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

时间:2022-12-22 07:24:3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推荐9篇)由网友“bell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

篇1: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

根据五行理论,夏季属火,而火在五味中对应苦味,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夏季多吃苦味的东西有好处,其实这是对中医理论的一种僵化理解:吃苦味食物确实有好处,但也要注意点到为止,一些特殊人群更需注意。

苦味食物的好处

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食品多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十分需要的物质,且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除烦、健胃等功用。

特别是夏季,当发生味觉减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消化功能障碍时,由于人舌面的味蕾对苦味非常敏感,吃点苦味食物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使之恢复正常。

另外,像咖啡、茶叶、啤酒、苦味巧克力等苦味食物,因其含有一定数量的可可碱和咖啡因,能使人产生提神醒脑、舒适轻松的感觉。因此,夏日适食苦味食品的确有益。

脾胃虚寒者少吃“苦”

对于大便稀溏、容易拉肚子的脾胃虚寒者而言,一味强调吃“苦”反而有害无益,老人、儿童、孕妇和体质虚弱的人群,吃“苦”更需要谨慎。对于那些热性体质的人,确实夏季爱上火,需要适当地清火,他们才是最适合夏季食苦的。

笼统地说“苦味养生”或“苦味清热”是不准确的。中药里的苦味药分为苦寒和苦温两类,苦寒药可以清热,苦温药则用来温阳燥湿,显然对需要清热的人不适用。

即使是苦寒药,也不能滥用来清火,因为夏季气温较高,人体的气是向外膨胀的,相对来说内部比较虚弱,如果过度给予苦寒药,会对体内的阳气伤害比较大。像食物中的苦瓜、苦菊,药物中的黄芩、黄连、黄柏等,都需要点到为止,不要大量服用。

女性月经期少吃“苦”

处于经期的女性则不宜多吃苦味食物。因为苦味食物多数为寒性或凉性,经期过度食用,可使经脉凝涩、血行受阻,进而导致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女性朋友应十分注意。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女性经期也不宜过多食用苦瓜、苦菜、苦荞麦、绿茶、莴苣、苦丁茶等苦味食物,特别是寒性痛经的女性,不仅在经期要和苦味食物彻底保持距离,即使在非经期,也应该少吃。

夏季清热适合吃点什么呢

以辛凉甘寒为主,辛凉的药物如薄荷、连翘、金银花等,甘寒的有西瓜、芦根、荸荠等,这些药物或食物能够清热养阴,去火而不伤身体。

篇2: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应该怎么吃

大暑应该怎么吃

1.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

植物蛋白能够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要适量的吃点肉,例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能够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不但能够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够健脾、益气、养阴。

2.益气养阴的食物不是不能少的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需要长期吃一些益气养阴而且清淡的食物来增强体质。

例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3.尽量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但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因此,大暑时节,适当的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

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但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能够预防中暑,能够一举两得。

4.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能够放心食用。

还有,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效果。

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疗效,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5.补气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此时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此时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

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1、夏季预防中暑要注意饮食保健

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健康饮食增强营养:夏天为预防中暑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

2、夏季预防中暑要充分休息

夏季变成昼长夜短,气温又会很高,这个时候生理时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身体的疲劳。就会出现类似热感冒的症状,而这个时候最直接有效的降暑的办法就是睡觉啦。我们一般正常的一天的睡眠时间为6-7小时,但是如果我们越晚睡觉的话,这个时候睡眠的品质就会更差。

现代人作息时间虽然较晚,但还是希望能在晚上十二点前就寝会比较好。另外还要注意冷气口或电风扇不要离自己太近,或者是洗完澡头发没吹干就睡觉,这样反而容易感冒。

3、夏季预防中暑要注意防晒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中午到下午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最高!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篇3: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有哪些注意事项

大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海藻、贝类、花椒、姜、番茄、茄子、豇豆、菜花、丝瓜、凤梨、冬瓜

