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突破(教师中心稿)(推荐16篇)由网友“葉乐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浅谈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突破(教师中心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浅谈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突破(教师中心稿)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中学 白兴虎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学生听之有趣,学有所获,想有所得,忆有所感;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又像是从事一种导演职业,想法子要把教和学的关系统一起来。它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专拣好听的讲,以讨好学生;也不是板上钉钉,有板有眼,一切依照既定模式,循规蹈矩,招惹学生反感;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的,经过优化组合的,不露痕迹的,但又是有据可查的;它应该是无迹可寻的,应该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但不是主宰课堂成败的。说的形象点,好的结构模式应该像魔术师手中玩的纸牌,无论怎样神出鬼没,总受魔术师的控制;又像是弹力球上系着的尼龙绳,无论弹力球如何奔腾跌宕,始终不脱离尼龙绳的牵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要么是教师一讲到底,要么是学生自学到头,中庸的做法是讲练结合--无论哪种做法,都有其模式。我要谈的便是模式的隐显问题和优劣问题。一般说来,过于显现的`模式和过于保守的模式均有以下一些弊端:
(一):格式化痕迹明显,受教案牵制显然。无论什么课文,什么体裁,教师都若以不变应万变,这多少有点呆板,同时自然不自然地给学生一种不敢打破现状的定势影响,迟早也会让自己的学生变成循规蹈矩的呆子,对新模式的适应能力减弱。
(二):影响学生求知兴趣,使课堂教学陷入疲软状态,老师上课没有新鲜感,最终招致学生厌恶。
(三):对语文教材上的精品篇目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无论什么样的课文,都运用一种既定模式,一方面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问题,另一方面也影响学生对语文精品篇目的欣赏,达不到鉴赏的目的。
那么,究竟怎样构建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算是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呢?我认为构建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依照学科特点,以语言表述作为模式的承启链。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言的整合,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预想课文有关内容的表述技巧和遣词,从而让课文无生气的内容变得灵动飘逸,让人回味不尽。有这样一个例子,说两个教士在做礼拜时都想抽烟,其中一个对主教说:请问我在祈祷的时候能否抽烟?主教拒绝了他。另一个则说:请问我在抽烟时能否祈祷?主教答应了他。同样的要求,只因表述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很有争议的“逸马毙犬于道”的古文句的表述就有七八种之多,这足以说明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述的重要性。
(二):坚持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前提,以书面语言为主流的语言表述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作出不同的表述。例如为表达“时光白白的流逝”这个意思,对高中学生我们可以说“蹉跎了许多岁月”,但在初中生面前这样说就显得不大合适了,只能说是“浪费了许多时光”,同时表述时,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书面语,追求一种“雅”的语言;方言或口语虽也在“通俗易懂”方面增色不少,但若用滥了,也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语言。
(三):依据具体篇目,优化组合分类构建最佳模式的原则。
从事语文教学者都知道,适应于说明文的教学模式不能用来给学生讲解记叙文;同样,记叙文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用来讲析说明文。一般说来,说明文的分析需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上切入,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之,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而记叙文则从事件本身入手,教给学生事件表述的方法,技巧,当然不能忽略的还有语言表达。散文重在意境的欣赏体味,诗歌重在意象的领会和诗意的挖掘;议论文重在逻辑的推理和道理的分析上;小说则重在整体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的欣赏分析上。篇目不同,其教学重点不同,在模式设计上就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篇目,组合出最佳模式,从而提高语文课的魅力和质量。
(四):留给模式更多的弹性,在具体施教中注意灵活增删有关内容的原则。
这实质上是教法有无灵活性的问题。死的模式教活的课,势必会有很大的弹性,加之语文学科从素质教育的面上来看,授课中的灵活和内容的延伸或压缩日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无魅力的关键所在,但必须注意,压缩不等于把该讲的不讲,延伸不是一发不可收拾,恰到好处的延伸是容量的增加,反之,则成了题外话。这个度,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能把持。一句话,课堂教学中,内容是明线,模式是暗线。
也许有人会拿“教无定法”来反诘,这自然不会形成争论的焦点。所谓“教无定法”也是针对死板的教学模式而提出的,它的精神内涵和原则四是一脉相承的。
总之,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突破,看似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实则是矛盾的统一体。构建是为了总结经验,发挥经验之长;突破是为了打破传统,解放思想;构建是为了优化重组,是获取成果的保证;突破是锦上添花,且事半功倍。
篇2:语文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反思(教师中心稿)
语文专题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反思(教师中心稿)
梅县雁洋中学
[内容提要]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走进语文专题学习的新天地,学生未来的发展将更辉煌。
[关键词]专题研究 学习模式 问题 对策
[正文]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学习探究,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学习,体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依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在七(上)至九(上)五册教材中共安排了 8个研究性专题,它们是:狼、长城、汉字 、气象物候 、荷、鸟、叶、广告多棱镜。从选材上看,8个专题都源于生活、社会,都紧紧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 。学生通过这些专题性的研究活动,可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因而专题活动成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联系的一座桥梁,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
一、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活动前(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布置任务 2.建立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 3.确立主题,拟出方案
(二)活动中(实践体验、表达交流阶段) 1.个人或小组将实践、体验所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 2.通过演写课本剧、开辨论会、报告会、编写小报等形式表达、展示成果。
(三)活动后(归纳整理、巩固成果阶段) 将活动的成果归纳整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成果。
例:“鸟”专题(八年级下册)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1.了解鸟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等知识。 2.正确认识鸟与人的关系,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3.学会在搜集、整合资料的过程中理解鸟文化的内涵。
活动准备
1.观鸟(1)利用课余时间到动物园观察形形式式的鸟的形状和习性。(2)亲自饲养鸟儿进行零距离观察,并作好记录。
2.读鸟(1)认真阅读课本中关于鸟的诗、文、资料,初步了解鸟的有关知识。(2)搜集相关课外知识,体会鸟与人类的关系与鸟文化的内涵。(3)搜集诵读写鸟的精彩片断诗文、俗语、故事传说、歌曲,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趣,丰富 “鸟文化”的内涵。
3.分组并依据每组的兴趣、特长选择一个子专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分(1)鸟专家组 (2)鸟文学组 (3)鸟美学组 (4)人鸟关系组等四个专题研究小组。
4.与各组讨论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
鸟专家组:(1)鸟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2)生存状态
鸟文学组:(1)收集以“鸟”为主题的诗歌、文章、谚语、传说故事 (2)创作以“鸟”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并配乐朗诵 (3)读写“鸟”的散文,写文学短评
鸟美学组:(1)搜集能展示鸟的美的图片、音像资料,或制作能展示鸟的美的课件(2)鸟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你最欣赏鸟的什么美?为什么?
