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木匠先进事迹范文

时间:2022-12-03 08:06:1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林业木匠先进事迹范文(共20篇)由网友“已经不爱你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林业木匠先进事迹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业木匠先进事迹范文

篇1:林业工作者先进事迹:十年如一日

在XX年秦皇岛“4.12”森林火灾扑救中,创造了无一人员伤亡、损失减到最低、重点目标绝对安全的国内森林大火扑救史上的新战绩。从他接到火灾报告到林火完全扑灭经过了整整7个昼夜,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果断处置,虽然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几度陷入危险,但坚持在一线扑救,展现了一名普通党员和林业工作者对党的一片忠诚。

“有火必到现场、大火亲自指挥”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火情处置原则。他率先垂范、身先士卒,鼓舞了火场每一位参与的干部群众,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全市森林资源安全。关键时刻,向扑火指挥部领导们毛遂自荐,协助制订扑救方案。在扑灭4.12森林火灾后,他没有骄傲自满,片刻放松,而是深刻自省:“作为一个林业局的人,连这点树都保护不住,我觉得是一种失职。“

在森林防火工程招标工作中,面对某些商家提出的高额回扣,他一律严词拒绝;在处理盗伐林木的违法人员时,他不顾领导说情和嫌疑人的金钱诱惑,秉公办案;在打击倒卖野生鸟类行业时,面对暴力恐吓、利益诱惑,他寸步不让,使秦皇岛野生鸟类市场彻底绝迹。

这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危难之下勇担当,大爱无言挺脊梁。谱写了基层干部最美的篇章。

篇2:林业工作个人先进事迹

林业工作个人先进事迹

林业工作个人先进事迹

美香同志倡导的“护笋养竹”观念已收效明显,××年全村毛竹山共增新竹多万根,平均每亩增竹根,其中胸径厘米以上的新竹每亩增加根,而往年亩增新竹不到根,而且大部分是小竹、病竹。经行家测算,今年“护笋养竹”使全村竹山亩增经济效益元。

竹山的`经济效益上去了,村民口袋鼓了不少,但是毛竹的资源效益还未能充分显现出来,原因就是竹山上没有机耕路,村民砍伐工资和运输成本过高。黄美香又坐不住了,按照镇里的竹业开发思路,她果断在村两委会上提出,要想中阳竹山开发真正实现“破题”,必须下大力气开挖简易机耕路。为此,她积极和村主任商量,联手发动家农户,自筹资金万多元,到邵武找来钩机,风风火火在马安毛竹山上新开一条长达公里的机耕路。在村主任和她的带领下,中阳村民又自发掀起一股开挖机耕路热潮。截止目前,全村已新开毛竹机耕路条公里。小公路的开通,使往年群众肩挑背驼毛竹的历史成为过去,生产毛竹的运输成本大为降低,让群众直接看到了竹山的希望。可以说,现在中阳村哪儿有竹山,哪儿就有机耕路。在永乐,一个小小山村有这么多条机耕路,还是为数不多的。

虽然是村里的女干部,可黄美香分管的事情却很多,有调解、教育、卫生、农业等等。但不管是哪样工作,她都兢兢业业做好,忘我奉献,出色完成了镇里和村里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一致肯定。她还在农业生产上热心帮助群众,在资金和技术上全力支持尚未脱贫的困难户。只要是群众在发展生产上遇到资金周转不济,她都主动扶持,几年来,已扶持徐立和、徐桂亮、邵庆田等多家贫困户用于发展种、养殖业资金达万多元,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永华市妇联

×年月日

篇3: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先进事迹

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先进事迹

**,中共党员,1961年7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1984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先后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干部学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林业治沙管理站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现任***市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

多年来,该同志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常年坚持在治沙造林生产第一线,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勤奋工作,勇于探索,不怕艰苦,密切联系群众,在科研和生产中取得显著成就。1986年12月至1992年6月,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主持完成了“油松落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油松疱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毒绳防治松毛虫技术的研究”等主要科研课题,课题紧密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在旺业甸林区进行了6年的观察、试验和研究,对影响发病的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林内湿度,摸索出了科学简便、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办法,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项研究中还发现了国内一个新的病源菌种类,在国际上该菌寄生在油松上也是新纪录。为我国林木病害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丰富了森林病理学和真菌学内容,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研究于199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叁等奖。该项技术目前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1993年―1995年该同志发现林区农民缺土地、缺技术,大量的'林业副产物白白浪费,生活水平又相当低的特点,在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自动请求到宁城县黑里河林区的四道沟乡搞食用菌培育技术推广,两年下乡300余天,深入村庄和农户,向农民讲解食用菌培育技术,现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培育滑子菇20余万盘,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余万元,提高人均收入300余元,到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创收的一个主要产业。

1995年以后在***市林业局治沙管理站工作期间,主抓全市封山(沙)育林育草、巴林右旗巴彦尔灯防沙治沙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林业局治沙扶贫达小康翁牛特旗玉田皋试验示范区工作。

在封山(沙)育林工作中制定了《全市封山(沙)育林规划》,建立了档案,健全了管理制度,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自治区封山(沙)育林单项奖。在主抓巴彦尔灯防沙治沙改革试验区工作时,项目区境内有4万余亩高大流动沙丘,由于丘体高大,流动性强,多次治理多次失败,飞播种子根本不能存活,前挡后拉收效甚微,前挡树苗被沙埋死,后拉的树苗被连根拔出,是试验区工作的难点。面对困难和失败他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创造性的发明了“利用植物活沙障治理高大流动沙丘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具有再生能力的黄柳、踏郎采取截干、深埋、踏实等技术促使沙障材料成活,当年治理当年固定沙地,二年后可采种、采条。用四个春秋的时间将巴彦尔灯项目区境内4万余亩高大流动沙丘变成了踏郎、黄柳的采种采条基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不足5%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使沙区人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看到了绿色的未来。由于该同志的不懈努力,使该项目区工作由全市老大难变成科技含量最高,治理效果最好,治理速度最快的项目区。XX年该项工程被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列为西北五省区防沙治沙及沙源治理现场会的首选参观点,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该同志主持“国家林业局治沙扶贫达小康翁牛特旗玉田皋试验示范区”的工作。项目区地处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境内流动半固定沙地面积占全乡总土地面积的65%,冬春两季黄沙滚滚吞噬着农田和牧场,威胁着村庄和农牧民的生活,“沙子打脸,土进碗,路上行人难睁眼”是这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同志接受任务后,一头就扎进了滚滚的黄沙中,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搞总体规划,亲自组织施工,每年春季造林完成时肤色与土色相同,脸与沙地同样粗糙。五年时间完成封沙育林10.5万亩,营造防风固沙林2万余亩,营造沙地樟子松0.1万亩,栽植各类果树2.3万余株,开发沙地稻田0.2万亩,埋设草方格沙障3万余亩,建日光温室大棚206处,从根本上控制了该地区的风沙危害,改变了农牧民生存环境,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前该项目区已成为科尔沁沙地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篇4:木匠经典抒情散文

木匠经典抒情散文

爷爷亲口讲述他年轻的时候串街走巷,背着小木箱给人家做家具的一幕幕,如今他那双粗糙的手,依旧停不下来,他说木匠,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掌握它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整天呆在其他村庄的人家里面,拉开锯子,攥紧凿子,抡起斧头,一下一下敲打木头的声音,在很久以前的村庄最为悦耳动听。那张四十几年前学习木工打制的的第一件作品,保留至今的一张小板凳,亦如忠实的老朋友陪伴在爷爷身边,在这悠长的岁月里,静静地听爷爷讲述他木匠多年手艺人生的沉沉浮浮。

在不算富裕的县城里,它的周围坐落着一个李山村,这个村里大多数姓李,姓陈的是独户,听爷爷说,是祖父从陈家坪上迁移到这里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总是用一把木锯给我做出很多小玩意,让我在同龄人的孩子面前,着实的炫耀一把。今日我在小爸爸的空间里,看到了小爸爸为爷爷录的摄影带,他的那把木锯还是那么耀眼,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爷爷给我做小木剑的情景。

听奶奶说,爷爷年轻的时候,木匠的活能挣钱,家里孩子多,就跟随别人出去干木匠的活,那时候一天的工价是一块五毛钱,在那个时候工价已经算是很高了,可以补贴家用。爷爷早上出去的时候带点干粮,就跟随那些手艺人出去了,那时候他是给人帮工,总是跟在人屁股后边学着一切。在闲聊的时候他问老师傅,给人上房梁的尺寸,那时候技术是保留的,老师傅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了。爷爷没有灰心,他总结着一些口诀,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那些老一辈的口诀,一次一次的验证了。

从爸爸的.口中得知,爷爷干木匠三十多年了,他只有一个徒弟,那时候他们俩走街串巷,给别人干活,挣那几块钱补贴家用,出门一般都是几月不回家。父亲看爷爷太累,就退了学堂,爷爷让他跟他一起干活。父亲看辛苦就做起了放羊娃,而放羊的日子对一个二年级毕业的他,感觉放羊的日子枯燥,就在思考下跟爷爷做起了木匠,从此家里多了一个木匠,而今天父亲在爷爷那继承来的手艺,养活着我们家的七口人。随着我们的长大,父亲也像年轻的爷爷开始出门很久不回家,那片周围的村落的房子,都有爷爷和父亲的一砖一瓦。如今父亲不在像爷爷只是个木匠,他现在用现代化机器给人修平房,板房,楼房。

