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

时间:2022-11-09 08:35:1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共10篇)由网友“Antonio1998”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

篇1: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

“忙”是这样养成的

小老板确实忙,他们的工作状态一般是这样的:手里干着一件,心里想着一件,嘴里说着一件,眼里盯着一件,挂号等着的还有十件……正如那首老歌里唱到的“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其实这一切都是被逼的,创业初期的艰难是每个老板都体验过的。但让人看不懂的是,小老板已经创业三五年了,企业团队基本已配合默契,一些事也已放手,小老板按理说该轻松一点才对,但事实上多数小老板仍然高调宣称自己很忙。难道小老板生来就是一苦二累三受罪的命?难道老板就不会享受生活?说实在的,小老板本身并没那么忙,通常都是故意显得很忙,其中另有目的。其目的是什么?是给市场、给员工、给客户信心!

“忙”代表着地位

为什么说“忙”就代表着地位?这得先说说中国式管理的一些东西。中国式管理大体来说分为管事和做事,管理者有权无责,做事者有责无权,因此层层请示是管理的基本模式。在这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层级越高群体越小,处于最顶端的那个焦点就是权力最大的位置。这样看来,权力越大事就越多,日理万机总是领袖和重要人士的专用标签,无所事事总是无足轻重之人的标志。因此,在中国式管理组织中,“忙”是一种特权,其程度大小象征着地位与身份的高低。

小老板市场地位不高,影响力有限,缺乏必要的关注,但由于他们不甘寂寞的天性,总想要一些形式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而把忙挂在嘴边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即使很多时候他们并不忙,他们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是――我忙,因为我是重要人物。

不过,仅仅靠说自己忙难以经得住别人推敲,要真正让人信服关键还得要真的表现得忙。落实到企业实际中就是,在本来没多少事的企业里没事找事: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问题,非打三次,并美其名曰过程管理;明明办公桌前能说请楚的,非得开个会,高调宣扬这是科学决策;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非搞出个制度,并郑重地说这是管理正规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小老板就是在复杂的过程中一点点变忙的。

“忙”是一种营销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开工不足的难题,这时候,“忙”就意味着有生意做,也意味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强。这便是“忙”在商人眼中的另外一种解读。有人戏谑地形容好企业好行业为“一片繁忙”。

当“忙”与企业相结合的时候,小老板就会发现自己收获了意外的惊喜:第一,生意兴隆,发展势头好;第二,“忙”暗示着企业里有位能干的老板,好老板本身就是市场竞争力。而对于客户来说,其选择的基点就是一个企业的老板和未来。这个“忙”无异于具有了不投入就有产出的价值,符合小老板经营企业的理念。

因此,小老板想方设法包装自己,让自己显得忙碌:上洗手间还打手机,半夜往公司跑,事事走过场……

“忙”是一种管理方法

小老板忙也是内部营销的一种需要,换句话就是说,很多时候忙是做给员工看的,

小老板成功“胜不在智更不在德”,凭的是一颗勇敢的心和拼命工作的精神。因此小老板的内心深处有这么一条坚定的信仰――“忙”,生意就会好。不光自己要忙起来,员工也忙起来,整个公司都忙起来,生意才能变好!

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员工眼中的企业与老板眼中的企业是不同的,老板把企业当成命,而员工看到的只是职场和职业。职场的法则便是讨价还价,按劳报酬,特别是80后、90后成为职场新的生力军,工作不再是这些人全部的追求,如果工作仅仅是吃苦受累,他们不会理解,努力工作对他们来说相当困难。

识人用人管人一直都是企业界的难题,而且小老板并不打算为员工支付更高的薪水,很多时候也没有什么激励措施,所以小老板要让员工好好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小老板一般称不上是管理高手,他们的长处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他们相信一个质朴的道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老板带头员工就一定会加油,员工总是在学习老板,最后成为老板的影子。很多小老板都想让员工看到自己很忙,以此来带动员工为企业出力。但老板的没事找事、把简单的事情搞成复杂的事情,或者把一件事分成几件事,都让小老板“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忙”是蛮干的结果

当然也有小老板是真忙的,但也难免会感觉“忙而无功,忙而无效,实为假忙”。这是因为小老板在蛮干。

小老板做事基本属于“应急型”。只要一发现问题,通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解决了再说。这种先做后想甚至只做不想的行为导致小老板分不清事的轻重缓急,总是处于救火状态,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四处碰壁。

小老板多数没经过系统的商业培训,对现代营销管理理念所知甚少,各种管理工具更是无从知晓,因此他们做企业多是拍脑袋决策。比如召开销售会议,在讨论问题时才发现需要进行核算,事先却未通知财务参加,结果会议改期举行;或者人倒是到齐了,但财务却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又不得不开第二次、第三次……对于事事必须尽在掌握的小老板来说,能不累吗?

