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垒简介

时间:2022-11-19 08:05: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徐开垒简介(精选12篇)由网友“加菲加菲”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徐开垒简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徐开垒简介

篇1:徐开垒简介

徐开垒

徐开垒 笔名徐翊。192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著有散文集《徐开垒散文选》,传记文学《巴金传》等。

篇2:徐寿简介

徐寿(1818—1884)

清末科学家。江苏无锡人,号雪鄚。初为安庆军械所工程技术人员,后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多年,译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等书。系统地介绍了19世纪70—80年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1875年前后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开始化学实验的演示工作。对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过先驱作用。

篇3:徐溥简介

《大明会典》

明代官修的记载典章制度的史书。又名《明会典》。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三月,经正德时参校后刊行。共一百八十卷。嘉靖时经两次增补,万历时又加修订,撰成重修本二百二十八卷。

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仿《唐六典》敕修《诸司职掌》。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通政使司、都察院、大理寺和五军都督府十门,共十卷,记载了明王朝开国到洪武二十六年前所创建与设置的各种主要官职制度。孝宗嗣位后,因洪武后累朝典制散见叠出,未及汇编,不足以供臣民遵循,遂于弘治十年三月,敕命大学士徐溥、刘健等纂修,赐书名为《大明会典》,十五年(1502)修成,但未刊行。正德四年(1509)武宗命大学士李东阳对《大明会典》重加参校,六年,由司礼监刻印颁行。有明刻本传世,一般称《正德会典》。

纂修《大明会典》时,定有凡例二十四条,该书以《诸司职掌》为本,参考《皇明祖训》、《大诰》、《大明令》、《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礼仪定式》、《稽古定制》、《教民榜文》、《军法定律》、《宪纲》、《大明律》、《孝慈录》等十二种颁降的官书,并附以历年有关的事例,以本朝官职为纲,使官领其事,事归于职,将六部中的吏、礼、兵、工四部各有司例者,均以司分。其余户、刑两部所属诸司,则分省而治,如江苏、浙江等布政司等。与《诸司职掌》不同处是增添“宗人府”一门,列为首卷。其后第二至一百六十三卷皆记六部掌故,第一百六十四至一百七十八卷为诸文职官,最后两卷为诸武职宫,仅录职务及沿革。

万历四年(1576)六月,明神宗朱翊钧敕命张居正为总裁,定纂修凡例十五条,校订弘治、嘉靖旧本,补辑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后的六部现行事例,分类编纂,改编年为从事分类,从类分年。书成于万历十三年。十五年二月,大学士申时行奏进,由内府刊行。全书共二百二十八卷,合凡例目录共二百四十卷。通称《万历重修会典》。其卷一至卷二百二十六记文职衙门,卷二百二十七和二百二十八记武职衙门。文职先后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太常寺、詹事府、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尚宝司、钦天监、太医院、上林苑监、僧录司、道录司;武职则为五军都督府与锦衣卫等二十二卫。南京存留诸司附于北京诸司之后。

该书辑录明代的法令和章程,对研究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机构与职掌、官吏的任免、文书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行政管理和监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土地制度、赋税、户役、财政等经济政策,以及天文、历法、习俗、文教等,提供了比较集中的材料,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其版本通用的为万有文库本,以及1976年台湾的影印本。

篇4:徐阶简介

徐阶

(1503~1583)  明朝大臣。字子升。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为福建延平府推官、江西按察副使,屡进为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书,三十一年入内阁,四十二年任首辅,隆庆二年(1568)七月致仕。

徐阶性颖敏,有权略,器量深沉。虽长期研习理道良知之学,但“以躬行为实际,以经济为真诠”,业绩颇多。在延平府推官任中,创社学,毁淫祠,捕巨盗,清狱囚,无辜受害者,多得平反。在吏部任上,他一反过去接见庶官不数语的常规,见必咨以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各官皆乐为用;又知人善任,所荐官员多谨厚长者,深得人们赞誉。任首辅之后,尽反严嵩弊政,注意选用与保护人才,先后引用高拱、张居正等入阁,谏止动辄捕杀边镇大臣现象,缇骑因此省减,诏狱渐少。他又力救户部主事海瑞,使免一死。明世宗朱厚熜死后,阶起草遗诏,将大礼议中因言事得罪诸臣全部平反,存者招用,死者优恤;同时起用有节行、恬退自守之士,以励忠义风节。故诏下之日,朝野号恸感激。

徐阶执政期间,还减轻百姓负担,清理盐课,致流徒尽复,课额不亏。景王死后,阶奏夺景府所占陂田数万顷还之民,楚人大悦。朱厚熜去世后,阶把斋谯、土木、珠宝、织作等统统罢除,为人民所拥护,朝野称之为“名相”。徐阶为取得世宗信任,避免严嵩迫害,也“谨事嵩”。罢官乡居后,其家占夺土地仍达二十四万亩,子弟家奴,横暴乡里,致讼牒山积。应天巡抚海瑞、兵宪蔡国熙秉公按治,他以三万金贿给事戴凤翔,又通过张居正嗾使给事陈三谟论去海、蔡。当时人称:“家居之罢相,能逐朝廷之风宪”,也有人把他比之为“权奸”。死后,赠太师。著有《世经堂集》二十六巷。

