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散文随笔(精选13篇)由网友“我爱吃烤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家乡的散文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散文随笔:梦见家乡
唉~~还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两天突然害起了思乡病来,昨晚好不容易睡着的几小时都用去梦家乡的小村庄去了```梦里满山的桃花``梨花,好象,还能隐隐闻着香香的味道呢,好漂亮的景色````就算在梦里也让人很开心呢。
算算有4年快5年没有回过家了吧,朋友们问我:难道你一点也不想回家,一点也不想你的父母亲人吗?开玩笑,我又不是冷血动物,怎么可能不想?想的心都疼了~~看见照片里父母的白发,几年之间父母竟然老的那么明显```这,多半是因为我这不孝顺的女儿让他们操碎了心吧、、、妹妹经常说爸妈疼我比较多,那只是我太不听话让父母不得不操心吧、、、从小到大都是那么的不懂事,为所欲为,从未想过父母的感受,现在这么大了,总算知道自己当初是多么的错了,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们了```还有我那可怜的宝贝,从3岁就离开了他,虽然儿子认我这个妈妈,但是,心里的那份愧疚始终挥不去的````生下他却不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我这个做母亲的真不是一般的失职呵、、几年来儿子一打电话总是重复一句: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每次听到他这样问,心里真的好酸好痛,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只能强忍着,我有什么资格在儿子面前流泪呢```儿子小小的心里承受的不会比我少```真是苦了我的宝贝,小小年纪就那么懂事,总是对着外婆讲长大以后要孝顺他们,要买很多好吃的给他们,儿子是妈妈带大的啊,连儿子也比我孝顺,我这做妈妈的还真是白活了```今年就10岁了呵,听他爷爷讲,已经快和我一样高了,长的很像我```废话,是我生的,不像我难道像他那平凡的老爹吗?这辈子最得意的也就是生了这么个乖宝贝了。
妈妈讲6月7月的样子会回家,无论如何,今年一定要回去了呵,几年没有和父母见过一面,吃过一次饭,过年过节,,别人儿孙满堂,父母的心里也一定是很落寞的```想来想去,不孝的还是我~~`真该死啊~~~以后,学学做个孝顺的孩子吧。父母老了,需要的只是儿女的陪伴,妹妹远嫁他乡,除了我,父母又还能依靠谁呢?
前段时间妈妈说修房子,我问她还修什么呢?买套住的多舒服```妈妈说,买房子不要钱吗?是啊,父母老了,也就这么一点要求了,我这不孝顺的女儿可能也只有这次机会能去稍微安慰安慰他们那个为我操碎了的心了,所以,拼了命存钱给父母买套房吧,也不是什么难事,能省点省点,累点累点,只要能看见父母脸上欣慰的笑容就足够了```
这辈子,我也别无所求了,安静的陪父母度过晚年,看着儿子长大成人,妹妹有个幸福的家庭,不要像我一样,那样就完美了,其它的什么```不,没有其它的什么了````
[散文随笔:梦见家乡]
篇2:《家乡巨变》散文随笔
《家乡巨变》散文随笔
魂牵梦绕的家乡,变化之快,一日千里,我这里不是夸张,你看,我这次回家差点找不到回家的路-―题记
渐行渐远的老家,近两年来,我就一年去上一两趟吧!且都是年关之前的腊月十八,匆匆来去,因了父亲的祭日,去趟父亲墓地坟前寄托哀思,烧点纸钱;也顺便看看老家健在的婶娘叔父们几家亲房。生我养我的老家已是铁将军把门,人去楼空,呜呼!心酸的往事不愿再提笔。
昨天是先父的生辰祭日,我和妹妹结伴前去吊唁。妹妹最近也身体不好,提议多掏腰包打的回家轻松,我想反正山上没车路,多掏了钱还得两腿慢慢爬,决定坐公交车回家;公交车又不能一次到达要去的山下,这下车后我俩还要步行大概两里多土路吧,再爬一座高山才能到达父亲的墓地。
两年前父亲去世时就听说城市要扩建,怕延伸到我的老家,平川地里就没敢掩埋老父亲的灵柩,众乡亲帮忙费力把父亲的遗体抬上山岗安葬于阳洼头半山腰。因我身体不好现在爬山已经很是吃力,途中休息了多次;路过一个地埂时两只不知名的鸟受惊诧远飞,它们的惊叫声打破了寂静的山岗,妹妹一声尖叫,连我也有些毛骨悚然。父亲就长眠于前方不远的树林旁边的苜蓿地一角,来到他的脚下我们献敬了好饭,烧了纸钱,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返途中我看到惜日父亲劳作过的'山地薄田如今已退耕还林,遍山种上小桃树杏树及柏树,还有大片的牧草;小树正开着很不繁茂的小花,枯草还没隐退,新草刚才探新芽,山间还很萧瑟!在这没人烟的山梁上,正午的骄阳把我姊妹俩的身影拉的好长;还真有些寂寞可怕!树下的苜蓿一寸见长,嫩绿的很是诱人,贪吃的妹妹提意掐点苜蓿回家尝个野味新鲜,我累的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就说算了下山吧!不然今晚我们回不到家了多可怕,这山上现在假设有一堆金子我也没本事往家拿;我俩就慢慢往下连滑带爬;下山还是轻松些许,走着走着我来了兴趣,拿起手机居高临下咔嚓摄下蓝天白云下的山川河流,还有荒草笼罩的点点星星的二层楼房及散布满川的平房农舍。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的路到了我老家门口的小卖部,我俩买了矿泉水喝,借地休息片刻;有几个熟人说要玩扑克牌,妹妹参与乩郑我和一个小学时高我三级的老同学闲聊中知道儿时的母校今年也关了校门。我担心这里的孩子又成文盲,问他孩子咋上学?他答;"我的孙子跟他奶奶进城读书,今年已经上五年级了;儿子媳妇外出打工,家里就我一个务农,我是干半天农活玩半天牌,哈哈!”我说农村现在真是悠闲多了啊!生活也富有多了;说话间又见马路上三五成群的老妇人在那边闲谝;遇见堂弟骑着摩托车说是进城建楼房;又有堂弟媳她们几个骑着自行车说是在前面不远修公路挣钱。
看来有力量的农人们也不逍闲,都在外出挣钱,我说这大忙季节家乡怎么人少的可怜。
这春忙季节,我家门前的大片平地还是荒滩野草,招来了成群的鸽子地里觅食,不见了惜日的忙碌的农民身影,但见不远处好几条通往城市的路已经见形,有的地方是挖开的渠,旁边是堆起的土方。老乡们说我们村也在城市扩建规划之列;据说我村的川地上个月已经丈量了各家的亩数,就是国家还没兑现现钱。这可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是喜是忧我这不好妄下结论;听说家乡父老每户落实下来能得到十几万乃之二十多万元人民币不等;父母亲这辈人可是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啊!大家想法各有不同,青年人高兴着心里盘算得到土地赔偿款后做个什么生意谋生;年老的怕饿死,担忧得怨声载道:我伯母说人啊终究会饿死的,活人要吃五谷才能活着,这没地了让我们去喝西北风?是啊!我也担忧,这老人们说的话不无道理!这是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大局势,又是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大革命,全国各地高楼林立,国土慢慢地被蚕食,农人们将何去何存?这是个新的问题!