老板没有苦劳

做老板什么都有,就是不能有苦劳。为什么呢?因为老板是结果导向型的人,也就是说老板需要的是出结果的人,假如老板很勤奋企业却死了,就说明一切都是白搭!中国商界一直推崇一个观点“天道酬勤”,其实这句话本身一定程度上是误导,它最大的作用是励志,要说它能揭示商业的本质实在是勉为其难。商业的成功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机遇,二是环境,三是努力。并且这三个因素中第三者所占比例最小。

勤奋本身成就不了伟大的企业,如果勤奋中还包含表演成分,那么危害就更大了。老板一表演,员工就做秀,企业里顿时“假大空”成风,即每个人都空有花招没有绝招,爱表演轻实干,重形式轻内容……这样的企业就如同在沙滩上建房,根基不牢经不起雨打风吹。假勤奋不仅自欺,还欺人,会使企业处于一种幻觉之中――我忙我生意好,反而对真实的市场和环境视不而见,这样下去企业哪里还会有好前途?

老板法则

只想事不干事

干事由“想事”和“做事”两部分组成,做老板最重要的是想事,干的事多了,哪里还有时间想事。结果只知低头拉车而不知抬头看路,企业要么没有方向,要么迷失方向,永远也改变不了看天吃饭的日子。

老板带人干事,但依据团队规模大小具体的干法也会不尽相同:带领几个人的团队,最重要的是冲到第一线,挽起袖子干事;带领几十个人,老板则必须站在团队中间,协调大家干事;指挥千军万马,老板则须站在后面,同时心存感激。

其实小老板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即尽量把事情分出去让别人干的过程,最后老板该做的只是想事而不干事,即输出思想,也叫思考致富。

篇2:小老板为什么忙之――抢别人的事干

主动抢活干

小老板虽生意做得不大,但上个洗手间都在打电话,因为他们是相当的忙!小老板通常是一专多能,有着很强的综合实力,但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所以通常身兼数职,既担任董事长,又兼任总经理,还挂职业务员,客串会计出纳……只可惜他们没有三头六臂,因此也只能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当然在创业前期(准备阶段和创新阶段),小老板一无经验,二缺资金,三缺人手,没办法,通常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甚至还要充当搬运工,大事小事一肩挑。虽然这些都是无奈的选择,但问题是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小老板多少也收了三五斗,好坏也有了七八条qiang,为什么他们还必须事必躬亲,还必须亲自上阵?其实这一切都是他们主动申请的。

榜样的力量

小老板做企业投入最多的就是精力,他们总是勤奋、勤奋、再勤奋。小老推崇一个理念――领导带头,员工加油!老板勤奋员工就不会偷懒,天道酬勤,只要勤奋生意就会好,企业就会成功。所以小老板喜欢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要亲自上阵。

成功通常会让人自信,小老板因此自我感觉良好。由于创业期角色定位模糊,小老板身兼多职,他们认为自己能时时处处放光彩,时时处处都能做得比别人更好,此时榜样就变得重要,只要能站在前面就绝对不站在中间,能站在中间就绝对不像黄花鱼一样溜边。

现代商业建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一定得让专业人士来干才行。当然了,谁干谁出彩,而老板树榜样、放光彩,其实是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的表现,总是做自己本不该干的事,然而多数时候他们却对此浑然不知。

解决问题的习惯

小老板做企业,是把生存放在第一位的。而讲生存就绝不能做详细的企业规划或计划,反而讲活命哲学更实用,也就是把细节做好、把身边的问题解决好。创业时小老板多数是“三无产品”:无资金、无技术、无人员,因此什么事都是大事,什么事都是自己的事,最后小老板养成一个习惯――来什么事,就干什么事。

人对习惯有着强大的依赖性,更何况这个习惯蕴含着巨大的既得利益。解决问题是小老板活命的根本,他们丢不掉也丢不得。只要见到事情遇到问题,尽管有时他们认为把事情交给别人做可能会更好,但是心里还有那么一点担心下属做不好,忍不住要自己做。而问题则会激发小老板的本能反应,他们即便不亲自操刀也会指手画脚一番。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老板虽然生意不大,遇到的人和事却不少,往往一进办公室就被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包围,解决问题就成了第一要务,

小老板永远会犯这个错误――心里明明有计划,也清楚不同的事需要不同的人来做,但一进办公室就进入了紧急状态,把该干的不该干的都一起干了,因此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和解决不完的问题。如果仔细一想,大多数事情都是自己不该干的,一些事情自己干得并不好,是不是交给别人干会更好呢?

被下属反领导

小老板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刚听完一个汇报,又来一个请示,接着电话又响了,随后又到了会议时间……老板很累、很忙,但效果并不好,因为此时员工正在跟老板说问题提要求,等待老板拿出解决办法。此时老板与员工的地位倒置了,强势的老板被弱势的员工给反领导了!

在绝大多数中国公司的治理中,老板是个特殊的角色,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为什么此时却被动了?这一切还得从小老板自身的领导风格说起。

小老板用人有两大特点:其一,总怕下属做不好事,因此对下属指指点点;其二,公司安全第一,必须一切尽在自己掌握!因此,小老板带队伍就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早请示晚汇报。此举可谓一jian三雕,既把自己的方法落实到了工作中,又清楚地知道了工作进度,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纠错纠偏,如此一切就尽在掌握中了,公司将不会出现任何闪失。

老板的影响是强大的,通常命令是命令,建议也是命令,员工即使不理解也要遵照执行。因为大多数员工都有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个职场中的普遍心态,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老板求功员工避过这种模式下,早请示晚汇报就演变成了员工向老板提问题讲困难等待解决办法,老板再给员工分配该干的事。老板就这样被员工领导了!

