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寺征文范文(锦集13篇)由网友“Staarfiish”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宝相寺征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大理宝相寺
大理宝相寺 -资料
宝相寺又名石宝寺,位于佛顶山险峻的悬崖上,被称为“云南的悬空寺”,起先这是一座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外,大多庙宇均祭佛像,便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
这里的'风景无须过多描绘,只需点出宝相八景,便可见一斑,所谓宝相八景即为:密林藏寺、石桥古坊、鸟鸣幽谷、耸岩含阁、飞瀑垂帘、夕照宝崖、古木悬藤、红叶似花,
资料
在宝相寺景区,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观便是以这里为中心每年秋季举行的石宝山歌会。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届时,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清净的山野成了白族欢歌的海洋。
旅游提示:宝相寺位于石宝山景区内。
篇2:汶上大宝相寺导游词
小和尚欣慰重获本寺佛宝,兴匆匆赶路回国。临近国界,要渡过一条界河。渡船到了中流,河水突然翻腾起来,眼看小船就要覆没。同船上的人抱怨说:都怪这个小和尚,一定是他偷藏了佛祖舍利,河龙索要。小和尚无奈,取出佛牙,俯身交给河龙说:“我暂时把佛牙寄存在你这里,不久来取!”于是小和尚不再渡河,重返印度,寻师学习禁龙的法术。一年后,小和尚又来到界河边,刚刚摆好坛场准备制服河龙,那条河龙早早捧出了佛牙金函,乖乖地交给小和尚。
小和尚捧着佛牙金函回到Y宾国犍陀罗王城。国王和大国师三藏法师舍利越摩见到佛牙重回本国,异常兴奋,举行了隆重法会。把佛牙重新安置在佛牙伽蓝。
公元750年,Y宾国国王和大国师舍利越摩来到长安,向唐朝上书意愿归附。第二年,唐玄宗派内侍省宦官张韬光率使团出使Y宾。张韬光完成了国书印信交接任务后,将要回国,这时,随行有个年轻军官,姓车名奉朝,突然身患重病,不能随团起程,只好滞留在犍陀罗。病愈后,投在三藏法师舍利越摩门下出家。他在天竺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后来Y宾国遭受外教入侵,佛教徒受到严重迫害。奉朝思念故国亲人,向恩师辞别。年逾古稀的舍利越摩取出佛牙伽蓝里奉藏的佛牙舍利和贝叶经,郑重地授予奉朝,期望他请佛牙舍利回到大唐,让佛法在东土发扬光大。
奉朝告别了恩师,踏上漫漫归国之路。一路上忍饥挨饿,餐风露宿。这天正午,奉朝路过骨咄国的一个大湖。他正沿湖岸徐步而行,忽然,乌云翻滚,遮天蔽日。一个闪电撕破乌云,随之一声炸雷,撼天动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奉朝急忙跑到不远处的一棵大胡杨树下避雨。这时来了一群马帮,也涌到大树下。暴雨夹着冰雹一起降落,电闪雷鸣不息。马帮头领突然站出来,大声叫道:“谁的行囊里藏匿了佛牙舍利奇珍异宝,快快拿出来,不然上天和龙神为什么如此震怒!赶紧投到湖里去,免得大家受连累!”奉朝闻听全身一凛,他不忍丢弃佛牙舍利,于是双手合十,默默祈求佛祖保佑、龙神息怒。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终于雨过天晴了……
奉朝夜住晓行,历尽艰辛,后来,他遇到出使的大唐内侍宣慰使,随使团回到了长安。他把佛牙舍利和翻译的佛经进献给唐德宗,皇帝大悦,赐车奉朝法名“悟空”,让他住持长安大寺,弘法护国。
不久,佛牙由皇宫隆重移奉大庄严寺新修佛牙宝塔。唐朝有十代皇帝召开过佛牙供养大会,日本僧圆仁就曾看到法会期间万人空巷、盛况空前的景象。后来,黄巢入长安,唐僖宗携“悟空佛牙”仓惶出逃,在成都大慈寺建了“佛牙楼”。后唐蜀守孟知祥派人把佛牙奉献到洛阳给明宗。后晋建立,洛阳僧录可肇又把佛牙送到京师汴梁,献给石敬瑭。
北宋时有个著名学者名叫沈括。他曾在咸平县看到过这颗神奇的佛牙,回到京师后,在公卿士大夫中广传佛牙瑞相。不久,有人把佛牙迎到京师,执政官王安石曾取入他的相府――“东府”里供养。
这时,有个日本僧人成寻也瞻拜到这颗佛牙,他记说:佛牙放光,不可思议。佛牙平时深藏,要取得圣旨,才能打开重重封匣看到。有个士大夫名叫王巩,也亲自供养过这颗神奇的佛牙,他记载说,佛牙最后由神宗皇帝迎进宫里,亲自密封起来,从此就下落不明了。
神宗皇帝有个小弟弟,就是嘉王赵f,深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溺爱,住在宫里。神宗皇帝也非常喜爱这个小弟弟,赐给嘉王“玉鱼袋”。原来,皇帝把佛牙封藏在玉鱼袋里,送给了嘉王。
中都县有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名叫赵世昌,是太祖皇帝的五世孙,和神宗、嘉王是堂兄弟。他来到京师,在嘉王宫求得佛牙舍利,带回中都县建造佛塔。佛塔修建了三十多年,直到宋徽宗时期,才将佛牙舍利安葬在太子灵踪塔地宫。
公元1994年,一场春雪过后,宝相寺上空惊现海市蜃楼。不久,太子灵踪塔意外发现了神秘玄宫――这就是瘗葬着历史上迷失了九百多年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和北宋皇室大量宝藏的地宫。佛牙现世,轰动全国,震惊世界!
