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箭乡行的散文

时间:2022-11-10 09:00:2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风雪箭乡行的散文(锦集11篇)由网友“Dalabong”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风雪箭乡行的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风雪箭乡行的散文

篇1:风雪箭乡行的散文

风雪箭乡行的散文

进入腊月后的第一个周日,我原打算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却突然接到要我跟随箭乡重点民生工程基地观摩团一道参观的通知。事不宜迟,我简单收拾后匆忙赶到集结地点,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奔波忙碌。冬日清晨的天空布满了成片的浅灰云层,冰冷的寒气使人不由得裹紧了臃肿的防寒棉衣,大巴车里早已座无虚席,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兴奋的表情。不一会儿功夫,观摩团一行首先来到城南新区中心带状公园建设工地进行观摩。走在纵横交错、宽敞笔直的城区柏油路面上,远处美观大方、整齐划一的集资统建房楼群形成一片壮阔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路沿石外的公园建设工地土路上随处可见深浅不一的积雪覆盖,在北风的横吹下,这些洁白的积雪呈流线弧形或小丘状分布,有的地方踩上去很瓷实,但有的看似平坦无恙,可一脚下去能陷下去半个小腿深。公园内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曲折起伏的人行台阶、水泥石块砌就的水系基础工程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而与中心带状公园遥相呼应的城南大道路北侧的源圃园核心公共建筑工程工地主体框架已基本完工,造型典雅、气势恢弘、极富现代娱乐气息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人的好奇探寻目光。据介绍,这里很快就将成为退休老大爷打太极拳,大妈跳广场舞,年轻人谈恋爱的休闲散步胜地。

离开城南新区,大巴车继续沿白雪覆盖的柏油路向东行驶,也就一刻钟的时间,很快来到位于纳达齐乡清泉村附近的县中小微企业园区(开发区)。远观一排排宽大有序的崭新厂房和厂区内堆放的各种物资设备,可以看出园区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与生机。在不久的将来,相信园区的稳步发展将有力助推县域经济的快速腾飞。随后观摩团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到县城东郊的县地震应急避难演练基地和1764文化体育公园工地参观体验。县地震应急避难演练基地工程已经完成大半进度,建成后将面向全疆开放,成为各族人民的学习演练地震应急避难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训练基地。而1764文化体育公园是为了弘扬、传承锡伯族西迁文化精神而建的主题公园(尚未完工),里面各种场馆展厅的主体框架如雨后春笋般四处林立,文化展示区、实践体验区、娱乐休闲区等设施配套完善协调,体现出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发展气息。看着日新月异的文化亮点工程很快将由蓝图变为现实美景,大家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

午饭后,天气变得愈加寒冷,细碎的雪花在呼啸不已的凄冷西风中张扬、升腾,远处的视野一片迷离。狂乱的寒风一面卷起地面的积雪上扬、飞散,一面又将空中的雪花吹得漫天飘零,冬日的寒流席卷了箭乡大地的每一处角落。大巴车继续沿新建成的环城北路向伊犁河景观大道方向驶去。车前窗的刮雨器不停的在来回摇摆中刮除车窗外粘连的微湿雪花,司机更加小心翼翼,认真观察地面的湿滑路况。在离伊犁河南岸三四百米的.地方车遇到路障不得已停在路边,众人下车冒着漫天风雪向河边挺进。此处的景观大道由原来的两车道拓宽为四车道,虽然还未铺设柏油,但在晶莹白雪覆盖下的路面显得十分宽阔、平坦,周围视野空旷,路东侧一排排光秃秃的杨树在寒风中无序地摇晃着,忽大忽小的呜呜风声一阵紧似一阵,空中的飞雪密度也悄然增大起来。东西向的沿河柏油道路随岸势蜿蜒并行,路两边的整齐白色路灯在飞雪寒风中默然屹立,守望者奔腾西去的宽广母亲河。来到河边,看着脚下清新润滑的白雪,空气中弥漫着母亲河的温柔气息,大家一个个心情舒畅,有的干脆兴奋得连跳带叫,像个顽皮的孩子般在母亲河身边撒欢嬉戏。清冷的涛涛河水在西风劲吹下旋起一道道奇幻的波纹,仿佛母亲嘴角贴心的叮咛与呵护。河边的灌木枝条不停地随风起舞,杂乱的枯草在白雪覆盖中突围冒尖,在风雪的洗礼中欢欣鼓舞。直到远处传来隐约的催促声,众人才在一步三回头中不舍而去,凄风飞雪中的母亲河素颜激起我们内心久违的亲近感和幸福涟漪。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前往孙扎齐镇参观锡伯古城建设工地。路面上的积雪已被来往的密集车辆压出了一道道松软的雪痕,前方视线不佳,不少车开始打开双闪灯,几乎所有车的车速都自觉降到了安全的慢速行驶中。大巴车沿胡杨连绵相伴的乡村公路上稳稳行驶着,有人不觉中打起了轻微的鼾声,但不久就被人急促推醒,哦,锡伯古城到了。一下车,猛然感觉西风掠耳横吹不休,半空中雪花狂舞撒落得满身都是。眼前高大宽厚的古城墙建筑赫然映入眼眶,古城的如烟往事瞬间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莲步轻移,款款自历史苍茫中飘来。然而急速的西风却毫不留情,捎卷起惊慌失措的雪花一波波撞击到古城冰冷的墙面上,然后又被搅成一团的混合气流再次抛下墙面。在急风夹雪的阻挠中我们跌跌撞撞沿之字形护墙台阶依次爬上城墙顶部,眼前不觉豁然一亮。古城城墙两侧的垛口上堆积了一层层的白雪,在回旋气流的冲击下有些垛口上方的积雪落下又被吹散,聚聚散散无休无止。在风雪凄迷中我仿佛看到往昔烽火岁月中戎装在身的锡伯官兵们正弯弓搭箭,表情凝重,刚毅果敢、深情地守卫着心中的家园和神圣国土,这些无数坚强的身影渐渐融凝在不屈的绵延城墙中……

天渐暗,风愈紧,雪更密,心思盘马弯弓,拨云见日,漫天风雪中我依稀看到箭乡各族儿女们正携起手来,胸怀新志,蓄势待发,攻坚克难,不遗余力,大步向幸福未来昂首迈进!