大暑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脾旺而肝肾气弱,当增辛咸味以平衡脏气。味咸食物如猪脊骨、海藻、贝类等。此时节阳热下降,水气升腾,湿气充斥,故在此时,感受湿邪者较多。可适当增加辛味食材,如花椒、葱、姜等,可祛湿、增加食欲,防止饱腹受寒,腹泻伤阴。

时令果菜多有解暑之效,如茄子:清热活血,番茄:解渴消食,冬瓜:清热解毒,豇豆:健胃补肾,菜花:增加食欲,丝瓜:凉血化痰,西瓜:解暑利尿,凤梨:解渴止泻,猕猴桃:清热生津,桃子:补心益肺,生津止渴。同时这些果菜中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伏天出汗的损失。醪糟、绿豆水、仙草茶等都是各地伏天常喝的饮料,可以尝试。

少吃:麻辣干锅,烧烤,暴饮暴食,冷饮雪糕,冰镇啤酒,过硬的食物(炒干果,面包干,饼干)

天热,常吃冷饮、开空调,易导致脾胃受凉,而发生「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这样外面出汗,里面肠液丢失,对阴液的损耗极大,如果再吃麻辣干锅,烧烤,零食饼干,到了秋天就会令皮肤干燥,出现便秘。

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在脾旺之时,最好遵循身体的需要,不要为难脾胃,切忌暴饮暴食。饮食多宜软熟,干硬避免为佳。

忌吃:韭菜、羊肉、雁肉、羊血、动物肝脏、猪心

《千金方》:四季之月土旺时,勿食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勿食韭,令人目昏。勿食羊肉,勿食野鸭鹜鸟,勿食雁,勿食茱萸,伤人神气。勿食脾,乃是季月,土旺在脾故也,俱宜戒之。

《云笈七签》曰:六月勿食羊血,伤人神魂,少志健忘.

《遵生八笺》:四季月勿食肝。

《金匮要略》:夏三月不可食猪心,恐死气犯我灵台耳。

大暑运动小贴士

身体健康的人,在三伏天里身体适度出汗,会有一种舒服的畅快感,运动量应该以此为度。晴天的清晨和傍晚比较适合户外运动,天黑以后尤其不要剧烈运动,消耗阳气,对养生无益。遇到阴雨闷湿的天气就不要到外面去了,避免感受湿气。中午不宜大量运动,耗散心气,不如闭目养神或是小憩30分钟。

运动后最好喝些热茶或绿豆汤等防暑饮品,刚刚做完较剧烈的运动也不可马上卧床休息,并且也不能立刻用餐。

大暑起居小贴士

伏天里,阳光照射强烈,阳光下晒过的衣物,容器,如果触手温烫,绝对不能立即穿用,放到阴凉处散去暑气才好,否则暑热之气会留在身体或衣物上,令人容易上火。

夏季温度湿度都很高,食物容易变质,做饭或购买的时候尽量少做,少买,或者及时保存好,避免浪费,也防止病从口入。

大暑情绪小贴士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容易有心烦意乱或无精打采或思维紊乱或急躁焦虑等。生理学解释是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症状。

除了清淡饮食,多吃时令果蔬外,「静心」养生也非常有益,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

大暑茶饮小贴士

山楂5g、绿茶3g、冰糖10g;用200ml开水泡饮,可反复冲饮至味淡。消食护胃,清热消肿。

篇4: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介绍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农谚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农事诗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

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

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

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

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

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大暑诗词

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诗说夏夜纳凉,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莲荷,眼前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

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李白《夏日山中》诗曰: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写出了盛夏时节赤身取凉的狂态。

白居易《消暑》诗说: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认为在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王维在林茂竹翠处纳凉时,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认为,只有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杨万里亦有同感,他在《暮热游荷花池上》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清代江堤的《消暑诗》: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则写出了一个柳下纳凉、清风拂面的清凉世界。

