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虬的诗(集锦5篇)由网友“可馨222716472”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虬的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文虬的诗
文虬(1968- ),1988年创办白白诗社。1991年移居北京。移居美国波士顿。著有诗集《向一朵野花低垂》(1992)、《四月的呼吸》。电子信箱:wqlong@hotmail。com。
野火 鬼朋友 流行病 一页空纸 过冬之鼠 文森逮住了一只白狐 牧师的妻子 她看见光阴如水 1995年冬天 时代 希腊剧场 街上的飞花 野蛮 骑着朝霞看晚霞 猎人·红狐狸 告诉我她的名字 放云的人 邻居 呼吸的人 四月的心理医生
野火
秋天的荒野
落叶飘零 像鬼游行
它眼里有器乐低沉
秋天里寓言帝国灵魂再死
敲钟的帝王
帝王哪里会死啊
他吊在树上的头异常兴奋
爬上树顶叫喊
这棵树,叫着哭木棉
空洞古老,肚子里面黑手舞刀
一把野火 一把野火
火焰秋天
还是熄灭了
土地生殖全部割掉
(1989)
鬼朋友
你羔羊般的恐惧
比寒风还还弯曲
可怜的人,在这里洗礼吧
城市牧羊人形容威严
这里看起来是乡村
有净土 有净水
母亲也在这里埋伏
她是不出声的好人
洗礼最好在晚上
月亮升起来
太阳假死了
我们的鬼朋友都可以来
悄悄庆贺,互留地址
(1989)
流行病
流行病是这个时期的通病
是亲吻的嘴唇传播的
水粉是一堆被虚伪破坏的纸张
还有憋气感菌、枯燥感菌、幽怨感菌
充斥空间,寻找机会
突然发难,人就像被踢飞的皮球
病榻上的人,读读诗
在白纸上划呀划呀
然后脸上一红,哎呀
有意思的下雨天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你的闺房贴着挂历
一个含青草的演员
样子笑着,但有点过分
这个世界谁会笑成那样
(1990)
一页空纸
我爬过来又爬过去
最后到了早晨
我怎么可以惊动你
一页空纸
我说不明白
空纸试图向台灯诉说什么
好像一匹纸马
骑着灯影游历大唐王朝
还有一只呆鸟
长着我的眼睛,生硬地回看
耳朵滑到脑袋后面
(1990)
过冬之鼠
我总是选择中午的时分
来一间旧屋
它简陋而多灰,但墙角
有一滩温暖的阳光
我爱把脸搁在那里
像土拨鼠把身子搁在向阳坡地
有个令我朝思暮想的女子
走过我寒凉的秋天
卷走了全部温暖
致使我走到哪,也只是
可怜的过冬之鼠
(1990)
文森逮住了一只白狐
文森深夜敲门
他的女人
探出头来
两人迅速交换眼色
文森看见一团绿色的火
在女人的眼里烧着
便慌张地掏出一只白狐
说:“这家伙,东奔西逃
终于叫我逮住。”
牧师的妻子
牧师的妻子逝去已久
她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一个
常在我的心中浮现
我经常问牧师
她的灵魂是不是已经走了
牧师的家,从窗户可以望见
每天用红手帕擦着她的像框
(1991)
她看见光阴如水
她看见光阴如水
听见光阴如水
从高高的烟囱上
鸽子看见的,也是光阴如水
这一天,她走近树林
忽然想到女妖的衰老
便取出一支细小的蜡烛
照亮微弱的心思
在那里数着树叶
(1995)
1995年冬天
青原的黄土岗
黑黑的妖雾里
埋着破产的法律机器
我们先吃饱饭
然后去太阳下闲扯
昨天黑鸟的怪梦落在
黄土岗。凄凄迷迷
一个纯洁的姑娘
赤足沾着黄泥污水
裤子滴血,沿镇一天
诉状上白纸黑字
我说,青原,知道吗
沿着土城,北平的马路
汽车拖过吓人的鲜花
它们要藏起来,直到又一个十月
要度过一个寂寞的冬天
还有夏天和半个秋天
乌黑的夜晚没有花香
一群年轻的学生
为那个生病的黄土岗
早上开始排队
晚上,黄土岗的姑娘
头发焦黄,悬梁自尽
(1995)
时代
时代的树上
歌唱的嘴都很小
柔软的头上有鸟的可怜
歌声里仿佛乞讨的街头
风吹开流浪女的心悸
那闪亮的姐妹
藏在时代口袋
树上低唱着,仿佛为明日哀告
树下的草,伏下声援的头
掩盖了一群蚂蚁
这就是遗民的时代
听到心跳都不敢经过
卷起的裤管偷偷掩下
绕过蚂蚁去赶集
()
希腊剧场
听见衰风的是他的耳朵
海潮尽退的月下
疲惫的耳朵卷过一层白浪
浪尖上一尾病鱼
平翻肚皮,安静过于死亡
就在这死寂中
海潮的耳朵
听见他衰缓的呼吸
手指的汗珠一点一滴
仿佛离开希腊的夜会
荷马披上纯洁衣裳
像一个处女,眼泪汪汪
噢 希腊剧场
一个处女无法疯狂
一尾病鱼无法隐藏
叼起它的嘴唇
海潮上覆盖过白色的鬼花
(1996)
街上的飞花
我在街上触目惊心
为一朵自由飞花
她是这样高贵,落下之前
里面的奥秘盖过无限
不像我的中国睡眠
有一股枯萎的风情
角落里歌声涌现
乞讨者晃过我的灵魂
他们也如此自由
比那自然风光更具威胁
我伸出手,敲开它黑暗的电闪
去搜索贫穷中的尊严
就像石头的根上一敲
朋友们,你们的心碎了吧
()
野蛮
时间到了吧
一群黑乎乎的手
爬到了屋檐上
下来,下来
我的心在狂跳
这不是时间表
这是一间闺房
听见我的恐惧
被击的野蛮
索性站起来
黑压压的
都用黑布蒙住脸
其中一人声音嘶哑
喝问:“中国在哪里?”
