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感人事迹

时间:2022-11-20 08:06: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师的感人事迹(整理13篇)由网友“Pineappl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师的感人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教师的感人事迹

篇1: 教师感人事迹

“爱心感动莲城”模范教师

——记韶西逸夫学校唐军老师

万物为什么生长?天地为什么不荒?那是正因生命有了珍爱的力量,那是正因生命有了珍爱的阳光。每一段生命都是一段挣扎奋斗的路。为师者,我们要把爱的种子根植心底,让呵护在空中飞扬,让生命在阳光中生长……

-----题记

初读唐军老师,没有亮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们依然会有一种感动,为那平实中的温暖,为那平淡中的坚守,为那平和中的智慧,更为她那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爱。她的可贵,正是缘于真实而宽厚地爱着每一个孩子,坚定而执著地追寻着做教师的幸福!十六年的岁月里,她赢得了无数家长和学生的心,得到了极佳的口碑。在他们的眼里,唐老师就是一面令人向往的“旗帜”。很多家长舍弃了名校来到韶西,就是奔着唐老师来的,就像家长戴建良(湘潭十位杰出企业家之一)说的:“我的家离韶西学校很远,我的孩子却在韶西学校,正因唐老师是一位最有爱心和职责感的好老师,孩子交到她的手里,我就放心了。”对唐老师而言,这种职业的幸福感足以温暖她的一生!

师爱,让绝症的孩子创造生命的奇迹

在唐老师的班上,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吴家骏,一生下就被确诊为血友病,血液里缺少凝血因子,这是一种比白血病更为可怕的疾病,正因目前它无药可救,要想活命,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免碰撞,避免流血。如果孩子出现大面积的流血不止,随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的足迹遍及全国,最后上海的专家告诉父母,目前国内这种病例的孩子最长寿命仅为10岁,期望孩子能创造奇迹,打破记录,为医治争取时刻。

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唐老师就深感这份生命的沉重,她和孩子的父母并肩作战,一齐为创造生命奇迹而发奋着。于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到他的身体,课桌上、墙壁上,有她精心的小卡片:“家骏,留意一点,慢一点!”教室空间小,孩子又好动,看到小伙伴在玩游戏时,他也要参与其中,这样碰撞就很难避免,摔伤了怎样办?唐老师提议:让他学相对较静的围棋,并找人课间陪他!家骏很是高兴,此刻的他,获得了湘潭市小学业余围棋比赛第一名的骄人战绩。

担任家骏班主任五年以来,她一向把安全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一走进教室,眼睛必定会第一个搜索他的身影,提醒他注意保护好自己,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她不厌其烦地走进每一间教室,告诉每一个孩子:家骏不是瓷娃娃,但他很怕碰撞。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骏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比方说:写字时,手与桌子摩擦,他的手上便会出现血包,血包越来越大。看到这些,唐老师从家里拿了两块薄棉垫,垫在桌椅上,孩子兴奋不已。为了更细致地照顾到孩子,唐老师几乎每周都要和家长进行交流,谈谈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骏的妈妈多次说道:“家骏有福气,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妈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家骏发病时,需要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短时一两天,最长的可达三个星期。在这段寂寞的日子里,他个性想念老师和同学,唐老师总会记得打电话告诉他学校发生的新鲜事,最近学了哪些资料,告诉他大家很想念他。家骏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他有许多朋友,唐老师经常会带着这些朋友去看望他。每逢节日,家骏总能收到很多贺片和礼物。大年三十,唐老师必须会记得为他送上最诚挚的祝福。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有一次爱心捐款,他就从自己的零花钱里拿出50元。

唐老师跟家人和同事讲吴家骏的故事时,总是一脸的幸福与骄傲。多年来,她坚持为孩子写成长日记——《生命的阳光》,准备小学毕业的那天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在日记里,她满怀深情地写道:

“1月21日,这天是期考的日子,你来到了学校。我十分高兴,正因我有两个星期没有看到你了。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你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嘴唇没有血色,老师很紧张,问了好几次:能坚持吗?还继续考下去吗?每次,你都坚定地点了点头。快要交卷时,你突然吐了,吐得满桌都是,老师的衣服、鞋子上也到处都有。(正因我担心你,因此一向站在了你的身边。)爸爸满脸愧疚地说对不起。我不由分说,看病要紧。你走后,我耐心地清理好你的试卷,我没有丢掉,虽然它已经很脏了,我知道你这天带病来参加考试,不就是想向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吗?老师能读懂这份试卷的分量,又怎样舍得丢掉呢?”

“月26日,这天的天气很冷,老师穿着厚厚的棉衣还觉得寒风刺骨。可你这天只穿了一件薄外衣,不用说,我知道这天你又冰敷了。每次哪个关节疼痛,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冰敷。一年中,你有一大半的时刻与冰为伴。冰是医用冰块,厚达三四厘米,正因冰块太厚太沉,你只能穿上很大的薄外套。我用手摸了摸冰块,手立刻条件反射般地往后缩,一股寒意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孩子,我多心疼啊!可你却一脸的高兴,你高兴的是又见到老师和同学们。在日记里,你多次写道:每一天我最快乐的事是见到唐老师,听她亲热地叫我家骏,就像叫自己的孩子一样。”

最难忘的就是3月15日,家骏10岁了。三十二班举行了一次热闹的生日party,每个人都送上了生日贺卡和礼物,还有一个大蛋糕。唐老师送给他一套《中外名人故事系列》,期望孩子以他们为榜样,成就自己的梦想。大家许下了下一个“十年之约”,等家骏20岁时,大家再一齐为他庆祝。生日会上,唐老师难掩心中激动之情,望着快乐自信、朝气蓬勃的家骏(他的网名就叫“快乐王子”),再想想教授说的最长寿命,真是感慨啊!此刻的他已经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打破了生命的记录。在这场与时刻赛跑、与病魔抗争的战役中首战告捷。多年的病痛煎熬,他的身体已脆弱不堪,凝血因子只有常人的3%,但他依然充满生命的激情。品学兼优的他,去年参加了全国百佳少年的评选。他要让每一个人看到,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能与命运抗衡的,这种力量就是——爱,唐老师用她无私宽厚的爱为孩子的生命保驾护航!

师爱,让智力有障碍的孩子留住尊严

孩子的心灵是十分敏感和脆弱的,他们个性需要别人的信任和赞美,需要温情和呵护。为师者要让每一个孩子怀着期望前行,为他们打造一片无雨的天空。

八年前,唐老师认识了一位智力有障碍的插班生小江,小江的入学考试成绩仅为4分,整张试卷上只写对“大、水、火、人”几个字。虽然孩子户口属于学校的服务区范围,但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接收这样的学生。当校长找到唐老师时,她只说了一句:“能不能教好,我试试看吧。”说完便为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小江在全校都有名,正因他长得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脑袋较尖,眼睛斜视,眼距很宽。一张大嘴常常张开着,口水、鼻涕经常挂在脸上,见了他,同学们都躲得远远的。这孩子十分好动,上课时,没有一刻是坐得住的,经常躲在桌下,一双小手像黑炭。唐老师先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她把孩子带到水龙头下,手把手地教孩子怎样洗手:冲湿手、擦肥皂、相互按搓……边洗边夸小江是个爱讲卫生的好孩子。手儿洗干净了,孩子快活了。小江一年四季流着鼻涕,她就用纸巾给擦干净,就当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天气冷了,孩子不会照顾自己,经常不穿袜子,或者衣服穿反了,她就像妈妈一样,总是为孩子的生活操心着。慢慢地,小江变干净了,孩子们也愿意和他玩了。为了让小江真正融入到群众中来,她向大家宣布:小江是她的干儿子,期望大家给他更多的帮忙。下课后,她带领小江和大家一齐做游戏,鼓励小江与他人交往;课堂上,她

制造机会让小江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口才;选小助手时,她把关灯的“重任”郑重其事地交给小江,让他感受到作为群众一员的重要性。

在学习方面,唐老师付出的就更多了。正因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学习的指导,无异乎是在考验这个老师的耐心和韧性。有一次教生字“绿”时,她先从直观颜色入手,再用语言提示,帮忙他回忆生字的笔画顺序,再手把手地教他书写,整整花了一节课。有人说:“这样的学生,教了不还是白教。”她只是淡然一笑,说:“教,总比不教要强。放下一个孩子,就意味着放下一个家庭的梦想。”五个学期下来,这个孩子在最后一次毕业考试时最后考到了60分。