如今,每次回家,爷爷那满脸皱痕的脸,让人看了心疼。弯弓着那曲折的腰,手里拿着他多年的家伙,开着一个木板,组建一个个木板凳,奶奶站在他身边,给爷爷想要的工具,一脸的慈祥,我总是悄悄的接过奶奶手里木锯,对着奶奶做一个不要说话的手势,将木锯递给爷爷,爷爷接过我手里的木具,露着他因抽烟而满口掉落牙齿的嘴巴,“军娃回来了啊,看爷爷给你新作的小板凳怎么样?”说是让我看,其实他丢弃手里的东西,奶奶领着我的行李就进了家门……

如今在这远方,在这录影代里,我看到爷爷和父亲拉木锯的样子,想起儿时的我跟着爷爷一起拉大锯的的情景,让我不经想念如今的爷爷。

篇5:小小木匠

一、游戏活动背景:

我园地处农村,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整合周围环境,创造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是本园游戏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我班选择了以木块为主题材料的游戏研究。一年多来,游戏材料从刚开始单一的木条、木块逐步发展到现在各种大小、厚薄、形状各异的木制材料,如木桩、树枝等。这些材料虽然比较粗糙、原始,色彩也不鲜艳,但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还原性、耐玩性。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无拘无束,动手动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玩的水平也从简单的敲敲打打发展到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复杂的建构和组合。幼儿在与材料充分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丰富的造型经验和乐趣,还融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环境准备:

将区角设置在专用木工活动区,那里有木制的小房屋、凉亭,有浓厚的游戏氛围。同时,将幼儿前期的部分游戏成果及新产生的游戏内容的前期准备以展台、展板的形式呈现,以创造利于幼儿进入游戏的环境。

三、具本目标内容:

观察重点

1.幼儿用敲打、拼装的方法制作家具。

2.让幼儿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木板、头、    钉子、木块积木、工具、房屋积木

幼儿用头敲打的方法进行家具制作

幼儿能否在遇到困难时主动与同伴商量协作。

拼图

幼儿能自主地用各种图形按自己的意愿用螺丝进行拼图,体验成功的快乐。

几何图形木片、螺丝、螺帽、扳手

1.幼儿选择图形拼。

2.用螺丝、螺冒固定。

幼儿能否拼插出与别人不同的物品。

建构

幼儿在共同商量下,用木桩及一些辅助材料建构房屋、城堡等建筑物。

木桩,木条,树枝

用木桩及木条进行搭建房屋等建筑物。

幼儿能否共同商量进行城市规划,能否利用木桩的不同高度进行建构。

木桩装饰

幼儿能用木桩和废旧材料 进行简单的脸谱表现。

木桩、即时贴、蜡光纸、毛线、剪刀、双面胶等

1.确定装饰形象。

2.剪贴

3.在木桩上组合粘贴。

幼儿能否装饰出人种的主要特征。

板画

1.幼儿能用小木片有规律地装饰版面。

2.能用树技、木桩等材料制作板画。

木胶、小木块、夹板若干块,木桩及一些装饰材料。

1.幼儿装饰版面。

2.选取材料,制作板画

幼儿能否按自己意愿创造性地完成板画内容,注意版画的合理构图。

四、活动组织指导:

1.请小朋友说说今天的新玩法;

2.幼儿各自进入自己选择的区域进行游戏。

观察重点:

① 幼儿在新游戏中碰到的难题是什么?该如何引导与解决?

② 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如何?

3.评价总结:

① 请幼儿介绍游戏情况及提出碰到的困难;

② 幼儿间的相互评价;

③ 提出下次游戏的.设想。

游戏反思:

木工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们的生活中木工制品无处不在,简单实用的家具,精雕细琢的艺术观赏品,都是人们创造性智慧的结晶,木工制品的加工过程是一个动手动脑的综合过程。我园身处农村集镇,幼儿不仅无时无刻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木制品,还能看到木制品的加工过程,他们对工人的锯、刨、凿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幼儿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我班开设木工游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刚开始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些零碎的木块、木条。他们敲敲打打,说这是板凳、那是桌子。看着孩子们这么喜欢玩木工,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及时请木匠师傅设计了一些较规范的桌面、凳脚。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在敲打时很难将桌面与凳脚固定。因而我们又将这些木块的背面凿出凹面。这样尝试下来,幼儿每到游戏时间,就拿起头敲敲打打,制作了一些方形的桌凳,孩子们又提出在家具店看见过椭圆形和圆形的餐桌,我们又增添了相关的材料。在材料的逐渐发展和丰富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提出新的玩法。我们根据幼儿的要求,逐渐增添了动物拼图、树枝、木桩、镜框画等材料及锯子、扳手、拧子等工具,使小木工的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孩子们也百玩不厌,乐此不疲地置身于游戏中。在游戏中我们认真观察幼儿,更加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存在问题。文文是我班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孩子,经常做小组长,在一次游戏中,他需要孩子们锯下的小木片,就走到锯木片的一组说:“喂,你们快一些锯,我要用的。”俨然一副老大的样子,孩子们就说:你又不是老师,便不再理睬他,文文一下火了,就把装木片的箩筐整个朝天一洒,扔得到处都是。在游戏中我发现沈凯文虽然是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孩子,但他个性太强,缺乏与同伴沟通、合作的能力,我想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细心观察,更有利于在以后的游戏中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这里我要提出来的是可能大家觉得木桩、木块这些材料的颜色灰暗,形状粗糙、原始,但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还原性、耐玩性,孩子们在玩时无拘无束,不必担心会损坏材料,符合了幼儿好动,控制能力差的天性。

本次活动中,在游戏的开始时,我们尊重幼儿的意愿,按照他们提出的想法,开展游戏,幼儿也能够自主分配,自由进入喜欢的区域游戏。在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独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如在做镜框画的时候,小朋友发现原先一直提供的取木胶的工具没有了,怎么办呢?他们就想到利用提供的材料:小树枝代替;还有小朋友用夹板做的小鸡、路标等要固定在马路边、池塘里,原先给小朋友提供的是橡皮泥,今天小朋友想到了用树桩的天然裂缝固定,这样又牢固,又和建筑的材料浑然一体。其次,我发现孩子们的评价能力也提高了,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对设计师搭建的城市提出合理建议,如他们提出飞机场没有跑道,马路上太挤要架一座红绿灯等。在整个游戏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玩着,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开心。

这里有一点要提出来的就是锯子,他对孩子掌握技能要求较高,不是每个幼儿都能玩得好,刚开始我们投放的是小锯子,请木匠师傅专门做了指导,能力强的幼儿玩过一段时间,会锯后觉得小锯子容易断,提出要换大锯子,我们满足了他们要求,并请师傅做了专门的指导,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使用锯子的危险性。但我想,到大班以后,孩子经常玩这个游戏,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游戏开展到现在,在老师的特别关注下,没有发生过意外。今天的游戏中会使用锯子的幼儿去别的区域玩了,而有两个不太会的幼儿都兴致勃勃地玩起了锯子,虽然不大会玩,但他们兴趣很高,到游戏结束时,还满头大汗地在锯。我有一份担心,也特别关注,但看到他们这么认真,从开始的笨拙到后来的有些熟练,锯下了一小块木头高兴的样子,我也放心下了,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兴趣是学习的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篇6:木匠和画师

古时候,印度有一位木匠,非常聪明。他用木头做了一个少女,栩栩如生,能够走动,也能招待客人,就是不会说话。

木匠听说有个画师很有本事,有意和他比一比手艺,就特地的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请画师来做客。席间,木匠让少女来招待他,一会儿斟酒,一会儿夹菜。画师吃的很惬意,酒也喝了不少,有些忘形,就用手去拉少女。谁料这一拉,画师立刻觉得不对头、少女的手邦邦硬,冰冰凉。他对少女仔仔细细的端详了半天,才恍然大悟。顿时,他脸涨得通红,心中好不惭愧。当天晚上,木匠留画师在自己家里过夜。

第二天早晨,木匠来唤画师吃饭,怎么敲门也敲不开,叫门也没有人应。木匠扒着门缝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画师吊死在房梁上了。他急忙踢开房门冲进去,举起刀子就去砍那绳子。只听得“噗”的一声,刀子竟砍到墙壁上。这时,画师笑眯眯的从床底下爬出来。木匠再朝墙上一看,才看清楚墙上原来是一幅画。

山东菏泽单县单县杨楼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单县杨楼镇姜晨

篇7:严木匠美文

严木匠美文

严木匠是15岁那年跟着师父来到小镇的。

师父的手艺当年在闽西北一带颇有名气,因此收徒也极为挑剔。那年,父亲带他去拜师学艺,师父问他,你想学大木还是学小木?严木匠说,大木小木都学。师父笑道,好大的口气!