篇3:汶上大宝相寺导游词
首先,欢迎各位游客到宝相寺景区参观游览,我是景区的导游员xxx,很高兴能陪大家一起感受这次心灵朝圣之旅。
天开圣境坊:为五跨石牌坊,高13米、宽26米。这里是礼佛广场的入口,同时又告诉游客和香客,即将进入寺院,要把喧嚣浮躁的尘世凡心放在外面,以平静虔诚的心情去朝拜佛陀。跨进牌坊,梵音袅袅、古塔巍巍、草木葱郁、寺院庄严,顿有感悟――“天开圣境”,蔚然起敬。
大宝相寺坐落在风水宝地“聚宝盆”中。在礼佛主道上,有9级平台、27步台阶,九级平台上雕刻有佛八宝,分别为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瓶、双鱼、盘长。佛八宝既是佛家的八种吉祥物,每个宝物都有不同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礼佛不同的祈愿。游客和香客经过时默默注视、静静祈祷,必能心绪宁静、福报绵绵。佛家认为草木皆菩提、流水有禅音。所以整个礼佛区体现了佛家众缘合和的禅机。
大宝相寺山门:佛教自南北朝传入汶上,唐宋时期,汶上成为北传佛教著名的圣地,今天遗存尚有:北魏镏金佛造像、东魏石刻弥勒造像、北齐文殊般若经碑和水牛山摩崖刻经,以及隋代章仇氏造像经碑等。北宋时期,县境内寺院林立,大小寺院有40余处,其中以宝相寺规模最大。有“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之誉。
大宝相寺为宋代建筑风格。山门是寺院的正门。山门上悬挂的匾额,是由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专门题写。进入山门,两侧有彩塑金刚力士像,这两尊神像民间俗称“哼哈二将”。他们是寺院的护法神,尽职尽责,把守山门,保卫佛国、佛寺和佛法永不受侵害。
天王殿:由山门前行,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天王殿楹联取自宋真宗《佛牙赞》诗句:常愿进修增胜果,庶期饶益富黎民。是由著名学者金维诺先生书写的。进入天王殿,中间供奉的是弥勒佛。
弥勒佛左右是佛教护法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民间根据四大天王所持法器解释为“风调雨顺”。
弥勒菩萨的背后是“护塔神”韦陀菩萨,面向佛塔。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也称大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殿为重檐歇山式仿宋建筑,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3平方米,九开间,五进深。大殿围栏用三尺白汉白玉材质,精雕宝相花、如意和缠枝纹等图案。大殿内供奉的全堂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及海岛观音群像等。
塔院:古宝相寺年久失修,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寺院仅存千疮百孔的佛塔。佛牙舍利面世后,1995年经宗教事务局批准,开始恢复重建宝相寺。宝相寺一期工程于完成,修建了供奉殿、地宫、碑廊等。
供奉殿:供奉殿高9米,占地500平方米,为歇山式建筑。两副楹联是由当代高僧昌定大和尚题写的。主联是:牙留四颗天上人间各传其二隐显莫测惟智通,佛有三身释迦灭后三千年来谁知法身原在此。副联是:历劫生死万苦交煎一旦断惑证真飞腾自在何等自在,离欲为尊五蕴了脱忽尔身外有身神通万般妙用万般。
地宫:通往地宫的甬道,是1995年建成。长25米,宽4米,高3米。甬道两侧壁画描绘的是佛陀八相成道的故事。依次为:降兜率、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说法、涅。
地宫由甬道、宫室和佛龛三部分组成,甬道长3.93米,宽0.97米,高1.65米,宫室为方形,1.47米见方,高4.2米。地宫金塔里供奉的就是稀世佛宝、佛教至高圣物――佛牙舍利。地宫佛龛金佛像的`位置就是原来安置石匣的地方。
太子灵踪塔:这座古朴典雅的佛塔,就是安葬佛教圣物的太子灵踪塔。塔的名字是1994年打开地宫后,发现石匣上记载的原始名称。顾名思义,这座宝塔内瘗藏着释迦牟尼佛的真身牙舍利。因为释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佛牙即佛陀的灵踪舍利。佛塔为八角砖塔,楼阁式、仿木斗拱结构,雄奇壮观,巍峨挺拔,体现了北宋建筑风格。塔高为41.75米,底座直径为10米,共13层。塔身东、西、南、北均有券形佛龛,龛内原供奉佛像。北面一层是登塔正门,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塔刹呈葫芦状,上置相轮,覆以黄色琉璃瓦,金光闪闪,故民间一直称谓“黄金塔”。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子灵踪塔至今已跨越了十个世纪,历尽沧桑,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多次地震灾害的考验,至今巍然屹立,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佛都圣迹珍宝馆:是中都博物馆的主展厅。中都博物馆修建于19,是双层双檐楼阁式建筑,双拱彩绘,雕梁画栋。高21米,占地2800平方米。“中都博物馆”匾额由著名书法家、红学家冯其庸先生题写。珍宝馆重新装修调展,对外开放。展厅分为文明曙光、化行中都、佛教传入、同朝四尚书、运河枢纽和宝相寺地宫出土文物精品特展等六大板块,其中,宝相寺地宫出土文物精品特展又分为太子灵踪、佛牙供养、稀世佛宝和佛光普照等四个主题。
各位游客,大宝相寺景区游览到此结束。欢迎您下次有时间再来我们寺院朝拜佛祖,体验心灵之旅。如果您许下了心愿,等愿望实现,期待您再来大宝相寺还愿。游客朋友再见,祝您一路平安!
篇4:游净土寺广场暑假征文
游净土寺广场暑假征文650字
夏日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到净土寺广场散步,出了小区大门,远远望去,净土寺广场在霓红灯的映衬下,仿佛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进入广场,踏着大理石的地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花冈石,上面刻有“净土寺广场”五个大字,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放眼望去,宽阔的广场上人山人海,有的在跳健身舞,有的小朋友在学溜冰,有的.在放声歌唱,有的在聊天闲逛……真是热闹非凡!