老板一抢事干员工就发笑

悠闲也是一种收益,老板抢事干员工就没事干,老板忙员工就偷着乐。一个忙碌的老板手下总有一群清闲的员工。员工清闲并不会感激老板,他们一边看老板表演一边等着看笑话。不管老板成败他们都有话要说,如果老板做事成了,他们就会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失败了他们又会说“老板也不过如此,要是早听我的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因此,如果老板和员工抢事干,将会永远立于不胜之地。

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人在一个方面投入的精力多了,在其他方面就必然没多少精力可投。其实,作为老板只有两件事可做――干事和想事!做事多了想事就必然少,不想事就不会有清晰的思维和战略,没有清晰的思维和战略就没有清晰的人才策略,到最后企业里的人是该来的不来、该走的不走,只有小老板一个人在战斗,小老板永远都是孤家寡人。

老板法则

一日三问

孔子曾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作为老板,必须学会一日三问:我是谁?我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没有人比我干得更好?

篇3:小老板不良习惯之――控制信息

小老板的心思你要猜

与小老板共事多年,如何与小老板打交道,我总结了一个基本法则:先搞定老板再搞定事情!与小老板共事有点难,第一件难事就是从他的包里掏钱,第二件难事是他的心思员工永远要猜!不言明是小老板的一个特点,“你看着办”是小老板的一句口头禅,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音同字不同,字同义不同,同字不同义,同义不同字,于是猜就成为技术含量很高的活。“你看着办”简单四个字,含义十分丰富:第一我不同意,你最好不办;第二,我不知道怎么办,你相机行事;第三,我赞同你的观点,你自己做主就行了。跟小老板共事,首先必须得学会猜。

不言明其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言明的目的简单直接――控制信息。与小老板打交道,信息总是单向流动,员工向老板敞开了心门,而老板却关闭了回路。结果是信息向上流入得多,向下流入得少;员工输出的多,输入的少。更加厉害的小老板总是随身带着封条,似乎他总是有太多东西要严防死守,一不留心就贴了出来:上游供应商是机密,利益分配是私密,发展目标是绝密,客户合作政策是秘密……

世间事总遵循一个因果定律,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控制信息,小老板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提高安全的方法

小老板做事,讲究的是安全第一。小老板是把企业当命的人,必须要对企业实现绝对控制心里才能踏实。控制信息,为的是做到让老板掌握的信息多,员工掌握的信息少,老板对任何事一清二楚,员工多数时候却不明不白。员工不明白就没法行动,就必须事事请示老板,于是老板就时时处处可以牵着员工的鼻子走,一切尽在掌握,这样才安全放心。

节省成本的妙招

小老板们有一个不好的心态,总想自己多赢利别人少赚钱。他们赚钱有本领――多赚巧赚,花钱有艺术――少花钱多办事,分钱通常有点偏心――分钱就像割肉一样难受。小老板们有一个简单又原始的分钱办法――“只要马儿快快跑,最好马儿别吃草”。小老板永远是行动主义者,有想法就一定要实施,而且练有高招和绝活:高招――永远不表扬员工,随时说员工可以做得更好,把员工的缺点挂在嘴边;绝招――哭穷,十个小老板,九个会说自己没赚钱,剩下一个,呼天喊地说自己亏了。

由于信息不对称,员工没有判定标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得更好,不清楚自己对企业是否有贡献,更不知道企业是赚钱还是亏钱,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要么没勇气,要么出于自责,当然就不会在钱上与老板们讨价还价了。

保护自己的屏障

小老板控制信息,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不规范,能吸引眼球的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大企业,获得最多照顾的是高高在上的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处于一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况,在夹缝中生存,被逼游走于灰色地带,时常打点擦边球。小老板悄悄地做生意有经济上的好处,大声地说出来只会坏事。其原因大抵有三:

会成为道德鞭笞的对象;

会成为“坏孩子”的典型,甚至成为政策重点打击的对象;

一旦捅破了行业潜规则,就会成为过街老鼠,行业公敌。

在中国做企业,必须得学会保护自己,很多东西打死也不能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提高竞争力的武器

凑热闹搞模仿永远是小老板的拿手好戏,小老板的生存方式很简单,一招鲜吃遍天!如果这一招被别人学去了,再用来打击自己,那么后果就很严重;如果别人再学得精一点、到位一点,出手再狠一点,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小老板其实很不容易,很难找到学习目标与榜样,特别是被无限放大的成功人士的经验千万学不得。小老板一看书成功人士就发笑,因为他们写书“动机不纯”――漂白自己,“目标不太阳光”――误导别人。他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大话、假话、空话,最实在的也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那些普遍法则,而对于实践中的真知灼见、解决问题的方法、吃饭的本领等一般都秘而不宣,以避免引来太多模仿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控制信息,在小老板看来,是为了保护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所以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碰不得的天条、触不得的雷区,员工必须十分小心,否则非死即伤。

提高凝聚力的妙方

中小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好三年坏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职场人士也有一个鲜明的态度――对好企业委曲求全,对差企业求全责备。小老板不禁会考虑“用什么来吸引人才,靠什么来激励士气”。小老板真不是一般人,他们永远有基于实事而且不付出成本的解决办法――隐藏事实,制造假象。即使企业已经很困难,也要让员工感觉到前途的光明、未来的美好!这样,员工不就会努力奋斗了吗?

