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提分方法202(精选8篇)由网友“水库浪子范德彪”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考地理提分方法20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考地理提分方法
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
1.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学生要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2.理解地理概念的含义,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例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各有什么特征?”一题中包含了三个概念,第一个是自然带的概念,第二个是气候的概念,第三个是植被的概念。学生要搞清不同的内涵,根据每个概念的含义准确地答出其特征。
3.弄清概念的层次或关系,把概念串联起来记忆。例如,地质构造分为皱褶和断层,皱褶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4.注意把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本质特征加以区别,增强记忆。例如,“地壳与岩石圈”,前者是莫霍面以上,后者是软流层以上;“时区与区时”,前者是空间概念,后者是时间概念。
5.掌握浓缩概念的方法,利于记忆。浓缩概念的方法,就是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例如,“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有用矿物、富集、利用,矿产的概念也就容易记住了。
6.对地图知识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初中教材中的地图部分只是地图的基础知识,学生要把各种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各类图像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要认真领会。要精选精做一批有代表性的读图题作为例题。如读等值线图,应先明确读图步骤:一看极端值的大小,二看弯曲方向,三看疏密程度,再判断等值线的基本要素。分析统计图表时,一读图名,二读图例,三读坐标,四读数据,五读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
7.要学会图文转换,着重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在读懂课本和地图册上的原图之后,可通过变换图形,叠加图形或改变设问角度等方式提高读图分析能力。要明确读图分析的思路,经常做图文变换的练习。
怎么提高地理成绩
1.掌握原理
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
2.做好笔记
不要同时用很多本参考资料,这样会让你无从入手,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做范本,自己的笔记更好(有亲切感 但是内容要比较齐全)然后其他的参考资料里面如果有什么好的理论啊重要的地图可以补充在里面,平时做题得到的理论啊结果也可以及时补充在相应章节,你的范本日益完善,要死心塌地的爱着他,复习就只看他了(因为是自己努力的精华)
3.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高中地理快速提分技巧
一、多看高中地理地图
高中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 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二、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内容丰富,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同学们知道了为何“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常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了解了每天的天气预报,电视新闻,出行旅游,高考报志愿都需要地理知识,从传统英国绅士的标志:礼帽加雨伞反映当地的气候,由此推导气候原因主要受西风的影响,可探知英国的高级住宅一般选在城市的西边。再引出湛江买房哪里的风水好等等,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增,饶有兴趣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高中地理会倍感轻松愉快。
三、及时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有三本书,必修1是自然地理,学习难度最大,它和物理、化学、数学联系密切,应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但记忆内容多,强调会应用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拿高分不容易。无论学那本书,当天上完地理课,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午休或晚休前后),马上复习,可以躺在床上,默想课堂学了几个大的要点,每个大要点包含几个小点,想不起来的可翻开书本看看;也可以几个同学一问一答复习,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防止遗忘。如时间充分时,就应先看书,然后做作业或练习。练习应先做,后对答案,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周后,再作小结。学完一章,将本章书归纳总结,构建它的知识框架。这个复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跟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不要“积少成多”等到考试一起复习,那样是学不好地理的。
篇2:高考地理提分方法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描述 |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
简述 |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
说出 |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
阐述 |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 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
例析 |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
评价 |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 |
分析 |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
比较 |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
意义 | 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
影响 |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
措施 |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
判断 |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
变化 | 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
关系 | 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
结构 |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经济和军事位置;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②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③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④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⑤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某两地气候特点比较:
①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②降水(降水量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
☆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
(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夏季反之。
☆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②降水少。②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海洋性气候特征:
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②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干湿度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气压梯度力大小;2.距高压中心远近;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4.植被多少;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
☆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6.凌汛
☆河流的水系特征:
1.发源地、长度、入海口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和支流形状
7.有无湖泊沟通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2.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
3.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注意:内力+外力,不可遗漏
☆怎样分析理解不同海区盐度的差异成因?
(1)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在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洋流的影响和径流稀释作用。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 |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 |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 |
影响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 |
☆怎样分析赤潮成因?
(1)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于形成赤潮)
(2)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海洋,过度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
(1)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2)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3)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4)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有哪些方面?)
