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时间:2023-01-09 07:48:1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集锦9篇)由网友“znr8886”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篇1: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诗词大全

卜算子

作者:高宣教  朝代:宋  体裁:词   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

篇2:卜算子

泠泠溪水清,砾石灵光浅。

白鹭双双饮玉波,醉把春冠看。

挑指点纹纹,荡影三分半。

不似云烟不似梦,却道真如幻。

篇3:《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咏梅》.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请你们来欣赏。

(配画外音:一树树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盛开,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娇艳。)

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请大家试着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或词。(如《梅花》、《墨梅》、《早梅》、《红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梅花的词――毛泽东主席在1961年12月写的《卜算子・咏梅》。

2.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两首词吗?谁能背给大家听?

(学生背诵《渔歌子》、《忆江南》这两首词。)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比较长,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阙,后一部分叫下阙。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意

1.自由读毛主席写的这首词《卜算子・咏梅》,

(1)自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2)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词?

2.再来读这首词,边读边把词中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

(1)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2)我们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

(可以交流词语的意思,如:咏梅、犹有、俏、烂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3)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4)与同桌相互交流。

3.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一一梅的特点及梅的品格;教师相机点拨,生对毛主席词中所写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

“归”是返回的意思。这句诗是说风雨把春天送回来了,漫天的飞雪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绽放于寒冷时节的荒郊野外。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群花凋谢,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之时,梅花却不畏严寒、一枝独放的动人画面。这句诗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盛开的品格。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是呀,梅花傲霜斗雪、坚韧不拔的品格令人赞颂。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欣赏画面:

通过大家的描述,在老师的脑海中仿佛真的浮现出一幅寒梅傲雪图。不少著名画家也为这首词配了画,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几幅。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①“不争春”,不和谁争呢?

②梅花是那样美丽,但却不和春天盛开的百花争艳,不炫耀自己的美丽。这是一种什么品质呀?

(可让学生补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也写出了梅花这种乐观谦虚、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③体会梅花的品格,练习朗读。

要读出梅花是报春的使者,却无意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乐观谦逊的作风。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百花盛开之时候,梅花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花的坦荡与无私与众不同。)

小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品格呀!凌寒独放,在寒冷的季节里向人们通报着春的信息;当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梅花已经凋谢,却默默地在百花丛中微笑。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这两句。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梅花以其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泽东主席的赞颂,老师也忍不住要赞颂梅花。(范读)

(2)让我们都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中所呈现的音乐旋律与画面风雪交加、春回大地等变化,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花的风姿,梅花的品质。注意读出词的节奏与韵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回来,漫天风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却娇艳地盛开着。虽然美丽却不同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盛开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三、练习背诵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背下来?大家先试着自己背一背,然后和旁边的同学互相检查背诵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毛泽东的《咏梅》词

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由疑而入、理解研读(比较陆游词和毛泽东词,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自由朗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1)大家知道吗,这首词是毛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后写下的。就是课文附的'这一首。自己读。

(2)谁来读读陆游的这首词?(3)同桌说说词的意思。

2.看看和读毛主席这首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提供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参考。有不懂之处,教师稍作指点。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

(2)教师介绍:毛泽东主席在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反其意而用之”。一改陆游词中沉闷压抑的形象,以激昂欢快的笔调赋予了梅花乐观主义精神。郭沫若在读二人的词后,也欣然和词,写道“裴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同样的梅花,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使其各具风姿,同样令人品读不已,欣赏不已。

(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陆词很悲伤、压抑,而毛词却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必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3.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资料发给学生阅读,分小组理解探究,深入体会两首词的内容及思想。

4.小结:虽然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期,面对来自国内自然灾害和国外反华势力等重重压力,毛主席仍然非常乐观,以这首词表达了共产党人不怕困难、乐观谦虚的革命态度。让我们在这段激昂欢快的乐曲声中再次朗读《卜算子・咏梅》(毛词)。(配乐朗读)

三、再读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上画,并给自己的画题上词。(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独自开、寒梅斗雪图、悬崖一枝俏、傲对百丈冰。)

四、深悟感情,创意表达。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

①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写等)②成果展示,相互评议。

2.感情读、背升华理解。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以前学过的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现在又学习了他的《卜算子・咏梅》,还读过哪些毛主席的诗词?

