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

时间:2024-01-21 07:28: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集锦11篇)由网友“panda_eyes”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

篇1: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

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

我的家乡位于豫西,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不富裕,但天是蓝的,山是青的,村东面池塘里的水也是绿的,空气里洋溢着田野里的泥土和野草清香,乡亲们过着平淡安宁的生活——当然,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从我记事起,门前就是一条布满石子和泥巴的土路。那时的交通很不便利,每天只有四趟公交车,而且由于路况不好,公交公司都把最破烂的公交车派到我们这儿,坐车出一趟门,回来就变成了一个土人。就这,每天的四趟车也不能完全保证,误点那是常事,车还会经常在半路上出毛病抛锚,有时也会不明原因的少发一趟车。我在市区上高中时,周末曾好几次步行十几里地回家。

这一切从十几年前发生了改变。由于盘石头水库和壶台公路的新建,我家门前的公路也旧貌换新颜。十几年前新修了两条公路,一条向南通向我市著名的风景游览区盘石头水库,一条向北通向林州市,每天车来车往,非常热闹。

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门前那条路。市场经济也冲击着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几年前,勘探队在我们家乡发现了一种白色的石头——白云石。我们这才知道,以前我们用来盖房子的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是可以炼出稀有金属镁的珍贵矿石。不久,一座座镁冶炼厂在家乡的好多地方兴建了起来。

建厂的老板发财了,可是,镁冶炼厂却严重污染了我们的家乡,工厂周围的树木和庄稼成片死去,从烟囱里排出的废气遮挡住了美丽的蓝天白云。天不再是蓝的,山也不再是绿的,村边那口池塘也因为污染严重,无人管理而慢慢干涸,昔日的蓝天碧水成了遥远的回忆。

因为拉矿石的大车经常超载,门前的公路破坏严重,坑坑洼洼行走不便,市政部门只好重新修整,改建后的两条公路在我家门前形成了一个面积不小的三角岛。

路修好了,车也通了,可是那个三角岛却没有人管了。后来附近的居民就往这个地方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更有甚者,那些搞金属冶炼的小厂子也趁夜间拉过来大量的生产垃圾,倾倒在这个三角地带。

一时间,这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秋冬季节还好说,每到夏天,这个垃圾场散发出难闻的味道,苍蝇蚊子嗡嗡乱飞,老鼠遍地跑,一些动物粪便和尸体恶臭扑鼻,每个人经过这儿,都捂住鼻子快速离开,避之不及。

环境污染引起了乡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整治,会导致全乡环境的相继恶化。长此以往,不仅有损我们家乡的形象,而且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很快,一场以三角岛为首的整治家乡“脏乱差”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乡政府和区环保局首先关闭了家乡几个污染严重,产量低的小冶炼厂,对剩下的几个大厂子也督促他们进行了排污设备的改造,尽量把污染降到最低。

乡政府又请来了市园林处的工作人员协助整治三角岛。首先,找来数量挖掘机和大货车,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清理了三角岛上的垃圾,然后又从附近的田地里拉来几吨新鲜的泥土垫在地面上,在三角岛的周围铺上了地板砖,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人行甬道。

在这个三角地带,园林处的工人们种上了冬青,大黄杨和小黄杨等各种景观树木,还栽种了月季,石榴,连翘等观赏性植物,栽置了草坪。一年后,各种树木绽开了新芽,花树开始开花,美丽的草坪像一块毛茸茸的绿毯,昔日的垃圾场不见了,三角岛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公园。

乡政府又在三角岛的前面修建了一个圆形的大花坛,里面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月季花,春天来了,各种颜色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引来了数不清的蜜蜂和蝴蝶,嘤嘤嗡嗡地穿行在花枝间,也引来了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在花坛前摆出各种姿势自拍留影……

三角岛变美了,人们来到这儿,再也不是匆匆离去,而是放慢脚步,怡然自得地欣赏着三角岛的美景。这儿也成了居民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好去处,每天早上,有很多年轻人和老人在这儿晨练,晚上,这儿又成了年轻人谈情说爱的伊甸园,他们坐在那散发着馥郁芳香的花树下,草丛中,卿卿我我,沉浸在美好的二人世界里。

为了使这儿的环境更加美好,给居民们一个更加安逸的休闲场所。乡政府又斥资在三角岛南边的空闲地带修建了一个两层楼的文化站,文化站的前面建造了一个面积大约为三四百平米的小广场,广场的南边兴建了一个小型的露天舞台,在广场四周,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用景观树木摆出了凤凰,扇子等好几种造型,白色栏杆的回廊边,美丽的紫藤花缠绕其中。走在这儿,人们好像来到了美丽的公园,春风吹来,柳枝摇曳,百花飘香,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上,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每年夏天,乡政府都要在广场上举办消夏晚会;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五,古老的庙会也在这儿举行,戏台子就搭在广场上,那时节,商贩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时,谁还会记得,这个热闹的地方昔日曾经是一个垃圾场呢?

去年,乡政府又在广场东边配置了十几套健身器材,这儿又成了人们健身的最佳场所,每次经过三角岛,都可以看到一些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从他们笑容洋溢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这儿的喜爱之情。

三角岛变了,我们的家乡也变了。随着冶炼行业的不景气,几个冶炼厂在勉强支撑了几年之后相继关闭,我们的家乡好像又回到了十几年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飘,远处青山巍巍,绿树茏葱,处处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通过这几年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乡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卫生乡镇所做出的的巨大努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逸美好,也很好地造福了子孙后代。愿我们永远拥有美丽的蓝天白云,清新怡人的空气,那样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篇2:变迁现代散文

变迁现代散文

机器隆隆,尘土飞扬,工地一片繁忙,这里将建盖的是多少人期盼已久的小窝。为了拥有这遮风挡雨、温暖的家,人们节衣缩食,从牙缝中省得一分是一分,衣服更是把压在箱底的陈年旧衣都翻出来一穿了事。因为家是咱老百姓一生的目标啊!

建设的速度比想象得要快得多,因为每次来看房子建盖进度都会发现有了许多的变化,当然,这可是建筑工人昼夜奋战的成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幢幢楼房就在眼前呈现了出来。水通了,电通了,楼院的路灯亮了,草坪绿了,钥匙交到了房主手中。人们又是一阵繁忙,装修、购家具,把自己的.小窝搞到至少八分满意之后,再打开窗子把室内的有毒有害物质一吹而净,然后择日喜气洋洋地乔迁新居,搬到这一生都将为之奋斗的港湾里。

接到钥匙的时候,每个人的手中都附带了一张“住户须知”,里边罗列了许多注意事项,其中一条就是:“严禁践踏草坪,严禁在院内凉晒衣物”。既然这是规定,作为一名住户,当然得严格遵守了,于是人们中规中纪的遵守着,哪怕是小孩想到草坪上遛遛,都让家长以物管会来罚款为由而只让在边上看看。这里严然就是小区的禁地不能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这一风景的欣赏者就只剩下了搞绿化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人们彼此都不认识,甚至对面的邻居住的是什么人都不清楚。因为偶尔碰上,大家都匆匆将门一关了之,各自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里。

一年,二年,几年过去了,人们的熟悉程度仅限于见了几次面,知道住哪一层楼,而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物管管得也非常的到位,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是决不能违反的,人们也是模范的遵守着,当然人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环境。

突然有一天,院内草坪的观赏树间,路灯的杆子之间,扯起了绳子,凉起了被套、床单和衣物。是禁令解除了,还是哪个胆大而为之呢?再说这样井然有序的环境是谁不珍惜呢?在这样的地方凉晒衣被真是不太象话了,这行为在小区住户的心里还声讨了好久呢!然而,由于无人制止或是制止无效,仰或是管理的规定有所改变。反正,后来这样的现象是越演越烈,特别是周末阳光明媚的日子,这草坪上更是飘起了道道风景,你家的窗帘,我家的床单,他家的衣服,还有棉被、坐垫、甚至小孩的尿布,真是一派热闹景象。慢慢的,就在这凉晒与收回的过程中,居住了多少年的邻居们多了些接触,人们有时也拉起了家常,有的甚至坐下来,一边聊一边看着凉晒的衣物不被风吹落。就这样,院内改变了冷清的模样,人们不再把自己关在屋内,而是饭后或休息的时候都会来到这里,特别是有小孩的父母们理是把这当作小孩玩乐的场所。人们的接触多了,彼此的了解也多了,也建立起了一些友谊,也有了一些串门的人,人们的关系也越拉越近了。

现在看小区院子里是比以前乱了,草坪也没以前绿了,可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到这里来了,邻居们的交流和了解多了,生活的氛围也越来越浓、越来越和谐了。

篇3:家乡的变迁经典散文

家乡的变迁经典散文

我的家乡在河南中原西部的丘陵地区。

丘陵地区不是岭就是沟,我家乡的村子就在一条长长的大沟里,这条大沟蜿蜿蜒蜒,曲曲折折,宛如一条长长的大蛇,绵延数十里,通到古双洎河道里。这大沟形成村子的地方,就好比大蛇刚刚吞吃了一头象或一头牛,使大蛇身上鼓起了不规则的大包,这大包很开阔。因而我们的祖先在若干年前,肩挑着儿女逃荒来到这地方的时侯,他们停住脚步,放下担子,仔细的打量这地方,打量好了,他们卸下了儿女,女人们开始埋锅造饭,男人们抡开了镢头,在沟里的崖壁上掘开了窑洞,有了窑洞就有了家园。有家园后,他们开荒种地,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年代愈久,人口愈多,祖先们就再挖洞,洞多人多,逐步形成了这大沟里的村落。

