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读音

时间:2022-04-29 11:17:5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画画的漆漆”为你分享19篇“教学读音”,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读音

篇1:英语字母读音教学

英语字母读音教学

尽管许多学生对字母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字母学习,中间难免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现象。例如学生对“Gg”“Jj”两个字母的读音容易混淆,对“Uu”和“Ii”这两个字母的发音不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几个字母的训练。

把字母按读音进行分类是字母读音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的一项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得掌握,教师可采用“分家”游戏的方法,按“家族”将26个字母进行分类记忆。首先将字母划分为七个家族,再对号入座,最终编成一首音素家族chant帮助学生记忆

受各地方方言的影响,学生对字母的发音往往会出错。比如:南方人容易把A读成/e/。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方言发音难点,预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防止错误发音的出现。

迎合孩子的天性

小学的孩子,尤其是刚入小学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乐。作为现代的教育,不是对孩子的这类天性一票性否决,而是应该迎合着他们的这个兴趣,慢慢发展引导他们往英语学习方面去。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英语,且乐在玩乐中学习英语,这是小学英语入门学习最好的办法。迎合天性,引导学习。

现在市面上很多的儿童英语产品,都是成为孩子学习所用的渠道,比如单词卡片。单词卡片利用单词和图案的完美结合,通过鲜艳的色彩视觉感受,形象的表达出所写单词的意思,使孩子能够轻松的搞定卡片单词的意思。轻而易举学会一个单词的方法不是一个很好的小学英语入门学习方法吗?

对于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不会遇到很胆怯或者尴尬的事情,尤其是那种很胆小的孩子,所以需要我们适当的给予鼓励,让他们有勇气说下去,或者能够下次再有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不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我们要给予他们信心。所以鼓励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入门学习方法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一点也是为了匹配上面所讲的迎合孩子的天性,为什么?众所周知,孩子爱玩是不争的事实,而儿歌也可作为玩乐中的一种,是不是可以匹配上面的迎合天性呢?相信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喜欢听英语儿歌、唱英语儿歌的。优美轻快的旋律,总是最吸引孩子的地方。让孩子学习英语儿歌,不失为一种小学英语入门的方法之一。

小孩子英语学不好是什么原因

我们会发现孩子不爱学习英语,可是很难发现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英语,或许是孩子不喜欢老师,或许是贪玩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许是太复杂真的学不懂等等,但无论那种原因都将导致孩子英语学习走入僵局。当我们发现孩子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时,无论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了,因为孩子的学习是个漫长的里程,如果失去兴趣,那么每天的学习生活将会变得无比的艰难。

对课本的学习不可像老师一样循规蹈矩的学习,那么我们得用一种让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轻松随意的学习,不压抑、不强求。你可以做成卡片的形式,每天抽两张学习,在看电视,玩耍时就学习了。也可以像我一样创建个公众号,上传很简单的视频,让他反复看几遍,也不知不觉学习了。

词汇量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颈瓶,对孩子的辅导要重视单词的辅导,包括听说读写的各个击破,听懂、会读、能写、会用才能掌握好单词,这就需要孩子反复的接触单词,以各种形式接触单词,开口说出来才能达到目标。

纵然原因有千百种,对孩子的帮助总归要放在对英语内容的学习上。英语内容的学习林林种.种,在如山的书海中我们怎么样去选择呢?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非常重,课余作业也非常多,家长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过多的加重孩子的负担。我本人建议初期的干预应该从课本入手,跟随课本,跟随老师的进度同步辅导,这样有利与孩子课堂学习的效率,减轻课堂学习的难度,从而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篇2:刘长卿 读音

【诗人简介】

刘长卿以五言律诗擅长,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10卷。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刘随州诗集》(10卷诗,1卷文),《全唐诗》编录其诗5卷。

【人物生平】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闻一多先生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傅璇琮先生认为是7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也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诗歌风格】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评价影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中兴间气集》: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如“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又“沙鸥惊小吏,湖色上高枝”;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裁长补短,盖丝之颣欤!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

《诗源辨体》:钱、刘五言古,平韵者多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刘句多偶丽,故平韵亦间杂律体,然才实胜钱。七言古,刘似冲淡而格实卑,调又不纯;钱格若稍胜而才不及,故短篇多郁而不畅,盖欲铺叙而不能耳。又:五,七言律、刘体尽流畅,语半清空,而句意多相类。又:中唐五、七言绝,钱、刘而下皆与律诗相类,化机自在,而气象风格亦衰矣。