小镇人都知道,大凡木匠,分为大木和小木两大技艺:大木指的是建房,这类活较粗糙,花工耗时长,须知总体设计;小木指的是打家具,这类活要细腻,精雕细琢,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多数木匠要么做大木,要么做小木。大木小木都会的不多,这就是所谓的“术业有专攻”。

师父说,我出个谜,你要能猜着我就收你,猜不着就另请高明。见严木匠点头,师父就说,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转轮王,要是射出一条线,天下邪魔不敢挡。严木匠思索片刻,便指着师父手里的墨斗说是它。师父哈哈大笑,对严木匠的父亲说,这孩子机灵,我收下了。

都说三年学徒三年帮工,严木匠却跟着师父整整学了九年。头三年,严木匠学使锯。师父告诉他,千斧头,万把凿,抵不上锯子窸窸窣。三年下来,严木匠能用锯锯出花来。后三年,师父才教他使斧刨钻凿,备材下料。师父常说,你要想建房,心里首先要有一座房;你要想打家具,脑袋里就要有家具的样子。师父将毕生技艺悉心传授,九年下来,严木匠锯、刨、凿、雕样样精通,不仅学会建房上梁的大木技艺,也向师父学会了一手精雕细琢的小木工艺。

在严木匠25岁时,师父驾鹤西去,临终前把女儿托付给了他。师父走后,严木匠在小镇就成了首屈一指的.巧匠,名声极响,无人能及。

那年,严木匠领着数十名木匠为镇上大户杨鹤亭建烽火大宅。99间房上厅下廊,斗大的顶梁柱就竖起了99根,且丝毫不差楔人梁榫,严丝合缝,令小镇人赞叹不已。

半年下来,大宅建好,巍峨壮观。屋顶雕梁画栋,窗户镌花刻鸟。万字格屏风,鹤鹿同春的美人靠……每一处都精美无比。再加上严木匠用上等红木为王家打制的太师椅、龙头案、栖凤床、八仙桌、五斗橱、梳妆台等,一件件家什精致灵巧,看到的人都会啧啧称奇。

日月如梭,一转眼,严木匠年近古稀。他徒弟众多,声名显赫,走到哪里人们都毕恭毕敬尊称他“严爷”。一年秋,镇西王寡妇寻上门来,请严木匠建房。经不住王寡妇的恳求,严木匠答应了下来。他心想,帮她建完房就收身,也好含饴弄孙,安度晚年。

别看严木匠年近古稀,但身子依旧硬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晚上,严木匠还爱喝上两口小酒。他有个癖好,就是爱用熏过的鸡胗下酒。王寡妇知寒知暖,杀了鸡,总给严木匠留着。

可王寡妇那小儿不懂事,总在碗里跟严木匠抢,让严木匠的酒喝得很不是滋味。后来,王寡妇再杀鸡,严木匠就没见酒桌上有鸡胗了。严木匠想,王寡妇是留给自己的小儿吃了。没有也罢,顶多就不喝那两口小酒了。想归想,严木匠嘴上是不会说的。等王寡妇再温出酒来,严木匠就不喝了,这让王寡妇十分忐忑不安。

不出俩月,房建好了,只等次日正梁一上,就万事大吉。这天晚上,严木匠起来小解,路过灶房时,突然闻到一股久违的香味。从虚掩的门缝探头一瞧,见王寡妇正捧着个篾盘在熏制鸡胗。严木匠不吭声,悄悄退出来。

第二天摆安梁酒,严木匠没看到王寡妇拿出鸡胗给他下酒,心里就有了怨气,不免有些气恼。自己在小镇几十年,哪天不受人尊敬,想不到竟让一个寡妇刻薄,真是岂有此理!

竖梁时,脑袋一闪念,便指挥帮工将大梁头上脚下竖了起来。当然外行人是看不出什么端倪的。那粱是严木匠一手刨出,两头粗细一模一样,除了他自己,谁能知道哪头是根哪头是尾呢?这可是竖梁的大忌,顶梁柱是绝不能本末倒置的,按小镇人的说法,这样必给主人带来血光之灾。

正梁竖好,工事完毕,严木匠结算完工钱返家。走到半路,总觉得有股浓浓的熏香味从自己的背囊里散发出来。他好奇地打开背囊,顿时就傻了眼:背囊里多了一包熏制的鸡胗,个个金黄,香气扑鼻。严木匠才知道自己错怪王寡妇了,原来她是怕小儿在饭桌上和自己争吃,故平日里将鸡胗收起来熏制好,今天悄悄塞他包里了。

严木匠回身就往王寡妇家跑。进了门,他见帮工们还在喝上梁酒,便呼喊众人赶紧将正梁放倒,再竖起。然后,挥起鲁班斧割破手指,指天说道,祖师爷在上,严木匠愿挨此斧,一切罪孽由老朽承担,保佑王寡妇一家平安吉祥,世代永昌。说完,将工钱悉数还给王寡妇,头也不回地走了。

篇8:木匠叙事散文

木匠叙事散文

升学无望,回到家里,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接受一个严酷的现实了,那就是扎扎实实地做一个真正的农民。可是我一时还适应不了农田里的生活。锄地的时候,经常是草没有除掉,庄稼倒了一片,气得年长我一岁,但已务农好几年的三哥火冒三丈。许多时候,他会用一种非常鄙夷的口气,把我糟踏得一无是处。

有时候我是真想帮他的忙,却往往帮了倒忙。有一天早晨,三哥在地里摘了几袋子青椒、洋柿子(西红柿),结结实实地封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准备去七十里路外的枣庄市里去卖。为了赶早,他天没有亮就下地了,等我起来的时候,他已经将车子停在了家门口,回到院子里收拾了杆秤和挎包等准备出发。我见车子停在门口,有点好奇,也想尝试着自己是不是可以驾驭得了,不曾想,我刚一把后车座下的“腿撑子”踢开,还没有扶稳车把,那一辆后座上装满了青椒和洋柿子的“大金鹿”自行车,就义无反顾地向后仰翻过去了。我连一点反应的能力都没有。想把车子扶起来,可是我费了好大的劲,怎么也扶不起来。提着秤和挎包出来的三哥见状,几乎就要崩溃了。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把将我推开,一个人把那仰面倒地的车子扶了起来。他正了正车把,晃了晃后车座上的筐子,一个人推着车子往村头的路上走去。我凄然地在那里,满脸羞愧地看着三哥推着车子上了村头的公路,晃晃悠悠地走远了。

大哥和二哥此时都已成家单过,姐姐也出嫁了,三哥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我的突然下学,不仅我自己还没有适应,母亲和三哥也还没有习惯过来。在家里和三哥干了一阵子农活之后,经常因为自己的笨拙和不得要领和三哥发生矛盾。母亲见我不是下地干活的料,就和大哥二哥商量着,想让我学一门手艺,也不枉上了这么多年的学。

这时,伯父家的堂哥张继连,刚从沟西的表叔那里学成木匠归来,正愁着没有一个帮手呢。似乎是顺理成章,我做了继连哥的第一个徒弟。继连哥比我也大不了几岁,他基本上没有上过学,先是练过武术,后来脑子灵活的他又跟着沟西的表叔学了两年木匠,听说在沟西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还没有等到三年出徒,就自己回家单干了。

别看继连哥没有多少文化,但懂得的礼数却不少,想必也是在沟西的木匠表叔那里学来的吧。他说,学艺不如偷艺。意思是说,不能光等着师傅来教你,你自己要有眼神头,要自己在心里偷偷地记,慢慢地琢磨。除了眼神头好,手脚勤快之外,还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学到手艺。起初的那些天,我由于受不了这些苦,曾经想打退堂鼓。母亲告诉我说,家里供你上了这么多年学,你又干不了地里的活,不学一门手艺,将来自己怎么支家过日子?再说,这点苦你都受不了,将来还能做什么!

我硬着头皮跟着继连哥学木匠的时候,也正是继连哥的木匠手艺处在实验和摸索阶段的时候。后来,三叔家的堂弟栓也加入进来,我们两个把伯父家南墙根堆放的一堆木头划线、锯开,然后在继连哥的指挥下,尝试着做成大小不一的椅子、柜子等家具。等到继连哥的手艺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便去杀了伯父家的一棵洋槐树,做成结婚用的五斗橱、八仙桌等,拿到了集市上去卖。

应该承认,继连哥是一个木匠的天才。他不认识几个字,但买回来的家具图纸和样式,他都能基本上模仿出来。很快,我们做的家具由于样式新颖,油漆独特,在集市的家具摊上成了抢手货。有时,还会有一些外庄上的亲戚和熟人什么的,请我们到家里去打制家具。起初,继连哥带着我和堂弟栓,到人家里一干就是好几天。

后来,活越来越多,继连哥的名声也越传越远,就有慕名的学徒托了各种关系找到伯父家里来,继连哥徒弟也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记得吃饭时可以坐满一个桌子。后来的徒弟多了,刚收进来的,继连哥就让我先带着,教一些规矩和基本的入门手艺。后来,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让我独自带着一帮子人马,去人家里把一单子活干完,等到快要结束了,他才过来看一看,收了工钱走人。

除了接受邀请去外地做活之外,有相当多的时间,继连哥会把众多的徒弟放在家里干活。那个时候的家里家外,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家具加工厂,锯声隆隆,刨花飞一溅,彻夜的灯火挑在院子里,老远都能看见院子里的光亮。

