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3-02-08 07:35:0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精选9篇)由网友“咪啪”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

篇1: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

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

新学期伊始,我在给学生报名时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我正在给学生报名,一个新生跑来找他的奶奶,大喊着:“我要买东西吃!”他的奶奶不好意思地看看我,批评起孙子:“就只晓得吃!”奶奶手里正拿着找她的零钱,我问他:“这里有一块的、两块的、五块的,你让奶奶给你哪一张呢?”“我只要五角钱,买个陀螺!”可没五角的。“那,奶奶给我一块。”可见这个孩子在实际的用钱上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有一种数学的思维习惯,能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数字分析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眼中的世界。这也就是所谓的数感。什么是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由此可知,数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集中表现为:对知识教学的充分感知,对思维训练的快速反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在数学活动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源于经验,数感生活化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例如,教学《分类》时,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如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在课堂上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地探索分类的方法。如:P52整理房间一节中,情境图中,图中有一件玩具――布熊。有位学生他不是把布熊归在小汽车一起,而是把它和衣服归在一起放在床上。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整理,他告诉我,在家里,他是一直把布熊放在床上的。

《位置与顺序》时,我设计了些游戏活动:“贴鼻子”――同座位两个人一起玩,一人蒙上眼睛,另一个用上下左右前后的口令告诉同伴,贴鼻子的正确位置。“问路”――将教室的走道改成街道,再标上一些地点名,学生问路,另一人指路。“送信”――事先设计好活动要求,学生抽取信封,按信封上的要求送到目的地。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动手操作,数感具体化

“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皮亚杰语)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现,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

在教授“加减法(二)捆小棒”时,学生遇到一个难题,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在调查中,学生中在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计数器的达到39人以上,我班有45人。为了巩固对计数器的认识和运用,我想到了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这样不是可以随时随地地练习了吗?我先教学生用一只手表示数,“拳头”就是0,食指弯曲就是9……然后教学生用右手表示个位,左手表示十位;用两只手就可以当计数器来表示数了。二十以内不进位加法、二十以内不退位减法都可以在两只小手上计算了。动脑又动手效果加倍。

教师组织学生摆学具,用学具摆出十几的数。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学生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为一堆进行计数;有的`5个5个摆;还有的先把十个小圆片放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学生的讨论,比较得出最佳策略(方法四),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你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有刚才的操作比较活动作基础,学生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5个。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圆再加5个圆,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有的还采用了点子图来表示……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在向学生传递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15”这个数学符号表示,从而达到对“15”本质意义的感悟与把握。

三、观察记录,数感表达形象化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是一种“思维的知觉”。观察是思维的门户。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分析,透过表面现象察其本质,才能对问题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引导学生对最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方面作细致的观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从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优化数感。

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新的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数学日记风靡全国。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我采用了一种以绘画为形式载体的数学周记。在开学之初,我自己用儿童画的方式绘制了一批数学日记。内容有:我们班有45各同学,6位老师。每天妈妈给我一元钱。王老师个子高,小明个子矮。长方形的操场,圆形的花坛。烧烤架子上摆了多少串食物……学生开始自己放眼观察课本外面的世界,他们绘出了:运动会上我第一;我比※跑得快;买橘子;比大小;……

四、积淀活动体验,数感习惯化。

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游戏活动有着天然的心理趋向,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积累经验,建立良好数感。

在认识“20以内的数”后,组织学生玩猜数游戏,采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既锻炼了学生在结合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又渗透了“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篇2: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的学科论文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的学科论文

摘要: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观察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而,培养小学生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也是崭新的任务。其有效的方法有:通过体验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表达与交流进一步形成数感;通过比较估算加深对数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发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把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出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 培养 体会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与要求,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些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同时,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表明,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关系的感觉、感知及情感体验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会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如“数铅笔”一课中,请学生说说一小把瓜子可能有几颗。学生估计:30颗、18颗、25颗、10颗……学生的这些估计是没有什么正误之分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而发展数感。

再如“估一估

量一量”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和一丈的长度是多少?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一下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教室长、宽、高各是多少?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又是多少?

