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

时间:2022-12-26 07:30:0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整理8篇)由网友“最近有点中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

篇1: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

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

居住社区声环境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税.奉文对居住社区的主要噪声源、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作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作 者:翁良善 叶晓斌  作者单位:翁良善(浙江省永嘉县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所)

叶晓斌(浙江省永嘉县环境监测站,浙江永嘉,325100)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X1 关键词:居住社区   噪声   影响评价   污染控制  

篇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照;

2.二氧化碳;

3.温度;

4.矿质元素;

5.水分。

在适宜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当温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强度减低。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水越丰富,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氧化还原过程,但实质上包括一系列的光化学步骤和物质转变问题。根据现代的资料,整个光合作用大致可分为下列3大步骤:

①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②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形成活跃化学能(ATP和NADPH);③碳同化,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固定CO2,形成糖类)。

篇3: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1.胎内环境 从受精卵到胎儿的出生,大约需要270天,这是人的生命的开端。胎儿生活的胎内环境是一个自然环境,孕妇的营养、情绪和健康状况都影响着胎儿的发育。 美国纽约大学托马斯・伯尼认为,胎儿不仅有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活动,而且还能够与母亲交流情绪信息。他指出,母亲的心理活动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母爱”对胎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托马斯・伯尼指出:“……子宫是胎儿最初接触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的体验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斯托特指出;“婚后生活不和睦的夫妻所生的孩子,因恐惧心理而出现神经质者,比婚后美满的夫妻所生的孩子高4倍。” 2.地理环境 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个性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我国北方的姑娘和南方的姑娘的性格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北方气候干燥,多平原、山川。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大方、开朗、坚强和吃苦耐劳等性格特征。南方气候温和湿润,多河流。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温柔、活泼和灵巧等性格特征。 有些影响性格发展的自然环境也不是“纯?quot;自然的,其中也”渗透“着社会文化的影响,不能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绝对分开,影响性格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这里我们主要论述社会环境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与性格发展的关系。 1.家庭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quot;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长大。从教育顺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l)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 1979年帕克(G.Parker)等人编制了亲子关系量表以了解被试童年期父子和母子的关系。量表包括“关心”和“约束”两个维度划分出4个象限,代表4种亲子关系类型:①关心多-管束多;②关心少-管束多;③关心少-管束少;④关心多-管束少。一些研究表明,关心不够和管束过严的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性格的健康发展。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妮指出:“母亲是天然的教师。她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日本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指出:“婴儿生长的环境,是由母亲准备的,但必须认识到,整天都在照料并同婴儿说话的母亲本身,也是重要环境之一。……对婴儿的未来而言,母亲的存在,家庭生活方式是无法估量的重要。”母爱在儿童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纽顿(Newton)在1950年调查了100位自己哺乳的母亲,发现凡是持积极态度的母亲,以后自己哺乳有74%取得良好效果;凡是持消极态度的母亲,以后自己哺乳取得良好效果的只有24%。缺乏母爱的儿童会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 父亲对儿童在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同化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性成人交往的机会。幼年没有与父亲接触过的儿童,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包德温(A.L.Baldwin)等人,研究了父母教养态度和子女性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9-3。(《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86) 表9-3母亲的养育态度和孩子性格的关系 母亲的态度 孩子的性格 支配 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 干涉 幼稚、胆小、神经质、被动 娇宠 任性、幼稚、神经质、被动 拒绝 反抗、冷漠、自高自大 不关心 攻击、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 专制 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 民主 合作、独立、温顺、社交 另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尊心和他们家庭的贫富和社会地位无关,而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法有关。自尊心强的男孩,其家庭的气氛是民主的,孩子在处理自己的事件上有发言权,象成人一样受到尊重。父母对他们是关心的、爱护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但严而不厉,经常用奖励的办法来引导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用惩罚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父母待人接物都有一定的规则,并要求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缺乏自尊心的男孩,父母对他们的行为是放纵的,没有一定的规则,但他们经常受到父母严厉的惩罚。 本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美国心理学家皮克( R.F.Peck)等人用谈话法、测验法等研究了美国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研究表明,性格特征的发展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88)。 