想着想着,打住,这或许是我也年纪大了多虑,是杞人忧天吧!但愿家乡越变越好。
篇3:家乡的散文随笔
小河,听起来很熟悉,这是个常见的东西。可我最爱的是家乡的小河。我的家乡在朋普,那里山好水好,景更好。有好吃的特产甘蔗、玉米……。有好玩的西山坡。
在我们那儿,树是常见的,小河却不是很多。所以我特别喜欢小河,喜欢它的稀少,它的稀少更说明了它的珍贵。我更喜欢它一年四季的样子。
篇4:家乡的小溪散文随笔
家乡的小溪散文随笔
家乡位于滇西北的一个小山村。离村不远地方,有一条迷人的小溪。它是那么可爱,那么温馨,又是那么充满活力。
此时已是春天,小溪的春色,从两岸山坳处显现。一棵棵山茶树,主干粗壮,枝叶茂盛。枝巅上开始出现花朵,鲜红色的,使人格外温暖。春风阵阵,花朵多多,花也越鲜艳。它们拥拥挤挤,争奇斗艳。三五成群的孩子,快步走进山茶树间,从衣袋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吸管,迫不及待的吮吸着每一朵饱含花蜜的花朵,仿佛是一群急着采花蜜的小蜜蜂。当花蕊满满溢着花蜜时,他们心中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小溪是清澈的。它时儿闭着眼睛,缓缓地向前流淌着,仔细听啪啪啪,那是它碰到水里的石头,它卷起无数朵美丽的小浪花,似晴天里的一片片白色浮云;它时儿睁开眼睛,湍急而欢快地向前奔流,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听到溪水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某个地方出现干旱,等它去救急,拯救那里的小生命。
溪小奔流着,时不时遇到陡坡。一段路程就有一个陡坡,一个陡坡造就一个小瀑布,一条小溪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梯级瀑布。瀑布如飞珠溅玉,泠泠而下。每个瀑布下形成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生活着野生螃蟹和石蚌,池塘边石头上生长着天然的念珠藻。
清明前后,小溪两岸梯田似的草坪里,陆续生长着野生蕨菜。粗壮有力的'蕨菜,先头顶土层,再冲开土层,然后根芽不断破土而出,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越努力,越幸运,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的经典语句。此时,正是采集蕨菜、念珠藻,捕捉螃蟹的时节。山里的孩子们,有的背着竹篮,拿着镰刀,正在采蕨菜;有的手里挎着竹编小筐,采念珠藻;有的换着裤脚,撸起袖子,在溪水里石缝间捉螃蟹。
此情此景,勾起我童年那段苦涩的时光。每年三月,家中粮箱里的玉米粒不多了,很快面临着缺粮。这时,溪水边草坪里,因溪水滋润,早早出土的蕨菜,似乎迎接着山里孩子们的到来。
每隔两天,我去溪边挖蕨菜。妈妈把蕨菜煮透后,洗净切成小节,然后放些玉米面粉,做蕨菜玉米粑粑,应对家里缺粮,渡过饥饿难关。到了六月,田间小麦成熟了,我们又可以吃到白嫩嫩的馒头,滑溜溜的面片,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那个年代,山里人家多少年都这个模样。
此时,溪水在孩子们脚下,他们身旁,带着快乐的心情,唱着欢快的歌声,从山间流向远方。
山里,再大的人,都喜欢小小的溪。我见过浑浊险恶的大海,于是我知道一条小溪多可爱,多温情。其实,山里人大多一辈子没有见过大海,但他们心里收藏着几条清溪,和小溪所给予的生命和快乐。
篇5:家乡的芹菜散文随笔
家乡的芹菜散文随笔
我的家乡山东平度,自古以来就有种芹菜的历史,而独城郊马家沟村出了名,我要对马家沟芹菜来个特写,用了这个题目,没有沽名钓誉之嫌吧?因马家沟村也属“平度”这个家乡,且离我的真正老家也就十多公里吧,带着这种愿望来写,就会感到一种亲切感,一写家乡的芹菜,就会有许多感情要自然流露出来,有许多憋在心里的话要说。这不,又快到“青岛马家沟芹菜节”了,我就忍不住要写一写家乡的芹菜了。
家乡的芹菜据说有数百年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明朝。数百年来,流传着许多赞美芹菜的词语:“菜之美者,有平度之芹”、“饭煮青泥坊底芹”、“香芹碧涧羹”等等。为了了解家乡芹菜的延续历史,我又特意详查了《平度县志》,是这样记载的:“1950年,从潍县引进‘大叶黄’芹菜,色黄、皮薄、梗中空。经过科学实验,隔行种植,促使杂交,提纯复壮,单株选种,至1952年,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平马1号’芹菜……”这就足以说明家乡芹菜的栽培历史和起点了。
话说到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说的是1945年8月,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就住在离我老家七八里的朱家井村,指挥解放平度城的战斗。临战前的一天晚饭时分,当地的一个炊事员炒了一盘马家沟芹菜,飘散着馥郁的香味,吃起来鲜嫩可口,许司令马上让警卫员叫来了房东,问这芹菜怎么这么香脆?房东只简单回答:俺平度这里多处种芹菜,不过最好吃的要数着马家沟芹菜了。马家沟芹菜不仅嫩脆可口,还清热解毒,人吃了免灾提神。许世友司令听了连连点头,接着转向林浩政委,不无幽默地说:“这次吃了马家沟芹菜解个‘大毒’。”过了12天后,也就是9月10日这天,许司令率胶东军区从三个方向攻克了戒备森严的平度城,活捉了汪精卫所辖伪治安司令王铁相、伪第十二师师长张劲山等,歼敌6000余人,为当地人民解了“大毒”。这个传奇故事一直在家乡流传。