教学中有必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是100个;一把小棒不可能是5根;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不可能是2米;爸爸的年龄不可能是80岁……这样有一定的现实感悟,也就会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

二、在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体现。如每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再如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数学日记,如有一位学生写到的:今年我7岁了,我是1(2)班的学生。又如一个学生写到的:我家里有4个人,妈妈今年30岁了,爸爸比妈妈大3岁……等。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小小养殖场”中,做猜数游戏活动时,学生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描述着自己的数。认真倾听、思考的同学几下就猜对了;有一些则需要别人多次的表述,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到别人是怎样描述问题,怎样表述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比较估算中发展数感。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领略到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计算。如“发新书”这节课,问到:你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再问:老师给每人发一本新书,40本够吗?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用种种方法去想:①女生19人加上男生18,一共是37人,37<40,所以够发了。②女生19人<20,男生18人<20,20+20=40所以够发了。③一组10本,有些组还没有10个人,所以也够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数的概念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这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知识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估算方面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估算,其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一、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估算的结果正好是一个正确答案并不一定比指出一个大致范围来得好。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由于估算方法的不同而带来误差大小而已。如让学生估算44+18,学生的方法五彩缤纷。

生1:40+10=50,4+8>10,所以44+18的和比60多一点。

生2:40+20=60,44+18的.和大约是60。

生3:44<50,18<20,因此,44加18的和比70小。

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或简约,或转换,或补偿,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正确的,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溢着知识。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让知识与生活“亲密接触”。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体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选择什么算法解决,再算出具体的结果。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有些问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为学生适当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有助于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教学“买书”的内容(28+4=?)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物操作后,让学生讲出自己的算法,有的同学是把28凑成30,有的同学是把4凑成10,有的同学是先算8+4,还有的同学用的是竖式……,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发现这道题算法不止一种,在使学生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的同时,也了解了别人的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只有将知识运用于问题解决中,学生才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了解社会生活。反之,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

总之,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感觉、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篇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摘要】数感是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学习和计算不只是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数的认识中,诱发数感;在估数的过程中,训练数感;在相互交流中,领悟数感;抓住契机,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诱发、训练、领悟、强化

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说得概括一点,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数感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数学家与教学专家对数感已经作了很多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也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应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我国,人们长期以来总认为培养数感在中、高年级比较容易实施,如在一题多解中就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感。

笔者经过几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下面想谈谈对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在数的认识中,诱发数感。

《标准》中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有数的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从而学习用数来概括、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诱发数感。

能把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因此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儿童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如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学具来摆表示这个数,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用数字卡片表示,使物与数一一对应。甚至将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有几盆花,使学生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然后认读数字,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老师说的数,想想还能不能用其他方式表示?通过以上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认识10以内的数,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诱发数感。

二、在估数的过程中,训练数感。

数学活动能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标准》中指出:对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教师组织估数活动,使学生观察、体会数的情境,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对数量作出较准确的判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感。

首先要让学生经历估数的过程。教师事前准备好一袋100颗的花生让学生看,猜约有多少颗?学生的答案不一,相差很大,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用手抓一把,让学生再猜约有几颗,数了以后证实是9颗,再抓一把,再猜:可能有二十多颗吗?可能只有4、5颗吗?让学生明确:两把差不多,数量不可能相差太远,估数要有一个范围。数了证实是11颗,比较两次的花生,第二次抓的个小一些,所以数量多一些。这样抓了几次后知道一把大约是抓10颗花生左右。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多少,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再通过均匀的抓几次,估一估,数一数,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在原来估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对数量的感知水平提高。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抓了10把刚好抓完,得到结论:这袋花生大约是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袋花生的数量,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接下来让学生讨论“怎样知道自己带了多少瓜子,怎样能数出100颗”,学生的策略就是丰富而又多样的。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有的2颗2颗数;有的5颗5颗数;有的10颗一堆,分了10堆;有的50颗一堆,分了2堆。数出100颗以后,再根据100颗瓜子的多少,比较剩下的瓜子,估计自己带了多少的瓜子。学生在估算时,大多数都把所有的瓜子分一分,看看能大约分成几个100颗这样的一份,用这种方法估算到底总数是多少。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学生在此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具体地感知了数量的多少,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从而作出对数量的判断,训练了学生的数感,使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在相互交流中,领悟数感。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被动的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认识数的时候,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生活烙印,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发现生活中的两位数和生活中的两样事物进行比较的活动,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记录下来,如:一年比一天长得多;正方形的边比三角形的边多1条;英语课比语文课少很多。数学课比语文课少一些;森林里的树比马路上的树多很多。我把学生的发现汇编成2本发现集,发给学生,并要求同学之间互相进行交流。学生可高兴了,不仅读自己的,还读人家的,追问同学怎么想到的,怎样发现的。学生以其独特的认识,用小孩子的共同语言来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倾听,从别人的描述中发现、思考了问题,为数感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抓住契机,强化数感。