(学生背诵毛主席的其他诗词。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诗词让学生朗读。)

2.课外通过查阅书籍、看光盘和上网等途径,收集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作准备,到时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卜算子

霡霂暗絮絮,残梅落河渠。阳落汐涨密云舒,光晕流转细细语。

月如似白荼,园下草荒芜。小轩窗下续断句,字里行间透轻愁。

安徽合肥庐阳区红星路小学六年级:倪睿瑄

上一篇:国庆诗歌 下一篇:风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5:卜算子·咏梅 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梅花长在偏僻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作者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作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已经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想见”,正是由于该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此文章主要表明了咏梅的高洁情操,体现出咏梅坚强不屈的精神,值得读者们的学习。

这首词以梅喻人,上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 这首词是陆游在宋、金斗争中,力主抗战,矢志不渝,但屡遭打击,告老归田后所作,是一首托物言志词,借梅花写自己孤寂境遇和坚贞节操,表明了一位爱国者身处逆境仍光明磊落的心迹。

篇6:诗歌赏析:卜算子

诗歌赏析:卜算子

卜算子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离情别绪,在词中是一个早不新鲜了的主题。这首小词在写法上颇有自己的特点。“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相见呵,为何这般地晚?相别呵,为何这样的急?“如何”,为何;为什么。但又有奈何,怎么办意。《诗·秦风·晨风》:“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这里正含有两层意:不理解为什么,又毫无办法。而偏又见“暮”别“遽”,相会的时间如此短促,怎么不倍感伤情?!两句各著一“也”字,别具声韵,似闻人的连声叹息。后来《西厢记·长亭送别》:“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亦正是此意,但恨怨形诸字面,词隐曲显,可见一斑。一起两句分言过去和现在。故第三句再作钩连:“别也应难见也难。”意为见既暮且难,别既遽且难。但两个难字取义不同:前一个“难”字含难过、难受、难耐意;后一“难”字含艰难、不容易意,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句意。别难主要是感情的因素在起作用;见难是由于世事茫茫,人事错迕,主要的因素在社会方面。所以“后会难凭据”,非不愿见,世事的变化,人事的坎坷际遇,又岂是个人所能左右的!两个“难”字包含的内容不同,而感慨之情愈到后来愈重,几至唏嘘呜咽了。

上片“情”在送者,下片“情”在行者。“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临别踌躇,欲行又止。这里“如何”作什么时候解。《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看来是非走不可了,可是万般依恋,又不知什么时辰走好了。那就索兴不走了吧。但“住也如何住”──非不愿住实不能住也。孙光宪《谒金门》词:“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这是从送者方面立意。“留不得”是过去的无数事实形成的认识,可是真要当分手时,又希望他“留得”,思索沉吟,意欲挽留,结果得出的是“也无益”,于事何补!这里从行者方面着笔,言外之意是:即使再拖时间也终得要去的。仍和上片结构一样,用“住也应难去也难”钩连,而两“难”字含意也仍不同:住难,由于社会的`人事方面的原因,即艰难,不容易,意若“留得也应无益”。去难,主要是感情的因素在起作用,即难过、难受、难耐意。百转千回,感情始终寻找不到出路,最后,情如排山倒海奔涌而来,却又嘎然而止:“此际难分付。”当此将别之际,万种柔肠,千般情意,都再也无法排解了!真是“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晏几道《思远人》)。分付(吩咐),安排之意。毛滂《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二评此词曰:“词中白描高手无过石孝友。《卜算子》云(词见上)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意即词写离情很含蓄。这首词的确很有艺术特色,它表现在:一、构思新颖巧妙。写离情的词,从唐五代以至南宋,高手如林。此词贵在破除窠臼,自立框架。首先由始至终八句完全抒情,无一景语。抒情不粘滞,那些一向为人描摹的难割难舍的缠绵情状,都置之笔外,而表现别情依依,却不在诸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秦观);“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等等之下。其次,用笔直中有纡,它不作烘托渲染,亦无那么多的“现场描写”,但此中人的形态读者可于想象中得之。不着形迹,而深情若许,此真善于言情者也。复次,作者于词中四用“如何”,五用“难”字,八用“也”字。从前二字的多义性,其在不同境界的蕴意,本来一个极平常的字,却有那么大的艺术魅力,真令“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赠喻凫》)者流扼腕矣。全词声情和谐,而又拗怒激楚,很好地表达出那既怨且恨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怀。