(1999)
骑着朝霞看晚霞
老日子的欢乐这样寓言:
枯酒似茶,骨殖如花
住在这条大街的红楼
刻花的女子,迷恋
一切幸福的美貌
所有高座都挂着梳子
刻花,刻花,刻花
邻居大嘴巴每天对她说话
刻吧,给我刻花吧
鸭嘴帽上 刻一朵
懒汉的心 让它动一动
我家乡有很多病人
刻花的女子,你真的很美
手臂像木匠的酒杯
我是一个唱歌的木匠
看见过石头上的木偶
抱着西瓜吃冬瓜
骑着朝霞看晚霞
骑着朝霞看晚霞
大嘴巴邻居
就要死啦
快告诉他
死了可以刻花吗
(1999)
猎人·红狐狸
红狐狸生在黑森林猎人生在黑森林
下雪的时候
猎人感觉小木屋很沉闷雪天很孤寂
便去寻找故事,去门前徘徊
猎人就看到了许多足印闻着了
狐狸的骚味
就开始追捕
[扛着一杆老猎枪]
红狐狸生在黑森林猎人生在黑森林
下雪的时候
红狐狸发觉雪天很冷林中很暗
便唉声叹气,绕着树林闲逛
红狐狸就看到了许多足印闻着了
猎人的烟香
就开始追踪
[拖着一条红尾巴]
猎人追捕红狐狸红狐狸追踪猎人
红狐狸追踪猎人猎人追捕红狐狸
猎人变成了长胡须的老猎人
红狐狸变成了白狐狸
有一天老猎人走不动了白狐狸走不动了
他们便钻入雪地下休息
一棵树从猎枪上长出
一棵树从红尾巴上长出
不长枝桠不长叶子,结出两束硬果
一枚是白老猎人果
一枚是红狐狸果
(1988)
告诉我她的名字
1
她的样子
白净的身子
金色铜铃响声
迎着微弱的黄昏
很美的样子
她叫什么名字
我要怎样去爱怜她
我住在不远的小镇
隔河望她唤她
隔着激情望她爱她
在水岸坐着
明亮的天空下
一阵阵冲动
2
我想起这个女子
她纯白的裙
撩拨人的心
她在遥远的地方
看水中的帆船
没有注视我的感情
把心交给了寂静
我记不清有几个黄昏
几个早晨遥望
记不清有多少话
对水低低地说
我要去,吻她的裙
我要去,把她抱在怀里
3
忆着我回来的时光
离青春不远
忆着我离开那些好人
来到这河岸
我把手遮盖眼睛
那些树垛里
不安份的声音
是虫子,春天过后夏天又冬天
用它纯洁的声音与我做伴
是流水的影子
在雨后,神出鬼没
静静守着我
一遍又一遍
告诉我她的名字
(1991)
放云的人
放云的人
长着一张衰脸
他不把爱藏起
天黑前,云儿歇息前
娇妻在奶白色的帐篷里
守望,她唱着:
羊群安歇了
夜静无声
美丽草原只一人
心跳多么细微
草原深秋
兄弟死死攒紧皮鞭
南方没有牧羊
傍晚时分,他爬上荒凉的云坡
悄悄看着高老庄
光芒从那里一滴一滴消退
他伸出手,将脚边的血泡抚爱
(1991)
邻居
今天我很无聊,给你们讲一讲我的邻居
愿意听的鼓掌,不愿意听的请不要向校长告状
1
看楼上的秃顶人,多神气
出门的眼睛还那样淫气
你们认秃顶作智慧
以为知识都在肚里
但这秃顶人不只是秃鹰
而更是人世里的丑迹
他的长发长在铁轨
跳着黑舞,恋爱主人活动的心
它在那里听声
听生物里的汉奸气味
秃顶的家族时代相传
都自称女子,爱小脚
崇拜勾践的舌头
舌头像阳光一样黯下去
梦里还要点灯做汉奸
一夜一夜做爱闹人
然后白日做梦,满脸媚气
像一只花蝴蝶
2
对门住着一个年轻教师
穿着女人的衣裳
用女人的声音叫人
心里滚着热浪
他没有思想,偷看黄书
明白许多人事
他最爱的是一个男生
爱他的穷生活和衣领上的风纪扣
爱他固执的正统
和农民的走姿,步子很快
有这样的农民多好
教师每天隔着门望
讲台上讲政治,却想着做女人
3
有一个真的女人,住在楼下
每天去市场买甲鱼和乌龟
看见教师和秃顶都要
躲闪,她是单身女人
单是单身两个字,人们就可以
联想,果然很多人夜里来访
但从不能听到她的笑声
只有来访者吃吃地笑
她有一辆自行车,多久不骑
在楼道里生锈蒙灰
买菜前后她必去探视
好像一缕逝去的爱情
也好像其他什么秘密
其实内部档案很清楚
她是一个精神抑郁病人
(到这里,同学们开始面面相觑
好了,好了,我打住,言归正传)
(1996)
呼吸的人
1
说一说,呼吸的人
这气息,是不是有些急促
山岗上谁一念即醒
红花里血脉更张
滴一滴,呼吸的人
那醒的血
是一个恶棍
花芯上打滚
死了
死了
我见到的呼吸的人
都不会说话
去年随我回老家
红墙下转一转
要踩围墙下的花
呼吸的人,你真的死了
呼吸的人,死了也不是碑上的人
2
听一听我的谶语
北洼高,南山低
3
呼吸中的手掌
捏紧了力量
死了
也要去南方
雾里来雾里去
都是在呼吸中
我一伸手握到了呼吸的人
他的体积象棉花堆
他的重量象橡皮筋
4
呼吸再一次急促
“天空要爆炸
不能不说话
不是说你这样的
要速度更快,象海水升潮”
我的同伴提着闹钟
来到这遍地红花草
呼吸的人,不要急
时间已经被掐住
头顶着天,青春
在这里,耐心地坐着
(1999)
四月的心理医生
1
停下来,看看春天啦
有人禁不住要为四月操劳
世界真是很有规矩,每年都要春暖花开
心理医生这个暗示
像号召看铁达尼克,排队买票
世界就是这样,春天也会沉没
春天埋在水里?
春天埋在水里,过去书本上
这样写过,四月的心理医生真是太闲
2
停下看看吗?四月开花了吧?