【史籍记载】

刘长卿,字文房,至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隋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

同书“李穆”条:李穆,刘长卿之婿也。诗寄刘云:“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时刘在新安郡。刘答云:“孤舟相访自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客远,青苔黄叶满贫家。”长卿又送穆诗云:“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雁还空渚在,人去落湖翻。”

篇3:刘长卿 读音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3、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5、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6、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7、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篇4:刘长卿读音

于今,其诗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人们所熟知,但其名字却经常被读错——不少人将其名中的“长”读成“cháng”,“常青”听起来也蛮顺耳的。不过,好听归好听,事实上刘长卿的“长”正确的读音是“zhǎng”。

一方面,古代敬羡历代的先贤,有用古人的名或字给自己孩子起名的风俗。要讲刘长卿的名,这要先从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和西汉的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谈起。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云:“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蓬州人也。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名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也,更名相如。”蔺相如是赵惠文王之相,而相又是百官之长,故司马相如又取字为长卿。 “百官之长”的.“长”毫无疑问读“zhǎng”。

另一方面,从古人的字也能旁证其名。刘长卿字文房,《梁书·江革传》载,建安王为雍州刺史,以江革、江观兄弟二人为记室参军,掌文书。当时著名诗人任昉于是写信对江革说:“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麒麟于千里。”《北史·柳庆传》亦载:“尚书苏绰谓柳庆曰:‘……相公柄人轨物,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后世遂以“文房”喻称掌管皇帝制诰敕诏或是负责帮助高级官员起草命令文书之官职。刘长卿以字“文房”对应名“长卿”。

当了解了刘长卿之名和字的由来时,刘长卿之“长”字的读音应该就可以确定为“zhǎng”了,如我们不加辨别地读成“cháng”,那就抹杀了刘长卿名字背后的文化意义。

篇5:刘长卿读音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生平简介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2]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傅璇琮认为是7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篇6:温庭筠怎么读音

温庭筠的“筠”,读音“yún”,直读若“云”。

理由如下:

1、筠,在字典上有两个音:

(1)筠,读yún,和竹子、竹器有关均读yún;

(2)筠,读jūn:古州名、地名均读jūn。

据此,按照中国人命名的习惯推断,温庭筠的“筠”,读音应该是“yún”,取 “松筠(竹)之节”意。

2、筠,在古代韵书《集韵》《韵会》中读“于伦切”,就是取“于”的声母“y”, “伦”的韵母和声调“ún”,读音“yún”;在古代韵书《正韵》读“于分切”,音“云”。读音也是“yún”;根据当代音韵学研究大师宁继福先生的中原音韵学观点,字头“筠”的声母是“影”,韵母是“真文撮”,声调是“阳平”,四呼是“撮口呼”,读音[iuən],就是汉语拼音的“yún”。别无其他读音。

3、温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唐太原人。少敏悟,有天才,能走笔成万言,亦善鼓琴吹笛。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记载“吴兴沈徽云:‘温舅曾于江淮为亲表槚楚,由是改名焉。’”吴兴的沈徽,是温庭筠的外甥,他说他的舅舅温庭筠在江淮一带曾经做过教师,把名字温岐改成温庭筠,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可以推断,善挥毫吹笛的温岐,把竹管(笔和笛)作为寄情之物,以松竹之节勉励自己,更适合温庭云给自己命名时的情怀;温庭筠的“筠”,取竹子、竹器之意,读音“yún”,更加可信。

4、五代的孙光宪《北梦琐言》在卷四、卷二十中,对温庭筠有专门记载,对其名字,就直接读为“云”。“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这是把“筠”读作“云”的直接证据。也就是说,在我们今天对温庭筠的“筠”,应该读“yún”还是读“jūn”疑惑不休的时候,我们的先辈早就明确的读“云(yún)”了!

5、温庭筠生活的.的时代(812 — 866)距孙光宪生活的的时代(901-968),不过百年,孙光宪应该是可信的,温庭筠的“筠”,读音“yún”,直读若“云”是可信的。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庭筠的“筠”,读“yún”,不读“jūn”。

重要的话说三遍,温庭筠的“筠”,读“yún”。yún,yún,yún!

