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学生评价(共8篇)由网友“小狗在春天游泳”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地理课堂学生评价,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地理课堂学生评价
身为地理教研员,深入基层无数次地听课评课,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怎样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一节地理课?怎样更有效地利用下基层听评课这一管理行为对基层的地理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一课题成为每一位地理教研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人多次在基层的听评课活动中同老师们提到自己评课的“六看”,现将这“六看”整理出来并加以必要的说明同大家共同讨论商榷。
一、看目标把握
1.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刻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课程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标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着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教材每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均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阅读本部分教材的课程标准,仔细地体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实质。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严重超标,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和能力的降低。
2.教学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刻师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要兼顾优秀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二、看课堂结构
1.教材梳理要自然顺畅、系统条理
刻师对一节课教材的把握梳理是一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和重要前提,教师对教材的梳理要做到系统、清晰、条理、顺畅、以纲带目。重点难点把握准确,难易知识处理得当,重点问题拓展到位,教学用语科学准确。这一要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专业基础是否扎实、备课工作是否充分的重要环节。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生手中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素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和使用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地分析本部分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要适当地的查阅与本节知识相关连的一些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力求对本节教学内容找到一条即便于知识要点的串连,又感觉整个教学过程自然顺畅的“线”,最后再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教师感觉有必要补充的素材和信息恰当的穿插到这条线的主干或分支当中,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梳理设计的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搬迁、增减。即依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新课标教材内容编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注意此点。这也是每一个负责任教师备课工作中付出精力较大的环节之一。那种完全依据教材顺序照本宣科、机械叙述、知识点堆砌的课堂教学根本谈不上什么备课,更难谈什么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刻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抓住关键。
对重点内容,要做到重点处理、练习要充分、拓展要到位,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列举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化、易化。
抓住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3.要注意地理“三标”要求的有机结合。
地理知识教育是地理能力培养、思想情感教育的基础,地理能力的发展、情感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轻视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思想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里的地理能力是指学生的自学阅读、提取信息,理解分析、处理应用等多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在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教学环节要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刻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活动、互动、反馈、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流畅,衔接是否
眶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进行巧妙的“链接”,合理选择教学过渡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知识堆积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看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课堂气氛显得活泼而生机,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之。
2.重视直观教学,合理选择教具和其它教学辅助设备。
刻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尽量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重视学法指导。
刻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地理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掌握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看情商技能
1.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教态潇洒、自然、、文明、大方、亲切。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和亲和力、感染力,同时要做到准确、规范,更不能用乡言土语代替地理专业术语。在这一方面不同的教师个体之间的确天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信勤能补拙,大量的实例也证明了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取得较大进步的。
2.教师板书要做到字迹工整,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巧妙,整齐美观。板图板画要简洁、清晰、准确。板书板图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必要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当前的许多青年教师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
4.教师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交互过程,它充满着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五、看学生参与
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协调。
没有广泛学生参与或学生参与度很低的课堂教学不能称为一节好课,这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学习,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组织学生广泛地而积极的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教和学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
六、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一堂好课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整节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和听课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篇2:地理课堂学生评价
初中地理课教学如何通过评价提高教学实效?从教几十年来,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可以思考:
一、适时恰当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教学评价体系上,中考不考地理,学校也认为地理就是副课,所以不被重视。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地理课不是主课。传统教学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评价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情感性,只重视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样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而我们现在实施新的地理课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实施新型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地理课,使得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二、引导主动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在一节课中要达到地理教学实效最大化,就要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较好的统筹安排,同时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充分利用手中的学习资源,安排学生搜集关于课程的相关资料,给予恰当的评价使平时不敢发言、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得到锻炼,勇于发言的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三、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