我记忆中的家乡沟中村子是很清幽,很雅静,有沟有水,有林有竹,花草飘香,鸟飞雀唱,很温馨、很诗意的世外桃源……

在这很开阔的沟中村里,四、五十户村民的家分佈在沟中的角角落落里,窝窝坎坎里,有的三、五户在一起,有的一、两户在一起,村民居住的地方都起有名字,如:张家迈,李家窝,侯家台,杨家咀……

在沟的村落中穿行,走曲曲弯弯,绿荫浓郁的沟中小径,会让你疑似前边已无路,可转了个弯,过了一堵崖,就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我们这沟中村住的并不全是窑洞,家家还都有一所到两所草房,这草房是黄土打成五十公分的土墙,土墙形成一个长十米、宽五米的长方立体型,长方立体形上面放上木梁,木梁上再搭上木檩,木檩再钉上椽,椽子上铺上竹箔,竹箔摊上黄泥,黄泥再沾上厚厚的小麦秸杆,这样一所新草房就建成了。这种草房有很多缺点,如经过三、五年,小麦秸杆沤烂了,漏雨了,就要修房,修草房在村子里也是个大工程,一、两个劳动力是干不了的。这草房还有致命弱点,是怕火,如果是在干燥的冬天草房失了火,那是没有救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把房子烧成灰烬。

在六0年以前,记得我们那个村子没有一所砖瓦房,听老人们说,是看地先生看了我们村子的地气不驮瓦,因此祖祖辈辈都没盖过砖瓦房。

大概是在六五年,在陕西煤矿当工人的陈家兄弟,在村子里盖起了第一所砖瓦房,也就从那一年开始,村子里谁家盖房都盖砖瓦房,祖先们传下来“不驮瓦”的传言才被打破。不打破也不行,你家没住砖瓦房,外边的姑娘就不往村子里嫁,乡村里,哪家娶不上媳妇是最大耻辱,娶上媳妇传宗接代,是村子里各家的头等大事,农民家的许多行为可以说是为娶上媳妇而转的。媳妇是村里各家的宝贝,因为是付出了全家全部努力和代价才换来的,付出的`多才知道珍惜与宝贵,打媳妇和虐待媳妇,在村子里是不存在的。

村里人把媳妇看的重要表现在,外人若打了媳妇,骂了媳妇,一个家族都会上前为媳妇们帮忙的。如果是自家女儿受外姓人欺负,挨了打、挨了骂,一个家族不会上前帮忙的,只会有女儿的父母为女儿拼命。一个家族为什么会对家族女儿不重视?而重视娶进门的媳妇呢?村人认为女儿是要嫁出去的,生成是人家人,而媳妇才是进了门的自家人。

我们那小村子,娇惯老婆,伺侯老婆,怕老婆,是村子里男人的传统美德。

家乡的沟里有条常年缓缓流淌着的一条小溪,这小溪是村里人洗衣服的地方,是夏天村里男、女人冲凉抹澡的地方。村子里的吃水井在小溪岸边的高台上,井口垒有石头井台,防止下雨的雨水流进井里,井没多深,水面离井口只有一挑水的扁担深,打水不用辘辘,只用扁担勾住水桶,扁担来回摆动两下水桶,趁势水桶往井水里一按,一桶井水就满了,拔起扁担,一桶水就拔上来了,村里人都是男人担水,用扁担拔水是个技术,男孩子十来岁就学会来井上拔水了。

村子还有一个巨大的建筑,是一座建在沟东边,面积有三十亩地的土寨,土寨利用沟的特点而建,周围是峭壁,只有大寨门一条路通沟外边,土寨有一圈高地面一丈,宽有两米的土寨墙。寨子里只有一所瓦房,其余都是空地,听老人们说,在解放前的兵荒马乱年月,过土匪,过军队,村子里的人全都要躲进寨子里,一家家在寨子空地上搭个小寮棚,吃住就在小寮棚里,遇到情况紧急,唯一的大寨门要用土囤实,切断同外界的通路,男人要拿刀、拿枪上寨墙护寨。

我家乡村子的土寨叫彭家寨,是几百年前彭姓人领导修建成的,因而叫彭家寨。我老家寨子下面二、三里范围内,这样的寨子有杨家寨,梁家寨,侯家寨,贾家寨。

居深沟住窑洞虽有冬暖夏凉之优点,但也有不方便之处,就如从沟里往上搬运粪土,没有化肥的年代,种庄稼要全凭农家肥,人们住在沟里,产生的农家肥全部就在沟里,从沟里往上运农家肥,要用独轮车,独轮车上放一粪筐,装有二、三百斤,这独轮车要上几道大坡才会运到田地里,独轮车要有两个妇女绑上绳子拉车,一天一辆独轮车会运三十筐粪,折合五吨重都不到,可见住这沟里,劳动生产效率是多么的低下!

沟里的小溪后来由于水位下降,小溪在八0年时侯断了流,村人们洗衣抹澡再也没那么方便了,这就产生人们想搬出这沟中之村的想法。

从我十来岁起,就听村人们把村子从大沟搬往平地的议论,可议论终归是议论,在人民公社年代,人们由饥饿慢慢到了温饱就已经不错了,可要从大沟搬到平地,住窑洞变为住瓦房,这毕竟是一场奢望,一所小瓦房要一千多元钱,那时一个劳动力干一天工值五毛钱,要攒到一千五百元?这一千五百元是个天文数字呀!

从大沟搬平地的奢望,村人们到八0年才慢慢开始进行,经过十年努力,到九0年,全村四、五十户人家都从大沟搬到了平地,四、五十户人家分成了两个小村庄,人们在沟里住过的台台、窝窝,有的成了小竹林,小树林,或开恳成了庄稼地,从九0年起,沟中的村子成了回忆,成了过去。

到了,村人们在新的村庄开始住不安稳了,因为县城里建了大批的社区套房,这些现代套房比乡村里的房子住着舒适又方便多了,特别是男孩子找对象,女方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县城里有房吗?”

又是因为娶媳妇,村里最早富裕的几户,开始往县城里买房,到,我们那个四十多户的小村庄搬进县城有十来户。

20后,镇政府所在的集镇也开始房地产开发,也卖开了套房,没搬进县城的哪些户,就集中全家财力,到镇上买房,把家搬镇上去,这一搬走了近二十户,小村子只剩老、弱、病、残的十来户,小村子里尽是空房,空院子了。

冬天,老家侄子打电话,县里看中了老家里的沟沟豁豁,村子要建成全县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发电厂。整个小村庄,全村的全部土地都要被征走,现在村子里人都回到老家,在老宅子上抢盖简易房屋,到拆迁时争取建筑面积补偿款。

这一次拆迁,家乡的全貌要消失了,甚至连原来的村庄名字也会在地图上改名字的,这是家乡的大事,也是如今活着的村里人的大事情。我没丝豪犹豫,急切的买车票回到老家,到老家的村庄,整个村子在热火朝天的建房、造房。每家半亩的宅基地,原来都建着一打溜五间平房,瓦房,或者两层楼房,院子都留有很大空地,如今在建的就是在空地上建房,原来的主房是一层的,如今要全部建成两层。

回家后我问侄子,都这样新建房子,到时拆迁办会承认么?

侄子说,根据拆迁过的地方先例,宅地的房子两层内都会赔偿的,政府对建筑物赔偿价很低,一平方最多会赔五百元,可建一平方成本要三百元,半亩地三百多个平方,盖两层五百个平方,一处宅子政府也就多赔了十来万,十来万对政府来说算了个啥?拆迁户能顺利、满意搬迁走才是大事情哩!赶在拆迁办丈量前盖房,政府是睁只眼闭只眼。

听这一说,你有宅地是不盖白不盖了?

我打电话同儿子商量,儿子说全村人都在盖,我们不盖是盖不起么?

我回到自家院子,十五年没住过的院子,铁大门快锈垮掉了,蒿草长了一院子,有一人高,脚都踩不下去,五间走廊平房呈现快塌掉的样子,这就是八0年建成的家吗?三十五年了,这个家养大了我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十五年没有住,竟没落、破败到如此地步?这家、这院子很快就要消失掉了,赶快留几张影,让它存在于记忆中吧!

我退出院子,上到邻家平台上,居高临下给老院子照了好几张像。

这时侄子领来了建房包工头,我对侄子说,建房一事全权委托你来打理,我只管出钱就行,侄子和包工头协商、丈量忙活着,此景此情,让我想到沟里的窑洞老家,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

我一个人顺着雨水冲刷得高低不平的大坡,走到沟里的时侯,第一眼看到是那棵村子中间巨大的老皂角树,皂角树沒有了记忆繁华年代的伞盖如云,如今只剩几枝长长的枝干戳着青天,四个人合围不住的树身由于岁月和风雨的剝蚀,显得百孔千疮,苍老疲惫。村子已不象村子,到处残垣断壁,一孔孔塌了的窑洞张着黑黝黝的大口,一所所的草房屋不见了,一处处院墙东倒西歪的,到处长满了野草……

一幅破败,一幅荒凉。

村子的现状与记忆面目全非。

在旧村子里,我找到了生了我、养了我的老家,只看到被黄土封住了的窑洞口,这就是老家了?他赶紧打开相机,把村子里有印象的场景拍照下来,就这些镜头都是珍贵的,如果停三年、二年再回来,这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些有记忆价值的镜头永远也找不到了!