最美丽的要数广场上各式各样的彩灯,有彩虹灯、有草坪灯、有高杆灯、有射灯……,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放在地下,有的装在房顶上……,广场两边有两个正方形的玻璃房,像两颗镶嵌在广场上的蓝宝石,在灯光的映衬下,格外美丽。我们走到广场中间的音乐喷泉旁,四周已经围满了许多观看的人们,随着音乐的缓缓响起,调皮的泉水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一会变成美丽的花朵,一会又变成晶莹剔透的大水球,一会又变成气势灰宏的水幕墙,漂亮极了。我们向北看去,宝塔在灯光的照耀下金光四射,显的格外美丽壮观。宝塔的四周被小河围绕着,两边只有小木桥相连,我们走上小木桥,桥面上安装了许多七彩灯,灯光一闪一闪的,好像在欢迎我们呢。小河两旁的柳树弯着腰,底着头,正在梳妆打扮。过了小木桥,我们看见许多的古建筑,有凉亭、有牌楼、有厢房、有长廊……,屋檐上缠绕着五颜六色灯带,在夜空中显得光彩夺目。
啊!广场的夜晚多迷人呀!我爱你净土寺广场。
篇5:寓宝相有作,寓宝相有作陆游,寓宝相有作的意思,寓宝相有作赏析
寓宝相有作,寓宝相有作陆游,寓宝相有作的意思,寓宝相有作赏析 -诗词大全
寓宝相有作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扫地镜面清,烧香云气润。
道人敬爱客,危坐目不瞬。
童子髡两髦,经R亦精进。
我来愿同龛,欢喜无少吝。
临堂坐夜分,佛灯看堕烬。
清晨爽如秋,摄衣相问讯。
道在氛埃表,此语其殆信。
永愧小阮高,超然弃须鬓。
篇6:唐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鉴赏
有关唐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鉴赏
唐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 1968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381号墓出土
朱虹
鞋是人类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双鞋究竟诞生于何时不得而知,但据历史考古学推测,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先民已逐渐学会了把树皮绑在脚底下面,制成了最原始的“鞋”。这种“鞋”虽然粗陋,却是人类先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保护双脚不受伤害的一项重要制作发明。后来,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用作制鞋,如动物皮、木、草、麻、葛等。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持续提高,人们制作的鞋的样式、种类及用途也开始丰富起来。在新疆博物馆[微博]馆藏的鞋文物中,有距今约38之久的生兽皮靴,有用麻线或蒲草编制的鞋子,还有用颜色艳丽、织工精美的丝织品制作的鞋子,这其中就有一双“唐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可以让人们的足下熠熠生辉。
款样之美
这双锦鞋长29.7厘米、宽8.8厘米、高8.3厘米,第一眼看去就被它别致的造型和绚丽的花色所吸引。鞋头内蓄有棕草,做成高高翘起并向内翻卷的形状,犹如云朵。再细数鞋面上竟有八种颜色之多,然而如此丰富的色彩并没有造成视觉上的繁复及辨识不清的效果,反而让这双鞋更显鲜明富丽,这就不得不说到制作此鞋的用料。
“锦”色之美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大量汉、唐丝织物,包括锦、绮、绫、绢、缣、纱、罗、刺绣、染缬等。其中锦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色彩绚丽,代表着我国古代丝织工艺的最高水平。
所谓锦鞋即是以多彩提花丝织物为材料制成的鞋,这双唐代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上就使用了三种锦料。鞋面上使用的是以黄、蓝、绿、茶青四色丝线织成的变体宝相花平纹经锦;鞋里衬是用蓝、绿、红、浅褐、蛋青、黄、白七色丝线织成的彩条花鸟流云纹的经锦,其上再以蓝、绿、红等四色彩条施晕裥,给人以类似染缬纹样的色彩渐变效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锦上添花”锦,它是目前所见的反映唐代最高织锦工艺的纺织品之一;鞋头则是用大红、粉红、白、墨绿、葱绿、黄、宝蓝、墨紫八色丝线织成的斜纹纬锦。如此配色丰富的锦使得鞋子充满华丽之感,那么织于锦上的纹饰又为鞋子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
“锦”纹之美
这双鞋的纹饰以宝相花为主题,鞋面上是变体宝相花纹,在四周勾以云纹,组成开光式大团花纹。鞋头上的图案为红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组成团花中心,绕以禽鸟、卷云,间以瑞草散花,外侧又杂置折枝花和山石远树,组成各种内涵丰富的“吉祥”图案。同时,锦边缘处还织出宽3厘米的宝蓝地五彩花卉纹带状边。
宝相花纹是我国应用广泛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它是一种多层次的表现花朵整体平面的花纹,外层多由我国传统的云朵、勾卷纹样构成。随着佛教艺术在我国的兴起,宝相花纹又融入了从西传入的忍冬叶、莲花的部分造型,它形成并兴盛于唐代。这双鞋上的变体宝相花纹、禽鸟花草纹等,使得鞋子有绒面的视觉效果,整双鞋体更加立体丰满、精巧玲珑,体现了华美的艺术风格。
意义之重
这双唐代的小小云头锦鞋,从造型的设计到丝绸面料的选用再到宝相花纹的装饰,生动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面貌:
一是发达的手工业。唐代手工业商品丰富多样,形制美观,技艺精巧。且不说新疆境内丝绸之路上出土的大量唐代丝织珍品,仅这一双云头鞋上就使用了三种锦料,足见唐代丝织业的繁荣发展。我国的织锦工艺在唐代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即由汉魏以来传统的经线起花织法,发展到以纬线为主起花的新织法即纬锦。由于纬线的灵活与多变,织出了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及宽幅的织品,并且能充分显示丝线的光泽,这使唐代的锦无论织法还是纹饰,都比之前更为丰富多彩,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双云头锦鞋充分显示了唐代中期织锦、配色、显花三者结合的`精湛工艺,是唐代服饰文化中极为罕见的精品之一。