儿时所见芹菜很少,而多见芹菜心,因过去的人们大都不吃反季节菜,春、夏天也就没有种芹菜的,只有到了秋天才开始种,到了腊月、正月,正赶上过年卖个好价钱,也就是家乡菜农说的挣个“功夫钱”。到了卖芹菜心的时候,用手捏着一棵棵芹菜,精心地择着芹菜心,一棵芹菜只能择三四根心,价格很高,而择下的芹菜梗就不值钱了,买的也很少,因正值过大年的时候,大都买点芹菜心过个好年。所以,那时见到的大都是芹菜心。
儿时见到的芹菜心,是父亲骑着自行车进城赶集买回来的,感觉是那么的新鲜、脆嫩,颈儿白生生,叶儿黄灿灿,煞是好看,招人喜欢,也显得有点贵重的`样子。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随着我渐渐长大,每每父亲从城里买回来芹菜心,我就争抢着放到东墙根的小土井子洞里,用潮湿的土埋在靠洞口处的洞壁,便于空气循环,储存的芹菜心很好,一直一个多月都很鲜嫩。每当来客来人,只要大人一说,我就争先下到小土井子里,扒拉开泥土,挑选出几棵芹菜心,再把湿土精心地埋好,这是当年呵护的美味佳肴,肉心炒芹菜心,就是吃的那个鲜亮味,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且越嚼越香,那时的乡村里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这道菜,也不是哪家都能吃到的。那时家乡的芹菜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价值。
后来,随之改革开放,各种各样的芹菜充斥市场,实梗、二梗、芹菜心、山芹等比比皆是,难分伯仲,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生产的,市场的芹菜多了,那时家乡的农业特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马家沟芹菜宣传的力度也不够,与别的芹菜相比,没有优势可言,家乡种芹菜的越来越少了,这样一来,就很难吃到马家沟芹菜了,市场上买卖的芹菜根本就没有那种芹菜味道。吃着市场上的芹菜,人们却在怀念着本地的那脆的芹菜,回味着那清香的芹菜味,口舌生津,耐人寻味。更期盼着等到哪一天再吃上家乡的马家沟芹菜。
直到,家乡的决策者们才猛醒过来,对“马家沟芹菜品种资源保护及标准化技术研发”项目申报立项,建立了马家沟芹菜生产示范基地,采取马家沟芹菜品种提纯复壮、完成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实施芹菜产品分级包装等措施,使家乡芹菜重新进入了精品特菜的行列。通过举办“青岛马家沟芹菜节”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造了马家沟芹菜品牌;通过一班人进京宣传,打开了马家沟芹菜销售市场,家乡的芹菜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摆上了上百个大中城市超市的货架,结束了传统芹菜成捆上市、地摊买卖、低价出售的历史,一棵小小的家乡芹菜,竟变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农产品名牌。如今的家乡芹菜销售火起来了,栽种面积达到了3000亩,是过去的30倍。
前些年,我曾要引领着省内外客人参观马家沟芹菜广场、展览馆。当您走进马家沟芹菜展览馆时,映入眼帘的是对马家沟芹菜栽培历史的介绍、马家沟芹菜的造型、一幅幅芹菜的美丽造型照片,折射出了家乡芹菜的一种独特美,彰显的是一种文化。各种做法的芹菜摆成了“芹菜宴”,芹菜的根、梗、梢、叶都是菜,可炒、可拌、可生吃,均有独特的味道和养生功效,家乡的芹菜登上了“大雅之堂”。
家乡的芹菜飘香,飘向了国内外市场,向世人展示了“马家沟芹菜”的风光。品尝着家乡的芹菜,我感到,既像是在品读历史,又像是在品读未来……
篇6:家乡的枣树散文随笔
家乡的枣树散文随笔
在农村的时候有多人曾问过我同一个问题,我最为钟爱的树种是哪类,而记得当时的我不知该怎么回答这类的问题,只是木讷或是发愣,瞧着一旁家乡的老人平实的关于枣树的唠嗑:“枣树么,俺知道咧,很平实,朴素的,像俺们大山里农民的性格”。有时如实在是乏味的很,也就懒得听他们的啰嗦了,便是披着衣服去窑洞的炕上歇脚的。
他们的唠嗑或是拉家常中谈及的树种,据我的估摸,银杏是谈及最多的,次之的是楠木,白杨,最差的就恐是这并不受人所关注的枣树了罢,当然,有人认为它很的受人冷落,我也单认为是它的不幸,不过,有些作家用文章作证,它在我眼里还是算有些知名度的,这算是一种幸运吧,记有作家在《五月的北平》《平凡的世界》《秋夜》的文章中就曾提及到它,虽涉及的少,但描述的总是不错。而我对于枣树的关注着实有很多年了,自鲁迅先生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一文中提及到它后,我便是忘不了的,也不知其它的树种,偷听我这番关于“枣树”言语后,会不会暗自嫉妒它的。
