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时间:2022-12-26 07:52:3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精选7篇)由网友“山顶见”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篇1: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关于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论文关键词】抽象美术;艺术观念;美术教学

【论文摘要】抽象美术是教学中的难点。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认识和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能力。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抽象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术一直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议较大的课程内容。下面谈一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

一、审美观念的转变

要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首先就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l、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以纯抽象的语言表现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术,而这种纯抽象的美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传统的艺术观念再加上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仍然用是否同客观对象相似及作品是否优美为标准加以判断,所以会有疑惑不解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学生要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抽象艺术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和标准上来看抽象的艺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二、抽象美术的特点

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除了要抛弃传统的艺术观念外,还要让学生注意把握其主要特点。

1、形象的抽象性

抽象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视觉经验的某种感受予以抽象的心理的一种表现。它以纯粹的点、线、面、形、色等构成画面内容含蓄,形象抽象,给欣赏者的感受是一种朦胧的印象。所以学生在欣赏抽象艺术时不要以像与不像来评价,要尽量根据作品运用主观感受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而不要刻意去辨认画家究竟画的是什么。

2、画面有强烈的动感

许多抽象的绘画,以强烈的笔触,奔放的色彩来刺激人的视觉,动感强烈。例如:康定斯基的作品,以点、线、形、色依情绪随意作画,挥洒自如,使人产生运动、奔放、热烈不安等情绪感受。如产生某种情绪,获得某种狂热、高亢等视觉感受就是看懂了这类绘画,也称为热抽象绘画。属于冷抽象的欧普艺术以形的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出奇异的流动、变幻的感觉。这些动感很强的抽象艺术是传统的具象绘画无法比拟的。

3、趋向音乐性

抽象画家利用色彩与声音产生的联觉,将点、线、形、色构成无标题的音乐,直接作用于欣赏者,使观者在看抽象画时,在心理上引起某种难以言传的情绪。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红、蓝、黄构图》。画面用直线分割成不同的方形,再填上原色,并以黑直线将它们分开。画面显得和谐而有变化,如同一首音节长短起伏,但却有自己主旋律的歌。

4、意蕴的含混性

抽象绘画以点、线、面等符号元素组成不明确的物象,其含义也是不明确的,欣赏者从中获得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它排除了具体的物象,其内涵不可能像具象绘画那样表现艺术家对所描绘的事物的认识、态度和评价,只是用抽象的手法表现艺术家的某种情感或追求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绝对抽象”。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加深对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的理解,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如下一些方法:

1、图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再加上不需要写实绘画那样有严格的技艺,因而,可让他们动手制作抽象画。在制作中去体会抽象画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纸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颜料随意涂画,色彩要饱满,水色要淋漓,以此构成丰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据画面效果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充分发挥色彩的丰富性、表现性,而不是具体事物的真实性。这种让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国外现代的抽象画时,许多学生会说看不懂,如果把中国的`草书拿出来与之对比欣赏,就会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不认识其中的字,却能欣赏它的形式意味。中国的草书,特别是狂草,由于其语义的可识性程度降低,欣赏者更注重它的节奏变化及虚实浓淡的笔墨效果。实质上,抽象美术作品中夸张的线条和刺激的色彩与变幻莫测的中国草书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平面的抽象艺术,能给观者在视觉上引起某种情绪感受。抽象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把两者对比起来欣赏,能起到解惑的作用。此时,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形式意味。

3、打散组合法

打散组合的练习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审美表现力。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观察要画的对象(如花、草),将花草的原形平面处理类似剪影,然后根据画面需要或个人的审美趣味将其分解、组合,使其构成一个新的形态。也可将小组或全班学生的作品重新组合成一幅抽象的美术作品,最后画面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抽象的艺术并不是想象中的“高深莫测”。创作抽象画的艺术家对自己的符号解释有时也是模棱两可,作为欣赏者完全不必耗费心思去破解。我们对抽象的美术作品要去了解、认识,而不是对它过于肯定或完全否定。西方的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它仅仅只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一面镜子。

篇2:高中美术欣赏课说课稿

高中美术欣赏课说课稿

高中美术欣赏课说课稿

我今天的说课的题目是《从传统到现代》,我主要从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五说板书设计来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

3、了解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

本课的难点是: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二、说教法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法:

故事激趣法:在开始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启发谈话法:整个课堂运用谈话法,在与平等对话过程中,力图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法: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宗旨,我将采取以下几种学法进行学习:

(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交流彼此的经验,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并导入课题

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欧洲3个美术流派,并由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引出且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刘海粟使用人体模特写生的.事件,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进行美术革命的的要求,进而导出课题《从传统到现代》

第二环节:新授

在这个环节里我分为五步骤:

步骤一:

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中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启发谈话法与学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由此得出现代中国山水画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的一些创作技巧,又进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从作品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去权衡,具有更宏观的现代意识。