控制信息,就能拉开员工与老板的距离,缺乏透明度,老板在员工眼里就会显得神秘。这时候员工看老板的方式是仰视,老板的形象也就会高大起来,老板形象高大了,才能吸引大家追随,并紧密团结在老板周围,从此一条路走到黑。

小老板身边那点事儿

人都有好奇心,你越不让他知道的事情他就越想知道!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控制信息、关闭了正常的信息通道之后,大家就会千方百计找缝隙、听风声、探口气、揣意图。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就会被炮制出来,最后汇集成小道消息。于是谎言、谣言四起,导致团队陷入窝里斗,好事一件没发生,坏事一件不会少。

控制信息的老板,一般都显得很神秘。人在面对神秘的时候,其本能的反应是紧张和恐惧。而一旦面临紧张和恐惧,人就会失去安全感,这时候大家能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大抵有三:

防人之心不可无,不信任任何人;

少做事或不做事,尽量不犯错误;

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于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小老板感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同时,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景:小老板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员工却无事可做。

老板控制了信息,员工就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参照以做出判断。工作中找不到方向,必须事事等老板的指示。这时候,员工的关注焦点不再是市场和顾客,而是如何搞定自己的老板,在内部沟通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与激情。当然,一个企业的资源、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在企业内部消耗得多了,能够用在市场上的必然也就少了,一个不把精力用在市场上的公司,还会有竞争力吗?中小企业平均不到三年的寿命,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板法则

做透明人

任何企业,即使100%的私营企业,也不是老板个人的。它是一个组织集体,公平公正是其运作的基础,必须透明、有监督。根据阳光照射规律,透明也只能从高层映射到基层,所以必须从老板开始。

老板只有做一个透明人,才能被员工看清,而员工只有看清楚了老板,才会信任老板。做企业,员工的信任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有了它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老板只有做个透明人,在企业的运行机制中才会得到真正的监督,才会有高度的道德自律。而老板的道德自律,会产生强大的人格魅力,并因此而吸引追随者,有了追随者,才能成为有成就的大老板。

篇4:小学生作文之我当小老板

小学生作文之我当小老板

今天是星期天,爷爷说:“我今天没空,由你来做小老板吧!”我说:“好的,我会当好小老板的'。”爷爷把各种东西和价钱都告诉了我是多少钱,然后他就出去了。 “小老板给我一块肥皂。”八点多,以为阿姨说。我说:“好的,我马上去拿。”我把肥皂给了那为阿姨说:“是八角。”那位阿姨从包里拿给我一张一块钱。然后我把钱放进箱子里面,然后拿了一张两角钱给那位阿姨。阿姨说:“是个合格的小老板。” 十点多,一位年轻人走过来说:“小老板,给我一包署片和一瓶矿泉水。”我把署片和矿泉水给了这位年轻人说:“总共两块八。”那位年轻人给了我五块钱,然后我找他两块二说:“慢走。”那位年轻人说:“这店虽然小,不像大超市那么大,可是比大超市礼貌多了,这家店真好!” 我经过了一天的当小老板,感觉很累。可是,我被那么多人夸,心里觉得很好。所以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爷爷,爷爷说:“只要你付出的多,就会有收获,你要继续努力。”

篇5:小老板不良习惯之――给自己找借口

我可以找借口员工不能有理由

《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曾经比流感还要流行,据我所知,很多老板特别是小老板,要求员工人手一册,尽管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伪书”,真相大白后也并未降低多少它的受欢迎程度。

因为该书拨动了小老板脆弱而敏感的神经。中国老板尤其是小老板总是希望员工给他结果――有条件要给结果,无条件也要给结果。另一方面由于技能、资源的限制,很多时候员工缺少获得结果的必要条件,这时,小老板就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超人,能自力更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否则一切都是借口和理由。

中国有句俗语叫“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惜中国小老板却一向执行双重标准――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小老板这样给自己找借口

有句话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换成小老板的管理哲学就叫“我可以找借口,员工不能找理由”。

只要与小老板近距离接触过,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吧:新理念好方法,小老板就是不接受,他的理由是不适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搞模仿不创新,小老板振振有辞,说这是同质化时代的竞争特征;不尊重规则,打擦边球,小老板的解释是,大家都这么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小老板脾气大,不拍桌子却骂架,小老板们反而很委屈地告诉你“爹娘生就了我这个坏脾气,我也没办法”;听不进意见和建议,搞独 裁搞一言堂,小老板似乎也是有根有据――市场必须快速反应,需要一元化领导。

找借口是传统文化的产物

法律从来就是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其目的是用来管理和愚弄大众,而自己是不用遵守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本是中国古代法治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却是没有犯罪的王子很少,真正被治罪的没有(帝位之争例外)。

文化的惯性是十分强大的,商业则是对文化的一种解读和表现,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商业。中国的老板,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老板,他们在企业中享受着皇帝一样的特权――不找借口是老板制订给员工执行的标准,对于自己永远是例外。

找借口是为了证明自己没输

老板是市场的产物,竞争是市场的根本法则,又是每个老板的个性。老板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老板,是因为他们在竞争中成为了赢家,而赢的结果,也成就了老板们通吃的心态――只许赢,绝对不能输!