儿童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信任、民主和容忍的态度,其相关系数均比较高;敌对行为和严厉的态度,其相关系数比较高;意志坚强与家长的信任相关最高( 0.74),与家长的严厉态度则呈负相关;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自发努力和友好态度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均与家长的严厉态度为负相关。 (2)家庭结构 大家庭、核心家庭和破裂家庭被认为是三种主要的家庭结构。 大家庭是指几代同堂的家庭。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孩子,大家庭中长期形成的家风、家规等自然地传给年轻一代,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但由于可能存在隔代溺爱,和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看法不一致,孩子往往难以形成一致的是非标准,并且会感到无所适从,可能会形成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里没有传统的隔代溺爱,但由于年轻的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对孩子可能有时放纵,有时管教过严。核心家庭中的夫妇一般都是双职工,可能缺少教养和爱抚孩子的时间。 许多研究表明,破裂家庭会对孩子的性格带来不良的影响。破裂家庭可能是父母中有一人死亡或被判刑监禁,也可能是父母离婚(离异家庭)所致。有人认为,父母离婚甚至比父母死亡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更大。破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死亡或离婚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教育,容易形成悲观、孤僻等不良性格特征,行为问题也较多。波尔贝(J. V. BOWlby)等人的研究表明,少年犯罪率最高的是出生至4岁之间丧父或丧母的人,其犯罪率高出一般人的两倍以上。据对北京市三所工读学校中50名犯有两性关系错误的女生调查,有9人系丧父或丧母,11人的双亲中有人被判刑,两者合计占40%。一些研究表明,丧父的破裂家庭对孩子性格(特别是男孩)会产生极不良的影响。在只有母亲的破裂家庭中长大的男孩,由于母亲把一切爱都倾注在他身上,过多的保护、关心,并且原谅孩子的缺点,因此容易形成冲动、缺乏自制力等不良性格特征,在青少年期犯罪率也较高。另一些研究表明,早年丧父会影响男孩形成男子汉性格,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攻击性少,多采用语言攻击,少用身体攻击,等等。这种家庭对女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青春期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但有些研究表明,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破裂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形成坚强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3)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 家庭情绪气氛可以划分为融洽与对抗两种类型。家庭中的情绪气氛是由家庭中全体成员所造成的,但主要由夫妻关系所造成。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宁静愉快家庭中的孩子与气氛紧张及冲突型家庭中的孩子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别。宁静愉快家庭中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气氛紧张及冲突型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和焦虑、长期忧心忡忡,担心家庭悲剧将要发生、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严厉的惩罚、对人不信任,容易发生情绪与行为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早学习的榜样。社会信仰、规范和价值观等首先通过父母?quot;过滤“而传给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孩子也随时模仿和学习父母的行为。因此,孩子与父母的性格往往十分相似。 (4)出生次序 出生次序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影响并不是由于孩子出生的先后所决定,而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变化所决定的。 19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心理学家就儿童的出生次序和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对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许多的研究。阿德勒特别强调出生次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和所处的'地位影响着儿童的生活风格,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重大作用。 高尔顿研究了著名科学家的出生次序,发现长子和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当高。贝尔蒙特(L.Belmont)研究表明,长子在瑞文智力测验上所得的成绩比其他孩子要高。在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技术人员中,长子和独生子女占一半以上。 出生次序对性格的影响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但大家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墨菲(G.MurPhy)总结了几位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91)。 (5)独生子女 早在19世纪末,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 G.S. Hall)和他的学生博哈农(E.W.Bohannon)就对独生子女进行研究。霍尔说过:”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博哈农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博哈农指出,独生子女在特殊儿童中占的比例大,而且社交性差。后来美国的芬顿( N. Fenton)的研究否定了博哈农等人所提出的独生子女在性格上的特异性问题。芬顿研究了幼儿园到小学的193名儿童中的34名独生子女,用12项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而在”自信“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优越。 法勃(T.Ealbo)研究独生子女的孤独性,结果没有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别。独生子女在游戏中比非独生子女更多地选择合作性的游戏。 日本保育会会长、东京都立大学教授山下俊郎指出:”从整个独生子女来说,……虽然看不到有什么特异性,但根据家庭成员构成的类型加以划分,就会显示出这种特异性。“山下俊郎还引用了梅田的研究。梅田研究了父母亲教养态度和独生子女的特异性之间的关系,他把父母的教养态度分为:民主型、溺爱型、严格型、放任型和矛盾型。梅田的研究表明:溺爱型、严格型和放任型家庭的独生子女存在着一定的特异性,民主型家庭的独生子女不存在特异性,反而具有相当多的好的性格特征。这一研究再一次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在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独生子女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981年,上海市幼教研究室对幼儿园小班的70个独生子女和30个非独生子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集体活动中,70个独生子女中有21人表现出缺乏独立性,3O个非独生子女中只有2人表现出缺乏合作性。但是,我国有些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即独生子女中有更多的人是比较合作的。 我国的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者研究了10项行为特征(合群-孤僻;友善-攻击,利他-利己;温顺-任性;独立性-依赖性;适应-娇气;自制-无意志;爱劳动-懒惰;诚实-说慌;勇敢-胆小)和7个性格特征(好奇心;对人态度;自尊心;独立性;自制力;对困难的态度;对劳动的态度),结果没有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显著差异。 