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

时间:2022-12-14 07:42:5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共7篇)由网友“xinhailo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

篇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提出: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论新的阶段》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阐述。。。七大。。刘少奇进一步阐述

(2)科学内涵:马原+中国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丰富理论 世界观(理论);方法论

****用马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国经验总结成理论;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两次飞跃,两大成果)

(1)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马原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第一次中国化

(2)第二次飞跃——中特(邓、三、科)

三件大事:1.新民主主义革命;2.社会主义革命;3.改革开放

(胡锦涛在中共成立90年大会:90年来成就:中特道路;中特理论体系;中特制度)

3. 毛泽东思想

(1)形成:萌芽(大革命时期)——形成(土地革命时期)——成熟(科学阐述新民主义义革命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写入党章(七大)——继续发展(建国后)

(2)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军建、国防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建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 中特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12大提出“中特社”命题,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4大提出“邓小平理论”;15大写入党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6大写入党章——(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科学发展观:18大写入党章——(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延安整风和七大后确立,57年后逐渐丧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再次确立

(2)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1)指引成功

(2)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3)体现对待马义的科学态度并开拓马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前-——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革命

革命对象:三座大山

3. 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性质和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前途:社会主义

4. 基本纲领

(1)政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5.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必要性:内无民主而受封建压迫,外无独立而受侵略的国情;农民占多数且是革命同盟军主力军;敌人强大且在城市

(2)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6. 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三大作风: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7.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社会

(1)主要经济成分:五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

(2)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8.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2)手工业: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

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资方红利)——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5%定息)

双重改造:企业和资本家个人的双重改造,资本家成为劳动者

9.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0.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工业化和改造并举

(2)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和平方式进行

三.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1. 社会主义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提出1980,邓小平第一次提出

(2)92南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形成: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十三大系统阐述,十五大制定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十八大提出“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没变,主要矛盾没变,国家地位没变

(2)内涵:已经是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1不变

(2)原因: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客观实际就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特点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辩证统一)

6. 战略

(1)三步走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

当前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 改革开放历程和成就

3.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OR革命

(2)为什么是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解放生产力;深刻性和广泛性

4.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1)有机整体

(2)改革是动力

(3)发展是目的

(4)稳定是前提

5. 对外开放

(1)原因、必然性:世界开放的世界;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2)历程: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3)成就:对外经贸;引进外资;三步走稳步推进;加入世贸

6.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

(2)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3)“引进来”和“走出去”

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五位一体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

当前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主体: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2)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加强监督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原因、必要性:所有制结构决定;所有制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性决定;市场经济发展决定

4. 实现共同富裕和防止两极分化

(1)先富和后富。客观经济原因决定: 1.没有阶级差别但有工作能力的差别;2.存在多种分配方式;3. 市场经济规律;4. 发展不平衡

(2)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效率:投入产出比

2、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3、关系:既重视效率又重视公平;不能片面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分配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1)所有制结构

(2)分配方式

(3)宏观调控:人民利益原则;长远利益+当前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

6.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设创新型国家:原因、核心

(2)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工业化;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3)新农村建设:意义、总要求、怎么做

(4)统筹区域发展:目标、内涵、四大区域

(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怎么做?

(1.意识2.循环经济清洁生产3. 法规、监督4.经济结构调整)

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机统一

2. 坚持和完善中特社民主政治制度

(1)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3. 依法治国

(1)含义

(2)意义

(3)加强法制:1. 有法可依 2. 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法制宣传

4.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目标、任务

(2)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科学内涵、发展道路(四个必须)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扩大公民参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积极稳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战略地位

(1)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2)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4)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2. 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髓(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八荣八耻)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1)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2)吸引力和凝聚力

(3)思想道德进步

(4)丰富和发展中特社理论和实践

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内涵

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 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 (3)改革开放 (4)民主法治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 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

(1)优化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改革(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2.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橄榄型格局)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救助与慈善、商业保险、多种方式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7)完善社会管理

1)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2)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4)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P285

5)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九.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 核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3. 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4. 生态文明理念

(1)尊重自然(2)顺应自然(3)保护自然

十.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3.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战略(和平崛起)

否定国强必霸: (1)中特社的必然选择 (2)中国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 (3)时代趋势

4.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基本原则:1)独立自主处理国际事务 2)五项原则指导 3)与发展中国家团结 4)爱国主义和履行国际义务统一

5. 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

建立国际新秩序

十一.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

1. 一国两制

(1)一个中国

(2)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3)港、澳门、台湾:长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高度自治权)

2. 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香港澳门是成功实践

3. 九二共识:一个中国、一中各表

十二.中特社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 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承担重大历史责任

(4)人民军队保卫者和建设力量

(5)新阶层是建设者

2. 统一战线

(1)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2)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者 (3)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4)用户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 领导核心——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党的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廉政建设

(2)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3)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4)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学好政治不靠死记硬背政治学习

(1)预习

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做好预习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A.列预习提要、B.做好笔记、C.发现问题、D.持之以恒。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

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你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点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

(3)课后及时复习

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熟练掌握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有些同学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和原理虽然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就是很难记住。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

在真正弄懂的基础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须做到:A.运用记忆技巧、B.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C.多思多用,熟能生巧、D.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E.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要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

要克服学习中实用主义的倾向。“需要”是同学们学习的直接和重要的动力。现实状况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的同学不自觉地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须要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会下大力气去抓,哪怕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去学,反之对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较低的学科,不管有用没用,就不愿意付出精力去学习,而越学不进去就越感到枯燥无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篇2: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一个国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根本目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其内涵是:其一,坚持主权和治权的统一。