事物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失败和成功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但要强的小老板,对在竞争中出现输的结果是不能接受的,面对残酷的事实要么不接受,要么证明自己没输。所以再糟糕的情况,经过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其实就是找理由、找借口),你会发现事情好像并不太坏,甚至还尽在掌握:

该做的都做了,本来就要赢了,可是运气不好;

虽没赢,但至少没输;

即使输也还有人输得更惨,少输当赢,这种感觉很重要,

找借口是为了树立威信

老板是需要权威的,权威就是权力和威信。在中国企业的职权结构中,老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有了权力并不代表就有了威信,因为威信不是权力赋予的,而是荣誉铸就的。因此,小老板们喜欢揽功推过。揽功――把每一点成绩都记入自己的档案簿,以期很快建立自己光辉而伟大的形象。推过――错误、失败、损失等负面记录多了,会影响形象、降低威信,这是小老板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对于小老板来说,推过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推过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其一,找替罪羊;其二,找借口。而找借口的好处显然有很多:比较容易、不花成本、利己不损人,一jian三雕,何乐而不为?

找借口是为了封住员工的嘴

成功是有腐蚀性的。成功让人产生盲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意识不到自己的缺点。结果,每一位成功过的小老板都信心爆满。聪明人自认为应该指点江山,不需要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听到耳朵里的批评就是一种痛苦的礼物,所以他们希望员工只有耳朵而没有嘴,只听话不发言最好。而每当面临错误和失败之时,小老板们总是先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表明:其一,这不是他的错;其二,他虽然很努力,但事实很无奈;其三,他无辜,甚至受害。老板们的这些理由,往往让员工无话可说。

员工对老板找借口的解读

员工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时候是站在老板对立面的),对于老板的借口,员工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

证明自己没输是没勇气,不敢担当;

封别人的嘴是气度小,容不下事,容不下人;

树权威是搞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贴上三个这样的标签,就意味着小老板及其领导的企业没有未来。一个没有未来、没有前途的企业,拿什么去吸引人才?用什么去激励士气?员工总是老板的影子,老板找借口,员工就不会担当;老板没有勇气,员工就是懦夫;老板搞英雄主义,员工就不作为;老板心眼小,员工就会斤斤计较。结果多数小团队就患上“大企业病”――人浮于事、内耗不断、死气沉沉、散沙一盘。

老板法则

对自己狠一点

做企业有个基本规律――员工是老板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员工有意无意模仿学习老板(不是老板说过什么,而是老板干了些什么),最后被老板同化。比如:老板爱找理由,员工就一定有借口;老板对自己松一点,员工也就不会和自己较劲;老板不冲锋在前,员工就一定拖后腿;老板不守纪律,员工就不会自我约束……总之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

做老板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先管理自己,再管理员工。老板必须先拿自己开刀,把自己打造成为道德的楷模、行动的标杆。先指导后领导,先实践再实现,每一件事都言必行行必果,才能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吸引伟大的追随者,进而成就伟大的事业。

篇6:“恶”小非小莫为之散文

“恶”小非小莫为之散文

星期日进城,在南门口西园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女孩在园区玩,其中一个八九岁摸样的小女孩要解小便,母亲竟让她就蹲在花圃里的草坪上“解决”。对这种有欠文明的举动,笔者真想用随身携带的finepix拍摄下来“立此存照”。但一转念,怕对天真活泼的孩子造成心灵上的阴影,便作罢了。

或许,这位母亲觉得带孩子走上百十米路去上公厕太麻烦了,八九岁大的小孩就近在花圃草坪里解小便也算不了什么,便心安理得、我行我素了。她那里还会想到,“随地大小便”是遭人们唾弃的.不文明行为,是属于丑陋的“恶”之范畴呢。况且,从小就纵容孩子做有失文明的举动,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泥?这值得我们深思。失之小节,也许是酿成大错的开始,因为一个人良好的素养往往体现在小节上,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反之,自律,自爱,自尊,自强,时时处处从“小”做起,也许正是长大成材的良好开端。

“恶”有大小,就其实质而言,都属“恶”的范畴,是违背“圣贤教诲”的。一个人总是以自己的过错“很小”而放纵自己,天长日久,总会酿成大恶。反之,一个人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不被外界的“小恶”所引诱,清清白白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小善事”终会做成“大善事”。这样的真人事例何其多矣。“管天管地,不如先管住自己”,老百姓扑素的语言,的确蕴含深刻的道理啊!三国诸葛亮文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恶”小非小莫为之。做好这一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尤为重要。

篇7:小老板与企业家的八大差异之做大事VS做小事

干大事与不要在厂里撒尿

小老板与企业家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命运有着天壤之别,原因在于他们的干法不同,小老板活在当下,目光远大,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奋斗不已,不仅在干事而且要干大事,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小老板大多数豪情万丈,不是要做百年老店,就是要打造一个标杆企业。更有甚者,不仅要向世界五百强进军,还要把超级富豪比尔・盖茨拉下马。