世事难测,世态难料呀!

做完了这一切,我坐在枯朽皂角树下的大石臼上,我思绪深沉,我想到了小时侯就听到老人讲的皂角树下大石臼的故事:

这故事说的是很多、很多年前,村子里有个叫马五的青年,已经三十岁了,因为家穷娶不上老婆,晚上没事做,就每天晚上蹲在皂角树下往天上看,看星星,看月亮,他特别愛看月亮。那时代村人都亲切叫月亮为月奶奶,是奶奶那就是女人了,马五很喜欢女人,也很想女人。他看月亮,看着看着,他似乎看到月亮上有一棵巨大的槐树,大槐树下有一个大石臼,石臼上坐着一位姑娘在不停的杵着石臼,他甚至听到石礅和石臼的撞击声,他着迷了,他会从傍晚看到天亮,他看了一天又一天。

一天他突发奇想,他用两头黄牛拉来了一块巨石,巨石放在皂角树下,他用凿子在石头上面凿了一个坑,每天晚上他也用石礅往那坑里一下一下的杵,和月亮上那姑娘做着杵石臼的比赛。天长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月升就杵,月落才息,也不知杵了多少年,但见石臼上的坑越来越大。一天晚上,他正一下一下不停地杵,突然看见从月亮上飞下一位姑娘,那姑娘径直飞到他跟前,姑娘不愧是从月亮上飞下的女人,真的是貌若天仙,漂亮得人间难找。姑娘问他在这里不停地杵了这么多年在杵什么?他惶恐之极,他说看到月亮上有人在杵,他愿意陪她杵,并没有杵什么。

姑娘很喜欢马五的憨傻,她笑了,告诉马五,那个在月亮上杵石臼的人是她,她是月亮奶奶的使女,在为月奶奶杵佈施人间的仙药。马五求她,让她分一部份药让他杵,反正空杵也是杵,实杵也是杵,实杵比空杵要有意义。姑娘答应了,以后,她真的把月奶奶的药分一部份給马五杵。马五干的认真,杵的仔细,很符合月奶奶的质量要求,这样姑娘就有了偷闲时间,同马五天上人间不断的会面,她们两个相爱了。后来,月奶奶知道了这件事,月奶奶是个很开明的仙家,她不仅没迁怒于使女,反而把马五也招到了月亮上,让两人结为夫妻,不过两人仍司杵药这个工作。

…………

村子里流传的民间故事很多,慢慢一件一件回忆吧!我慢慢走出荒沟,向我记忆中、美丽的故乡告别。

故乡,你从荒沟搬往平地,如今平地村庄将要消失了,你的子孙们要分佈、生存于天南海北,住城市,住高楼大厦了。

可在这分别之际,对家乡,对故土,产生的是无尽的怀念,无限的眷恋。村人们幻想多少年住进城市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可就在这时,心头湧上来的却是万千的留恋和舍不得!

我的故土!我的家乡!只能把你深深记在心底了!

永别了!我的故土,我的家乡!

篇4:家乡的变迁的散文

家乡的变迁的散文

走在家乡宽阔的水泥路上,看着两旁的行道树和紧密相连的路灯。“黑灯瞎火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样看着想着冷不丁从我身边窜出几个相互追逐嬉闹的孩童,看着一张张稚嫩而陌生的面孔,一个声音在心底蹦出:“老了,真的老了!”世事变迁,时间这根魔棒使天真无邪的我一晃步入中年,原来低矮的草房、泥泞的乡村小道都不复存。儿时的一切都被封存或取代。想起从前戏谑我的老人说的话:“以前你还是个小不点喜欢钩在我的臂弯里都长这么大了,我是看着你长大的……”诸如此类的话。以前不明白大人为何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今天细想着自己亲力亲为经历过小到大的过程终于明白大人的感慨了。真的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长大不知成长中的艰辛和岁月流逝之快。

在我没出嫁之前的家乡,生活条件虽然慢慢好转,可是农村还是以农耕为主。农村除了孩子考了大学外出求学,大家都安分守己围着自家的几亩田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人想着要闯外面的世界。白天按照季节种植庄稼,晚上归来伺候一家人的饮食还要伺候家禽、家畜,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村子里却充满生机。孩子的嬉闹声、大人的责骂声、鸡叫、鸭呷、鹅唱、羊咩、牛哞、猪噜、狗吠之声在村子的上空轮流交汇,犹如盛大的音乐会到处都是流动的人和声。

田间地头的东西南北也是流动的人影和声音,没有田荒地废的景象更没有杂草丛生的荒芜凄凉之感。田间地头被勤劳的农家人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净利落的田垄和修整一新的田埂让人看着心旷神怡。清澈的河塘可见鱼儿在倒影的树影中嬉戏,潺潺流水的渠沟有移动的河蚌和田螺还有调皮的小鱼穿梭其间。平日里白天村里村外都是晃动的人和声不得消停,节假日的热闹宛如集市熙熙攘攘。只有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农人洗刷掉一天的疲劳归于梦乡才有了夜的宁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惠农政策的日臻完善、减少城乡差距让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农村产业工业化模式改变了农村人的思维。闲暇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归来收种增加了收入。村办企业的崛起带动了一大批农村人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村子里的楼房越来越多,草房、平房慢慢消失。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巴路被水泥路替代,村里环境整治垃圾有了归宿,统一色彩的墙面和排列有序的行道树笑迎着过往的行人。农作物成本的增加和收入不成正比,两税一费的取消让农村人不再重视农耕了,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增多,留守儿童和老人成了村里唯一的流动风景。田地开始无人料理杂草侵袭霸占了田间地头,延伸到沟渠河塘,树影婆娑和鱼儿嬉戏的`清晰场景被肆意侵袭的水草搅黄。村外很难觅得劳作的人儿,满目疮痍。

平日里热闹喧天的农村安静的像个斯文的女孩,没有了家禽、家畜和大人们无所顾忌的说笑,偶尔的几声流浪猫的喵喵声和不多的几声狗吠给寂静的村子一种诡异之感。即便节假日归来的游子不再走东家窜西家话家长里短了,每个人都成了低头一族各自玩着手机电脑。

以前的家乡是贫穷喧嚣富有生机的。现在的家乡富裕文静地让人有点喘不过气的味道。

家乡在经济浪潮中改变着自己的容颜,越来越年轻时尚,随着家乡的变迁有些传统习俗正在一点一点淡化、退出……。

篇5:家乡的变迁散文

家乡的变迁散文

家乡是一个小山村,却是历尽世事沧桑,说不尽人间故事。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见证了小村太多的变迁。在岁月的流逝中,家乡小村总是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惊现出一幕幕令人心动的变化。生活在这个小山村的人们,茶余饭后,不约而止,来到门口石板凳子上坐下,一个个眉飞色舞地谈论着这一切,感叹,满足,激动和骄傲,都写在脸上,小山村的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赶上了盛世好时代。

父亲对我们从小就说,我的爷爷这一辈,民国时期,因为自己的家乡穷得活不下去,举家逃荒出来。当时,爷爷、奶奶与另外三户一起,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生根落户,后来,三三两两的,又有几户。先前时候,这里除了背后的大山外,什么也没有,但至少可以安静,有山有水有土地,就可以养活自己。那个时候,说是几户,事实上不分彼此,相互帮撑着,想的最多的,就是大家一起活下去。挖些小块的旱地,种些蔬菜,养些家畜,就地取材搭建起茅草房,便可安身。在这个小山村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也就是我的童年,现在也只是稍有点记忆,大家住的大多是茅草房屋,大山里的树木杂草就是建茅草房的现就材料,大山深处,依山而建,说是建,倒不如说搭,矮小,简陋,夏天潮湿闷热,冬天寒风凛冽,只是时代的变迁,让我的家乡慢慢变得有人气起来,靠着力气和勤劳,靠着天时与地利,小山村才一天天好起来。过了一些年,农户们从深山迁出,在平坦的地处第二次建房,那些茅草房变成了泥坯墙的瓦房,这大概是小山村的农户们第一次变迁,我的童年就此开始。虽然父辈们额头上爬满了岁月的沧桑,但可以看到,他们脸上那种朴实的笑容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世界,正如父亲常对我们说的,只要勤劳就可以生存。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形势大变,就像是睡狮猛醒,人们策马扬鞭,给我的家乡带来了巨变的机遇。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山村顿时热闹起来。有些活络的,看到工业的兴起,人们住房的改善,肯定要盖房建工厂,就想到办起了砖瓦厂。砖瓦厂挖泥制砖做瓦,需要山上的柴木,这样一来,大量外来劳动力来到了这个小山村,许多村民为此而感叹,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想想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就在眼前,而今,看看背着行囊来到村里打工的人们,内心是那么的厚重。

也许是村里人有着相同的经历,总是善待外来的人们,我家原先的房子整理后都是免费提供给外来农户居住,母亲还总是拿吃的、穿的、用的送给他们,就像自家人一样,还总是对我们说,要按年龄去排辈分称呼,不能没礼貌。后来,许多外来的,在这个山村迁户安居下来,使得这个小山村也人丁兴旺起来。也没几年的时光,村民们又推倒泥坯墙的房屋,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漂亮平房,一般家庭都会建三间,我家因为人多建了四间,旁边还搭了一小间作为厨房用。柴房、灶间、起居,独立使用,室内外的泥地都成为水泥地,房间内拉起了天花板,干净,亮堂,电视、电话也逐步进入家庭,这已是小山村村民的第三次变迁。这一次的房屋变换后,我也离开了家乡,一直到现在。家乡越来越好,而我,却越来越远。

现在的小山村,已经找不到先前那个影子,居住着的人们,也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休闲。前几年刚刚建的砖瓦平房,已经不能满足村民们居住需求,第四次的变迁,村民们大多住上了一幢幢欧式风情的别墅洋楼。村前的晒谷场,变成了停车场,我家就在这停车场边,台门口建了一个小凉亭,亭台边,前些年种下一棵藤树,一直见着长,现已爬满了亭台,夏日里,凉风阵阵,雅致安静,或看书,或绣花,或聊天,那就是生活的明媚。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这才是我想要的”!