家乡的树,是较杂的,杨树,柳树,槐树,海棠树,苹果树,桃树,梨树这类。树木也是挺拔,繁茂,葱郁的很,茎干壮,叶片大,颜色鲜,皮厚,根深。每到夏季,各种花的香便源源不断地侵入人的器官,甚至于一些很有好奇心的消化器官也前来凑热闹,不时地发炎着口水,有时还禁不住揉揉眼,嘟嘟嘴,但它们也不曾掂量,这大夏天的哪有它们的果,至终,也终是悻悻地走了,只有枣树还在那儿倔强地驻足,并没有丝毫的抽芽的.意思,我也就由它去的,而那些年老家也流传着“一天吃三枣,身轻不易老”“枣木门槛,出入平安”这样的俗语,而事实上枣儿的药用,食用价值的确在花果树木中是很高了,在西北的好些村里枣树可是作为村里的一大活宝,珍品被广泛的种植,到收秋的时候,村里的哪一户的院子不是放着几麻袋准备卖掉或是酒醉的枣儿。
枣树,尤其的我老家的油枣树,它在我们那儿,是最受人所喜欢的,算是树木里的大明星的,村里的老人们总是说:“这枣树是俺们百姓的根,扎根于高原大地,守护着俺们的土地”。而枣树本身的清香,也是槐花,梨花,榆树花,海棠花所不及的,以往,我总是固执的认为,枣树的花清香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了,清冷,单薄,无味,直至后来,我发现我的想法确乎的错的,枣花的清新,是一种极富自然气息的馨香,它的清香不骄不躁,不浓不郁,总是参差错落,棱角分明,极像一位玉质冰清的仙姝,不落些许的窠臼,令人极其的舒服,畅快。
枣 树的叶,呈椭圆形,幽绿而硕大,透亮是经脉既是在黄昏下也隐约可见,如果是在晚上,它便会投射些微的月泽,极是瞌睡人的眼球,仿若是从天蓝掉下的色素一般,醉人的眼。 即便是在暴雨天它也总是能做到明哲保身,不管是怎样凌厉的风雨,也无法动它分毫,就是哪怕一些细微的槎桠也不会轻易的下落,更不用说是粗硕的枝条了。
它也总是能在极寒,极旱,极恶的条件下安然的生长,不必总是需要人们的特意关照,它只是尽力是蓬勃着,蕃彧着,不带丝毫的不满或是不情愿,这就是它在这苦旱的朔北得以存在的理由,没有过多的要求,一心只是想扎根,不管是怎样的风寒,它也总是能避过,至于一般的感冒,它从不在乎,也不需什么感康,或的康泰克之类的药物,总是挺挺就能过去了的,改日,又是笑迎百难与沉疴,它就是那么的无所惧畏。
我大是去年金秋的九月前去枣树园拜访我所亲手植的那株枣树的,此时,它已经成熟了,甚至有点发胖,枝叶也比以往长密了许多,倒令我有点不敢与它相认,记得我当时种植它是时候只有将近一米,个头矮,干柔弱,身板还不是太好,我单以为恐要白浪费我的一周的劳力,这对于我来说就有点极不合算了,可今,我算是误解了它,它很壮硕,苍翠,也很活泼,有时不经意间也曾向我招过手,这已然足够。
篇7:家乡的秋收散文随笔
家乡的秋收散文随笔
记忆中对家乡的秋收是深刻的,秋收是庄稼人繁忙的季节,也是最快乐的季节。
都说秋高气爽,是秋季和夏季相比,气温显得再不是那么的烦热,蓝天白云,给人以清新爽朗。天空一天天地变得空旷辽阔,视野一天天的向远伸延,一阵阵凉爽的秋风,催着大雁向南迁涉。这时的田野,放眼望去,那白皑皑的棉花,像一片云海;黄灿灿的谷穗,沉甸甸地垂下了头;红中透紫的高粱籽粒饱满;落光叶子的大豆胀破了皮。乡村的男女老少都活跃在田野上,充满着笑声和低语。家乡的秋收是一首如梦的歌,在人们的心灵里,滋长着无限的希望。
我生长在乡间,乡居的生活是愉快而甜蜜的。尤其是那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宁静和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叫人永难忘怀。家乡湖汊纵横交错,田块阡陌连绵,鱼塘清澈见底。秋天来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晓风残月,轻拂杨柳岸。
“粮食超千斤,棉花过双百”的年代,家乡的土地也种有棉花,大集体时,捡棉花是女人的事。她们或戴顶斗笠,或头顶包头,抹着包袱,一字排开,垂头弯腰的捡着棉花,捡这一朵,看那一朵,边捡边往包袱里塞。再把捡满包袱的棉花,倒在地头的荆篓里,然后由身强力壮的男劳力,把棉花挑到生产队的晒花场。
俗话说:“秋半天,秋半夜。”虽说已是秋天,可秋老虎还是不失威风,正午的炎热,仍然使人畏避。她们的脸颊上渗出汗水,流露出诱人的韵香。
那时,捡棉花按斤两记工分,有了工分,年底生产队分红就能分到钱。未出嫁的女子,她们拿着这辛苦钱,可到集市去扯花布、买香粉、办嫁妆。出嫁的女子也可以回到娘家,照样地捡棉花挣工分。捡棉花有手快和手慢的,快手一天能捡到八十斤,慢手也差不多能捡到六十斤。为了斤两,常常是天刚亮就去捡露水花,有心计的,把捡的棉花用衣服盖着,还生怕被太阳晒干。
从地里捡来的棉花称之为籽棉,籽棉晒干后就可以轧出皮棉,籽棉晒干的标准就是用牙齿去咬棉籽,有脆崩的声音就可以拉到轧花场了。轧花不同于弹花,轧花是分离出棉籽,用的是轧花机。古老的轧花机叫“镐子”,用耕牛或人作动力。70年代有了柴油机,淘汰了镐子,用上了锯齿轧花机和皮辊轧花机,棉花加工才实现了的优质低耗。弹花则是将皮棉纤维进行重新排列,达到蓬松的效果,但也能清除皮棉中的杂质。
生产队把轧出的皮棉用花包装好后,拉到当地的棉花采购站去交任务,也留下一些来分给各家各户纺纱织布做棉衣。
手工纺纱,要用纺线棉条。先把生产队里分得的皮棉,经过弹花机弹制后,再用根圆形的高粱杆,絮上一层薄薄的棉花,双手在面板上一搓,随着高梁杆的滚动,抽出高梁杆,就变成了纺线用的棉条。
在那时,家家都有纺车,村子里,彻夜都能听到纺车的声音。纺车是女人的舞台,她们编织着日子,编织着未来。