当小老板采取大行动的时候,张瑞敏先生来到一个几乎要倒闭的企业工作,做了几件小事:第一,要求员工不要在工厂里撒尿;第二,要求员工当日之事当日必须干完;第三,如果查出海尔生产的冰箱出了问题,48小时之内必须上门维修;第四,砸碎了几台不合格的冰箱。就这样,中国诞生了海尔这个最有影响力的家电品牌。

没错,企业家就是在“干小事”。从小事干起,把小事长期干好,是企业成功的不二法则。“伟大是熬出来的”,把这句话换成多数管理者的说法就是,选择前要慎重,选择后要坚持。除了坚持,更重要的是把小事做好,把身边的问题解决好。其实中国企业成功的要领不在技术,也不在品牌,拼的是执行能力,也就是把小事做好的能力。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中国徒弟打败了洋师父”,海尔的技术并不领先于外国,品牌也不太强大,还经常会出点质量问题,可是海尔坏得快修得更快,而且修的时候服务态度很好。服务这件小事,本是一件没多少技术含量的事,居然造就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甚至伴它走上了全球化之路。

企业家细节决定成败

企业家是战略家,更是实干家,他们知道再完美的战略如果得不到执行,就一切等于零。企业家的战略与普通人的战略定义不同,普通人的战略多是高端愿望,他们依靠的是高层的意思。而企业家的战略来自于底层,把战术上升为战略,所以企业有大战略,但执行的却是解码后的行动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和方法。

企业家做企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企业家的战略从一线来再到一线去。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提前潜心调查研究、深入一线伏倒身子去解决那些棘手难缠之事,平心静气把大战略分解为一个一个的细节和方法,最后再将其上升为一种可以复制的模式,最后成就伟大企业。在充分竞争的饮品行业中,宗庆后先生之所以能“水淹七军后突出重围”,甚至成为中国超级富豪,取决于他在干小事,一年里他有260天深入市场一线,解决市场中的小事。不仅是宗庆后,多数企业家搞经营一般也不会发生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甚至是按部就班,奥妙在于他们把大事分解为小事,然后据此制订执行方案。其实,做好小事也就成就了大事。

企业家因小成大

企业家之所以能在竞争中胜出,一方面在于他们聪明过人有很高的智商,另一方面在于他们有更高的情商,这点比前一点更重要。企业家的情商多体现在,他们能洞察人性,能克服人性的弱点从而使之为自己服务。中国人的本性是“能好做大事,不爱做小事”。比如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全球领先的项目,弹指一挥间我们就比肩欧美傲视日韩了。可是市场经济发展了三十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做螺钉与扳手甚至擦脸油这样的小事上,中国企业基本上没有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原因就在于国人好高骛远的本性。

企业家知道做企业没有多少大事,即使是大事也是由许多琐碎的小事集合而成的,如果一个人在那些小事上都做得不好,如何能希望他成大事呢?做大事的种种资格都是从做小事上学习和锻炼出来的!一个人必须在小事上学会了忠心、殷勤、精细认真、坚韧、恒心、有始有终、不见异思迁、不遇难而退,到了大事当前的时候,才可以有一副好身手好筋骨去应付它们。企业家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让国人养成做小事的习惯,就必须迫使他们行动。所以企业家心无小事行动无大事,他们把大事分解了,表现出来的都是小事,当他们把身边问题解决了,也就自然成了大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把这一点做得很精到,如果当年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规定不许在工厂撒尿而是大谈理想与愿景,中国就会少一个在全球有竞争力也叫得响的家电品牌。

做小事是领先的方法

企业家在民众眼中是英雄,他们企业做得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企业家却不主张个人英雄主义,

企业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是普通人,英雄也是由时势造就的,可遇而不可求,更何况一山不容二虎。企业家做企业最讲究人力资源组合的完美,用人物去领导,由人才去办事,用人手去干事,甚至用 去干见不得人的勾当,把人物、人才、人手、组成一个完美的金字塔。

企业家追求团队制胜,其核心理念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把战略分解为过程细节和方法,把大事分解为小事,把工作设计成普通人能完成的工作,把企业战略解码成细节与方法,即一种可以复制的模式。企业家做企业举重若轻,一般情况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切显得按部就班,知人善任,人与岗位完美匹配,这样不仅能真正做到一切尽在掌握,而且一不留神就做大了。

小老板在想大事

当企业家忙着做小事,解决身边的问题的时候,当张瑞敏先生宣布不许在工厂撒尿的时候,多数小老板似乎比企业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的脚步还在地上,心已飞到云端,更多的时候脚步跟不上思想的步伐。只收入了三五斗,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小老多数会变豪气冲天,要闯入世界五百强,要做百年老店,要创造奇迹,要书写新的神话。

做大事是一种传统思维

在中国的商业环境里,小老板成长为大企业家的梦想十分强烈,“大”又是中国文化和传统追求的目标,于是多数小老板认为有些小事虽然做得不全,但并没有什么大的害处,这就是所谓的做大事思维。

而小老板多数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现代商业知识,对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商业理念理解得相当有限,受制于做大事思维的束缚,他们大部分时间不能平心静气踏踏实实地解决和处理那些看似无所谓的小事。中国市场发展太快,速度是市场竞争的焦点,特别是与领先企业的差距让小老板有很强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小老板做企业总是显得很没耐心,想的不是爆炸式的增长就是创造速度的神话与奇迹,小老板总是想找大创意,想干大事,想一招致富甚至一夜暴富。

