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故事-三纲五常的寓意-三纲五常的意思(共6篇)由网友“王嘉尔”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故事-三纲五常的寓意-三纲五常的意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故事-三纲五常的寓意-三纲五常的意思
【成语】三纲五常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简拼】sgwc
【近义词】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反义词】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例子】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英文翻译】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
【成语正音】常,不能读作“cán馈薄
【成语辩形】纲,不能写作“刚”。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成语三纲五常的故事
成语三纲五常的故事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
【出处】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白虎通·三纲六纪》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汉·王充《论衡·问孔》
【解释】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相近词】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反义词】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成语造句】
◎ 封建法律以"三纲五常"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确认神权、君权、族权、夫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鼓吹事君与事父统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故以孝事君则忠"。
◎ 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篇3:三纲五常的成语解释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三纲五常的成语解释,快来看看吧!
【成语】:三纲五常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简拼】:sgwc
【解释】: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出处】:《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示例】: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之理?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近义词】: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反义词】: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篇4: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被用于教化天下、维护社会伦理。多年来,它一向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那么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指的是什么?“三纲”和“五常”分别包括哪些资料?
三纲五常是由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来源于他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也有人说“三纲”源于法家代表韩非子,“五常”源于孟子的“仁、义、礼、智”。
三纲五常的资料
三纲
“三纲”即《礼纬·含文嘉》中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所谓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有人说“三纲”的说法并非出于儒家,而是源于韩非子,《韩非子·忠孝》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之后被董仲舒用来转化儒家,构成了后世所说的“三纲”。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他又说,“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而其中的“合”是配合的意思,也就是被支配的一方。
五常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之后董仲舒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五常”这5种精神辛妮娜与行为规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出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将他们称为“五常”是因为“常”表达了永恒不变的意思。之后,“五常”与“三纲”并称,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伦理准则。
篇5:生财有道-生财有道的故事-生财有道的寓意-生财有道的意思
【成语】生财有道
【拼音】shēng cái yǒu dào
【简拼】scyd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元・钱霖《哨遍》:“乾生受,生财有道,受用无由。”
【英文翻译】expertly in making money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6:赞不绝口-赞不绝口的故事-赞不绝口的寓意-赞不绝口的意思
【成语】赞不绝口
【拼音】zàn bù jué kǒu
【简拼】zbjk
【近义词】誉不绝口、赞口不绝
【反义词】骂不绝口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补充式
【成语解释】不住口地称赞。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例子】他常常在我面前把秋桐的文章捧上了天,赞不绝口。(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
【英文翻译】be full of praise
【谜语】连连叫好
【成语辩形】绝,不能写作“决”。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 三字开头的成语
★ 三字开头成语
★ 千字文全文
★ 千字文教学计划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故事-三纲五常的寓意-三纲五常的意思(共6篇)】相关文章:
广告词设计2022-10-07
三字经朗读mp32022-06-24
千字文翻译2022-11-13
三字经朗读mp3下载2023-01-16
宋明理学教案2022-10-21
《仁义礼智信》读后感2022-04-29
三纲五常的成语解释2022-09-17
仁义礼智信读后感2022-09-06
先见之明-先见之明的故事-先见之明的寓意-先见之明的意思2022-12-26
《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读后感800字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