继连哥的家具作坊里生产的家具,大多会集中到过年逢会的时候,把打磨油漆好的家具装在两辆地排车上,分别用两三辆自行车拖着,方圆远近地逢集赶会,卖了不少好价钱。看着源源不断的票子进了继连哥的.腰包,我当时的心里多少有一点不平衡了。

我偷偷地在家里置办一些简单的锯子、斧子、凿子和刨子等木匠的家什,尝试着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家具。由于和伯父家只有一墙之隔,我在家里敲敲打打的时候,继连哥肯定是知道的,但他心里有数,凭着我当时的手艺,做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因为他那些看家的本领,还没有舍得教给我呢,关键的“划线”“粘膘”等技术活,他大多是自己拿到屋里,或者把我支开,自己单独完成的。这似乎是传艺人不成文的老规矩。

后来,继连哥见我有要脱离他的意思了,就跟我说,你是不是想自己干了?我说,没有呀,我还没有学徒出师呢。他就笑着跟我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想飞呀?我一听他话里有话,也就闷着头不说话了。过了几天,继连哥说,你这一年来也吃了不少苦,出了不少力,这样吧,你再跟着我干一年,我让你提前一年出师,给你置办一套家什,你也可以另立门户了。我忙说,早呢,早呢,就是跟着您学上三年,我也不一定能出得了师呀!继连哥就说,就是吗,我在沟西那么苦,学了快三年(实际上是两年还不到),也不就是学了个“半瓶子醋”吗!这样吧,你活儿干得也有模有样了,也不能让你亏着了,每月开你十五块钱的工钱,活多了,再给你加点,你看咋样?

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想到过工钱是怎么一回事。继连哥这么突如其来的提起了工钱,并且一提就是十五块钱,我一下子就懵掉了。忙点着头,涨红了脸地“嗯嗯”着。晚上回到家里,我把工钱的事给母亲说了。母亲说,不要做没有良心的事,你堂哥待你不错,给不给钱的,你都得跟着他干满三年再说。

可是,随着我在继连哥的木匠班里,独掌一面的机会越来越多,我的心里,慢慢地开始有点儿膨一胀了。即使是嘴上不说,心里的情绪还是有的。加上继连哥对徒弟的抠门,已经有好几个徒弟找理由离开了。虽然很快又有新的徒弟收进来,但继连哥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分几次给发了工钱,并说,你好好干,那几个二半吊子,没有一个是当木匠的料,将来最有出息的肯定是你。

我的堂弟栓,比我学徒的时间晚不了天,见我每月拿着十五块的工钱,心里不平衡,怪话也多了起来,甚至连三叔也在一次酒后当着继连哥的面,表达了类似的愤怒。可是继连哥说栓不能和我比,眼里没有活,手上没有劲。三叔很生气。没过多久,堂弟栓就不干了,投奔了广州他大舅那里。堂弟栓的大舅,是一个世袭的木匠,当年逃荒去了南方,当时是一家木器厂的老工人。

篇9:木匠除妖寓言故事

木匠除妖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鲤鱼修炼三千年,成了妖,然后就开始干坏事。他向方圆五百里的每户人家要一个女孩,把女孩一个个吃掉。

没多久,国王心爱的公主也被鲤鱼妖抓去了。公主漂亮又聪明,鲤鱼妖没舍得吃她,就娶她做了老婆。

公主细心服侍鲤鱼妖,试探问他怕谁,鲤鱼妖总是不肯说。有一次终于说漏了嘴,说有个地方的一个木匠很有本事。

公主听说之后,写信告诉父亲派人去找木匠,要他来救自己。

国王听到这个消息,找到了木匠,请求他救公主。

可是木匠怎么都不答应,国王和王后嘴皮子说破了都没用。

有个大臣想了一个办法,召来五千个小孩,要他们哭着去求木匠,希望小孩的眼泪能感动木匠。

木匠最看不得小孩哭,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木匠来到鲤鱼妖洞口,鲤鱼妖锁着门呆在里面,不出来。

“你最好还是出来,不然我就砸烂你的窝!”木匠说完就动手砸门。

鲤鱼妖感到躲不过去,走了出来。

木匠和鲤鱼妖打了起来。打来打去,不知打了多久,鲤鱼妖被打败了,向木匠求饶:“不要打死我,世界上没有比我们两个更厉害的.人,我们把地球一分为二,你一半,我一半。”

“好,要划出一条界线。”

木匠打了一把几百斤的犁,套上鲤鱼妖,开始量地,犁出了一条很深的沟,一直犁到海边。

“好了,”鲤鱼妖说,“现在我们分好了。”

“地是分好了,现在来分海,不然你要说有人占了你的海。”

鲤鱼妖走到海中间,木匠把他淹死在海里。那条沟现在还看得见,沟边高出地面好几尺,人们在附近犁地,从不动它。有人不知道它的来历,叫它做堤坝。

木匠做了好事,不要报酬,还去当他的木匠。不过国王的公主看上了木匠,一定要嫁给他。

篇10:《木匠》阅读答案

7.【解析】A“担心赵木匠耳朵背,怕跟他说不清,说这个,他听成那个”是指没告诉他“我们”要干啥,这不符合原文,B“我知道送出去的礼早晚会收回来”理解错误,而是我很珍视这种对亲人和家园的情感。C“一个“捞”字反映出我对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理解错误,这里的“捞”字只是写出了乡人的淳朴。

【答案】D

8.【答案】

(1)人口正在急剧减少,只有去的,没有来的。

(2)地处乡村,民风淳朴,乡情浓厚。

(3)相对闭塞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物资缺乏。

(每点2分,3点都答对给满分)

9.【答案】“寿房”是人死后备用的东西,这里为全文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人死的多,出生的少,只有去的,没有来的,暗示着乡村的没落。(2分)通过“寿房”这一物象,表达内心的荒凉,传达出对故乡的没落的一种焦虑情绪。(2分)

篇11:木匠鲁老汉

鲁老汉曾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关东汉子——枪毛枪刺的短发,遮不住光滑的额头;紫铜色的脸上镶着两道卧蚕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透射出活力的光芒;挺拔的鼻子下,是两片肥厚的嘴唇。这样的五官组合,犹如关东的原野风光,显得粗犷而豪放。

鲁老汉年轻时的形象,被定格在泛黄的照片上。如今,岁月的刻刀在他的脸上雕出一道道皱纹,好像黑土地上犁起的垄沟。脑壳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灰突突的光亮。由于积年累月的劳作,他的手粗糙得像老松树皮,手心上结着一层厚茧。原本直溜健硕的身体,也弯成了一把瘦弓。

按理说,到了这岁数,早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或者随便带几个徒弟,包活抽点份子钱。可是,鲁老汉却不服老,认死理,经常搬出老祖宗自勉。鲁班的后人,哪能图清闲,糊弄人?手艺人懒不得,更马虎不得,活着跟木头打交道,卯眼榫头,严丝合缝;斜扭掉跨,绝对不行。活到老,干到老,抱着诚信到死,死了躺进棺材板,心里才踏实。

认识鲁老汉的人不少,但了解他背景的人不多。鲁老汉祖籍直隶省,因连年的灾荒兵乱,鲁家的父辈便随着闯关东的人潮,举家迁往闭塞蛮荒的北方。那一年,鲁老汉不过是蹒跚学步的娃子。等到他记事起,渐渐体会到白山黑水的魅力,在这种环境下,养成了大山一般沉稳、坚韧的性格。

因为家里穷,供不起读书郎,鲁老汉十岁便跟父亲学习木匠手艺。鲁父曾是老家有名的细木匠,做过许多精细活。“方桌琴床枨坚固,抽屉厨柜木焦干,书柜衣盆高架搁,椅床榻杌细藤穿,木锉鲨皮磨镜架,铺筋粘膘作茶盘,沉檀香木雕神像,桐梓良材作佛龛。”鲁父年老多病,干不动体力活,难以养家糊口,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相比只干粗活的粗木匠,细木匠活路轻巧,收入高。鲁父有心把儿子培养成名头响亮的细木匠,所以教育起来格外用心,而且严厉。鲁老汉倒也颇有天赋,别人三天学会的技术,他一天就能摆弄明白。这样,未等成年,鲁老汉已经出徒,可以单独做活了。

鲁父倍感欣慰,含笑九泉。临终时留下一个木工箱子,里面装着锛、斧、锯、刨、凿、锤、锉、曲尺、墨斗……鲁老汉把这些工具当作传家宝,小心地珍藏起来。他跪在父亲的坟包前声泪俱下,发誓做个名副其实的好木匠。

鲁老汉恪守父亲的教诲,踏踏实实做个本分人。由于他的技术好,活干得漂亮,加之为人厚道,价钱公道,所以找他订做木工活的人很多。鲁老汉从不急功近利,他坚信“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哪怕是一桌一椅,都当做艺术品来加工。只要出自他手,必须是精品。每次开工前,他都会对主顾说:“你着急不?如果着急,就去请别人。我干活慢点,不过,我敢保证质量。”