小江有一个哥哥,聪明活泼,父母以他为荣,而对于小江,父母觉得孩子处处不如别人,脸上没面子,心里便多了一份怨气和失落,这种消极的心理必定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唐老师是一个善于走进家长内心世界的老师,她将心比心,耐心地开导。开家长座谈会时,她极力表扬小江的点滴进步,肯定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种种发奋。渐渐的,家长感动于老师的付出,也能用心配合老师的工作。

“爱是什么?爱就是竭尽全力帮忙每一个孩子。”在唐老师眼里,孩子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重要,她用全部能量留意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她总是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学好的,能学好的孩子,她发奋创造机会,帮忙每个孩子成为“最佳的我”,赢得尊严。

师爱,让心灵脆弱的孩子重塑自信

“打开你的心窗,甩掉你的烦恼,拿出你的自信。”这句话就写在唐老师班的版报上。她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信、活泼、有激情。这与她的快乐教育、自信教育是分不开的。

韶西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有很多流动的农民工子弟。这些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灵敏感、脆弱,与人交往谨慎,不太合群。而父母又忙于生计,缺乏引导及疏通,孩子的心灵更容易留下阴影,而唐老师每年都要接触到几个农民工子弟,细心的唐老师特意为班上的农民工子弟建立了《心理辅导档案》。在档案中,她详细地记录每一个孩子的具体状况。为了给农民工子弟的孩子生活上更多的关怀,她组织孩子开展“爱心活动”,发挥群体的力量,让孩子体验“爱”的完美情感。同时讲述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还让农民工子弟多为父母分忧,做到自立、自强。

“唐老师是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老师。”熟悉她的人都会这么说。在她眼里,学生的情绪是不是愉快,情感是不是丰富,性格是不是开朗,意志是不是坚强,这些是与学习知识同等重要的事情。因此,常年以来,她都在担任“心理保健师”的主角。学生小琛是一个学习成绩好,有号召力,但有时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担任学习委员。语文、数学课他比较“规矩”,但是音乐、美术课上,他却成了“自由电子”。这不,又把音乐老师气坏了。唐老师找他谈话,刚问一句:“作为班干部,你怎样带头闹呢?”他脸红脖子粗,顶撞起来:“哼,音乐老师不公平,好多人说小话,他为什么只说我?偏心!”说完便要冲出办公室。唐老师一把拉住他,请他喝杯水,幽默地说:“又是唱歌,又是说话的,嗓子干了吧。”看他火气小了,唐老师跟他做耐心的疏导工作:点名也好,检讨也好,老师都是为了严肃纪律,如果听之任之,课就上不成了;有错认罚,男子汉要敢作敢当,宽容坦荡,假如你揭发我,我揭发你,班上就乱套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道,比公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坚强、大度的心。唐老师的一席话,说得小琛心服口服地走到音乐老师面前证明态度去了。

“父母离婚了,怎样办?”“和朋友闹矛盾了”“受人欺负以后”“考试考砸了,不敢应对父母”……每次发现有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唐老师都会找他们谈话。她总是摸着学生的头,心平气和地说:“孩子,我想和你谈谈,行吗?”“孩子,我能帮你什么忙呢?”“孩子”,一个多么温馨、亲切的称谓,在她的眼中没有硬生生的“学生”一词,她的心中只有“孩子”,她不是以教师、班主任的身份来管理学生,而是以为人之母的心态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慈母对孩子的那份牵肠挂肚,这就像马克思·范梅兰的那个经典描述:“教师最好的主角,就是对父母的替代。”而唐老师的实践不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吗?

师爱,让有才情的孩子生命飞扬

“教孩子六年,就要想到孩子今后的六十年。”对于有才情的优秀学生,唐老师更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关注,施行“扬长教育”。课余,她带领孩子们一齐走进书的世界,感受文化的丰润、博大和深远,让书籍充盈着学生的心灵,为孩子们的生命润色。

唐老师还是一位十分注重教育细节且充满生活激情的人。在她的教室里,有孩子们喜爱的“阳光书屋”,有能够倾听心事的“心灵角落”,有感动于生活的“生命墙”,有赏心悦目的花花草草。有的是孩子们乐在其中的“道德银行”中的“道德储蓄”,有的是将“捡垃圾”看作“捡快乐”的阳光德育理念。她发奋给优秀学生带给更多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潜能中成长,而这种不可捉摸的巨大的心灵力量又激励学生更用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她和学生一齐成立网上博客群,她指导赵铭等多名同学参加“世界华人作文大赛”,有3人获奖,自己也被授予了优秀辅导员奖。涂扬同学在“道路安全”征文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有6位学生在省级刊物《小学生导刊》上发表了作品,3人在《湘潭日报》上发表文章,邓伟杭的图文两件作品发表在《海南特区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获区一等奖.陈思危同学参加《小溪流》杂志社夏令营活动,获征文二等奖。学生的文艺节目参加了20“湘潭春节联欢晚会”的录播。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经视台“智慧家庭”节目的录制,并荣获大奖。

师爱,让学生心中的爱意得到升华

师生之爱,同学之爱,都不仅仅仅止于班级资料,而就应有爱的扩展和升华。这种爱的扩展,是对周围其他人的爱——同学、邻居,以及一切素不相识但需要帮忙的人,这才是爱的教育就应到达的最高境界。

,为六年级24班身患重病的大哥哥献爱心,唐老师班上的孩子们踊跃参加,纷纷拿出了自己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所捐金额为全校第一;每年的重阳节,孩子们会有组织地看望一些老人,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利用废书、旧本子等资源,把变卖后的钱积攒下来,为班上的贫困同学购买学习用品;今年的10月,宾子健同学拾到贵重手机一部,主动打电话联系失主,像这种拾金不昧的学生层出不穷;余雄伟同学几年来主动帮忙有困难的人,直到别人写了感谢信,大家才知道……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三尺讲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神圣的伊,就是伟大的教育事业,就是她可爱的学生们!

篇2: 教师感人事迹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我们的田野,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一曲童声歌唱把晚会带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上。

昨日,教师节的前夕,由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上,十名入选的最美乡村教师和一个最美乡村教师的群众纷纷亮相,他(她)们的事迹给在场的观众以极大的振憾。作为一名电视观众虽然不能零距离接触这些共和国的功勋人物,但能够利用电脑互联网手段记录他(她)们的英雄(xiong)事迹,供大家分享。

第一位,宋玉刚

远离拉萨市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脚下的日多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海拔4600米。夏季那里暴风裹挟冰雹,铺天盖地,经常下雨,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漏雨。冬季风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极寒,有时我们都不敢出去。(日多乡党委副书记巴桑说)。在这样的恶劣怀境下,有一所牧区小学,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可前,一个汉族小伙子宋玉刚从拉萨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却主动写下志愿。当时学校没水没电,住的是土坯房,夜晚漆黑一片。当时一齐来的老师一个一个的都走了。但宋玉刚却选取了留下。可当他走进都是藏族孩子的课堂时,却应对了真正的困难。到教室我先说: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几页。那些同学却以为叫他们读课文似的。我一下楞了。脑筋里全部是空白了。语言不通,汉族老师宋玉刚就无法走进藏族孩子的内心。为了孩子他开始苦学藏语,他跟其他藏语老师说:从这天晚上开始,我到你这来,教我两句,教会了,我回去睡觉,教不会,你不能睡觉,我也不能睡觉。整整四年,从一个单词到一句问候,从简单地与人交流到熟练自如地给学生上课,宋玉刚不仅仅完全掌握了藏语,而且把自己全部的爱,都交付给了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们。冬天的时候,有些孩子没袜子穿,他就带上班长给全班每个孩子都买上袜子。鞋子坏了,他就

用自己的钱买。一个孩子说:我生病了,他就带我去医院。那时学校没水没电,宋玉刚就用罐头盒做烛台,点起蜡烛给孩子们辅导。一盏烛台相伴,这样的日子,他整整过了九年。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假期别人休息,宋玉刚老师却走遍了高原,把牧场上放牛的放羊的孩子们带回校园。同事说:宋老师热爱这块土地,还有孩子。宋玉刚老师的学生对宋老师说谢谢!20,在宋玉刚的发奋下,日多乡小学第一次建起了电教室,第一次开设了计算机课。让海拔4600米的高原小学与大千世界紧紧相连。一年后,宋老师结识了刚分配来的老师藏族姑娘德吉措姆,德吉措姆说:他第一次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藏族人。我刚开始还以为那里有个康巴小伙子呢。年俩人结婚,婚后这对藏汉夫妻,把家安在校园里。这间不到20多平米的房子,让寄宿在学校半年都看不到父母的孩子多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们也成为孩子们血肉相连的藏族阿妈,汉族阿爸。日多乡小学老师巴桑曲扎说:我们的宋老师的付出,也好,我们的德措老师付出也好,都是个性让人感动。都是付出了自己的爱,宋玉刚的学生说:宋老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