寒露霜降到了,田野变了色,棉梗扯后蓬在路边,棉花秆上的嫩桃(哑巴桃),再也开不出棉朵来,捆棉梗时,就把它摘回来,晒在生产队的禾场上,用石磙压过,用棒槌砸过,剥出没有绒度的棉花,也叫尾花。多用来打过冬的棉絮。
棉籽榨油用作食油,棉粕是棉籽经过压榨、浸出等工艺得到的一种微红或黄色的颗粒状物品,可用作肥料,棉梗也是很好的烧柴。
棉花曾一度是庄稼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或许在将来,“素裹群芳谁竞暖,轻身入被蔽时穷”的棉花,还能够再次成为农民增收的希望。
秋收割谷(晚杂)也是主要的农活,金黄的谷穗,秋风吹过,稻香扑鼻。这时候,女的割谷,男的挑谷,那“咔嚓咔嚓”的割谷声和“吱呀吱呀”的挑谷声交响在一起,在这金灿灿的田野上飞扬。
用机械脱粒稻谷多在夜晚进行。夜幕降临,秋夜透着寒气,脱粒机吞吞吐吐。拖草头的、喂口的、抱谷草的、扫渣滓的、搬粮食的、堆草垛的,整个场面紧张而有序,忙碌而热闹。夜深了,生产队安排有一顿难得的宵夜:木甑饭、萝卜汤。
秋雁横过天空,偶然把凄然的啼声滴落到人们心里,人们抬起头,望着远飞的大雁,意识到大雁越往南飞,天空就同这收割后的田野一样,也越显得空旷。
稻谷以外,高粱、黄豆、芝麻、花生、粟子(小米)等杂粮作物也要收割了,高粱摇曳着丰满的穗头,黄豆挂满了一串串黄灿灿的豆荚,芝麻茎秆粗壮、青梭密密匝匝,花生的茎叶有些干涸,长在土里的花生等着刨起,粟子的穗像狗尾巴弯垂着腰,穗大饱满。
粟子成熟时节,麻雀在粟田里飞来飞去,吱吱唧唧地叫着,赶麻雀也成了护秋的农活。驱赶麻雀的办法也很多,敲锣或放铳都可以吓跑麻雀;也可以在粟田插上树桩,扯上缚有玉米壳的稻草绳,麻雀飞来了,赶麻雀人只要拉一下绳子,既有声音又有动静,麻雀就飞走了。
扦芝麻必须是在清晨。挂着露珠芝麻叶湿漉漉的,芝麻籽才不会撒落在地里。何谓扦芝麻,是说收割芝麻不是一次性去割完,而是选择其成熟的`先割下,再去割那些后成熟的。把割下的芝麻搬到田边的空地,扎成小捆蓬起,太阳将芝麻梗晒干后,放上笸箩,一只手倒提着芝麻梗,一只手拿着木棍去敲打,芝麻籽纷纷落下。这一过程又叫“倒芝麻”。
黄豆田地间作高粱,先扦高粱再割黄豆。高粱熟的时候,一片火红。高粱的秆很高,鸟雀歇息在穗头啄着,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黄豆的枯叶上,蚱蜢飞来飞去,鲜红色内翅闪露。
秋阳下,女人们刨着花生,挖着红薯。架上晒的是花生,家家户户都堆满红薯。冬藏红薯的窖,方言叫“苕洞”,冬藏红薯不仅辅助了荒春时粮食的不足,还贮藏了来年所需的红薯种。
房前屋后的枣子熟了,挂满枝头,流光异彩。竹竿在密密的枣树间打来打去,地上响起噗通的声音。人们可随意采摘,其乐融融。
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清新而柔润,地面微湿。俗话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寒”,树木便纷纷坠叶,路旁的野菊花盛开,一年一度的秋天渐渐地向人们挥手告别。醉人的秋收,感觉也就那样丰实晶圆了。
往日的梦,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现。家乡的秋收,是勤劳的父老乡亲早起晚归的忙碌,是收获写在人们脸上的喜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收也是五谷丰登,仓满囤满的象征。
萧瑟的秋天,每当看到片片落叶,我就思情起家乡的秋收来。于今,那昔日的田野风光渐渐地消失,因此更令我怀念!
篇8:《家乡的滋味》散文随笔
《家乡的滋味》散文随笔
一个下午娘都在忙。娘先是把糯米和饭米按比例配好,煮成一大锅酒米粒子,倒在簸箕里凉一凉,再倒在甑子里蒸上一个多小时。等蒸到气圆了的时候,慢慢熄了炉灶里的火,娘拿出一个大簸箕,把甑子里的酒米饭倒出,再凉到不烫手的温度。娘又把酒米饭倒进一个不大不小的土缸子里,面上按平整,在中间用手插出一个小洞,倒上预先配好的大半碗酒曲药水,最后用稻草和棉被把酒缸子严严实实地包上,放在灶头有余温的.一角。一切工序都做好了,就等到一个星期以后开缸喝米酒了。
在我老家乡下,米酒,是年关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酿米酒是年关乡下人家最大的事。
酿米酒既是个体力活儿,更是一个技术活儿。酿米酒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各道工序的火候上,配米、蒸煮、温度和曲药的用量,每一项都是技术,每一项都得靠多年的经验才能完成,否则,一缸酒米不但酿不成香味十足的米酒,倒整成了一缸子臭水。酿米酒和杀年猪一样,是乡下人拿来“检验”一年的收成和来年幸福吉祥的。
娘还算不上是村子里酿米酒的高手。隔壁李三娘才真是一把好手。她酿的米酒,味道安逸,香气浸人,每年年关开坛那天,一座大房子老屋子十几户人家都能闻到香呢。晚上,李三娘家必是热闹异常。摆上三五桌,一座老房子的邻里乡亲都聚在一起,出小菜的,出腊肉香肠的,出瓜子花生米的,你带一样,我出一盘,人气就旺起来了。米酒呢,当然是李三娘负责让大家管够够饱。喝上一口,味甜,绵软,柔和,一股热劲儿直达全身,大家都称赞李三娘的手艺确实正宗。
米酒好喝,也是有劲儿的。大概是晚饭时,多吃了几块腊肉,咸了,口渴,等大家闲下来喝米酒时,我一口气干了三碗,出事儿了噻。一个人在屋子里楼上楼下地跑着,跳着,唱着,几个哥哥姐姐还以为我神经出问题了。娘一进屋,看我满脸通红,大笑起来,说:这个小二娃子,喝米酒喝醉了,发酒疯呢!