诗歌作品

归国遥

香玉,翠凤宝钗垂箓簌(此二字以“罕”字头换竹字头)。

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照帘残烛,梦余更漏促。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归国遥

双脸,小凤战篦金飐艳。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

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酒泉子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酒泉子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凭栏杆,窥细浪,两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一作幕),度春宵。

酒泉子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酒泉子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簪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定西番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定西番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定西番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寒门消息,雁来稀。

杨柳枝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杨柳枝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杆半入楼。

杨柳枝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杨柳枝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杨柳枝

两两黄鹂色似色,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杨柳枝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一作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篇7:元稹 读音

这个问题的矛头应该指向“稹”,作为一个明显的形声字,它的读音不麻烦,即使不知道怎么读,也会莫名其妙地读成“真”,但其实,人家读三声“珍”,这字一般很少见,但在唐代文学史中出现频率颇高,只因为唐朝有个大诗人叫元稹,这也算是字凭人贵的一个典型吧。

元稹,唐朝大诗人,“曾经沧海”的男主角,“巫山不是云”的感叹者,写诗很走心,浅显易懂,但情感真挚,而这种感情真挚的`诗句大多是悼念亡妻韦丛所作,也正是因为这些诗,才使元稹在唐朝几万多诗人中脱颖而出。

但元稹诗名流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有一个更有名的好基友白居易。说起白居易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把他李白、杜甫一起说,但其实白居易和元稹才是一个年代的人。白居易大元稹八岁,二人同年考取功名,结下了友谊,而且二人的文学主张也很合拍,经常诗歌唱和,绝对是绝佳的好基友。

另外元稹还和两个比较有名的女人发生过关系,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崔莺莺,因为崔莺莺这个文学形象就是出于元稹之手,而这个故事正是元稹经历的真人真事,崔莺莺也有其人,只不过,年少时的元稹为攀高枝,劈了崔莺莺的腿,现在看来,这段情史算是元大帅哥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另外一个女人那更是声名在外,唐朝三大美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当年那可是和元稹流传了一段众人皆知的“姐弟恋”,二人暧昧由来已久,但最终没能厮守一起,很遗憾,但也并不可惜,毕竟命运之手,变幻无常,薛涛没嫁给元稹,也算是薛涛的另一种美好的结局吧。

菊花元稹

在元稹之前,很多大诗人都写过菊花,然而元稹还能寥寥数语,就写出一首流传后世的菊花诗。他的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像一篇耐人寻味的小品文,百看不厌。

那年元稹二十四岁,正在等待考取功名,年少的才子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秋天里很普通的一日,他看到院子里的一丛丛菊花绕着院子排开,很悠然,便诗兴大发,“秋丛遍绕似陶家”。他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顿时产生错觉,自己所住的这户小院不就是当年陶渊明住过的院子吗?“遍绕篱边日渐斜”诗人都矫情,更何况是年轻的诗人,往往诗兴来了,就怎么挡也挡不住。于是,他就绕着菊花的篱笆绕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中,日头都落下去了,天都黑了。

为啥要这样一直绕着菊花欣赏呢?因为也挡不住,这个是内心喜欢。“不是花中偏爱菊”,他说并不是说那么些花里,我偏偏喜欢菊花,而是因为这菊花开后真没什么花可以看了,也就是“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首诗,元稹并没有炫耀华丽的辞藻,而是简单直白地表明了对菊花的喜爱,可见他也是位性情中人,敢于直接表达自己所爱,这和元稹的性格也挺符合。元稹后来,真的是见一个爱一个,处处留情,最著名的一段感情非和薛涛的断断合合莫属,而其最有名的几首诗是为亡妻韦丛所写,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也并不是滥情之人,只是作为一个男人的本色罢了。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

篇8:涪陵怎么读音

涪陵怎么读?

涪陵的拼音是 [fú líng]

涪陵榨菜的起源

1939年(民国28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学教授李家文等亲自到涪调查后形成《榨菜调查报告》,该报告称:“调查费时两月有余……并访晤榨菜发明人。”1963年秋,四川省文史资料编委派员到涪陵进行两月之久的采访、座谈核实后,才确定了榨菜创始于18(清,光绪二十四年)。