课堂上充分借助优越的教学条件,发挥声音、图象等多种媒体元素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彻底消除“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学生却昏昏欲睡,思维呆滞,甚至是教室里乱哄哄,想玩的没玩成,想学的什么都没学到”等不良现象。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评价时还要注意做到恰当、适时,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摸索。
篇3:地理课堂学生评价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是保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一种有效的管理行为。
一、评教学目标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刻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三个方面。课标对于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应用”的地理知识;应该“初步学会”或“学会”的基本技能;应该“懂得”、“受到”、“树立”、“形成”的情感教育,都作了具体说明。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超标,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降低课标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
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刻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兼顾优秀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刻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标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适当。
二、评教学内容和结构
1.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无知识性错误。
刻师对地理教材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理顺并融会贯通。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与课标和教材内容相符合。如果教师知识水平太差,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那么或多或少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最忌讳的。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刻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关键抓住,对重点内容,分析时要“点”透,练习时时间要给够,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举出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比较容易接受。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的重要作用。 3.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地理知识教育是智能培养、情感教育的基础,智能的发展、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轻视智能培养、情感教育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
4.教学环节清楚,安排合理,衔接紧密。
刻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反愧练习、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师生的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容量适度、思维密度适宜、学习负担适当。
课堂教学进展、知识容量、思维密度既要考虑提高课堂效率,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不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地理作业练习要精练,内容和分量适当,最好能基本上在当堂完成。
三、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坚持启发式教学。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良好状态。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是否实行启发式教学。
2.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协调。
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而教师则是课堂的“导演”,指导、启发学生自己“演戏”,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和学得到和谐统一。
3.加强直观教学,选用直观教具得当。
刻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能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坎究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启发、诱导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5.重视学法指导。
刻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的方法,形成“地理表象”,收集“地理信息”,形成“地理概念”,概括“地理规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地理问题,提出看法或探究、解决的设想等过程与方法,教师训导有方。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评教学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文明、大方。 2.语言准确、规范、流畅、生动。
3.板书、板图、板画简明扼要、布局巧妙、工整美观。 4.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 5.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这些都需要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五、评教学效果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基本技能训练效果。
3.发展能力活动的完成情况。
4.情感教育效果。
卡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具有保护意识与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师引导适当,学生普遍领悟。思想观念确认接受。
5.课堂教与学气氛的优化程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或获知教学信息传输是否畅通,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堂好课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程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整个课堂教学印象鲜明、深刻。
篇4:地理课堂学生评价
身为地理教研员,深入基层无数次地听课评课,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怎样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一节地理课?怎样更有效地利用下基层听评课这一管理行为对基层的地理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一课题成为每一位地理教研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人多次在基层的听评课活动中同老师们提到自己评课的“六看”,现将这“六看”整理出来并加以必要的说明同大家共同讨论商榷 。
一、看目标把握
1.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课程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标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着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教材每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均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阅读本部分教材的课程标准,仔细地体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实质。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严重超标,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和能力的降低。
2.教学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要兼顾优秀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二、看课堂结构
1.教材梳理要自然顺畅、系统条理
教师对一节课教材的把握梳理是一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和重要前提,教师对教材的梳理要做到系统、清晰、条理、顺畅、以纲带目。重点难点把握准确,难易知识处理得当,重点问题拓展到位,教学用语科学准确。这一要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专业基础是否扎实、备课工作是否充分的重要环节。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生手中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素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和使用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地分析本部分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要适当地的查阅与本节知识相关连的一些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力求对本节教学内容找到一条即便于知识要点的串连,又感觉整个教学过程自然顺畅的“线”,最后再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教师感觉有必要补充的素材和信息恰当的穿插到这条线的主干或分支当中,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梳理设计的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搬迁、增减。即依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新课标教材内容编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注意此点。这也是每一个负责任教师备课工作中付出精力较大的环节之一。那种完全依据教材顺序照本宣科、机械叙述、知识点堆砌的课堂教学根本谈不上什么备课,更难谈什么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抓住关键。