不同的主顾,会有不同的态度,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对鲁老汉的技术竖起大拇指。群众的口碑就是活广告,木匠鲁老汉的名头亮了,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转眼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可是,没有谁家的闺女愿意嫁给他。究其原因,无外乎鲁老汉“个体户”的身份。不是“大国营”,没有“铁饭碗”,一个不起眼的“个体户”,就算赚再多的钱,也会被人看轻。鲁老汉几次相亲失败,索性把成家的念头撂下,把心思全用在木工活上。

这么一拖,就拖到了三十多岁。鲁老汉终于等到了缘分,经人介绍,一个进城的农村姑娘愿意跟他见面。见面之后,彼此印象不错,处了半年对象,便洞房花烛小登科了。

第二年,媳妇儿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鲁老汉是八里庄的萝卜——心里美啊!鲁家有后了,鲁家的木匠手艺也有了传人。鲁老汉给儿子取了一个名字叫“鲁大能”。希望儿子像祖宗鲁班那样,成为木匠中的大能手。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鲁大能不愧是匠人之后,遗传祖先的基因,自小就在学艺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悟性。不仅如此,他还有胜过先人的地方,那就是脑筋灵活,鬼点子多,肚里的小九九算得精明。

鲁老汉眼看着儿子像翠绿的嫩竹一样,蹭蹭往上长,眨眼间就长成了愣头小伙。鲁老汉心想:“手艺传授出去,就该放手了。让鲁家的后人,去打拼一片新天地。”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将祖训念叨一遍,然后令其自谋生路。鲁大能给爹磕了一个头,发誓不丢祖宗脸,一定要混出个人模狗样。鲁老汉触景生情,老泪纵横,忆起当年在老爹的坟头前,自己那番感天动地的宣言。

鲁大能在省城混了三年,见了大世面,攒下本钱,衣锦还乡。他租下一个小厂房,雇了十几个工人,专门制作高档沙发。由于本钱低,利润大,销路畅通,不出两年,鲁大能摇身一变,俨然一个地道的大老板。那套烂窟窿的蓝色工作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笔挺的西装。脖上套着金灿灿的粗链子,腕上戴着价值万余元的世界名表。走到哪里,都是手机不离耳朵,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

鲁老汉见儿子有了大出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手艺人凭技术吃饭,整天吆五喝六,咋看都是不务正业。这年头到底是咋了?越不务正业,越是赚大钱。

鲁老汉放心不下,亲自到车间走一趟。这一看不要紧,还着实吓了一跳。那些所谓的高档沙发,除了外表光鲜华丽,里面都是七拼八凑的钉子活,哪有一点技术含量?鲁老汉是个蔫脾气,但这次动了震怒,鼻孔喷火,胡子、眉毛竖了起来。

“当初,我是咋教你的?”鲁老汉把桌子拍得山响,气得直哆嗦,“做人要讲良心!你这么干,不是明摆着糊弄人吗?赚这黑心钱,你觉得丢人吗?”

“没钱才丢人!这年头,人可以缺德,但不能缺钱。”鲁大能淡然地说,“爹,你那套理论已经落伍了。现在的社会,跟你年轻那会是两码事。现在是市场经济,你知道不?市场经济讲究竞争、效率,讲究GDP。如果都像你那么认真,那还不喝西北风去?”

“我不懂啥经济,也不懂啥鸡的屁股。我就知道,不管到啥时候,人都要讲良心。”

“良心?”鲁大能冷然一笑,“良心多少钱一斤?我这算好的,明码标价。你爱慕虚荣,我往沙发的脸上贴金,两厢情愿。顶多质量差点,可坑不死人。你看那些加工地沟油的,制售假药的,死猪肉灌香肠的,哪个不是发了横财?也没见谁良心发现。这年头,有钱才是硬道理。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白猫肉、黑猫肉,还有耗子肉,都进羊肉卷里了。最后,全让你们这些丧良心的人吃了。”鲁老汉见儿子不可理喻,气得破口大骂,“畜生!就当我没你这个混账儿子。”说完,拔脚便走。

鲁大能望着父亲的背影,讥讽道:“还活在雷锋时代呢。像你这样的老古董,早就该淘汰了。”

子不教,父之过,鲁家出了害人精,鲁老汉自感愧对祖宗。他很想找个空儿,劝说儿子改邪归正,可是一直抓不到机会。突然有一天,他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鲁大能因为往沙发里放卫生巾、创可贴、扑克牌等垃圾填充物,被人举报,小工厂已经被工商局查封。鲁大能畏罪潜逃,下落不明。

鲁老汉如雷灌顶,失魂落魄,背地里痛哭一场。正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老伴儿又突发急症,危在旦夕。一个跑单帮的老百姓,不知医疗保险为何物。鲁老汉倾尽毕生积蓄,总算保住老伴儿的半条命。老伴儿瘫痪在床,成了喘气的活死人,每日只能靠药物维持。药价不菲,生计愈加艰难,鲁老汉不得不拼了老命去赚钱。然而,他无怨无悔。少年夫妻老来伴,既然走到一起,就要相依为命一辈子。

篇12:木匠父亲作文

木匠父亲作文1:木匠老爸

“来了?这回怎么晚点?”

“嗯,路上车等人来着~”

“行了,放下书包,来这边搭把手~”

瞧,这就是我的木匠老爸。乱哄哄的头发中布满锯末,强硬的胡碴从那张灰头土脸上钻出来。穿着一身布满白色乳胶的衣服,犹如布满花纹的小丑。裤子早已让人编不出颜色,袖口也早已被电刨子磨成条状。为此,老爸还跟我开玩笑,说他如果这样出去,铁定会被人当成乞丐。而我则在旁边心酸的苦笑。

记忆中的老爸,是村里有名那个的木匠,哪家闺女出嫁货有人做椅子橱子,都回来找我老爸。而那时的父亲,会乐呵呵的接下活,挣些补贴家用。那时候的院子里也满是木头。老爸的生意也好的不得了。可是,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村儿里的人也就不再做这些东西了,而老爸也只好出来做木匠了。

心里的老爸,总是那样高大。但脸上布满了皱纹,岁月的沧桑和家庭的生活重担使老爸变得越发苍老,而我正是老爸身后那重大的大山。

当北风呼呼的挂起,大雪簌簌下起时,在室外工作的木匠们,为了增加几分微薄的收入,却依旧舍不得离开,那台日夜隆隆不停地电刨子,回到温暖的室内。他们冻得嘴唇发紫,抄着裂了口子的双手,依旧不停的拿着刨子把那些木头变得平滑漂亮。这其中就有我的木匠老爸。老爸苦了,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只要回到家,我会帮他烧好洗脚水,做好他最爱吃的我亲手做的土豆丝,就会很满足。会在心里想我有多么懂事。吃完饭后闷头睡一觉,天未亮再继续他那项似乎永远不会停止的“工程”。

我的木匠老爸没有太高的知识水平,但是,诚心本分却是他做人的首要原则。并且老爸会用他的人生经验教会我做人的基本道理。

老爸爱我,但从来都不溺爱我。虽然我在家里最小,但我从来都不是家里的小公主。在家里,老爸让我拿椅子,如果我是用脚踢过来的,一顿批评是免不了的。老爸说,这是不尊敬别人的表现,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成个啥样子。从此我把老爸的话深深地印在心里,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尊重别人为先,这样别人才有可能尊重你。

自打幼儿园起,老爸从来都没有接过我一次,包括老妈在内。哪怕是刮风下雨,别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陪同,而我早已习惯独自撑着雨伞,踩着水坑,一步一步走回家。但我从未责怪过老爸。我曾经经问过老爸,为什么从来都不接送我去学校?老爸沉默片刻,静静的说:“又不是回不来,是个人总要长大,别但凡一点小事就麻烦别人为你服务,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等你真正地走上社会的那一天,谁都靠不住。等那一天,你成家立业了,还指望我再去帮你?但那时还不知我在哪里呢!我不接你,并不是不疼你,而是要你学会坚强……”那时的自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现在的自己是真正的明白了老爸的话。

在别人的眼中我的老爸并不是多么伟大的人,没有高水平的文化。但在我的心中却是我人生的第一任导师。他教会了我在我“出徒”之前所应该知道的一切,让我在我的人生之路上少了一份坎坷。

木匠老爸,在我心中永远是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音符。

木匠父亲作文2:我的木匠父亲

在我们乡下盖房,择日升栋时,房主总要让木匠师傅抛些糖果,以示庆典。届时,地上就会聚起大批前来抢此“天赐”美味的人,个个都翘首以待。为此我常被馋嘴的小伙伴们围得团团转。仰望高墙上身系红腰带的木匠父亲,小时候的我,在那个贫困的年代,着实“父荣子贵”了一回。

童年的我因此理想做个身手非凡的大木匠,长大后可以象父亲一样,高高站在人家的新楼上抛“天赐”。可父亲总是不让我碰他的斧锯刨凿。每至年夜,他总要念叨:木匠木匠,做出太阳做没月亮,没咸没淡,讨饭一样,算长工钱,年年赊帐。拉着父亲粗糙的手,小时的我似懂非懂。而我总是按奈不住舞斧弄凿的欲望,有一次乘机偷偷摸摸做了一条小板凳,被父亲发现后,令他又气又笑。原来四只凳脚不协调,歪歪斜斜的,像个瘸子一样。

就在那天,父亲认认真真地教了我一回。他说做凳子先要量好尺寸,定好规矩,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凿好铆眼,因为桌椅箱柜等榫起来,木头与木头结合得好,可以一百年不动摇。他教我用凿,首先身体要坐端正,左手持凿立场要稳定,握锤的右手不能抖动,锤击时,要有节奏地用力,力气要用到一个点上,而且要在划线里用力,不能出轨,出轨了就是糟蹋。

我问他,这样做那么麻烦,为什么不用钉子钉?父亲说,用钉子钉,固然快便,但不 可靠不长久,铁钉有如仗势霸道的钻营者,容易腐朽脱落。父亲平素很少用钉,一生也从不投机取巧,无论雇主贵贱,父亲干活总是一样精细。现在想起来,父亲所教诲的,何尝不是为人处世深刻哲理?