关于榨菜缘起的内容综述如下: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兼营多种腌菜业务,家中雇有资中人邓炳成负责干腌菜的采办整理和运输。光绪二十四年(1898),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由于邓炳成懂自己家乡“大头菜”的加工技术,与邱家妇女们商量,他试着仿以大头菜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制成腌菜,其味甚之。“有客至,主妇置于席间,宾主皆赞美”。“翌年继而制之,数达八十坛……”。这足以说明邓炳成就是涪陵榨菜的创始人,由于他既善于总结民间咸菜制作经验,又善于引用外地技术,创造了青菜头的全形加工新技术。他为开创涪陵榨菜事业迈出了第一步,给人民创造了宝贵的财富。

涪陵榨菜的制作工艺流程

用于榨菜生产的主要原 材料为青菜头和青菜头粗加工产品,其中青菜头来源于榨菜原产地的种植农户,青菜 头粗加工产品来源于加工户。由于腌制青菜头的窖池极占空间,公司不会在青菜头收 割时一次性足额采购新鲜青菜头,而是在生产过程中视生产需要向加工户采购青菜头 粗加工产品。

从传统工艺流程看,青菜头在腌制之前需要经过帅选、剥皮穿串、晾晒和下架等几道 工序,然后才是接下来的三腌三榨。把传统的加工工艺和涪陵榨菜采购的原材料(头 盐、二盐、盐菜块)对比,我觉得头盐、二盐、盐菜块应该依次对应的是第一次腌制 后的青菜头、第二次腌制后的青菜头、第三次腌制后的青菜头。

涪陵简介

涪陵区是重庆市辖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王陵多在此而得名。

涪陵区特产主要有涪陵榨菜、涪陵红心萝卜、涪陵油醪糟等;名胜景点主要有白鹤梁、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816核军工洞等。

城市荣誉:中国榨菜之乡、千里乌江第一城、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 、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 、重庆市级森林城市,市级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环保模范区。

涪组词

涪翁、涪湛、涪皤、涪沤、湛涪、涪城县、涪江石

涪的部首

涪的笔画

11

涪的笔顺

点,点,提,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

篇9:元稹怎么读音

这个问题的矛头应该指向“稹”,作为一个明显的形声字,它的读音不麻烦,即使不知道怎么读,也会莫名其妙地读成“真”,但其实,人家读三声“珍”,这字一般很少见,但在唐代文学史中出现频率颇高,只因为唐朝有个大诗人叫元稹,这也算是字凭人贵的一个典型吧。

元稹,唐朝大诗人,“曾经沧海”的男主角,“巫山不是云”的感叹者,写诗很走心,浅显易懂,但情感真挚,而这种感情真挚的诗句大多是悼念亡妻韦丛所作,也正是因为这些诗,才使元稹在唐朝几万多诗人中脱颖而出。

但元稹诗名流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有一个更有名的好基友白居易。说起白居易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把他李白、杜甫一起说,但其实白居易和元稹才是一个年代的人。白居易大元稹八岁,二人同年考取功名,结下了友谊,而且二人的文学主张也很合拍,经常诗歌唱和,绝对是绝佳的好基友。

另外元稹还和两个比较有名的女人发生过关系,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崔莺莺,因为崔莺莺这个文学形象就是出于元稹之手,而这个故事正是元稹经历的真人真事,崔莺莺也有其人,只不过,年少时的元稹为攀高枝,劈了崔莺莺的腿,现在看来,这段情史算是元大帅哥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另外一个女人那更是声名在外,唐朝三大美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当年那可是和元稹流传了一段众人皆知的“姐弟恋”,二人暧昧由来已久,但最终没能厮守一起,很遗憾,但也并不可惜,毕竟命运之手,变幻无常,薛涛没嫁给元稹,也算是薛涛的另一种美好的结局吧。

人品、官品备受争议的唐代大诗人元稹

元稹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历来被传诵的佳句,此句出自于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的这首绝句,取譬高,情意浓,且用笔极妙,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但对此诗意旨的理解却大有不同,一说此为回忆蒲城之恋而作,“半缘修道半缘君”句,“君”即双文,诚如此,则诗的立意是写爱之深挚专一。一说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君”乃韦丛,则其立意在伤逝悼亡。元稹这些扑朔迷离的逸闻琐事,梦魇般地纠缠着人们,成为大家久谈不厌的话题,纵然一首小诗也会牵出许多风流韵事。