校园的门前就是著名的川藏线。这正是宋玉刚的父亲60年前进藏时参与修通的。60年,一个甲子,一条路,两代人。60年父亲把血脉留在了那里。60年后宋玉刚也把根扎在了雪域高原。

第二位,邓丽

27岁的邓丽放下了武汉当白领的工作,带着幢(zhuang)憬(jing)和好奇,来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工作,成为那里唯一的女老师。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英语老师。邓丽乡村教师生涯开始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困难,摆在她的面前。她应对的是一群内向,羞涩,又胆怯的孩子。他们站在那里,我就走过去,把他们的头一摸,然后问:你叫什么名字?都就往后退。有的往旁边躲,都不做声。在邓丽看来,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打开他们的心扉。释放天性。于是,她开始了她的快乐教学旅程。她鼓励孩子们写纸条,说心里话。邓老师我们爱您!一向爱您到千年万年。这张纸条是一个聋哑孩子谭兵,写给邓丽的心声,每次给谭兵上课的时候,邓丽都要做出夸张的口型和手势。对还是错?错!错那时什么意思呢?停!对,为了让这个孩子再融入到群众中,她还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个手势。我们就代表我和所有的`学生。我们和你,他就要在我们前应对着。就是和他在一齐。手拉手,心连心,然后在一齐。“我们和你在一齐”这无声的语言,用温暖消除冷漠,用爱融化隔膜,如今这个手势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相互鼓励时最默契的语言。我们和你在一齐,着爱的语言,不仅仅拉近了邓丽和孩子们的心灵距离,也让课堂变得简单,充满了乐趣,我们在那里能够一边说一

边学,很搞笑,邓老师,加油!田老师必胜!我觉得学校里有邓老师,好幸福,好开心。她就是一个调皮捣蛋,还有一个可爱漂亮的一个人。邓丽的快乐感染着孩子们,也植入到这所偏僻的山村小学。每个老师的心田,邓老师就像一个魔术师似的,一来就把学校变好了。邓老师的同事说:她就好像一支兴奋剂,带活了这个学校,快乐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快乐也让孩子们充满了想象力。又到了毕业的时刻,这8名毕业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爱与尊重。老师们!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邓丽激动的说:我真的很激动,就期望你们离开高原小学之后,不管走到哪里,必须要记住老师们,跟你们说的必须要好好学习,必须要走出大山!必须要看到外面的世界!

第三位,徐德光

贵州省遵义市的扇子林教学点,健在群山坏绕的半山坡上。周围几个村寨的孩子都要到那里来上学。徐德光说: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啊?如果学校没了,我们这上方的学生只有选取辍学了。全校15名6到10岁的孩子,每一天都要在这密林杂草中,穿行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有一条路能够较安全的到学校上课。山高林密,当年18岁的徐德光就是这样用五年的时刻,硬是用砍刀一刀一刀劈出了孩子们的求学路。徐德光伸出手说:我的手你看都被砍残废了。给徐老师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但让徐老师感到欣慰的是,从此一群又一群的孩子,沿着他劈出的十几公里的山路,走进了课堂,走出了大山。学校里还有位功臣不能不提,它就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白马。名字叫白龙。十七年前,徐老师看着透风漏雨的校舍,他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一头猪,还借了点钱,买回了白龙。从此间的小路上就有了徐老师牵着白龙行走的身影。一个人一匹马,硬是将9万块砖,2万多斤水泥驮上山。建起了两所学校。没有白龙要能坚持到这天都很难。白龙马!贵州多雨,山体陡峭松软,每逢大雨,徐老师五点就会起床,牵着白龙马挨家挨户的接孩子们上学。全是这样的泥泞路。还有一些甚至垮了。万一走了摔下来该怎样办?每个孩子的家住哪里?那条路最安全?徐老师都牢

牢的记在心里。他们家就在这山上。就是那家。怕颠倒孩子,徐老师就把家里的棉被铺到马鞍上。担心孩子从马背上摔下来,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他一向死死地拽着缰绳,不能有半点松懈。就在9年前,为了保护学生,徐老师跌下了山坡,摔白龙也撞到了树枝,一只眼几乎失明。这些年来,徐德光一路走来,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创痛。而白马在年复一年的攀爬中也伤痕累累。在这艰难孤独的旅程中,白马是徐老师最好的伙伴。也是他心灵的慰籍。这天累了没有?徐老师问白马。白马似乎懂得徐老师的心事,也能体会到他对这座大山和孩子们的赤诚与爱。徐老师边走边说。看不见了,年纪大了。歪没歪,歪了,一个学生看见徐老师半天仞不上针就说:我来帮你穿吧。扇子林教学点只有一到四年级,这天四年级的学生是最后一次听徐老师的课,下学期,他们就要到镇上去读五年级了。我们的家乡在那里,看着自己从学前班一点点带大的孩子们,即将离开,徐老师的心里既欣慰又不舍。孩子们不会忘记,大山不会忘记。徐老师37年的坚守,20万公里跋涉的艰辛,时光流逝,如同白驹过隙。也许徐老师和白马无法不苍老。但是这座大山却正因他们跋涉和坚守愈来愈年轻。

篇3: 教师感人事迹

邓红梅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求实创新,教学成绩优秀。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德育工作经验丰富。多次被市、区、校评为“模范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教师。

一、扎根农村,奉献青春

8月,邓红梅同志被分配到杨家浩小学工作。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踏上了农村教育的征程,呕心泣血,勤奋工作,课堂上一缕缕师生情结,生活上一幕幕母子关爱,学生与她结下了深厚感情。她每一天上下班要往返近10公里路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多次问她:你怎样不调进城里?但她坦诚地说:“我舍不得那里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一干就是,她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矢忠教育,尽显光辉

邓红梅同志以事业为荣,以学校为家,以他人为友。工作中虚心求教,锻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育水平,优化教学行为。她勤于课改,潜心教研,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为基础,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质为重点,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课堂上,优化教育资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外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坚持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多年来,她的教学成绩优异,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优质课竞教也在区、校赢得好评。

邓红梅同志担任教务员,带头上好研究课、示范课,与教师一道学习理论、钻研教材、勤于实践、优化教学、强化科研、扩大交流、注重反思。在她的指导下,许多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

三、德育引领、率先垂范

邓红梅同志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期间兼任大队辅导员三年,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德育经验丰富。她严以律己,言行举止堪为表率。在班集管理中,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群众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从常规入手,以活动为载体,培养班级干部,营造优良班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信任,因势利导,帮忙后进学生,引导问题学生,关爱留守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发奋为学生排忧解难,师生关联和谐。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经常在学校户外会、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区、校“先进班群众”,许多学生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四、播洒爱心、铸就师魂

邓红梅同志经常说:“教育事业就是爱心事业”。学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朋友与伙伴,她与学生朝夕相处,欢度节日,分享快乐。她不辞辛劳,足迹踏遍每一个村落,为学生补课,送学生回家,为学生买学习用品,与家长谈心,她体会到只有在爱心的浇灌下学生才能健康成长。秋季,她班上来了一位学生叫卢存林,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体弱多病,家境十分贫寒,学校免费让他读完了小学。百般无奈的父亲苦于生计,没有潜质供他上初中。在爱心的驱使下,邓红梅同志下定决心要帮忙他继续学业,从那时起,她就包揽了卢存林的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初中毕业后,邓红梅同志为他联系了一所职业技术学校,送他报名,缴清一切学习费用后,每月还要负担几百元的生活费。为了顾及家人的感受,邓红梅同志只有独自承受着经济的压力,倍加节省自己的开支,就连儿子过生日,也只是花费几元钱买上一件小礼物,每每想到这些,她都会偷偷地流泪。尽管如此,她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强。有人计算过,照这样下去,卢存林完成学业,至少要花去她好几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遍家庭、一位平凡的女性,可不是一个小的付出,但是她坚持了四年,而且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邓红梅同志勤勤恳恳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她把自己的爱心和青春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她用爱心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和共产党员的风采。

篇4: 教师感人事迹

脱下绿色的军装,放下手中的钢枪,携着一身浩然正气,走向三尺讲台。把真情和威严融合成一片哨声,倾洒在校园的绿荫场上。

参加工作十四年来,担任体育教师,把一个军人的素质标准潜移默化的传输到每个莘莘学子的身上,要求到达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品质优良。使海青小学的体育户外生龙活虎的展现给全乡的师生。