二是繁荣的文化艺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鞋子最初的用来行走、御寒、保护的功能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如展示财富、表达审美、装点生活等。通过这双云头锦鞋可以明显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那些五光十色的纹样相互呼应、有聚有散,使得鞋子既有华丽质感又充满了自然风情。同时,鞋上的变体宝相花纹、大团花纹、禽鸟卷云、瑞草散花以及山石远树组成的“吉祥”图案,则形象地反映了唐代丝织纹样对汉代以来传统纹样的继承、发展以及吸收、融合外来纹样的艺术风格,而这正是唐代开放包容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融合、创新发展的社会历史写照。
透过“唐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一隅,我们可以感知那一双双做工精细、色彩艳丽、花样繁多的鞋的万千魅力,它们饱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认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需要我们去保护它、关注它、欣赏它。
篇7:秀峰寺
秀峰寺,寺庙名称,比较著名的有海淀区北安河乡鹫峰山秀峰寺、庐山秀峰寺和上虞市章镇镇龙浦乡益丰村秀峰寺。
目录简介景点描述景点简介景点历史收缩展开简介秀峰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鹫峰山下,明正德六年由太监高让所建,一九二五年改名为修真观,一九二九年复更名为秀峰寺,并予修整。寺有三进,殿房数十间。 古寺坐东面西,凡三进,后殿中间楹奉佛氏香火,南北两楹供佛学会参修之地;中殿三楹为图书室,南北厢各十楹辟为林泉社憩息之所;前进中间三楹题之日访农草堂;北院群房内拨三楹捐诸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以备鹫峰地震研究室职员住宿。秀峰寺也属于北安河长明寺。
景点描述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鹫峰山(鹫峰森林公园)下。近日,北京林业大学国家鹫峰森林公园内修复一新的秀峰古刹正式接待 游客。历时两年多修复的`秀峰寺古木参天,景致清幽,尽显古刹风光。这里最早为佛教寺院,后改为道观。1925年改名为修真观,1929年后再次恢复秀峰寺,并予修整,寺有三进,殿房数十间。寺中松柏成荫,十分幽静。现有建筑保存较好,已改为接待游客之用。
景点简介位于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景区内,为明代正统六年(公元141年)所建。古寺坐西朝东,三进院落。由太监高工让住持修建,被当朝皇帝敕赐“秀峰寺”。1925年道士王修真废寺为道观。1929年,大律师林行规买下这个寺院后复更名为秀峰寺。抗战时期,秀峰古刹是华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据点、平西情报站和新闻要报社址。1950年,林律师的夫人将古寺捐给政府,后归北京林业大学所有。
景点历史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在山南鹤鸣峰下,南唐中主李景少年时筑台读书于此,即帝位后九年(公元九五一年),就书台旧址 建寺,取开国先兆之意名为开先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零七年)康熙皇帝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后遂改名为秀峰寺。
篇8:大鉴寺
大鉴寺
区位历史
位于韶关市风度北路兴隆街的大鉴寺,它的前身是大梵寺。大梵寺始建于南北朝,至今近15历史,原址在西河今光孝路一带。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禅宗六祖卓锡曹溪宝林道场(即南华寺),常被韶州韦剌史请至大梵寺讲经说法。六祖圆寂后,唐宪宗谥为“大鉴禅师”。后人为了纪念六祖遂将大梵寺改名为“大鉴寺”。宋绍定年间(约1228年),大鉴寺由西河搬至今兴隆街(原名兴贤坊)。随着六祖在佛教地位的'提高,韶州大鉴寺也名负天下。一千多年来,大鉴寺一直是韶州接待天下众僧朝拜六祖真身时投宿的中心场所,故历来香火鼎盛,被视为佛教圣地。
寺庙特点
1940年,101岁高龄的虚云和尚在重修了南华寺及云门寺之后又来韶州重修大鉴寺。新中国成立后,大鉴寺地产多被某些单位和住户侵占,僧人也被遣散。开放改革后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恢复,大鉴寺又交回佛教界管理,并逐步收回部分遗产。近年来,大鉴寺基本上已恢复原貌,并建造一座集招待、藏经、僧舍等多用途的大楼,恢复了历史上韶州接待佛家四众弟子的中心地位。
篇9:寿宁寺
寿宁寺位于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侧,北靠葱笼陡峭的楼妙山,而监清澈明净的凯江河,与县城南北二塔争辉,同城东魁山相映。寺后楼妙山北有古迹“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楼妙飞韦”,吸引着拜佛参观的群众来此登高眺望。清代邑训导左凝登楼妙山有诗云:“寻常极目叹崔嵬,此曰登监实异哉。四面群峰呈画谱,一湾流水倒瑶台。燕随春风高低舞,风送松声远近来。看看烟霞从地起,不知身在彩云堆。”寥寥数语,色画出楼妙山秀丽风光。
目录名字由来修筑过程建筑特点正果法师简介收缩展开名字由来寿宁寺原名“圣寿寺”,建于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该寺现所在地原为楼妙山古刹旧址。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青年时期出家于圣寿寺。法师圆寂以前曾说:“四川省中江县寿宁寺是我出家寺庙,希望能回去看一看。”后因事务繁忙,未能如愿,不幸于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圆寂。同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致函中江县人民政府,希望能修复并开放正果法师的出家寺庙。但由于年代久远,原圣寿寺殿堂已严重破损。为实现正果法师生前夙愿,缅怀这位爱国爱教的高僧,经中江县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决定将圣寿寺迁至县城附近的楼妙山古刹旧址,即该寺今天所在之处,并按正果法师生前所说的“寿宁寺”命名。