贞元十六年(8),22岁的元稹离开了长安,来到河中府做事,就在此年,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叫“双文”的姑娘,并且男女之间可以发生的事情全发生了,偷偷地同居了一阵子,事后他还写有《赠双文》、《莺莺诗》、《会真诗三十韵》。《赠双文》描写了两人幽会之时双文的美色:“艳时翻含态,怜多转自娇。有时还自笑,闲坐更无聊。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销。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表达了艳羡之情。《莺莺诗》则描绘了夜间两人幽欢情景:“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夜合带烟笼晓月,牡丹经雨泣残阳。依稀似笑还非笑,仿佛闻香不是香。频动横波娇不语,等闲教见小儿郎。”《会真诗三十韵》开色情诗歌大胆露骨描写之先河,是著名的艳情诗。诗中“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啼粉流宵镜,残灯远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怕是中国色情文学的典范之作。后来,中国文学中所出现的专以描写色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其始作俑者当属元稹。

元稹这些诗多给人以轻佻、轻薄之感。对此,后人多有论述,例如宋代苏轼《祭柳子玉文》:“郊寒岛瘦,元轻白俗。”宋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诗)以气韵清高深眇者绝,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皆其病也。”

为了进京谋取功名,贞元十七年(8)春,元稹离开河中府,离开了莺莺,前往长安参加进士科考,结果不如人意,落选了。他整天想着双文(莺莺),哪能全神贯注考试呢?老天向来是公平的。

贞元十八年(8)冬,24岁的元稹第二次参加贡举。次年春发榜,他考取了书判拔萃科第四等,被留在秘书省任九品校书郎。在长安的一年备考期间,他的才华得到了时任从三品京兆尹韦夏卿的赏识。就在他考取了书判拔萃科第四等这一年,三品大员韦夏卿决定将他19岁的宝贝女儿韦丛嫁给元稹。元稹便抛弃了莺莺,娶了韦丛,给后人留下了始乱终弃的话柄。

这一年,他还写下《古决绝词三首》,有针对双文(莺莺)之嫌。他大言不惭地主观臆断自己不在双文(莺莺)身边时,那双文(莺莺)很可能就让别人占有了,正所谓“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之如雪”,甚至还自鸣得意地说:“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终不我夺。”(幸亏我先占有过双文,否则又怎么能保证双文不先被别人占有呢),所以清代诗评家冯班在《才调集补注》里说:“微之弃双文(莺莺)只是疑她有别好,刻薄之极,二人情事如在目前,细看只是元公负她。”而另一位清代诗评家王闿运则认为,这是“小人之语,是微之本色”,给元稹判了人格上的死刑。元稹对双文(莺莺)始乱终弃,转而选择三品大员韦夏卿之女韦丛成婚的事实,陈寅恪先生评论道:“……唐代当日社会风尚之重进士,轻明经,微之年十五以明经擢第,而其后复举制科者,乃改正其由明经出身之途径,正如其弃寒族之双文,而婚高门之韦氏……”(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结婚第二年(贞元二十年),26岁的元稹写出了足令他扬名千古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这也使他自己成为中国戏剧史中的传奇人物。《莺莺传》后被宋代赵令畤翻创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又作《西厢记诸宫调》,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再改编为五本二十一折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历史影响之大大,可见一斑,这恐怕是元稹所始料未及的。

崔莺莺的创作原型在当时就颇具争议,有人说那“张生”假托的不是元稹,元稹自己也解释说,他这篇“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是从朝中一个叫李公垂的大臣那里听来的,但后人还是将“张生”扣在了元稹的脑袋上。北宋的赵令畤经一番考证后,依旧确认是元稹无误,且证明崔莺莺系永甯县尉崔鹏之女,她母亲与元稹的母亲皆是睦州刺史郑济的女儿,所以元稹与崔莺莺是表兄妹。明代的胡应麟、瞿佑也赞同这种说法。近人鲁迅、陈寅恪、孙望诸人都力主此说,诚如此,则元稹的解释纯属掩盖推诿,结果是欲盖弥彰。

元稹和韦丛婚后虽然生活拮据,但是彼此还算恩爱,然而,不幸的是,婚后五年,韦丛便撒手尘寰。元稹写下了感人至深的《遣悲怀》三首,其中最出名的是其中的是第二首:“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诗中“贫贱夫妻百事哀”是更为大家所熟知句子,可见,元稹对韦丛也是爱之甚深。对此,也有不同的说法,元稹先恋双文,又娶成之,后来,丧妻未几即纳妾,又续娶裴氏柔之,世人多认定其用情不专。而且,韦丛去世前,元稹就曾与四川女诗人、歌妓薛涛有过一段“姐弟恋”(薛涛此时已经40多岁,比元稹大近20岁)。但是,毕竟四川气候养人,薛涛40岁了还如花似玉,风韵犹存,且颇有才情。