篇2:风雪行散文

风雪行散文

又回故乡了,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离开那里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还是要常常回去看望地下的父母的。去年冬天,当我再一次踏上这片故土的时候,呼啸的季风,时不时的扬起了往日的积雪。倍觉寒冷的冬季格外的揪心,回去的路,格外的冷清,这是否与我的心情有关。不得而知。晴朗的天气,暖阳高照,而我感受的是寒冷难挡;没有污染的空气,它新鲜清爽,而我却感受着它冷冷的,清清的。风很大,气温很低,呼啸的西北风嗖嗖入骨,只是感觉是那样的干冷干冷的,这与我穿的少有关。

故乡,与我在的时候相比,已经扩建的很好了。但是,由于外出打工的多,人很少。就显得还是那么的冷冷清清。远远望去千沟万壑,片片树海,片片田地,都是在一色银装素裹里。近处,虽然,沿着公路的人家几缕炊烟,没有意识的随风向倾斜着,缭绕着。 虽然很美,但是,我太冷了,还是感觉是那样的冷清,是那样的孤寂;是那样的寒凉。

夕阳已经快下山了,我正带着纸钱,独自走在去父母的坟地的路上。 路上没有一个人,极目远望,极其空旷,白雪皑皑,山连着山,地挨着地。看不见飞鸟,看不见走兽。没有遮挡的西北风显得更大更急促了,呼啸的响在我的耳边,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路边的小树不停的摇曳着,用她那婆娑的身姿;用她那急促的话语。似乎要告诉我前路的危险;似乎要告诉我前路的艰难。

走近父母坟地的时候,父母的坟地是在一片玉米地里。那片地是长长的垄,宽宽的,玉米收完了,玉米的桔没有割掉,直挺挺的立满了地。 挡住我的视线,看不清我父母的坟埋在什么地方。以前,去的时候,都是没有障碍物的,远远的就会看见的。可是今天,太阳就要下山了,满地的雪,满地的玉米秸,我一时还找不到准确的位置。满山就我一个人,玉米秸很稠密,也很高。在里面行走还有一些困难,我是又着急,又紧张,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长满玉米秸的雪地里,可想而知,那是怎样的.一阵疾找。

从山上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夜幕已经徐徐降临了。前几次我回来的时候,我都没有进村。村里的人,能认识我的太少了。可是今天,天色已晚,我需要住在村子里。

夜幕下的小山村,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接着,又恢复了以往的寂静。几家灯火在风中闪烁着,几缕炊烟在风中摇曳着,都说:城市里的孩子,山沟里的狗——厉害。所以,我不敢贸然进谁家的院子,去打听或询问什么。我只好游历、踌躇、徘徊在风卷起的雪花中。不知道去哪里找我认识的,与认识我的故友。感觉太恐惧了,太迷茫了,太孤单了,太无助了。不知道去哪里找我的住处呢。

最后,我走到我家的老房子的旧址,默默的看了许久。虽然,她早已易主了。但是,那里留有我太多的难忘和我太多情愫。让我眷恋了很久很久......让我激动了很久很久.....

还好,终于看见一位路人,得以打听与询问。

第二天早上,当我离开村子的时候,频频回头看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的时候,觉得她还是那么静悄悄,还是那么炊烟缭绕。只是多了几分详和,多了几分亲切,也多了我的几分情愫。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知道是酸楚,还是眷恋。

篇3:风雪行散文欣赏

风雪行散文欣赏

又回故乡了,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离开那里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还是要常常回去看望地下的父母的。去年冬天,当我再一次踏上这片故土的时候,呼啸的季风,时不时的扬起了往日的积雪。倍觉寒冷的冬季格外的寒冷,回去的路,格外的冷清,是否与我的心情有关。原本晴朗的天气,暖阳高照,而我感受的是寒冷难挡,没有污染的空气,它新鲜清爽,而我却感受着它冷冷的,清清的。风很大,气温很低,呼啸的西北风嗖嗖入骨,只是感觉是那样的`干冷干冷的,这与我穿的少有关。

故乡,与我在的时候相比,已经扩建的很好了。但是,由于外出打工的多,人很少。就显得还是那么的冷冷清清。远远望去千沟万壑,片片树海,片片田地,都是在一色银装素裹里。近处,虽然,沿着公路的人家几缕炊烟,没有意识的随风向倾斜着,缭绕着。 虽然很美,但是,我太冷了,还是感觉是那样的冷清,是那样的孤寂;是那样的寒凉。

夕阳已经快卡山了,我正带着纸钱,独自走在去父母的坟地的路上。 路上没有一个人,极目远望,极其空旷,白雪皑皑,山连着山,地挨着地。看不见飞鸟,看不见走兽。没有遮挡的西北风显得更大了些,呼啸的响在我的耳边,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路边的小树不停的摇曳着,用她那婆娑的身姿;用她那急促的话语。似乎要告诉我前路的危险;似乎要告诉我前路的艰难。

走近父母的坟地的时候,父母的坟地是在一片玉米地里。那片地是长长的垄,宽宽的,玉米收完了,玉米的桔没有割掉,直挺挺的立满了地。 挡住我的视线,看不清我父母的坟埋在什么地方。以前,去的时候,都是没有障碍物的,远远的就会看见的。可是今天,太阳就要下山了,满地的雪,满地的玉米秸,我一时还找不到准确的位置。满山就我一个人,玉米秸很稠密,也很高。在里面行走还有一些困难,我是又着急,又紧张,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长满玉米秸的雪地里,可想而知,那是怎样的一阵疾找。

从山上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夜幕已经徐徐降临了。前几次我回来的时候,我都没有进村。村里的人,能认识我的太少了。可是今天,天色已晚,我需要住在村子里。

夜幕下的小山村,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接着,又恢复了以往的寂静。几家灯火在风中闪烁着,几缕炊烟在风中摇曳着,都说:城市里的孩子,山沟里的狗——厉害。所以,我不敢贸然进谁家的院子,去打听或询问什么。我只好游历在,踌躇在,徘徊在风卷起的雪花中。不知道去哪里找我认识的,与认识我的故友。感觉太恐惧了,太迷茫了,太孤单了,太无助了。不知道去哪里找我的住处呢。

最后,我走到我家的老房子的旧址,默默的看了许久。虽然,她早已易主了。但是,那里留有我太多的难忘和我太多情愫。让我眷恋了很久很久......让我激动了很久很久.....