人鸟关系组:(1)鸟与人的衣食住行的关系(2)鸟与人的生产劳动的关系(3)鸟与人类的科学发展的关系(4)写一篇以“人和鸟”为话题的演讲稿
活动过程
活动一:鸟专家组 说鸟 1.多媒体展示鸟的图片 2.结合图片、录象对鸟的种类、习性生存状态作解说 3.交流鸟的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 4.发保护鸟的倡议书。
活动二、鸟文学组 品鸟 1.交流与“鸟”有关的成语、诗文、俗语、传说。 2.举行以“鸟”为主题的诗文朗诵比赛 3.配乐朗读散文《鸟的故事》并作点评
活动三:鸟美学组 赏鸟 1.多媒体播放林中的鸟、笼中的鸟、觅食的鸟、嬉戏时的鸟、在高空飞翔的鸟,在风雨中疾 飞的鸟……从审美角度来欣赏鸟体形美、色彩美、鸣声美、飞翔的姿态,以及鸟所具有的人性 美,并从审美角度对画面进行解说,理解“鸟文化”的丰富内涵。 2.运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自选角度谈鸟的美。 3.歌曲连唱--《小燕子》、《飞吧,鸽子》等。
活动四:人鸟关系组 议鸟 1.交流人与鸟关系的小论文 A鸟与人类的衣食住行 B鸟与人类的生产劳动 C鸟与人类的科学发展 2.演讲:鸟-人类的朋友。活动后 1. 将搜集的有关鸟的知识制成卡片。 2. 将有关人鸟关系的小论文编成论文集。 3.为保护鸟类写一条标语、一份倡议书。 4.为保护鸟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开展这样的专题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句话,通过专题学习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 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 。
二.开展语文专题活动的反思
专题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国的语文 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磨擦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掌握了查寻资料的方法;小组的凝聚力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尽管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无限的生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 现还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一:学生停留于资料收集层面,不善于分析、提炼。
在进行语文专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收集和分析、处理信息是实施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收集信息比较容易,因此积极性也较高,收获也较大 ;但一旦进入分析、处理信息阶段,学生就显得相对低沉,因为,这一阶段比较困难,属于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问题二:学生真正的参与面不广,旁观者较多。
一般来说,真正对语文有兴趣,认为语文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很重要的学生对学习内容较为热心,他们积极查找资料,深入钻研,广泛地和学习组成员进行讨论,在个人钻研和讨论中 ,不断获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他们承担了学习内容的大部分任务,甚至包揽了全部研究任务,成为学习小组的顶梁柱。但是,组内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同学对学习内容研究的参与度不大,成了专题学习的旁观者,故出现了“一些人忙而劳累,一些人闲而无聊”的局面。
问题三:课堂交流平乏,被动接听者多。
语文专题学习活动的最后程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们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为了锻炼她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形成书面材料之前进行口头汇报,将自己的收获和同学进行交流研讨,以便加深对所研究内容的理解并继续修改。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只是将收集的内容剪贴、拼凑,没能融入到自 己的知识中,且采用的形式比较单调(只是单纯地将所收集的资料一股脑儿地读给大家听)不讲策略,同时各组只注重本组的内容,对其他组的内容一般不太感兴趣。因此形成了汇报的同学在上面讲得很累,而其他的同学却只是被动地接受、倾听,形成了死气沉沉的.状态,课堂上成了变相的满堂灌,没有了思维的碰撞。久而久之,专题学习变得单调、枯燥、乏味。
问题四:部分学生剪贴、抄袭资料,无实事求是的求知精神。
或者因为不感兴趣,或者因为偷懒等众多的原因,很多同学为了完成任务,往往是从书上、网上、报纸上、杂志上把别人的东西剪下来,拼成一篇文章,然后到课堂上一读了之,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压根儿就未认真思考过、探求过,因此,当其他同学问一些他们研究范围内的问题时就一问三不知。这种风气如果不加以制止,那将破坏学风,也影响到为人的品格。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语文专题学习进行的过程中采用了以下策略:
1、加强师生“对话”
从问题一中可以看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加强。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对话”的对话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知识结构也并不完善,亲切的交流对于情感或思想易于激发,它可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她们深入思考。有的老师认为采用专题学习可以让自己省力,一旦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和他们讲清楚怎样做,就无须再多过问。在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几乎和学生没有交流。这一种做法是不对的。从笔者实验过程中的反馈情况来看,在语文专题学习中,学生比平时更需要和老师进行交流,因为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扎实,阅读面不广、量不大,碰到问题有时是束手无策,不知该从何下手,思路堵塞,这时和老师的交流就可以帮助开拓思路,加大思维深度。
2、 强化群体参与意识。
首先在开展语文专题学习前,教师就要做好宣传工作,指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共同参与。其次,及时联系,做好协调、指导、激励工作,增强她们的参与意识。教师要勤于与各学习小组联系,了解各小组的任务分配状况,研究进展状况,产生的疑点等等,并督促小组成员轮流将每次讨论分析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将来成文时使用。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难,从而及时帮助、指导、协调,也有利于教师在学生碰到困难时及时激励她们,以免学生被困难吓倒,打退堂鼓,出现旁观者。
3、学会宽容,注重思维碰撞。
思维的碰撞在语文专题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处存在,这也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的地方。而在班内的交流,既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分享自己小组的劳动成果,又可以听取她们的意见,使自己组的研究能更进一步,是一个思维碰撞的大好机会。为了很好地利用这个交流的机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笔者针对学生交流中出现的状况,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 ,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一点建议,让各组学生明确,交流并不仅仅是完成任务,重要的是让其他组的同学能从自己的讲解中获得东西,并从中激起思维的火花,从他们那儿获得启迪;其次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让学生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德。
一个人就算是学富五车,但如品德低下也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因此,在语文专题学习中,加强学生诚实为人的品质,实事求是的求知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在平时随机教育学生,在成绩评价表中也应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专题学习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体现出空前的热情、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给点阳光就灿烂。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只有也唯有积极投身到专题活动中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我们相信走进语文专题学习的新天地,学生未来的发展将更辉煌。
篇3:构建开放创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中心稿)
构建开放创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 西昌市西宁中学教师 李万云 彭玉美
现代社会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而在上述诸方面的要求中,最基础的知识和素养,就是母语的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语文教学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只有构建开放创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才能在开放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人文学科,准确的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别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运用主要靠实践,实践又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形成技能,养成习惯。现在的问题是,语文课本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系统,学生除了读课本以外便很少接触其他文字材料,教师除了教课本外也很少补充新的信息,学生只能在练习册上练拳脚,教师也只能在繁琐分析上显能耐。这样做,使得学生孤陋寡闻,语言运用能力极其低下。如果去调查语文水平高的学生,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是因为,语言运用的能力是靠学习主体通过语言实践练出来的,而不是靠繁琐的分析听出来的,传统的多读多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法宝。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上好“扩读课”无疑是最有效的.对教学内容的开放。笔者作过这样的初步的尝试,就是在教某一篇“教读课文”时,就围绕教学目标,再给学生扩读一两篇文章,并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转化学生自身的能力。扩读课按扩大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四类:(一)针对训练重点进行的扩读。如教读魏巍和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为此,就扩展阅读贾平凹的《我的老师》,这类阅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训练重点的理解。(二)学习节选,扩读全文。学了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就扩读《骆驼祥子》,把课文作为开启长篇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阅读名著的大门。(三)学习短文,扩读集子。如学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扩读《安徒生童话作品选》,学了契诃夫的《变色龙》,扩读《契诃夫小说选》。要求学生从中自选一两篇典范作品进行精读,其余篇目学生根据兴趣课外自读,这类阅读能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四)扩读用来作比较的作品。如学了老舍的《小麻雀》就扩读屠格涅夫的《麻雀》;学了高尔基的《海燕》,就扩读郑振铎《海燕》中描写海燕的文字。通过比较阅读,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二、教学空间的开放
现在的教学空间狭窄封闭,教室成了学生唯一的空间,特别住校生,基本上是教室--寝室--食堂--厕所四点一线,这狭窄封闭的空间,仿佛让学生成了离开水的鱼儿。既然无源头活水,他们只能被渴死、困死,哪里还谈得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呢。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 、信息化的大语文观,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要重视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学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该像导演、像领航员,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迈向社会,让孩子们到大自然去寻找精神食粮,以便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材料,提高分析能力。所以图书馆、体育场、娱乐场所、农贸市场、风景名胜地、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真所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可借课外阅读、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专题交流会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怀。如笔者曾在寒假,就让学生抄写春联,搜集名胜古迹诗词对联,开学后举办专题交流会。
三、训练手段的开放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有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皆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传统的训练,大多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应是教师探索的方向。笔者认为,可以紧扣课堂,抓住课文,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作演讲,天天训练“说”的能力。笔者曾在所教的班级作了近三年的实验,效果非常明显。这样的训练,每天只占用两三分钟,但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利用各种机会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自编小小说、童话、寓言、自编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精美 日记展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这样就将常规的课堂教学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在多次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 使学生树立起大语文观。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开放
现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尝试教学法,自主参与教学法等等,教师要在广泛吸收的基础上,综合多家之法,拿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不断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很多教师也许有这样的体验,为什么有时用了专家的方法教学,效果还是不理想?其根本的原因是,大凡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总是随着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凡是想在语文教学上有所成就的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吸取本学科的先进的科研成果,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让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变化,不必被一种教学方法束缚。当然,这“变”得有依据,这“变”的依据,便看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管用 什么教学方法,一定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给学生“点金之术”、“渔猎之技”。要能扣住课文,抓住课堂,将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凭这个范例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课内既得法,又得益,进而在课外得益,彻底走出繁琐分析的泥潭。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学生究竟有什么样的收获,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怎样去播种,怎样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鱼是笨教;授之以渔才是巧教。
而就教学手段而言,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可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信息辐射教学,用多媒体作助手,增大课堂的容量;让现代化技术走进课堂,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优良习惯。教师不能固步自封,拒绝高效而有用的东西,还是带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就去上课。
篇4:建构主义与教学模式(教师中心稿)
建构主义与教学模式(教师中心稿)