一个国家的真正统一必然是主权和治权的统一。主权离不开治权,通过治权来体现,没有治权的主权,只能是空的;治权也离不开主权,离开主权的治权,是难以得到保障的。

其二,在国际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统一后的港、澳、台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主权的组成部分,属于地方行政单位,虽有某些特殊权力,但不能行使国家的整个权力,没有对外代表国家全面行使外交、国防、宣战、媾和等权力。

其三,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企图。邓小平坚决地指出:“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不能没有限度,既有限度就不能‘完全’。‘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他对台湾人民寄予深切的希望:“我们相信他们都是中国人,会站在我们民族一边维护我们民族的大局”,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外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

2.实行“两种制度”

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邓小平还指出,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有主有次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一些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成百年。另一方面,也要确定整个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10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省、市、自治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国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的私人投资等,均予以法律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邓小平在构想“一国两制”之初,就明确表示台、港、澳回归后,要长期保持这些地区的现行制度。邓小平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的思想,明确写进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篇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1、唯物史观

(1)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个根据

(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精英主义)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3)唯物史观=人民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地理环境

(2)人口

(3)生产方式:生产力(人和自然)+生产关系(人和人)决定应用

3、人类社会基本结构

(1)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中地位+产品分配关系

(2)政治结构:国家(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

国体:阶级属性;政体:国家形式

(3)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不进入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进入。。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篇4: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事物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

1、总特征:联系、发展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6重关系可以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蝴蝶效应)

(2)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新事物(好的)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中国成立)

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方法论)

2、3个规律

基本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口子)(两点论)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决定外因)

(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

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论)

基本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

(1)度(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新的质变

要注重积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机遇,做事情要善于把握“分寸”,讲究适度原则(方法论)

基本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自我否定(内部矛盾);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2)事物的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个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3、五对范畴(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篇5:成人高考复习资料专升本政治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惟一特性。

答:错误。

(l)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而不是惟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除了实践性这一最显著的特征以外,阶级性、科学性、革命性也是它的重要特征。阶级性是指它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答: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

(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正确。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

(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4、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答: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又反对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或宿命论。

5、假象是一种错觉。

答:错误。

(l)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的区别。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无论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事物本质的表现,属于客观范畴。

(2)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感觉和认识上的错误,属于主观认识范畴。

(3)假象与错觉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当然,假象容易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觉,这是二者的联系。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答:

(l)错误。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7、实践是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答.正确。

(l)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能认识或者不可能完全认识。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在中国有庄子。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科学的实践观对不可知论作了最令人信服的驳斥:

①实践能使主体认识的正确性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②实践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不断扩大和加强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范围,证明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③实践能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能力,使人们能永无止境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8、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答:错误。

(l)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2)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书本和向他人学习获得知识。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者。而且学习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也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9、物质生产对人口生产没有制约作用。答:错误。物质生产对人口生产有重要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一般来说,当物质生产以手工工具和体力劳动为主时,客观上要求人口数量增加,以适应物质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当物质生产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客观上要求人口数量降低,而对人口质量的要求提高。

10、劳动创造了人。答:正确。因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和最本质的实践活动,它提供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人类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类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等全部社会生活。

11、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答、错误。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说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不正确的。

12、生产关系属于意识形态

答:错误。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即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结成的物质的经济的关系,不是思想关系,当然不属于意识形态。

(2)从生产关系的构成来看,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显然,这些内容都是一种物质的经济关系。

(3)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只能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

篇6:成人高考复习资料专升本政治

1.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

2.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

3.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4.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5.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6.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

7.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8.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9.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

10.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

11.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12.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13.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14.今年,要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

15.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不能让繁琐证明来回折腾企业和群众。

16.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

17.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18.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收费。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19.加快收费清单“一张网”建设,让收费公开透明,让乱收费无处藏身。

20.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1.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

22.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络基站扩容升级。

23.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

24.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

25.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6.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27.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28.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

29.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税收优惠政策。

30.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支持发展创业投资。

31.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

32.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

33.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

34.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

35.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

36.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

37.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8.政府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

39.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

40.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

篇7: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辩证法

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

4.否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5.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0.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1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2.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 :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13.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 :对抗和非对抗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5.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16.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17.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19.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2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22.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24.割裂量变和质变统一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25.因果联系所提示的是: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27.所谓本质,就是事物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2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29.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30.可能性是指: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31.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

32.事物的本质是: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33.典型的俗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1)形而上学: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存在就是被感知;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物是感觉的复合;天下无心外之物;

(3)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天、上帝、理念、绝对精神、道、理)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例如: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4)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大就无所谓小,没有高就无所谓低;没有长就无所谓短;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号召;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等。

(6)质量互变规律: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阶段,步骤,结构调整,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等,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5)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理:因地(时)制宜,因人而异,特色,根据……的特点,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等

(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7)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灭;

(9)时间的不可逆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考研倒计时政治复习计划

打好先行考研政治的复习计划

考研政治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考研政治 围绕大纲有序进行

考研政治哲学部分易错知识点梳理

考研政治 易出现问题总结

考研 怎样攻克政治哲学部分

考研政治思修 五大考生易错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面朝考研?我心专注

考研政治总结之洋务运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毛中特概论(共7篇)】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 哲学部分备考三建议2023-08-23

考研英语大纲变动地方2022-11-11

考研政治:切忌不分重点广撒网2023-09-10

考研政治备考:毛中特真题全解析2023-11-10

考研政治毛中特大题命题趋势2022-05-06

考研政治考试答题顺序及技巧2023-03-24

考研过来人谈政治考试的答题技巧2023-03-23

高二政治客观题答题方法2023-09-06

考研数学最后高效复习方案2023-03-23

考研政治单选题答题技巧2023-05-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