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04-30 13:09:1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obiii”为你分享10篇“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

片片花瓣像蝶翅般轻盈,殷红点点,娇小可爱。

如果说上天不爱花,为何把它们设计得这么巧妙?

早上看见树上花儿朵朵,傍晚却剩下不多。

如果说上天爱花,为何又用风雨摧残它们?

篇2: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派词人素以豪放闻名。刘克庄词,尤以豪放见长,不写儿女情长,晓风残月。但刘克庄也写婉约词,而且糅豪放于婉约之中,更见其独具一格的豪放。这首《卜算子》即是如此,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的凄楚情怀。

上片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个小,所以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为下句“百种千般巧”伏笔。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歇拍一韵旨在写花的可爱,可词人偏不直说,而是以揣度的口吻插入一句议论,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这样写,不仅沉着有力,使行文不板;而且,由于引进了“天公”即自然界的主宰“天老爷”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当然包括上文所说的姿致轻盈、体态娇小、色彩鲜艳,但细味“巧”字,又分明包含着花的气韵美和内在美。只有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蕴配合相宜、谐和一致,方可谓之“巧”,谓之美。

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上片极写花的可爱,这是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所以过片一韵便说:“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从中我们可以想见“爱花成癖”的词人秉烛逐枝察看的忧惧情态,这一韵不似上片起首一韵,似对非对,却极有韵致,一段惜花情思宛然若揭。

最后一韵乃全词的核心所在,但词人也不直说,而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这话也很发人深思,同样具有一种哲理性味道,因为同上片歇拍一韵所说,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上片的“道是”句是扬,这里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天老爷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

篇3: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蝶衣轻,花瓣象蝴蝶翅膀那样轻盈。

猩红,象猩猩血一样鲜红。

了,尽。

篇4: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朝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篇5: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代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译文

片片花瓣像蝶翅般轻盈,殷红点点,娇小可爱。

如果说上天不爱花,为何把它们设计得这么巧妙?

早上看见树上花儿朵朵,傍晚却剩下不多。

如果说上天爱花,为何又用风雨摧残它们?

注释

卜算子,《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蝶衣轻,花瓣象蝴蝶翅膀那样轻盈。

猩红,象猩猩血一样鲜红。

了,尽。

鉴赏

辛派词人素以豪放闻名。刘克庄词,尤以豪放见长,不写儿女情长,晓风残月。但刘克庄也写婉约词,而且糅豪放于婉约之中,更见其独具一格的豪放。这首《卜算子》即是如此,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的凄楚情怀。

上片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个小,所以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为下句“百种千般巧”伏笔。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歇拍一韵旨在写花的可爱,可词人偏不直说,而是以揣度的口吻插入一句议论,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这样写,不仅沉着有力,使行文不板;而且,由于引进了“天公”即自然界的主宰“天老爷”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当然包括上文所说的姿致轻盈、体态娇小、色彩鲜艳,但细味“巧”字,又分明包含着花的气韵美和内在美。只有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蕴配合相宜、谐和一致,方可谓之“巧”,谓之美。

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上片极写花的可爱,这是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所以过片一韵便说:“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从中我们可以想见“爱花成癖”的词人秉烛逐枝察看的忧惧情态,这一韵不似上片起首一韵,似对非对,却极有韵致,一段惜花情思宛然若揭。

最后一韵乃全词的核心所在,但词人也不直说,而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这话也很发人深思,同样具有一种哲理性味道,因为同上片歇拍一韵所说,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上片的“道是”句是扬,这里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天老爷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

创作背景

刘克庄一生有才情,有志向,有抱负,却屡遭贬官,备受压抑。这首小词一变他粗犷奔放的词风,以婉约之笔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材的不满。

篇6:《卜算子·片片蝶衣轻》诗词原文及译文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诗词原文及译文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的意思:片片花瓣像蝶翅般轻盈,殷红点点,娇小可爱。这两句从词句内容上,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写出花瓣儿之多、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从结构上,对仗极工整.表达作者对花的喜爱。

出自《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又名《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蝶衣轻,花瓣象蝴蝶翅膀那样轻盈。

猩红,象猩猩血一样鲜红。

参考译文

片片花瓣像蝶翅般轻盈,殷红点点,娇小可爱。如果说上天不爱花,为何把它们设计得这么巧妙?早上看见树上花儿朵朵,傍晚却剩下不多。如果说上天爱花,为何又用风雨摧残它们?