林崇德教授等在1980年开始调查了120名独生子女(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儿童各40名,城乡、性别的比例大致相同),研究内容包括8个方面,其中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的研究结果(《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93)。 研究结果,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自信心也比较足,但谦虚精神稍差些,依赖性较大,接近三分之一的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性,而不自私的占多数。 良好的性格特征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而对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趋势的影响,关键在于教育。此外,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及其各方面的表现,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近年来的研究否定了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也否定了忽视家庭与社会条件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认为独生子女自然优越的观点。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是由于儿童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形成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独生子女的优势(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父母有充分时间和精力教育儿童),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性格和行为。 2.学校 十八世纪欧洲伟大思想家卢梭(Rosseau)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英国思想家欧文(R.Owen)也说过:”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不仅对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还促进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学校里形成了良好性格,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反之,则会发生各种问题。 与健康人格相反的是人格的适应不良。人格适应不良最初是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的影响,然而学校在教育上的不得法也会造成学生适应不良。学生的适应不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国外,有些研究表明,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或严重的情绪缺陷。我国陈家麟和骆伯巍在1985年对1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16.53%的学生具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1)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坚持性、自制力、主动性和独立性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在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众所周知,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对发展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2)班级集体 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集体。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对学生性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班级集体使学生习惯于系统地和有目的地学习,得到克服困难的锻炼,并且品尝到集体生活的乐趣。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群、组织性?quot;纪律性、自制、利他、勇敢和顽强等优良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孤独、自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 A. C.MakapeHko)指出,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处于一定的地位,在活动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必然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心理学家研究了学校指导对”角色“加工的作用。教师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中挑选出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要他们担任班委,并且在工作中给予指导。半年以后,这些学生在班级里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有些人在自尊心、责任心、安全感等性格特征的测验得分都有所提高,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3)教师 教师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首先是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学校中的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发展。学生年龄越小,受教师的影响越大。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言教“,还要进行”身教“。 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海伊(MarkA.May)和哈特雄( Hugh Hartshorne)在研究学生诚实这个性格特征时发现,喜欢教师的学生说谎少,容易形成诚实的特征;不喜欢教师的学生则经常说谎。 勒温等人把教师管教学生的方式划分为3种类型;专制的方式、民主的方式和放任的方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管教方式,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表 9- 8)(《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95)。 表9-8教师的管教方式和学生的性格特征 管教方式 学生的性格特征 民主的 情绪稳定、积极、态度友好、有领导能力 专制的 情绪紧张、冷漠或带有攻击性、教师在场时毕恭毕敬、不在场时秩序混乱缺乏自制性 放任的 无团体目标、无组织、无纪律、放任  3.社会实践 不论是遗传决定论,还是环境决定论,它们的主要问题,除了片面性外,还在于都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的要求对性格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长期地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社会要求他反复地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动,从而他会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职业对人的性格发展影响很大,科技工作者实事求是、善于独立思考、一丝不苟;文艺工作者活泼开朗,富于想象、情感丰富;医务工作者耐心细致、慈善同情等等。  4.主观因素 个体的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形成人的性格特征,它们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正如布特曼(Bultmann)所说:”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个性的工程师。“社会的各种影响,首先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去行动。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性格形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大而日益增强,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守纪律、负责心等性格特征都是接受与领会外部的社会要求,逐渐将这一要求转变为对自己的内部要求的过程的产物。