邱龙涛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1][14][15]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面我们就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关于学习的含义 [1][2][4]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8][9][12]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⑴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⑵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⑶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又应是怎样的呢?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1][8][13]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⑴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⑵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⑶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⑷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⑷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10][11]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②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⑸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成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篇5:语文教学难点突破六法(教师中心稿)
甘肃省正宁县第三中学 苏发元 745305
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既有词语、句子理解方面的,也有篇章结构梳理方面的,还有艺术特点掌握及写作意图把握方面的。对于这些难点,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突破:
一、举例法。课文中有些语句概括性、哲理性都比较强,举例说明便可化难为易。如《<物种起源>导言》一文结尾关于物种起源的一个主要观点是“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笔者在教学中举了如下例子:虎、狮、豹是同属的种,但说它们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某一共同的种所传下来的后代,便不能准确清楚地说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新疆虎的祖先原本是同一物种的一个种群,后来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辽阔地带的隔离,它们彼此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经过长期的隔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后它们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从而成为虎的各项变种,但这些变种都是虎的后代。
又如《记忆》一文语言哲理性强,那么,对哲理性语言的理解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如在理解“记忆没有重量,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一句时,我启发学生回忆我们祖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列强欺凌的历史,学生心里就感到格外愤闷、压抑;而学生一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申奥成功、神舟5号发射成功等,又不禁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用例子去印证原句,学生很快便领会了原句的意蕴。
二、转换法。外国作家的作品因为语言习惯、表达方式不同于我们的汉语,因此,译介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在语句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语句转换为符合我们现代汉语习惯的说法,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如托马斯刘易斯《这个世界的音乐》中有一段文字是:“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解释鲸鱼之歌。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但迄今证据还没有得到。除非有一天有人证明,这些长长的、缭绕的、执著的曲调,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又加上了它们各自的修饰,这不过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否则,我就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真正的音乐。”这段文字可转换为如下平实的说明性文字: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鲸鱼之歌是简单的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也不能证明是为了传递寻常的信息。因而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音乐。
另外,文学作品用形象表意,部分学生不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对一些用形象达意的句子的理解也成了难点。为此,有必要将形象语句转换为直观通俗的语句。如《沁园春长沙》词上片末尾设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片末尾形象作答“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语句)词人和战友们到湘江中流游泳激起的波浪,连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说明词人和他的战友们才是中国的中流砥柱,主宰国家命运的不是反动统治者,而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直观通俗语句)
三、图示法。课文中有些关系比较复杂的内容可采用图示法,如《神奇的极光》在讲到极光的来龙去脉时写道:“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
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这段文字中牵扯到好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如果画图显示,极光形成的原理便一目了然。图示如右:
四、增删法。有些文章在写法上跳跃性大,为了理解上的连贯,需要增添个别内容以搭桥,而另一些文章在写法上则随兴之所至,顺手插说个别内容,为了理清眉目,则需要先删去这些内容。比如在划分《拿来主义》一文的结构层次时,学生有几种意见,很难统一,我经过分析,发现原来是第二、六自然段的论述影响了学生的视线,图示如下:
第1段: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第2段:拿来主义
第3段:送去主义 第4段:送来主义
第5段:拿来主义 第6段:送来主义
第7-10段:拿来主义
删去第二、六自然段后,文脉就清晰多了。于是,我让学生删去第二、六自然段后再划分层次,结果学生很快将课文划分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三大部分(“送来”乃“送去”之危害,归入“送去”部分)。
五、比较法。某些问题直接理解起来有困难,可采用比较的办法来进行。如《读<伊索寓言>》一文,作者说:“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那么,作者纠正的目的何在呢?这就需要把文中每一则寓言的“初始意义”与作者在文中赋予的“临时意义”加以比较把握。以蝙蝠的故事来说,“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寓言的“初始意义”是讽劝人们要诚实做人,不要墙上芦苇随风倒,最后弄得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但钱先生又加以引申,接着说:“人比蝙蝠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意思是现实中一些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打肿脸充胖子,他们总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傲视别人,自高自大。把寓言故事“原始意义”和作者引申的“临时意义”加以比较,就会明确,作者表面说是纠正伊索寓言故事所产生的偏见,其实是借纠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对现代社会丑陋的世相百态和人性中的缺陷弱点进行批判讽刺。这样,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这个难点便突破了。
文学作品语言鉴赏这个难点也可采用词语添删或替换比较的方法予以突破。例如《荷花淀》诗化语言细腻地反映了人物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如何突破学生对诗化语言的咀嚼鉴赏这个难点呢?可以用删减个别词语和原句比较的办法进行。如“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一句删去“低着头”和“总是”以后,表意变成了一种讽刺挖苦,水生女人也成了自私、落后的形象,而原句“总是”和“低着头”相衬,传达出的却是水生女人的一丝责备,还有些赞许与自豪,反映出了她虽是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但已受过进步思想的洗礼,有了觉悟。这样,学生便理解了本文语言质朴、简明但内涵丰富的特点。替换比较的办法可参照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的举例进行。
六、体验法。此法适宜于内容与学生心理距离较大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课文,如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单看文本,没有什么难度,学生不会有什么读不懂的。难在哪里?就难在作者作为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对世界的感受,学生是难以体验到的。有老师就采用让学生蒙着眼睛做走、摸、猜的游戏,然后谈自己的感受的办法突破了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写的感情这个难点。
又如古典诗歌内容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要让学生把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用语言具体表达出来,还真有一定难度,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充分感受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那么,如何让学生身临意境,目视耳听,骋心驰怀呢?想象。比如学习《山居秋暝》,让学生在《高山流水》或《鱼舟唱晚》古筝曲的伴奏下闭上眼睛边吟诵边想象,学生就会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从而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的诗作特点,并体会到作者对清幽、空静、闲适生活的神往及自得之情。这就比那种从结构、立意、语句、词语、情感、主旨一一讲到底的传统作法要好得多。
篇6:如何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学生听之有趣,学有所获,想有所得,忆有所感;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又像是从事一种导演职业,想法子要把教和学的关系统一起来。它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专拣好听的讲,以讨好学生;也不是板上钉钉,有板有眼,一切依照既定模式,循规蹈矩,招惹学生反感;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的,经过优化组合的,不露痕迹的,但又是有据可查的;它应该是无迹可寻的,应该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但不是主宰课堂成败的。说的形象点,好的结构模式应该像魔术师手中玩的纸牌,无论怎样神出鬼没,总受魔术师的控制;又像是弹力球上系着的尼龙绳,无论弹力球如何奔腾跌宕,始终不脱离尼龙绳的牵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要么是教师一讲到底,要么是学生自学到头,中庸的`做法是讲练结合――无论哪种做法,都有其模式。我要谈的便是模式的隐显问题和优劣问题。一般说来,过于显现的模式和过于保守的模式均有以下一些弊端:
(一):格式化痕迹明显,受教案牵制显然。无论什么课文,什么体裁,教师都若以不变应万变,这多少有点呆板,同时自然不自然地给学生一种不敢打破现状的定势影响,迟早也会让自己的学生变成循规蹈矩的呆子,对新模式的适应能力减弱。
(二):影响学生求知兴趣,使课堂教学陷入疲软状态,老师上课没有新鲜感,最终招致学生厌恶
(三):对语文教材上的精品篇目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无论什么样的课文,都运用一种既定模式,一方面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问题,另一方面也影响学生对语文精品篇目的欣赏,达不到鉴赏的目的。
那么,究竟怎样构建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算是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呢?我认为构建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依照学科特点,以语言表述作为模式的承启链。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言的整合,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预想课文有关内容的表述技巧和遣词,从而让课文无生气的内容变得灵动飘逸,让人回味不尽。有这样一个例子,说两个教士在做礼拜时都想抽烟,其中一个对主教说:请问我在祈祷的时候能否抽烟?主教拒绝了他。另一个则说:请问我在抽烟时能否祈祷?主教答应了他。同样的要求,只因表述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很有争议的“逸马毙犬于道”的古文句的表述就有七八种之多,这足以说明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述的重要性。
(二):坚持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前提,以书面语言为主流的语言表述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作出不同的表述。例如为表达“时光白白的流逝”这个意思,对高中学生我们可以说“蹉跎了许多岁月”,但在初中生面前这样说就显得不大合适了,只能说是“浪费了许多时光”,同时表述时,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书面语,追求一种“雅”的语言;方言或口语虽也在“通俗易懂”方面增色不少,但若用滥了,也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语言。
(三):依据具体篇目,优化组合分类构建最佳模式的原则。
从事语文教学者都知道,适应于说明文的教学模式不能用来给学生讲解记叙文;同样,记叙文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用来讲析说明文。一般说来,说明文的分析需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上切入,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之,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而记叙文则从事件本身入手,教给学生事件表述的方法,技巧,当然不能忽略的还有语言表达。散文重在意境的欣赏体味,诗歌重在意象的领会和诗意的挖掘;议论文
[1] [2]
篇7:有效教学模式与有效教师
有效教学模式与有效教师
郑洁
今天上午马飙(对不起,我的电脑里没有三匹马的那个Biao)院长与大家分享了他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他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有的的,有序的,有趣的,有益的。我想他的讲课很好地阐述了有效教学的原则。他对有效课堂的五种形态和特点的阐述,相信各位一定会有所收获。
有的校长和老师们希望得到某些方法可以让教学快点有效,可是专家们总是讲些原则,没有专家讲具体方法的。这是为什么,这不是因为专家们保守,而是因为有效教学实在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
我认为,关于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讨论,在云南地区应转为对有效教师的探讨。因为,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教师,这一点在云南似乎是当务之急。
有人认为,有效教师就是可以与学生建立融洽关系并为个人发展提供育人和关爱的环境的那种人,还有人把有效教师定义为热爱学习,对特定专业学科掌握很好,并有能力将学科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人;还有一些人认为,有效教师是能够积极鼓舞学生致力于更加公平和人性化的`社会秩序的人。
据研究,有效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1.有效教师具备这样的个人品质:能与学生、家长、同事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并为儿童和青少年们创造一个民主、公平的课堂环境。
2.有效教师对于知识有着积极的态度,他们必须掌握至少三类知识,即有关学科的广泛知识,有关人类发展和学习的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他们利用这些知识指导其教学研究与实践。
3.有效教师掌握整套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培养自律的学习者。
4.有效教师善于反思、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学会教学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同时恰当地利用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的发展。
我之所以不合时宜地这么提,是因为我担心,在云南这个行政力量十分强大的地方,推行某种教学模式事实上存在风险,但愿这样的忧虑是多余的。
篇8: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在全世界各国不断扩展而出现的.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日新月异的局面.全球化在文化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走向开放和多元,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新格局.经济全球化是与文化上的多样性并存的`.作为经济活动的国际商务随时随地都要与多样性文化交融;商务活动的开展,商品跨国界交换必须熟悉和了解各民族文化情结,这就为我们在从事国际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与商务英语教学并重的要求.