还好,终于看见一位路人,得以打听与询问。

第二天早上,当我离开村子的时候,频频回头看我即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的时候,觉得她还是那么静悄悄,还是那么炊烟缭绕。只是多了几分详和,多了几分亲切,也多了我的几分情愫。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知道是酸楚,还是眷恋。

篇4:风雪行的散文

风雪行的散文

20xx年12月1日,古驿的嫩江城已被皑皑的大雪笼罩着,到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洁白世界。今天的天气虽不算冷,但仍有微风吹拂着。上午九时许,我决定骑自行车前往江北边境的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额尔和乡的北部进行越野锻炼。

走出县城,向北望去,一片空旷,一片白茫茫,毫无遮挡。季节交替,转眼,夏天天连水,水连天的雨季消失了,秋季的一片万紫千红也消失了,眼前只剩下绿叶落尽后的枝桠如皮肉消劲的肋骨,在微风中摇摆着,枯叶已被埋在深雪里,冻结着一场绿色的梦。

因天寒地冻,路上的行人几乎没有,除了南北穿梭的汽车在奔驰外,骑自行车的就我一人。由于平坦的水泥路面,骑起来快如飞,只听着飕飕的风在耳边刮过。当骑到额尔和乡李屯时,穿越了李屯甘河大桥,向西进发。路面是水泥路铺成的四米宽的公路。路的两侧是高山和森林及农田,风景极其壮观。道路的坡度比较大,没有行人走过,只遇见少量的机动车行驶。有趣的是,有个汽车司机路过我身边时,探出脑袋,向我微微摆手微笑,我想可能是他为我的远行感到奇怪的原因吧?极目远望,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上,只见一个牧羊人,赶着羊群在放羊,那个原野的画面,象似被零散的星星一样的羊群点缀着,仔细看来,像是构成了一幅黑白色的水墨图画,成为冬天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当行驶到约四十公里处,此时已是中午,因怕冻就没有带食物和水,又饥又渴,这时隐隐约约见到大山深处有一片房子时,心情无比兴奋,终于看到人家了,看到徐徐的炊烟在升腾,当骑车来到该村附近时,迎面看到一座高大的坐北朝南的古老式大门,很壮观,上面写的是---宜和德达斡尔族民族村。两侧书写着团结奋进,发展经济的标语。大门前面,矗立着四只威武雄壮的雄狮石雕。进入门内,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笔直的白色水泥路面,由南向北延伸着显得整洁而高雅。路的两侧是现代化的路灯,造型极其美观。民房一排排整洁地座落在道路的两侧,住宅全是天蓝色的彩钢瓦盖,在白雪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墙的四周用瓷砖粘面,院墙则是塑钢围城的,不像普通的农村民房,和城市的别墅结构没有什么区别。四周面临一片柞树林。整体看来,这是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富裕村。

我走进一家超市,迎面而来的超市老板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女人,从五官上看,不像是汉人,询问之后得知,该村全是少数民族----达斡尔族,也就是老人常说的江北的老达子。在老板的热情接待下,我买了一个2元钱的面包,2元5角钱一瓶的啤酒,一小袋3元5角钱的火腿肠,简单的充饥一顿。感觉,这里的物价,比街里的'贵些。在进餐的过程中,女老板用生硬的普通话问道:“大哥,这大冬天的,很少有汉人到这里来,特别是骑自行车的就更没有了,你一个人骑自行车,是来串亲戚的?还是来会朋友的”?我笑着说:“都不是,我是出来锻炼的。”老板伸出大拇指说:“这夏天和秋天旅游的很多,能在这大冷的天,跑出这么远来锻炼的,我还真没见过,你真行”。我回答说:“小事一桩,我这一年多来,不论春夏秋冬,骑自行车可没少走,北到莫力达瓦旗红彦镇,南到双山镇,东到科洛镇,西到临江乡,都走习惯了。和她聊天中了解到,他们主要以种地为生,人少地多,经济很发达,在村里没有看到一台自行车,街道上的行人也不多,只在路上见到过几个小青年,在谈笑风生,走进眼前时,听到他们说的全是少数民族语言—达语。给人的感觉,该地确是少数民族部落,很有风情和民族特色。该村的面积方圆为一公里左右,村里无积雪,无垃圾,东西南北道路笔直,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途经该村后,沿原来时的公路返回,此行路过隆华山和那日松少数民族风景区,只因进入冬季,没有游人。这次雪中行,往返行程约八十余里,时间四个小时左右。虽然路途遥远,感到有些疲劳,但通过骑自行车这项有氧运动,不仅体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欣赏到了北国冬季的自然壮美的风光!感到心情很舒畅!

篇5:乡行

乡行 -资料

乡行

我讨厌这个地方,

这个被群山包围的闭塞的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她安然地坐落在群山的怀抱里,千百年来保持着她原来的模样。春荣、夏盛、秋实、冬枯,年复一年,虔诚地遵循这亘古不变的规则。无论群山外面时间的车轮滚了多远,无论世界发生了多大转变,也无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叫的多么响,传递这些消息的风儿就像一个拄着拐杖的风烛残年的老太太,缓缓地走来。因此,这儿也就自然而然的依旧保持着原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村民几乎每天都得面朝黄土背朝天。暴风雨出现时,还要三更半夜的跑出去抢救农作物,保护家畜。甚至要担心自身的安全,“屋漏偏逢连夜雨”, “床头‘屋内’无干处”。大自然面前的我们显得是多么的无力与渺小啊。

在这儿生活了足足的我,自认为对这个山村已经了解透彻了。我实在是厌恶透了这里的一成不变的生活!