更不幸的是,小老板市场地位不高,基本没有行业影响力,很难吸引眼球。只是他们不甘寂寞,渴望获得认可与尊重,所以很爱出风头,不按套路出牌,总是要另辟蹊径,喜欢折腾点新的动静,或者搞点新花样,即使是小事也在当大事办,不管大事小事一律是大打出手。

做大事是一种试错法

小老板做企业,起点不是兴趣与爱好,决胜的法宝也不是战略,而是靠着一颗勇敢的心,边走边干,亏也心甘。摸着石头过河是他们最基本的方法,而其本质是一种试错法,而且是成本很高的方法。与即使大亏损也不怕的企业家不同,小老板底子薄经不起折腾,每一次摸石头都是决定生死成败的。

小老板对企业态度很特别,崇尚“生命诚可贵,企业价更高,若能赚大钱,一切皆可抛!”试问世间有多少事值得用生命去换?所以小老板做企业没小事,经营之中总是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怕飞了,衔在嘴里怕化了。

小老板创业时多数是孤注一掷式的赌博,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别无选择,总想快速致富甚至一夜暴富,所以对待金钱如生命,损失一点就觉得损失的都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凡是与钱有关的事,不管多少一律都是大事。

做大事是个人英雄主义

小老板在创业初期以一当十,几乎可以胜任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搬运工的所有角色。

他们干事凭直觉,不按常理出牌,结果不是歪打正着,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由此一来小老板做事很精彩,要么绝处逢生,要么扶大厦于将倾,要么于百万大军之中取敌首级如囊中探物,总之像个英雄一般具有传奇色彩。

既然小老板认为自己是英雄,那么他们在用人时,喜欢用自己的影子。他们认为强将手下无弱兵,员工理所当然得像自己一样看待企业,也一样有很强的单挑能力,一样能干事也能干好事。在小老板眼中,每位员工都应该是不抱怨、不找任何借口,有条件完成任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完成任务的神人,多数小老板会宣称“没有做不起来的市场,只有做不起来的人”。但问题是,真正的神人不会跟着小老板,小老板的任务变成了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板法则

小事定律

小事是构成大事的基础,大事是由小事集合而成的。没有小事就没有大事,如果一个人在一些小事上都做得不好,如何能希望他成大事呢?

中国企业大多没有核心技术,更没有强大品牌。品牌玩的是金钱与智力,这不适合多数中国企业,更不适合小老板。

多数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小老板的企业,能走的路只剩下一条,那就是拼执行力!执行力的核心其实就是小事,讲的是过程细节方法,能把平凡的小事坚持做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就是伟大!

篇8:二年级学生小练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第二个故事,周恩来和同学闯入租借地,看到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中国人却无处申冤。

请了两个小组分角色朗读,感受到作者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把故事写得如此生动的。

抓住描写两个主人公的词语“衣裳褴褛”“得意洋洋”,想象当时的场景,选择其中的一位主人公进行描写。

下面是学生的课堂作业:

那妇女:

那妇女跪在地上,她的衣服打满了补丁,破破烂烂的,鞋子又旧又破,沾满了灰尘。她的双手一直捂着自己的脸,眼泪不断地从手指间涌出来,裤子都被打湿了。

——王韵

那妇女可怜巴巴地坐在地上,对着自己失去的亲人默默流泪。她的手满是无情地洗衣粉弄破的结痂。她是一位受害者、可怜人啊,可,没有人能帮助她说理去。

——高嘉艺

可怜的妇女望着洋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紧握着拳头,眉头紧锁,泪水一滴一滴往下掉。

——袁子嫣

那洋人:

那个大个子的洋人,身穿西装,黄头发、白脸、大鼻子。他的鼻子已经向天了,还把脸往上抬,用白眼看着那个妇女,一幅看不起人的样子。他用鼻孔对着妇女骂道:“活该!”

——黄晨珂

那个穿着名牌大衣的洋人把头仰上了天,他用眼睛斜着妇女,鼻孔张得很大,好像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傲慢。

——贺麒豪

大个子洋人好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一样,在他看来杀死一个中国人不就像踩死一只蚂蚁吗?他不时吐出:“怎么了,怎么了?你活该!活该!”

——苏新童

对比着读,读着读着孩子们就生气了,洋人怎么能这样欺负中国人。

语文教学妥了,爱国主义教育也落实了。

作者|冯栎钧

公众号:冯栎钧是老师

篇9:关于道德修养的作文1000字:善小为之,恶小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多么浅显易懂的一句话,我们从小学背到初中,从初中背到高中,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以此来要求自己呢?