篇5:徐干简介

徐干简介

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

诗歌今存 3篇,都是五言诗。《室思》为拟思妇词,共六章,写丈夫远行后妻子在家的忧愁郁结情绪:“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幻想着“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同时又担心丈夫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堪称佳作,而“思君”二句更为后人推重。《答刘桢》诗,以浑朴的诗句,表现了他与刘桢的诚笃友情。今存徐干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没有《公宴》、《斗鸡》之类酬应之作,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建安作家之处。

徐干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以上皆佚)、《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文心雕龙》·诠赋》)。今存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不足10篇,而且多有残缺。其中《齐都赋》,从残文来看,原先的规模可能相当宏大。

徐干散文,主要有《中论》一书。此书写作主旨是:“常欲损世之有□、益俗之不足,见辞人美丽之文并时而作,曾无阐弘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废诗、赋、颂、铭、赞之文,著《中论》之书二十二篇”(《中论序》)。今存辑本分上、下两卷,上卷10篇,多论述处事原则和品德修养,下卷10篇,大部分论述君臣关系和政治机微,因此,它是一部有关伦理及政治的论集。其思想倾向,大体上遵奉儒家旨趣,多祖述先王、孔、孟之言,同时,也受道家、法家的某些影响。《中论》对时弊有所针砭,不过作者持论比较中庸谨慎,一般不指斥时事,所以显得辞旨邈远,较少锋芒。与同时的仲长统《昌言》相比,其揭露现实矛盾的深刻性和批判的尖锐性,都有所逊色。《中论》的语言比较平实,论证讲求逻辑、条理贯通,还不失为一部较好的论说文专著。它是“建安七子”中今存唯一的专著。

徐干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 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 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篇6:徐邈简介

徐邈--雅尚自若,不与俗同

徐邈(170—249)字景山,东汉末魏初燕国蓟(今北京市)人。早年被曹操征辟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县令,入朝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时,任尚书郎。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太守。曹丕受禅称帝,他历任谯国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颖川典农中郎将,所任皆有政绩,赐爵为关内侯。再迁任抚军大将军军师。明帝时任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任职期间,广修盐池,开水田,募贫民耕种,家家丰足,仓库充溢;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赏赐皆散给将士,从不入家,致使妻子儿女衣食常困乏。归朝任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后为光禄大夫,拜司空,不受。七十岁时,死于家中,死后家无余财。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县人。曹操平定黄河以北地区,征召他为丞相军谋掾,任试守奉高县令,入朝担任东曹议令史。魏国刚建立时,任尚书郎。当时法令禁止饮酒,而徐邈却偷著饮酒直至沉醉不醒。校事赵达向他询问曹中的事务,徐邈回答:“中圣人。”赵达将此事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言说:“平常人们喝醉酒称酒醒的人为圣人,大醉不醒者称作贤人,徐邈本性谨慎重节操,只是偶然喝醉酒才说出这样的话。”他因此才得以免于刑事处罚。后来任领陇西太守,转调南安太守。

魏文帝受禅登基,他历任谯国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令人称道,赐予爵位为关内侯。皇帝御驾幸临许昌,问徐邈说:“经常作中圣人没有?”徐邈回答:“先前子反在谷阳死去,御督因饮酒而受罚,臣下嗜酒如同他们两人一样,不能自制,时常仍作圣人。然而身上长瘤子的人因为丑陋而留下名字,而臣下却因为醉酒为陛下所认识。”皇帝大笑,看著左右的人说:“名不虚传。”迁升他为抚军大将军军师。

魏明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到任后,正巧蜀汉丞相诸葛亮出祁山来攻,陇右的三个郡都反叛了。徐邈立即派参军及金城太守等讨伐南安的贼人,将他们击溃。黄河西部地区少雨,经常被缺少谷物所困扰。徐邈在武威和酒泉修建盐池以收购少数部族的谷物,又广泛开辟水田,招募贫民租佃,从而使这一地区家家丰衣足食,官府的仓库也装得满满的。于是又在供给本州界内的军事费用之外,用其余的钱来购买金帛和大马,以供应中原地区。他还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保存在官府之中,然后以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和法令,禁止厚葬,拆毁滥设的祠堂,进用善良的人,贬黜邪恶之辈,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来,百姓都归心于官府。西域地区同中原发展了关系,蛮荒地区的部族也前来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劳。因为征讨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徐邈对待羌人和胡人,不过问小的过错;若罪行严重,他便先通知其所部首领,使他们知道,然后再将犯死罪者斩首示众,所以少数部族信任和畏惧他的威严。他所得到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从不拿到自己家中,他的妻子儿女经常衣食不足;皇帝听说后,予以嘉奖,并按时供给他的家用。他在任内镇压邪恶,洗雪冤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正始元年回朝廷任大司农,升迁为司隶校尉,百官都敬重忌惮他。后因为公事离任。又任光禄大夫,数年之后被拜为司空,徐邈感叹说:“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没有合适的人选便空著位置,怎么能让我这样又老又病的人充任呢?”于是坚决推辞不到任。嘉平元年,年七十八岁,以大夫的职位死于家中,按三公的礼仪下葬,谥号为穆侯。儿子徐武继承了他的爵位。