对重点内容,要做到重点处理、练习要充分、拓展要到位,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列举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化、易化。
抓住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3.要注意地理“三标”要求的有机结合。
地理知识教育是地理能力培养、思想情感教育的基础,地理能力的发展、情感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轻视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思想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里的地理能力是指学生的自学阅读、提取信息,理解分析、处理应用等多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在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教学环节要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教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活动、互动、反馈、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流畅,衔接是否
紧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进行巧妙的“链接”,合理选择教学过渡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知识堆积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看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课堂气氛显得活泼而生机,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之。
2.重视直观教学,合理选择教具和其它教学辅助设备。
教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尽量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地理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掌握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看情商技能
1.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教态潇洒、自然、、文明、大方、亲切。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和亲和力、感染力,同时要做到准确、规范,更不能用乡言土语代替地理专业术语。在这一方面不同的教师个体之间的确天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信勤能补拙,大量的实例也证明了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取得较大进步的。
2.教师板书要做到字迹工整,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巧妙,整齐美观。板图板画要简洁、清晰、准确。板书板图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必要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当前的许多青年教师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
4.教师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交互过程,它充满着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五、看学生参与
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协调。
没有广泛学生参与或学生参与度很低的课堂教学不能称为一节好课,这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学习,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组织学生广泛地而积极的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教和学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
六、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一堂好课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整节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和听课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篇5:地理学科学生评价
学有体会,教有所得,我认为教学不总结就不能升华为理论。写好总结为的是把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提高到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水平,使自己的能力提升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深深地感悟出一个道理:要让同学们学好地理,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语言,是学好地理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是地理教学的一个侧重点。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读图基础,没有较高的综合辨别能力就无法学好地理。
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它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信息源,又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理课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地图知识便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呢?
一、看图,以图释文,图文并茂。
图像系统的增加和文字系统的精减是人教版新教材相对老教材的一个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更符合中学地理学科体系。课本每幅图像都是紧密配合课文而精心绘制的,但每幅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和方法往往不一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怕麻烦,不愿看图,甚至放弃看图,只是死记课文的文字。这样学起来既辛苦,效果又不理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培养学生养成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即是运用有关的地图解释课文内容。其次是引导学生根据各种图像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看,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观察和多幅地图迭置阅读,由点到面,由简到繁,达到整体性看图。最后让学生不依课文独立地运用地图描述地理现象。例如:《聚落与居民》一章中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内容,如果只读课文,使学生有“空中楼阁”之感,不易理解,更难以掌握空间分布;运用课本中的“世界地形图”、“世界降水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图像,分别从地形、降水、气温三方面分析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更突出重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密切配合课文,指导学生一一阅读这几幅图像分组讨论,做到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知识。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直观,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图像;从而使学生能初步具有从图上独立汲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析图,以图提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观察地图,获得图上信息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析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取纵向联系,横向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剖析,先是单要素、分部门、小地区的分析;再是把这些要素、部门联系起来,进行多要素、多部门的综合,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然后我围绕图像向学生提出适量的问题。例如:讲到“世界气温的分布时”要求学生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提出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极地逐渐降低的规律,接着设疑,等温线为什么不跟纬线一致?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北半球的曲折较多?启发学生进一步读图,分析海陆分布及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南半球海洋宽广,等温线受纬度影响较大,受陆地和地势高低影响较小,故平直;北半球海陆交错分布的影响大,故曲折。以图设疑,把形象、生动的图与思考题紧密结合起来,变“索理于文”为“索理于图”,把学生的思维水平推进更广阔、更高级的创造性思维层次。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等能力。
三、填图,以图训练,巩固知识。