修筑过程寿宁寺历代几度重修。现存的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均为明清建筑。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邑人宋兴祖(大理寺正卿)捐资新建观音殿。清乾隆壬申年(1752年)修建大雄宝殿。清道光十年(1830年)修建天王殿。1950年以后,殿堂由衙生部门监时占用,除佛像被毁外,殿堂保存完好。对修复正果法师出家道埸的建议,中江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无偿划拔寺院现有殿堂房屋,拔款六万元迁出与寺院无关的单位。寺院维修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广大信教群众的捐助和寺院常住僧人及护法居士共同开办的自养事业等多颃来筹集。历时十载,寺庙现存明、清古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已维修一新,同时修建了正果法师纪念堂。
建筑特点大雄宝殿经过维修后仍然保持明、清只叠檐式建筑结构。建筑雕刻精细美观,人物、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正中供有四川省佛教协会转赠的缅甸玉佛一尊,工艺精巧,造型端壮;殿堂正中还安置有寿宁寺自行设计,由本省工匠雕刻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高三米,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左右有阿难、迦页站像。大雄宝殿后塑有阿弥陀佛,左右塑有文殊、普贤像。殿堂两侧壁间塑有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十分引人注目。 观音殿为明代只叠檐式木楼穿斗结构建筑,房檐四角和周围的龙须挑两根一组,弯曲向上,别具一格。从楼上可见二梁上写有“施财新建楼阁,大理寺正狠宋兴祖”等字迹。殿内的西方三对像慈眉善目,法相壮严。 天王殿因年久失修,墙、柱倾斜,已成危房。1992年重修,重修后的天王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殿堂正中塑有弥勒佛像,两侧四大天王像,殿堂门前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寿宁寺”寺匾。 寿宁寺历代高僧大德辈出。清代名僧心一青年时削发于该寺,长期在此驻锡,他工于画画,精通梵献,有相当造诣,是一位修持虔诚的僧人。其徒广渠法师就是正果法师的披剃师。
正果法师简介正果法师俗姓张,四川自贡人,生于1913年,19岁在新都佛光寺要求出家,经广渠法师披剃后,随师住中江圣寿寺。1934年在成都文殊院受比丘戒,1936年考进重庆汉藏教理院学习,1950年后长住北京。正果法师一生矢志寻求佛法真理,献身佛教事业,是一位道高德重、戒行精严、学识渊博、爱国爱教的高僧。正果法师生有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北京广济寺方丈。他一生身兼数职,为中国的佛教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撰写的《佛教基本知识》,是他关于佛学思想体系方面的概论性著作。他在修持上以禅为归,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着有《禅宗大意》一书。为了缅怀这位当代高僧,每年11月20日,正果法师圆寂纪念日,中江寿宁寺都要举行纪念法会。1997年,当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之际,在寿宁寺右侧修建了正果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中悬挂着正果法师遗像,堂内陈列着正果法师的著作,两旁挂有挽联、悼词和字画,其中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挽诗,特别引人注目。
篇10:寿宁寺
目录地理位置重建寿宁寺碑记明禅法师地理位置
寿宁寺坐落在白鹿寺村北中岩山下,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残碑记载:寿宁寺“南对黑羊山,北枕梅龟寨……”据传,寿宁寺鉴于唐末五代初。明正统七年重修,万历四十二年重修。1995年重修大殿,、均有重修。有文字可考者有二,一是庙内残碑,既有兴盛于后周、后梁。也就是唐朝之后五代时的后周、后梁。二是明嘉靖年间编撰的武安县志记载“寿宁寺在白鹿村,正统七年修”。如果第一项记载有据,庙建于唐问题不大,据观察那块残碑为元朝之前的老残碑。第二项可以证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重修寺庙,距明王朝建国指出1368年才70余年,可以证明寺庙不是明初所建。据上述记载,说寿宁寺建于唐朝时可能的。 寿宁寺建寺之初为何年月,主持高僧又是何人现已无从查考,不过庙址选择相当不错。它背靠中岩山,庙前一条清水河,可以说是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按当时情况看,寺修在半山腰,后依中岩山脉,南望清河山峦。不知何故,此庙修建的并不大,可以说是小寺一个,占地一亩多,布局和今寺略有不同。正殿三楹,明柱长廊,东殿(今东殿比原址靠后)四间左右,南殿三间略小,西殿为长房。正殿有大大佛如来,东殿供关羽,南殿供阎王,西殿为僧舍。在南殿东与东殿南侧有大门,门外沿南殿后墙往西,在西大殿南头为山门(即今日大门外),殿南侧位山崖。
重建寿宁寺碑记一九九七年重建寿宁寺碑记 重建武安市寿宁寺碑记 武安市寿宁寺位于矿山镇白鹿寺中岩山脚下 初建于唐朝 系唐朝古刹 在历史上鼎盛时期 寺内僧众近百余人 据传说寺内方丈 夜梦一位白发先人 手持拂尘 骑着白鹿 从天而降 随从仙童玉女 鼓乐齐鸣 整个寺院一片仙境 从此寺内香火更加兴盛 八方香客 善男信女 朝暮礼拜 白鹿寺从此而得名 流传至今后因寿宁寺缺乏管理 加之中岩山坍塌 古寺遭到破坏 多年无人修缮 应广大佛教界信徒呼吁 为保护历史文物遗产 弘扬民族文化 搞好对外交流 19经宗教管理部门批准 重建寿宁寺院 广大佛教信徒及善男信女和有识之士 解囊捐资 流汗抛力 公元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大殿落成 特刻石留念 以晓后人
明禅法师现寿宁寺住持释圣琦法师,字明禅,幼厌离俗世,早岁出家,修学正法。先后于临济寺、柏林禅寺习禅,五台山求发,石佛寺渡众,又远赴藏地。拜五明佛学院龙多**为金刚上师,修学密发。禅密双修,悲智双运。因缘成熟后,于河北武安中岩山白鹿寺村寿宁寺靠祖传中医及禅密医道,巧设方便,救治接引罪苦众生,发心甚大。