作 者:柳青军 李娟 LIU Qing-jun LI Juan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023 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篇9: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论文
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论文
摘要: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不仅取决于人们对其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更取决于对影响这一问题的变量的分析和认识。本文认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要充分考虑教师基本素质培养问题,尤其要对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师培养模式;目标;变量
教师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旨在从外部提供这种有利条件,以增强教师培养的效能和质量。本文拟在理解教师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师培养的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试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一、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
教师培养相对于培训而言,它指向职前。由于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教师教育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未来教师塑造成一个个成熟的专家型教师。适当的期望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使他们能养成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后就能初步胜任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能帮助其奠定终身、自主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不同时期人们的教师观不尽相同,对教师素质也有着不同期望。本文的“教师培养”特指通过教育,使志愿成为教师的受教育者达到“中小学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身心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在“教师基本素质与我国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研究报告”中,我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个体需求等方面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认识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抽象出五个基本范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同时认为,各范畴的基本内涵分别相对独立,各有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而不同的素质范畴之间则有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结构体系。教师的“整合型”素质结构体现着教师职业所需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内在联系。
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是确认并分析那些影响教师素质养成的重要变量,从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核心所在。由于这里仅仅强调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利于其基本素质养成的外部条件,因此主要分析那些能够由人为因素决定的变量。特别是那些能够通过教育决策者的主观作用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即“可控性变量”。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可控性核心变量主要包括: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
二、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可控性核心变量分析
1.培养途径。由于教师基本素质既包括学术性方面也包括师范性方面,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通常采取“混合制”和“合成制”两种培养途径。
先看“混合制”。在同一机构中同时进行双专业的培养,有利于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结合,而且教育实习、见习可在整个学习期间穿插、连续安排,因而便于使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形成有机的、整合的结构;但也势必出现相互挤占学时,压缩课程课时和课程开设门数的局面,最终影响教师两个专业的素质达成的程度。
再看“合成制”。一般来说,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受到的教育专业训练和薰陶不如师范院校。另外,“合成制”的分段培养方式,还必须面对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方面的素质如何整合的矛盾。但是,按照“合成制”培养教师,能使未来教师具备广博的普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修养,从而具有更好的专业发展后劲。
我们强调培养教师的基本素质,但这一“基本”不应从“低素质”去理解,而应从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为其终身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去理解。而且,这一“基本”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而变化。因此,从“必备”和“后劲”出发,我们更倾向于采取“合成制”的途径培养教师。另一方面,从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情况看来,“合成制”的培养途径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主要趋势。例如美国的“大学+师范”模式、英国的“3+l”模式等都属于“合成制”模式。
在我国,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接受,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开放”不仅意味着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的培养中来,也意味着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开放,如师范院校的优势教育专业向非师范院校中想成为教师的学生开放,非师范院校的优势文理专业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开放等。当前,我国的“合成制”培养途径比较典型的有:宁波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3+l”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等。
“合成制”中重要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两者如何分段,对教师基本素质中“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如何权衡,强调师范性方面的素质,则相应地应设置较长时间的教育专业培养期,反之亦然。另外,分段还应取决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类型对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对高中教师学术性方面的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初中教师,因此在分段上,应考虑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有更长的学科专业培养期。
2.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的选择,可从宏观上确定如何处理未来教师素质要求方面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其中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安排。
在“合成制”培养模式中,“学术性”方面的素质一般由相应的各文理学科专业实施培养,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养成未来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取决于人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一般而言,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课程设置“合目的性”,也要求它“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指内容和体系应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形成。根据我们的研究,教师在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其作为教师而必须具备的整体基本素质一样,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考虑应该为未来教师提供以下领域的课程组合:教育教学理论领域;教育教学技能领域;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教育教学科研领域。
“合规律性”指它应符合未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以及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规律。首先,从其学习规律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总趋势是一个渐进一突变过程,即先渐进后突变”。学习者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心理结构建构的成效既受制于教师、学习内容及其媒体,也受制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只是众多的、有限的作用中的部分作用,这一作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量变的速度或学习的进程,但决定学生认识飞跃的因素却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或自组织作用”。因此,不仅那些既定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那些“有争议性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适当地进入学习者的教材或教授的讲义。同时,应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与活动,从而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过程,教师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等都需要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化思想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理念要求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的培训内容相互衔接又各有分工,在保证统一性的同时具有针对性。因此,作为职前教育课程,我们强调它有利于形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
布鲁纳在谈到编制课程时指出,应该“给予那些和基础课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这里所说的“普通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即是学科的“基本结构”、“一般观念”。因此,职前的教育类课程只需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把握其科学思想、方法,具备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初涉教育活动将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学科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实践。由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它因其“专门的”素质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发挥特有的整体功能。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而言,重要的是未来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要素、他们是否形成了“双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结构”。只有形成这些“基本结构”,他们才能为“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大道”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程实施。为了使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必须构建适切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一,课程整合机制。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结构,在“合成制”模式中,如果没有适切的课程整合机制,很容易造成“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素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打破课程界限,建立起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之间的整合不仅意味着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渗透,也意味着两个专业内部的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例如,应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者之间的整合,从而为教师的理论、实践、科研之“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形成创造条件,因为教师自主地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同时也要具备反思与创新、行动研究等方面的素质。加强课程整合不仅要求对教师基本素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能洞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灵活的选修制和学分制。由于未来教师应具有两个专业方面的素质,所以每一专业的设置应有相应领域的课程组合,各领域的课程组合则是形成教师整体素质所必需的。同时各领域都有相应的核心课程作为他们的必修课程,还应有相应的限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定选修课程。学校决策者可针对未来教师将来从事的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限定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差别。未来教师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修习各领域的非限定选修课程。此外,学校决策者还应根据未来教师在校修习时间长短不同、将来从事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分别作出不同的学分要求。
第三,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机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未来教师的自主探求和主动反思等方面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应开展微格教学、课堂观摩等教学活动去丰富未来教师的情感体验。
为使未来教师在校期间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初步的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获得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初步体验,学校应该与当地的中小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把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校教师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培养基地、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等。
4.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为了保证教师素质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一套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首先,从学校外部来看,随着教师教育的日益开放,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因此,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些机构能够培养质量合格的教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建设,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这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以及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等。
其次,从学校内部来看,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基准。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和价值观等,为此,应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行为评价及课堂观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还应提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来自两个专业方面的要求,因此他们在校期间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比修习一个专业的学习者更多。另外,随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提高,世界教师教育普遍有延长培养年限的趋势。如美国的《霍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4年延长为5年;《卡耐基报告》也指出:干脆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教师教育延长到6年。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日益普及,是否也需要适度延长教师培养年限以提高教师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但教师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过程。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未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四年本科学制内的和延长了学制的教师专业的学生能享受到一些相对不同的待遇。这些不同的待遇应该体现在职前和职后,例如在职前,可以通过学位授予上的变通、经济上的补助、提高上岗工资等级、实行进修券制度等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质量的配套措施。
三、结语
教师培养模式直接指向教师素质的养成问题,它是连接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的中介。从理论上看,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师教育开放化理论等都能为我们认识并解决教师素质培养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从实践上看,国内外教师培养的实践为我们建构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我们认为,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同,在混合制的教师培养模式中,可以采取如下组合:“3+1”、“3+2”、“3+3”、“4+1”、“4+2”、“4+1+2”。同时,在构建各种培养模式时,应全面认识前述各变量对结果(或目标)――教师素质养成――的影响。实际上,各种培养模式上的不同即体现在对各个变量处理的差别上。
篇10:网络时代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
网络时代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