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源泉,教师应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契机,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习惯于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无可质疑,数学课中是培养数感的好机会,课余的问题解决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如:教师习惯于把全对的和要订正的作业本分两叠摆放,每次发本子时,总要学生说说看到这两叠本子,你想到什么?学生就自然地通过比较两叠本子的多少,发现什么的本子比什么的本子多得多或多一些,然后根据全班有32人的条件,推测全对的有几人,要订正的有几人。又如:午饭后学生喜欢看看课外书,我告诉同学班里一共有62本书,如果每人拿了一本书看,还剩几本书?还剩30本书。对这个答案你能想到什么?剩下的书还够每人一本吗?差了多少本?

我想,只要教师能抓住日常学习中的一切契机,从中渗透、强化对数感的培养,学生习惯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这细水长流的训练中,数感自然就会慢慢地建立、加强起来了。

总之,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篇4: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堵养学生的'数感. 一、注重体验,发展学生的数感.

作 者:孟宪龙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源市前进中心校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5: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摘要】:数感是理解数字和运算的基本意义的能力,是认识到数字的相对范围与绝对范围的能力,也是能够适当地运用基准的能力。数感本身是创造力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培养数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篇6: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或数学工作者,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每一个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培养学生数感,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什么是数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作了说明: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况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理解等等。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如教学“小小商店”时,我先创设了模拟买卖商品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自带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来认一认这些人民币。在活动中要求:(1)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2)用10元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小朋友互相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可以用元、角、分来表示)。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并能进行人民币的换算,从中学生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是多么密切,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二、合作交流,形成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更深地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8+7=?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把7分成2和5,8和2凑成10,10再加5得15。生2:把8分成3和5,7和3凑成10,10再加5得15。生3: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7=17,所以8+7的得数要比17少2。是15。生4:我把8+7的7看作8,因为二八十六,所以8+7的得数就应该比16少1,是15。……这样,学生在同伴交流中体会了计算的多样化,逐步形成数感。

三、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可以说,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关注知识的形成,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数感的培养与发展,又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并对数产生亲切感。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34+16=□时,我让学生摆小棒(同桌合作), 看哪一小组摆得又好又快。结果出现这两种情况:(1)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2)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正好是10根,他们捆成了一捆。针对这两种情况,我慢慢地引导,使学生明白:满10根,就要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50 ,5个十。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紧接着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算珠加,个位上刚好是10粒珠,引导学生要拨去个位上的10粒珠子并在十位上拨1粒珠子,这样十位上就有5粒珠子,是50 。最后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明白“满十进一”。学生从摆小棒到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到列竖式计算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四、重视估算,提升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自己比哥哥姐姐矮一点,比弟弟妹妹高一点,比爸爸妈妈矮得多;知道20比21少一些,比18大一些;知道28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1米大约有多长等等。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估计、大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接近于某某之间等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的感觉。学生一旦有意识的将一些抽象的数通过某些术语和其他的数产生联系,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各种问题中将数有机的结合现实内容。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的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平时教师也要经常训练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五、实际应用,升华数感。

“数学源与生活、又寓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开放时空,设置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篇7: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论文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论文

摘 要:“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学生认识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本文主要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数感、在数学游戏中培养数感、在估算教学中培养数感、在阅读题目中培养数感等四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感 操作 游戏 估算 阅读 培养

《数学教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首次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以前数学教学大纲中从未有过的标准并且把“数感”摆在新课标的六个核心概念的首要位置,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说一说笔者的粗浅看法。

一、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动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能够实现和反映大脑的共同思维过程,同时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以及他们的认识规律,结合所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知识重点,建立数学概念。如在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为了突破“凑十”这一难点。在课堂上我们组织学生操作学具。笔者首先用实物演示:盒子里有8个球,盒子外有4个球。要求学生观察盒子里再放几个就有10个了。就把盒外的球分成几和几拿出2个放到盒子里,这样8和2就凑成了10,10再加上盒外的2个就是12个。再让学生摆学具教学8+5,学生边摆边思考,并要求说说思考的过程。学生在摆说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8和几的进位加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各类数学题的计算方法寓于学生的操作中,通过学生的摆,数,算,说,调动学生多种感言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在数学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的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可见游戏活动对儿童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意识基本理念,在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让游戏活动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不但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且在游戏活动中培养》的生的数感。