路过的人们迟疑片刻,心里自问
没有时间多想,停下来的时候
公文包里的全球通电话响了,这是工作时间
脑子里飞着订单和宴会,比鲜花还刺激
每一天路上都挤着汽车,不耐烦的人按响喇叭,快走吧
有人忙中偷闲,匆匆一瞥
树上并没有动静,反而有些晦暗
没有时间多想,电话又响了
是的,我,请说,一切都照我安排的
摆脱它,彻底摆脱,对对对,不要任何牵连
野花和良知同归于寂
3
春天啦,疯人院闲着的一群护士也有
这个念头,她们抬头看外面隔离的水泥墙
这上面并没有开荒,只长着墙头草
这些护士都很漂亮,但不知什么是恋爱
她们想恋爱,半夜里睡不着
那外面呼啸的车里都有什么青年
为什么只听见车轮的声音和嚎叫的音响,而没有他们的声息
想着这样的问题,护士们漂亮的脸上挂起一丝神秘的娇媚
跑啦,跑啦,快醒来
护士们喜笑颜开
回来,回来,回来
可怜的疯子跑的真快
还乱叫:“我爱的不能信,我信的不能爱”
捉住了,护士和疯子一起倒在地上
喘气,每天都有这样的游戏
4
心理医生没有看见这些亲密
也没有留意这些动静
他的生活,都在他继承的诊所,这屋子
原开着两个窗户,一左一右
向院子里的那个用水泥封住
因为疯子们太吵,没完没了地兴奋,有时还加以滋扰
向路边的那个也用玻璃和厚窗帘遮牢
也是太闹,除了汽车,还有这样那样的游行
他鳏居了五十年,思考的都是大事
春天埋在水里?水里还有致命的冰块?
四月是他的治疗时间
停下来,看看春天吧
他一遍又一遍暗示他的病人
医生,你为什么不出门?
为什么只让我看电影里的春天?
春天真的是什么样子?
你是什么样的病人,
四月都有什么类型的病人?
我真的真的不爱你!
心理医生的病人是一个同性恋,老是重复这个回答
5
四月的心理医生蠕动着,掀开窗帘的一角
但透过来的强光,像一个橡皮图章
盖在模糊的嘴上
立即把他的思想堵了回去
这是一个问题,四月的问题
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和二十世纪有关
心理医生嘟咙着关上窗户
拉开抽屉,他翻开一本很厚的旧书
噢,在这里,这个叫住老鼠思维
四月的心理医生,完全地知道老鼠
这个城市曾经老鼠为患
(1999)
篇2:虬枝
虬枝
葱笼青郁,林荫小路;轻漫步,鸟语花香,赏心悦目。春去春来无声息,觅春?无处。但见古树,鹅黄微露。比比朝暮,细叶随风,似有若无。
独此翠叶难现,何故?不合于俗,秃枝异物?足步轻捷,细察其木。根阔干粗,深入黄土。瘦骨嶙峋,枝节突出。肌肤荡然已无存,虬干空留毅然立。烈焰冰刀细雕琢,千沟万壑布其体。傲视苍穹怒向云,搏击长空贯星虹。天撼地摇浑不怕,风雨如晦笑相迎。雄姿勃发形飒爽,生命意义尽挥扬。其魂刚如此,柔草娇树安能比。惊心动魄,聚神凝视,无语静伫立。
始悔恨,浅见无知竟嗤笑,一叶蔽目无以睹全貌。时光终无痕,岁月难抛锚。百川东流不复归,华叶秋至难再存。孰与天地长相守,惟此虬枝立昆仑。
遒劲刚强稳如山,风雨如磐不得撼。仰观宇宙疾运转,俯瞰众生来又还。
日复日,年复年,春去秋来荣枯连。夏日炎,冬天寒,铜枝铁干永繁衍!
篇3:虬枝散文
虬枝散文
敬老院里伫着一棵光秃秃的老树。
叶子已经掉光了,斑驳的枝干朝着遥远的天际伸展着。院里的管理员告诉她,这棵树从修这栋房子时就有了,彼时正茂盛,夏日酷热的阳光被挡在它翠绿的枝叶之外,院里的老人能坐在树下感受凉风轻绕,它才得以幸存下来。谁也无法说清楚它具体的年龄,只记得春天发芽秋天飘叶,它一直没有错过。只在冬天屋里的火炉子烧得正旺老人们再不愿挪脚去外面溜达的时候,它才显出它年轮厚密的一面,把一身老骨头干干净净地展示出来。
那年的冬天,似乎来得特别的早。
她把自己裹成了厚厚的“棕子”,毛线编织的围巾在脖子肩上缠绕着,帽子宽宽的帽沿盖住了耳朵,只露出一双眼睛。她是一个总会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周正再出门的女人,但在这平均气温要比城里低至五六度的乡下,尤其是比往年来得更早的寒风中,她感受到风度与温度较量的结果,清楚地意识到风度在这里并不成为美景,它会让她在冷风中体会到大自然给予的亲吻,但绝不会让她因为它的精美而昂首挺胸。她明智地放弃了以往不断追求的美感,转而向温度的朴素和便捷越靠越拢。说是明智,不如说是无奈。
无奈,在语境里近于妥协,在环境中,多用于无话可说,不可选择。
向上的枝干裸露出苍劲的线条,那是它在经历无数个寒冬后最真实的姿态。没有谁能想像出它究竟经历过什么,在自然规律的无数巡回下,创造出一圈又一圈无法细数的密纹。
她把最接近天空的那一根枝条拍成了照片,粗壮的树根衍生出来的枝条,越往上长越发纤细,镜头里细如手指的枝丫,长着小小的节苞,或许来年最先嗅出春天气息的就是它。照片的背景是一片近于无色的天空。乡下的冬天没有来自工业的污染,甚少汽车尾气的影响,广袤的天空显示出了它最本真底色。照片被放大成手机桌面,孤独地存在于接近无色无边的天宇间的几根消瘦的枝条,是她确定不再往脸上涂脂抹粉过后看到的唯一符合心意的美感了。
彼时,她和母亲的关系略微缓和了。
来到了敬老院,她是最先看到老树并为之侧目的人,这和她从小的经历有关。萌发在春天里的第一枝芽,飘落在肩上的第一张秋叶,打在睫毛上的第一片雪花,她都比旁人发现得早。她实在太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如同她格外在意包括母亲在内所有人看她的眼光和表情。她从小和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在她字典里是会被刻意避开的字眼,是她一生从未提及的音节。幼儿时期她不明白一个成年男人的教诲会在人生中起多大的作用;青春期过后,她依然不会知道,在一个人的成长时期里,一个男性长者的缺失是多么的重要。她不能领会没有一个男人支撑的家庭是多么的不堪和脆弱。
她的母亲一贯教育她的宗旨总是“一个人要独立,求人不如求已。”很多年后,当她的心智足够成熟,她的个性足够稳沉,她的社会经验足以让她宽容地看待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之后,她忽然发现,母亲当年灌输给她的“心灵鸡汤”实则是一种逃避,一种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达到想要的生活,而又无法用足够的恒心和耐力去努力争取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逃避的说法,因为,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存在着对自己无法胜任单身母亲角色的自嘲,一方面,她想给女儿塑造一个自立自强不屈于人的优秀形象;另一方面,她又清楚,自己胆小和息事宁人的性格不会让这个家庭有多少向上进步的可能。而作为一个母亲,她又不可能让子女看到她的短板,她不能在失去丈夫的宠爱以后,还要失去女儿对她的信服和依恋。这是万万不能的。婚姻的失败导致她必须要把日子的困苦和女儿的成长捆绑在一起,她才能活得心安理得。她的人生的所有失败,都来源于她对女儿全身心的付出。她必须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一点,这一点,恰恰是她用来掩盖自己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面前畏缩和怯懦的最好借口。