水茜中学 游东华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网吧的兴起以至泛滥对教育已经产生巨大影响,人们评价各异,褒贬不一。网络的好处很多,比如足不出户就可购物、看新闻、查找资料,如今“非典”时期可安心在家听老师讲课而不用担心Sars病毒……对于学生接触网络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素质教育应该提倡的,并将其视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而相当多的人则认为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未成年人到网吧多是打游戏、玩QQ,而且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将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我注意到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教师一方面赶时髦似的将电脑多媒体技术生搬硬套地强加到语文教学中(有的劣质课件只起着小黑板的作用),以体现其“现代教育气息”;而一方面则对学生上网则忧心忡忡,甚至竭力反对,担心学生网络技术在一天天增强的同时,各种能力却在弱化,比如不再接触社会生活,不再读经典名著,传统书写和写作技能下降等等,于是呼吁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到传统”。
这实际上是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网络时代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而读写又离不开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说的“读”、“写”与“交往”的关系。因此,多年来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并走向生活,的确是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的,而且这个特点至今仍然未变。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固守被僵化了的所谓“传统”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滞后。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它对学生的诱惑更是难以抵御的。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科学地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因素并限制其消极影响。适值新课程改革之际,我认为,对语文教学而言,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新,我们应该将这种“革新”融入新语文教学的改革之中,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的革新。
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书籍阅读,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咀嚼,然后在这样的精读中获取精神养料,并完成读写能力的互动,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但“熟读唐诗三百首”得有个前提,就是不学数理化,不学外语,也没有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体的诱惑。而今天的孩子正处在这些诱惑的包围之中,这正是孩子们今天语文学习和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这是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也是网络对阅读方式提出的挑战。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面对网络,读者更多的不是诵读,而是选择。我当然不是说要用网络阅读完全代替传统阅读,如果这样也是很可怕的,因为这就将意味着传统的中断乃至终结。但是,我们在继续对学生进行传统阅读训练的同时,也应该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在网络阅读中,传统过程中的读书笔记、资料卡片、圈点勾画等等方式都已经不需要了,而网络阅读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比如,如何选择阅读着需要的信息?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辨析有用的信息?如何在电脑上下载编辑储存这些信息?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二)网络将带来写作方式的革新。
写作需要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这一写作原则我想永远也不会变。但网络时代的写作方式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书写工具上,由以往的纸笔相触变成键盘操作;其次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以往写作中的酝酿、草稿、修改等程序在电脑上可能完全被打破或重新排序;再次体现在文本形式上,由过去的手稿或印刷品变成了网络页面、电子邮件或软盘,人工字迹不复存在。由于这些特点,电脑(网络)写作在速度上大大优于传统写作方式。也许书写方式的变革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几点,就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电脑(网络)写作,让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我认为,网络写作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直观。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学生交上的作文本上修改批语,这既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效率很低,效果还不一定很好。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交软盘,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三)网络将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
语文离不开交往,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谓“语文”只有交往中才有意义,才有生命。然而在今天,我们对“交往”方式的理解不应该太狭隘,以为只有同一时空面对面的交往才是交际的惟一形式。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在互联网时代,这已经不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了。近年来,许多“网上生存”实验的成功,已经证明个人与社会的交往形式可以不以物理空间的转换为必要条件。语文教学应该正视这一交往方式的革命,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对于网上聊天,现在人们往往只看到其副作用,而不知道,这些副作用恰恰是我们由于没有加以引导而任其自由才产生的。实际上,许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存在着误解,以为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虚拟”的,是不真实的。其实,以我的感受,虚拟世界除了交往者之间的身份姓名等因素可能是虚拟的之外,思想感情往往(注意,我说的是“往往”)是很真实的。因为消除了任何心理障碍,没有了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指导。比如,如何控制网上交流的时间?如何选择真诚而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网友?如何简洁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遵守“网德”以尊重他人?等等。另外,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过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座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彻底打破了单一主体性而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
综上所述,网络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命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引起语文教学的革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无视这一趋势,而应积极地迎接这一挑战,努力学习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只有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才能不被学生、家长及时代淘汰,才能推动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篇11: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教师中心稿)
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 邱龙涛
男,48岁,中学高级教师 教科处主任,学科带头人
邮编:225123;地址:江苏扬州邗江甘泉中学
电子信箱:mrqiulongtao@163.com
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误区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新世纪之初,国家教育部制定了《语文课程标准》,这为战斗在语文第一线的教师们拨开了重重迷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顺应时代要求,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于古老的黑板、粉笔对学生的吸引更是可想而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它与实际教学存在的还不太和谐的因素,坚持扬长避短,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儿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
在大屏幕前,我们的教师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的摆在学生们面前,引领他们去欣赏“春”的千姿百态,聆听“潮”的汹涌澎湃,感受“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乐学,老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传统教学中,去过苏州的老师还好点儿,没身临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真是老师心里犯嘀咕,学生课下真糊涂。如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边欣赏园林实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真正是“游”了一番苏州,这一遍下来园林的美妙不用多说也明白了八九分,再看课文已是一目了然。最后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老师提前按课文描述的内容制作好课件,让学生对着画面配解说词,学生们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的介绍,俨然一位当地的导游,此时的学生有新鲜感、成就感,因此个个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热烈。
不光是在新课的传授上,复习课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上得有声有色。如有的老师在上复习课时将题设计成打靶的样子,答对了就会听到“你真棒!”的鼓励,答错了也有“呀,答错了,再想想吧!”的安慰。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做之前跃跃欲试,做之后意犹未尽。由此根据课文特点、抓住学生心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快、学得透,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二)创设情境 感染学生
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是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关键,传统教学中通过精心准备导语或范读课文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现代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有的老师配了一段《春之声圆舞曲》,乐曲悠扬动听,很快就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带入春天诗意盎然的意境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已蕴在心底。再如讲授余光中先生的《纸船》时,一位老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一片深蓝的大海,一只白色的小船在波浪中摇曳,屏幕的右下角,一只红烛发着微弱而执着的光,鲜明的颜色、动态的设计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祖国深沉的爱已通过画面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样,在美的意境中,对文章的理解,从字面到内涵,层层深入,既把语句理解透了,又体会了所要表达的主题,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得到语感和美感的双重训练。
(三) 增大容量 长课短讲
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如讲授传统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节选,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电视”,热火朝天的谈感受,贾雨村的忘恩负义、门子的阴险狡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
(四) 资源共享 齐头并进
好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在同一年级交流,使学生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教师也可以节约备课时间。如我校初三年级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都使用了同一课件,收到了齐头并进的好效果。校园网的开通更为老师们提供了资源共享的便利条件,网上的杀毒软件、制作课件的工具软件随时为你服务,同行们的课件你可以随意浏览、学习、借鉴。多媒体的这一优势让教育为大家,大家为教育成为了现实。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不求实效 只玩花样
多媒体教学走进校园之后,我们看到一堂堂推优课、公开课无不采用这种形式,学校及有关部门也热火朝天地推出多媒体课件比赛,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今的老师不采用多媒体就落伍了。于是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轰而上把“好看”当作最高标准的现象,只要界面好看就万事大吉,真正的课堂实效倒被放在一边了。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晕头转向,不知这节课要学什么。新生事物面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守住我们的位置。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决不是我们的灵魂。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可以迎接挑战,但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成为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的奴隶。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把实事求是作为最高标准,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努力提高素质,充实自我,使讲出来的课内容丰实,条理清晰,这样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能实实在在给学生以收获,也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忽视基础 舍本逐末
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四门功课,可有的老师在使用多媒体之后就忽视了这一基本能力的训练,变成“听说读写”为“看”让路了。一节课学生主要在看屏幕,课本笔记反而给丢在一边,更不用提读文章了,如此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是文字性的东西,不读怎能感知课文内容,如何赏析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违背以认识教材为基础的规律,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的做法是很有害的。
另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教师已明明白白展示出来了,学生不用动脑子,长此下去想象的翅膀会不会退化呢?尤其是在诗歌的讲授上,这一弊病就表现的更为突出了。诗歌是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这种内容是需要自己去体会和添加的。恩格斯曾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有的老师图解诗文,让学生一览无余,将含蓄美的诗歌变成一杯白开水。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不断缩小。
(三)师生交流 受到阻碍
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改变教法、思路甚至内容,其灵活性有目共睹,可多媒体一旦设计好了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教师成了“播映员”,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更有的教师因为初学,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与学生的交流也就“省”了。师生的互动受到阻碍。师生情感交流产生隔膜,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语文多媒体的发展方向
(一) 扬长避短 注重实效
钱梦龙先生曾评价现代教育技术有三种基本态度,一是拒绝,二是追风,三是勇于实践。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热潮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而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纯粹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教学。利用语言能讲清讲透的,就不一定非用多媒体,切不可搞形式主义,使课堂教学变成各种电教手段的演示会。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误区,不去拒绝,不赶时髦,而是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一辈子负责。
(二)因“材”施教 灵活运用
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这篇教材适合用多媒体则用,不适合则不用;用小黑板、投影仪、录音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多媒体;多是文字表述的不用多媒体;在空旷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师生交流不理想的不用多媒体。另外还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决定是否采用多媒体,如说明文,像介绍建筑物、工艺流程等内容,学生了解不多,学起来困难很大,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资料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清楚明白的效果,再如叙事、抒情一类文章,关键在揣摩、领悟上,用了多媒体反而会限制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
(三)互助互利、形成体系
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如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制作起来是很令人头疼的,一旦做成只使用一次两次就束之高阁又实在让人心疼,这就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一方面能为老师们多提供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多提供资源共享的机会,另一方面注意搜集大家的课件,分门别类使课件也形成一个体系,总之,让这一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多媒体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是前所未有。关键在于,我们利用它,即不能把它神秘化,看成一剂良药,夸大它的作用,也不应排斥它,拒之门外,我认为还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清它的利与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带着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扬利去弊,用好这一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
篇12:我谈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
我谈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
光阴荏苒,当我徜徉在这南方冬日的和风里时,岁月闹钟的针摆指向了, 东隅已逝,来时何长?在无尽暗夜里摸索的我,丝毫未见到那惊人的东方曙光,然而
我坚信长夜的尽头就是黎明,为此我略略地记下这前进中我所探得的几块礁石.