填图是地理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是看图、析图的归宿,也是巩固看图和析图知识的重要手段。由于课本中有很多分散的、零星的知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利用地图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编成综合练习,让学生做。例如: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我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如果有两艘油轮由波斯湾出发到日本和西雅图,它们应怎样走?沿途经过哪些海洋和大洲?这样,使学生在积极、兴奋、愉快的填图练习中获得知识。既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善于读图的能力。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填充图册、读图练习将地理知识巧妙地融之图中,使知识与插图恰当结合,起到以图记文,以文析图,图文并茂的作用,从而取得教与学,知与能的和谐统一。
篇6:学生课堂自我评价
初中地理课教学如何通过评价提高教学实效?从教几十年来,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可以思考:
一、适时恰当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教学评价体系上,中考不考地理,学校也认为地理就是副课,所以不被重视。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地理课不是主课。传统教学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评价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情感性,只重视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样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而我们现在实施新的地理课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实施新型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地理课,使得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二、引导主动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在一节课中要达到地理教学实效最大化,就要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较好的统筹安排,同时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充分利用手中的学习资源,安排学生搜集关于课程的相关资料,给予恰当的评价使平时不敢发言、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得到锻炼,勇于发言的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三、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
课堂上充分借助优越的教学条件,发挥声音、图象等多种媒体元素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彻底消除“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学生却昏昏欲睡,思维呆滞,甚至是教室里乱哄哄,想玩的没玩成,想学的什么都没学到”等不良现象。
篇7:学生课堂自我评价
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小学 勾余波
小学高年级 语文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说明
一、设置理念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探究,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如今《语文新课标》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提出“实施评价,应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并强调“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让自评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习的信心。总之,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将使其受益终身。
二、达成目标
对学生自我评价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拥有自信,实现个人价值。通过对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8:学生课堂自我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表
注:评价等第分为:优、优-、良、良-、一般五等。
评价人: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班级:姓名: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新课程要求评价要关注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我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定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是综合使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通过互补,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如:在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中,我设计的主要教学环节为: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感受分子、原子真实存在存在?)——解决问题(通过播放视频、学生交流)——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2——交流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突破难点——知识拓展——小结——课堂检测。整节课从学习常规、学习态度、合作与交流、学习效果四方面来评价学生。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每学期一总评。评出月学习标兵和学期学习标兵,并给予奖励。
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注:1、评价标准:认真完成为A级,完成情况较好为B级,完成情况一般为C级,完成情况不好为D级。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最突出的表现(创新或进步)”、“还需注意或改进的地方”,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对评价结果的分析:采取自评、老师评价和同学评价并行,在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采用一定方式互相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定量评价部分已等级形式及时、全面地将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让学生知道存在问题和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其中定性评价部分自评闪光点。这样的自我评价,老师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自评优缺点,找到努力方向,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且教师还可以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我尽
量为他们创造强化自我潜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自我调控,树立信心,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我特别鼓励、扶持学生的这种自我教育方式。
“学生相互评价”,此举的目的是给学生评价的权力和机会,重视学生评价学生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学生就会感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就会因此而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机。学生在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中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我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特别是对学困生,哪怕学生只有点滴的成绩,都要及时肯定。激励性评价,我都力求做到有个性和有针对性,注重使评价富有人情味,尽量使每个被评价的对象获得成功的喜悦。如以“真不错!”、“有创意!”、“老师都没想到”、“有道理”等语言代替了过去的点头、“嗯”、“请坐”等冷冰冰的评价,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评价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从而喜欢评价,学会评价。
反思:此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评价不够到位,也应该把它独立出来进行多方位评价。质性评价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为此我充分发挥了小组长和科代表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其中定量评价部分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统计,把结果交给科代表,科代表评出学习标兵。此过程教师要认真监督、核实。定性评价部分的自评和互评先由科代表整理、收集,把结果反馈给教师。此过程教师要认真批阅,用激励性语言做分析评价学生的优点。对其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评价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评出学习标兵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进步。
★ 中学地理教学总结
★ 高中地理小论文
★ 探索地理的体会
★ 地理学习心得体会
【地理课堂学生评价(共8篇)】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论文2022-07-21
初二地理教研计划2024-04-03
地理课堂教学的建议2023-01-27
地理教学论文格式2023-06-02
世纪之交加强和改进中学地理教学刍议2022-06-06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2022-09-23
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022-08-28
高中生地理的教学论文2023-09-15
地理教学论文1500字2023-03-16
310_10_地理教学论文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