篇4: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1.胎内环境

从受精卵到胎儿的出生,大约需要270天,这是人的生命的开端。胎儿生活的胎内环境是一个自然环境,孕妇的营养、情绪和健康状况都影响着胎儿的发育。

美国纽约大学托马斯・伯尼认为,胎儿不仅有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活动,而且还能够与母亲交流情绪信息。他指出,母亲的心理活动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母爱“对胎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托马斯・伯尼指出:”……子宫是胎儿最初接触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的体验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斯托特指出;”婚后生活不和睦的夫妻所生的孩子,因恐惧心理而出现神经质者,比婚后美满的夫妻所生的孩子高4倍。“

2.地理环境

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个性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我国北方的姑娘和南方的姑娘的性格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北方气候干燥,多平原、山川。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大方、开朗、坚强和吃苦耐劳等性格特征。南方气候温和湿润,多河流。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温柔、活泼和灵巧等性格特征。

有些影响性格发展的自然环境也不是”纯?quot;自然的,其中也“渗透”着社会文化的影响,不能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绝对分开,影响性格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这里我们主要论述社会环境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与性格发展的关系。

1.家庭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quot;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长大。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顺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然后才是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l)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

[1] [2] [3] [4] [5] [6] [7]

篇5:环境对成功的影响因素

水土条件对植物生长有着重大影响。植物如此,人何尝不是这样式呢?所不同的是:人不只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还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大自然创造了人,但发展和形成人的是社会。

社会环境,从广义上可分为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环境氛围。

大的社会环境是指国家的政治状况、社会形态乃至国际形势等等。社会这个大舞台能造就英雄,也可以毁灭人才。社会稳定,就会有治国安邦者应运而生;局势动荡,有可能乱世出豪杰,也可能小人得道,无德之辈鸡犬升天。盛唐的诗坛,值开元盛世,浪漫、田园、边塞各路诗人自领风骚;历经安史之乱,杜甫才会写出那么多深刻地揭露和批判黑暗现实的不朽诗篇。否则,他那“现实主义诗人”的名号又何从谈起?再说,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不是源于统治者的暴政,要是统治者稍稍贤明一些,农民们一定会去过男耕女织的舒心日子,才不会以血和生命为代价奋起抗争呢!

如果说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不能说明许多具体问题或者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得到印证的话,那么小的环境氛围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小的环境氛围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居住区等,主要表现为人对人的影响。

一个人的秉性,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家庭之中,亲人共居,朝夕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quot;,讲的就是家长对孩子性格的重大影响。周昭王崇尚武功,喜好远游,子承父志,他儿子周穆王理旬如出一辙,竟远涉山水到瑶池会见了西王母。居里夫人治学严谨,生活简朴,这直接影响到她的女儿,要不怎么会有母女共捧诺贝尔奖的科坛佳话呢?近来被多种媒体介绍的”怪人“辜鸿铭,由于生长在国外,受洋人的歧视侮辱,故而虽是满肚子洋墨水,却极为主张中国复古,到民国时还留着一尾大辫子,这是他所处的环境造成了他孤僻怪异的性格。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实中,不同追求的人往往容易结成一个个小圈子。换言之,即就是环境对人思想道德的影响。一个人若性情高雅,他所结交的人中一定不乏名士高人;若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奸佞之徒,一定会有不少狐朋狗友、蝇营狗苟之辈在其周围。很少见有人能跟三教九流各个层次的人都能打得火热。孟子之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不定就是由其母带其三迁中受到的启发。

另外,”一傅众咻“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人语言的影响;鲁迅先生说”农家之子早认犁,兵家之子舞刀枪,秀才之孱子舞文墨“,强调的是环境对人职业的影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由此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不容置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谁也不可否认出污泥而不染者有之,也不可否认一世英明的刘备有个糊涂到极点的儿子刘禅,更不可否认“”中荒廖的血统论使多少人蒙冤受屈,凡事必有例外,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话说回来,就当前社会来看:大的方面,整个社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一心一意不受干扰地好好学习。可小的方面,确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比如说一些父母,整天逛舞厅,打麻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相当大。为会么〈孟母三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家教的经典范例呢?就是因为孟母深知环境对其子的影响,不辞辛劳迁家三次,为的就是给孟轲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今人或许应从中得到些启示。

我不否认具有独立创造精神的人。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人也不能完全脱离他所处的大的社会环境和周围各种环境氛围。”天马行空“是不存在的,也绝不可能的。

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谓重矣!