延小村而过的一条小溪,原先的村民,吃的,用的,都在这里,而现在,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去小溪洗涤已不多见。村子的自来水,不远处山上,挖一个几米深的`水池,四周用石块砌好,用水管往村里布下,送到家家户户,不用加工,不用过多的设备,任其四季流淌,清泉直下,甘甜有味。溪的两边都已砌起了石坎,种上了杨柳、桃树和翠竹,溪堤上形状各异的小花坛,四季花开,小溪被砌成阶梯状,远远望去就是一层层的瀑布。

村边那条青石板古道,原是官轿进出,客商运货,人们进城的交通要道,已整修成健身步道,步道直通山顶,每到周末,QQ群,微信群,凑在一起,背着行囊,结伴而行,来古道寻踪,上山,下乡,走在这条写满岁月足迹的步道,户外登山,回望古人,走进自然,享受生活。

不是农户们的亲身经历,恐怕没多少人会知道,小山村原先的样子,更不会去打听,曾经的农户们是那样的艰难,那样的辛劳,靠的是粘满泥土味的双手,靠的是那种要生存下去的强烈愿望,靠的是大家对生活的希望,这一切都写在人们的额头上,挂在人们的脸上。

大山总是那样骄傲地挺立着,小溪的水也不停地流淌着,这山,这水,一起见证岁月的沧桑,见证世事的变迁,曾经为了生活,脸朝黄土背靠天,在这里劳作的人们,大概不会想到,山村的变化,如此的快速,如此的新颖,如些的真切,睁眼望去,严然是一处亮丽的花园,穿行其中,走走古道,看看山林,听听水声,想想心事,便是最好的去处。

为了活下去而来到这里,开荒种地,到现在的休闲生活,是这个小山村最直观的变迁,也是我家乡近百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家有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早已与泥土告别,也不再在这个山村居住,一幢崭新的小洋楼,留给了父母颐养天年。周末的时节,远离了喧闹的城市,上山下乡,踏青休闲,回忆养育我们长大的山山水水,这一切的变迁,就发生在我们眼前。

篇6: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在老家的村口,有一口大水塘,面积约有五、六亩。在我的记忆中,每年夏季水位最深时也只是到水塘的上沿,从来没有溢出过,遇到冬天大旱,甚至有两次大部分见塘底,一般年景,夏季水半槽,水深约两米,塘水从来没彻底干涸过。春秋冬三季,池塘水清澈,唯有夏季,池塘水浑浊,因为夏季雨水多,村庄前两排的雨水要排到水塘里一部分,所以就玷污了池塘。它是全村唯一的一口大水塘,与全村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口大水塘是1958年大跃进时家乡人挖的,连同我以前曾经写过的两口水井一并挖的,开挖的目的有二:一是作为灌溉周围农田的水源,为农业的丰产提供水利命脉;二是为所建新庄提供生活用水和发展渔业提供养鱼的必要条件。那时挖水塘做土方工程不像现在有挖掘机等农业机械,人工只是辅助,相反,全部是人力畜力,靠人挖肩挑牛拉,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锹一锨一抬筐一架子车土挖出堆积起来的。水塘挖好后,右边是新建的16户人家的村庄,左边堆积成高高的黄土堆,再左边是一条直通南北的宽阔大道,分别连接前后两个村庄,也是全村人外出的唯一出路。靠村庄的水塘岸及南北头栽植有一行杨柳刺槐香椿树等杂木,高高的黄土堆的一岸没栽树,而是经渍实后被社员们各家各户挖一至两口圆圆的红薯地窖,几十口地窖从南至北排开,很是壮观,也是当年我村的一大特色。大集体时代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不够人吃,生产队春夏季就大种红薯,因为红薯高产,除晒过红薯干后哪一家,还会有几千斤的晚红薯需要窖起来过冬吃,甚至吃到次年春,下过红薯母子(春红薯就是头年的红薯作母育秧生长出的)才算完毕。那时社会上有几句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红薯白薯吃全年,大米白面只过年,养鸡喂猪管花钱,年吃年干叫社员”就是当年社员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这口大水塘给我留下了儿时的诸多记忆,成为我对家乡无比怀念的窗口,给我们家乡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效益。

春天,在阵阵春风的吹拂下,水塘岸边的一棵棵杨柳吐翠,枝条摇曳婀娜多姿;一束束槐花洁白盛开,芳香四溢温馨扑鼻;一株株香椿树嫩芽绽放,引得乡民们争相攀枝弄叶,采摘回家可以做成香椿炒鸡蛋、也可以做成麻油调香椿的美味佳肴,连同素面拌槐花,都成为农家就地取材待客的可口饭菜,至今回忆起来还让我直流口水!村里姑娘媳妇们,会手拿棒槌,端着脸盆,在春水荡漾的池塘里洗衣服,捶被单,嘻嘻哈哈说说笑笑间把活干完了;也有懒男人牵着老黄牛,让干完活刚卸套的牲口们到池塘边饱饮一肚子,然后,咩咩叫着心满意足地离开啦。为了到过年能吃到鱼,春天社员们还对份子买鱼苗几十万尾,固定专人定期往水塘下饲料,给鱼儿追肥。

夏天,我和小伙伴在水塘里消暑嬉戏。有时,我们在水里拿自制的水枪你射我、我射你打起了水仗,谁把谁打败了都乐得屁颠屁颠;有时,我们在水里起猛子(头朝下扎到水里)你追我赶,玩起“追逃犯抓凶手”的游戏,谁把谁抓到了,都高兴得手舞足蹈;有时,我们在水里用手摸鱼捉泥鳅,逮点水的蜻蜓扑鸣叫的.青蛙,真是童趣盎然,其乐无穷!每到夜晚,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也会在水塘里洗澡,一般是男人们在水塘的这头,女人们在水塘的那头,高兴的时候还有人像狗刨式,打起砰砰,整个水塘都喧闹起来了!

秋天,在飒飒金风吹拂下,沿岸的树木纷纷落下了黄叶,漂浮于池塘,构树叶像莲蓬,杨树叶像浮萍,柳树叶像杂草,污染了水塘。大集体时,生产队为了净化水塘,年年都指派专人清塘,站在岸边用漏水的网兜搓水面,捞杂草,中间的够不着,还会找会泅水的到水塘中央打捞,尽量保持池塘水质清洁,经过霜打的池水更清彻见底。爱水的动物除了鱼儿等水生物外,老乡们家养的鸭、鹅成群,白天几乎都泅浮于水塘,来来往往,白色的羽毛在秋阳映照下,银光闪闪,一遇到调皮的孩子追赶,或用小瓦片扔到水面驱赶它们,就会下得“嘎嘎嘎”一阵乱叫,惊恐万状,这才急忙上岸,慌不择路往自家赶。每当看到这样场面,儿时的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觉得很有意思。

冬天,假如是初冬时分,老乡们会用池塘水淘红薯两遍,再用井水洗最后一遍,然后开始打红薯粉,用罗缸盛粉面,晒干后一部分卖到市场里换钞票花,一部分在冬季下红薯粉条,除自己吃外,也可以卖掉换钱花。假如是干冬塘水少,在快要见底时会有人自觉地甩塘泥,把沤制一年或多年的污泥从塘底甩上岸,再拉回家,掺上麦糠树叶杂草等,合水勾兑再沤制,那流油的农家肥肥力更强,上到地里,改良土壤结构,庄稼苗儿会茁壮成长,胜过化肥,所以,塘泥是庄稼人的好朋友,不用花钱只要稍费力气就可旺长庄稼,甩塘泥、拉塘泥在冬天既干活取暖又能当肥料施用,还拓深拓宽了水塘,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只要不是冰封雪冻,年年冬季水塘里就会有人抢着挖塘泥,主要是为来年庄稼大丰收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老家的水塘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先是看到水塘东岸的红薯窖不见了,因为当下种红薯的实在太少了,过去的高高的土堆也被拓宽水塘而消失了;后是水塘变得更深水质坏透了,因为没人保护反而村庄的污水都往里面流,过去清澈见底清洁卫生的池塘水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竟然有三分之一的水塘面积被外地拉来的泥土填平了,因为有个临塘住的小伙子把水塘的所有权占据为己有,变成他家的收购粮食的交易场地了,在家的人敢怒不敢言,外出打工的人见惯不怪,所以,昔日的家乡人围坐水塘观景的场面不见了,剩余的臭水熏天玷污了水塘,鱼儿早已销声匿迹了,鸭儿鹅儿不见了,连水塘岸边的各种树木也少了许多,过去那富有生气的水塘再也见不到了,每当我回老家见到一次水塘,心里就不由自主地难受一阵子,这还是我心目中憧憬的水塘吗?这还是我做梦都想跳进去自由自在地洗澡玩耍的水塘吗?短短几年的功夫,生我养我的村庄在走向进步迈向文明的今天,生态环境遭到如此的破坏,到什么时候还能恢复往日的热闹与欢乐呢?