体育工作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驿站,也是体现我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工作中,我坚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规;我热爱那户外场上嬉戏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平正确对待,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发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在工作中注重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尽力与同志搞好关联,相互帮忙,维护学校荣誉;对自身的要求也不放松,树立体育教师的形象,规范衣着,普通话教学规范健康,举止礼貌有礼貌,严格要求,注重身教。对自己的要求力争到达最好。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方的工作: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思考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和场地。在备课中我合理的安排教材,从基本体操、走跑、投掷技巧、球类游戏、对抗与角力、武术、韵律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等,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在体育课中我对低段学生主要是体育兴趣的培养,安排了各种游戏来引导学生如何上好体育课;中段学生我主要是将教材融入游戏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高段学生我主要以提高学生户外潜质,技能技术水平开展教学。我每备一堂课就先备场地,再备器材,然后活用场地器材来备教材。学生经常问我“姜老师这天的体育课上什么”这说明我的课堂教学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我也用心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联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阳光体育,全民健身,每一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在我校搞的风风火火。每个学生都自觉的加入到“校园方程式”活动中来。增强体质的同时,开发智力、培养作风、陶冶情操。

花开总有蜜蜂来。取得成绩后,得到了领导和同仁们的认可。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得到了经验推广。多次担任全乡的体育教研任务,并且每次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种满足感唆使我更加发奋探索,勤于实践。同时用心参加县进修校组织的各项体育培训活动、竞赛活动,渴求知识的填补和给予。并在长岭县XX年体育教师器械体操竞赛中荣获个人全能二等奖的殊荣。在XX年——XX年局组织的教师培训中担任体师班的体育委员一职,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并且荣幸的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这些还不是理想中的小学体育,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注重特长培养、培养特长,为中国的体育事业输送力量。普遍学习,多元操作,科学锻炼。使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身体、聪颖的头脑、灵活的技巧,柔韧的耐力,为海青的体育事业撑起一片蓝天!

篇5: 教师感人事迹

把生的期望留给学生:感动中国的十大灾区教师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方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留意摔伤。”夏开秀老师说。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2、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小雯欣哭着“救—妈妈!救—爸爸!”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3、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4、人民教师吴忠红: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回到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5、人民教师汤宏:生命最后的姿势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取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能够逃脱,但他却选取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6、人民教师苟晓超:“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学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方……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今年5月2日刚刚结婚,5月12日回到学校上课。当日下午,苟晓超所在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苟晓超又被紧急转往县医院。因伤势过重,苟晓超在半途中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7、人民教师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

在5。12震灾中,龙居小学教学楼坍塌,上百师生被埋于废墟下,教育局机关、学校师生、人民子弟兵、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全力投入抗灾抢险中。在清理废墟、抢救被埋师生过程中,见到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的向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8、人民教师瞿万容:身挡水泥板救下小孩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

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时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9、人民教师吴忠洪:拯救了59名学生,却痛失爱女!

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吴忠洪老师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

10、人民教师代课老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但是孩子们更喜爱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篇6: 教师感人事迹

前不久,我们学校全体老师认真倾听了xxx老师的感人事迹,大家都被他那种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职责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所深深感动。他几十年如一日,不顾身体病痛,忘我工作,这种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我们要歌颂他,学习他。

一、走进学生的心里。

xxx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他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有调皮的孩子,他不厌烦,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耐心、关切之情感化他们,使他的学生能时刻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在我的班里,也有一些调皮,甚至弱智儿童,相比之下,我对他们关心不够,有时还有厌烦的心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改变观念,关心爱护每个幼儿,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走进孩子心里,使他们感受到班群众的温暖。。

二、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xxx老师怀着对事业的高度职责感,他在教学中发奋实践,创造了许多切合实际,又令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同行及领导的好评。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全身心投入,才会激发自己不断勇攀高峰。但是,自己在工作中,还做的远远不够,有麻痹思想,尽管从教许文秘杂烩网多年了,但是教改教研方面还是做的不好。以后我要发奋研究教材,用心向别的老师请教,不断理解新方法、新挑战,争取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三、树立崇高的信念,以苦为乐,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xxx老师身患重病,可他不是一味的消沉,而是勇敢的向病魔挑战,时刻持续用心乐观的精神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由于有崇高的信念在支撑着他。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没有信念的支持,任何事情都是无源之水。因此,时刻持续高度的职责感,认真学习优秀人物事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微笑应对,坚强地生活下去。

任何时候,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坎坎坷坷,而这些困难正是考验我们毅力的时候。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衡量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生活的过程是否精彩才是我们真正所要寻求的。我们真心祝愿xxx老师生活愉快!他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优秀品质会永存人间!

篇7: 教师感人事迹

黄海霞,女,生于1973年7月,大学本科学历,群众,1993年7月参加工作,9月至今在葫芦垡中学任职。19大专毕业后调动到葫芦垡中学担任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黄海霞老师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葫芦垡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条件较差。计算机教室的条件设备也比较落后。十八台学生机中有十台属于无盘工作站,另外八台机器有硬盘,配置稍高一点。农村的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匮乏,家里拥有计算机的人数微乎其微,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鉴于此黄老师用心调整教学资料,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改变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由于不能人手一机,黄老师把学生按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学得快的学生辅导学得慢的学生。小组间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如:在教学Flash知识时,由于能够运行Flash的机器只有八台,而每班都有三十多人,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尝试体验,黄老师设计了一些简单的但又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把书上的任务作为考试题目,由小组成员探讨着完成。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黄老师十分注重学生自学潜质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开始时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策略,待学生有了必须的基础之后,便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学探究着完成。

担任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以来,黄老师用心组织信息技术课外小组,利用中午和双休日等休息时刻开展活动。经过师生的共同发奋,在历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方是近两年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朱艳莹制作的电子报刊《太阳系》在第七届电脑作品大赛中荣获区级一等奖、市级三等奖。洪梅、苏雪制作的电子报刊《窗》和刘倩创作的电脑绘画《新与旧》在第八届电脑作品大赛中获区级一等奖。在第九届电脑作品大赛中有四件作品获区级奖,其中李鸿博、刘敏制作的电子报刊《挥洒青春》被北京市推选参加全国比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黄老师本人连续三年被区信息中心聘为电脑作品大赛的评委。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黄老师的多篇教学51免费论文网分别荣获市级和区级一、二、三等奖,教学设计也多次荣获区级一等奖,区级研究课获得了进校教研员的好评,录像课也多次获得区级奖励。

篇8:教师感人事迹

文章一:

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却发现我的翅膀早已给了我的学生。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我听见理想扣击天堂的回响。这就是我 ---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于xx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了。在这13年的时间里,我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我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下面,结合自身这一年的辛勤工作,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一、激情满怀,无私奉献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 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大学毕业后,梦想成真,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我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我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我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我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二、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我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一年来,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我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我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我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我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我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我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我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我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我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我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我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四、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创新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五、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于是 我坚持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中,我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我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下, 我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评为“尧都区优秀教师”,辅导的作品《xx》在临汾市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被评为三等奖,小学作文教学优秀案例设计《xx》荣获一等奖,5月第二学期教师赛讲中荣获一等奖,4月在“xx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被评为“优秀科技辅导教师”,教学成绩突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我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我无悔的青春。我坚信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文章二:

“60年的工作和学习,虽然说起来,我也够努力,但是总感觉到自己取得的进展和成就不够让人满意。如果说做了一点成绩的话,应该归功于国家的培养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始终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学习和工作的。现在,适逢学科发展的大好时机,我本人将继续努力,一直到我生命最后一刻。”

陈予恕,著名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尽管已经85岁高龄,但科研和教学仍然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他说:“我本人将继续努力,一直到我生命最后一刻。”

先生所想是国家和民族之兴旺

“我家里穷,是国家、党的培养,才有了我的今天。我有报恩的思想,我总是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对这个党,做的事情太少,太少了。”

青少年时期经历过日军侵华,求学之路动荡,甚至一度辍学的陈予恕深知,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他的今天。他在面临人生选择之时所想的也是党和国家最迫切的需要。而这也深深地影响影响到他的学生们。

“先生贯穿始终的一个科研风格就是紧盯国家重大需求,理论联系实际。他用科学的理论来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难题,这影响了我的一生。包括我在内,他的绝大多数弟子都延续和坚持了他这种风格。”如今已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的杨绍普从1983年开始在天津大学师从陈予恕读研究生,在他看来,无论是学生弟子还是在先生身边工作过的年轻人,都潜移默化地受到先生这种风格的影响。