左河水的诗《大暑》云: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

描写了我国在大暑季节天气酷热、干旱少雨、蚊蝇叮人情景。

在酷热炎炎的夏日,吟咏着古人留下的这些避暑诗句,如临其境,顿生丝丝凉意,夏日的暑气也仿佛随之而去。可相较于避暑消夏之惬意率性的表达,有的诗人则联想得更深一层,更接地气和民情。如宋代诗人戴复古的《大热》诗云: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诗写极盛夏的炎热,更衬托出农夫耕种的艰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篇5:2023大暑科普小知识

2023大暑科普小知识

1、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吃凉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节气前后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简单且经济的菜品,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欲。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4、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5、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吃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吃,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7、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8、喝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9、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描写大暑节气古诗

1.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2.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3.水调歌头·大暑退

刘辰翁(宋代)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4.满江红·大暑

刘将孙(宋代)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5.夏夜叹

杜甫(唐代)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大暑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明

“暑”就是热的意思,大暑,顾名思义就是很热。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篇6: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有哪些农事需注意

一、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中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

二、灌溉

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

大豆开花结荚也正是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

三、抗旱

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

大暑下雨好吗

大暑天下雨一般会将这种天气持续到初秋,这个夏天就不会很热了,这是好事,但是这会对庄稼成长不利。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这样的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可见,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

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防旱外,陕甘宁、西南地区东部、特别是四川东部、重庆等地也要防旱。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所谓“七下八上”是指7月下旬和8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如华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黄淮地区(山东、河南)、东北南部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部分地区,在此期间的暴雨天气相对集中。故“七下八上”也就成为防汛关键期的代名词了。

这期间,北方地区时常湿热难当,只有当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或东部海上输送来的暖湿气流配合默契时,出现一两场像样的暴雨,才可一解暑气。

暴雨往往给这些地区的农作物补充急需的水分,但若同时出现强对流天气以及过量的雨水,往往形成局地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大暑后几天会凉快

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为大暑,意味着这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目前全省正处于“初伏”,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

大暑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一般要经过3个月到立秋天气才会慢慢变凉爽。

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以喘气。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大暑到,暑气到”等谚语。

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篇7: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下雨有什么说法

大暑下雨有什么说法

大暑节气时如果下雨,那么这种凉爽的天气会一直持续到初秋,这个夏天都会很凉爽,凉夏虽好,但是也有弊端,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夏天日照最强烈,所以植物生长最旺盛,如果凉夏,对庄稼的生长极为不利。

所谓“七下八上”是指7月下旬和8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如华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黄淮地区(山东、河南)、东北南部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部分地区,在此期间的暴雨天气相对集中。故“七下八上”也就成为防汛关键期的代名词了。

这期间,北方地区时常湿热难当,只有当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或东部海上输送来的暖湿气流配合默契时,出现一两场像样的暴雨,才可一解暑气。暴雨往往给这些地区的农作物补充急需的水分,但若同时出现强对流天气以及过量的雨水,往往形成局地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大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高温酷热: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

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

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

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大暑节气天气特点: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40℃热浪侵袭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养身

1、切忌大量饮水

夏天天气炎热,排汗较多,很多人喜欢抱着水杯狂饮不止。

但是这样喝水很容易造成危险。

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会在短时间内升高血压,稀释血液。

心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

同时大量饮水还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所以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200ml为宜。

2、切忌长期待在空调房

空调房长期密闭,细菌滋生迅速,长期呆在空调房,很容易感染疾病。

同时,出汗是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之一。

夏天不出汗,意味着身体无法排出积聚的废物。

加上常吃冷饮,会加重身体的湿气,造成食欲不振、身困体乏等症状。

所以空调房要注意通风换气,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最佳。

同时,每天下午可以适当运动,微微出汗就好,可以有效减少体内湿气。

3、切忌早上晨练

夏天草木繁茂,绿植的呼吸作用也比平时更旺盛,在早上,公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并不适合有氧运动。