光荣和伟大,某些时候是代名词。
亲情上,女儿是她在这个世上血脉相承的人;心理上,失去了女儿,她在这个世界上就真正是一无所有了。如果女儿哪一天不再需要她,不再把她当作是天地,她就等于是向全世界宣布她的无用和无能。这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她把所有来自生活中的困难和世态炎凉作为教育女儿的教材,“看,这是我为你作出的牺牲。”她必须要给周围的人和她的女儿树立一个形象,她的苦,是为女儿吃的,她之所以心甘情愿受这些苦,是希望女儿的以后能得到甜。女儿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靠得住看得见握得下的领土,她不能失去她唯一的领土。她在这唯一的领土上发号施令,实现她作为女人唯一的娇宠和骄傲。是的,娇宠,她会在某个时刻向女儿吐露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周围的人群对于她一个单身女人的欺负。这个时刻,女儿是她唯一的听众,一个唯一不会反驳她百分百完全是对的听众。作为母亲,有时会嘤嘤地小声哭泣,女儿则像一个大人一样轻轻地拍打她的脊背,像安抚一个不经世事弱小的婴儿。
母亲行走于这个世上的的自强独立和脆弱怯懦,在她心里形成了两股势均力敌的思潮,使得小小的她脸上的神情具有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深刻,而内心又具备着与外表极为不符的自卑与小心。她不得不小心,因为母亲的哭泣需要她去呵护,而作为一家之长的母亲让她看到的怯懦,又让她对这个世界产生极度的自卑。她的天地如此之小,她视为天地的母亲都如履薄冰,她又如何有胆量和底气昂首挺胸地行于路上?
她把她设成手机桌面的那棵老树图片发给了母亲,母亲不再尖锐的嗓音从手机里响起:“树都光了,今年的冬天长得很!”这是已经年迈的母亲改变风格后和她的对话。开始的时候,她不太习惯,性格乖戾的母亲言语中存在尖利刻薄是特别正常的,突然温和平淡下来有点让她不适应了。在她十二三岁的时候,曾经设想过自己的未来,未来里的所有期待都是她那个年纪无比羡慕和盼望的,包括一身漂亮的衣服,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最好还有几支颜色鲜艳的口红,她做过好多关于这些的梦,唯独梦里,没有母亲。她无法理解和拒绝那些因为思念母亲而让读者感动得痛哭流涕的文字。很多年后,在严歌苓的小说《芳华》里,她看到女主角因为不堪内心的重负,带着对母亲深深的失望和怨恨,在广播里天天播放《再见吧,妈妈》的厌倦情绪下,神经错乱,患了精神病。她轻轻地无比深长地吁了口气。她知道自己懂得和理解女主角疯掉的动机,根源于在女主角和她一样,面对的是自己的母亲,在二者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人作出牺牲的话,“百善孝为先”,她们只能让自己疯掉。一个子女,要想认清自己的母亲,如果不具备足够的心理弹性和张力来化解由母亲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和迫害的话,就只能用极端的方式来消化存积在心里的压力和重负。她十分再意和强调用“迫害”两个字。
伤害,表述的程度不够深刻。母亲看了她的日记,是伤害;母亲嫌那个掉了两只耳朵的毛毛熊太难看,把它扔进了垃圾桶里,全然不顾每天晚上陪她睡觉的就是这只毛毛熊,对她是伤害。伤害不足为奇,伤害随处可见,任何一对做父母的人都伤害过自己的子女,伤害可大可小。迫害不然,迫害带有某种不可挽回的性质,迫害,它本身就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小说《芳华》里,母亲对女主角的迫害,是她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女主角:“你就是拖油瓶,你就该以一个拖油瓶的角色成长。”导致女主角后来离开了家到了军营这个大家庭,她依然不敢说出自己的诉求,还是用“拖油瓶”的心态去面对自己身边的战友,从而闹出后来一系列事情,为她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她呢?她的母亲没有让她成为“拖油瓶”,却从另一种角度上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一无是处。她兴高采烈地换上大姨从外地给她买回的新衣服,母亲的话是:“新的,你就以为好看啦?”全级的手工比赛她得了第一名,母亲眼含鄙夷对她说:“你们那些老师眼睛瞎了?你这个都能得奖?哄你好耍哟!”
没有父亲的孩子,唯一亲近的成人就是母亲。最亲最近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诲,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于是,她无意识地展露出来的优秀让自己脱颖而出,而从母亲那儿得来的“教诲”,又让她真正以为自己其实一无是处,她得到的所有青睐和赞誉都如母亲所说的那样,“哄你好耍!”别人不是认真的,别人一旦认真起来,你就是那个最差的,最落后的。她把这种认识当作对自己最真实的评判。她不信任这个世界,她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取得的微小成绩和她人生里的巨大成功都只是“运气”二字,她没有可以自信的资本,她不懂得“骄傲”二字,她更不知道由于自己这样极端的自卑和不信任,给别人带来的“高傲、目空一切”的错觉,这才是最严重的。而这样的觉醒,已经是在她将近不惑之年。当她明白母亲的“教诲”带给她的后果,当她终于明白原来她并非自己想像中的低劣的时候,她生命中最黄金的青春已经过了。
没有人会想到富有素养、处事周到、阳光大气的外表下会有极度自卑的灵魂。人们只会认为那是见过世面、颇有才华的人对周围人的漠视和瞧不上眼。谁会想到呢?谁会相信呢?长势正好欣欣向荣的花朵,却有驻虫藏于主干和茎骨?