元和四年(8)三月,元稹出使川东,有机会接触、认识薛涛。当这个阅人无数的女诗人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恋爱中时,元稹却被调往洛阳。一别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元稹当上翰林学士时,寄给薛涛一首七律《寄赠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元稹从地灵人杰下笔,想象秀丽的西蜀山水幻化出两位丽人:卓文君与薛涛,以此隐喻薛涛是中唐的卓文君。接着,元稹又夸奖薛涛的'言语文章如凤毛麟角,是个女中才子,而且,他还用辞客停笔、公侯梦刀来进一步凸显薛涛的文才。“梦刀”是“梦三刀”之略。《晋书》载,王浚做广汉太守时,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卧室房梁上悬挂着三把刀,过了一会儿,又梦见一把刀。他手下人替他解梦,说三把刀是个“州”字,又多了一把刀,多就是“益”的意思,这预示着要升为益州刺史了,后来果然应验。诗中的“欲梦刀”是说做梦都想着去西蜀,反衬出薛涛的魅力。尾联所用的“别后相思”,尤其耐人寻味,对于一个官妓,元稹如此褒扬薛涛,而且运用男女之间才用的语词“相思”,说明元稹与薛涛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薛涛送给元稹的七律《寄旧诗与元微之》也颇耐人寻味,可看作是两人的绝妙唱和,原诗如下:“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夜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间似好男儿”。

薛涛与同时代著名诗人有酬赠唱和者,除元稹外,尚有白居易、刘禹锡、王建、杜牧、雍陶以及显宦兼诗人的武元衡、段文昌、李德裕等。其中,白居易《赠薛涛》一诗,颇堪玩味,道出了元稹与薛涛等几个女人的微妙关系。诗云:“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若是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这首诗大概写于长庆三年(823年),此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元稹则任浙东观察使,他正迷恋歌妓刘采春。元白是至交好友,元稹与薛涛的这点事,白居易自然很关心,这首诗明显有劝薛涛勿太痴情于元稹之意。

元和四年(809年),元出使东川与薛涛相聚于梓州,过了三个月的蜜月生活后,想到自己是朝廷大员韦夏卿的女婿,在权衡利害得失后,终于还是“临途诀别,不敢挈行”。这一年七月,元妻韦从虽然病逝,元稹也没有娶薛涛之意。

两年后,元稹的朋友李景俭见韦丛不幸病逝,元稹的生活无人照顾,就在元和六年(8)春末夏初,将表妹安仙嫔嫁给了元稹。只可惜安仙嫔只与元稹做了三年夫妻,就不幸病逝了,只留下一个孩子。

元和十年(8),元稹第二次来川,出任通州(今达州)司马,就在薛涛的眼皮下,竟与涪州刺史裴郧之女裴淑结婚。这时的元稹早已把薛涛忘记了。婚后,元稹的官职频繁调动,夫妻二人总是“两地分居”。元稹以诗相慰:“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所以,白居易赠薛涛的诗,一开头便说“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与薛涛》),暗示她与元稹不会有结果。

篇10:元稹读音

元稹读音

【诗人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风格】

元稹的诗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则能借古题而创新词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多种。其本集《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

【元稹的家世及成长】

元稹的六世祖元岩曾做过隋朝的兵部尚书,居于长安。到元稹父亲那一代时,家道中落。元稹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其兄元沂和元秬并不关心元稹(元稹之母郑氏是继室,两个兄长与他是同父异母)。元稹生于乱世,家境贫寒,但父辈藏书颇多。后来,元稹随母亲投靠舅族迁居凤翔,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代。元稹的母亲郑氏是睦州刺史郑济的次女(据《郑氏墓志铭》),贤惠知文,善于持家,白居易曾大加称赞“今夫人女美如此,妇德又如此,母仪又如此,三者具美,可谓冠古今矣”。

元稹自己也在《同州刺史谢上表》中说:“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幼学之年,不蒙师训,因感邻里儿稚,有父兄为开学校,涕咽发愤,愿知诗书。慈母哀臣,亲为教授。”元稹的母亲不仅持家有道,还亲授诗书,担任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元稹在母亲教诲下刻苦读书,逐渐长大。元稹还曾师从姐夫陆翰和表兄胡灵之,并常向齐仓曹家借书研读。他刚满十四岁就怀着入仕为官、建功立业的壮志赴长安科考应试了。