2.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
3.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
4.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
☆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 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3.农作物需水季节 |
人为原因 | 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
自然原因 | 1.气候(降水);2.地形(坡度);3.土质;4.植被 |
人为原因 |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 |
治理措施 | 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
☆河流水量大的原因:
①地处什么气候区,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③支流众多,水系庞大。
☆河流的补给:
雨水(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河流与地下水和湖泊水的补给关系:
丰水期河水补给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枯水期反之。
☆水电站的作用: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河流有凌汛的条件:
①由低纬向高纬流。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如:(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
2.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其它 |
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 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部分河流: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 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 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鼓励参加灾害保险;学习抗洪知识技能;提高防洪意识 |
3.淹没区大小(移民和搬迁;文物淹没;农田淹没)
☆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分析要素:
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水运功能);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②乡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③交通发达。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
4、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5、卫星城的作用: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4.地价
中心商务区(CBD):市场最优,零售、高端、耐用品(人口密集、消费者众多)
大型批发中心: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篇3:高考地理如何提分
高考地理如何提分
第一,重视高考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高考地理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高考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隐形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高考地理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国际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铁路等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地理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
高考地理的答题技巧
1.注意题中的关键字词:高考地理题中的关键字词,是试题的“题眼”,需认真把握才能为正确解题打下基础。
2.注意选择正确项还是错误项:大多数情况下,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正确选项,但也有一些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错误选项。
3.先易后难,提高效率:对较难高考地理题目及肯定选项做好标记以备回头时缩小范围。
4.注意观察和提取图中的信息;高考地理试题离不开图,正确提取图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基础。在试题给出的坐标图中,有时命题者有意将不同坐标图中的数值发生变化,不认真审题的考生就很容易在这方面出问题。
5.注意题组中各题之间的关系:高考地理选择题多以题组的形式出现,这说明该题组中的各题并非独立的,而是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有时上题正好是解答下一题的重要条件。如果审题时不能注意这一点,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读这一题组,而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题中,则常常会导致无法解题。与此相反,有些题组中还经常出现条件不断变换的情况,解题时千万不要将上题中的条件作为下一题的已知条件,否则极易受到干扰,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解题时应将它们看作是一道道独立的试题。
如何学好地理的四招
学好地理基础
首先要把初中的地理基础知识打扎实,这样才能在后来的地理学习中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要做好这一项,最好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这没有别的捷径。
看懂地理知识点
为什么有的题你看懂了,但是做不好呢,其中有一点,就是没有把题中给你的知识点完全的提取出来。这种能力需要你从长期的地理学习中来培养对地理词汇的敏感度,见到一个词你就能想像出它要考你什么。
要学会阅读地理地图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列举几种记忆地图方法:
培养兴趣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
篇4:高考地理提分技巧方法
1、总结整理高考答题常用套路
不要说答题模板没有用,这样可以减少组织语言的时间,提高学校效率。
2、分类总结错题
距离高考仅剩下50多天,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刷套题阶段,那么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做过的错题按照知识点分类整理起来,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就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一直不会,哪些比较模糊,哪些能完全掌握了。注意,总结错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录正确答案,要不然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错误的,如果看完答案不太明白一定要问老师,不能草草了事,要不然就陷入死循环了。
3、多问为什么。
很多同学知识点记得不错,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答题,这就显示出很多同学记忆知识点都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我们需要的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阶段的转变,所以同学们在记忆知识点的时候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有利于题目的分析。
4、答题要规范,最好用地理语言答题
地理相比较历史和政治来说,答案的字数少一些,但是同学们一定要简短而准确,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答案的话术,比如说山脚下的平原,很多同学就答一个山前的平原,不如用山路。比如说这个地方的风很大,其实说的是水平梯度力,在答题的时候,最好用地理语言来答题,这样才更规范,更专业。
5、要注意心态
选择题很重要,但是一般错的会比较多,其中心态就是一个因素,拿到试卷第1到第11道就是地理选择题,很多同学就紧张到蒙圈,会的不会的全都答错,所以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免不必要的失误。
怎么学好高三地理
自然地理是有难度,学好自然地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地图,其实要看你兴趣的,我对地理尤其是地图从来都很感兴趣,所以天天拿着地图看,地图熟了,自然地理就通了。不过,近年来许多考试都淡化了对地理位置的考察,即使是这样,看得明白地图这一学习地理的基本素养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选择题可以用的。
平时多做一些文综的卷子,就是那些原题的或是各地联考的卷子,单做自然地理等难度大的题目,不会做看后面答案一般讲解都很详细,还是不明白就问高手或老师,记住一定要多做,有些东西即使你不明白,做的多了信息量就大了。
选择题一定不能栽跟头。一道选择题的分不低,两三道地理选择题够你一道数学压轴题了。这是最需要注意的。稍不留神你就陷进去了。平时看书要注意细节,这是选择题的突破点。同时,要加强对选择题的练习。
在答一些简答题时,要注意多角度。分别从气候,地形,水源,科技,政策等考虑。
多反思,多感悟。有时要学会举一反三。考试题目的原型是离不开课本的。一定要把课本看透。同时,要多做一些关于图表类的题目。学会灵活应用。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一天要多做,不断增大自己的信息量,地图册也是增加信息量的主要途径,天天做一推自然地理题,有空多研究下地图册,多做多看多问,考试就不会有问题了!