陈予恕科研风格的形成,缘自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无论是个人选择还是科研选择,他首先考虑的都是国家需求,是能为国家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高考时,恰逢新中国刚刚建立,感受到新中国一穷二白很落后,一定要通过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陈予恕在专业选择时很自然就选择了机械。

1958年他赴苏公费留学,获得副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并决定将非线性振动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回忆当初自己的选择,陈予恕坦言,“对非线性的研究是国家的需要。工程生产应用中的许多问题用线性理论已无法解决,必须从非线性理论中去寻找新的解决方式”。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主持了机械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大型共振筛寿命问题的重大攻关项目,经过将近3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完善了非线性共振筛的设计,并解决了原来的寿命不过关的问题。

年过五十,他又开始学习当时非线性动力学的新兴理论“分岔和奇异性理论”,并提出了“C-L方法”解决了国际非线性振动界长期存在的难题。理论的突破,如同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一样,推动了国内的学科交叉,带来了后面几十年的学科辉煌,也在实践应用上实现了更大的突破。1995-,他主持了我国一般力学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解决了7省市23台汽轮发电机组的疑难振动故障和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4亿多元直接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陈予恕因为卓越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旁人看来,已经达到学术顶峰、功成名就的陈予恕可以歇歇了。但事实上,陈予恕在当了院士以后,唯一的想法却是“多做些事情”,“看看谁对国家贡献大”――他反而更加努力了。

“我现在科研甚至比以前还要用心许多。”近十年来,陈予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科研重点转移到航空发动机的动力学的研究上。因为在他看来,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是目前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先生所想均是“国家”需求,弟子们自然将这种心怀国家的情怀继承了下来。如今,陈予恕培养出来的学生弟子100余人,活跃在大型机械、高铁动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许多已成长为国家“杰青”,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

先生所为是后学者的榜样和标杆

只有把自己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呕心沥血地教育,才会让他们更加成才。小树不修不直,人不严格就会越来越懒散。

当选院士后,让陈予恕比科研更用心的,是人才培养。作为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双聘院士,他为两校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领域都培养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才梯队,而且仍然在亲自指导学生,已是80多岁的他甚至有时候还在为学生的工作做得不够理想自责,仿佛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似的。

但事实上,他的学生们从他身上学到的,远不止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为人为学的态度和品格。

陈予恕的同事和学生在谈到他时,几乎都会不约而同提到这样几件事:他坚持每天跑步锻炼身体,几十年风雨无阻;他的朋友很多,有许多是企业里的工程师;他的视角永远是前瞻性的,目光始终瞄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他每天都去办公室,在他名下的学生,他都亲自指导;他从不吝啬对学生赞赏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对于有潜质的学生甚至愿意从本科生带起。

回想先生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对学生严格的要求。正如陈予恕自己所说:“搞学问含糊不得,含糊对国家对个人都没有好处。”

陈予恕上课一直使用板书,长长的公式一写一黑板。公式多了,难免会写错。但陈老师一旦发现,会立即纠正。

在陈予恕的众多学生中,张延安是特殊的一个。退休前是哈尔滨汽轮机厂主任高级工程师的张延安,如今仍活跃在国内外大型汽轮机维修现场,是行业内有名的技术大牛。40年前,当时还是企业动平衡车间工人的他参加了天津大学组织的一个短期培训班,培训班的组织者和主讲就是陈予恕。张延安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陈老师讲课解一个方程,写错了,第二回上课他先说上次自己有个解方程的错误。“但其实我们都没发现,我认为这就是实事求是。”

尽管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但他的学生们心中都有一个极为严肃的先生模样。因为他用自己教学和科研上同样严谨和严苛的标准对待自己的学生。学生交上去的论文,他都认真阅读,逐字逐句地修改,甚至标点符号、英文注解中的细微错误,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张伟回忆说,因为工作完成不及时,自己在上学时没少挨先生批评。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不是这么严格要求的话,我可能也达不到目前的学术地位。”

60年来,陈予恕所指导的研究生全部是自己带,从不委托助手或博士生带。他挑选学生有两个要求,一是对学科要有真正的兴趣,再一个就是学生必须肯学。“我有个学生毕业去应聘。他的简历上写着导师陈予恕,没有别的导师的名字,当时招聘单位都觉得不可思议,‘盘问’了他好几遍。”谈到高龄仍亲自指导学生这件事,陈予恕笑着讲了这样一个“段子”。

先生所念是人才培养与创新未来

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们的任务”是如何能培养出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的人才以及探索机械动力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陈予恕对待青年学生有四字箴言:“实、足、圆、满”。他是这样解释这四个字的:实,就是踏踏实实去学;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要去实践,要走好自己的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坚持走下去;圆,人都不是很完美的,但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圆满,同时也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任何人和事;满,其实是不满足,不满足现在的学术知识理念,要创新,要领会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才,更努力去为国家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予恕的一生即是不断创新,永葆青春的典范。杨绍普至今还记得上学时的一件事:当时非线性系统的分岔理论是非常前沿的一个研究,陈老师很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并把分岔理论引入到了非线性振动学科中。当时陈老师已经快60岁了,为了吃透这个在数学领域里都算难题的理论,他带着学生前后用了一年的时间踏踏实实去研读和学习,并据此开辟了力学研究的新方向。“当时学的这些,我已经至少用了30年了!”在杨绍普看来,老师身上这种踏踏实实为人为学,“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创新的精神,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激励。

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创新,作为老师,陈予恕格外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四处邀请数学界的知名教授或院士来给学生们讲学,一讲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上午讲课下午讨论。此举除了让学生们拥有了科研相当的理论基础外,还极大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

陈予恕还定期为学校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创新课程。20,天津大学力学系为本科生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力学与工程”,专业聘请大牌教授为本科生上课,陈予恕便是最初的授课教师之一。他多次受邀为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博士生论坛和本科生夏令营作报告,传授他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他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创新论坛上最常见的主讲人。

陈予恕还有个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去开辟新的天地,而不只是沿着他的“老路”走。

“我们毕业之后,在科研方向上他就不再干涉我们。而且在和我们学术交流时,他也从来不会摆谱。”张伟教授感慨,这是先生区别于很多人的做法,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于是他的学生们毕业后“被迫”去开辟自己新的研究领域,学生们因此快速成长,这个学科也因此快速繁荣。

“培养创新型人才,老师必须自身是创新型人才”。关于研究生课程设置,他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在教授学生们基础理论的同时,他会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汇到教学里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启发同学们的兴趣。

在他从教60年的纪念研讨会上,他还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学习《中国制造2025》的体会,分享了自己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

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学子投身非线性振动与非线性动力学学科研究中来,3月,80岁高龄的陈予恕院士个人出资40万元,学生、同行和同事捐资40万元,设立了“陈予恕奖学金”,这是国内动力学与控制学科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学科奖学金。5年来,共有46名优秀研究生和直博的本科生获得了“陈予恕奖学金”。该奖学金的设立,极大鼓舞了青年学子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

事实上,他的“学生”并不局限在校园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更努力地将非线性振动更多地应用于工程实际,先后在三家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到企业去和一线的技术工人讲学。4月,他利用一周时间,为5713厂的数百名技术人员讲授了振动理论和实验。

矢志不渝、桑榆未晚,85岁高龄的陈院士,仍然坚持在科研、教学与社会活动的第一线,目前仍亲自指导着十几个博士和硕士生。,他组织参与了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行基础的973项目;20,陈院士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他正在践行着对自己的期望:努力到生命最后一刻。

文章三: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职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严谨求实,始终如一,努力工作。在踏实和坚持中,每天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社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政治坚定,律己育人

在担任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工作时,始终把专业、教学和学生放在第一位,想学校、专业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与时俱进,学习领先

为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我平时注重收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通过网络和书籍以及下企业考察,不断更新知识;为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去跟班实习,常常是别人休息的时候,加班加点地工作。

三、关爱学生,胜似亲人

在做好日常教学和育人工作中,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经常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国庆假期,旅管3101班学生陈智敏,在酒店实习中不慎受伤夜深被送进了163医院,接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处理完学生伤口,陪学生打完吊针并送回宿舍后,已是凌晨两点了。第二天一大早,还炖好银耳莲子羹送到学生手中,给她补身体。

平时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积极上进,为学生解答专业、就业和创业中有关疑问,得到学生肯定和尊敬,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何妈妈”.旅管3111班汤丽平同学,因脸上有疤不能留在直接对客的西餐厅工作,为此她心情郁闷,不想参加酒店课程实训。得知情况,我多次到酒店和学校宿舍找好谈心,引导她要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并与她一道想办法渡过难关,现在汤丽平同学已成长为白天鹅西餐厅基层管理人员。