村里有一条通往外面城镇的`幽深的小路。村里的壮年人一年就出一趟城镇去购置年货,有时候收成不好两年才出一次。小路因为少人行走,路边的草木肆意地生长,两旁的树越长越高,把这条小道半包围起来,低矮的杂草也胡乱铺满地面。从入口看,似乎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但只要多走几步你就会开始害怕了,走入这小路你会感觉你正往黑暗走去,不出一百步,你就会疾步往回走了。

我常常望着这小路发呆:什么时候我才能跟爸爸一样,走出这破地儿呢?我就像一只不知天高的厚羽翼未丰却总想振翅高飞的鸟儿,不甘心被开了小口的笼子锁住,热切地希望去见识新的事物,

资料

事情如我所愿的进行着。我先是考上了镇里的初中,临行时奶奶递给我一罐泥沙,担心我水土不服念家。一到学校我就把它扔了,我不需要那玩意儿。。。一个三年过了,我考上了市里的高中。这个高中在郊区,背靠一个小山丘。每天傍晚和早晨空气弥漫着一股恶臭,因为学校的周围都堆满了垃圾,每天傍晚开始烧垃圾。看着四周升腾扩散的如古希腊神话妖魔的黑烟,听着身旁一声声刺耳的咳嗽,想起那个地方,我竟有些思念。。。然后,我慢慢地发现因为不懂说本地话,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每次吃饭只叫两个青菜时,其他同学、食堂阿姨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时间教会了我很多,我慢慢了解了自己曾经追求的世界。开始后悔扔掉那罐乡土,然而,不会有人会再装一罐乡土给我了。

高考毕业后,我回到了这个地方。那条通往外界的路变得开阔了,杂草已被除掉,两边的树笔直的挺立着。它这条路仿佛被阳光洗净了一样,明亮而宁静。我静静坐在爸爸缓慢但平稳的摩托车上,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清新自由的空气。随着车的颠簸,我似乎感觉到了这片土地的脉动,清晰而简单。路旁泛黄的水稻,随风招摆,仿佛在迎接一个游子的归来。田里劳作的村民停下手中的活,向我们点头示意。这是他们一贯的动作,只不过以前我并不当回事而已。而今眼泪却无声滑过我的脸,一股暖流涌入心里。

今天的我,在大学绿树成荫的小道漫步。春天来了,路边的小草抽出了嫩绿的叶子,一丛丛、一簇簇的花儿也烂漫的开着,阳光透过随着风儿摇曳的新叶跳动着绿色的旋律。大学城很美。只不过美的太中规中矩,美得太有所顾忌,美得太脆弱,甚至美得让人不敢接近。而我所欣赏的美是随性自然的,是无所顾忌的,甚至是能容得采摘的,能零距离地把人纳入怀抱的。然而,大学城不能给我所有这些。我能做的只是握紧手中的装满泥土的小瓶子,似乎握紧就可以让自己的血液穿过冰冷的玻璃瓶,注入那片土壤……

休沁音

01月12日

篇6:风雪散文

风雪散文

寒冬腊月的黑龙江,一派冰天雪地了。

刀子一样的西北风刮鼻子刮脸儿冷刷刷犀利地刮着,天冷得邪乎,手脚,口鼻,脸,都冻得半僵了,又木,又疼。呛人的冷空气,似乎凝固了,连口里吐出的柱柱白气都僵僵的,没了生气,呼吸感到困难。这风只是花,那寒冷的天气却是锦,即使没有了风,那天依然还是会冷,且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干巴巴的冷。在这北地,这样的日子不在少数。

这冷实得像石头,你感得到,看得到,也摸得着。冻天冻地的屋外,你戳上一会儿,就冻得鼻脸通红了,耳朵冻透了,像冰凉的铁拉手,要用两只手捂着把它暖过来,指尖冻得猫咬一样地疼,脚窝在棉鞋里,早冻麻了,要两只脚错错着步子,不断地相互磕打。

夏天在院门口坐着乘凉的大石已不能再坐了,一屁股坐下去,会像坐在了冰坨上,尽管穿着厚厚的棉裤,还是会被冰透,屁股很快麻痛起来,吸得你的肠子疼,那石头早被冻透,冷到了心子里。

在屋子里洗完衣物的女娃,用脚蹬开了门,端着一盆衣物,热气腾腾地到扯在院中的晾衣绳上去搭,挂起来的衣物很快就被冻硬了,像一张张干板的兽皮,卡在衣绳上。姑娘返身回来,不敢用水湿的手去开门,在屋外不断锐声地叫唤。因为一旦用湿了的手去抓冷透的门把手,那手便会瞬间被冻住,而粘在门上,拿不下来。

屋檐下,现出了冬日的威武,挂坠了一排尺把长的冰溜子,长长短短,犬齿交错。小孩子经常拿了长杆,扬了冻红的小脸儿,把它们一个个地打下来。它们从而脆生生地断了,摔碎在屋脚下,成了一堆碎玉。

找一只漆质的茶缸子,在里面灌了水,放一点糖精,再插一根筷子,搁在屋外的窗台上,只消几个小时就完全冻透了,拿进屋里,倒出来,成了一只自制的冰棍。

雪,就是在这样的天头里降下来,纷纷扬扬,降得漫山遍野。山白了,田野白了,村庄也白了,天地一色。人的心也抛了杂滓,变得一片纯净。

山野里的林子,落光了叶子,像一群冷丁剃了光头的人,显得很贼。疏朗的枝条硬挺挺地交织着,像筛子,把那漫天的雪漏下去,掉在林地里,林地里从而一片洁白。但总有一些雪没能漏下去,而杂技演员一般地在横斜的枝杆上站住了脚,且越积越多,树枝因而显得粗壮。

雪,是天上的落花,我总这样认为。每一片雪,便是一朵干净素雅的花,不知是哪位仙女播散了它,让它以一抹的莹白来装点沉睡的大地。它们该是大地的一床裹着花香的被子。有了这些雪做铺垫,农家院子里的墙头从而就高了,屋顶也全都厚了,什么都失了棱角,就连院中木杆上挑着的一盏灯笼上都托了一坨白白的雪,那么摇摇欲坠着。