那年我十岁,让自己对乡下的米酒产生了更深刻更铭心的记忆。
年关的城市,也是酒的天堂。走在大街上,足不出五步,皆能闻到酒香。城市的酒再加上点儿霓虹的笼罩,有点烈,有点多,也有点烂,在热闹与狂欢的间隙里,少有能闻到酒香的味道和浸入心田的感觉。大概是多了些人情世故少了些人面桃花吧,更没有乡下人喝着米酒聊着家常的纯朴与轻松,城市的酒喝起来容易让人一不小心就醉了。
有些时候,闲下来,想一想家乡的米酒,年就在不经意间到了,让人内心生出一种赶紧回家的冲动。
一碗米酒,一种家乡的味道,总在我心中。
篇9:家乡的特色散文随笔
家乡的特色散文随笔
家乡的特色是家乡的名牌,说到北京,会让人想到全聚德的北京烤鸭;说到苏州,会让人想到东坡肉;说到云南,会让人想到过桥米线。那如果说到重庆,家喻户晓的必然是重庆火锅了吧。
作为正宗的重庆妹子,一生吃过的火锅可谓是不计其数。纵使我吃了这么多,对火锅的'味道一直念念不忘。
火锅是重庆地道的标志,一说起总是会让人垂涎三尺。重庆地道的老火锅都是用老油做锅底,辣椒,花椒,掺杂在一起,色香味俱全,每次锅一端上来的时候,大家都会着急的动筷子,可是火候还不够呢!
过一会儿菜也会上齐,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吃火锅必点的两个菜就是:毛肚,鸭肠。缺一不可。
等锅好了,你会看见里面的油扑哧扑哧的翻滚着,像是火辣直爽重庆人一样。当然吃菜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掌握火候,比如,吃毛肚的时候,放到煮沸的锅里,“七上八下”就可以放到碗里吃了,这就是重庆人的吃法。吃火锅通常是越吃越high,不吃到肚子撑开就休想离场,在火锅桌上,重庆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正体现着雾都人刚烈、血性、敢爱敢恨的性情。
千里离家,在外地读书的我无日不思念着故乡的特色,望暑假归乡之日能解口头一馋,心里一念。
篇10:家乡的秋天散文随笔
从离开家读大学到现在,已经整整的秋天没有在家里度过,人未在,家乡的秋天仍然是那样的美好。
美丽的风景
在东北长白山区域,森林的覆盖率非常高,树木的种类也十分丰富。有松树、杨树、榆树、枫树、柳树等等,经历了夏天的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之后,到了秋天,除了松树之外,都褪去那富有活力的绿色。漫山遍野的绿色开始向多彩的世界变换,每一天的早上都能看见它的变化。早上伴着晨雾看不见山的颜色,更看不清楚山的变化。在袅袅炊烟和流动的雾色中,远山的色彩开始变得逐渐清晰,杨树、榆树等叶子的黄色,枫叶的红色,加上松树的青色,互相杂乱无章的布局,一幅美丽的画卷却就这样浑然天成。暮色里,红得发紫的落日映红晚霞,伴着火烧云的色彩和漫山遍野的红黄色彩,将一个静谧的山村衬托的是那样脱俗。
富饶的黑土地
到了秋天,野生或种植的各种作物也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时候的家乡人往往比较忙碌,除了收割自己的庄稼之外,总有人前往深山老林搞一些副业。“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当人们谈起东北有三宝的时候,我每次都认真地告诉他们,东北有数不尽的宝。药用、补品类除了有人参外,还有灵芝、当归、天麻、细辛、五味子、刺五加、艾蒿、穿龙骨、贝母、猪苓等等,种类非常多,多以野生为主,虽然人参可以种植,但是永远无法比拟野生人参的价值和价格。山中可以食用的自然少不了各种野果和野味,野果有桑葚、山里红、臭李子、山葡萄、山定子、元枣子、狗枣子等等,多以酸甜为主。当然还有山核桃、榛子和松子。活着的野味当然有野兔、狍子、野猪、獾子、野鸡、树鸡(学名飞龙鸟,味道鲜美且富有营养,素有“天上龙肉”之称,为八珍之一),这些现在多为野生保护动物,已经不能狩猎和食用了,目前可以食用的就是养殖户在森林捕获的的林蛙,在东北又被叫做蛤蟆,也是大美味。
我爱家乡漫山遍野的枫叶,也爱家乡那富饶的黑土地,我爱家乡的秋天,我爱我的家乡。
篇11:家乡的秋天散文随笔
(一)
寂寞是什么?
寂寞是湖心中无助的落叶,是高山之巅洁白的雪莲。
是七夕相见的牛郎织女,是抚琴长嗟的伯牙子期。
寂寞是孤傲的雄鹰,夜行的独狼。
寂寞是心中有失落的东西找不回来。或者是找回来的东西又失落了。
失落又是什么呢?失落像衰败的花,像离藤的叶,像断线的风筝。
纠结的事太多,缠缠绕绕,撕不开的时候未免魂不守舍,于是人便倍感孤单冷漠。
失落像无数渐枯的藤,纠结着迎向寒风,终究会失去根基,黯然退场。即使是那些疏朗的枝,也有寂寞的时候,那些挥手告别曾经相依相伴的绿叶,涌动的是曾经的一树繁华。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时光易逝,谁不在无奈中寂寞?谁不在寂寞中无奈?谁又不眷恋逝去的岁月,失落的年华?