父亲从十二岁开始学艺,木匠生涯有50年。父亲的手艺,在方圆百里享有盛名。50年来,他做出的家具门窗不计其数,每做好一件产品,父亲就会歇一下,坐在旁边抽根烟,踌躇满志地端详着他自己的“杰作”。不知曾经做过木匠的爱徒生在写完他的大作后,是否也是这样?

木匠父亲作文3:我的父亲是传统木匠

我的父亲是传统木匠,这在过去的农村,是相当受人敬重的手艺人。

哥哥比我大一岁半,我们小时候,父亲只要在家里做家具,我们兄妹俩是不能跑出去玩的,常常要在旁边随时听父亲使唤。父亲脾气不好,笑的时候少,话不多却有些吓人,我们在一旁得特别长眼,帮着扶木板、递工具,归类下好的料,清理边料,清扫刨花和锯末等。我特别难忘父亲推刨子的画面,嗤——一下过去,板子就露出平光的茬,随着刨花飞扬,不几下就刨出来一个漂亮的面。早年,父亲的木工工具很简单:大小不同的刨、锯、凿,斧、钉锤,还有一个墨斗、钢尺、三角尺。看得多了,这些工具我也就学会了用,出点小问题还会简单的修整。打线、锯断、刨平、楔钉子,这些小活儿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学会了,也没听父亲吆喝这个不能动那个很危险的。邻居看到我楔钉子不用量间隔也不差毫厘,而且动作那么干脆,总禁不住说:到底是门里出身。后来父亲添置了电刨电锯,开榫打孔等费工夫的事情,用了机器效率就高了很多,但是噪音大了,危险也大了,父亲的左手中指受过伤,虽然不很严重,但多年来指甲总是弯着长。父亲日渐苍老,每当看到他的那个手指,仿佛看到他的木工生活,仿佛我们也还没长大。

父亲的木工师父是本村的弓海松,父亲称他老人家海松叔。弓老现在还健在。弓老收徒弟都要磕头的,认了徒弟后,一般是师父领着学,领着干,师徒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多,徒弟的做工水平也反映出老师的水平。手艺好的徒弟再带徒弟,手艺就这样传承。一个村子不多的几位木匠,主要给村里的住家户做门窗、嫁姑娘的家具,后来也做些学校的桌椅板凳。木匠的收入很微薄,帮忙的时候很多。尤其是做嫁妆,主家大多备有木料,几个木匠,几天的功夫,几件家具就成了,有姑娘要出嫁了,大家伙都很开心。若是谁家突然老了人,即使是麦头都要掉了,木匠也要放下镰刀赶去;即使是寒冬半夜,也要披衣赶去。

大料取大才,小料取小才,在父亲眼里,什么样的木料都是有用的。哪怕是细的、弯曲的杂木棍,父亲也能通过火烤压直,把它变得有用。父亲对木料爱惜程度,是出了名的。倘若母亲我们把认为没多大用的木料放到灶膛,父亲看见准会再取出来,立即敲灭上面的火苗,把我们怒斥一顿。后来,木工活越来越少了,我们家老房子的西屋里,多年来堆放着满满一屋的木料:水曲柳、松木、榆木、楝木、桐木……杂乱的很,落满了灰尘。父亲仍视它们为宝贝。

10月的时候,我们的村子开始拆迁!父亲小心地拆下他亲手做的门窗,这些门窗经历了25年的沧桑,仍没有变形,只是漆色不那么鲜亮了。西屋的木料,收废品的人说5分钱一斤,老父亲瞪着眼把人家轰走了。哥哥也回去帮忙,把那么多的木料暂时找了地方。老父亲说,打算等没有土地可种了,把这些木料做成什么东西……

篇13:木匠优美散文

木匠优美散文

木匠又叫木工,通常是用墨线、锛、凿子之类的工具帮着村里人做些日用的家具、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的人。和铁匠、石匠相比,木匠人数要多一些,皖北乡村几乎每个村子里都会有几个木匠。

皖北乡村的木匠,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大多数是祖传,木匠师傅技术不轻易外传,如果祖上没有人做木匠,其他人也就不好意思去学做木匠活,谈学木匠往往让人耻笑。木匠们的工具,包括斧头,刨子,锛,锯子,墨斗,弯尺,凿子等等,都是自己投资买来的。有的木匠,做好几年木匠以后还难把工具制齐。所以,木匠们的工具非常金贵,收拾得也很仔细,整齐的放在一个竹篮里。竹篮的四周,装有放工具的固定架,凿子刨片小斧头等等,挂在固定架上,互相不碰撞,不损坏刀刃。而比较长的锯子,则挂在篮边上,井井有条。有人请干活的时候,木匠们就身背装有工具的竹篮前往。

在村子里,木匠是比较受人尊重羡慕的行业,因为他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密切联系,小到家庭生活中的桌椅板凳,大到农业生产上的犁耧锄耙,那一样不是木匠制造的呢?就是人们居住的房屋,也与木匠的劳作密不可分。所以皖北乡村的农民们就像尊重教书先生们一样尊重木匠。即使是在过去的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也偏看他们一眼,很少让他们下地干活。因为生产队的集体农具,比如太平车、板车、耧、犁、耙也有使坏的时候,而要修理这些农具,又离不开木匠。至于每家每户的农民,对他们更是高高相待。每逢来人来客,抑或有个红白喜事,必请木匠师傅为座上宾。

木工是个很辛苦的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还没有电锯、电刨等机器,做木工活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碰到粗一点的木头,木匠们就把它们绳捆索绑在一棵大树上,拿来大锯,一边一个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有节奏的 “哧啦、哧啦”地拉锯,细碎的锯末在空中飞扬,象初冬前的第一场小雪。来来回回拉上一阵子,粗木头就成了两半,再分别从中间锯开,就成了四瓣、八瓣。随后而来的推刨也是人工操作,薄薄的刨花散落一地,象木头开出的花朵。经过一番精心操作,原本圆滚滚的木头变成各种各样的家俱和工艺品。

乡村木匠基本上是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他们的家庭就是他们的工厂。生产方式一般是自产自销。一件家具或农具做好了,木匠不是立即拉到集上去卖,而是要等到逢会才去销售。皖北乡村集市每逢春冬两季都有很多庙会。庙会实际上就是个物资交流和农副产品的展销会。届时木匠们都会起个大早,把自己的产品拉到庙会上的木料行销售。木料行一般设在背街上,各式各样的家具都在这里展销。游人如织,购买者在琳琅满目的木料行里穿梭往来,精心挑选着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只要是做工精细,质量良好,美观大方的产品不愁没人问津。所以那些优秀的木匠们都会揣着鼓囊囊的票子,喝得满面红光的.高兴而归。

木匠们也有以销定产的,这多半是被请做嫁妆时候才这样。女儿出嫁是件大事,嫁妆又是反映娘家实力的风光事,马虎不得。而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女儿婚期尚远,嫁妆不急需用的,主人就让木匠仍在自己的家里做,请做嫁妆的主人说好做那几样嫁妆,什么样式的嫁妆,交货日期和工钱等等,类似现在的订货合同一样,然后木匠就按照这个订货合同作业。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人家提供木料,让木匠按照自己的木料打造嫁妆;一种是主人家没有木料,或木料不够的,主人就说,您看需要那些木料就自己配吧,最后咱从价格上算起,反正不能让您吃亏。如是前一种情况,工钱就相对便宜些,木匠仅收个加工费而已。如是后一种情况,工钱就稍微贵一些,因为如遇到木匠没有的那种木料时,他也需掏腰包来买的。嫁妆做好后,木匠就会通知主家把它们拉回去。主家来拉嫁妆的时候,除带足工钱外,还要带上烟酒肉之类的东西以示酬谢。

还有一种情况女儿婚期在即,急需用嫁妆的,主家就会把木匠请到自己家里来夜以继日地精心打造。这时所请的木匠就不是一个,往往是几个,且都是十里八乡比较优秀的木匠。木匠来了以后,首先要看做家具的木头,这根可以做啥,那根可以做啥,按类分好后,把最先要用的木头挑出来,放在空闲的地方。然后把自己带来的锛、凿子、锯子、墨斗等等家什拿出来,开始干活。在木匠干活的这几天里,主家每天都好酒好烟地招待,不敢怠慢一步。木匠们干活也格外的勤奋、认真。虽然他们不在一村一屯,平时都互不服气,但这时却能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做的嫁妆也令人满意。只几天功夫,主家所需要的嫁妆就全部做好。竣工那天,主家照例会炒了菜,买了酒,请木匠大吃海喝一次。其实,木匠看重的不是菜和酒,而是主人家拿酒炒菜的那份诚意。算完了帐,谁也不欠谁的,都觉得轻松。主人家会说,下次打家具俺还找你,木匠知道这是套话,就说那敢情好呢!至于这户人家下次打家具时会不会再找同这几个木匠,木匠不知道,要做家具的人家也不知道。