等她真正看清楚这一切并真正懂得和认识自己之后,她已经不再年轻了。
她逐渐趋于凋谢的身体,让她明白自己已经在向这棵老树靠拢了。
老树的树干在离地面一米左右上地方有个洞,能躲进一个爱“藏猫猫”的孩子。院里的老人告诉她,夏天的时候,孩子们到附近玩耍,她能明白老人们看着那些孩子的眼神,孩子们爬进树洞,又从树洞跳下来,老人们和这棵树一样,不言不语,只有眼神里无尽的深远和安宁。
老人们告诉她,树洞是被十几年前夜里的一场雷雨劈开的,最初是一条不小的裂缝,到了现在,成了这么一个大洞。围着树的四周转一圈,会发现树皮上有些小的裂缝,那应该是鸟儿和虫子的杰作,而树洞的形成,她在百度上得到的答案是由于真菌的侵袭。由于真菌病毒,导致树干主体部分脉络坏死,失去和根部营养的连接,从而出现空洞,而最关键的一句话:“维持树枝生长的营养是由土壤提供给根部,再由树皮传输到枝叶。”空了心的树还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实是因为树皮的健康,是树皮的完整保证了老树向上伸展的前提。她目光所及,有裂缝的树皮,都只是表面绽开的表皮层,她用指甲轻轻揭起树皮绽开的一角,树皮里面的一层完好无损。
她无法向老人们解释树洞的形成很可能不是惊雷,它更大的可能是像我们人类生病之后遭遇的“截肢或断臂”之类,对于这些在田间劳作了几十年,很少有进过课堂的乡下老人来说,这种简单直接的比喻,是否能让他们明了她解释的本意,她也无法保证。她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沉默。他们在向她诉说树洞被一夜惊雷劈开时的兴奋和精彩,让她确定了自己的沉默。他们是多久没有遇到一个像她这样认真倾听对象了?她知道,在诉说惊雷的惊险和诉说本身,他们更倾向于后者,他们渴望有人倾听,即使他们混浊的目光和含混重复的话语对她并不造成吸引力。
他们的喋喋不休,让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母亲和院里的这些老人差不多般年纪。来乡下之前,她们曾有过短暂的对话,大意是她要来这里呆一段时间,可能会是一年。母亲点头说:“哦,嗯。”她记不得和母亲之间最亲密的对话是在哪一年?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从什么时候起,她曾经以为母亲就是全部世界的她,失去了和母亲对话的兴致?直到现在,她依然记得小时候和母亲相拥而眠的场景,她总喜欢抱着母亲的脖子睡觉,但母亲告诉她,两个人脸对脸,互相对着呼吸的习惯很不好。母亲的话应该是对的。后来,她看到电视上亲密的人互相搂抱着睡觉的时候,她理所当然地知道那只是电视上演的,健康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认识一直持续到她结婚以后,她用很长时间来克服相拥而眠的`两个人的“不健康”。她甚至会有一种羞愧的心理,她会认为这样的不健康是否会对人的身体有害?会不会让她和相拥而睡的这个人患上呼吸道的疾病?会不会影响到肺部的正常呼吸?她自己才知道,经历那种漫长的担忧和羞愧的心理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无法询问,怕别人笑话。不能言说,人家会认为她在讲笑话。
可悲的是,她所接受的课本知识和对众多文学书籍的阅读,都无法让她抹去母亲在她小时候给过她的所有“教诲”,这才是致命的根源。
根源由无数的小枝节组成,日积月累,自然而顽强地汲取着她心里的营养成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它密密麻麻的枝叶遮挡阳光,让她的内心世界永远处于阴暗。大树根部盘根错节,轻易不可拔除。
有一次,她和母亲并排走在人行道上,临近的汽车喇叭声让她下意识地揽住母亲的肩膀。在她的手揽住母亲的一瞬间,她明显地感觉到来自母亲身上的颤抖。与此同时,她的手因为突然的抖动而落下。她们之间从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陌生?在母亲不愿和她面对面呼吸的时候,或许更早?她们之间早已不再亲密了。只是她们从未要亲近,所以没有发觉。而如今的亲密,对她们彼此都是一种惊吓。
母亲的惊吓,来自于她对她突然如此的亲密。她的惊吓,是惊吓于自己竟然敢于去和她如此亲密。
她们都是被亲密惊吓了的两个人,而两个人的惊吓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此的南辕北辙。
她们是母亲和女儿,她们是这个世界上血脉相承的两个人,母亲给了她生命,她延续着母亲的生命,她们本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最不可能存在间隙最亲密无间的两个人。所以,她们承受的惊吓如此相同。
在承受惊吓的瞬间,她们同时看清了事实的本质。
血缘上最最亲密的两个人,成了这世上最亲近的陌生人。
她已经习惯不告诉母亲自己的喜怒哀乐,她在这个社会上遭遇了欺负受到了何种高人一等的礼遇,母亲都不知道,她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母亲的孩子,她的所有选择和生活的航向都不再和母亲有关。她以为这是和母亲最好的相处模式。她已经过了那个经受母亲冷嘲热讽的年龄。现实的种种,让她不想不愿也不需要再去母亲那儿接受“教诲”。
亲密的人有亲密的相处方式,陌生人有陌生人该有的礼节和规矩。是的,礼节和规矩。母亲最早教给她的,就是礼节和规矩,小到大人说话你不能插嘴,大到她成年以后,这些种种的礼节和规矩,让她们成了最亲近的陌生人。
有一次,她在书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你正在毁掉你的孩子》,文章大意:“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做听话懂事,不要在外面惹祸,别的孩子打你,是他不乖,但你不要做不乖的孩子。而这样的结果,会让孩子是非不分,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会因此而模糊,会在受了欺负该不该还手?是活该被打而成为一个乖孩子还是面临还手以后遭遇怎样的教育中纠结而对社会认识不清,这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这篇文章,她看了两遍。她想,如果在她小的时候,在母亲对她打击和嘲弄的时候,她能反驳或抵触的话,她会不会成为人们眼中不听话顶嘴的坏孩子?她的母亲会不会因此而更加恼怒,从而对她更加变本加厉的嘲讽?她不敢想。她知道时光倒退三十年的自己,没有这个勇气。
没有这个勇气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的知道。
她不能伤害年轻的已经没有丈夫的母亲,年轻的没有丈夫的母亲,过多地把人生的重担强加给了自己的女儿,而作为母亲并不自知。母亲把脱口而出的奚落和讥笑当作是催促女儿上进的鞭子,以为这是对女儿自尊心最强烈的鞭策,从而让女儿将来出人头地为她争光的愿望变成了事实。母亲用极端的畸形的方式教育着女儿成长。