篇11:寿宁寺
目录有关寺庙的传说寺内景观大殿佛殿收缩展开有关寺庙的传说
寿宁寺创建于北齐,以后各代屡修。现存寺庙建筑有钟鼓楼、六角亭、中殿、后殿和僧舍等三十多间,占地九千八百平方米。寺内有元代碑记和清康熙年间碑记。据《清凉山志》载:寿宁寺“古名王子焚身寺。高齐第三子,自识宿命,厌尘劳,于此燃身。供圣,菩萨现形火光中。内侍刘谦之回奏,帝悼之,敕建寺焉。唐普雨大师,奏昭宗重修,拨州田百顷,充常住费。宋景德初。敕改建曰寿宁”。发生在这里的“王子焚身”的故事,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据说,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第三子,连年带兵打仗,后来负伤。他看到战乱带来的灾难,意识到自己犯有罪过,从此厌恶宫廷世事。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他得了重病,几番医治都不见效,便来到五台山。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位老人,指责他求圣少劳,而且倦怠。加上病入膏肓,无法医治,王子就在这山脊较平缓的地带,占燃干柴,举身赴火,以焚身来超渡自己。就在焚身的火光中,菩萨现形。这就是后人所谓的“燃身现佛”。 寿宁寺
寺内景观现在所看见的大殿前这块平台是寿宁寺举办辩经、祈愿、驱鬼等法会的场所。这个位置我们既右以观赏全寺外貌、又可俯瞰炉霍县城全景,您看山脚左右尼曲与达曲两条河流在此汇成鲜水河。寿宁寺坐北朝南,面临清冽的鲜水河源头。人们说这是一块二龙戏珠的宝地。寺庙所依的这座山叫然松岗,意为放山羊的高坡。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用山羊驮着为拉萨大昭寺奠基的泥土,在此地休息时,牧羊于此山,因此得名。当地人把这山当作神山,视山上的泉水为圣水,每逢吉日要去饮圣水并转山朝拜。 寿宁寺,原名“霍尔章谷嘎登绕丹郎加泽德岭”。始建于公元850年。先后为黑教和红教,于公元1650年改宗成为康区十三大黄教寺庙之一。曾三度迁址。1973年地震毁坏后迁至此地。瓦龙赤尊・向巴其扎是主持**,因其前世登上十三世**喇嘛的“经师”宝座,寿宁寺在藏区便名声大振,十世**大师和十四**分别亲临本寺并宿寺内。现寺庙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有常住僧侣275人,这里是炉霍主要佛事活动场所之一。 了解了寿宁寺大体情况,我们从阶梯走上大雄宝殿正门的前廊,依次参观壁画。左边第一幅图为“六长寿图”,画面上的动物、人物和景物被认为是吉祥长寿之物。画面上方是长寿佛。您看麋鹿和长尾雀嬉戏于林木之间,山峦中有曲折隐现的溪水加以缭绕的祥云和日月,给人一种祥和与宁静的感觉,第二幅图叫“生存圈”,也称“十二因缘图”。这幅图宣传藏传佛教的核心理论,即六道轮回。整个构图呈圆轮图式,内外共分四道圆层。大家看到的圆轮中心的鸡、蛇和猪三种动物,分别象征佛教中三种最根本的罪孽,即贪、_、痴;第二圈分黑白两色色段,分别象征三恶趣和三善趣,体现佛教中具体的六道轮回说;第三圈分为上下两部六段构图,是具体图写六道轮回,上部三段分别描绘三善趣中的天界、人界和非人界,下部三段分别描绘三恶趣中的饿鬼、地狱和旁生界,最外圈分别给有盲人、瓦匠、猴子、船、空宅、接吻、眼穿之箭、饮酒、采果、孕妇、临产、老人和死尸12纹样和场景,这些依次象征十二缘起支中的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宣扬因果报应,“生存圈”是藏传佛教利用造型艺术来宣扬六道轮回和因果关系的典型例证,其目的是宣传佛教教义。也许藏传佛教历经一千多年而经久不衰的奥迷也在这里。好了,请大家转过来观赏大殿正门两边壁画,门两边祥云中各有两位巨大的护法天神。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佛教认为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为世界最高山,山脚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金山外是咸水海,咸水海上有四大洲,统管四大洲有四个天王,各护一方天,民间按其所持兵器的功能,将他的职能理解为风、调、雨、顺。我们所看到这位身青色、手持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具有使万物生长的德性,并发誓要增长自他功能而得名;身为白色,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曾发誓赏善惩恶,护持国土,安定百姓而得名;这位身绿色手持宝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因经常保护如来道场,听到很多佛法而得名;手持龙蛇身为红色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曾发誓要广泛乘法罪人,使罪人历尽艰辛,最后修行成佛转化而得名。脚边那些神像是他们的侍护十方。好了,请朋友们随我来看右侧的壁画,这幅图中大白象身上骑着猴子,猴子身上蹲着兔子,兔子上方又是一只鸟,这是“和气四瑞图”又称“敬长图”。相传这四种动物在一棵大桃树下评论谁的年龄最大。大象说我第一次到此地,这桃树与我一般高,猴说我第一次来时树与我同样高,兔子说我到这儿是桃树和我一样高,鸟说这桃树种子是我衔来的,结果是鸟最大,兔子第二、猴子第三、大象屈尊第四名。于是鸟最受尊敬,因此称“敬长图”。这个画面早在四、五世纪新疆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拉石窟即出现了,称为《象猴本生》。其来源甚古,内地寺庙极为少见。再请看这幅“如意八宝吉祥图”,这是藏族绘画中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由八种吉祥物组成,其标志与佛法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这象征着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修成正果。这是金轮,古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和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象征佛法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熄灭;这个称胜利幢,也是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佛教用幢喻烦恼孽根得解脱,觉悟得正果,藏传佛教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的对治力。