六年,朝廷追念清廉有节操的官员,下诏说:“彰显贤良,表扬德性,为圣明的帝王所重视;尊崇善行以推行教化,为孔子所褒美。已故的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在前朝任职,为四代君王服务,不论出外统率兵马,入朝协助处理朝政,都忠心清廉,一心为公,忧国忘家,不营置产业,自己去世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朕对此深表嘉奖。现赏赐徐邈等人家属谷物二千斜,钱三十万,布告全国。”徐邈同郡人韩观,字曼游,有鉴别人材的才干和能力,名气与徐邈相等,而在孙礼、卢毓的名声之上。韩观担任豫州刺史时,治理地方很有政绩,死在任上。(刘洪波 译)

[原文]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车。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子武嗣。六年,朝廷追思清节之士,诏曰:“夫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余财,朕甚嘉之。其赐邈等家谷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邈同郡韩观曼游,有鉴识器干,与邈齐名,而在孙礼、卢毓先,为豫州刺史,甚有治功,卒官。魏名臣奏载黄门侍郎杜恕表,称:“韩观、王昶,信有兼才,高官重任,不但三州。”卢钦著书,称邈曰:“徐公志高行洁,才博气猛。其施之也,高而不狷,洁而不介,博而守约,猛而能宽。圣人以清为难,而徐公之所易也。”或问钦:“徐公当武帝之时,人以为通,自在凉州及还京师,人以为介,何也?”钦答曰:“往者毛孝先、崔季圭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而徐公不改其常,故人以为通。比来天下奢靡,转相彷效,而徐公雅尚自若,不与俗同,故前日之通,乃今日之介也。是世人之无常,而徐公之有常也。”

篇7:徐陵简介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

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

徐陵幼小的时候,就被高人赞誉为“天上石麒麟”、“当世颜回”,他家族成员都非常刚正严肃、又诚恳谦逊。当时朝廷文书制度,多由徐陵写成,徐陵在朝廷上弹劾陈文帝陈蒨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后来的陈宣帝)手下的权臣鲍僧叡以及侍中、中书监等人,慷慨陈词,正气凛然,连陈世祖自己都整理衣冠、严肃正座,安成王大汗淋漓、惊慌失色,徐陵让人扶着安成王回去。他以一身浩气扳倒了国蠹,从此以后朝廷为之肃然。

徐陵扶立的陈宣帝公元569年,他参与罢黜了废帝陈伯宗,扶立了陈宣帝(高宗),被封为建昌县侯,皇帝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等,他多次进行推辞,皇帝为之动容。后来朝廷决定北伐军统帅人选,也是他一言九鼎,否定了许多人推举的淳于量,独力推荐更合适的名将吴明彻担纲,事实证明他的正确。皇帝曾多次赞扬他独具慧眼、知人善任。他的诗歌、文集当时被大家争先收藏。

徐陵的太祖父徐凭道、祖父徐超之、父亲徐摛都很有名。他的弟弟徐孝克,以及四个儿子都是优秀的文武全才,尤其是诗文水准很高,他的家族纵横政坛文坛百年,门第显赫。徐陵去世后,他的长子徐俭继承了父亲侯爵。当时徐俭正在鄱阳王手下做官,还兼任了浔阳内史等职位,从这以后就做了建昌侯,直到5年后的祯明二年(公元588年)他去世为止。

篇8:徐东简介

徐东

徐东男,1979年出生,四川南充人。

国家高级烹调师。现任北京市红莲烤鸭店厨师长。多年来从事中式烹调和烹饪事业,精通热菜、冷菜、花拼、雕刻、面点等多方面制作技术,尤以热菜的刀工和烹调技艺最为精湛。从厨后,酷爱烹饪事业,刻苦钻研,厨艺水平迅速提高,他不但烹饪技艺精湛、娴熟,而且精通烹饪专业理论知识,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将烹饪技艺上升到现代文化的层次予以继承和发展。在刀工、火候、调味、雕刻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并善于总结和提高。先后在重庆、江苏、上海、湖北成功运筹过多家星级宾馆与大型专业酒店,并多次参加过全国省、市烹饪大赛,荣获金奖。职位:北京市红莲烤鸭店厨师长。

篇9:徐刚简介

徐刚

徐刚 1945年生,上海人。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散文《夜行笔记》《小草》、长篇小说《走出屏风的年代》、环境文学《绿梦》《绿色宣言》《中国风沙线》《守望家园》等。