篇5: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②口诀记忆法。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
学习不能只喊口号,而应该付出实际行动。要在学习的几个实际环节中下功夫,各个学科的学习环节无外乎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
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篇6:高考地理提分技巧方法
一、常见问题
1.审题不明确,不能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
2.概念掌握不牢固,不能从头脑中准确提取。
3.忽略题干中的限定语,导致答题的针对性差。
4.不注重答题指导语,不能准确把握各种行为指令的不同要求。
5.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不规范。
二、应对措施
上述问题的出现,审题不清是关键,因此考生答题时应注重三个方面。下面以“简要评述东北地区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例进行分析。
1、首先找题干中核心的地理概念。
题目中核心的地理概念为“自然资源”。
2、再看限定性语言。限定性语言包括:
①空间限定语(如图示地区);
②时间限定语(如某月某日);
③角度限定语(如优势、特点、分布、规律);
④程度限定语(如突出的、主要的)。
题目中空间限定语为“东北地区”;角度限定语为“优势”;程度限定语为“突出的”。这样本题就定位为“东北地区突出的优势自然资源”,然后就很容易与课本选修二的相应知识联系起来。
3、最后看指导语。指导语包括:
①指出、说出(答题时点到为止,无需展开);
②比较(答题时既要注意不同点,又要注意相同点);
③描述、阐述、简述、综述(答题时要具体描述,多角度地用地理术语分析);
④解释、分析、说明(答题时应有铺垫);
⑤评价(既要写优势,又要写不足)。
篇7: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
1. 聚合思维法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2. 逆向思维法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3. 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 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5. 形象思维法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
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
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
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
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大家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已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
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
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7. 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老师只要提示同学们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8. 演绎思维法
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
如: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大陆西南角属地中海式气候,所以这里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9. 归纳思维法
归纳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结冰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10. 选言排除法
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一、侧重方法,夯实基础
地理学科具有人文和自然双重属性。初中地理强调知识的基础,高中地理强调知识的原理。不同的内容,适宜不同的复习方法。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要抓住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几大要素;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人文地理要抓住资源、交通、技术、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等要素来分析;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主要载体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分析方法。
基础知识题在高考中占的比重较大,提高这类试题得分率是地理考试的重要方面,用以上方式方法,效果明显。
二、学会放弃,突出主干
地理学科考试范围涉及八本书,内容繁多,要面面俱到,其结果是不能兼顾,一无所获。
因此地理复习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要化繁为简,抓住重点,突出主干;
二是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精心筛选,大胆放弃。
有些地理知识复习时来不及深入,或者很难深入,那就不如放弃。如地球运动近年来是高考必考内容,对于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就必须掌握,对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日照图的判断等就直接放弃,以求事半功倍。通过指导,突出解决难点,以求实效。