一 教学与管理
脱离管理的教学是在梦中呓语,我相信那只是昙花一现,它最终将为现代学生所掀起的无知巨浪淹没得荡然无存.任何企图以滔滔不绝的讲演教材来克制学生魔性的教学往往会留下惨痛的教训.事实证明:人性的善恶如同铜钱的两面都有50%的机率朝着你和我.现实的悲哀就是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自控力和品德修养,因此我要说:
管理不是班主任的职权,而是每一位老师选择这门职业时上天所赋予的神圣的权力.
(一) 热爱学生第一 热爱工作第二
我是被民主,平等,尊重,自由的天性,独立的个性这些美好的词语所煲的迷魂汤而醉得稀里糊涂,晕头转向的过来人.肠胃的翻江倒海,还仅仅是一时的剧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阴影,却会永远沉淀在我哀伤的记忆里.我至今还深深怀疑学生是否真的能与我们这些饱经风霜的过来人平等.我想任何好胜者即便是一知半解的初生牛犊也会振振有词的对我进行批驳.然而事实告诉我为一个纯概念的术语纠缠不休,那只是蝉的行径.我依然相信民主、平等是一个政治术语,一个时代名词,一个阶级粉饰的口号,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如果我们今天仍不亲历实践而夸夸其谈,那不过是在船舷上刻下印痕好去寻找丢失的宝剑而已,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会教训这类人.
我常常抱着民主与尊重的苦酒痛饮.因为我生存在高高在上、善于发号施令的领导与懵懂无知、错误不断的学生的夹缝间,学生犯一次错误在领导看来就是老师的失职.而于老师来说却是要允许学生犯错的.这种矛盾逼迫着我在工作与学生间徘徊犹豫.学生在自习课上大声讲话,课堂里传递纸条,玩弄手机,或厌烦时伏在桌上大睡,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失职,领导要的是安静的自习,听话的学生,完美的学习状态.我不得不动用老师唯有的一点权利来满足我膨胀的虚荣.这种状况的持续换来我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机械操作员,然而矛盾的积聚、突变导致我一度的失落悲伤.因为我无法像操纵机器一样操纵我的学生.直到有一天, 我的一位同事说学生是有感情的,我听来宛如天外来音.我开始反问我自己:我这是热爱工作呢?还是热爱我的学生?
后来,我热爱学生优于热爱工作,晦暗的天空顿时就云开雾散,晴空万里,而不仅仅是我心灵的天空.
热爱学生,必须坚持辨别是非曲直,善恶美丑,这是重要的一条.
(二) 缀集压力 化为动力
现实代早已非学而优则仕,也不是学而优则富.更何况围绕这些未成年的是五彩缤纷,难已抑制的诱惑,电子游戏的痴迷,网络传奇的过瘾,迪吧舞厅的放纵,时髦服饰的虚荣,各种零食铺天盖地,早恋像瘟疫一样肆虐蔓延……享受,贪欲,懒惰,情恋考验着每一位学生脆弱的自制闸门.如果企图以喋喋不休的说教来洗涤学生的灵魂,那只是白日里的梦想.
在错误中前进,就是现代学生的缩影.
我在调查学生学习动力时,那个文质彬彬的学生是这样描述的:
我首要动力来源于家庭的压力,我的爸爸妈妈不惜用严重的暴力如罚跪,饿饭,责骂来逼迫我获得学业上的高分.我不得不努力,努力的结果使我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同学们的尊重,我从这种压力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我不赞成压力来自于暴力,但是轻微的惩罚是要囊括在压力的范畴里的,粗壮挺拔的.大树常常是立在遭受风雨打击最多的山岩上,而现代教育的畸形发展却是要我们在温室里培育花朵.我想任何一个饱受生活磨难的成功者,也不是在喝彩声里开辟出道路来的.我们必须对学生施加压力,而如果这种压力的源头从我们自身被各种美丽的借口剥夺,那么就让我们做一个压力的缀集者吧!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种种压力,让我们把这些编织成一个有形的网,如同猴头上紧箍咒一般.
需要当心的是我们必须使这种压力得到转化,如同大象在费力地表演后扔给它食物一样,使其转化为动力,赏识教育就是压力教育的尾声.如果缺乏这个关键的尾声,这种压力就是危险的,它将升级为严重的焦虑,厌恶或精神疲惫.
我在缀集压力时,不得不做学生家长的朋友,我想联系家长绝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我们无法怪罪于时代,而只能去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
教育的职责将更紧密地把学校,家庭与社会捆绑在一起.
(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求学生讲诚信,自已说过的话一定要算数;要求学生举止文雅,自己就不能肆意讽刺,挖苦,辱骂学生;要求学生板书工整,自己就必须在黑板上写字规范;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自己就必须在预备铃响起时就站在教室门口……”
只有老师在学生眼里光辉了,才会像太阳一样折射到他们的身上而且照亮其内心深处的黑暗与肮脏.我不想就此作过多的阐述,因为这实在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还是只能用行动才能点亮的东西.
二 语文教学
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命题,我无法像大自然安排万物一样把它在这篇文章里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也没有丝毫值得炫耀的东西.我不断地阅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浩浩乎如大洋兮,煜煜乎如太阳兮.我只能用一句非常朴实的话语来开始我的讲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语文的教学目的.我从众多的目的中拈出了一条我时刻恪守的原则:务必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务必使学生在我的课堂体验到一种语文学习的成功.
(一) 热爱语文第一 热爱老师第二
如果要让一个学生喜欢你,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开放的学生心态很容
使你接近.然而要使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就是一种挑战,而且远远有益于单纯地喜欢你才波及到你的语文课.如果你用你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的兴趣转入对语文的天地里来,不可置否的是你就能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人.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再一次证明自然的法规:最有效的往往是最简洁的.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语文呢?
第一:请不断的赞美语文吧!语文涵盖宇宙万物,囊括心灵情思,包罗万象,五彩缤呈.我常常告诉学生,脱胎换骨的就是语文,它可以使粗野变得文明,卑贱变得高尚,无知变得博学,庸俗变得幽雅.因此我的口头禅就是:学习语文真是太棒了!