篇10:徐怀中简介

西线轶事

作者:徐怀中

941部队女子总机班一共有六名战士,人们称为六姐妹。由于有了这六名女电话兵,有线电连显得格外有生气,无形中强化了连队的生活基调。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之后,941部队奉命参战。六名女兵剪了长发,给妈妈挂了长途告别,随部队跨过红河,来到黄连山脉。

部队开始执行任务。严莉、陶坷各负责架一条线,五分钟以内都架通了。杨艳和吴小涓两人负责架首长的一条线,却遇到了麻烦。路上卧着越军三具尸体,肚子胀得老大,周围一滩黑血。她们想找地方绕过去,但从刺藤草棵里怎么也钻不过去,只好横了心从尸体上跨过。她们接通首长电话后,听见一号在电话里对连长说:“怎么搞的,指挥所离你们没有几步路,整整二十六分钟才把线架起,要你们这些电话兵干什么吃的!”二人心里又是委屈,又是丧气。

经过行军,部队到达预定位置。总机开机不久,刚架好的线又断了。路曼、肖群秀立即出去将放在公路上的明线改为高架。有处需跨越公路。她们发现一株木棉,但两人搭起人梯仍够不着。这时,过来一个战士,让小肖骑在他脖子上,变成三节人梯。敌人发现后拼命向这里扫射。

几天以后,她们在转送处看到这位战士的遗体。抬担架的小战士说这位烈士叫刘毛妹。听到这个名字,陶坷立刻扑了上去。陶坷和刘毛妹从小住一个院,相互看着长大。两个幼年朋友十年后在新兵团意外相逢。陶坷觉得毛妹变了,平时神情冷漠,言语间带出一种半真半假的讥讽嘲弄的味道。陶坷曾劝告他:“不能因为第一次飞翔遇到了乌云风暴,从此就怀疑有蓝天彩霞。”毛妹却回答:“不必以海市蜃楼里的绿洲,覆盖地上的沙漠。”现在陶坷忍住眼泪在听小战士叙述刘毛妹牺牲的经过:昨天攻打三号高地时,营里把他配给主攻连的突击排。强攻时,副连长、排长、副排长相继牺牲,部队开始有些稳不住了。这时刘毛妹挺身而出,大吼一声:“大家不要慌,现在听我指挥!”他分派了两个战斗组,从两侧佯攻,吸引敌人火力;自己带着部队绕到敌人背后,突然发起攻击,占领了三号高地。刘毛妹英勇牺牲在阵地上。

陶坷看了毛妹生前写给妈妈的长信,才真正理解了这位儿时的伙伴。他是怀着对祖国和人民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走上战场的。送走烈士遗体,女兵们回到电话站,知道敌情有变。司令部要求加强警戒,还特别通知总机班,严格控制声音灯光,避免暴露。她们把总机转移到猫耳洞,班长严莉亲自守机。她将交换机摆在地下,还用两层军毯连人带机一起蒙住。天气十分闷热,次日从军毯里出来时,她已经瘦了一圈,还从身上抓出十几条吃得圆滚滚的蚂蟥。

战斗仍在进行,总机忽然传来一号焦急的声音,电话线又断了。陶坷和架设排两个新战士去查线。为了查明线路接了又断的真相,她让新战士继续往前走,自己进行隐蔽观察。发现原来是一个越南女冲锋队员在搞破坏。陶坷没有开枪,她要抓活的。一直追到河边,女冲锋队员跳进河里,陶坷跟着下水。趁对方呛得不能自主,拖住她的长发向岸边游去。

三月五日,我国政府宣布,边防部队达到了征罚越南侵略者的目的,决定撤回边界线我方一侧。总机班随941部队撤回国内。一号首长来看望女兵们,说他和二号要为她们请功。总机箱子上放着路曼和肖群秀的入党志愿书。严莉还向首长报告:在国外,支部就发给了陶坷入党志愿书,但她一直拖着没有填。一号问为什么,陶坷笑笑没作声。指导说:“小陶总拿自己和刘毛妹烈士比,说既然刘毛妹都还没有能入党,那她就更……”提起刘毛妹,一号心情沉重,带着对烈士深深的敬意说:“大家都向党委提意见,说应该追认刘毛妹同志为正式党员。我们当然希望能这样,可是,他生前没有向党组织表示过这种要求。无论他是出于什么考虑,我们总是应当尊重他个人的意愿。”陶坷主动推迟自己入党时间,希望能成为一滴洁净的水。一号首长特许总机班放半天假,让她们下河去洗个澡。太阳就要落山了,六姐妹一字排开走回驻地。

(原作载《人民文学》1980年1月号)

篇11:徐岩简介

在高原当兵

作者:徐岩

我是夏天去那座油库的。油库倚山而建,不远处是黑色的峡谷,不时的有几只雄鹰盘旋在油库的上空。我称它们为雄鹰是有道理的,它们每每做一些低空盘旋之后,就会抖翅膀飞起来,直冲过那些峡谷,像战机的翼。

我到了油库之后,才知道它的准确方位,是西藏南部的帕布乃冈山区。峡谷的附近有条名不见经传的河,都六月了,河里还有残存的积雪。站在油库的哨位上往河里看,那些积雪会在阳光下闪光。而山弯处总是有一两个牧民和灰白色的羊群。更远的地方则是一些散落的村庄。