那次回到家中,正在手机上刷空间,看到了一条让我感到无地自容的说说:同学们,希望你们看到这条说说之后能够自觉地转发,以我们的微薄之力来帮助学校餐厅的阿姨们。仍记得那天在餐厅里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些学生在吃过饭之后,把剩菜剩饭剩汤未倒入指定的地方,随意乱扔,有的人竟然直接倒入餐厅垃圾桶内。餐厅的阿姨们非常费力地清洗了垃圾桶之后,仍然有同学向里面倒,此时正值领导检查,因而被指出卫生不过关,阿姨们因此要被扣工资。但是阿姨们只能默默地在一旁流着眼泪,因为阿姨们已经很尽力地在打扫卫生,但是还是会被扣掉工资,希望大家可以自觉一些,用我们的微小力量来帮助减轻阿姨们的工作量,做一位真正的高素质焦作一中学生。

看到这条说说,我的心不由得为之一颤,回想一下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或许我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会给阿姨带来很多的不便,也或许我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能够给阿姨带来诸多的便利。平日里在餐厅吃饭,吃过饭后我向来都是拍拍屁股走人,即使旁边有放碗的小车,我也懒得去放,现在想来,自己的这种行为虽小,但在实质上却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如果高一高二所有学生都像我一样的话,那么阿姨们每餐饭就得收拾三千套碗筷,之后还要清洗三千套碗筷。这样算来,阿姨们每天的工作量将会是多么庞大。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吃过饭之后能自觉地把碗筷放到指定的位置,那么我们又会减轻阿姨一半的工作量,更何况我们的这种劳动量平均到每个人的身上又不会耗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上周开始,每餐饭我都坚持饭后把碗筷放到指定的地方,把饮料瓶等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我认为这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我们文明素质提高的一个过程。

其实,除了在校园中,我们出了校园也应该这么做。想象一下:炎炎夏日,清洁工们正在顶着太阳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做着美容工作。我们从一旁经过,有些人会不自觉地扔下垃圾,增大了他们的工作量,这样的恶举虽小,但是却显示出你的文明素养;也有人会给他们递上一瓶矿泉水,这善举虽小,但却能够感动多少个正在默默奉献着的“城市美容师”。当下我们焦作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加大力度来提高我们的城市宜居度,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们也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助力实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作为焦作一中的一名学子,我们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的优异,更要追求道德素质的提高。用我们的微小行为来为我们社会的道德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张轲

公众号:屈海生的语文教学

篇10: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七十二为自己点盏心灯(网友来稿)

侯小青 四川省宣汉县教师进修学校

人生路漫漫,道路多崎岖。每当这时,我们就应该为自己点盏心灯。

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请为自己点盏心灯,照亮自己的心底。心中有灯,心底无影;心中有灯,心底无尘;心中有灯,心底无杂;心中有灯,心底无私。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照亮自己的内心。心中有灯,内心会豁然开朗;心中有灯,内心会闪闪发亮;心中有灯,内心会升起希望;心中有灯,内心会充满理想。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照亮自己的眼睛。心中有灯,眼睛更明亮;心中有灯,眼睛充满曙光;心中有灯,眼睛流露出希望;心中有灯,眼睛溢满了遐想。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驱散心中的疑云。心中有灯,心中的疑云顿时消减;心中有灯,心中的疑云顿时消散;心中有灯,心中的疑云顿时消失;心中有灯,心中的疑云顿时消逝。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驱散心中的孤独。心中有灯,孤独无法存在;心中有灯,孤独无处存在;心中有灯,孤独不会存在;心中有灯,孤独永远不会再来。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驱散心中的寂寞。心中有灯,你不会寂寞;心中有灯,我不会寂寞;心中有灯,他不会寂寞;心中有灯,我们人人都不会寂寞。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驱散心中的伤心。心中有灯,不会再有伤心的人;心中有灯,不会再有伤心的事;心中有灯,不会再有伤心的心情;心中有灯,心中不会再伤心。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驱散心中的流泪。心中有灯,我们心中不愿流泪;心中有灯,我们心中不会流泪;心中有灯,我们心中忘记流泪;心中有灯,我们心中永远不再流泪。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驱散心中的痛苦。心中有灯,我们心中不会再有痛苦;心中有灯,我们心中不会存在痛苦;心中有灯,我们心中不会容忍痛苦;心中有灯,我们心中永远没有痛苦。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驱散心中的烦恼。心中有灯,少年心中无烦恼;心中有灯,青年心中无烦恼;心中有灯,中年心中无烦恼;心中有灯,老年心中更无烦恼。

请为自己点盏心灯,心中一定会充满希望;请为自己点盏心灯,心中一定会充满理想;请为自己点盏心灯,心中一定会充满信心;请为自己点盏心灯,心中一定会充满阳光。

人生路漫漫,道路多崎岖。每当这时,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点盏心灯。

只要能为自己点盏心灯,生活一定会充满阳光。

作者邮箱: hugekey@126.com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七十二为自己点盏心灯(网友来稿)]

忙迎新年作文

忙初中作文

关于忙的作文七年级

教师工匠精神演讲稿

含饴弄孙造句

以快乐为题的作文

以快乐的父亲节为题作文

5分钟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演讲稿

以夏日的快乐为题的作文

星期二早上问候语

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
《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老板为什么忙之――假勤奋(共10篇)】相关文章:

创新作文:伤2022-05-28

生活哲理散文2022-08-04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读书笔记2023-01-15

艰难的打工生涯优秀散文2023-09-09

学生金融机构实习工作总结2023-10-20

家温馨作文550字2023-04-01

《给长耳兔36封信》读书笔记2023-06-18

生活哲理散文优秀2023-08-03

送给客户的晚安问候语2023-12-10

我们做事为何总是拖延?2022-11-1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