四、爱岗敬业,业务精湛

1、教学上,积极主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近年来,担任了旅管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计调业务》等多门核心课程的教学,每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15人左右,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多人,教学效果优秀;指导学生参加省大学生主题宴会设计大赛,分别获得一个一等奖和二个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省大学生冬季技能大赛,获得一个二等奖和二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为使旅游管理专业办出特色,我专业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此,作为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老师的我,为了课程实训企业费尽了心思,顶着烈日冒着严寒,一家又一家地与相关企业进行协商实习事宜,虽然碰了无数次钉子,但最终还是签订了几家稳固的有实力的实习单位进行深度校企合作。自5月至今,我专业10级、11级、12级、13级共10批次学生在新康辉旅行社、宝中旅游各门店、华天酒店集团、白天鹅大酒店参加了《旅行社门店接待与销售》、《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校企合作,学生们在企业在一对一的师傅教徒弟式地边学边做,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不仅解决了企业旺季用人难的困境,也使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得更扎实。得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和家人的一致好评。

因为学生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实习企业,给我的专业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不迟到,赶最早的公交车,在拥挤的车厢里颠簸地奔波在各个酒店各个门店之间,或集中上课,或分散指导,一心只为学生们能更多更好地学到专业知识,更快地成为社会有用之材,零距离地上岗。有时下着大雨,一身淋得透湿;有时在寒风凛冽中瑟瑟发抖。但看着学生们学有成就,我心里还是甜丝丝的,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2、科研上,也取得不小进步。副主编广西师大《客房服务与管理》、主编北京理工大学《餐饮服务与管理》获得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项目优秀教学成果、、08年副主编中南工大《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两本高职高专规划教材。13年完成省级论文两篇,院级课题《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今年将完成结题。《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通过学校验收,达到良好的成绩。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参加学院说专业比赛二次喜获二等奖,说课比赛四次。参加本院餐饮、客房、茶艺实验室建设三项,主持实习宾馆金怡年・科院宾馆的筹建、管理与教学工作。

五、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

今年有幸被湖南省教育厅抽中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抽查,任务重大。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我马上做好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积极调动全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备战技能抽查工作。我身先士卒,每天没日没夜地战斗在技能抽查的专用教室里,与老师们一起讨论试题,耐心地指导年轻老师线路设计的技能技巧,细致地给学生们讲解,做到每个学生每个环节过关。在我的带动和严格要求下,旅游教研室老师和学生们斗志昂扬,齐心合力,终于取得了此次技能抽查优秀的成绩。

六、尽心尽力,服务社会

本人有着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酒店培训与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

曾受省内外多家酒店邀请,对旅游与酒店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近几年来,累计培训达9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企业、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七、一腔热血,支援边疆

在接受对口支援新疆吐鲁番地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建设任务时,主动请缨赴疆支教,全心全意地为边疆地区旅游专业建设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教师感人事迹]

篇9:教师感人事迹

十二年,一百四十四个月,四千三百二十天,这是一笔难以汇聚的财富,这是一段生命与生命交融的时光,这是她用汗水和泪水、用不倦的脚步和不屈的意志踏出的一条无法用尺来度量的路,是她用满腔热情、无私爱心、谆谆教导谱写的一曲奉献教育之歌。作为领路人,她把一颗火热的心无私无悔的点燃,照亮求学的道路;作为一名园丁,把美好的青春年华默默奉献给祖国的明天,为XXX实验小学“名师扬校工程”增光添彩。她——王昭民,就是凭着这种对学生真挚的爱,凭着对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教育战线上不懈奋斗十余载,塑造了一名辛勤园丁、启蒙良师的光辉形象,留下了一串串求实奋进、创新施教的闪光足迹。

用勤奋走进理想

“天才出于勤奋”,王老师一直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1992年刚刚走出校门,并没有被委以重任,先后教过美术、品德、劳动、数学等学科,虽然清闲自在,可王老师却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一名班主任,认为只有当过班主任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教师,只有与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共同欢乐、共同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为了这个目标,她暗地里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苦心人天不负”,学校的一位班主任教师因有事请了长假,由于王老师平时表现比较突出,校领导安排她临时接手了一个二年级班主任的工作,这使她激动不已。可就在刚接手一周后,班上一位“神通广大”的孩子就转到了别的班级,这件事对王老师促动非常大,令她整整一夜翻枕难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但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她深深的思考:如何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答案只有一个:靠勤奋、靠进取、靠过硬的施教能力和教学质量。倔强的她终于想通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于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先后参加了省教育学院的大专班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一方面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把批改作业的任务带回家完成,一有闲遐,到老教师那里去取经、请教、听课、思考,她对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有了不断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她还坚持向实践学,为了上好一节课,她在精心钻研、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利用学后的时间,反复多次地面对空荡荡的教室进行试讲,不断地总结完善,努力把课讲得最好,直到满意为止。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注重与学生的心灵交融、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超越自我,逐渐地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满意,那位转到别的班级的学生也主动要求转了回来。然而,在这悄无声息的变化背后,别人哪里知道,王老师为之付出了多少,为之哑了多少次嗓子,掉了多少斤份量。就这样,王老师和孩子们一同进步,一同成长,用自己的勤奋进取,不断向理想迈进。

用奉献实践追求

“我要用全部的热情和生命做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王老师人生追求。一九九七年秋,经过多方考虑筛选,学校对王老师再次委以重任,把一个老大难班级交给了她。班里学生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到半数以上,多数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佳,班级管理难度大,致使这个班在全校成绩第一差、纪律第一差。面对这一切,如果没有家庭负担,王老师倒很有勇气接受挑战,更有信心带好这个班级,可当时她自己的孩子还很小、没有断奶、体质又弱,这让她着实上了很大的火,真是左右为难。一面是自己热受的教育教学工作,一面是幼小体弱的孩子,何去何从,王老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是迎接挑战,牺牲亲情,把爱献给那些渴求知识的学生,还是立足自我,用心呵护好自己的孩子。王老师又一次失眠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具有执着理想追求的她,还是把情感的天秤偏向了学生,决定舍弃小家顾大家。在爱人的理解和支持下,王老师忍痛割爱,毅然决然地给孩子断了奶,送到了乡下奶奶家,把全部精力、心血、爱心都投入到了班级和50多名学生身上,用真诚引导学生,用奉献教育学生,用人格熏陶学生,用能力提升学生,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再学知识,帮助学生总结自身的长处和弱点,带动学生比学赶帮,实现自我超越,使班级风气明显好转,学生成绩日新月异,班级面貌焕然一新。王老师公与私的抉择面前,以奉献精神实践着自己的追求,为之付出了孩子对母亲生疏、母亲对孩子思念、亲人对自己冷漠的巨大代价,可她为了教育事业,为了渴求知识的孩子,牺牲自我,奉献青春,无怨无悔。

篇10:教师感人事迹演讲稿

各位领导、朋友: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我想歌颂一个人。

他,从贫困村的贫穷家庭出来,当过兵,当过教师,在民办教师们为努力争取转正从而捧上金饭碗时,他却主动辞职了,不久,当选了年轻的村支书。

此后,以他为首的一批村干部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带领村民,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艰苦创业,村里先后办起了毛纺厂、造纸厂、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八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全村仅造纸厂就有近三十家,实现年工业生产总值14多亿,上缴税收8000多万,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还吸引了2400多名全国各地的务工者。

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运输、餐饮、菜场、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村民富了,住别墅、开轿车,温饱不成问题了,再也不用担心娶不起媳妇了,老年人有生活费、孩子们考上大学有奖励,还办起了一年一度的文化节。

曾经的贫困村,成了富阳的首富村,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园林绿化示范村、中国名村,这里民风淳朴,生活和谐。

当了20多年的村支书,他为这个村操碎了心,村镇建设规划,宅基地安排,邻里矛盾,企业间的纠纷,等等,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旦处理不好,却会引起争议。

常言道:众口难调,要做一个让1960多村民满意的村干部,谈何容易?但他做到了,他的责任心、他的胆识、他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和尊重。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富裕了的八一村,让作为外来党员的我也受益匪浅——和本地党员一起,先后参观了湖南韶山、北京、江苏华西村等,这是我从没想过的。

八一村,给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思想上、观念上的收益。

它让我了解到,一个农村可以有这样的发展、致富、生活模式。

他是村里的好书记,还是企业里的好老板!他注重学习,把握政策,抓住机遇,利用春江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循环经济,以废纸为主要原料,于1994年办起了造纸厂。