油库是用石头垒砌的,有六七个百吨位的储油罐,是供进藏运送物资和给养的车队补充油料用的。油罐清一色的刷了绿漆,码在修平整了的山坡上。刚去的时候,我有点转不过弯来,草率是说这么小的一个油库,却要用半个班的兵力守护着。要知道半个班就是五个人啊。

到的那天下午,班长德布带两名战士在门口迎候我。

进屋德布给我倒了一杯热的奶茶后说,得住一阵子吧干事同志?我说是。

喝完茶后,德布带我在油库附近转了一圈,看了他们每天执勤的哨位。哨位设在院子的东北角一处山岗上,哪儿视野开阔,能看到周围的一切。而且哨楼搭的也十分的隐蔽,正好在一棵榆树的荫凉下,悬十几级石阶走上哨楼,眺望周围,周围竟是宁静的。

由于路上实在是累得不行,便早早地睡下了。

第二天清晨,听到汽车的轰隆声,我才从床上爬起来。

套上鞋跳下地,打开那扇面北的小木窗,院子里已经停了好几辆车身上扣了绿苫布的溅漫了泥浆和灰尘的卡车。德布手里握着杆油枪,在给每辆车打开盖的油箱里补油,三五个穿迷彩服的驾驶兵拿着脸盆去河边洗脸。

我从石阶走到哨楼上,站哨的换成了另外的一个兵,圆脸,握着枪正朝不远的河边上看。见到我,自行成立正姿式行注目礼。我朝他笑笑。将身子贴石壁上也朝河边上看,那几个驾驶兵已在河边上开始洗脸了,能看到他们洗脸时溅起的水花。

我转过身来,问站岗的士兵的年龄。

那士兵说他过了今年的望果节,正好满二十岁。

早饭是和那几个汽车驾驶兵一起吃的,他们也是清一色的毛头小伙子,吃饭的样子生龙活虎,海碗般大小的馒头几口就吃进去一个,有个小个子兵一边稀哩呼噜的喝汤一边朝我笑着,他一笑时竟然露出两颗长得很整齐的虎牙。

饭后去院子里送他们走的时候,那个长了一对虎牙的小个子驾驶兵过来跟我搭话。他先将一纸口袋烟叶塞到我手里说是他家乡特产的胶合烟,一边说能不能给他们照张相。我说你是东北人?那小个子兵说是,吉林胶合县的。我说你怎么知道我抽烟?小个子兵说,艺术家哪有不抽烟的。

我在心里想,小伙子蛮聪明的。就回屋取来照相机说你们选地方吧,我给你们拍合影。小个子兵却说他们不照合影,想每人跟自己的卡车照一张。我便逐一的给他们合了影。

送走那几辆汽车后,班长德布说带我去巴仁县城转转。我问他远不远?德布说三里地,过了河穿过两个村庄就到了。我欣然同意了。几分钟后,德布便带着我跟杰桑出油库院门上路了。

在走上那条等级公路后,离寺庙不是很远的地方,我们碰到了一伙子朝圣者。总共三个人,两男一女,都有五十岁左右。他们就在那条沙土路上背着行囊三步一磕头。德布告诉我说他们就是以这种方式前往拉萨朝拜。远远望去,三个人的后面的路上,还有十几个人蠕动在旷野的晨光里,身体此起彼伏。

我用手里的相机拍了几幅照片,便跟德布他们继续朝巴仁县城走。德布和杰桑每人都扛了袋大米,每袋有五十斤左右,走起来却健步如飞。我没有问他们扛这些粮食干什么?只是偶尔在后面抓拍几个他们走路的镜头。

到巴仁县城后,德布在一家杂货铺门前停下,进去买了一大包奶制品和盐茶,让我帮他提着,穿两条巷子,来到一个有着红漆门的院落前。我看到门上有一些栩栩如生的刻画,正当间是两个乌亮的铜环。德布放下粮袋拍门,好半天门才被打开,一个老女人将我们让进屋。

这会儿我才知道德布两人肩上扛着的大米袋子,连同我手里提的奶制品及盐茶,都是送给这老女人的。

进屋后,德布给我介绍老人,叫萨仁其其格,是他们的阿妈。德布从挎包里给老人往外掏几种常见的药,杰桑则拿出一把木梳和剪刀给老女人剪发。没想到,杰桑还是个业余的理发师。

我赶紧用相机给他们拍照片,可能是闪光灯的光线刺了老人的眼睛一下,她猛然将头偏向我,一双空洞却清澈的眼睛直视着我。我赶紧走过去跟老人说,您别怕大娘,是给您照相片呢。

老人的脸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

这时候,德布告诉我说老人耳朵背,是听不见我说的话的。

我的心震了一下,手里的相机也放下了。

接下来是劈柴,德布将老女人扶到院子里的一个石墩上坐下,再拿来一把蒲扇交到她手里。然后半蹲在院墙的西北角下,拿斧子劈一根根的细柴。我看到德布的额头已经有一层细密的汗珠了。他却全然不顾,仍旧一下一下的弯着腰身劈柴,动作沉稳,不急不躁。杰桑好半天才出来,将一脸盆的湿衣服逐一的往一根晾衣绳上搭。

这时候,老女人说了句藏语,尽管声音很轻,还是被德布听到了。德布便用藏语回了一声。老女人站起来,颤微微的朝屋里走,杰桑放下手里的衣服过去扶住她。待两人进屋后,我问德布老太太说啥。德布说是要进屋取糌粑给咱们吃。每次都是这样子的。我说老人没有儿女吗?