人们常说的抓住机遇,就是善于抓住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环境氛围给你不常有的机会和有利因素,尽量避免和排除环境中常常出现的不利因素,同时,积极主动地创造能够施展才华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

篇6:公司环境投资影响因素论文

公司环境投资影响因素论文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影响公司环境投资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为主要因素,主要受政府管制、消费者等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受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战略态度的影响。目前我国公司在环境投资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这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正确识别环境投资的影响因素,才能为公司的环境投资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公司;环境投资;消费者;政府管制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问题越发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当今社会衡量、评价一个公司,不再单看公司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构成了公司的整体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我国经济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等,使得国内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急速下降。近年来,各地雾霾天气严重超标更是大气污染严重的直接反映。而重工业污水、生活废水等也对国内水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全国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公司在获得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随着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应认识到公司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作为经济主体,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加大环境投资力度,用自身的经济效益回报社会,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投资能为公司和社会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公司与社会的互利共赢。但在实际中,公司对环境方面的投资却并不积极,没有认识到公司环境投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公司环境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公司尽快认识到环境投资的必要性、紧迫性,尽早把环境投资纳入公司投资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1.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1相关理论

1.1.1公司社会责任与环境投资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于1924年由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他将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相关利益者的基本责任联系起来。他认为,作为一个衡量社会责任道德因素的社会利益应该远高于公司的利益。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ED)发布声明提出:公司的职责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公司的基本目的就是积极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达到社会的满足。由社会责任论的概念可以看出,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提供商品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

1.1.2公司治理理论与环境投资

公司治理理论是公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该理论不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也强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该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即公司治理的结构就是处理公司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即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公司治理体制的基础就在于股权结构,它标志着公司承担的风险以及对利益的分配。因为现代公司一般会有委托代理关系,股权配置特点影响到了公司的组织与治理结构,又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治理效率与行为。而公司的内部制衡和外部约束都对其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投资决策安排,自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环保投资决策也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1.1.3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投资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这是第一次明确的要求各个国家把可持续发展运用到实际当中,当年6月,联合国大会上还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次通过的公约规定了发达国家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的具体措施。在日本召开了《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这份文件为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明确的规定了标准。这些相关条约的制定促使全球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人类从此开始付诸实践行动来保护地球。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人类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基础,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寻求不损害后代人利益前提下进行当代人发展方式,要求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则是公司想尽办法让资源和环境可以不断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状态,便完成了公司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是以谋求社会进步为目标,从而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公司必须注重环保投资,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和目标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给环境保护投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2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对上市公司环境投资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国外环境投资方面主要有三个研究成果:①政府立法对环境投资的影响。Ytterhus和Synnestvedt(1995)、Saether和Karagozoglu()通过对国外公司环境投资研究调查提出,政府立法对公司环境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利益群体对环境投资的影响。ilma Rose()实证分析了标准普尔500强公司的有毒物质排放量,研究发现股东代表和客户对环境投资起着重要影响。③公司利润对环境投资的影响。Poer和Vander Linde(1995)通过研究发现,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效益,会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资。以上影响因素和理论是西方国家对工业发达地区公司进行调研而得出的结论。

国内工业发展始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时间短暂,出现的问题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因此,国外环境投资因素的结论不完全适用于国内。本文拟将立足于国外研究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上市公司环境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环境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2.1环境投资外部因素与公司环境投资关系

2.1.1政府管制与公司环境投资呈正相关

政府管制主要是通过法律政策影响公司环境投资。所有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都会受到当地政府环境政策的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都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政府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环境政策等都会影响到公司的生产运营和公司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在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起引导和监督作用,政府对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是政府的经济管理政策之一。

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政策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政府对环境方面政策要求较高,那么公司就会加大对环境方面的投资,这样就能确保公司的政策经营,避免受到政府处罚。环保总局于颁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公司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保护核算的通知》,文件对上市公司环境投资作出了详细划分,主要有:①上市公司应该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并对其进行监督,实行绩效得分制,简称三废减排得分;②上市公司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减少对气候不利的因素,称为气候治理得分制;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办公,称为公司资源效能得分制。

2.1.2消费者压力与公司环境投资呈正相关

公司在环境方面的投资还受到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者压力对公司的环境投资具有推动作用。公司生产的一切产品最终都流向消费市场。消费者是公司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也是产品的最终受益人。现代市场是卖方市场。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公司对环境的影响也会成为消费者选择公司产品的重要依据。这就使得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消费者对公司环境投资的要求。因此,对公司产品经营过程中的环保投入也更加关注。这从客观上推动公司对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的重视度,在消费者的需求、要求下,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2.2环境投资内部因素

2.2.1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环境投资影响不大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公司经济利益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者,包括公司员工、公司股东、债权人、债务人、附近居民、环保组织、消费者等。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受到相应约束。虽然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产品的能耗、环境污染方面的关注会对公司形成无形的压力,但公司经营管理者更多的是考虑的是公司自身的业绩,公司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等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会自觉加大环境投资力度,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生产、经营。