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印证着母亲教育的成功,也促使着母亲朝着畸形和极端的方向越走越远。直到她和母亲之间最强烈的一次争吵的爆发。那是一个很小的起因。母亲在街上捡回了一张烂桌子,而有着轻微洁癖的她无论如何接受不了那肮脏的桌面和破损的桌角。当时,她们的生活已经好转,她有了正式工作,她和母亲两个人的薪水足够维持她们住进来的新房的贷款和日常生活。一张破旧的肮脏的桌子就那样摆在新房子的客厅里。她们之间爆发了她记事以来最大的一次争吵,所有恶毒的语言从她嘴里脱口而出。向来以伶牙俐齿著称的她第一次向母亲开战,几十年存积的不满像洪水般铺天盖地。
似乎是那一次,母亲意识到她的成长。任何一个家长,在意识到自己的子女真正成人以后,会不自觉地收敛和改变自己教育的风格。那张捡来的破旧的桌子,在凉台上搁置一月之后不翼而飞了。母亲开始用委婉平和的语言对接她的话,母亲学会了像敬老院里的那些老人一样,小心翼翼地看着她。
敬老院里的生活平和而安静。刚住进敬老院的前三天,她整晚整晚都睡不着。她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妻子刚结婚的时候被丈夫异常响亮的鼾声吵得睡不着,而后来丈夫出差时,妻子会因为听不到丈夫的鼾声而睡不着。她不知道她是不是也陷入这种“自然”的循环,患有轻度神经衰弱的她恼恨于自己不能沉浸于深度的睡眠,一丁点儿的声响就会把她从梦中惊醒。她曾经动过把处于闹市的房子卖了去清静的城郊买个小户型的念头,而住进敬老院以后,因为过于的安静反倒让她不习惯而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了。
空闲的时候,她试着和院里的老人们交谈,她喜欢坐在这棵老树下和他们说话。
天气依然很冷,毛线织的围巾一层又一层包裹着她的脖子,吹过一阵风,会让她全身发抖。看到她发抖的样子,老人们会笑起来,“囡呀,穿那么厚哟,还打摆子呢!”她会憨憨地抿笑,笑过后说:“是啊,我们那里的冬天都穿这么厚的。”有时候,老人们会问她的父母多大年纪?现在在哪里住?她都含糊着应对过去了。她无法告诉他们她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这是凭语言怎样都无法让外人知晓的,家里人终归是家里人,外人怎能知晓呢?
她就静静地坐在那棵老树下,仰起头看着天……
母亲的惊吓,来自于她对她突然如此的亲密。她的惊吓,是惊吓于自己竟然敢于去和她如此亲密。
她们都是被亲密惊吓了的两个人,而两个人的惊吓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此的南辕北辙。
她们是母亲和女儿,她们是这个世界上血脉相承的两个人,母亲给了她生命,她延续着母亲的生命,她们本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最不可能存在间隙最亲密无间的两个人。所以,她们承受的惊吓如此相同。
在承受惊吓的瞬间,她们同时看清了事实的本质。
血缘上最最亲密的两个人,成了这世上最亲近的陌生人。
她已经习惯不告诉母亲自己的喜怒哀乐,她在这个社会上遭遇了欺负受到了何种高人一等的礼遇,母亲都不知道,她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母亲的孩子,她的所有选择和生活的航向都不再和母亲有关。她以为这是和母亲最好的相处模式。她已经过了那个经受母亲冷嘲热讽的年龄。现实的种种,让她不想不愿也不需要再去母亲那儿接受“教诲”。
亲密的人有亲密的相处方式,陌生人有陌生人该有的礼节和规矩。是的,礼节和规矩。母亲最早教给她的,就是礼节和规矩,小到大人说话你不能插嘴,大到她成年以后,这些种种的礼节和规矩,让她们成了最亲近的陌生人。
有一次,她在书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你正在毁掉你的孩子》,文章大意:“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做听话懂事,不要在外面惹祸,别的孩子打你,是他不乖,但你不要做不乖的孩子。而这样的结果,会让孩子是非不分,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会因此而模糊,会在受了欺负该不该还手?是活该被打而成为一个乖孩子还是面临还手以后遭遇怎样的教育中纠结而对社会认识不清,这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这篇文章,她看了两遍。她想,如果在她小的时候,在母亲对她打击和嘲弄的时候,她能反驳或抵触的话,她会不会成为人们眼中不听话顶嘴的坏孩子?她的母亲会不会因此而更加恼怒,从而对她更加变本加厉的嘲讽?她不敢想。她知道时光倒退三十年的自己,没有这个勇气。
没有这个勇气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的知道。
她不能伤害年轻的已经没有丈夫的母亲,年轻的没有丈夫的母亲,过多地把人生的重担强加给了自己的女儿,而作为母亲并不自知。母亲把脱口而出的奚落和讥笑当作是催促女儿上进的鞭子,以为这是对女儿自尊心最强烈的鞭策,从而让女儿将来出人头地为她争光的愿望变成了事实。母亲用极端的畸形的方式教育着女儿成长。
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印证着母亲教育的成功,也促使着母亲朝着畸形和极端的方向越走越远。直到她和母亲之间最强烈的一次争吵的爆发。那是一个很小的起因。母亲在街上捡回了一张烂桌子,而有着轻微洁癖的她无论如何接受不了那肮脏的桌面和破损的桌角。当时,她们的生活已经好转,她有了正式工作,她和母亲两个人的薪水足够维持她们住进来的新房的贷款和日常生活。一张破旧的肮脏的桌子就那样摆在新房子的客厅里。她们之间爆发了她记事以来最大的一次争吵,所有恶毒的语言从她嘴里脱口而出。向来以伶牙俐齿著称的她第一次向母亲开战,几十年存积的不满像洪水般铺天盖地。
似乎是那一次,母亲意识到她的成长。任何一个家长,在意识到自己的子女真正成人以后,会不自觉地收敛和改变自己教育的风格。那张捡来的破旧的桌子,在凉台上搁置一月之后不翼而飞了。母亲开始用委婉平和的语言对接她的话,母亲学会了像敬老院里的那些老人一样,小心翼翼地看着她。
敬老院里的生活平和而安静。刚住进敬老院的前三天,她整晚整晚都睡不着。她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妻子刚结婚的时候被丈夫异常响亮的鼾声吵得睡不着,而后来丈夫出差时,妻子会因为听不到丈夫的鼾声而睡不着。她不知道她是不是也陷入这种“自然”的循环,患有轻度神经衰弱的她恼恨于自己不能沉浸于深度的睡眠,一丁点儿的声响就会把她从梦中惊醒。她曾经动过把处于闹市的房子卖了去清静的城郊买个小户型的念头,而住进敬老院以后,因为过于的安静反倒让她不习惯而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了。
空闲的时候,她试着和院里的老人们交谈,她喜欢坐在这棵老树下和他们说话。
天气依然很冷,毛线织的围巾一层又一层包裹着她的脖子,吹过一阵风,会让她全身发抖。看到她发抖的样子,老人们会笑起来,“囡呀,穿那么厚哟,还打摆子呢!”她会憨憨地抿笑,笑过后说:“是啊,我们那里的冬天都穿这么厚的。”有时候,老人们会问她的父母多大年纪?现在在哪里住?她都含糊着应对过去了。她无法告诉他们她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这是凭语言怎样都无法让外人知晓的,家里人终归是家里人,外人怎能知晓呢?