德布说有一个儿子的,大前年秋上开车撞死了人,被抓进监牢里去了。并说他们是听路过油库执勤班歇脚的巴仁县民政的人说的,才来照顾她的。德布劈完柴后,我们每人吃了一块糌粑,再喝一杯烧热的奶茶后,才离开老女人家。

走在巴仁县城石头板的巷路上,我感觉到了刚刚生于心底的一种温暖,那绝对是可以称为火焰的东西。

德布带着我和杰桑离开老女人的房舍,去筒子街转了一圈,然后带我们去了家烤肉馆,每人吃了碗肉丝面。德布想要菜,被我制止了,我说吃碗面就行了。面很香很热,每一碗都冒着腾腾的热气,都用蓝花边的大海碗盛着,里面放了不少小块的糌耙,店家还给我们每人一碗冲对好的酥油茶。

回油库执勤点的路上,德布告诉我他们已经义务照顾了老女人六年,是从两任排长传下来的。

我说你们这么做不容易。

德布笑笑说,当兵吗,是要有一种责任和义务的。

我被巴仁县城的古朴气息所感染,一些墙壁上染了色的旧房子,和保持原样的藏汉混筑的殿堂,及街上匆匆行走的穿了藏袍的女人,自然的景观会使人于虚无中体会无端的疼痛。我按下快门拍了些片子。

走到一条街口的时候,德布停下脚步,拿手指着不远处的一家店铺说,带你去看看我们排长的未婚妻吧。我说就是那个在你要转业的节骨眼上患病的那个排长?德布说是。排长的未婚妻是个很好的藏族女孩,是自己开了家盐茶店呢。

我们三个人鱼贯的走进红油木店门,在昏暗的光线中看到了站在柜台里的那个女孩。脸色黧黑而透着油光,眼睛相当的有媚气,像条线似的笑着,耳上还坠了对筷子般粗细的银耳环。女孩穿了件黑色带碎花的袍子,手上托了个红木珠的算盘。

待女孩跟德布他们彼此都认出之后,女孩嘎嘎地笑起来,说是德布和杰桑啊,什么风把你们给吹来了?德布说想念的风呗。女孩那手上的算盘在德布肩上轻轻打了一下说贫嘴,就走出柜台给我们泡茶。女孩用把不锈钢的刀子从托盘里给我们每人削了块砖茶,再放上奶油,冲得后竟有股浓郁的香气。

德布一边喝茶一边把我介绍给女孩,在德布的介绍中我知道那女孩叫娜西扎娃,真是很好听的名字。德布喝完茶小声地跟女孩说了两句什么,是贴近女孩耳根处说的,女孩的脸就有了些许的凝重。然后我看见德布从军装的口袋里拿出封对折了的信塞到娜西扎娃手里,就起身招呼我们跟女孩告辞。出店铺不远,女孩追上来,将一大包盐茶塞给德布,强行让我们带上。

回油库执勤点后德布告诉我,娜西扎娃跟他们排长谈了三年恋爱了,排长去年冬上却患了肺气肿去成都治疗了。排长刚走时娜西扎娃将自己卖盐茶攒的钱拿出一大半给排长带上了。有几万块钱呢。

我说你小声跟她嘀咕什么?德布说是排长的事,排长来信告诉我说他还得在军区医院里住下去,本来想能早点出院的。是排长让我将信给娜西扎娃看的,省去她的惦念。

晚上睡下时,外面下起了雨,雨水不时地斜过来击打在窗玻璃上。我听着雨声想,在娜西扎娃的盐茶店里,看到了德布的排长跟女孩的合影,是一张黑白的照片,排长和女孩都是清瘦无比,倒很般配。女孩将那张不知道是在哪家照相馆里拍的合影用木框装了,上框上还缀了饰物。被女孩端端正正地镶到了墙上。

听德布说那个排长叫牛光辉,家是成都附近的,当兵考入军校,毕业分配后自愿来到西藏。我想他的病多半是因高原缺氧而致。

我没拍娜西扎娃,只是在出门时拍下了她所经营的小盐茶店。店铺临着的是绸布店和一家只悬了一只幌的酒馆。在正午的阳光下,女孩的店铺很是明亮,木制的窗格上挂了很多件粘上去的饰品,有纸蝴蝶、有木片削的红鲤鱼、手里托着粉桃的小棉娃娃,将门脸弄得相当的有生活的气息。仅从这一点上我就能判定娜西扎娃是个有艺术才情的女孩。