三、在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教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出发,以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例如;在教学《小数四则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题目;“妈妈上街购物,想买西瓜15.5元。西红柿8.8元黄瓜13.5元香水42.5元,妈妈带了90元钱,妈妈带的钱够吗?”我先请学生估计一下妈妈购以上这些物品大概需要多少钱?学生先进行了估算:15+8+13+42=78(元)然后,我再请学生计算妈妈购物实际需要多少元钱?学生很快算出来结果;15.5+8.8+13.5+42.5=80.3(元)。实际计算的同估算的结果差不多,通过比较,得出妈妈带的钱够用。这时侯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妈妈想用剩下的钱买价格为1.2元的碗,可以买几个?”学生随即回答可以将价格为1.2元的碗看作是1元,并把妈妈剩下的钱看作是9元,这样可得剩下的钱还可以买;9÷1=9。而9个碗又多出了1.8元所以应该去掉2个碗,也就是7个碗这样把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成了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学生想学学生乐学。通过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学生的数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优化与巩固

四、在阅读数学题目中培养学生数感

1、概念题的阅读指导。概念题要指导学习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通过阅读。了解题

目的含义,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重点之处。对于易混淆的.题目。更要增加阅读的遍数,找出其中的区别之处,防止一知半解。经过这样的阅读,学生解答的错误率会大大降低。

2、计算题的阅读指导。学生对计算题的读题是最忽视的,这也是造成抄错数字,搞错运算符号,混淆运算顺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除了要求学生计算细心外,重点强调计算前认真阅读题目,同过阅读了解题目中包含那些数字,那些运算呼号,对题目的运算顺序做到新中有数,特别是一些易引起错误的地方更要倍加注意,有的还可以通过画线加以突出。这样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3、解决问题的阅读指导。解决问题的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认真阅读题目显的尤为重要。指导学生阅读解决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拿到题目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的读题,要一字一句的读,读一遍不懂,再读第二遍,直到读懂为止。通过读题,要能够说出题目中所讲的是怎样的事情,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哪两个条件有联系。可以求什么问题,题目中那些词句比较重要,对这些重点的字、词和关键句还可以圈圈、画画等等。

篇8: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感

所谓的数感,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从数学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具体表现为:善于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关系建立起联系;善于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找出数学模型。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呢?我认为:应该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有位教育家指出:数学知识不是一人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在体验中培养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我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我就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新版的一角的硬币约重1克,4粒黄豆约重1克,两袋奶粉重1千克,一袋糖重约1千克。像黄金,药品等细小物体用克作单位,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这样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了克、千克的概念。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平均分3块饼,并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你们有几种方法?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充分体验,逐步认识到平均分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几个物体。这样学生对单位“1”就有很清楚的理解,很容易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是否真正的理解,还表现在学生是否能用多种方法表示分数,所以,我又启发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用分数表示?举出生活中的分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身边、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分数,学生在根据不同事物说出不同的分数时,不仅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而且也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能够主动地或自动化的在生活中找到分数、运用分数时,说明学生切实把分数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在培养了学生数感的同时也提升了数学素养。

二、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有了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等数概念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培养,数学素养也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数大小比较的教学时,我出示43 、 98 、49 、7这些数时,请学生比较大小,学生很快能用“ > ”或“ <”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引导学生:98与7比较,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学生很快就会用“大得多与小得多“等语言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我又引导:49与43两个数比,怎么样?和三个数比,又怎样呢?学生明白了49>43.

49<98.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分数意义的教学上,教学时,请学生说出分数,我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块饼的几分之一?把一盒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占这盒饼的的几分之几?为何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大小一样么?为什么?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发现,1/2这个数,它们所占的单位“1”不同,大小也不同。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才能知道数的大小的相对性,从而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又如:在进行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试着估算一下一把大米有多少粒?10000粒大米能堆多高?一页书刊有多少字?张纸有多厚?全校有多少名男生?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地把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在看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要这样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因此,在学生对数的初步的体验时,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体会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以及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数感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三、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讲“升与毫升”时,我出示练习图:装有1000毫升与400毫升的2个量筒,要求学生看图后说说把两个量筒的水合到一起是多少?学生看图后想出很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400毫升,有的说1.4升。有的说1400毫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通过