赏析:

这首小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具有言外之旨。含蓄的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不受重用,屡遭压抑的凄楚情怀。[5]

上片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个小,所以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为下句“百种千般巧”伏笔。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歇拍一韵旨在写花的可爱,可词人偏不直说,而是以揣度的口吻插入一句议论,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这样写,不仅沉着有力,使行文不板;而且,由于引进了“天公”即自然界的主宰“天老爷”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当然包括上文所说的姿致轻盈、体态娇小、色彩鲜艳,但细味“巧”字,又分明包含着花的气韵美和内在美。只有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蕴配合相宜、谐和一致,方可谓之“巧”,谓之美。[6]

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上片极写花的可爱,这是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所以过片一韵便说:“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从中可以看出“爱花成癖”的词人秉烛逐枝察看的忧惧情态,这一韵不似上片起首一韵,似对非对,却极有韵致,一段惜花情思宛然若揭。[1]

最后一韵乃全词的核心所在,但词人也不直说,而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这话也很发人深思,同样具有一种哲理性味道,因为同上片歇拍一韵所说,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上片的“道是”句是扬,这里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天老爷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

这首小词全以寻常语入词,自然有致含蓄深婉。巧妙的语词重复,反词作常规,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耐人寻味。

篇7:刘克庄《卜算子(片片蝶衣轻)》练习及答案

刘克庄《卜算子(片片蝶衣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1.这首词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感情上的变化的?

2.分析“道是天公不惜花”“道是天公果惜花”两句在词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上片写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鲜艳娇,流露出喜爱赞美之情;下片写满树繁花,转眼间凋零稀疏,所剩无几,都被雨洗风吹去,表现出一种叹惋伤感之情。

2.两句都借天公来写花,前后两句一赞一怨,一扬一抑,强化了写景和抒情的效果,丰富了词的意蕴,显得含蓄委婉,富有理趣。

篇8:《卜算子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卜算子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柳永的《卜算子漫》通过描写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抒发了异乡客子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和望而不见、传书无凭的凄苦情怀。

卜算子慢

江枫①渐老、汀蕙②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引疏砧③,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④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⑤。尽无言,谁会⑥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⑦谁寄?

【注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白话译文】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创作背景】

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磁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夫。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石甚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喻长期漂泊, “伤怀念远”之意。

【赏析】

词的上片以客观景物描写为主。起首“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败红”是指逐渐衰败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小洲上的蕙草),而“满目”就是整个眼睛所见。这里,词人运用了“老”、“凋”、“败”、“衰”等词,暗示了深秋时节已到了。以上是异乡客子所见,也描写了环境,更表现出游子的内心凄凉。所以,词作者接着写道:“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楚客”本指楚人宋玉,他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这里是主人公用宋玉自拟。“正是暮秋天气”,说明了环境。我们都知道,在宋玉的《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这两句不但点出登临,暗示怀乡思人的情感,而且秋也引发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更引发了主人公对生命易逝的感受。接着词人写道:“引疏碪、断续残阳里。”“ 疏碪”稀疏的捣衣声。

在古代,每到秋季就要捣棉絮做冬衣,特别是思妇很注重捣衣,所以,在诗歌中,捣衣往往指离愁别恨,对亲人的思念与担忧。在唐代诗人中,李白在《子夜四时歌秋歌》中就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所以,羁旅在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碪声,也就会产生旅愁,产生思念之情。“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暮秋”是说一年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由此我们又想到元代马致远的《秋思》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以,词人接着正面揭出“伤怀念远”的思想情感。其中,“伤怀念远”即是说因怀念远方的亲友而伤感。其中的“伤”和“念”是写出了心里的感受。这样情感,本是积郁于心,眼前之景,触发心头的心头有“旧恨”,从而引发“新愁”。此时,“新愁”与“旧恨”纠结在一起,可见其内心的痛苦与伤感之深、之重。

下片以抒情为主。过片“脉脉人千里”接上片而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写“愁”与“恨”之由。其中的“脉脉”,用《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接着写道:“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其中的“念”,照应了“伤怀念远”中的“念”。“念两处风情”是说彼此怀念之意。然而,如今相隔“万重烟水”,也只能在心中想念罢了。其中的“烟”是雾气迷蒙之意。“万重烟水”当然就是表现出迷蒙浩渺之远。

接着写道:“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前一句不但是写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暗示了“红翠衰败”的直接原因。后一句,既是写实,写了雨过天开,视界辽阔,极目所见,也是虚写,写了“翠峰十二”。“翠峰十二”即指巫山十二峰,就是宋玉在《高唐赋》中说的楚怀王与巫山神女欢会之所。李商隐在《深宫》中也写道:“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当然,这里的“十二”表示多,是说山岭重叠,连绵不断。这里,也回应了“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之意,从而加强了相思之情。接着的“尽无言、谁会凭高意”两句,深进一层。主人公“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有“尽无言”,即惟有默默无言而已。这就如辛弃疾《摸鱼儿》中说的:“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也就是说,胸中块垒无法宣泄,也没人知晓。所以,结两句“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这里,紧承接“尽无言、谁会凭高意”之意。“离肠”即指离别之后所产生的肝肠寸断的思念之情。“凭归云”即乘归去之云(也就是怀归之心)的意思,此处是说无人为乘云寄书之意。也就是说,既然此时此地无可诉、无人会,那么这“离肠万种”之情,即使写出来,又怎么能寄去?这样,不但寄予了主人公的深厚之情,也表现出了主人公无可奈何之感。

这首词,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运用衬托渲染和宛转往复手法,强化了“登高怀远”的情思。从结构上看,词的上片,“以哀景写悲怀”;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表现出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过程。同时,词人把描写、抒情结合,意境开阔,更好地表现出主人公凄凉、无奈的情感。