金鱼,众所周知鱼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在藏传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复苏、永生、再生等。吉祥网。较为原初的意义象征爱情和献身,按佛教的解释,就是如若跟随佛陀,就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珍珠和觉悟珍宝。宝伞,在古印度,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以伞蔽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也认为它象征着佛陀教诲和权威。白海螺,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所以现在法会之际常鸣海螺,象征着达摩王子回荡不息的声音,细心的朋友已发现我只讲了七种宝物。“八宝”图怎么差一种呢,请大家看刚才所讲的七种宝物组成的图案像什么?对了,这形状像一个宝瓶。宝瓶就是八宝之一,在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象征俱宝无漏,福智圆满,永生不死。
大殿是全寺僧人诵经念佛之地,可容纳两千人,上方正中是住持经师的宝座,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欣赏其独特的建筑结构,铜雕泥塑,四面悬挂的唐卡画等。“唐卡”是藏族绘画之一,源于公元7世纪前。松赞干布时,由于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先后入藏,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到明清,一度发展到高峰,其数量增多,形成不同风格的画派和绘画组织。“唐卡”在寺院起宣传宗教教义。渲染神秘气氛和装饰殿堂的作用,而民间则为房内的供奉之物。在藏族文化中“唐卡”绘画被誉为一支奇葩,而珍藏在寿宁寺的“二圣六庄严”、“极乐净土”等唐卡珍品,是享誉全藏区的十六世纪炉霍绘画大师朗卡杰所作。据说,朗卡杰得到莲花生大师的点化,能在半面碗豆上很神奇地刻画出释迦牟尼佛及十六尊罗汉,人们尊他为“朗卡杰”,意为“天之饰物”。他的一部分作品至今保存在拉萨布达拉宫。其传承弟子也以高超的画技名扬海内外。这里悬挂的《上师供养资粮田》、《宗咯巴师徒三尊》、《白度母》等唐卡画就是大师的传延弟子之一、本地著名的农民画家章谷达瓦的作品。他们师徒两人所画的唐卡均构图严谨,笔力精细,色彩华丽,颜料配方独特,出神入化,堪称寿灵寺一绝。请朋友们再看看这殿内雕梁画栋,凹凸呈现的各种浮雕栩栩如生,这一根根高大的方柱,既是整个建筑的支撑,又是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这些铜雕泥塑像也散发着远古的印迹,在这儿大家可以发现藏民族世代对美的独特感受,借助他们精湛的技艺,创造出了他们体现审美标准的艺术形象。
佛殿,藏语称“觉康”。左边的高大泥塑像分别是金刚手、普贤菩萨、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右边的塑像分别是文殊菩萨、地藏王、虚空藏和各护法神。正中宝座上高供的是释迦牟尼金身像,胸饰镶嵌了九眼石、珊瑚等各式珠宝。法像庄严、宁静、祥和,此像根据文成公主存放于大昭寺的佛像铸造。于1994年,从尼泊尔迎请至此。这些燃着的巨型酥油供灯,可证明这儿是寿宁寺之精华所在。现在请上二楼参观。
篇12:寿宁寺
目录寿宁寺地址寿宁寺简介全国最大五百罗汉堂千年寺院 十载春秋收缩展开寿宁寺地址
山西省清徐县集义乡大常村寿宁寺
寿宁寺简介清徐集义乡大常寿宁寺始建于唐朝,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到此拜访当年有功之臣苗广义,据寺内碑文考证:宋太祖时已成古刹,且载闫、赵二僧犒王师而显神通,事嗣后补建于明成化年重建于嘉庆二年,道光年间休整成现规模。 民间传说,当年寺中又一和尚,人称之为田善友,农忙时村里尽是请他帮忙,同一天里好心人请求帮忙,间谷的、锄高粱、锄玉米的,不管多少他都有求必应,但第二天就全部都做完了,消息象风一样传开,传到赵二世匡义耳中,难道真有如此神人,于是便前往拜访,田善友早知此人来访,故意不见,却升到寺庙半空中伺机听数,赵二世骑马入寺,从前院寻到后院,见大殿门开着,原以为他在大殿诵经,便催马上殿,马前蹄踏入往里看时却空无一人,于是言道:“乃空望佛也”田善友在空中说道:“谢主隆恩”到现在殿门口石上仍有深深的马蹄印,田善友讨封后便前往绵山受香烟,此后每逢旱年,村里人都要前往绵山请佛降雨,每请必灵。 由此看来,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可以证实寿宁寺历史悠悠。可谓千年古刹。
全国最大五百罗汉堂寿宁寺的五百罗汉堂不仅仅是山西省唯一的一个五百罗汉堂,同时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罗汉堂建筑,谈起建造的'缘起,一持法师说,这完全来自他的一个“起心动念”。,一持法师在武昌佛学院学习的第一个星期日,来到了武汉归元禅寺的五百罗汉堂参观,一时兴起,按民间数罗汉的方法,抽到了一张签,云:“勤读经书苦耕耘,劝君吃尽人间苦,”一持法师顿时感到,这是冥冥之中诸佛菩萨对自己的指引。回到学校,一持法师将签文郑重地夹近书本,并暗暗发愿,今后在学佛的路上要更加勇猛精进。 自此,一持法师就对罗汉文化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到罗汉堂转转,看着一尊尊姿态不同、神情各异的罗汉,心有所悟。 武昌佛学院的第一个暑假,回到寿宁寺的一持法师有一天突然产生一个念头,想知道山西省是否有罗汉堂。经过广泛查阅资讯,发现有着几千家佛教寺院的山西省,竟然没有一座罗汉堂。一持法师随即萌发了一个愿望――毕业回到山西以后要在寿宁寺建造一座五百罗汉堂。 这个愿望像一颗种子,逐渐在一持法师心中生根、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月,一持法师从武昌佛学院毕业回到寿宁寺后,立即着手筹备建造罗汉堂,经过与寺院所在的大常村协商,争取到了寺院一侧的空地,3月18日,五百罗汉堂奠基并举行了洒净仪式。 罗汉堂的建造并不是一帆风顺,不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历经了许多磨难曲折。原本计划五百罗汉堂在8月8日前竣工,向北京奥运献礼,却没想到建成以后顶部大面积漏雨,而施工队早已不见踪影,一持法师不得不再投入大量资金,将顶部重新翻修。由此又拖延了2年时间。 谈起这些经历,一持法师没有一丝愁苦的神色,反而散发着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笃信与淡定,“那天下午,人们都走了以后,我独自立在这块空地前,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座金光闪耀的五百罗汉堂,所以我坚信,必将有一座雄伟的罗汉堂在此落成。” 一持法师对罗汉文化有着十分独到的理解,他认为罗汉更容易靠近,也更容易学习。罗汉有三大特点:一曰六根清净,烦恼断除;二曰了脱生死,证入涅;三曰人天供养,随缘教化。当今的出家人最高目标可以向往做佛做菩萨,但要从学罗汉做起,罗汉做好了再走向更高的境界。这座五百罗汉堂的修建,就是为了普及罗汉文化。