很多人喜欢早上趁着凉快健身,这其实对身体有害无益。

而在傍晚,绿植经历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聚了很多的氧气,反而更适合锻炼。

当然,夏季锻炼,不能过于剧烈,一定要适度。

养心

1、减少消耗

三伏,伏是“伏下”的意思。

意思是,在三伏天,要尽量休息。

不要做太繁杂的事务,不要干太劳累的活。

人法地,地法天。

夏日炎炎,鱼虫草木都被晒得没精打采,人也一样,不要硬逞强。

保证睡眠,多休息,不要加班熬夜,才是正确的养心之道。

2、克制欲望

夏天,人体外实内虚,体内的健康状况并没有那么好。

很多的病症其实就是在夏天留下的。

这时候要尽量克制欲望。

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不要贪凉。

虽然一时舒爽,但是很容易伤及脾胃。

夏天,吃冷食、吹空调,加上很多人苦夏,食欲不好,整个夏天,其实是一个内耗的过程。

注意收敛欲望,收养敛藏才是延年之道。

3、平心静气

夏季主心。

心属火,夏季炎热,心火内生,人很容易焦躁不安。

内火心生,上火生疮。

所以夏季要注意平心静气。

俗语讲:心静自然凉。

夏天可以通过早起、读书、沉思、打坐,调摄精神,有意识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心神沉静,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失控、烦躁,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这样健康就能获得保证,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养生

1、泡脚

夏天湿热,最伤脾胃。

加上空调、冷饮,让湿气长期停留在体内无法排出,很容易生病。

所以,夏天最好的养生,反而是泡脚。

用温水温养足部经络,疏通气血,可健脾、除湿、通经、利水,有效缓解夏天的四肢乏力、食欲减退、困倦。

也可以加一些祛湿的中药,比如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如果吹空调时间过长,也可以冲个热水澡,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2、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天家里常备姜,可以有效缓解湿气,促进脾胃功能,消化吸收。

拌凉菜加上姜末,可以杀菌消毒。

暑热头脑“晕乎”,可以含姜片提神醒脑。

夏天吹空调很容易伤风感冒,喝点姜糖水,还能祛除风寒。

三伏天,家中务必常备姜、常吃姜。

3、喝羊汤

大暑节气这天,山东很多地方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人们在大热天去羊肉汤馆去喝羊肉汤。

俗话说: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夏天身体内耗严重,喝羊汤可以强身健体,滋阴补气。

大热天喝上一碗羊汤,大汗淋漓之际,湿气被排出体外,人也会精神很多。

篇8: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三薯”是什么意识?

大暑吃“三薯”:紫薯,马铃薯,蓣薯(山药)

第一薯:紫薯——护血管抗过敏

紫薯富含铁、硒元素和花青素。硒和铁是人体抗疲劳、抗衰老、补血的必要元素,特别是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花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第二薯:马铃薯——预防情绪中暑

马铃薯含有维生素C,而且发热量高。“情绪中暑”的人,最容易受到抑郁、灰心丧气、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困扰。马铃薯可以帮你补充维生素A和C,代替由于过多食用肉类而引起的食物酸碱度失衡,让你远离坏情绪。

第三薯:蓣薯(山药)——保湿皮肤健脾胃

山药学名蓣薯,其中含有薯蓣皂,能促进内分泌荷尔蒙的合成,能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提升肌肤的保湿功能,改善体质。

夏季偏食生冷极易导致肠胃不适,吃些山药也有帮助。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药性温,味甘平、无毒,可健脾胃,益肺肾,适量食用能帮助消化,解毒解酒。

吃“三薯”的注意事项

吃紫薯的注意事项

1、紫薯含有氧化酶,容易产气,吃多了会腹胀、放屁。

2、紫薯糖含量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烧心。

3、中医认为紫薯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4、忌单吃紫薯,应该搭配优质蛋白的食物一起吃,营养更全面。