家乡的水塘,和家乡的村庄一样,曾经给过我无数次欢乐,曾经让我魂牵梦绕;而今这场面,令我几分遗憾,带着几分忧愁离开了。我盼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速度,我盼望我的家乡还是那鱼米之乡,我爱家乡的水塘,我更爱生我养我的故乡!

篇7:家乡的河现代散文

家乡的河现代散文

家乡的小河,像筋脉一样纵横交错,有一条主动脉的河叫老三阳河,由南向北,连绵悠长,蜿蜒曲折,水波荡漾的河面,宛若一条长长的洁白的丝带,随风起伏灵动。

清凌凌的水从扬州运河那头奔波而来,阅遍两岸风景,一路欢歌,经过一道闸门的准允后,才可以流出。那座高大威武的闸如同一名卫士屹立在宜陵镇北,掌控的是闸北沿河一带庄稼人的命脉。当三阳河低水位时,影响到庄稼急需的水份,影响到水道上舟楫的畅通。此时,灵性的闸口果断地缓缓启齿,水流就从它的闸口中喷涌而下;当三阳河的水位涨高时,那道闸门就张开大嘴不停地灌进运河的肚子里,最终消化到长江里去,庄稼乡村也就毫无水患之忧了。

三阳河与运河宛如母子一脉相连,同命运共呼吸,它在家乡的土地上蜿蜒流淌着,弹奏着岁月悠久的歌,那满溢爱的河水,就如同甘甜的乳汁滋养了这方人。

生我养我的村庄,坐落在老三阳河的右臂上,这一条古河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陪伴我长大的快乐童年。

小时候,村庄一帮童伴常常聚集在一起,提着竹篮,手持一把小锹,到三阳河的.圩堤上打猪草。一走进河堤上树林里,一个个快乐的像一群小鸟儿,追逐着嘻闹着。圩堤上有一座比大树还高的铁塔,据大人们说是航标和勘测两用塔。然而,它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就是一座无比高大的神塔。记得,当我第一次蹬上塔顶时,特别兴奋,就仿佛是在云间翱翔的一只飞鸟。俯瞰宽阔洁白的三阳河面,像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苇荡,如同是画卷上两道翠绿的镶边;远处有一座大桥,从桥洞里穿过一艘小木船,木船上的渔夫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篙,一边撑着船一边敲打着船帮;近处,从岸边伸向河中是一道捕螃蟹的网簖,网簖旁有个用木头做的水塌子,水塌上有位女子在弯腰浣衣,水面上荡起层层波晕;芦苇丛里,一只仓鹭扑打着轻灵沾湿的翅膀,越过河面飞到对岸的芦苇丛里,与在水一方的情侣相逢,它们交头接耳互表情意。站在塔顶,靓丽的三阳河芳容尽收眼底。

我最喜爱游泳了,夏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水面上像是一群鸭子快乐地畅游着,两只鸭掌似的手在水里奋力地往前划,双脚又如罗旋浆扑打水面,你追我赶,小小的脑袋就像花蕊在溅起的水花中浮动着。不过,最有挑战性的是从小桥上往河里跳,他们从桥上像只水鸟啄鱼一样,张开双臂跃入水中,胆小的我则为他们欢呼着。我们一会儿蛙泳,一会儿如鸭子般潜到水里摸螺蛳和河蚌。有时候,还游到芦苇荡里玩,去拿鸟蛋,当温漉漉的小手伸进鸟窝里时,愤怒的小鸟在芦苇荡上盘旋,声嘶力竭地哀鸣,它们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家园受到侵犯。我们见状,赶紧潜在河水里,生怕被水鸟啄破头。

三阳河盛产很多水产品,清澈的水里蕴藏着丰富的螃蟹、河虾和各种鱼类。小时候野生的螃蟹、河虾并不是奢侈品,沿三阳河岸边相隔不远就有一道螃蟹网簖,白天将网放入水里,夜间螃蟹就爬到簖网里,早晨起簖。到了秋天,一次能有十几斤的肥蟹,在鱼篓里爬动的螃蟹“嗞嗞″地吐着泡沫。那无污染的、野味实足的螃蟹,吃到嘴里腥味弥漫,双唇上染一层浓浓的蟹黄,让人回味无穷。

三阳河的水面上除了螃蟹簖外,还有取鱼的网罾。在河的两岸固定四根木桩,然后将一张有河面宽的粗线大网的四个角用绳子拴在木桩上,网中间扣一个大石头。将绳子慢慢放下,网沉到水里,等半个时辰后,开始扳罾。扳动着那如方向盘的手柄,绳子就卷在一根轴上,河面上的网就缓缓地浮出水面,逃不掉的各种名样的鱼在网里跳跃着。这时,那悄悄等候在两岸苇丛里的仓鹭,像箭一样冲到网里啄食小鱼,渔夫赶紧撑小船靠近罾网,解开中间的小网口,将大鱼放到船里,次日早晨再拿到集镇上去卖。

记忆中,我小时候吃虾子从不用去买,自己到河里去钓,一开始在家后小河里钓,后来就到三阳河里去钓。剪一块纱布,用两根柳条弯成弓状,将纱布四个角绑定在柳条端,再用一根长线,一头系在弓状的柳条上,一头系在竹杆上,纱布中间吊个小石子,里面放点小面团做虾饵料。早钓鱼晚钓虾,傍晚前五六张虾网一次性放入水里,稍等片刻,轮流取网,一会儿就一兜活蹦乱跳的虾子。

记得,在农村大集的时期,生产队给国家送公粮时,常走的就是这条水道,我也曾有幸跟父亲上船去过集镇上的粮库。那是秋收后的一天,生产队的男劳力用箩筐将稻谷挑到停在大殷庄桥下的一条机板船上,船仓里的稻谷装满了,船夫发动了柴油机,船缓缓地离开岸边向北航行,顺水行舟速度很快。我第一次坐机板船,第一次双脚离开土地,被水托举的感觉是好像人在水上飘行。我好奇地站在船头的甲板上,任凭河风吹拂脸颊,两岸的风景飞快地从眼前划过,船尾拉开的两道浪涌扑打着岸边,激起的水浪像是一串串绽开在沿岸洁白的花朵。船到了集镇码头,放上一块长跳板,父亲和其他社员一起卸货,队长胳肢窝里夹把算盘,手拿一本帐册,到粮库里结帐后,每人发了一只黄烧饼和一只类似面包的六角刚脐子,父亲把那只刚脐子给我吃了。那又甜又香的刚脐子里融入了三阳河水的味道,那是我终身难忘的三阳河古水道上的一次旅行。

岁月似流水,繁忙的老三阳河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难解下游里下河的水患,难保舟楫航行的安全。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上级政府一声号令,在农闲时万人齐上阵,圩堤上搭起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工篷,吃住在工地上。河坎里人头颤动,号子响声一片,肩挑锨挖,开凿出了一条新的更宽更长的三阳河。紧靠在老三阳河的身旁,是条姊妹河,缓解了里下河水患的同时,大型的船驳也可以航行了。宽阔的水面上驳船一条接一条,像条条长龙在三阳河上游动着。集镇的码头上停靠着沙船、煤船和各种货船,水泥桥孔下还栖息着做生意和打鱼的小木船,一派繁忙的景象。

如今,陆地交通发达了,平静的河道上己没了航船,但它的美丽景色依旧,水产品依然丰盈。

春天里,万木皆荣,鸟语花香,我常到河边垂钓,亲近老三阳河,就觉得,那悠长的河水翻动的是一本史书,有着我快乐童年的那一页。

篇8:家乡的味道的现代散文

家乡的味道的现代散文

不知为什么,我现在总爱写与家乡味道相关联的文章,写了《大泽山的葡萄》《家乡的芹菜》《遥想邻居枣红时》《落苹果》《出姜》……这些不都是家乡的味道吗?写着,写着,不想“小巫遇见大巫”了,这不,时逢金秋十月,在收获的季风缓缓飘来的今天,“首届中国养生美食文化节”在家乡开幕了,骤然开启了舌尖上的盛宴。我和妻乘兴驾车驶到了养生美食文化节现场,感受到了另一番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若想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食在平度”,这个词儿已成了媒体和家乡人的惯用语,并将它赋予了品牌内涵:“食在平度”是根植平度市深厚的饮食、食养文化,发挥平度现代农业优势,打造以“美食+食材、美食+食养、美食+旅游”为特色,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旨在为游客营造全地域、全时空、全身心的旅游体验。

家乡的味道究竟如何,媒体的朋友替我说了:“真正的养生美食需要时空的历练,需要地水的滋养,需要文化的积淀,需要人心的浸润。当一个全国性的盛会聚焦于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知道,这里的美食已通过了历史的考验,具备了文化的内涵,并必定在这一次盛会中得以升腾。”