在照片的取景上,我选择了木制的窗格和洇在上面的半明半暗的一团阳光,我想我会在某一天将它洗出来,送给德布的排长,他会一下子就认出那是他的家。

在油库住的第四天,德布他们接待了一个小型的车队,有二十几辆卡车。卡车上装满了给更远的兵站送的给养,车身都落满了灰尘,轮胎上粘满了泥浆。都一拉溜停在油库院子西边不远处的一块还算平坦的空场上等着补油。

德布带一个兵给卡车加油,那个兵手里握着油枪,德布查看每辆车司机所送给养的路单,我知道那路单上有公里数和所要去的高原兵站。然后大声地跟拿油枪的兵说加多少升,在一个本子写记录。有的兵扯着德布的衣角小声央求德布多给加点,都是被德布笑着拒绝了。德布也小声地说,只是补适当的油料,每月都是有计划的,不能弄干了锅,理解啊。那些兵们就没辙了。

我跟领头的一个老兵驾驶员说,想搭他们的车去上边的执勤点看看。老兵同意了。德布告诉我上边那个执勤点是小型的边防检查站,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洛固。也是几个兵。坐了将近大半天的车,肠子都要颠折几截,才到了洛固兵点。老驾驶员先跳下车帮我打开车门,摘去白手套跟我握了下手就又驾车启程了。

洛固兵点只有两间房,坐落在公路的边上。四周围都是青色的碎石头,一条巴掌宽的河将公路穿了个洞,修了石桥,兵们就站在桥头的护拦处查验进藏的车辆。兵点的头是个叫额江的排长,小伙子有二十六七的年龄,表情冰冷地将我迎进屋。

是要临近午饭的时间,额江排长大嗓门地喊来炊事员,说军区来首长了,晚上在兵点吃饭,开两个罐头吧。腰里扎着条白围裙的炊事员年龄跟油库的杰桑差不了许多。他一边嘴里说着是排长,一边往门外走,到门口后却突然转过头来说,是开肉罐头还是蔬菜的排长?额江排长又大声吼道,你罗嗦什么?一荤一素。炊事兵顽皮地吐了下舌头跑出门去。

兵点的餐桌上没有青菜,兵们的脸色也是那种黛黑,透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光斑。我知道这都是高原紫外线所致。兵们都捧了碗吃饭,一盒牛肉罐头除我吃两口外,几乎没有人动一筷头,而那盒青豆角泡制的蔬菜罐头却很快见了底。

我明白了额江排长说一荤一素的原由。他们待客人最好的吃食就是蔬菜,新鲜的蔬菜,然后是蔬菜罐头。在西藏当兵是要连着几个月吃不上新鲜蔬菜的,我心里隐约有了些许的感动。

饭后,我去了他们执勤的哨位,排长额江正带着一个兵查一辆过往的客车,他们逐一的看乘客们手里的证件,然后敬礼放行。额江跟我说他们每天都得查上百辆车,形形色色的人和形形色色的货物。额江说话时脸孔依然是板着的,见不到笑模样。

晚饭的时候,一个兵偷着告诉我他们排长不高兴的原因,是老家的女友跟他吹灯拔蜡了。原因是女孩曾坐火车倒汽车的一顿折腾地来看他,没走到洛固就被阻住了,雪太大缺氧,人病了好几天,打电话又不通,昏昏迷迷地见不到自己想见的恋人,就一气之下回去了。我跟那个兵说帮额江排长找一个藏族女孩吧。那个兵笑了笑没吭声。

晚饭后我跟额江排长在院子里的石头椅上坐着抽烟。我盯着他的脸,那是怎样的结实和黝黑,稚气中夹带着沉稳,虚幻中又不失欢乐和忧伤。我们在抽第二根烟时,额江跟我说,他也是真舍不得脱下这身军装。

我拍下了他低头抽纸烟的情景,当时天幕是暗蓝色的,正好为其做了背景。 (光明日报-01-26)

篇12:徐城北简介

重游什刹海

作者:徐城北

记得五六岁时,母亲带我第一次逛什刹海。从北海公园的前门进去,再从后门出来,直对面就遇到了。那是个中午,海岸上的高柳有蝉鸣,风是热中带凉,记得湖岸上有些临时小饭铺,把树桩子插入湖水,上边再铺木板,顾客就在木板上吃饭聊天,并可以从缝隙下看到湖水。