篇9: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注释

①冰:形容极度寒冷。

②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③犹:还,仍然。

④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⑤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赏析:

主题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词人笔下的梅花,首先是梅花本身,表现了梅花的特点——不畏严寒,开放在坚冰悬崖,同时又不拘于梅花本身,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下阙揭示其精神品格,由外而内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动人景象。全诗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鉴赏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此时的中国国力也不富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悬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正在进行的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片,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变得更加丰满高大了。

鉴赏二

中国文学上,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上自帝王贵族,下至平民文士,咏梅之作层出不穷。咏梅者或倾心于梅花之香艳,着力刻画摹写其绰约风姿;或倾慕其高洁的品质,于描写之中注入作者个人的某种情怀。富贵显达之人可咏梅以示其安逸优雅,或雕章琢句以逞才学,穷苦不遇之士亦多藉梅以寄托情怀,或抒不平之感,或表脱俗之志。梅花,因此也就以其丰富多彩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或风神绰约,动人心魄,或顾影自怜,凄清抑郁,或傲然,或妩媚,或清雅,或禾农艳,总之,因作者创作环境与意图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形态和人格情趣,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写于1961年月12月,词前作者自序云“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因此,在分析这首词前,就很有必要先了解陆游原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他的诗词作品有不少表达了爱国情感,同时,由于他的爱国主张始终遭到压制,因而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得志的悲愤抑郁。这首《卜算子·咏梅》词便是一例。词中,陆游以梅花自比,表现出孤芳自赏的凄凉情调。词中的梅花虽然清香无比,但为“群芳”所妒,更兼“风”“雨”的摧残,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清香依旧。这里的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的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全词悲剧气氛浓重,“断桥”、“黄昏”、“风”、“雨”,一片落寞孤寂,凄凉压抑,读之使人感到阴郁低沉。时代的悲剧,个人的不幸,使陆游《咏梅》词蒙上了深重的阴影。

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咏梅》词是读了陆游作品后写的,用了陆词的原调原题。同样是咏梅,正如作者自序所云,是“反其意而用之”,词中梅花的形象及词之格调情趣与陆游原词完全相反,在咏梅词中,毛泽东这首词可谓别具一格。

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句中虽有“风雨”、“飞雪”,但给人的'感觉迥异于陆词的阴冷压抑,而是欣喜舒朗,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性。皑皑白雪将梅花俏丽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鲜艳夺目,同时,坚冰百丈的环境也点出了梅花开放之“早”,为下面写梅花的报春作了铺垫。

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了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见,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最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可她却是那么谦逊,不急于要供,却默默、谦逊的的“丛中笑”,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作者这里将梅花充分地人格化了,并且赋予了她以崇高的品格,读之使人倍感亲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后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表现得更臻完美。春之女神的足迹终于遍布大地,所到之处,鲜花烂漫,姹紫嫣红,分外绚丽。先于百花而发的梅花此刻却只是和众多的山花一样在春风中欢笑,她无意计较得失,也不追逐名利,更不愿出人头地、独占春色,这是胸襟坦荡者的豁达大度,是无私奉献者的真实写照。作者从梅花的特性中发掘出了这种高贵的品质。

全词格调明朗轻快,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梅花鲜明生动的品性。语言也平易流畅,显得清丽自然,毫无雕琢禾农艳之气,意境高远,耐人寻味,使人在赞赏梅花的同时,感悟到高尚的情操。在历代众多的咏梅词中,这首词立意新颖,别出机杼,独标高格,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篇10: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势,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压住一“愁”字,表现了梅花的寂寞与无人问津,渗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独。下阕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而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赏,陆游立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

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故:指花开时。

评价

陶渊明爱菊,为的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而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贞。这可以从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得到印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罢此诗,我们也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苟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宋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排挤、贬谪,使诗人不得不发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浩然长叹了。尽管如此,但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从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便到了“食且不继”,因为没钱,药也停了吃;因为省灯油,书也没的读,甚至不得不连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卖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迹不踏权门,他依旧胸怀杜稷,心系百姓。我们从中仿佛听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仿佛看到了杜甫那“穷年忧黎园,叹息肠内热”的抑郁与沉重。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也正是有这样的社会背景,有这样的思想根基,使我们在品读《咏梅》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诗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50字作文

《卜算子·咏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

卜算子咏梅翻译

双调·蟾宫曲·春情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

刘克庄词作鉴赏

卜算子·兰原文及赏析

古诗有风诗句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10篇)】相关文章:

《钗头凤世情薄》全词翻译赏析2023-09-03

《卜算子漫兴》(辛弃疾)鉴赏2022-05-17

《钗头凤·世情薄》原文及译文2022-04-30

采桑子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2023-05-28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全词赏析2024-02-13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2024-04-17

高考试卷语文2023-11-15

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2024-02-01

卜算子,卜算子吴兰修,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2022-07-31

卜算子咏梅赏析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