判断这些方法都正确的。说明同样表示一副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能从多方面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种的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回家量一量1千米有多长?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量”的策略,以及各具特色的算的方法,有的直接量,有的先量出100米有多长?10个100米就是1千米;有的在公路旁看里程碑,两个之间就是1千米;有的量出自己1步跨多长,再通过步测估计1千米有多长;有的说学校跑道一圈400米,2圈半就是1千米。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在表达交流中,也培养了数感,提升了数学素养。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有良好的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就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有人有意识的探索一般,要达到这境界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理解现实的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会从现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教学我们去春游的实际问题活动中,我问:我们要郊游会遇上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很多问题,如寻找合适的旅行社,租帐篷问题,购票的问题,安排旅程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学生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的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起来,培养数感。所以说,人们只有将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与解决社会生活,反之,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

总之,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地教学内容,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与数学素养的提升,使“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数学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篇9: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感

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感

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感

所谓的数感,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从数学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具体表现为:善于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关系建立起联系;善于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找出数学模型。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呢?我认为:应该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有位教育家指出:数学知识不是一人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在体验中培养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我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我就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新版的一角的硬币约重1克,4粒黄豆约重1克,两袋奶粉重1千克,一袋糖重约1千克。像黄金,药品等细小物体用克作单位,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这样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了克、千克的概念。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平均分3块饼,并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你们有几种方法?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充分体验,逐步认识到平均分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几个物体。这样学生对单位“1”就有很清楚的理解,很容易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是否真正的理解,还表现在学生是否能用多种方法表示分数,所以,我又启发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用分数表示?举出生活中的分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身边、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分数,学生在根据不同事物说出不同的分数时,不仅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而且也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能够主动地或自动化的在生活中找到分数、运用分数时,说明学生切实把分数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在培养了学生数感的同时也提升了数学素养。

二、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有了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等数概念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培养,数学素养也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数大小比较的教学时,我出示43 、98 、49 、7这些数时,请学生比较大小,学生很快能用“ >”或“ <”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引导学生:98与7比较,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学生很快就会用“大得多与小得多”等语言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我又引导:49与43两个数比,怎么样?和三个数比,又怎样呢?学生明白了49>43.

49<98.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分数意义的教学上,教学时,请学生说出分数,我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块饼的.几分之一?把一盒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占这盒饼的的几分之几?为何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大小一样么?为什么?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发现,1/2这个数,它们所占的单位“1”不同,大小也不同。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才能知道数的大小的相对性,从而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又如:在进行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试着估算一下一把大米有多少粒?10000粒大米能堆多高?一页书刊有多少字?2000张纸有多厚?全校有多少名男生?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地把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在看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要这样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因此,在学生对数的初步的体验时,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体会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以及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数感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三、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讲“升与毫升”时,我出示练习图:装有1000毫升与400毫升的2个量筒,要求学生看图后说说把两个量筒的水合到一起是多少?学生看图后想出很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400毫升,有的说1.4升。有的说1400毫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通过

判断这些方法都正确的。说明同样表示一副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能从多方面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种的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回家量一量1千米有多长?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量”的策略,以及各具特色的算的方法,有的直接量,有的先量出100米有多长?10个100米就是1千米;有的在公路旁看里程碑,两个之间就是1千米;有的量出自己1步跨多长,再通过步测估计1千米有多长;有的说学校跑道一圈400米,2圈半就是1千米。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在表达交流中,也培养了数感,提升了数学素养。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有良好的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就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有人有意识的探索一般,要达到这境界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理解现实的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会从现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教学我们去春游的实际问题活动中,我问:我们要郊游会遇上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很多问题,如寻找合适的旅行社,租帐篷问题,购票的问题,安排旅程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学生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的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起来,培养数感。所以说,人们只有将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与解决社会生活,反之,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

总之,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地教学内容,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与数学素养的提升,使“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数学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授课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一

小学教师国培网络培训心得

网络国培心得体会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素质教育下的创新教学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至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
《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学生培养数感的几点做法(精选9篇)】相关文章:

《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2024-02-19

小学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2023-02-1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022-09-04

《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2023-09-15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2023-02-07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023-07-18

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教学反思2022-08-30

二年级《数一数一》说课稿2023-11-19

数学教学案例2023-02-13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023-10-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