2.2.2公司业绩与公司环境投资无明显关系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公司业绩是公司经营成败的体现,公司的业绩越好,表示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越高,但公司的环境投资决策不受其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公司在效益好时会积极地加大环境投资力度,这样就能保障公司的长远发展。如果公司自身经营能力差,入不敷出,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各项费用,包括减少对环境的投入。

但相关数据显示公司业绩增长率与环境投资增长率没有明显相关性。可能的`原因是环境投资不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很多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通常工业呈现粗犷式发展,很少考虑到环境投资的问题,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也破坏了。在公司的所有决策中,比较少考虑到环境投资决策,环境投资决策下的经济活动是在国家政策和消费者压力促使下产生的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所以,公司的业绩对公司环境投资的影响不大

2.2.3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环境投资的影响不大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公司的生存发展能力,即公司的经营目标、市场地位能够使公司在未来经营环境中占据优势,在行业中具有较强实力,并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这是公司生产能力的体现。可持续发展是衡量公司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那么公司自身的环境投入力度就会不断增强,这时公司也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而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信息、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源,环境投资是次要因素,因此,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司的环境投资力度没有直接的影响。

2.2.4公司社会责任感与公司环境投资成正相关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效益不断提高,公司自身在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公司对自身社会责任感也会影响到公司的环境投资力度。一个优秀的公司在获得自身效益的同时,也会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将公司的部分效益用于回报社会,尤其是在环境投资方面。因为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也会为公司赢得更好的社会反响,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西方学者认为,公司加强环境投资力度,不仅能使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公司的公关形象和知名度,进而更好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2.2.5公司战略对公司环境投资的推动作用

公司战略对公司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战略涉及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未来目标、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内容,而要想实现公司的战略,就要考虑环境方面的投入,重视环境投资战略的影响。公司发展规模越大,社会关注度越高,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环境投资方面的力度也就更大。

3.总结

从影响上市公司环境投资因素及其与公司环境投资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因素是影响上市公司环境投资的主要原因。在外部因素中,政府管制是首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消费者因素。当然,影响上市公司环境投资的因素还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受上市公司战略态度的影响。据相关统计,在上市公司的环境投资决策中,缺乏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也没有充分考虑股东对公司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投资中缺乏主动性,更证明了公司的环境投资决策是被动的,没有对环境投资予以充分重视,没有认识到公司环境投资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篇7:焦化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

焦化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其理论和方法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本文针对焦化行业的'产业特征,结合当前在焦化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焦化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并就后评价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 者:李辉 丁桑岚 苏仕军 LI Hui DING Sang-lan SU Shi-j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65 刊 名:中国环保产业 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年,卷(期): ”"(11)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焦化行业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  

篇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全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与制度。

第三条 下列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情形的',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一)水利、水电、采掘、港口、铁路行业中实际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大,且主要环境影响在项目建成运行一定时期后逐步显现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行业中穿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二)冶金、石化和化工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重金属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三)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其他建设项目。

第四条 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环境影响,客观评估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五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管理,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

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规范,指导跨行政区域、跨流域和重大敏感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第六条 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并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负责。

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工程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和相关评估机构等编制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原则上不得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的编制工作。

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报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过程回顾。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环境监测情况,以及公众意见收集调查情况等;

(二)建设项目工程评价。包括项目地点、规模、生产工艺或者运行调度方式,环境污染或者生态影响的来源、影响方式、程度和范围等;

(三)区域环境变化评价。包括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污染源或者其他影响源变化、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等;

(四)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是否适用、有效,能否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等;

(五)环境影响预测验证。包括主要环境要素的预测影响与实际影响差异,原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和结论有无重大漏项或者明显错误,持久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的表现等;

(六)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

(七)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

第八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

第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对单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也可以对在同一行政区域、流域内存在叠加、累积环境影响的多个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第十条 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完成环境影响后评价后,应当依法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 对未按规定要求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或者不落实补救方案、改进措施的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依据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提出改进要求,并将其作为后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依据。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其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或者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不适用本办法。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人居环境科学理念的论文

房地产策划文案

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责任论文

大学生云溪区鸡场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00

农村走访调研报告

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
《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居住社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评价(整理8篇)】相关文章:

市社区志愿者工作的调查报告2022-07-07

房地产户外广告文案范文2022-06-27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22-09-11

求噪声论文范文2022-10-07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2023-08-19

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质量评价调查报告2022-05-07

体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23-08-19

城市小区停车问题的调查报告2024-02-06

养老院可行性报告2023-10-18

韧性城市概述和城市规划思考论文2023-01-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