首届中国养生美食文化节在家乡拉开序幕后,尚街、凯莱美食街、中杰品牌餐饮和同和老街等四处美食部落同时开张,各个美食部落现场都是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精彩纷呈,处处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煞是好看。我看到,人如潮涌,摩肩接踵;我在想,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这场独特的盛会中,将会感受到什么是美味,什么是盛宴,什么是健康……我把目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品牌,映入眼帘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平度特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撩拨着味蕾,触动着思绪。让我又在这个宏大场面全方位体验了十八种“地标牌”家乡味道,着实过了一把瘾。

打头阵的就是“大泽山葡萄”,大泽山葡萄种植有2100多年的历史,从唐太宗李世民给赐名“狮子眼”开始,一直成为中国皇家贡品;接下来就是“平度牛肉”,它代表的战国时期流传至今的齐国人民机智勇敢的“火牛”精神成为佳话;“马家沟芹菜”也不示弱,马家沟芹菜种子曾于搭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享有这一声誉的还有大黄埠樱桃、西红柿、西瓜,都打入了国内外市场。还有店子秋桃、蟠桃大姜、平度大花生、姜家埠大葱、洪兰菠菜、旧店苹果、云山大樱桃……这些家乡味道都曾飘香全国,享誉世界。观赏着、品尝着这些家乡味道,内心深处生发出无限感慨:“家乡味道真多、真浓,过去真没感受到这么多。”

在养生美食文化节现场,我还感受到了家乡“十全十美”的味道,那就是“十大名吃”和“十大名菜”。先说“十大名吃”吧,有:店子火烧、南村煎包、大田豆腐、同和巧面、腊杆子烧鸡、旧店水煮肉、新和葱花酱、开花馒头、园中方大蒜水饺、手撕牛肉。这些我过去大都吃过,却没有今天这么齐全,确实让我大饱了眼福。

“十大名菜”可就不同了,我吃过的少,没吃过的多,这更感到新鲜。有:平度热拌凉、新河开凌梭、茶山香猪、冲天牛排、花椒鸡、年猪丸子、扒猪脸、祁红熏蹄、秀水牛仔骨、养生南瓜等。这些不仅让您吃着有胃口,而且道道菜有典故。

就说那有着浓郁地道风味的家乡名菜“平度热拌凉”吧:相传朱毛古城有一孝子擅长烹调技艺,以此为业奉养母亲。眼见着老母亲日渐年老体衰,忧心如焚,整天为老母亲的身体担心。时至夏日,想到老母亲最爱吃新鲜蔬菜,就选了最新鲜的西红柿、黄瓜,加入蛋饼、凉粉卷,用麻酱拌匀又怕菜凉,伤脾胃,就炒了一些细嫩的肉丝中和菜的凉性,端给老母亲。老母亲一看这五颜六色的菜就有了食欲,便问儿子:“这是什么菜?”孝子随口说道:“热拌凉。”老母亲没听说过这个菜,知道是儿子特为自己做的,尝了尝,感到特别好吃,就叮嘱儿子说:“多做些这个菜,让更多的老人享用美味。”孝子遵母命,精心制作,上市销售,成为平度市一道畅销不衰的菜品。家乡一句俗话几乎家喻户晓,就是:“热拌凉,不用尝。”就是对这道菜的最好诠释。

“冲天牛排”更有历史的传说:战国时,燕昭王伐齐,派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只剩即墨、莒城未攻下。公元前279年,在攻即墨城时,即墨城守军知道田单是位足智多谋的勇士,公推他为守城大将军。田单把城里一千多头牛收集起来,给它们披上五彩龙纹衣,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牛尾上束好灌满油脂的干芦苇,再沿城墙根凿透了几十个大洞穴。田单选了一个漆黑的夜间,一声令下,将牛尾一起点燃,从凿透的洞穴中把牛放出,“五千壮士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从睡梦中惊醒,见一大群五彩怪兽,吓得四处逃窜。被“火牛”踢死的、被齐兵砍死的若干。田单又乘胜追击,全部攻下了城邑。打了胜仗后,老百姓杀了一头牛,将牛肉烤熟,放上一些佐料,送来庆贺,田单很喜欢这种做法,故取名为:“冲天牛排”,这个菜在家乡广为流传。眼里观赏着这道家乡名菜,我心里想起了多年前在家乡发生的“田单火牛阵”的故事,这道菜让我的思绪跨越了2000多年的时空,虽说“田单火牛阵”的故事已远去,家乡名菜却延续着它的历史。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家乡的味道一出名,就打造出了“中国养生美食文化节”品牌,有了这张“名片”,就引来了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美味名吃,置身于养生美食文化节现场,我见到了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国内外名吃,真是见了大世面了。在这里,我观赏到了“泰国花枝烧”“澳大利亚深海章鱼脚”“印度小吃”“朝鲜打糕”“马来西亚娘惹”“意大利鲜果汁”“巴西烤肉”“欧洲薯条王”“波尼亚无淀粉烤肠”……我还观赏到了“台湾上奉茗茶”“台湾鱼豆腐”“香港十二道风味”……还有“老汤老味老北京”“天津狗不理包子”“长沙大香肠”“彩云之南桂花糕”“重庆酸辣粉”“梅城之恋”“广东水晶虾饺”“一带一路蟹黄虾球”“武汉热干面”“常熟叫化鸡”“海南屏东椰奶”……这些早已使我应接不暇。

我驻足在“巴西烤肉馆”,只见巴西小伙在娴熟地烤着肉串,我把镜头对准了他,并“哎”了一声,巴西小伙转过头来,并报以会心地微笑,我不失时机地“咔嚓、咔嚓”频频地按动着快门,接着就招徕了许多买“巴西烤肉”,使他的生意火爆起来,我也乘兴买了几串“巴西烤肉”,细细品味,烤肉鲜嫩,美味可口、口舌生香;在“朝鲜馆”前,我见一朝鲜或是中国小伙正在抡着大木锤敲打“朝鲜打糕”,我从各个不同角度拍了他在家乡敲打糕的生动画面,这是平日里所看不到的异国风采;在“常熟叫化鸡”馆前,“叫化鸡”这三个字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便买了花40元钱买了一只,回家品尝味道不错,顺手拿起纸兜一看,啊?原来还是江南一绝,叫“洪七公叫化鸡”,再看一侧,还有《洪七公叫化鸡典故》,妻接过去一看,就念了起来:“南宋末年,江南名士—丐帮帮主洪七公行走江湖,饥寒交迫之际,偶得一只农家鸡,随以荷叶、黄泥裹而烧之,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去黄泥荷叶食之,奇香无比,皮酥香嫩,回味悠长,余味无穷,真乃人间美味佳肴……八百多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咀嚼着“洪七公叫化鸡”,我的思绪也是余味无穷。

参观“中国养生美食文化节”归来,我在想,乘“中国养生美食文化节”引来的这些品牌名吃,一旦“落户”平度,这不就使家乡的味道不断发扬光大,更多元化了,也就成了家乡的味道了,家乡的味道在变,在发展。待明年,不,待将来,家乡的味道将会更丰足、更美好!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家乡的味道,那是与众不同的味道。而我的家乡的味道,既融进了历史,又融入了世界各地的味道,使家乡的味道味更浓,情更深。

篇9:家乡的美食现代散文

家乡的美食现代散文

贾平娃说过,胃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感情的。

——题记

前几次回老家,路过西安,朋友在碑林博物馆西门的面辣子酒楼请我们吃饭。一看到“面辣子”几个字,我就很佩服老板的精明独到,用这个陕西著名的小吃作为酒店名称招徕客人,真是费了一番苦心。虽然分别多年,朋友一如既往地热情周到,叫人感到温馨。当然,在酒楼吃饭,不只是面辣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酒楼里有陕西各地的各种特色美食,只是最后一道主食是面辣子,一人一小盅面辣子,外加一个巴掌大的小馒头,可以蘸着吃,或者直接把馒头泡到面辣子里,馒头的香气加上开胃的面辣子,吃起来有滋有味。

面辣子,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其实,我的家乡合阳是叫蒸辣子,或者叫蒸辣子沫糊。小时候家里没有菜吃,用来就着馒头吃的。那时做法很简单,只要家里蒸馒头,就会蒸一碗或者两碗。具体的做法是:先给碗里放一把或两小把面粉,剥一些蒜,将蒜切成薄片,然后加点盐、辣椒粉、花椒粉等调料,加点食用油当然更香,一边倒开水,一边用筷子搅拌,直到将碗里的食材搅成糊状,注意水不能加得太满,距离碗口两三厘米,蒸辣子在蒸的过程中会有点发胀,太满了会溢出来,然后放进锅里和馒头一起蒸,等到四五十分钟后馒头蒸熟了,蒸辣子也就熟了。出锅后,用馒头蘸着蒸辣子吃,新出锅的馒头加上蒸辣子,非常美味可口。特别是里面的蒜片,蒸熟之后有一种特别的蒜香味,更是我喜欢吃的。直到现在,我都喜欢吃炒肉炒菜里的蒜头,也许是那个时候喜欢吃蒸辣子的缘故吧!