除了做嫁妆以外,做寿材也会被主人请到家里来做。寿材即棺材,在那个木匠家做这种东西他们都不太乐意。做寿材不是一个人的活,所请者一般都是三至四人。主家只要把木料筹齐,并说出寿材的标准和要求后,木匠们就会各执家伙“乒乒乓乓”地干起来。两天日就会把逝者的房屋建好。

木匠和泥瓦匠多有配合,这主要体现在农民们在建房的时候。除了房屋的门窗需要木匠制作外,砍房梁也需要木匠来做。砍房料就是将准备的木料经过木匠的砍伐,做成梁头、杈手、檩条等。过去的房屋多半是泥巴墙,在泥瓦匠们垒第二层泥巴墙的同时,木匠们就开始中忙乎着砍房梁。砍房梁一般在新房附近的树底下进行。三五个木匠们各执工具,有说有笑的劳作着。一堆或长或短、或干或湿、或曲或直的木头既是主家建房的主要元素,也是木匠们放牧匠心的最好的素材。弹墨线、锯长短、砍木料、削厚薄、刨平直的过程,早在他们的心中悄然演变成了具体的几何图案。在他们笔直犀利的目光揣度下,经过几天的辛勤努力,一根根木头就慢慢变成成一根根叉手、大梁、檩条和门窗。

房屋上梁时许是木匠们最风光的时候了。上梁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计。木匠师傅先把房梁用绳子系好,等他们爬上砌好的墙顶后,就吩咐下面的人将绳子头扔给他们。木匠在上面用力拉,下面的人往上擎。擎到手够不着时,就用叉子继续往上擎。房梁上好后,在梁的正中早已贴上了红纸黑字吉言:上梁大吉。同时,木匠将一串小鞭系在房梁上点燃“劈劈叭叭”地响着,引来好多大人小孩来看热闹。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木匠们也跟着进入到了电器时代,买了电铇子和电锯子。前几年的生意还好,村子里面隔一段时间都还可以听到电铇子的轰鸣声。现在,木器厂做的家具迅速占领了农村市场。村人也都知道成品家具不结实,但看中了它们的漂亮美观,结婚时候也图省劲儿,门也都定做了铁门,窗户也省掉了木头,改作铝型材和百叶窗。没有了家具做,木匠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只好和别人一样,外出打工或是躬身垄亩。村人用不着木匠,也就不那么重视了。木匠无奈。木匠和他们的手艺属于过去的年代。

篇14:小木匠作文

星期天,我们家买了一栋新楼房,我的

第二天,他一大早开工我只看见他熟练的搅拌着说石灰,然后,在把瓷砖贴上去。终于,到了中午妈妈叫我把小木匠叫来吃饭我说Ok,于是,我叫小师傅吃饭了,他好像没听见是的,我又叫小师傅吃饭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这才把他叫到屋里吃饭吃完饭他又干了一个小时。

第而二天,我看见妈妈爸爸给小木匠钱还夸他干的不错,我敢紧给妈妈说他还没干完活,妈妈听了说他一大早就干活一会就干完了。

四年级:董t岭

篇15:关于木匠的歇后语

木匠锯板――答案:有来无回。

木匠刨子――答案:好管不平。

木匠刨子――答案:抱(刨)打不平。

穷木匠开张――答案: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木匠的斧头――答案:方头扁嘴铁心肠。

木匠的锯――答案:尖点子多。

木匠的斧子――答案:一面砍。

木匠到了山里――答案:尽是材料。

木匠吊线――答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木匠师傅打墨线――答案:睁一眼,闭一眼。

木匠拉大锯――答案:有来无回(比喻彼此间互有来往)。

木匠刨木材――答案:有尺寸(比喻做事有分寸)。

木匠推刨子――答案:直来直去(比喻为人直爽,说话不拐弯抹角)。

木匠钉钉子――答案:硬往里挤。

木匠铺里拉大锯――答案:你来我去。

木匠丢了折尺――答案:没有分寸。

木匠打老婆――答案:有尺寸。

关公当木匠――答案:大刀阔斧。

木匠的锉子――答案:锉到底。

[关于木匠的歇后语]

篇16:木匠的歇后语

木匠锯板――有来无回。

木匠刨子――好管不平。

木匠刨子――抱(刨)打不平。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木匠的斧头――方头扁嘴铁心肠。

木匠的锯――尖点子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木匠的斧子――一面砍。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木匠到了山里――尽是材料。

木匠吊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木匠师傅打墨线――睁一眼,闭一眼。

木匠拉大锯――有来无回(比喻彼此间互有来往)。

木匠刨木材――有尺寸(比喻做事有分寸)。

木匠推刨子――直来直去(比喻为人直爽,说话不拐弯抹角)。

木匠钉钉子――硬往里挤。

木匠铺里拉大锯――你来我去。

木匠丢了折尺――没有分寸。

木匠打老婆――有尺寸。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木匠的.锉子――锉到底。

篇17: 一个小木匠

一个小木匠

从前,山下有座小城,城边上有几个小镇,其中一个小镇里有一个小木匠。

在小木匠还是学徒的时候,就有人觉得他的手艺挺好,这种“好”大概是因为他喜欢,也因为他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去琢磨、学习。慢慢地,小木匠在这个镇里也算是小有名气,越来越多的人找他做木工,他的手艺也越来越好,能够做出各种木具,也能为其他人讲解制作思路。

小木匠还组了他自我的小团队,帮忙他们培养自我的本事,镇里的人有需要的时候便会来找他们。

有一天,小木匠的师父找他,说,最近镇上有个大人物在装修新家,需要他们去做些家具。可是,那段时间小木匠和他的团队成员都有他们自我的工作,只得告诉他师父实在安排不出来人,大家都有自我的事情要做。可是师父却回复他“关我屁事”,小木匠觉得很无奈,可是也没有说什么。

之后又有一天,师父又找上小木匠说隔壁镇里一个员外女儿出嫁,想送女儿一套好家具当嫁妆,需要小木匠动动手。小木匠问师父什么时候要呢?师父说两天吧,做一套桌子椅子床,给人家送过去。

小木匠算了一下时间看了一下人手安排,觉得两天时间不能做出来,拒绝了师父。

师父很生气,联系了镇里其他几个人过来劝小木匠接下这一单——说这是给自我镇宣传的好机会,其他几个镇里员外女儿出嫁的时候我们都给人家做了家具,怎样这次就不能做了呢?小木匠觉得很无奈,时间与人手的问题就摆在那里,他除了拒绝也没有说什么。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接下来的日子里常有师父冷嘲热讽。

城里有一场很大的庆祝活动,镇长觉得小木匠手艺不错,把小木匠推向了城里,为这个活动发光发热。去城里的,还有小木匠的两个朋友——小泥瓦匠和小画师,原先在镇里他们就合作过,效果很不错。

城主表示这次活动很重要,期望小木匠及其他几个人能尽力做好木工、泥瓦活和绘画工作,抓住这次的'机会,让这座城吸引更多的人来住。一开始小木匠、泥瓦匠、画师配合得还行,毕竟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做得都不错,这次虽然不是在熟悉的环境,但做的依然是类似的工作。

可是突然有一天,城主说他最近在另外一个镇发现很厉害的一个人,这个人能够一个人完成木工、泥瓦和画画,做的都很不错,期望小木匠三人能和他好好合作。他来了以后,城主安排好了任务,小木匠做木工,小泥瓦匠做泥瓦,小画师负责画画,而很厉害的那个人因为什么都能做,哪一组人手不够就去哪里做事。

可是有时候小泥瓦匠安排工作给同组人,他就要出来说你这个活不应当这样做,而应当那样做;城主让画师画幅画,他也要出来说自我安排小画师怎样做事;小木匠做完的活给画师润饰的时候,他问小木匠能不能把那个物件先给他看看,小木匠给了,延误了工期。等城主怪罪下来,他先站出来说是他没有安排好,紧之后“帮忙”总结每个人没有做好的工作。

小木匠、小泥瓦匠和画师很郁闷也提不起精神来做事了——为什么要有人替他们安排来制造障碍、降低效率呢,并且还是自我不做事的人。

原先他们参加城里的这个活动,是因为他们热爱这种小手艺,因为兴趣也培养了自我的本事,觉得用自我的一技之长为大型活动效力挺有成就感的。从三人原先的合作经验来看,他们一齐做好一件精品是没有问题的,沟通也很畅通。

为什么活都是他们做的可是错也是他们的呢?他们就问这个人,你到底是要帮我们做木工呢还是泥瓦活呢还是专心画画呢?他说,我什么都不做啊,你们人手不够的时候我再帮你们嘛。

小木匠突然不想做了,他也有自我的生活。大家都觉得小木匠是一个老实人——任劳任怨,只要告诉他要做什么就好,如果小木匠不一样意,那就是他多事,他想偷懒了。可是小木匠也会累、也会烦,也想停一停去镇口戏院听场戏、去做一些自我想做的木具……

小木匠一开始学木工只是因为自我的兴趣,想要琢磨自我喜欢的那些精美木具,可是此刻却要做一个个别人想要的摆设,不能拒绝、不能不想做、也不能做不了,还要做到他们说的那样,不然就是没有本事、水平低……

心中所寻的那种成就感越来越远,小木匠开始怀疑,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学木工?