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高考从不回避,考生必须对主干知识重点复习,理清知识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地理知识网络体系。
地理主干知识主要包括:经纬网及其应用(包括方位、时间计算、球面距离的估算、对趾点、最短航线等);等值线图的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分布规律、特征和成因;水循环;地质构造极其实践应用;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空间布局区位分析;国土资源的开发与整治;人口迁移;文化扩散;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在复习中,将知识网络转化为自己的考试能力和技巧。
三、加强训练,规范答题
要加强习题训练,注意解题思维和技巧的培养,对客观试题(单项选择题)和主观试题(综合题)进行专项训练。
讲究规范,把握好答题技巧。如地理位置应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区位置、经济区位置表述,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原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影响或条件,从相同点、不同点、联系点比较多种地理事物的差异等。表述语言必须科学、简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答卷书写要规范,尽量使用地理术语,字迹清楚。
要真正实现复习的高效,基础是不能忽视的,恰恰相反,应该精心研究基础,牢牢把握基础,通过夯实基础,形成能力和知识的有机结合,无疑,对高考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篇8:高考地理提分的方法
2017年高考地理提分的方法
2017年高考地理提分的方法【1】
经验介绍
谈谈时间:若你是一名高三生,两个多月的摸爬滚打下来,你一定已经明白了时间有多珍贵,你是不是已经发现晚自习前定下的计划,下课铃响的时候你还只在前两项徘徊?或者,你本想把每一科都复习到,但却停留在数学,英语,或者某个科目上一直没有前进?毋庸置疑,高三的时间成本很高,怎样合理的分配时间至关重要。
文综三科不同于语数英三大主要科目,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进入高三后多分配一些时间给文综是我真诚的建议。
现在我们说说地理,地理作为文综中较为偏理科的科目,没有过多的背诵要求,但多思考理解的要求偏高。
因此,早自习中背诵的时间多留给政治历史英语等科目,晚自习安静下来思考就要多分配一些给地理了。
说白了,地理学科有很多规律可寻,思考总结至关重要,我想每天至少要花费半小时的时间做地理的类型题,之后再用几分钟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点总结在笔记本上。
当然具体的时间规划因人而异,你若在地理上很有天赋,时间可以偏向弱势科目;你若从高一开始地理基础就不好,从高三的一轮复习开始,你必须坚持每天抽出地理的学习时间,积少成多。
谈谈方法:
1.重视课本
每一个文综老师都会对学生说课本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我知道大多数小伙伴可能和我一样会有眼高手低的毛病,过于着急的做题,甚至上手就做高考题。
我们应该明白,高考题是考察综合能力的,每一道题可能都涉及了诸多知识点,忽视知识点的掌握直接做题是没有效果的,简单的知识点在做错了之后再去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
我自己的方法是每复习一节,在做作业之前都会把书先读一遍,必要的话摘抄出基础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做题去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不要觉得课本很简单就忽略它,每一次读课本都应该认真,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小重点,每一遍读都是对基础的夯实。
当然,相对于政治历史而言,地理的课本内容较少,必要的时候可以阅读参考书中基础知识讲解的部分。
从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抓起,在真正理解了每一个概念后,做题你会觉得得心应手。
2.记忆,理解与总结
高中地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
高一我们首先学习的自然地理可能打击了很多刚进入高中同学们的自信心,因为它涉及的部分是偏理性的,只记忆对提分没有很大的帮助。
事实上,在高考复习中你会发现,自然地理是整个地理学科的基础,综合题不会单独考察自然地理部分,但多以它作为背景,所以学好这一部分是必要的。
同样,你也会发现,自然地理是稳定的得分来源,只要你理解了,做题中不粗心,分数一定能拿到手。
当时我也在自然地理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好这一部分重要的是理解,认真读课本,参考书,将书上的图多在草稿本上画几遍,直到烂熟于心。
下面我们来说人文地理,这一部分主要是多总结。
例如水库的作用,某一种农业类型的优点等等,每遇到一道可能在其他题中遇到的主观题,就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除特别记忆外平常做题前多看看,会有效提高主观大题的得分率。
最后区域地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了,这一部分体现出的是地图和记忆的重要性,如果你之前的基础很扎实,不用太担心,但如果你对世界著名地区的地图还不熟悉,就需要抽出点滴的时间来记忆了。
也许你会说,所有科目都要求花费时间提高,一天只有24小时。
我曾经也抱怨过时间太少,但你应该这样想: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课间的几分钟,吃午饭后睡觉之前的几分钟,甚至是晚上洗脚的时候都有可能是你能利用的时间,与其抱怨时间不够,不如思考还能从哪个地方抽出一点时间来记忆一些重要的东西。