第二: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李政西老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悲参世界》的文学殿堂,走进冉阿让高尚善良的内心世界,自己总是被深深打动,这股情感的力量同样也撞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扉.我们现代的教育者总是有共同的感受,就是学生的情感之弦变得僵硬,难于引起共鸣.当我们在抨击传统的解剖式的语文教学的时候,是否想过一个同样的问题:拔动麻木的情弦就是激发兴情的重要门径.我们很容易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物象还原到现实生活,却很难不把情感过滤出去.这就是宛若一盘精美的菜肴却忘记了放盐,我想谁都知道它有多大的魔力.
(二) 构建开放课堂 体验成功语文
如果你不想做守株待兔的人,你就必须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安静型的课堂并非就是好课堂,听话的学生并非就是有出息的孩子.所以压制学生往往就遭到最激烈的批判.你若是真的热爱学生而不是自私地要有一个安静的课堂来得到领导的器重,你就可以构建一个开放型的课堂了.不可否认这种开放会是鱼龙混杂的局面而给你带来不顺,但我们老师的神奇力量会主导这种场面.
面临初一的学生,自控力是极端的薄弱,懒惰无疑是学生共有的东西.我把预习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放在课内进行,以便进行实际的指导.我将预习方法作成传单散发给他们,再给予充足的时间.其目的也是便于第二节课的质疑问难,多向交流.他们总能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并给予各种各样的答案,这种开放既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又体验了一种语文的成功.
诚然,把目光局限于课堂是十分浅陋的.书本上的东西仅仅是语文天地里的一束光亮而已,我们必须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起来,我记起一位老师的话: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三 教学与育人
众所周知的一个浅易道理: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知识,教学的归宿点是人的发展.
我记得初到学校听课,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信心百倍的教授古文,应该说他的基本功很不错,对教材的知识点了然于心,而且深入钻研.我疑心这篇课文进入高中年级,恐怕老师也不得不这样讲:因为他实在挖掘得深,可就是毫无顾及学生的反应,闹出很多尴尬的景象.事后有老师用十个字作总结:心中有教材,眼里无学生.我是十分赞成的.脱离对象的教学不比沙龙的单边行容易获得口碑,因为那实在是独个儿的作秀表演,而不是育人.
育人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是学校里育人的主阵地.它以其独特丰富的资源占据了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事实证明:
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往往就是品学兼优的孩子.
但如果把育人理解为喋喋不休的说教,那只能是南辕北辙的行为,无论是文质兼美的课本,还是语文老师本身,或是大概念的语文,它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育人资源.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挖掘这种资源并使其明朗化.
我一直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然而我丝毫未减少他们曾遭受到的困难.我并不抱怨,因为我相信哲人的话:两次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会在教学的风风雨雨里记下我点滴的感受,我也会不断的挑战自己,迎难而上.
二00六年元月八日
篇13:语文教学:敢问路在何方(教师中心稿)
语文教学:敢问路在何方(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响水中学 224600
摘要: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根源在于现行的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方式,要改变现状必须改变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机制,保证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语文教学 考试方式 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改革似乎越改越让人感到困惑,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的确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怕的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要经历多少次的教学改革很难有个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应该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语文自身的特点,进行语文教学是天经地义的。但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语文教学的现状确是令人堪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真让人感到语文教学的路啊,越走越窄。
看看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语文课堂上有几个学生能够坚持45分钟认真听课或者积极主动参与语文活动的?教师辛辛苦苦,却是吃力不讨好。原因是什么呢?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都是考试惹的祸。学生都知道老师教的内容考试很少考,甚至根本就考不到。笔者曾经有过深切的体会。有一个学期三次考试,考前为学生做辅导,提一些重点,我煞有介事地说,凡是背诵的课文都要认真准备,重点段落要背上,学生是听了我的话,认真复习,可是考试时却一点也没有考课本中的重点内容。评讲试卷时,我非常抱歉地对学生说,老师的功力还不够,下一次老师一定好好准备,尽量靠近考试题目。第二次考试之前,我真的下了一番工夫,把名篇名句弄得滚瓜烂熟,学生也准备很充分,可是考试时,一题也没有碰上,我又一次汗颜。第三次考试我仍然指导学生突出重点,好好预习,并和学生打赌说,《兰亭集序》肯定考,因为是期末考试,又是最近刚刚结束的课文,你说他不考名篇又考什么呢?可是事实上真是没有考到。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面前失灵,一次又一次地说话不算数,学生还怎么听你的?问出卷老师是怎么回事,答曰:模拟高考。平时默记多少个名句,可高考突然来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生怎能回答得了?以前考名句是接续上句或者填写下句,学生根据上下句的提示,可以展开回忆联想,而现在却把上下两句话抽出来让学生默写,这有一定难度。高考这样考倒也罢了,最不应该的是,平时语文训练也一律模拟高考,并不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急功近利,学生不注重课本学习,大家千军万马瞄准高考,向高考冲刺,结果是语文课变成了模拟高考习题课,自觉的学生还能跟着老师,钻研课文,有的学生根本不听语文课。他们认为,听也没有多少效果,还不如到时候碰碰运气,能考多少是多少。但领导却要你拿出成绩来,你没有出色的考试成绩,你怎么能得到教学奖金?最终受苦的还是语文老师。
虽然从理论上讲,教学评估要重结果更重过程,但现实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在一些人看来,学生分数高,老师就是有水平,学生分数低,就是老师无能。不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吗?
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你第一次比别的老师人平分少了0.1分,下一次你还少0.1分,这不是你老师的责任是谁的责任呢?语文教学变成了行政干预,什么都要统一,有的单位还搞什么“四备”、“五步”、“六统一”,试问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
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机械的试题训练,枯燥无味。有一句话形容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非常贴切:素质教育烘烘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放眼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学管理,公开场合高唱减轻学生负担,私下里却拼命地忙应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位分管教学的领导直言不讳地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搞好了,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没有成绩,没有升学率,你素质教育再好也不行。更有甚者,竟赤裸裸地说,要放心大胆地抓升学率。如此,还有什么语文教学的改革可言?还谈什么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
不错,课程是要改革,教学方式也应该与培养现代化的人才相适应。理论,谁都能说上一大套,可就是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一会儿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创立的教学模式),一会儿又学衡水“三变五让”(湖北省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红头文件发了,检查组也派了,年终总是取得了重大成果。可放眼语文教学现实,还不是依然故我?谁要是相信文件上讲的那一套,那你才傻冒呢!你的考分不如人,就有叫你走人的危险。为了生存,语文教师不得不巧于应付,上面检查了,就来素质教育,检查一走,赶忙忙应试。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竞争成了教师的紧箍咒,最苦的恐怕还是学生。诸位有没有发现,减轻学生的负担喊得震天响,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没有?结果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三番五次地号召不准乱定教辅用书,可上级命令你购买的复习资料,你能顶住?
什么都要行政命令,什么都要统一,结果遭殃的是语文教学,受苦的是广大的语文教师。
其实,语文教学是不能统一的。如果能够统一,那么何不来一个全国统一,大家都学魏书生、于漪、冯梦龙的教学模式,他们的确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典范,可为什么全国至今也只有一个魏书生?原因很简单,语文教学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言的。
要真正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评估方式,重结果,更重过程。全面评价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在人平分上超过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但我们不能说,老教师就不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是综合的,语、修、逻、文,字、词、句、章哪一方面都要好,都要强,怎么能仅仅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呢?再说少一分或者少五分,语文的能力又能低多少?分数只是一种结果,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仅仅以学生考分来论英雄,严重地阻碍了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大家都在为人平分而奋斗,还有谁敢放心大胆地去搞语文教学实验?还有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能够让语文教师轻松上阵,摸索语文教学的规律,也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语文新课标提出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个维度,从显性和隐性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的全新而又正确体现语文学科特性的评价策略,这是促成语文学科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对语文学科的综合评估,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实绩,实事求是地肯定教师的劳动,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真正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必须改变现行的考试方法。教什么就考什么,加大语文课文考查的内容。有许多优美的课文,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为什么不能变成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考题?而偏要去找大家都不熟悉的文章为难学生呢?再说,那些文章阅读题答案设计者设计的答案就那么准确无误?笔者认为,平时语文考查,完全可以用书本上的`课文作为考试的材料,叶圣陶先生不是说过“教材是一个例子”吗?既然是“例子”,那也应该是考试的“例子”。就是高考同样可以选一些适合考试的课文作为考题,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质,选拔人才。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就有课文中的内容,结果不是很好吗?不一样选拔人才?