(二)
有的人寂寞是怀念旧的时光,寂寞是思念已故的亲人,寂寞是失去的爱情,更多的人,寂寞是无所事事,是攀比虚荣,寂寞是千金散尽,是权力丧失。寂寞是春风不再,夏荷枯败,寂寞是秋意肃杀,冬日无雪。所有希望的生机都飘散于生命里,苍凉漫过,身旁的时光都如死水般,没有一丝灵动。即使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春天,也不会有梦想萌芽,花朵烁烁,寂寞把这些美好沉沦于凝固的岁月里,任风起云涌再也不能触动心事。
而有的人,则是心里深蕴着力量。一如秋树之静美,虽然凋零了繁华,可是内心深处,依然酝酿着希望。沧桑掩不住深情,寂寞锁不住生命,这才是秋天的意义所在。就像墙角的一株枯草,在风里摇曳,经霜傲雪,根植泥土,心系蓝天。明年春风拂过,仍会奉献一片绿意,绽放一派生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
我倒是见过美丽的寂寞。正是秋天,五彩山色在远处斑斓着一片梦境般的美丽。有一次随性而行,不觉中步入深山里,极目远处,一个个小小的村庄散落山间,隐在群山薄雾之中,似一朵朵山花在梦境绽放。大山深处,一个十一二岁的女童,手里捧着一本书,正看着远山出神,她的身旁是一群专心致志觅食的山羊。正是午后,秋阳洒落着一片春日般的温暖。女孩告诉我,她每天都要在这里看书,看上一会儿书,再看上一会远处的山。在我看来,在这寂寞的大山深处,书是寂寞的,山也寂寞的,寂寞的羊群,寂寞的女童。
一个孩童,竟然也知道寂寞?我问她寂寞是什么,她想了想,幼稚的小脸上掠过一丝惆怅,然后,眼神一亮,似是摇头似是点头。她诉我说,寂寞是没人关心她了,她常一个人感到孤单和害怕,她害怕时就看着山外发呆,她想念山那边的城市,想念在这座城市里打工的父母。她不知道城里面有没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没有盛开的山茶花,酸甜的山枣儿,成群的山羊,有没有淡淡的白云,蔚蓝的天空……她想总有一天,她能丢下羊群,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
这样想着想着,她又不觉得孤单,不觉得害怕,不觉得寂寞了。
小女孩的寂寞是一种希望,一份期待,更使我有一种收获未来的喜悦。就如满山的枫树,红红的枫叶点燃了梦想,那些果子也已经馨香四溢。
(四)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即使寂寞,也是收获,收获的是一种心境,一种美丽,一种希望。收获是在寥落的背景上绽放的美好,冲淡了秋深凉重,洋溢着流淌的思绪。
人生的路漫长漫长,很漫长。在长长的路上前行,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那是一种人生的况味。孤独时会寂寞,失落时会寂寞,悲伤时会寂寞,甚至,成功时会寂寞,高兴时也会寂寞。寂寞如一枚秋天的叶,随风辗转,说不定哪一个时刻,就会落向心头。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所以,寂寞并不是人生的苍凉,更不是沧桑的叠影。寂寞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春天,若有温暖在,则果香四溢,芬芳满园;若无希望在,则暮蔼沉沉,层云暮雪。或许寂寞只是一时一地有所悟,有所思,转身之后,便消于无形。只是那样的瞬间,也是一种心灵的放逐,是一种回归本真的自然。
(五)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秋天如旧,我依然会有寂寞的时刻,似乎秋天是寂寞的故乡,可是,在这个故乡里,我会生长出美丽的希望,积蓄着温暖的力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让希望长驻心底,那么,所有的寂寞,都会闪着眷恋的微光。那么,所有的寂寞,都会成为春天萌动的种子,吐蕊花放,像胸中的那轮朝阳,在又一个寂寞的清晨,喷薄欲出。
篇12:家乡的柿子树散文随笔
家乡的柿子树散文随笔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乡吕河盛产柿子,山坡,沟边,地头,随处可见柿子树,每年秋季霜降前后,火红的柿子爬满枝头,山乡遍野“红灯”高挂,赏心悦目,景色迷人。
吕河的柿子是出了名的,久负盛名的“旬阳三大宝”:油桐、柿子、龙须草,其中就有柿子;吕河的柿子酒也是远近闻名;当然还有吕河的'柿饼等等。
老家院坝东头就有一颗柿子树,粗大无比,枝叶繁茂,竟将邻居张家的房子庇荫其下。如果我们需要上树,先得爬上张家的偏厦,然后轻踏房顶的石板,借力攀援到树上。
我家柿子树上结出的红柿子,味道极美,主要是糖分多,润滑清爽,香甜可口。于是,母亲就不急于采收,让柿子挂在树上,慢慢变红变软,随时采摘,供我们食用。
这就出现了问题,上树就得上房,上房就得踩踏石板。记得有次我不小心将有块石板踏破,两家孩子闹出了矛盾。幸亏母亲和张家大舅(他把母亲叫姐,我就称他大舅,并无亲戚关系)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平时关系融洽,才避免了事态扩大。
每到柿子快红的时候,我天天在树下盯梢,看看有熟透了的,立即上房爬树采摘,有时是天天上房。母亲经常劝我,不要上房,以免踩坏石板。但我总是不听劝阻,我行我素。
这年,母亲宣布:任何人都不许上房,等柿子变黄后一次性采收。只见我家老宅的楼板上,房檐下的竹竿上,门前的榆树枝丫上,到处悬挂的是黄柿子,红柿子,柿饼和柿子皮。这些东西一旦搁放成熟,我们就开始享用,往往要从头年的秋冬吃到来年的春季。
柿子的成熟自有规律,时间前后不一,并不像母亲想像的那样整齐,同一棵树上,不是要黄全黄,要红全红,而是红黄绿交杂。要等柿子都变黄时,总有一些先红的,美味的诱惑阻止不了我又去上房。
