田家

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①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注]①公事:这里指服劳役。

1、这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答:全诗无一冷僻字,接近口语,真朴自然,通俗易懂。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此诗表达了以农民劳苦生活的同情。以当役人早出晚归及家中情形之狼籍来表现农民所遭受的苦难。首联写农人早出晚归,颔联写农人之忙在于公家的差役,正值秋收季节,农人却无暇顾及农事。颈联写秋日霏霏细雨不恤人间苦况,农人屋漏墙敝,也暗示已多日无炊火之举。尾联设问作结,人们哪里得知农民的劳苦倦怠啊!(意对即可)

3.本诗丛哪些方面来表现田家之“苦”?请简要概括。(4分)

4.有人说,诗歌一二句“句拙而意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4分)

试题答案:

3.起甲.歇晚,艰辛劳累;(1分)徭役繁多无常,疲于奔命;(1分)屋漏房破,炊断食绝,生活贫苦。(2分)

4.同意。(1分)一二句句式相同,且每句中有三字完全相同,看似雷同重复,因而“句拙”;(1分)但句中选取农村中常见的鸡鸣狗吠,不仅给人以亲近感,而且来点明农民的作息时间,暗示农民的劳苦与疲惫,十分巧妙,因而“意工”。(2分)(如不同意能结合诗句言之成理也可)

1.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田家之苦?请简要分析。(6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6分)从劳作、纳赋、生活三方面表现田家之苦:早出晚归的.繁重劳动之苦,负担沉重的赋税之苦,骤雨夜至、灶下生泥的生活之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5分)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悲苦辛酸生活的深切同情。(2分,意思对即可)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平实叙述、具体描绘、结句议论来表达的。(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绝句陈师道翻译赏析

十七日观潮原文及赏析

陈师道:示三子

读书诗词

绝句陈师道古诗赏析与翻译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的赏析及翻译

离骚中的香草

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秦观诗词

简析黄庭坚的词多样性风格

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
《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陈师道的经典诗词名句(共11篇)】相关文章:

秦观的经典诗词2023-11-16

秦观的诗词全集-诗歌2023-11-06

描写七夕情人节的名句2022-06-24

贺新郎·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10-11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陈师道翻译赏析2023-09-23

写读书的诗词2023-04-26

《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的阅读练习题及翻译2022-06-27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的翻译赏析2022-05-06

《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2022-07-09

除夜翻译及赏析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