院中的几只肥胖的鸭子,在雪地里刚走了几步,就伏下来,窝在那里,抖了抖冰着的蹼脚,把它藏进厚厚的绒毛里。那趾高气扬的大公鸡领了一群母鸡从架里出来,刚展开翅啼了两声,便很快练起了金鸡独立,并不断地在雪地里变换着腿脚。

雪是有脚的,它能在一切所能接触到的地方驻足。但它的脚步极轻,远没有乡间的雨来得那么地喧嚣。冬天的屋子封严了,把炉火里滚滚的热度圈在屋里,也把屋外的严寒隔挡在冰天雪地。人在屋内,丝毫没察觉,那雪就从高里轻飘飘地拥进庄子里来,没有一点声音。睡到半夜的村人,翻身醒来,像往常一样,乡村的夜,静得迷人。可屋外,恰巧有一坨雪因不能承重而从高处掉下来,砸到雪地里,“扑腾”地一声闷响。

雪天安静,鸟雀掩迹,虫兽隐遁。胖墩墩的家贼,纷纷地钻进房山头的窟窿里,躲起来,十只二十只一群的喜鹊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一只都不见。连山里的.兔子都入了窟,长时间地不出来。这样的一个夜里,一个人打庄子外远道步行回村来,四野寡白,一片清净。一个人,在山野里,拖着一串悦耳的脆响和一行人踪回来。村子里,一片黑,只有一户人家还亮着一盏如豆的灯,此人径直地走过去,脚步声和开启柴门的声响惊动了院内的狗,遂惹来一阵“汪汪”的狗咬,这狗咬又惊动了邻家睡中的狗,从而惹来了一片狗咬。很快,整个村子的狗就都在喧腾,都在狂吠。这是唐刘长卿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中描绘的场景,够温暖了。

明正德年间,南阳城有一位张姓的男子,靠榨卖油为生,油优价平,被人称做“张打油”,其兄喜作诗,曾作“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四句,是咏雪的,形象生动。

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天气,一个在北方的风雪边疆熬着苦寒的人,最喜欢听《雪中情》和《东北人》这两首歌,前面那歌中唱到:寒风萧萧,白雪飘零, 长路漫漫,踏歌而行,回首望星辰,往事如烟云-----;后面那歌中则唱:东北的爷们儿有万丈豪情,大碗儿喝酒高粱红,心胸宽来咱们身板儿硬,吐口唾沫都是钉。冒烟儿的雪,西北风,天地之间任我行,大吼一声天地动,路见不平咱都是英雄-----

听着这两首歌,我的胸膛里不自觉地盛满了北方的风雪,也盛满了冲天的豪气。

篇7:骑马乡行

驰卢平野观黄菊,叶瓣坐落望径长。

流壑脆声含晚鸣,挺峰黯然空自听。

树桑落叶似无情,茉莉花开带幽清,

为何突起呤惆怅?原声原景是吾乡。

篇8:风雪夜归人经典散文

风雪夜归人经典散文

早春2月,在一个裹挟着刚逝去的严冬余寒的日子里,我独自从遥远的西部乘列车日夜兼行而来,30多个小时的行程始于冰雪新疆,随着车轮轰鸣的节奏一点点走进中原的早春。列车刚驶入郑州,前天晚上飞雪飘卷灯影婆娑的乌鲁木齐站台一如梦境般被透过车窗的温煦瞬间融化了。只是,因为整冬的无雪,今年中原的田野没有像往年那样绽放出油绿的生机来欢迎每一个从陇海线上西归的客人,除了温度的优雅,这是个憔悴和面黄的早春。

然而就是今天,郑州终于降下了今冬第一场小雨,丝丝绵绵的,带着些许的暖意。路上的行人没有谁去匆匆躲雨,到是很多人欣喜地停下脚步像迎接婴儿一般展开双手去托雨滴。我站在车站前的街道旁,背着行李,不觉旅途疲惫开心地沐浴在柔柔的'雨雾中,等候接站的亲人。

已是下午4点多,天空逐渐阴暗下来,十几分钟后等来了接我的轿车。坐进舒适的车厢,看着窗外愈来俞密集的雨线,一边和亲人絮叨着路上的经历,一边由衷地欣赏窗外雨景。

亲戚的驾驶技术不错,轿车很快就驶入郑焦高速路上,虽然前方大雾渐行渐浓,所幸没有禁行。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小时候后,小雨在晋焦高速路段已翻飞为漫天雪花。

雪越下越大,视线越来越差,高速路上的车辆只见稀疏的几辆,雪花肆虐地扑打着前窗,不消片刻就一片模糊,雨刷只好不停地喷水擦拭。我们开始担心大雪会影响长晋高速路。果不其然,车到长晋高速路口的时候,已经封路20分钟。

我们只好折往2级路。可是2级路正在施工也不通行。看此情景,似乎只有留宿晋城了。我们忧郁地望着天空,雪非但没有一点停的意思,越来越大,大得如古诗所写的“雪片大如席”了,密密匝匝、铺天盖地而来。

同行的有一个是亲戚的战友,十多年前跑煤运时熟悉一条老路,虽然多年不走了,因为那条路连接几家大煤矿,是不折不扣的煤道。我们决定碰碰运气,哪怕慢点也连夜往回赶。

高速因暴风雪封路,2级路因修路断行,大多从河南上来的车辆只好泊车晋城了。

亲戚的战友记性简直一流,当轿车一点点开上那条老路,事实上路旁的建筑早已不复当年的情景。他凭着感觉判断方向,缓缓地穿过几个农庄后,沿着昏暗、曲折、湿滑的窄道终于爬上通往长治方向的大路,竟然发现路况好得胜于2级路。我们猜测可能是因为煤运的原因翻修并拓宽了路面。