我青年时期离开了北京,当然也就离开了什刹海。15年后,又回来了,不久就和妻子搬家到什刹海的近旁,一住就住了13年。我住在三不老胡同,是明朝大太监郑和昔日的王府,现在成为全国政协的一处宿舍。同院就有著名作家冯亦代,附近还住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如侯宝林、黄宗江、萧军、凤子与沙博里夫妇等,这个地区中还有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与梅兰芳故居,更有恭王府、醇亲王府与谭贝勒府等。当然对我来说,是活人的住宅要比已经不在的大人物的住宅更亲切。比如我第一次造访黄宗江先生之前,他就在电话中告诉去的路径:“从你那个三不老,先向东骑车,遇到第一组垃圾筒向南拐弯,再遇到第二组垃圾筒后继续向东,等遇到第三组时,我家就在这组的北边一点……”我在电话这头听着,真惊讶还有这样的“盘陀路”。但我实践了一两次,很快就适应了。这地方脏是脏点,但文化是不怕脏的,脏可以认为是泥土气息嘛。我认识的这批前辈,大多是我父母的朋友,有了这层关系,一见面马上就熟悉。他们中许多人都喜欢京戏与民俗,于是就更让我与他们熟得“一塌糊涂”了。他们大多已经离休或退休,我虽然是晚辈,但因为不坐班,时间上自由,所以和他们相处有方便。我的单位就在恭王府,我不坐班,往往上午先用电脑打一小时文章,然后带着菜筐骑车上班,遇到没事时可以扭身就走。归途中到自由市场买些菜蔬,回家可以写一小时文章再吃午饭。您说这日子多惬意!还有一种舒服是在晚上,记得有一年夏天有流星雨,说是某月某日夜晚12点。我们夫妻与邻居夫妻一共4个人,从8点多钟就结伴离开家。大家都穿着拖鞋,步行着从这个小胡同进入另一个小胡同,最后进入后海公园。我们顺着湖岸信步,发现“钓野鱼”的人还挺多,虽然他们这么做不合法,但我们旁观着觉得还是很好玩。我坚信这样的话:它的确是属于老百姓的一块难得的人文绿水。

是老先生们先搬家离开,为的是落实政策,搬进高楼之中。但我后来去看他们时,还是非常怀念这块有些脏的地方。我呢,晚了若干年也搬走了,搬走6年后,再度搬家,搬到北四环外去了。心中真是很犹疑,估计这样一来,再去什刹海可就难了。不料西城区旅游局后来找我,要我搞个讲座,说一说胡同(当然是西城区甚至是什刹海)中的文化人。我提了个请求,希望他们派个车,让我先到这一带走走转转。他们答应了,局长还亲自作陪。结果这一转可真让我开了大眼。荷花市场大变样了,胡同旅游也大发展了。特别是我发现胡同深处增加了不少四合院式的饭馆,大多装修得相当高级,有的卖谭氏官府菜,有的则卖梅(兰芳)府家宴。谭氏官府菜的服务员,被统称“丫头”;梅府的服务员,被统称为“梅嫂”。尤其是这个“梅府”,一进大门,一侧停放着两辆老式的洋车。据说傍晚客人来时,还专有“祥子”到几层外的胡同口把客人接进来。当然,“祥子”会故意多转几个弯儿,让客人多感受一些胡同的气氛,然后在餐室中落座品茶,那就有味道了。餐馆的厨师多受过正规训练,大多很能烹制“私家菜”。许多老外在海外就晓得这些餐馆的名声,到了北京先打电话预定,傍晚带着地图一点点找了来。甚至一些来熟了的客人,还在这里“回请”中国朋友。这种反客为主的做法,也颇让人深思。我还得知,高档餐馆每天通常只卖晚上一顿。我奇怪了,如果只卖一顿,服务员的工资又怎么付?旁边的朋友笑了:“干半天,当然拿半天的钱。服务员多是下岗女工,初干着不习惯,后来觉得兼顾家庭,也‘挺好的’。何况有些老板是开了一高一低两家餐馆,服务员可以调来调去,‘高档的’中午没活儿,就调配到‘普及的’那儿去了。”这一番见闻真是长了学问。成片的胡同连同其中大大小小的院落,构成了北京市不可多得的古都风貌。如果是在三环以外的高楼区,固然是鳞次栉比、赛着雄伟的新城气氛,但就是少了胡同的宛转与回环,同时更没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那种人际关系,即使有下岗者的人力资源,也肯定是开不了这样的饭馆的。

人生苦短,但我这辈子也有种幸福,就是搬家多,我一辈子在外地的时候就不少,这且不说,单讲在北京住家与工作的时期,就搬家超过十次。但其中最让人惦记与留恋的,还是这片人文绿水什刹海。

巴金自传读书笔记

生如夏花阅读答案

图书馆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里面所有歌曲歌词MV

庆余年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里面所有歌曲歌词MV

甜蜜暴击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里面所有歌曲歌词MV

《中国机长》国庆献礼片观后感及感悟

电视剧曾少年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里面所有歌曲歌词MV

学院物业公司开展安全大检查的通知

基于日调节过程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老师阶段性教育心得感想

徐开垒简介
《徐开垒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徐开垒简介(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简报2023-08-17

个人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3-04-08

会计司法鉴定所2023-10-25

经济工作会议筹备方案2024-02-28

三峡水库沿岸移民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2022-05-02

给校长的感谢信2023-03-04

工作会议的方案2022-06-17

美丽迁西六年级作文2023-02-20

学生给学校校长老师的感谢信2022-07-21

应届中专生求职信范文2023-04-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