5、忌生吃。紫薯要熟透再吃,因为淀粉粒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

6、忌与西红柿同食,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酸类物质,能与紫薯在胃中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极易导致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

7、紫薯忌与柿子同食,不但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形成结石,易造成胃出血。

8、紫薯忌与白酒、螃蟹、香蕉同食,正因为紫薯含热量低,极易导致腹痛、腹泻。

9、对紫薯过敏的人不宜食用。紫薯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紫薯过敏的话,食用紫薯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紫薯。

吃马铃薯的注意事项

1、忌连皮吃

土豆皮含有一种叫龙葵碱的有毒物质,人体若摄入大量这一物质,会引起急性中毒。这种有毒物质,多集中在其皮里,红皮或紫皮多于黄皮,光照使皮色变青者又随着色深而增多,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去皮,特别是要削净已变绿的皮,因为即使将土豆带皮煮熟后再剥皮,也可能把皮里约10%的龙葵碱传给果肉。而发生中毒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不宜过量

吃马铃薯还应该注意不宜大量食用,虽然说土豆营养丰富而且口感好,但是由于土豆内含有大量的淀粉,如果过量食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影响健康。

3、对马铃薯过敏的人不宜吃马铃薯

马铃薯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马铃薯过敏的话,食用马铃薯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马铃薯。

吃蓣薯(山药)注意事项

1、山药中的淀粉含量较高,胸腹胀满、大便干燥、便秘者最好少吃。

2、山药是偏补的药,甘平且偏热,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也要慎食。

3、有些人爱用山药涮火锅,若再配上麻辣小料,那更是热上加热,也最好少吃。

4、糖尿病者不可一次吃过量的山药,食用量较大时应适当减少主食的量。

5、山药中的薯蓣皂苷可以合成荷尔蒙,如睾丸激素和雌激素,因此,男性前列腺癌患者、女性乳腺癌患者都不宜食用。

6、此外,消化性溃疡和肝硬化患者,应选用蒸、炖等烹饪方法,忌爆炒和醋熘。

7、胃肠道不好的人吃山药时,不要同时服用小苏打片等碱性药物,以免小苏打使山药中的淀粉酶失效。

8、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

9、不可以生吃,因为生的山药里有一定的毒素。山药的副作用危害是严重的,所以在平时养生的朋友们要多加注意,避免过多的食用山药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篇9: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小暑和大暑有什么不同

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

小暑气候特征: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大暑气候特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1、总体是大暑最热

选取了31个省会级城市进行比较。小暑采用7月7日-22日平均,大暑采用7月23日-8月7日平均。比较了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数据都是1981-2010年30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1951-2013年小暑和大暑期间的最高值)四个要素。

2、区域性是小暑局部最热

虽然在整体统计上,小暑不及大暑热。但是在一些城市或区域,小暑还是可以占到便宜的。在北方城市中,综合四项指标,小暑更热的是:石家庄、哈尔滨、银川、乌鲁木齐。在南方城市中,昆明、拉萨、福州、广州、海口也是小暑更热。而在呼和浩特和南宁出现了小暑大暑难分伯仲的情况。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节气民俗

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节气可以做哪些运动?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习俗:送瘟神

小暑吃“苦”作文

大暑都什么好吃的?都有什么推荐呢?

小暑为什么要尝新食新 小暑为什么要晒衣曝书

小暑之后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小署是入伏吗

大暑的养生攻略及注意事项

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习俗吃6种食俗食物

大暑节气朋友祝福语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推荐9篇)】相关文章:

大暑节气发的短信问候语2022-07-08

大暑节气朋友圈干净短句文案(100条)2022-12-18

大暑节气的由来及养生妙招2024-05-05

处暑的七大习俗介绍2023-03-30

7月22日大暑节气祝福语2023-09-18

一段时间作文2023-02-22

24节气小寒的饮食习俗2023-01-18

24节气大暑的养生短信2022-04-30

小作文是什么意思2023-08-27

关于小满时节介绍及习俗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