在一段很开阔的路上,车速得以提升。这时,手机响了,接到老家的一个电话,关切地询问我们路上的情况。当得知高速被封,我们是摸索着旧路往回赶时,言语中多了几分担忧。

10多分钟后,车子拐进一个村镇,路面又变得颠簸不平,车速只好慢下来。这时我们发现前面的车越来越多,公路变得拥挤不堪,原来前方发生事故,堵下的车队竟排下二三里长。出行最怕的就是堵车,何况又是这样的恶劣天气。都夜里8点了,道路两旁没有路灯,也没有交警协调,雪大得偏又像是宣泄积蓄了一冬的怨气,张狂得充满恶意。

等待的过程是最折磨人的,尤其是没有预期的等待。黑暗和寒冷象张大网从黑魆魆的苍穹罩下来,雪花在车灯的光束里扭动着身躯狂舞般毫不停歇。司机都缩在车轿里安静地等待前方传来好消息。时间在悄无声息中一秒秒度过,半个小时过去了,仍没有一辆车可以挪动半步。一些性急的大货车司机终于耐不住寂寞跳下车步行到前面去打探情况,风雪中隐约传来他们粗野的抱怨声。

坦诚地讲,堵车肯定是因为事故,堵死交通却往往是因为个别司机强行挤插占道,最后引一溜同样心存侥幸的跟风车上来所致。越是在这样远离城市的山区公路,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行驶,不占道抢道。否则,既达不到赶路的目的,还平添了安全风险。

就这样,在无边的煎熬中不得不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打发在慵懒地打盹和无边的思绪漫游里。前面的车子终于开动了。我们的心情一下子明朗起来,不再惦记腹中饥渴,轿车迅速穿入莽莽雪雾,向家的方向急驶。

这个日期在江南其实已是芳草绿树、烟雨萋迷的一派景象。而北方的春绿总是在清明前才会慵懒而至。虽然风花雪夜也有它的浪漫和情致,但我们思归的心情更强烈。当我们风尘仆仆地赶到家,雪也逐渐小了下来。推开家门,迎面的是家的温馨和孩子灿烂的笑脸,当然,还有那碗刚从热锅里捞出来的散发着卤子香气的拉面。

篇9:夜话风雪散文

夜话风雪散文

《夜话风雪》文章取材,顺手拈来,评古论今,意趣横生,读来如坐春风。

近新年只有月余,少年时却最盼新年。原因有二,一自是有新衣可穿,二却是彼时逢年必雪。

不爱晴日不喜雨,不慕苍穹高如蓝。唯盼一场鹅毛大雪,夜里顶风冒雪独行,清晨冒雪顶风撒欢。因此最欢喜的就是除夕夜的漫天风雪,当此时心中只有一首理应与此情此景毫无关联的诗。但无论彼时此时,过去现在,风雪之中当先涌上心头的,永远是这句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初识此诗应是在很小的时候,还是念“鹅鹅鹅”的年纪,当时有两首较“春眠不觉晓”尚复杂一些的诗,是记忆里最为深刻,一为此,一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风雪一烟柳,恰是相得益彰。

此生最慕霍嫖姚。相信封狼居胥也是自汉以后,无数文士武人的毕生心愿,凡开疆拓土欲成功业者必以冠军侯为念,而卢纶此诗,又如何不是在叙霍嫖姚这一场旷古烁今的追击。少年最喜欢的便是此类英雄,自然也是忽略掉一切艰苦,爱上这一场大雪满弓刀的夜景。每逢新年大雪,便独独一人出外冒雪而行,时时恨不得掣弓持箭,抽刀出鞘,任这漫天大雪洒满精亮刀身紧绷弓弦,在风雪之中幻想着一刀挥出,划破时空,将单于斩于马下。清晨,一切被白雪覆盖。独留身后名。

童年的幻想与喜爱,总是简单炽烈。

随着人生迹变,对风雪的热爱一如既往,但承载的跨越千年的载体却总在不断的变换。直至遇上白居易和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时恨不得变身白乐天。有酒有雪有火炉,人生得此,何求?凡富贵闲人者,有富贵闲人之态,亦有富贵闲人之诗,似晏殊这般“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素来为富贵之首,然白乐天此诗不为显富贵,不为表闲适,只是在叙说着风雪之时家常之事,却让人没来由生出无限的羡与嫉。

又恨不得变身刘十九。当此时,只愿做刘十九,哪怕拿刘二十八来换也不肯。开甚么玩笑。有烫好的酒,有相好的友人,有漫天的风雪,还有小小的燃得通红的火炉,除了抖落一身风雪,坐下来痛痛快快吃上一杯酒,什么也不肯干,什么也不肯说。

若是列出风雪之诗,让行于风雪之中的人们来票选,相信白居易此首,必属第一,无出其右者。快节奏的生活下,即使新年初雪,人们也未必再有足够欢喜的心态去欣赏把玩,只恨不能卸下满身疲惫。疲惫者何?不得自如、自在、自乐、自足。而能在风雪之中予我们以慰藉的,除白居易,除这一搁置千年的红泥小火炉,除这一杯放了千年泛着细碎泡沫的酒,再无他人矣。

此句却不是诗,亦不是词,单单只是一句话,甚至连一句话都算不上,只是六个字而已。

“那雪下得正紧。”

初读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见此处佳妙。后知金圣叹批此处亦只四字,曰“写雪妙绝”。不禁拍案,英雄所见略同啊。后读水浒,越发喜爱这一场掺着风雪的打斗了。

但却想先扯一扯野棉花,说一说林冲,实在不吐不快。

人说豹子头仗义无双,却不见是个卖友的货色。有文为证。水浒传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如此写道,“两个公人道:‘不敢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看这挫鸟林冲,待师兄一走,便给两个小卒一句话就套了出处,转头间就把刚救了自己命的花和尚给卖了,害得鲁智深没了归处。这也是有原文为证的。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鲁智深因离了相国寺投奔二龙山对杨志做了这一番解释,“杨志笑道:‘原来是自家乡里。俺在江湖上多闻师兄大名。听得说道师兄在大相国寺里挂搭,如今何故来这里?’鲁智深道:‘一言难尽!洒家在大相国寺管菜园,遇着那豹子头林冲被高太尉要陷害他性命。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不想那两个防送公人回来对高俅那厮说道‘正要在野猪林里结果林冲,却被大相国寺鲁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沧州,因此害他不得。’这直娘贼恨杀洒家。分付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却得一伙泼皮通报,不曾着了那厮的了;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字,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孟州十字坡过,险些儿被个酒店妇人害了性命’”。可见林冲此人,说其有勇无谋有头无脑尚算是夸赞了,亏得他在朱贵店里还写下一番诗词,“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以仗义自诩,当真是不要面皮,亦可见林冲何等蠢愚,人尚未问,先透底细。不过究竟是江湖经验太浅还是心机太深故作此态,那就不得而知了。