3.模拟题
现在我们来说说模拟题对地理的重要性,如果按我个人的实际经历来讲,从高三上学期后期开始,我的老师就安排做限时疯狂高考提分密卷,而我觉得模拟题对地理的提高十分大。
首先在做题的时候你要全身心投入,把平时当作考试,只有每一次都认真考试,你才能看出来自己在这一科目上的漏洞在哪,同时你也会看到自己一步一步的提高。
其次最重要的是你要认真改错,将标准答案誊抄到试卷上,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然后逐条分析每一个要点,对于你漏掉的点,你要花时间记忆,争取下次出现类型题的时候你可以开阔思路,想到这个点涉及的方面;对于你没有漏掉的点,你也要认真分析,看你写在卷面上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争取下次写得更规范一些。
最后你要总体分析你在哪种题型上薄弱,选择题或者主观题,在这种题型上多下功夫。
每做一套模拟题都得需要两个半小时的整顿时间,而且做文综卷本身就要写很多字,很累也很辛苦,我觉得一星期限时做一次,认真改错,坚持下来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如果有条件老师选题和同学们一起做对提高就更有利了,多去学习同学在会回答主观题时候的'长处。
4.规范程度
认真的人更容易成功,对于文综而言书写要整齐,要点要分开作答,卷面要干净整洁,把每一个小细节做到,老师会感动于你的认真,你的分数会比乱七八糟的卷面高很多。
掌握好这些就能掌握地理【2】
一、学会整理归纳,编织知识网络
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学生要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掌握地理概念,善于记忆,善于区别
地理概念是构成地理知识的基点。
每道地理高考题都是由一个个地理概念组合而成的。
在地理复习中,可通过以下方法掌握地理概念。
1.理解地理概念的含义,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
例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各有什么特征?”一题中包含了三个概念,第一个是自然带的概念,第二个是气候的概念,第三个是植被的概念。
学生要搞清不同的内涵,根据每个概念的含义准确地答出其特征。
2.掌握浓缩概念的方法,利于记忆。
浓缩概念的方法,就是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例如,“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
”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有用矿物、富集、利用,矿产的概念也就容易记住了。
3.弄清概念的层次或关系,把概念串联起来记忆。
例如,地质构造分为皱褶和断层,皱褶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4.注意把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本质特征加以区别,增强记忆。
例如,“地壳与岩石圈”,前者是莫霍面以上,后者是软流层以上;“时区与区时”,前者是空间概念,后者是时间概念。
5.注意把对立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对称记忆。
例如,“冷气团和暖气团”“冬季风和夏季风”“冷锋和暖锋”,要记住其一,便可推出其二,提高记忆的效率。
三、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熟练地掌握图文互变的方法
地理高考题中,读图分析题所占比重很大,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是区分学生地理知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学生如何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呢?
1.对地图知识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
初中教材中的地图部分只是地图的基础知识,学生要把各种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各类图像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要认真领会。
要精选精做一批有代表性的读图题作为例题。
如读等值线图,应先明确读图步骤:一看极端值的大小,二看弯曲方向,三看疏密程度,再判断等值线的基本要素。
分析统计图表时,一读图名,二读图例,三读坐标,四读数据,五读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
2.培养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把所有与图相关的知识,都落实到图上。
形成“心理地图”。
例如在复习长江、黄河时,把河流概况及水文特征都附在图上,边画边记忆边思考,要养成画图的习惯。
3.要学会图文转换,着重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在读懂课本和地图册上的原图之后,可通过变换图形,叠加图形或改变设问角度等方式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要明确读图分析的思路,经常做图文变换的练习。
★ 高考地理提分方案
★ 高考地理如何提分
★ 高三文综复习方法
【高考地理提分方法202(精选8篇)】相关文章:
高中文科申请书范文2024-01-23
高考备考冲刺阶段,这三个备考策略助你成功逆袭高考!2023-05-23
高考语文有哪些提分技巧 如何做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2023-08-25
高考语文作文提分的窍门2023-12-19
高中文科班主任工作计划2022-04-30
初三语文提分攻略和套路2023-02-22
托福阅读提分难度大怎么办2023-06-04
高三学生的高效学习方法2022-11-21
高中生快速提高高考文综成绩的方法有哪些2023-07-29
高考地理的偷分技巧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