要改变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材的相对稳定非常重要。不错,教材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变来变去,对语文教师熟悉教材没有好处。笔者常常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中医的人,是越老功底越深厚,中学语文教师就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这与教材不固定有一定的关系。一个语文教师从教三十年,要经历多少次的教材变化,真的很难说得准。教师怎么可能对什么样的教材都驾轻就熟?一部《文选》,不是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众口称赞吗?再说,《古文观止》,不也仍然保留了原来的篇什吗?我们的语文教材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版本。一定要补充现时的精美文章,可以采用补充教材的形式,保持教材主体不变。这样语文教师就可以深入钻研,以期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教者对教材熟悉,并钻研透彻,课堂教学就可以游刃有余。这或许是荒诞不经,但的确是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心声。
要改变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师本身要有很高的语文素养。不为教学上浮躁与模式所左右,自己要有独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养成自己的风格,不能丧失自我。他说,你说,不如我说。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说的那样:“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找准教师的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搭建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设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语文教学环境,真正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师生共同塑造,走出一条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教学之路。语文教学要靠我们语文教师去奋斗拼搏,套用一句歌词结束这篇文章:语文教学,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篇14:作文教学与育人(教师中心稿)
作文教学与育人(教师中心稿)
新疆石河子一四二团新安中学 周永芬 832029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怎样做人,怎样作文。这两方面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作文,对怎样做人却强调不够。我们应该看到作文教学是育人的一块重要园地,大纲也明确要求:“……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作文教学中怎样落实育人的任务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培养作文情趣中育人
现在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正在成为俊男靓女,他们喜欢追赶潮流,他们目标高远,但疏于劳作,热情可佳,但懒于实践,学习中表现懒散,缺乏自控、自律能力,做事只凭一时兴趣,得过且过,不能持之以恒,因此,教作文必教做人。要教育他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调动他们的作文兴趣入手,从培养他们写日记、周记,写读书笔记等方面做起,创造作文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校正不积蛙步的思想偏差,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这正象爱因斯坦所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首先要解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负担,写什么,怎样写,放宽要求,随意写,只要每次写了就好。教师要有耐心,逐步引导学生从兴趣易逝、为时短暂的有趣阶段,发展到基本上路、为时较长的乐趣阶段,再上升到积极自觉、受益终身的志趣阶段,这样既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能使他们在学习作文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享受到智力创造的成就感,这对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的品质是有裨益的。
二、在积累作文素材中育人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到实践中去积累素材,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这样,学生才会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才能有文可作,学生积累素材,会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的作文总会写下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写下他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感悟、思考、看法,最初在脑海中处于杂乱、琐碎、混沌的状态,要把这些良莠不一的素材写成作文,就要进行筛选和整理,在整理成文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某一思想逐渐明确、清晰起来。这一过程中的多次反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就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升华。平凡纷繁的生活,日出日落,春华秋实等自然现象,会引起学生的一些感悟,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会触发学生的喜怒哀乐,会有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不一定正确,作为老师,不但要求学生敢写、常写,而且要求善写会写。启发学生在积累作文素材的观察中,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让学生懂得全面观察,做到“点、面”结合,要善于比较、鉴别,做到抓住特征,深入本质。实践表明在积累作文素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质健康向上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有一位学生在考试时,看到别人作弊,心理极不平衡,自己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终于战胜自我,考出了真实的成绩,学生把这一事件写进作文,写出了深刻的思想认识。又有一位学生在英语课上,不服老师管教,与老师发生冲突,当时很冲动,说了一些无礼的话。事后这位学生写日记,进行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正是在这点滴学习中,从幼稚逐渐成熟起来,对事物的认识由肤浅变得深刻。作文教学中命题、半命题作文总会涉及到爱心、理想、公德意识、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作文时,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作文在培养学生做人,提高思想水平上,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运用作文评语育人
学校有这种现象,语文老师当班主任,往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因为他们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周记时,发挥时间、空间的优势,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正确指导,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好的评语在教会学生作文的同时,更教会学生做人。作文批语在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上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殊作用。一次我布置了一篇材料作文,一位家境贫寒、相貌成绩均一般的容易伤感的女生,在作文中写了她的挫折、痛苦,种种不如意,作文是消沉的,我看出这位学生内心的孤独与伤痛,看出这位学生的自卑与迷茫。我写了这样的批语:“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我被你优美、忧郁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多么希望你从孤独、伤感、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呀,生活把这么多不如意降临在你身上,也许是对你的一种磨练与考验,若干年后再看这段经历,也许是你人生的一笔财富,振作起来吧!以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学生看了评语后,摆脱了心灵的阴影,找回了自信心。作文评语能帮助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记叙了父亲打麻将成瘾,导致家庭破碎的故事,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性格扭曲。我写了这样的评语:“正由于这社会有丑恶存在,我们才更应该努力磨练自己纯洁善良的人性,使自己在今后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站得更稳,步子迈得更有力。只要我们努力,未来的社会一定是美好的。”好的作文批语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褒贬美丑,抒发感情,激励个人,对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健康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中育人
传统作文训练的误区之一是内容单调,题型单一,久而久之,学生逆反心理加重,表面文章增多,抄袭之风盛行,创新思维索然。面对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应当反思。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思想的独特性是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最重要的思维品质,是鉴别一个人创造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创新思想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绝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作文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模仿,而是推陈出新、别开生面的创造,学生作文五花八门,这是正常的,如设置束缚,必然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帮助学生改正偷懒的恶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事物,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比如,鼓励学生向班主任、向“校长信箱”提出有创建性的建议;保护学生在想象作文中的一些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在科幻习作、小制作、小发明论文中异想天开。作文练习多方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这样,他们的创新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当创新思维火花一旦溅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倍加爱护,不能让它瞬息即逝,并且大力鼓励、扶植,从思想观念方面肯定这些学生,让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大胆往前走。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写作时,总会用一定的观念、思想、情感影响学生。学生作文时也一定会涉及怎样做人的问题,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利用好这块阵地,为祖国培养出优秀人才。
9月
篇15:构建数学教学模式与合作能力的初探
构建数学教学模式与合作能力的初探
构建数学教学模式与合作能力的初探广东省高州市曹江第二中学 陈奕才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知识浩如烟海,单靠在学校学得的数学知识远达不到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数学构建教学模式。本文拟对数学构建教学模式做一点初步探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数学教学应是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学习不是学生仔细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叙述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概念活动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数学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而且根据学生自己的基础和特点,让学生在适合自己学习的数学现实中进行再创造,使每位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得到相应的提高。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即创设一个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的愿望,明确要构建的目标和中心。具体做法有:利用实例、直观演示、类比引伸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创设新异情境,利用规律图形、巧合数字创设审美情境等。
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选择各解答问题的方案。这里教师可运用自学辅导法、启发讲解法、发现法等,其本质特征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提出、发生、发展全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基础、个人水平、教材特点选用不同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
二、协助学生证明假设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探索证明假设的途径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用自己的知识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和论证。
采用变更概念中的非本质属性,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和内容。配置实际运用的各种环境等方法,由简单到复杂设计训练题组。让学生练习,达到概括本质特征或方法规律的目的。
通过数学构建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亲自体验揭示规律、发现真理的乐趣,这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构建,学生可以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到科学的认知方法。(教学论文 )数学构建教学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三、激发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充分与否来衡量,离开学生积极参与而谈教师主导作用是毫无意义的。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认识结构、人性本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本应让学生操作和回答的,被教师代替了,这样久而久之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不是让学生死搬教条记住等量关系,而是请一位同学从一端走到另一端,再请两位同学从教室两端面对面的走,直到相遇。通过参与,使学生弄清了“相对而行”、“同时出发……”等术语的含义,真正理清了题意,扫清了障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能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满足感,促使学生不畏劳苦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珍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新思维时时处处存在,作为教师应该站在发展的高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它是课堂最宝贵的财富,蕴藏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中,教师应善于做伯乐,慧眼识英才;应善于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创新,让创新思维的火花燃起来,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他人相处和合作的机会,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形成友好合作的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合作能力。如教数学应用题时,有不少题目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我就让学生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方法,使学生打开思路,在听别人讲和讲给别人听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篇16:教学模式与教师角色定位思考
范例教学模式与教师角色定位思考
教师在范例式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体现为:教材设计者、范例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自主学习的鼓励者、学生获得规律性认识的引导者、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促成者.
作 者:王科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中文系,重庆,涪陵,408000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193 关键词:范例式教学 教师 角色定位 思考★ 教师节发言致辞稿
★ 生物教学计划
★ 生物教学计划初中
★ 领导讲话致辞稿
【浅谈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突破(教师中心稿)(推荐16篇)】相关文章:
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设计2022-12-27
《竹影》说课稿示范2022-09-15
数学教研组新学期计划2024-01-13
秋中心小学教学工作总结2022-05-07
小组辅导的三个课题2022-12-10
学校教务处的工作计划2024-03-10
高二政治教学工作计划2022-08-26
赛课活动总结2023-10-21
数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2022-05-06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