篇11:教师感人事迹演讲稿

教师感人事迹演讲稿(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我很感谢一小领导对我的厚爱,让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到台上表达我的思索与感动。同时,我又感到深深的不安,因为面对科学大发展的滚滚洪流,身为教师的我总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我的成绩不够辉煌,所以我无法慷慨激昂;我的故事也不够感人,所以我不能声泪俱下。我有的,只是一颗真心,和向孩子们无限敞开的胸怀。有人说: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哪里。当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脉搏时,我感觉到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充实还是迷茫,都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

还记得六年前,我任教于一所乡村学校。一天中午,我正准备吃饭,班长急匆匆跑来告诉我:“沈老师,唐志刚把欧云松咬了一口。”又是这个唐志刚,看着欧云松身上淤青的牙印,我不禁怒火中烧,决定非叫家长来不可。我正准备拨电话,他却在一旁抹起了眼泪,原来,唐志刚的母亲在他六岁那年就生病去世了,就在昨天,他的爸爸也因失火烧山被抓了起来,姐姐又远在他乡打工,他现在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而今天中午,他蒸的饭不知被谁拿走了,到现在还饿着肚子……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我怎么忍心再去责备他?我安排班长先带他到我的房间吃饭,自己则带着欧云松去医院打针,并垫付了将近200元的医药费。回到学校后,我顾不上吃饭又开始了下午的课,那天,我发现唐志刚特别认真。课后,他主动找到我:“沈老师,我错了。”从那以后,再也没看到唐志刚动手打过人,我也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他不止在一篇日记里就这件事对我表示感谢,我也在他的日记里对他说:“你的真诚让我远离了愤怒,老师也很感谢你,是你自己找回了那个充满阳光而又积极向上的你,希望你的人生永远都是这样阳光而又向上。”

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酸甜苦辣,我也深深认识到:当一个好老师不容易。作为一名一小的年轻教师,我看到了许多教师的感人事迹:有的老师家里孩子小,孩子生病顾不上,却不忍耽误学生一节课;有的老师白天上班没时间,一大包作业背回家,夜里继续挑灯批阅;有的老师长年坚持带毕业班,经常不能准时下班……优秀班主任张海燕老师和蔼可亲,她用那甜甜的微笑鼓励学生,她用那会说话的眼神激励学生。在她眼里,没有一个坏学生;在她心里,没有一个差学生。她用智慧的手,磨去孩子们心头的无知;用一个“爱”字,凝聚成一座坚实的丰碑,矗立在孩子们的心中。读遍张老师用热血写就的人生,全书只有一个字:爱!爱教育,爱学生,爱现在,爱明天!三尺讲台融进的是辛劳,是陶醉;融进的是师德,是师魂!这些老师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懂得爱,他们的爱不需要惊天动地,也不需要太多柔情密语,她就是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宠爱的抚摸,一阵鼓励的掌声,甚至是一次啰嗦的说教,一次严厉的批评。

也许这是老师能够带给他们的,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不能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都铺着鲜红的地毯,但可以见证他们生命的每一次拔节,就像蝴蝶破茧而出,飞向幸福而美丽的人生。所以我不想做春蚕,也不愿意是蜡烛,也不想太阳的光辉只洒在我一个人的头上。我更愿意是一只森林里的老兽,温暖而又严格的呵护着孩子的真纯与善良;或者是一个园丁,让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成为他们美好未来的肥沃土壤,让每一朵理想的小花,都能灿烂的开放!

老师们!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拓开了一条教改之路,呼唤着我们去探索、去创造。老师们!让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凝聚你我的真心,用这颗饱含着理想、责任的爱心,去迎接学生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吧!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教师感人事迹演讲稿(二)

各位领到、各位评委:

大家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是蜡烛的化身,是春雨的精灵,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教室坍塌时,他们毫无畏惧,当飞车袭来时,他们挺身而出,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什么是博爱!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为了应聘这个光荣而又伟大的职业——教师。

我之所以敢于竞聘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我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无比地崇敬。一个又一个老师的感人事迹,使无私这个词和教师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也使它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当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更坚定了我今生要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第二:我对教育有着充分的热情。我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爱为人师,但是我认为这也正是我在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它既使我具有了很强的说服别人的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更使我具有了超乎常人的耐心,让我在任何时刻都能充满激情!

第三:我有充足的教学经验。作为大一的学生,大家可能会认为我的经验不足。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当我选择了师范专业以后,我就开始留心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教学水平的机会,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里,我就找到了一份家教,迈出了我走向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来到学校后,我更是珍惜每一次可以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活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参加每一个支教活动和各种演讲比赛,。

第四:我很注意个人品德的培养。为人师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形象并不是自己个人的形象,他深刻影响着社会若干年后的风气,决定着一个民族的修养。然而,若教师自己没有一个好的修养,那必定会误导许多栋梁之材,更是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但一个人的修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需要长年累月的培养,我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我很注意自己的方法和态度,完善自己的性格。

我有充足的自信相信拥有以上条件的我是会被录用的,如果我被录用,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我在教育事业上的梦想 :

一、我会杜绝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学习方法,用我那双敏锐的双眼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而施教。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只是有些人发现了而功成名就,有些人却因才能没被挖掘出来而碌碌无为无,我希望并力争当一个精明的伯乐,去发现更多的千里马。

二、过去,我经常给同学讲题,发现有很多题目,老师怎么讲他们都听不懂,而我按自己的理解去讲解,他们立刻就明白了。从中我感觉到了教与学的脱轨,因此,当我教学时,我会多尝试着换位思考,以学生的思想来思考问题,从中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不至于盲目地教学。

三、教育就是教书和育人,当我书本上的教学任务完成时,我并不会认为就万事大吉了,与教书相比,我更加注重育人,我会以自己的行为作为他们的榜样,来提高同学们的个人素质,决不让一个同学变为高智商、低素质的学生。

四、作为一个刚刚涉足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会虚心地向其他老师学习,来弥补自己在教育方面所不足的地方,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一个完美的追梦人!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我可能不会有谭千秋老师那样的惊人举动,但是,我会秉持着一颗火热的心,满怀激情的投入到每一件事情当中,绝不侮辱了教师这个头衔。我的行动也会告诉每一个人我足以承担得起这个头衔!

当然,如果我没有被录用的话,只能说明我还需要更多的锻炼。这次失败也只会成为我追梦旅途中一支难忘的插曲,我不会因此而灰心,放弃自己的教育梦想,而会一如既往的为了梦想而奋斗!既然选择了教育,便只顾风雨兼程!

谢谢!

教师感人事迹演讲稿(三)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千秋大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特别是职业道德水平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状况如何,关系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全民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这就要求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要有素质更高的教师队伍。为了抢占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觉得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素质。首先我们要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必然以教育为快乐。一个人只要能从自身所从事的事业中感到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产生进步的原动力。教师要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我,很快地成长、成熟乃至成名,就得有种“千锤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定立场和崇高精神。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在经商、下海盛行的潮流下,两袖清风的教师没有一种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是很难守住三尺讲台的。

其次,要有热爱学生、晦人不倦的崇高思想。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培养出的学生不合格,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职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如果不热爱学生,不管其“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口号喊得多响,都是空话。再次,要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工作态度。教育是心灵塑造心灵的艺术,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应成为教师成长道路上孜孜以求的品质。孔子说:“其身正,不合而行”“其身不正,虽合不从”。教师如能身体力行,处处作学生的表率,就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成为学生心目中忠厚的师长,同行心中真诚的朋友,家长心目中可信赖的好老师。

毋庸置疑,社会上尊师重教的风气已初步形成,但社会偏见依然存在。部分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工作受到挫折就泄气松劲,碰到困难就消沉丧气,这是专业思想不牢固的典型病症,是教师成长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我们必须克服社会、自身的种种干扰,努力寻求科学的途径与方法,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心理品质素养,学识修养和能力修养促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现代教育所需要的德艺双馨的教育家式的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帮助自己理解师德要求的深刻意义,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品德完善不能脱离社会闭门修养,必须向先进模范学习,学他们的事迹,总结提炼他们的优秀品质;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他们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向学生学习,“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最后,我们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自己的工作、生活与整个社会大舞台联系起来,认识职业价值,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总之,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发自教师内心求真、求善、求美的内因才是自我完善的真正动力。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遵循时代潮流,讲究科学方法,以诚挚的热情去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产生自我完善的目标,达到二十一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之楷模”。国土局员工事迹演讲稿-平平淡淡才是真为民务实清廉事迹演讲稿医生无私奉献事迹演讲稿

篇12: 教师的感人事迹

她叫王丹霞,浙江省温州华侨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师,今年36岁。虽然她年纪轻轻,但是在温州市却倍受尊敬。虽然她不富有,但她的学生却不乏百万富翁!