这年,母亲又宣布:今年的柿子不等变黄全部采收,用来烧酒。于是我们拿着竹竿,将那些长大的青柿子全部打落下来,背回家里,堆满屋子,然后切碎,装进木梢,烧成柿子酒。从那年开始,我家就有了好多坛坛罐罐,里面装的全是柿子酒,喝不完就送人。
自从母亲作出烧酒的决定以后,两家的孩子再也没有发生过冲突,邻里关系更加融洽,经常互帮互助,亲密无间。
母亲病危时,棺木没有置办,我很着急。找到张家大舅,因为他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他对我说,当务之急是先买木料,并告诉我谁家存有整副棺材的圆木。
买回木料之后,大舅带着木工器具前来,昼夜加班赶做棺材。这期间我和大舅有机会深入交流。他说来姐(母亲姓来)贤惠善良,乐于助人,在他刚成家立业的时候,生活艰难,房子紧张,于是来姐主动把柿子树旁的那块地方让给他们,盖成偏厦,当做厨房,来姐的好处终生难忘。
棺材做好了,我给大舅工钱,他坚持不收,说来姐对他太好了,权当帮忙。我考虑大舅是吃这碗饭的人,不给心里过意不去,一定要给,于是大舅象征性地收了点手工费。
去年冬季,我回到老家,猛然发现柿子树不见了,树下的石板房也不见了,感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空寂情绪。家里人对我说,柿子树枯死了,大舅在其它地方盖了新房,就及时将偏厦拆除,还了那块地方。
我站在院坝东头,凝望曾经的柿子树和石板房出神,仿佛它们还在那里,母亲和大舅也在身旁。
篇13:经典散文随笔:家乡的秋天
重阳,秋凉,返乡。
秋日的天宇寂寥而高远,几片薄纱似的闲云,悠悠然飘着。阳光暖着小河水,水面波平如镜;偶有鱼儿戏水,漾起圈圈涟漪。
岸边芦苇苍苍,叶子枯了。不由想起了《诗经》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踩着时光的步伐,穿越千年,去追寻远古时代的爱情:遥望对岸,望穿秋水,只见芦苇照影,不见伊人倩影。怅惘间,暗自思量:秋水伊人,是曾经的过往,还是从未出现过的精神的向往?
微风起,几只鸟雀从芦苇丛中惊起,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
河岸上的狗尾草,叶暗黄,狗尾草穗子沉甸甸的,似老人一样弯着腰。春夏时节,狗尾草总是在广袤的大地上疯长,以生命的绿色装点自然,馈赠清韵;如今,清韵逝去,容颜老去,难免感伤。人们常说,草绿草枯、新陈代谢是自然的规律,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面对花草荣枯,淡然处之才好。
路南一排水杉树,形似宝塔,是父亲年轻时种的;如今,枝叶苍翠,大有直上青云之势。有人曾劝我把树卖掉,可以换几个钱,我笑着摇头,个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也。
路北的荞麦田里,荞麦花由雪白变成了淡白,花儿就要谢了,细小的花儿中间,包裹着淡绿色的三角形的麦粒。如果再早几天回家,就可以看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美景了。
院子前面的田地里,青菜和秧草不惧秋寒,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油油的生长着;蒲公英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也受到了感染,顽强地生长着。一株半人高的无花果树立在其间,叶子碧绿宽大,宽大的叶子下面居然还可以看到几个青涩的果子。
银杏树有的成行站立,有的散居田间,它们似饱经沧桑的老人,坦然安详地面对这个世界。扇形叶子由深绿变成了枯黄,随风飘零,融入泥土,为来年的重生积蓄养分。有的树上缠绕着老枯的丝瓜子藤,挂着几个干瘪的丝瓜子。老了,做种用的。
院子右前方是父母的坟墓,碑石沁凉如玉,墓碑四周种植着彼岸花、鸢尾花、朱顶红,都没有开花;数根青竹围绕四周,风起,竹影婆娑,摇曳生姿。我静静观看她们的舞姿,聆听她们的私语,她们仿佛在说:“不要再沉沦于秋风的萧瑟和秋意的凄清,愿生者坚强,愿逝者安息。把握好生命的历程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渐渐地,疲累的心灵重归平静。
蔷薇从院墙上探出身子,尽情展示青绿的叶子,她虽然早就过了花期,但不肯老去。院子前面的水缸里,荷花、茎叶已经枯萎,但茎梗挺立,迟迟不肯躺下。她希望在下雨的日子里,“留得枯荷听雨声”吧。
后院东面,竹子架上木耳菜葱葱茏茏,绿油油的一片,像调皮的孩子,缠着竹竿往上爬。木耳菜叶子肥厚油亮,叶片中间,结出了一串串累累的果籽,果籽圆圆的,有绿的,有紫的,有黄豆那么大,甚是可爱。
偶见一两棵桑树、钉子槐树、楝树散布在路边,这些在我的家乡是硕果仅存的树种了。听说以前一次运动,砍去了很多像这样的杂树。我至今不解:花叶自开自谢,自娱自乐,自成天地,与人无争,人们为何要去野蛮干涉?每念及此,总会惹起万斛闲愁。
夕阳西下,暮色浸染。村东头传来“咩咩”的羊子的叫声,羊儿归巢了;旷野里传来“突突”的马达声,那是拖拉机在耕田,农民们准备种小麦了。
★ 春酒读后感
★ 大美秀文散文赏析
★ 我的家乡优美散文
★ 读书心得散文
【家乡的散文随笔(精选13篇)】相关文章:
我爱家乡的黄土地散文2022-10-16
难忘家乡炊烟抒情散文2022-10-31
初二语文春酒优质课教学设计2023-08-02
家乡的炊烟优美散文2022-04-30
我的家乡经典散文2023-10-09
思念家乡的叙事散文:杏花村酒2022-05-04
回想家乡的情感散文2023-10-13
家乡的小河的经典散文2023-07-11
端午的鸭蛋阅读答案2024-04-15
家乡的河优秀散文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