千年寺院 十载春秋一持法师自从住持寿宁寺至今,已十载春秋,多年来寿宁寺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持法师的努力下,在广大善信的维护下,各方面建设快速发展,不仅完全满足了本地区佛教徒的宗教生活需要,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信众前来。20被评为山西省宗教局“五星级”宗教场所, 将寿宁寺建设成为“武医禅院”的构想由来已久,住持寺院之初,一持法师即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为理念,充分发挥自己在中医方面的专长,发出告示舍医舍药,为周边的广大民众诊疗送药。许多深受其益的人即使尚未信佛,但对佛教、对寺院、对僧人的恭敬之心大大增加,常常提着米、拉着菜来寺院供养。寺院的善行在周边地区广为传扬,影响也越来越大。 寿宁寺最初留下来的是明清时的古建筑,南北两进院,东西竖三侧,沧桑斑驳,历经风雨。多年来寿宁寺的各项建设工程取得了快速发展,20启建了全国最大五百罗汉堂1444平方米。扩建住宿楼一座1700平方米。修建山门广场及罗汉堂配房十五间,仿古建筑。此外,一持法师还准备在,落成新的山门,在在大雄宝殿后建成一座藏经楼。
篇13:芙蓉寺
芙蓉山上的芙蓉寺,在韶关市内很多地方都能望见,它就在那座装有雷达的山峰下半山腰里。从新华南路市拖拉机厂门口经过市卷烟厂拾阶而上,约二十分钟就可到达。寺庙为全青砖大石结构,高有二十几米,庄严肃穆,苍老而完美。居高临下,气势非凡。
目录简介历史简介寺内分前殿、后殿、祖堂及两侧僧舍厢房共一千几百米的建筑。脊龙壁虎,檐雕墙刻,宏伟而壮观。寺庙前有一宽广草坪,足可停放二十几部汽车(公路已修到山顶,寺右侧有专门停车场)。大小两对石狮把守大门两侧,周围古老苍劲的大树直插云天。大草坪下坡还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土地庙。整座寺庙就安藏在一片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树林之中,悬崖绝壁之下,令香客游人有一种高深莫测之感,肃然起敬、悠然怀古之心。
历史查访当地最年老的长者,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芙蓉庙到底有多久年代;查阅当地最年久的史料,没有一处有记载芙蓉庙建于何年何时。只见明朝有一位熊士达居士在《重建芙蓉庵》一文中说:“芙蓉山之著如韶,始自东汉时(公元25――220年――笔者注),异人修真(即佛道两家修行――笔者注)之地。”可想而知,芙蓉庙的立庙之日肯定比这些出家人来此修行的.时间更为早。就是说,芙蓉庙可能在公元前就有了吧。在《六祖法宝坛经》中,记载当年六祖惠能和尚住持曹溪宝林道场时,常被韶州府韦剌史请到城内大梵寺讲经说法,经堂里总是挤满了一千多僧道在听六祖开缘。估计当时芙蓉寺就有不少修行者参拜。六祖来曹溪是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在韶州大梵寺前后开缘三十七年之久。一九九一年在芙蓉寺附近出土的一块墓碑上记载“芙脉光耀、广东道韶州府曲江县城南君住处士讳康湖别士……葬于芙蓉庵右……”落款是“万历叁拾贰年岁次甲辰立”。万历三十二年即公元1573年,至今也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此碑现在安置在寺后品泉池石壁上,游客见到时别误以为此地就是康湖处士之墓)。至今在前殿右廊墙壁上嵌有两块青山碑,一块是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6年)为记载当年“重修芙蓉山真武圣帝殿”而立。“真武圣帝”乃是指道教玄武,此碑证明三百多年前芙蓉寺已被道教徒占去了。当年此地是道教的宫观。而另一块记载“重修芙蓉寺收安数目开列及芨”的,可惜其余全部碑文几乎都无法辨认,完全被风化了。两碑同样一种石,而这块风化腐蚀到如此程度,可想其年代是多么的久远了。 越是古老的文物,越是令人顿生不可思议的幻想。由于芙蓉寺既有过佛僧,又有过道士,所以成了佛道两教的两栖圣地。僧来讲佛教,道来讲道教。僧来修寺,道来修观。这就不能怪芙蓉寺时至今日还保留既寺既观的建筑风格,既佛既道的雕刻艺术,这在全国范围内恐怕都是极少见到的奇迹。 芙蓉寺在抗战前还有几个和尚修行,以后被战乱荒废,甚至一度作囚人监仓,所谓“极乐世界”、“人间仙境”一下子变成了地狱刑场,山门早已破落,空无一物了。直至一九八三年市政府才开始对芙蓉寺进行修葺。但又苦于一直请不到高僧来此住持管理寺庙,所以也只能是空庙一间,既无佛像,更无佛事。一九九0年市宗教局官员向省佛教协会求援,省佛协会才派光峰法师从广州来韶管理芙蓉寺。经过这几年光峰法师及其弟子们的努力,在各界人士的支持赞助下,不仅使寺庙“三宝”齐全,佛像披金,法事正常,香火旺盛,还在半山腰里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水泥石级路,又修通直达寺庙的汽车公路,为上山游人香客提供了极大的交通方便。目前正在规划扩建、兴建诸如斋堂、海会塔、望关台、品泉亭等二千多平方米的建筑,到那时更是“芙蓉留胜景,古刹刿名山”了。
★ 上行文意见范文
★ 上行意见 范文
★ 大佛寺一日游作文
★ 精选宝光寺导游词
★ 白族的传统节日
★ 新昌大佛寺作文
★ 大佛寺的范文
【宝相寺征文范文(锦集13篇)】相关文章:
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2022-07-24
庆典活动策划及致辞2023-07-31
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2022-10-24
介绍四川乐山的导游词2023-03-04
揭阳农商笔试真题及答案2023-01-03
佛教的经典对联摘抄2024-03-26
常州天宁寺作文2023-03-16
白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哪些?2023-04-14
九华山百岁宫导游词2023-08-21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500字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