她就静静地坐在那棵老树下,仰起头看着天……
篇4:题画诗与题画文
题画诗与题画文
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之后,在画面上题诗,以收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唐代众多诗人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罗隐、韦庄等都有题画之作,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杜甫的题画咏物诗代表作是《画鹰》,诗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首诗把画中之鹰写得活而有神,你看它,仿佛挟风带霜而起,侧目而视,耸身而搏,宛如真鹰一样。只要把丝绳解掉,就可以展翅飞翔了。何时让这卓尔不群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这最后两句鲜明地点出了诗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全诗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致远雄心和嫉恶如仇的激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清人浦起龙给此诗以高度评价,不仅认为它具有巧妙的艺术技巧,而且表现了“乘风思奋之心,嫉恶如仇之志”,的确是很中肯的。
真正把诗题在画上,始于宋代文人画的崛起之时。以后历朝历代出现了大批诗家、画家,他们在绘画的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著名的有宋代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郑思肖的《画菊》,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徐文长的《题墨葡萄》,清代郑板桥的《题画竹》等。其中最受人推崇的是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所题的惠崇画,是一幅以早春景物为背景的春江鸭戏图,有地面景――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有江上景――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还有岸边景――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嫩芽的芦笋。就这幅画而言,只画出了画家在自然界所能看到的景色,而苏轼的这首题画诗,却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知”和要靠经验才能预言的河豚之“欲上”。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像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面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不再是无机的组合、静止的并列。全诗前三句实写了眼中所见,又以虚写作结,不仅丰富了画面,使其更加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且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余味无穷。如今,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早已失传,而苏轼的这首题画诗却成了独立的艺术品,成了众口传诵的名篇。
题画文出现的时间比题画诗要晚,主要成就在现代,产生了一批题画的散文佳作,朱自清是其中的大家。《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是朱自清题画文的代表之作。
作者在此文的第一段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横幅左角之景:斜着的绿色帘子,黄色的茶壶嘴似的软钩,石青色的双穗。“若小曳于轻风中”一句形象地写出了双穗微乱的形态,使静景变成了动景,给人以温暖惬意之感。接着描写横幅右方高悬的圆月,“淡淡的青光遍布纸上”写了月光的柔和,“一张睡美人的脸”突现了圆月的明净、洁白。然后作者集中力量,浓墨重彩地描绘画面的主体部分:在月光的映照下,一支交缠的海棠花从帘子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五丛花上下错落,姿态各异,有的.分散,有的聚集,朵朵玲珑秀美。在对海棠花作了总的勾勒以后,作者又对它的叶、花和枝进行具体描写:嫩绿的叶“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写了叶的葱翠鲜嫩;盛开的红花“红艳欲流”,写了花的鲜丽色彩;衬托在葱绿之中的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写了花蕊光彩夺目的妖娆之态;倚而腾挪的花枝“如少女的一只臂膊”,写了花枝的姿态优美。最后,作者把目光对准了枝头上歇着的一对黑色的八哥,淡淡几笔,就把一只小鸟睡前的神情和另一只小鸟酣睡的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以“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结尾,写得趣味横生,韵味深长。此段不及400字,却以细腻的笔触,准确的语言,生动真切地描绘了一张小小的横幅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追求纯净、柔软与平和的美好愿望。
苏轼在题王维《蓝关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好的画每每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意,好的诗也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诗与画应当做到两相映衬、珠联璧合。题画诗如此,题画文也不例外。
篇5:文诗的名言
文诗的名言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母音越洋
病榻中接母慈自美来电,谓念儿太甚,一如儿之念母。话毕,悲喜成韵,正向为母念儿,反向儿念母。
(正向)
星夜半参风动帆,
几船寒露漂苍岩。
宁思忽现容慈蔼,
静绪倾翻味苦咸。
萍远泛流追伟岸,
泪横垂染湿青衫。
龄长伴日儿痴母,
母作难为孰圣凡。
(反向)
凡圣孰为难作母,
母痴儿日伴长龄。
衫青湿染垂横泪,
岸伟追流泛远萍。
咸苦味翻倾绪静,
蔼慈容现忽思宁。
岩苍漂露寒船几,
帆动风参半夜星。
注:
1. 漂:漂白,仄声。 ----梁小萍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与昔日《澳洲新报》同仁挚友晚聚