步骤二:

讲述日寇侵华时中国人民悲惨的生活,并伴随着音乐展示爱国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将学生带到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对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产生一定的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让学生讨论《流民图》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有何不同。教师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比较式鉴赏,提高美术素养,得出现代中国人物画将传统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与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将以前文人画不加以表现的真实社会生活纳入到绘画中,既保留了民族的艺术形式,又吸引了西方的表现方法,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

步骤三:

在这一步骤主要讲解艺术家们将由国外引进的素描和油画吸收,并将之本土化,用来表现中国的主题。具体以作品《田横五百士》、《血衣》、《父亲》为例赏析,通过讲述田横五百士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作品所体现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讲述我国的土地革命,以提问教学法加深对《血衣》理解,以观察体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父亲》的印象。

步骤四:

通过幻灯片展示多幅传统年画与现代年画,比较之间的不同,以提问教学法和观察体验法进行师生交流,得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一些新的事物纳入了年画的表现范围,表现内容也不再是门神福禄寿,更多的洋溢着生活气息,艺术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步骤五:

与学生交谈他们喜爱的漫画作品,集中学生注意力,导出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和《西游漫记》,由学生发挥想象,讲述作品中描绘的小故事,锻炼其表达能力,总结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

新课程理念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学习评价,因此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的优差点。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与图片相配合的方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记忆。

本次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进行指导,谢谢!

篇3: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思考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在考察、观摩了一些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课例之后,引起了一些思考。

一、欣赏须有理论知识

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豪泽尔著《艺术社会学》)。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各种关系,攫取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学生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博引广论,促使欣赏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有效地进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发现作品外部的诸种关系以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这要求教者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如一位教师在讲雕塑的基本手段时,把“焊”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这在金属工艺发展的今天,大量合金钢雕塑作品的问世,“焊”恐怕要算是较重要的雕塑手段。倒是另一位教师在讲述雕塑特征时引用了“焰火”是否也可以把它看作雕塑作品――瞬间雕塑,反而引起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 二、两条主线――形象思维与审美教学

美术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 在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美术欣赏教学要达到欣赏者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伦勃朗《带金盔的人》难道只是向我们展示金盔上那耀眼夺目的金属特征?欣赏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因而两者必须互相联系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两条主线贯穿始终。

三、要以活动为中心

欣赏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理论问题的讲解,一定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防止在非常有限的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去集中讲授理论知识。美术欣赏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的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接受美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也应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愿。按照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学课程设计理论,中学美术教学,适宜活动课程模式,即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

在赏析美术作品的同时,能针对当地的一些文化现象或其它范例加以评论和阐述,这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加深领悟。比如,我讲授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时,就拿我县的两尊“马良”雕塑为例,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马良是童话人物,把它放在儿童公园空旷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可亲可爱;而龙峰广场的马良雕塑,在高大的商业建筑群下,就显得那么小气。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讲一些与作品欣赏无关的故事和笑话,则是不可取的。

文章来源:选自《美术报》第326期00/3/30出版

篇4: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论文

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论文

摘要: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优秀作品

一、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

学生欣赏作品通常凭着第一眼的感觉,感觉好,就好。他们对美术的欣赏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完全不理解的。那么,教师在这时就应该去引导,去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术欣赏,教会他们怎么欣赏作品。一般来说,欣赏美术作品是利用美术形式美的五大原则来衡量的: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学生掌握了欣赏的方法就可以寻着一定的思路来欣赏,而能很好地纠正课堂上谈感受时出现失去重心,在边缘盲目瞎转的情况出现。当然,欣赏的方法要和作品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使学生明白怎么欣赏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而不结合作品,运用到实践中,学生还是会一头雾水。

另外,教给方法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学生学会了一种后,再教给另一种,如果一口气教许多,不仅学生接受不了,而且很可能会把各种不同的方法混淆,适得其反。

二、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只有学生多看、多思考,对一些艺术语言(如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肌理)和艺术流派(如现代中国的岭南派、西方的印象派)等美术知识才能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通过欣赏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徐渭的《杂花图卷》、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众多名家的作品,体会中国画融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印章于一炉,诗、书、画、印相映生辉,这也是任何绘画艺术都没有的独特艺术形式。