小时候,我特别盼望蒸馒头的日子,那一天中午,不仅有平时吃不到的蒸辣子,更是一家人难得的能在一起干活一起聊天的时候。因为我还小,只会拉风箱烧火,姐姐和母亲一起发面蒸馒头,一边烧火,一边听着母亲和姐姐聊天,这时候我不用一个人呆在家里,厨房里特别热闹。很小的时候,我还不敢吃辣子,母亲就和姐姐商量要给我单独蒸一小碗不放辣子的,姐姐总是说:“不放辣子,那不是糨糊吗?吃了会变得迷迷糊糊的!”我想真会变得迷迷糊糊吗?可究竟抵挡不了面辣子的.诱惑,等到吃饭的时候,就顾不上什么会不会变迷糊的事了。

我现在在广东工作,这里是没有蒸辣子。即使外面开了那么多的陕西饭馆,依然没有蒸辣子。我家也经常蒸馒头,可是没有老家那样的大锅,每次要蒸的馒头都要挤一挤,也没有空间蒸面辣子,但我的心里却时时想着蒸辣子的美味。其实,不只是我,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种秉性,好多海外华侨,都说是中国心,还不如说中国胃,小时候吃什么东西,长大以后他的胃就有这个记忆了,还是喜欢吃那种味道。他吃什么东西,就产生什么人种,不光这里的环境气候,还有它的饮食。有人问我,陕西人为什么长得都像兵马俑一样,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当然陕西人做的面特别筋道,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所有人一说到面食,都高兴得很,因为他们的胃对面食有特别的记忆。

于是,我琢磨着,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做出蒸辣子呢?经过思索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把所有的食材放在有盖子的沙锅里,不过比在老家做的时候还可以多加一些东西:如泡好的粉条、木耳、香菇等,喜欢吃肉的话也可以加一点。其实能放的东西不固定,你喜欢吃什么都可以放进去,只是不能太多,但是蒜是不可缺少的。倒上开水搅拌均匀,盖上沙锅盖,放进微波炉烧十分钟左右就好了,这样蒸出的面辣子,照样美味可口,香气四溢。当然,吃的时候配上馒头,才有原汁原味的感觉。

据说蒲城县有一官员去北京,看望杨虎城将军的儿子、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先生,问老人家喜欢家乡的什么。老人家说别的没有什么,只希望从家乡给他家找一位厨师,这个厨师只要会做一种面食就行,这个面食就是陕西著名小吃:面辣子。可见,对家乡的思念,并非只是一种抽象的念想,而是包含在对家乡的亲朋好友、一草一木、饮食风俗的具体人或事物的记忆之中。

篇10:家乡的老槐树现代散文

家乡的老槐树现代散文

家乡院子里的老槐树在老父亲去世数月后被彻底砍掉了,从此,关于这棵老槐树所有的记忆被定格并画上了一个永久的句号。

父母在为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后却没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所,不得已买下了现在的这个小院子这才算有了自己的住处,那时小儿子也就是我的老公还在上学……

后来,我们在这个院子里举办了婚礼,和父母一起过了无数个愉快的周末和春节,我们对于这个小院有着太多的记忆和不舍,父母在世时,这个院落就是我们这些晚辈们的天堂……

院落中有一棵百年的老槐树,它占据着院子东南角靠近邻居西厢房的位置,主干分两枝而后又分为五个枝叉,一直延伸向上最终聚拢成了茂盛的树冠,老槐树根基很深,再加上每年雨水充足,肥料充裕,虽说历尽了沧桑,依旧枝繁叶茂,如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无怨无悔地为我们提供了纳凉的场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时光。

父母在这座小院里一住就是数载,冬去春来,老槐树历经数载,守望着一家人的平静且偶有波澜的生活,老槐树也被注入了浓浓的神奇色彩。

风水先生对于院中的这棵老槐树神秘兮兮地说过:“这棵老槐树是你们家的镇宅之宝,它可以保佑你们一家人健康、平安,你们看,这每一个枝叉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这棵树,就是平时修枝剪叶都要格外小心哦!”

这些话是家里的二嫂传给我的,我当时听了很是不以为然,哪有什么镇宅之宝的说法呢?风水先生不过是想赚几个零花钱罢了!而后数十年来,在这个小院内发生的一桩桩事却让我们宁肯信其有了,毕竟一家人的平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老槐树临近邻家,每逢刮风或者是雨雪便会殃及邻家厢房,邻家自然就会找到父母要求砍掉某个枝叉,父母都是善良实在的老实人,老父亲便会指令家中的二哥砍掉某个枝叉,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到老槐树被彻底砍掉总共大动了四次,而每一次家里都发生了不小的事情……

的一个深秋,在老父亲的执意要求下,二哥据掉了遮挡邻家房子的两个枝叉,而也就是在那一年,老父亲在一个毫无征兆的午后突发心肌梗被送往医院,幸好抢救的及时才算无大恙,而二哥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车挂倒了一个流浪汉,流浪汉被送往医院救治。我不知道老父亲的这次发病与二哥的“破财免灾”是否跟老槐树有着某种关联,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心中暗暗地祷告着:为了一家人的健康与安危,还是不要动这棵老槐树了。

往往有些事情寻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会把希望寄托在某件实物上,我们自然希望老槐树安然无恙。

春天的一场大风刮断了老槐树的一个枝叉,枝叉落下的同时也砸坏了邻家房顶的瓦,砍掉了被风刮断的枝叉并修好了邻家的房顶后不久,老父亲又因为哮喘而住院治疗,虽说老父亲经过治疗后平安回家,大家还是不由自主地将这次老人的生病与老槐树关联到了一起。或许,这仅仅是个巧合而已,而于我们却对风水先生的话越发得深信不疑。

临行前我们一再叮嘱家人:“千万要保护好院中的这棵老树。”似乎,只要老树安然无恙家中的所有人都会一切安好似的。

的一个深冬,老母亲因为意外摔倒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而住院治疗,接骨手术后老母亲的身体恢复得非常好,谁都没有料到术后第五天的夜间老母亲突发大面积脑栓塞陷入了深度的昏迷之中,药物的治疗并没能挽留住老母亲的生命,老母亲终是撒手人寰去了另外的一个冰冷的世界。

待到回到家中,我愣愣地望着光秃秃的老槐树不知所措,矗立在院子中的老槐树不知何时变得光秃秃的了,上面整个树冠都被据掉了。

我不禁问二嫂:“这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不是说不能动的吗!”

二嫂很是无奈:“开春时,咱爸非要让你二哥把上面的树冠据掉,我没让你二哥管,想着,也许过段时间咱爸就忘记据树的事儿了,等我们出车回来却发现咱爸找外人据掉了整个树冠,管不了呀!”

我一个劲地摇头:“怎么就不听呢!”

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不知道老母亲的病故是否与老槐树据掉树冠有关,更不明白老父亲为何要执意据掉树冠,而老母亲离开了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人死不能复生,留下孤寂的老父亲可怎么办?他能接受突然失去老伴的事实吗?以后要如何照顾好年迈的老父亲呢?

料理完老母亲的后事,老公临出门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以后千万不要动这棵树了!任其发展吧,毕竟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

突然失去老伴的老父亲无法适应只剩下自己的生活,把所有的不适应都发泄到了儿子们的身上,老父亲对于儿子们给予的照顾亦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他用自己的方式唱着只有自己的独角戏,不得已,儿子们在老母亲去世半年后把老父亲送进了一所养老院居住。

住在养老院的日子并不平静,或许,老父亲是因为无助而希望儿女们多关注他,又或许是人老变糊涂了吧?总之,老父亲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表现得截然相反,矛盾和冲突周而复始地不断延续着并有不时达到高潮的趋势,每个身边的亲人都疲惫不堪,而每一次都是以老父亲的身体出现不适告一阶段。想想,80多岁的老人怎么禁得起如此的折腾呢?儿子们一边照料着病中的老父亲一边苦口婆心地规劝着,病中的`老父亲除了病痛之外变得乖巧得像个听话的孩子,让我们心疼不已。

的深冬天寒地冻,老父亲再次病倒却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他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安静地走了……

望着安静地躺在床板上的老父亲,我不觉痛哭出声,老父亲生前所有的不是都已不复存在,而所有的好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记得我们刚结婚的时候,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回到老家的院子里,院子里曾经有着太多美好的回忆,太多的欢笑啊,老母亲笑盈盈地忙里忙外,老父亲笑呵呵地围绕在孩子们的周围,而此时,这些都已不复存在了呀!

起风了,我望向窗外,猛然发现院子里的老槐树只剩了一根树干有气无力地杵在那里,而此时,我早已没有力气更没有心思去询问这棵树的情况了,如今询问还有什么意义吗?老母亲早已长眠于地下三年之久,如今老父亲也追随而去了,这个院子里还有什么让在外漂泊的我们留恋呢?

办完老父亲的丧事,回到家中的老公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般神不守舍,不时传来他的喃喃自语:“爸,您为啥就不好好活着呢?您不是说要活到一百岁的吗?您怎么舍得扔下我们就走了呢?”说着说着不由潸然泪下。

“人死不能复生,节哀吧!”我只能用如此苍白的语言好言相劝,想当年,我的父母双双离世之时,我不也是如此的情形吗?如今老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失去双亲的痛彻心扉,而我却明白,老公如此伤心欲绝除了对父母的不舍外更多的还有无家可归的失落感,父母在的时候,无论自己多大了都可以还像个孩子,无论走多远心里都还有个牵挂和依靠,而父母不在了,游子们的心就空了,便无家可归了呀!曾经充满欢笑的院子里已变得冷冷清清,只留下陪伴了我们几十年的老槐树。

“家里的老槐树啥时砍得只剩下树干了呢?”老公泪眼婆娑地望向我。

“你问我我问谁呀?咱们又不经常回去,自从爸住养老院后,咱们不都是去养老院的吗?谁还记得回家看那棵树呢?”