篇7:卜算子(词)

雁迹没云天,

朔影层峰现,

落羽孤禽陌路仙,

客友离相念。

怅断泣哀鸣,

复聚忘流年,

继往飞寻穹宇间,

赴待留声恋。

初三:陈明轩

篇8:卜算子·钓鱼岛

日寇行不道,今偷钓鱼岛。插旗放船置灯塔,挑衅我天朝。

台湾出军舰,香港去保钓。大陆最近有动静,播天气预报。

篇9:卜算子苏轼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1、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2、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3、“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4、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5、省(xǐ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6、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7、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翻译:

1、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2、弯弯的'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谁看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就像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他自己的写照。这首咏物词句句写雁,但同时又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人格。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了,显得一片寂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下片接着写鸿雁。在江边沙洲,鸿雁刚刚睡去,却又惊醒,回头看看,并没有别的大雁来伴,它满怀幽怨,但无人能理解。为什么睡下了又常常惊醒呢?并不是什么声响动静,而是心里不宁静。它渴望理解,不希望孤独。但它因为不拣高枝,不愿栖息在梧桐上,只能孤独地、高傲地在冰冷寂寞的沙洲上过夜。本词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

评点

此篇是词人被贬居黄州后的抒怀之作。词借咏孤雁夜飞抒写政治失意的孤寂忧愤之情,表现词人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

上片写词人独居定惠院的寂寞冷清。“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出一幅夜深人静的画面:半轮残月高高地挂在梧桐树梢,漏壶已尽,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在这样孤寂的夜里,“谁见幽人独往来”,谁能看见那幽居人独自往来呢?他隐约出没,就像那“缥缈孤鸿影”。词人以寥寥笔墨,即将一个独来独往、心思缜密的“幽人”形象描出来。末二句虚实相间,先写“幽人”独自走来,后将人、鸟形象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又以诗意之美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缺”、“ 疏”、“断”几字写尽幽独凄清的心境,为上片罩上悲凉的气氛。

下片承接上文,专写孤鸿,借孤鸿寄托自己满腹怨恨而又不愿攀龙附凤的情怀。“惊起却回头”一语双关,既可言说孤鸿被惊起而回头,也可言说“幽人”猛回头。而下句“有恨无人省”也是两层意思,一层为孤鸿因无故被惊起,故心怀怨恨,无人理解。另一层意思为词人所思,言自己被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拣尽寒枝不肯,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选求栖息处的情景,宁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也不愿栖息高枝。此处,词人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自己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惊”、“恨”、“寒”、“寂寞”、“冷”等词眼写出词人在患难之中“忧谗畏讥”的情绪。

全词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冷峻,为词中名篇。黄了翁《蓼园词选》评为“超诣神品”。黄庭坚《山谷题跋》说此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卜算子,卜算子张孝祥,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吴兰修,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董颖,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刘克庄,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魏杞,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赵长卿,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50字作文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

卜算子·兰原文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的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卜算子,卜算子高宣教,卜算子的意思,卜算子赏析(集锦9篇)】相关文章:

卜算子咏梅赏析2022-11-26

《卜算子漫兴》(辛弃疾)鉴赏2022-05-17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2023-02-16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2023-02-26

《卜算子·咏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2023-12-24

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的教学设计2023-07-14

卜算子·咏梅的教学设计教案2024-03-09

《卜算子?咏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2023-02-07

卜算子 咏梅 陆游2022-06-28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