水浒开篇鲁智深与林冲便交好,为自家兄弟性命鲁智深甚至夜奔野猪林搭救,又相送至沧州,但自梁山聚义后,花和尚却明显与林冲少了来往,相交甚笃之人却是武松,一者是因二人意气相投,二来也不能不说这就是林冲自身原因造成的,似这般相救性命转头却被卖的兄弟,粗中有细的花和尚是如何敢继续深交。在水浒结尾,鲁智深明悟圆寂,武二郎断臂出家八十乃终,只有林冲得了风瘫,还需由武松照顾,却也一年而逝的结局,作者如此安排三人命运,可见也必是存有深意的。但金圣叹大笔一挥,删去五十回,煌煌水浒一百单八将,金大才子却无对众人结局之点评,何其憾也。

话扯得远了,说回风雪之上。为何独对风雪山神庙一节又极为喜爱呢?正是因为此乃全篇林冲唯一扬眉吐气之举。火并王伦虽是林冲主动为之,但却也有匪类吴用的教唆,吾不以其为正。常有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何也?就是因为水浒极易勾起少年热血,怕读去学做了那黄泥岗上的剪径贼,杀人越货。在杀人不眨眼的水浒里,就是孙二娘这个妇人都是卖十香肉包的狠角色,独有林冲是个唯唯诺诺不敢伸手的汉子,即是火并王伦,也是忍耐多日叫吴用挑唆后方才血溅三尺。猥琐小吏宋江在面对男女之事上也比豹子头要狠辣许多,只因阎婆惜勾搭张文远,勒索百两金子便一怒割其头,武二郎更不消说,先是手刃西门大官人,后又血洗鸳鸯楼,林冲虽号为禁军八十万枪棒教头,高衙内调戏妻子不敢言,小二报信陆虞侯将要加害于他,却也只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这等人,如何配与视人命如草芥,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武二郎鲁智深相提并论。所以这唯一的一次怒发冲冠,枪挑陆虞侯富安差,实在是也痛快到了极点。

且来听一听新版水浒传中胡东饰演的林冲在山神庙中的一番说词:

“此乃天理昭然,护佑善人义士,因为这场大雪压垮了草厅,让林冲躲进山神庙,才救了林冲性命。山神在上,林冲实在不愿杀人害命,只是苦熬做梦挣扎得回来,屈沉在小人之下。林冲实在让无可让,忍无可忍。今日林冲何等扬眉吐气、光明磊落!”

就为了这扬眉吐气光明磊落八个字,当浮一大白。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诗的作者不知是谁,史传乃是张打油。但张打油果真存在?恐怕不尽然。在无数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此诗被人引用,凡需立时作出风雪应景之作,便有此诗出现。

甫一句,自是引来众人不屑,江上一笼统,何其平庸的首句,第二句,更是会引得哄堂大笑,这等粗俗不堪的句子,也只有不通文墨的村汉才做得出来,凡自诩肚中尚存墨水的文士,断断写不出这样烂的句子,可第三句一出,小小的以诗会友或是以诗凌人的场景中必会迎来一个大的转折,此时便有应景之人做点头状,便是了解此诗并不如表面那么粗俗,待到末句结尾,众人便需齐声喝彩了!因实是没有什么诗能如这一首此般,以粗俗之句写出如此生动质感的雪,写得如此有趣了。

陈继儒的《幽远集十七令》中有一令,曰“雪令人旷”,在空明幽旷之上,与此有同趣矣。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若说我推风雪之诗,非是白乐天,而是黄景仁。白乐天之小火炉,乃风雪之中人生一大快事,当浮三大白。黄景仁之《别老母》,却是令人怆然泪下,无可言语。

黄景仁实实是被低估的诗人,有清一朝,数诗词大家历来皆纳兰性德、袁枚、赵翼、查慎行、郑板桥等人,更有晚清劝天公重抖擞之龚自珍。与乾嘉学派、性灵说偌大的名声相比,黄景仁仅仅只能算是毗陵七子之一,甚至声名尚且不如毗陵七子中的洪亮吉,这对于黄景仁的诗,实在不公平的。

大概提起黄诗,无人知晓,仅别老母似不足以体现。但他的另一首诗,却足可称旷古烁今,必将流传千载而不朽。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只此颈联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凡天下读书人,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这百无一用四字,道破了从古至今书生的伪装,撕下了读书人的遮羞布,把现实的肮脏与内心的愤懑一股脑全都倾倒在书生二字上。何其痛快!何其憋屈!

既说风雪,似诗中有贫寒之意者不独黄诗,刘长卿便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又似不忍别母之意,意不独黄诗所有,白居易也曾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皆是上上之作,却独爱黄诗,实在是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令人无法忘怀。大凡天下北漂、南漂之士,若于风雪之夜,却要拜别老母离家谋生,却不能于家侍奉,举目四顾无亲人,心中怎能不升起这股愧疚、悲伤、忧愤、不忍、不舍之情呢?

黄景仁之诗,实应数清代第一。即百无一用之句,放入唐诗三百首亦不逊于大小李杜。

惜哉黄景仁,惜哉《别老母》!

篇10:风雪的散文

风雪的散文

三月里,本是春暖河晏的日子。奈何春雪霏霏,凉风吹人紧。

“当老师都当成这样了!”