“算了,探究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意义了呀!”老公无奈地摆着手,“我看还是让大哥把它砍了吧,免得再祸害邻家房子。”(父母百年后,把这处院落留给了我们。)

家乡的老槐树在老父亲离世数月后被砍掉了,在我的印象中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或许,我们都太迷信了?老人的生老病死本应该及时就医,怎么会跟一棵老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呢?毫无疑问,对于父母的身体状况,我们做到了平时的保健和及时就医,而很多时候,医生和药物对于生命都无力回天,更何况我们呢?谁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康快乐地活着,便只能把希望寄托到了老槐树的身上……

对于家乡的老槐树我们是心怀敬畏的,它陪伴着我们经历了数载,或许是经历得岁月多了便具有了某些灵性了吧?不然,为何老父亲在世时曾多次想把它砍掉都没有遂愿呢?而在父母离开这个院落后不久就顺利的被砍掉了呢?

老槐树被彻底砍掉了,或许,它已经陪伴父母而去了另一个世界了吧?至此,关于老槐树的记忆也一起消失殆尽了。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失去亲人的伤痛总有一天会被抚平,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篇11:关于家乡的现代散文:全新的家乡

全新的家乡

三月的初春,盘踞了整整一冬的寒意仍不肯消停,而早已按捺不住的春风已经迫不及待地赶来争夺主场。这是一个雨后初霁的早晨,应县老科协之邀,我随几位老专家下乡开展科技扶贫志愿活动。

汽车离开县城,在一马平川的国道212线上疾驰。车窗外还有一层薄雾笼罩着,看不远。也许是冬日执意地挽留,也许是夜里的睡意还没有苏醒,道路两旁的树木依然意态惺忪地站在那里,看起来无精打采。

而车里的我则一样慵懒地窝在座椅里,有一搭没一搭的与同行的人们搭着话。昨晚睡得太晚了,我怎么也忍不住的呵欠连连。

“这次下乡不过是一次例行公事罢了。”我内心这样想着。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全县最边远的乡镇槐树镇。

“师傅,到槐树要两个多小时吧?”我半睁着眼睛恍恍惚惚地问了一句。

“现在啊,用不到了哦,现在从国道可以直接上高速到槐树,以前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最多40分钟就到了。”

“哦,对头,我一时还忘了这条成德南高速了!”我用力地揉了揉半睁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在高速路上的行驶更加通畅快捷,转眼之间,槐树镇已经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唉,曾经要弯弯拐拐颠颠簸簸几个小时才能到的偏远乡镇,如今转眼就到了。这真是今非昔比啊!”杨主任的感慨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想法。

槐树是县里最偏远的乡镇了,细细算来,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到过这里。看看窗外,曾经熟悉的场景里有了不小的变化,于是我渐渐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睁大眼睛,细细地看起来。

小镇不大,但较之以前更加整齐精神;房屋不高,但看起来却有一番别样的景致和温馨。记忆里那个曾经破破烂烂的小乡场,现如今已经出落得秀丽可人了。

我们要到的目的地是槐树镇的乱石村,那里有一个叫老何的种粮大户。他是县老科协近几年来坚持扶助的对象。

从小镇穿场而过,车子一路向西北驶去,一条水泥路宽阔而平整,沿路的钢铁护栏建得与高速公路别无二致。

“这一定是通到其他哪个乡镇的通乡公路吧?”看得出这位雇请的小车司机常年在城里钻,很少到乡下走动吧。

“这哪是什么通乡公路啊,这是通向乱石村的通村公路呢。”老科协的赵主任笑着回答。

“不会吧,通村公路也建设得这么好啊?”小伙子似乎仍然不肯相信自己眼前的所见。

“是这样的,国家这些年加大了农村交通建设的投入,村民们自主修路积极性又空前高涨,所以呀现在的通村公路甚至是村民入户的公路普遍都修得很好啊。”赵主任依然笑笑说。

果如赵主任所说,尽管老何家离场镇很远很偏,但沿着一条平坦的水泥路,我们的汽车就直接开到了他家门口。

这是一个家庭式的农场,迎接我们的是这个农场的全体人员——老何、何妻和他们的儿子小何三人。

老科协几位专家此行的主要目的,一是给他们的家庭农场送上今年开春要播的优质稻种、种养殖书刊,二是进行现场的技术指导和情况调研。

而我,则抽空与老何拉起了家常。

在与老何的攀谈中,我吃惊地了解到了他们家这几年里所经历的惊天巨变。

“想想前些年啊,我们家真是穷得叮当响啊!那时候我们一家就靠种三亩地过活,一年到头除了勉强能糊口外,连孩子读书的学费都要东挪西借。看着村里村外的老乡们都在外出打工,我们也坐不住了啊,我们也想着要去打工挣点钱。”老何的眼神慢慢变得越来越远,神情也变得黯淡起来。

“但是当我们一家子都到广州深圳去跑了几年之后才发觉,外面的情况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啊,一来我们全家包括孩子在内,文化水平都不高,最多只读过初中,而且还是中途辍学,二来我们家里人个子都不高,这样我们干什么都受限制,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好一点的工作,也基本上挣不了几块钱。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只好重新回到农村来种田。但是在当时一无技术二无规模三无足够劳力的情况下,靠着仅有的几亩地为生,一年到头,连糊口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有什么结余了。也因为经济困难,我全家几口人一直都挤住在一间破破烂烂的老瓦房里生活。后来儿子大了该讨老婆了,我们却人前人后提也不敢提,只能在心里暗暗地着急呀。”在低沉的叙述声中,老何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越发显得迷茫和惆怅。

“后来,不知道赵主任、杨主任等几位县老科协的领导从哪里了解到了我们家的情况,主动联系了我们,接下来又反反复复往我们家里跑了很多次,经过一回又一回耐心细致地交心谈心,一步一步地消除了我们全家思想上的前怕狼后怕虎的顾虑。再后来,在县老科协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卯足了干劲,辛勤钻研技术,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规模,一步步扩大规模办起了如今百余亩规模的家庭农场。借着我们县打造“中国有机食品第一县”的东风,现如今,我们的种植有机粮食不但销路看好,而且价格一路走俏,仅种植这一项每年收入就达二十万余元,另外我们还养殖了有机鸡鸭鹅、山羊等。”

老何一边说着话,一边热情的拉着我的手,非得要我去他的农场里逛一逛。

一条宽阔的水泥机耕道将他的农场一分为二,左手边是绿油油的麦苗地,右手边是金光灿灿的油菜花海,看起来真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抑制不住那满满的幸福和自豪。

“这不,前年的时候我们家率先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看着我们富裕了,周围乡亲排着队的来给我们家儿子介绍朋友呢……哈哈,快了快了,我这也终于要看着我的儿子成人,我心里的这块石头也总算要落地了。”

在爽爽朗朗的笑声中,老何的手指向了小洋楼那边的空地里。地的那边,小何正突突突地开着耕整机在翻整着土地。在他旁边,有一个年轻俊俏的姑娘正不紧不慢地跟随着,时不时上前擦一把汗、喂一口水、或投上一个会心的笑。在两边油绿绿的麦苗和金灿灿的油菜花的映衬下,人景相融,组成了一幅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画卷,美丽而鲜活,青春而时尚。

离开老何家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尽管忙乎了一天,尽管中午没有午休,但是我却没有丝毫的困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心里已经升腾起了一个久违的情绪,温热而悸动,愉悦而充盈。

在返回的路上,车上气氛变得欢快起来,大家更加健谈了。我们谈到了一年到头吃饭全靠红苕当家的“苕国”故事,谈到了一家几口人共穿一条裤子的辛酸过往,谈到了曾经不堪回首的交通状况,谈到了油盐都买不起的经济民生……我们也谈到了正在抓紧建设的绵西高速、已经开始蓄水的九龙潭水库和即将上马的丝绸皮草小镇,我们更谈到了马上要召开的“亚洲有机论坛西充峰会”……

而我看看窗外却发现,公路沿线的雾气早已经消散的无影无踪,两旁的景色变得无比明媚起来。在车窗外飞速变幻的风景里,我清楚地看到了西充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已经破土动工,看到了中国百科有机生活公园的人头攒动,更看到了双龙桥新农村旅游点的熙熙攘攘;我看到了道路两旁一栋接一栋崭新漂亮的楼房,更看到沿路人们喜不自禁的幸福表情;我看到了近处公路上的车水马龙,更看到了远处田野山间的花红柳绿……

一路春风一路歌。此时此刻,我看到了家乡久被忽略的美丽倩影,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家乡。

家乡的变迁唯美散文

年代的变迁的散文

青石板路优美散文

家乡的河优秀散文

家乡的变迁范文3000字

桥的变迁作文

台门的散文

小草情怀散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初中生阅读湘行散记心得体会

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
《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集锦11篇)】相关文章:

高中生阅读湘行散记心得体会2022-08-15

江南小镇经典散文2022-06-13

散文随笔:秋天的希望之路2022-12-28

三分钟说话30篇范文2023-04-26

巨流河读后感2022-11-08

母亲的情怀散文2022-12-05

故乡情感作文2022-08-30

乡土情怀的散文阅读2022-10-14

老街觉得散文2023-09-02

《变迁中的家园》说课稿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