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得王丹霞走进了烹饪职业教育这个领域,本想简单学门手艺、谋个职业的她,却没想到渐渐与烹饪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丹霞为了练就一手高超的烹饪技能,一年时间里,她换了7把菜刀,切了30000多块生姜、1000多斤萝卜。

为了对各个菜系有充分的了解,她自费去了上百家酒店。仅菜谱笔记就写了2万多字。别人去旅游是看风景,王丹霞去旅游是逛菜市场逛酒店。

要成为一个烹饪大师,不仅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而且需要深厚的底蕴。,王丹霞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了烹饪大专课程。

在烹饪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王丹霞进行了许多探索。学校烹饪专业课程由最初的三门增加到此刻的六门。她在全省首创了《菜肴旁边装饰》课。还担纲主编了浙江省烹饪专业通用教材《之江菜谱》。

由于技艺高超,王丹霞成为国家级烹饪考评员。由于技艺高超,温州的一些大酒店多次以近百万年薪聘请王丹霞。国外的亲戚也让她出国开餐馆。但是王丹霞都婉言谢绝,依然坚守在职教的讲台上。

王丹霞痴迷烹饪技艺,痴迷职业教育。18年里,她培养了近名烹饪专业的学生。有9个国家级烹饪大师、15个省级烹饪大师、8个国家级烹饪技师。她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在杭州、温州等地大酒店,担任了厨师长、行政总厨。有人以前说:在温州有饭店酒楼,就有王丹霞的学生。由于王丹霞的学生烹饪技艺高超,意大利政府特许来自华侨技校的学生在当地优先开业。

"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是王丹霞的追求,她经常对学生说:上帝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上职业学校同样有广阔的前景。

篇13: 教师的感人事迹

付xx,女,47岁,xx中学生物教师。

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从教28年来一向从事生物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对党忠心、对工作尽心、对同志热心、对学生关心。她勤于钻研业务,教学效果突出,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在培养良好的班群众精神和教育转化后进学生方面卓有成效。深受学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好评。先后被授予“xx县优秀教师”,“xx县优秀班主任”、“xx县学科带头人”、“xx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曾在xx电视台、《xx报》等媒体上报道。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然而为了自我的事业,不顾及生命的人不仅仅限于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她也在我们的身边。付xx老师是我校德高望重的颇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因连续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工作,长年操劳,积劳成疾,生病在床,2011年1月经重庆新桥医院检查出患有腮腺癌。

现将她的感人事迹择其一二敬献大家。

一、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期望、乐此不疲是付老师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潜在动力。付老师从教近三十年,就像一部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着,她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教师的誓言,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和感染着每一位教师,凡是与付老师搭挡过的老师提起付老师都竖起大拇指,由衷的敬佩和称赞。记得付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我有我自我的活法、有自我的生活原则,不到周末不会走出学校和家庭这两点一线,不到学生归寝,就不出校园,这样既充实,又能把当天的工作做完。”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促使她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着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耕耘着、奋斗着,把劳苦当作充实,把奉献当作自我的追求。

长在耳边的肿瘤其实早在2011年春开学就该可去手术了,同在一个办公室的陈代全、许生贵、吴兴刚、张自强等老师也都多次劝她去检查,尽早手术,可她一再说,我要在高考后再说,“此刻这段时间是不可能耽搁的,我是想让我班的学生都能考上他们理想的大学,不留遗憾。7月9日是必须要去手术的。”好一个尽心尽责的付老师啊,把心全放在了学生身上,放在学生的高考上,全然忘了自我,忘了自我的生命,忘了自我的一切,她的言行为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增添了更多耀眼的光环。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爱生如子、甘为人梯是付老师从教近三十年的真实写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的确,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浇灌心灵的甘泉。付老师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慈母般的爱心,用她的话说“在我心里没有班规,只有爱心,缺少爱心的班主任工作是苍白无力的,因为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核心。”她一向都在努力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下方剪辑一组组镜头,以窥其爱心世界。

镜头一:

04级的xx高考状元蔡云灯同学,前一年高考不理想,付老师得知后,主动上门劝他复习。到了复习班,付老师觉得自我对他有不可推卸的职责,隔三差五的找他谈心,给他支持和鼓励。慈母般的呵护,孜孜不倦的教导终见成效。04年蔡云灯同学以654的高分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留在云灯灵魂深处的感激终身不忘,从进大学到此刻(重庆石桥铺桥梁设计所工作),每逢节日都不忘给付老师信件祝福或电话问候。付老师说:“我能够这样,就满足了,没有别的奢求”。

镜头二:

04级的徐远中同学,农家子弟,家里较为贫穷,常常没有生活费。付老师得知后,主动找他来询问状况,促膝谈心,并从自我的工资收入中每月拿出部分资助他,后考入西南大学,现于涪陵实验中学任教。回到xx,首先要去拜访的是付老师,付老师每当提起他,脸上会漾出修行善事的喜悦。

镜头三:

2011级的徐向飞同学,因前一年高考不理想,主动申请到付老师班上。徐向飞同学很聪明,个性强,不易驾驭,付老师深谙其性格,把他当宝贝幺儿,带他逛商店,给他买衣服。老师、同学都说徐向飞已是付老师的幺儿了。付出终有回报,今年高考,徐向飞以590分的好成绩考入重大。成绩出来了,用付老师的话说“我对徐向飞的付出没有白费”。朴实的话语背后隐藏多少辛苦是不言面喻的。

镜头四:

听说付老师生病了,她的学生纷纷前去看望,到她家里或到她所在的医院,一束束鲜花馨香四溢,付老师脸上总是充满笑容,看着付老师手术后嘴角歪斜,说话很吃力的样貌,止不住那滚烫的泪水背着付老师悄悄的掉落,一会儿转过身来,强装笑脸安慰付老师,眼角红红的,始终隐藏不了心中的那份悲哀,难受。只淡淡的几句话:“付老师,坚强点,有我们这么多同学的支持,相信你必须战胜病魔。”还有许多同学也在电话的那头送来问候和祝福,付老师整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医生吩咐,“为了你的身体请少打或接听电话。”出于养病的思考,打、接电话也只能让女儿替代了。

三、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推陈出新、精益求精是付老师毕生的追求。

“教无涯,学亦无涯。”付老师在课后反思,感叹着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为了不留遗憾,只有不懈追求了。”她对教学的认识的确有她自我的思想和见解。她嬉笑着说:我教书和邓小平理论是持续一致的,我是属于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那一类。只要学生能懂、会做、能考,我认为就算成功了。她对于生物学科差的学生,总是利用课余时间,把他们单独叫进办公室,一个章节、一个考点的过关。廖佚、胡小勇、王付文、张杰、王露霞等同学常在最后一节晚自习后付老师都在给他们耐心的讲解,教诲不倦。

在教学工作中,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刻苦钻研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联系自身教学实际,不断的探索,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的,已探索出切合山区农村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她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学生多方面潜力培养,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二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存了超多的教学心得,常与学校年青教师交流,把自我成功经验与教学心得与大家共享,毫不吝啬,乐于指导青年教师。她常说:你们年轻的成熟了,我就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流,“革命”就不怕后继无人了。

她就是这样倾注自我全部爱心,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之路,付出自我全部精力,为党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是吐尽蚕丝的春蚕,是泪干化灰的蜡炬。冰心老人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真爱如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作为人师,她爱生如子,用无私细致的爱心倾听花开的声音。二十多年来,她把自我融入教育事业中,融入她所喜爱的孩子们中间。她用她的言行实践着那句老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老师的感人事迹

教师感人的事迹演讲稿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地震感人事迹材料

感人事迹的高二作文

十佳教师谢文琴的感人故事

感人事迹作文

感人事迹范文

大江保卫战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感人事迹
《教师的感人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师的感人事迹(整理13篇)】相关文章:

老师的感人事迹简短2022-05-17

人民的好儿女事迹材料2023-02-13

教师学习最美教师心得体会2023-04-09

刘大铭事迹心得体会2022-12-31

初一真实的感人事迹作文2023-07-27

感人的事迹2022-11-04

《人民的好儿女》优秀观后感2022-06-16

刘大铭的事迹及心得体会2022-05-26

寻找最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2022-12-20

基层教师学习徐立科感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