在回宿舍的车上,S君眼含泪水,冲着前座的老板低吼道。

车里一时沉默。

“就这样了,爱咋咋地!”老板一把将手里的卷子甩了出去。

S君是刚出校门,对未来、对事业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中文系师范专业高材生。半年前应朋友之邀来到这家补习班做补习老师,也是想趁此机会多多磨练教学经验好为将来正式走上教师岗位而走的“曲线救国”的路线。

最近几天,补习班与其他学校联合办了一个高标准的教学班,要求入班学生的素质也较其他人高,因此有一个学前测试。发生上面的争执的起因就是这个学前测试。

班上有个学生,偏语文科偏的严重。S君遵照老板圣旨,判分尽量宽松,该生最终也只得了个54分。

这日该生家长打来电话询问成绩,S君刚想如实相告,老板看见他的分数,急忙冲S比了个“6”,S君迟疑了一下,还是对那位家长说道:“您家孩子打了60分,及格了。”

“告诉你尽量往上提分,提分!你怎么就听不懂啊!”刚放下电话,老板就朝其吼道。

“老板,他的卷子你也看了,一点提分的空间都没有了。”S君试图解释。

“我不管,你刚才已经跟家长说了60分了,你就应该把分数给我改到60!”老板的态度十分强硬。

“老板……”

“回家了,走吧,有什么事车上再说。”同事劝道。

门外的'雪下了越发的紧了,路上也几乎见不到一个行人。几人匆忙地跑进车里。S君靠在车窗边,望着窗外浓重的漆黑,沉默不语。老板回头问道:

“S,我让你改分你懂没?”

“懂。但是他已经无分可改。”

“你怎么这么犟呢?现在的问题就是他的分数太低了,如果家长知道是这个分数的话,人家就不进这个班了,你懂不懂?”

“可是卷子在那了,他就是那个分啊!底子在那了,怎么改?”S君也来了火气。

“行了,你别说了。明天我不管你怎么做,总之把分给我改过来。”

“他卷子上有空题的地方吗?”同事给出主意道。

“难道让我帮他答卷吗?”S君的口气更冷了。

老板缓和了一下:“S,你就说你现在是怎么想的吧?”

“当老师都当成这样了!”带着哭腔的低吼从后车厢传来。

车里一时沉默。

“就这样了,爱咋咋地!”老板一把将手里的卷子甩了出去。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司机开口道:“你们都别吵嚷了。就今天这个事,你们说起来谁都没错。老板为了补习班的利益,想把孩子的分数提上去,好让孩子能继续在此学习。S呢,不想改分也有他的坚持。但是咱说,既然已经跟家长说了60分,咱就得把分数改一下。咱都是为了补课班好不是?”

“行了,别说了!我改!”S君急了。

“不是,S,你懂不懂我是站在咱们补习班的利益上来让你做这件事的?咱们都是朋友,你应该为我考虑考虑。”老板语重心长地说。

“我明白你的想法。可是老师不是这样当的,如果老师都带头瞒骗学生的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老师。这跟我一直以来对老师的想象不符,我接受不了这样的做法!”说完这句话,刚好车停在路边,S君推开车门头也不回的跑开了。

雪依然在下,落地即化,满路的泥泞溅了S君一身的泥点子。天完全的黑了下来,居民楼里的柔和的灯光掩映下的S君的剪影孤独而落寞……

篇11:风雪长安散文

风雪长安散文

作为一个重庆人,从小到大二十年的光景中,就只有08年有幸得见所谓的雪,却也只是指尖点染,还未来得及触及她的衣襟,便转眼即逝,旧迹无踪。

轻扬的雪花,似天际而来的清泉,流经心间,唤醒沉睡的灵魂,迷离心境的色彩,向往着生命的邂逅,梦里的风雪,时而大作,时而婉转,却不曾停息。

或许是命运的召唤,或许是天意的使然,我的灵魂有幸踏上了长安的土壤,扎根其中,吸取长安犹存的风韵。

古韵今风,流传千年,余流连于红砖绿瓦,陶醉于亭台阁楼。

而今日,盛世长安风雪之姿的再现,使迷乱的`思绪,重回故事里的长安。

风雪夜,看台温酒,戏子入画,说书人,评断青史,再现年华。

在长安,邂逅一场风雪,我禁不住内心的欣喜,清早时分,踏雪寻梦而去。

他极目而望,轻声道,是烟灰+雪。

透过图书馆的玻璃窗,我看着外面飘扬纷飞的雪花,想起曾经那个风雪的傍晚。

倚着门窗的影子,带着难以揣摩的深沉,轻叹一口气,指尖轻弹,烟灰随之洒落,融入飘飞的雪花,再也分辨不清。

是谁人踏过风雪,行走在长安的遗迹里,行走在岁月的夹缝间,执指之手,风雪白头。身后长留的足印,驶向无尽的远方。

我欲循着你遗留的足印,追寻在梦的远方。

而风雪拂过大地,填满足印,掩盖了所有的尘埃,洗去了所有的过往,留得天地之间白茫一片,洁净无暇,沐浴清风。

轻掬一捧风雪,盛放入竹筒,托清风为媒,捎给远方的你,化作一杯清水,淋过你的指间,为你带去最真挚的祝福,讲述长安的故事,你,听懂了吗?

我在风雪长安,念及你的烟雨江南,若有幸再得见江南的墨韵之姿,就完美了。

描写山间雪景的散文

民族团结标语

春草明年绿鉴赏及原文注释

冬天里的小花美文鉴赏

太阳花开美文

孔雀河畔的美丽夜色美文

美文初探春

精彩的七年级作文

空山幽寂,云深不知处散文

记忆中的雪天散文

风雪箭乡行的散文
《风雪箭乡行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风雪箭乡行的散文(锦集11篇)】相关文章:

感恩于心,圆梦于行的演讲稿2022-12-12

幼儿园老师教研活动总结2022-09-17

感恩于心诚信于行演讲稿2023-03-29

范文正以言事2023-02-11

那个飘雪的日子散文2022-12-07

太阳下的雪花散文2022-07-29

心中有梦随笔2022-08-03

抒情诗歌大全2022-04-30

夏末初游伊昭公路美文2023-03-02

大河小小河哲理美文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