篇18:木匠阅读答案

木匠阅读答案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大家的解题水平。本文的内容是木匠阅读答案,请看看吧。

木匠阅读答案

木匠

刘亮程①

赵木匠家弟兄五个,以前都是木匠,现在剩下他一个干木匠活儿。菜籽沟村的老木匠活儿只剩下一件:做棺材。这个活儿一个木匠就够做了,做多少都有数,只少不多。村里七十岁以上的,一人一个,六十岁以上的也一人一个,算好的。也有人一直活到八九十岁,木匠先走了,干不上他的活儿,这个不知道赵木匠想过没有。也有人被儿女接到城里住,但人没了都会接回来。

赵木匠的工棚里,堆了够做几十个寿房的厚松木板,一个寿房五块板,所谓三长两短。我在里面看了好一阵,想选几块做书院的板桌,又觉得不合适,那些板子在赵木匠心里早有了下家,哪五块给哪个人,都定了。做一个寿房多少钱,也都定了,不会有多大出入的。

村里的老人或许不知道赵木匠心里定的事。有时哪家儿子看着老父亲气儿不够可能活不过冬天,就早早地给赵木匠搁下些定金,让把寿房的料备好,到时候很快能装出来。更多时候是赵木匠自己做主,把他想到的那些老人的寿房都定制了。早晚都是他的活儿,人家不急他急,他得趁自己有气力时把活儿先做了,万一几个人凑一起走了,他又没个打下手的,那就麻烦了。

赵木匠心里定了的事,旁人不知道,鬼会知道。鬼半夜里忙活着抬板子,三长两短盖房子,给每人盖一间,盖到天亮前拆了板子抬回原处。我不能买老木匠和鬼都动过心思的板子,看几眼,倒退着出来,临出门弯个腰,算请罪了。

我们的大书架和板桌、木桥,原打算请赵木匠做的,问了下工钱,也不贵,但最后请了英格堡乡打工的外地木匠。也是想着赵木匠二十年来只做寿房,他把菜籽沟的门窗、立柜、橱柜、八仙桌还有木车都做完了,一个老木匠时代的活儿,都叫他干完,我不忍再往他手里递活儿。另一个我就是考虑他脑子里下料、掏卯、刨可能都想的是打寿房的事,我不能让他把这个活儿干成那个活儿。

赵木匠到我们书院串过几次门,他跟我们说着话,眼睛盯着院子里成堆的木头木板,他一定看出这摊木活儿的工程量。

他没问我们要干啥。我也没给他说我们要干啥。赵木匠耳朵背,我怕跟他说不清,我说这个,他听成那个,所以啥都不说。赵木匠是个明白人,他心里一定也清楚,一个木匠一旦干了那个活儿,也就不合适干别的活儿了。对木匠来说,干到可以干那个活儿,就简单了,所有以前学的花样都不用了,心里只有三长两短的尺寸和选板的厚道。赵木匠是厚道人,我看他备的松木板,一大柞厚,看了踏实。

我们来菜籽沟的头一年,村里走了三个人,外面来的小车一下子摆满村道,仿佛走掉的人都回来了。

冬天的时候我不在村里,方如泉说菜籽沟办了两个葬礼和十几家婚礼,礼钱送了好几千。我交代过,只要村里有宴席,不管婚丧嫁娶,知道了就去随个份子。

村委会姚书记说他一年下来随礼要上万,哪家有事情都请他,他都得去。姚书记一点不心疼随了这么多礼。他的儿子这两年就结婚,送出去再多,一把子全捞回来。

村里出去的孩子,在城里安了家,结婚也都回村里操办,老人在村里,养肥的羊、喂胖的猪在村里,会做流水席的大厨子在村里。再有,家人大半辈子里给人家随的礼账也在村里,要不回村里操办酒席,送出去的礼就永远收不回来了。

也是我们到菜籽沟的这一年,英格堡乡出生了两个孩子。我听到这个数字心里一片荒凉,几千人的乡,一年才生了两个孩子,明年也许是一个,后年也许一个孩子都不出生,到那时候,整个英格堡、菜籽沟,只有去的,没有来的。

相关链接:①刘亮程:作家,新疆沙湾县人。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他说“不管朝哪儿走,这里的村庄景象都能够唤醒我的记忆,那些破土墙、烂猪圈,睡到半夜忽然醒来听到一声狗吠,感觉这个世界还是你的。”

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家的大书架和板桌不让老乡赵木匠做,一是担心赵木匠耳朵背,怕跟他说不清,说这个,他听成那个,一是担心赵木匠的身体。

B.我只要村里有宴席,不管婚丧嫁娶,知道了就去随个份子,因为我知道送出去的礼早晚会收回来,还可以加深与乡人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

C.村委会姚书记的儿子这两年就结婚,送出去再多也不心疼,到时一把子全捞回来。一个“捞”字反映出我对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

D.一年中英格堡乡只出生了两个孩子,我听到这个数字心里一片荒凉,“荒凉”一词传达出我对乡村没落的担忧与恐惧。

8.归纳文中描写的菜籽沟的生活状况。(5分)

9.文中反复提到寿房这一物象,有何用意?(6分)

答案:

7.

【解析】A“担心赵木匠耳朵背,怕跟他说不清,说这个,他听成那个”是指没告诉他“我们”要干啥,这不符合原文,B“我知道送出去的礼早晚会收回来”理解错误,而是我很珍视这种对亲人和家园的情感。C“一个“捞”字反映出我对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理解错误,这里的“捞”字只是写出了乡人的淳朴。

【答案】D

8.

【答案】(1)人口正在急剧减少,只有去的,没有来的。

(2)地处乡村,民风淳朴,乡情浓厚。

(3)相对闭塞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物资缺乏。

(每点2分,3点都答对给满分)

9.

【答案】“寿房”是人死后备用的东西,这里为全文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人死的多,出生的少,只有去的,没有来的,暗示着乡村的没落。(2分)通过“寿房”这一物象,表达内心的荒凉,传达出对故乡的没落的一种焦虑情绪。

篇19:木匠相关的歇后语

木匠相关的歇后语

1、木匠做家具――有尺寸;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2、木匠摇墨斗――连轴转

3、木匠推刨子――抱(刨)打不平;专管不平事;直来直去

4、木匠师傅劈柴――不在话下

5、木匠师傅夺斧子――砸人饭碗

6、木匠师傅吵嘴――争长论短

7、木匠拉大锯――有来有去;拉拉扯扯

8、木匠丢了折尺――没有分寸

9、木匠丢了墨线――全凭眼力

10、木匠吊线――睁只眼,闭只眼;正直

11、木匠的折尺――能屈能伸

12、木匠的凿子铁匠的.锤,裁缝的皮尺厨子(厨师)的刀――各有一套

13、木匠的锯子――嘴巴子尖;嘴巴子厉害

14、木匠的斧子――一面砍

15、木匠戴枷板――自作自受;自作孽

16、木匠打老婆――有尺寸

17、木匠挨板子――自作自受

篇20:木匠的近义词是什么

木匠的近义词是什么

近义词:木匠 - 木工

基本解释

词语解释mù jiàng ㄇㄨˋ ㄐㄧㄤˋ

◎ 木匠 mùjiang

[carpenter] 亦称“木工”。在制造家具零件、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

词语解释 mù jiàng ㄇㄨˋ ㄐㄧㄤˋ

木匠

建造房屋木结构和修造木器等的工匠。 汉 王充 《论衡·量知》:“能斲削柱梁,谓之木匠。”《百喻经·三重楼喻》:“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宋  陶穀 《清异录·天文》:“木匠总号运金之艺。又曰手民、手货。”《儒林外史》第四七回:“ 虞华轩 问 唐三痰 道:‘修 元武阁 的事,你可曾向木匠、瓦匠説?’”  刘白羽 《漂河口杂记》:“这木匠四十多岁,一直耍手艺。”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个人心得

试析如何做好森林保护及林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总结

小木匠手工打造顶级钢琴的故事

小学教育教学总结

关于忆楼兰的作文

小学爱鸟周活动方案

农林业航空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

小学生英语创新作文大赛优秀作文

时代楷模张连印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

林业木匠先进事迹范文
《林业木匠先进事迹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林业木匠先进事迹范文(共20篇)】相关文章:

时代楷模张连印事迹观后感优秀2022022-05-08

县教育局局长交接工作范文2023-03-20

教育教学小学英语科总结2023-01-06

科技创新助推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2023-03-02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学习心得2023-04-04

我的父亲很普通优美散文2023-02-04

父亲和香烟散文2023-10-16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2023-12-17

写木材的作文2023-09-19

无价之宝作文400字2023-09-0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