(正向)
天风散彩叠空明,
阔步同跨溯远征。
眠石卧云游浩淼,
舞蜂旋蝶醉新晴。
妍峰秀日餐丰色,
碧水潺流嚼落英。
翩鸟逝踪谁忆旧,
牵魂梦逐半吟清。
(反向)
清吟半逐梦魂牵,
旧忆谁踪逝鸟翩。
英落嚼流潺水碧,
色丰餐日秀峰妍。
晴新醉蝶旋蜂舞,
淼浩游云卧石眠。
征远溯跨同步阔,
明空叠彩散风天。 ----梁小萍
●字诗
月缺月圆月高悬,
月暗月明月似盘。
月亏月盈月有信,
月清月淡月中天。
同头同心诗
独守一方土,
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
独享一朝闲。
回文诗
(其一)
四时花影上窗纱,
影上窗纱笼晚霞。
纱笼晚霞烟照暖,
霞烟照暖四时花。
回文诗
(其二)
石山染痕苔青青,
绿水春荫柳啼莺。
池荷生叶红莲碧,
溪流泛舟轻拂风。
注:顺着读,倒着读,都可。
风拂轻舟泛流溪,
碧莲红叶生荷池。
莺啼柳荫春水绿,
青青苔痕染山石。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回文诗) ----苏轼《记梦》
●我将一而再、再而三的死去,从而了解生是无穷无尽的'。 ----泰戈尔《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归思
(正向)
安得不归思似流,
月明常忆浅沙洲。
漫漫水映虚青稻,
切切蛩吟抚壮牛。
寒露避花滋广野,
绿松惊鹤钓新钩。1
观涛此日今非昨,
共处天潮慰语鸥。
(反向)
鸥语慰潮天处共,
昨非今日此涛观。
钩新钓鹤惊松绿,
野广滋花避露寒。
牛壮抚吟蛩切切,
稻青虚映水漫漫。
洲沙浅忆常明月,
流似思归不得安。
注:
1. 新钩:新月。 ----梁小萍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获前辈苗子郁风书赠《陌上花》及读后感怀1
(正向)
陌上飞花动婉情,2
烟尘半纪逐空明。3
迹留艺海痴云逸,4
英落凄风听雨惊。5
奕奕文诗凝喜怒,
缓缓韵律伴枯荣。6
碧萝绿泛幽春梦,7
夕照萍踪抚晚晴。8
(反向)
晴晚抚踪萍照夕,
梦春幽泛绿萝碧。
荣枯伴律韵缓缓,
怒喜凝诗文奕奕。
惊雨听风凄落英,
逸云痴海艺留迹。
明空逐纪半尘烟,
情婉动花飞上陌。 ----梁小萍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教授诸生书法大字并感念其一路相随相助
(正向)
茫茫雪野走惊风,1
管问参天裂碧穹。
荒涌大川三叠韵,2
岭延晴际一飞鸿。3
芳华共岁英挥武,
暖日同心壮振雄。
狂放並缓舒慢节,
长情作墨饮长虹。
(反向)
虹长饮墨作情长,
节慢舒缓並放狂。
雄振壮心同日暖,
武挥英岁共华芳。
鸿飞一际晴延岭,
韵叠三川大涌荒。
穹碧裂天参问管,
风惊走野雪茫茫。
注:
1. “茫茫雪野”形容宣纸之洁白;“走惊风” 形容行笔之疾速。
2. 形容书写大字之韵律和气势
3. 飞鸿:书写时大笔之飞舞。 ----梁小萍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梦在韶年
(正向)
韶年一志揽青天,
愿驾长风枕石眠。
邀月共吟歌斗北,
挟云同醉把牛牵。
箫横岳岭雄挥管,
韵寄芝兰翠写笺。
消散夜多秋露冷,
宵檠映梦舞翩翩。
(反向)
翩翩舞梦映檠宵,
冷露秋多夜散消。
笺写翠兰芝寄韵,
管挥雄岭岳横箫。
牵牛把醉同云挟,
北斗歌吟共月邀。
眠石枕风长驾愿,
天青揽志一年韶。 ----梁小萍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梦在暮年
(正向)
朝恋春兰餐坠露,
夕欢秋菊佩柔鬟。
飘衣彩动扬宽带,
舞鬓繁辉映素颜。
娆柳碧萦烟淡淡,
逸流清咏水潺潺。
箫悠伴杖随风步,
傲寄云高梦远山。
(反向)
山远梦高云寄傲,
步风随杖策悠箫。
潺潺水咏清流逸,
淡淡烟萦碧柳娆。
颜素映辉繁鬓舞,
带宽扬动彩衣飘。
鬟柔佩菊秋欢夕,
露坠餐兰春恋朝。 ----梁小萍
●我眼前什么也看不见,我不知道你所走的道路在哪儿! ----泰戈尔《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教授生公( 梁羽生)
书写大字並感发其它
(正向)
星流野牧伴潜龙,1, 2
逸放毫端注趣浓。
鸣镝逝云风漫际,3
絮烟瀰漠塞传烽。4
京华斗虎征新域,5
草莽游蛇蛰岭冬。6
灵剑舞旗辉幻变,7
惊雷挟侠逐萍踪。8
(反向)9
踪萍逐侠挟雷惊,
变幻辉旗舞剑灵。
冬岭蛰蛇游莽草,
域新征虎斗华京。
烽传塞漠瀰烟絮,
际漫风云逝镝鸣。
浓趣注端毫放逸,
龙潜伴牧野流星。
注:
诗中八句分别嵌了梁羽生八部武侠小说书名或部份书名。其中
1.“潜龙”暗指从书坛上隐退的梁羽生,同时指其武侠小说《飞凤潜龙》。
...... ----梁小萍
●清波荡桨把君邀,
碧水停舟泊岸桥。
明月思乡心逸梦,
莹珠滚落雨荷摇。
回读:
摇荷雨落滚珠莹,
梦逸心乡思月明。
桥岸泊舟停水碧,
邀君把桨荡波清。
荷塘掩翠露凝香,
月上初逢流水长。
坡草留萤思若梦,
和风入夜伫环廊。
回读:
廊环伫夜入风和,
梦若思萤留草坡。
长水流逢初上月,
香凝露翠掩塘荷。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新南威尔斯州议会大厦订购作品《虹》竣工感懐
(正向)
谁晓昔时来策马,
远天跨堑闯西洋。
追风楚奏幽玄曲,1
举盏庄吟显赫章。2
枝叠翠茵含滴露,
路归晴约赴晞阳。
辞新醉舞虹飞宇,3
梦锁幽帘挂月霜。4
(反向) ----梁小萍
●梁小萍 澳洲书法家
七律回文诗
梦在童年
(正向)
晴晚绛霞栖碧穹,
梦回南逐复雏童。
迎逢喜柳迷新岁,
检点斜阳醉远鸿。
清岸海沙留印足,
静园花荫蔽鸣虫。
惊看一路嚣尘旅,
险曲曾添几大风。
(反向)
风大几添曾曲险,
旅尘嚣路一看惊。
虫鸣蔽荫花园静,
足印留沙海岸清。
鸿远醉阳斜点检,
岁新迷柳喜逢迎。
童雏复逐南回梦,
穹碧栖霞绛晚晴。 ----梁小萍
【文虬的诗(集锦5篇)】相关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及阅读训练2022-05-3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PPT课件5介绍2022-12-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赏析2022-05-2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考点2022-05-18
《紫藤萝瀑布》读书心得体会2023-11-1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鉴赏及阅读练习2023-05-27
优美散文落叶的香气2023-06-24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作文600字2023-01-0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22023-08-04
小学一年级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选教材教案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