三、多介绍优秀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

欣赏美术作品时,需要欣赏者调动自己已有的大景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经历。如:在欣赏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时,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初问时学生对这幅名画都回答说好看,但强调要说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大胆而直白地表示他们认为《蒙娜丽莎》其实很难看:画面颜色灰暗、画面人物目光无神,表情暖昧,尤其是体态与当今美女形象相差甚远等等。每当《蒙娜丽莎》被学生残忍地剖析时,我没有责怪他们,也不急于立刻纠正他们的观点。因为至少他们是诚实的,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简要介绍画家生平及作品人文主义背景之后,我放开轻柔的音乐,请他们挺直脊背,双手轻搭放在膝盖上,模仿蒙娜丽莎的姿态和神态,想象蒙娜丽莎当时的心境。然后要求学生为蒙娜丽莎的双眼、嘴角、双手以及画面背景分别加上形容词。学生对这个体验感觉很新奇,形容词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最后他们都习惯性地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我告诉他们没有标准答案,正是因为达・芬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描绘得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永恒而神秘,也因此给蒙娜丽莎的微笑带来了无数的可能。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五、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我们知道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了。

六、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美国教育理论把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四个领域,主张各个领域的融会贯通,成为有机的整体。并特别看重美术评论的作用,认为在学生没有建立起历史概念的情况下,美术评论对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就很重要。同时该理论又认为美术教学的四个领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交融与渗透,形成多向互动的关系。因此,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综上所述,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地去认识美,有选择地接受新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美术欣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仇越.提高美术欣赏能力[N].中国美术报,-10-8.

篇5:如何上好农村高中美术欣赏课

如何上好农村高中美术欣赏课

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也成为了中学美术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但是,不少农村中学还没有彻底改变旧的.美术及美术教育观念,教育还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样的学校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吗?如果不能,中学美术课不就成了学校的摆设,课改不就是纸上谈兵了吗?那么,怎样上好美术作品欣赏课呢?下面就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进行农村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作 者:王顺利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三中学,271609 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6: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思考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思考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在考察、观摩了一些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课例之后,引起了一些思考。

一、欣赏须有理论知识

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豪泽尔著《艺术社会学》)。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各种关系,攫取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学生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博引广论,促使欣赏教育有效地进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发现作品外部的诸种关系以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这要求教者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如一位教师在讲雕塑的基本手段时,把“焊”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这在金属工艺发展的今天,大量合金钢雕塑作品的问世,“焊”恐怕要算是较重要的雕塑手段。倒是另一位教师在讲述雕塑特征时引用了“焰火”是否也可以把它看作雕塑作品――瞬间雕塑,反而引起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 二、两条主线――形象思维与审美教学

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 在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美术欣赏教学要达到欣赏者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伦勃朗《带金盔的人》难道只是向我们展示金盔上那耀眼夺目的金属特征?欣赏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因而两者必须互相联系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两条主线贯穿始终。

三、要以活动为中心

欣赏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理论问题的讲解,一定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防止在非常有限的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去集中讲授理论知识。美术欣赏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的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也应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愿。按照教育学课程设计理论,中学美术教学,适宜活动课程模式,即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

在赏析美术作品的同时,能针对当地的一些文化现象或其它范例加以评论和阐述,这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加深领悟。比如,我讲授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时,就拿我县的两尊“马良”雕塑为例,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马良是童话人物,把它放在儿童公园空旷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可亲可爱;而龙峰广场的马良雕塑,在高大的商业建筑群下,就显得那么小气。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讲一些与作品欣赏无关的故事和笑话,则是不可取的。

文章来源:选自《美术报》第326期00/3/30出版

篇7: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

文/唐德富

摘 要: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

关键词:美术欣赏;艺术的审美;绘画欣赏

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具有制约性。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既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又可以是内心的评判。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巩固发展我校的艺术特色。为了对学生进行各种隐性、显性的教育,要积极组织各类艺术活动。学校每年一度的体育、音乐、美术文化艺术节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是师生魅力的展示。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

1.定时、定期开展美术系列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如,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育、音乐、美术文化艺术节、硬笔书法比赛、班级黑板报评比等活动。艺术实践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发展兴趣、特长的沃土,也是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2009―2012每年9月末组织艺术活动)

2.广泛开展美术课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内容涉及书法、绘画、工艺、摄影等兴趣小组,形式上要求多样性、灵活性相结合。

3.积极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美术竞赛,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及自信心

4.加强三个结合,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实现两个突破,即:在美育与其他各育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研究与实践上有所突破,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特殊的育人功能上有所突破。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争取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能够享受到比较全面的、高水平的艺术教育,每人都能有一项美术爱好,都能具有一定的感受、辨别、欣赏、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每人都能获得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以艺养德、以美育人的理想目标。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属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各自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如,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这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102中学)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总结

初中美的说课稿

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优秀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优秀说课稿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书法说课稿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5分钟说课稿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精选7篇)】相关文章: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进度2024-01-02

新课程美术教学论文2022-05-08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2022-06-04

美术鉴赏范文2022-10-21

高中美术说课稿锦集2023-04-01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2023-08-03

多媒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探索2022-09-09

高中美术说课稿格式2023-01-07

高中美术《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说课稿2023-07-09

高中美术《诗情画意》说课稿2023-04-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