【元稹代表作】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扩展】

元稹与崔莺莺

贞元十五年(7), 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小职,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者(即后来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恋爱。崔莺莺才貌双全,而且家中富有,但毕竟没有权势,这与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离。根据唐代的举士制度,士之及第者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正式任命官职,所以元稹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再赴长安应试。元稹自从赴京应试以后,以其文才卓着,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且与韦门子弟交游,从而得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未许配与人,于是意识到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绝好机会。贞元十九年(8),元稹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进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求官心切的元稹考虑到崔莺莺虽然才貌双全,但对他的仕途进取没有多大帮助,所以权衡得失,最后还是弃莺莺而娶了韦丛。

也许是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崔莺莺的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元稹还写了《离思》诗五首,以“怀念”崔莺莺,其中第四首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句子,为后世所传诵。“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是他对其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除“君”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元稹到了长安,为了求取功名,竟无情地把他的初恋情人崔莺莺抛弃了,娶了对他有“帮助”的韦丛。透过这些华美的词句,我们看到了一个虚伪的元稹,一个把感情当儿戏的元稹。

篇11:甘之如饴怎么读音

甘之如饴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甘之如饴的近义词成语例如有何乐不为、甘心情愿、甘心如芥等等。

甘之如饴的反义词成语例如有悔之无及、苦不堪言、欲罢不能等等。

篇12:温庭筠读音

温庭筠读音

温庭筠 [wēn tíng yún]

基本释义

(~-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诗人简介

温庭筠(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野史轶闻

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李义山对他说:“我近来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温庭筠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宣宗喜欢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温庭均。温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追问皇上说:“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 “温又问:“那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吧?” “皇上说:”不是。" 因此把温庭筠贬为坊城尉。皇帝在诏书中说:”读书人应以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弥补不上的。” 温庭筠负有不羁之才,没有得到机遇用他,最后竟流落而死。豳国公杜悰从西川调到淮海,温庭筠到了韦曲的林亭,写了一首诗:

卓氏炉前金线柳,随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豳公看到后,赏他绢布一千匹。吴兴的沈徽说:“温庭筠曾在江淮一带当过老师,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举考试时,他常为人代作文章。” 侍郎沈询主持的一次考试中,为温庭筠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邻。第二天,在帘前请温庭筠说:“以前那些应举考试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诗文,我这次的考场上,没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励吧。”把温庭筠打发走了。从此以后,温更加不得意。

文学成就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为《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现存诗310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以及清曾益等人的《温飞卿诗集笺注》;现存词有王国维所辑的.《金荃词》收70首,林大春汇集《唐五代词》录70首。

温庭筠词惟题材偏窄,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代表词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萨蛮》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杨柳枝》、《南歌子》、《河渎神》、《诉衷情》等。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几乎全部亡佚,仅《乾巽子》部分文句在《太平广记》里尚有所引录,现如今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中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如今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篇13:拼读音节优秀教学反思

拼读音节优秀教学反思

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我让宇拼读音节。他站起来,书本也没有翻开,似乎不知道老师要他干什么,呆呆地看着我,迟迟没有出声。

我不忍心吵这个孩子,学习对于他来讲的确是很吃力的事。每次让他模仿我发音,他能发出来,一到让他自己认读,他就好像不认识似得,用无辜的胆怯的眼神看着我。他的妈妈也告诉我,因为孩子早产造成的影响,在家里也没少辅导他,但是他的进步真的很慢很慢,而且,每到周日都会发烧生病,身体还不如上学前。我也给她妈妈鼓劲,让她树立信心,相信孩子会学会,我们一起多沟通,多想办法,慢慢来。但这个孩子学习起来,这样慢的速度,是不是合适?我到底该如何做?我自己的心里也很纠结。

如果我只是批评他,让他知道学习要努力,他可能觉得我也变得凶恶了,以至于在我面前不敢发一声,说一句话;如果我按照课标去要求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学过的知识,不论难易,让他做时,他的大脑都好像从来没有存储过一样。紧张的课堂上,我兼顾不了他,课下,我带他读,带他写,他也努力地学,今天会的,第二天又没有了。但我又觉得我能给他的太少太少。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每当他用那无辜的眼神,我就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他。我打电话跟他的父母联系,告诉家长一些练习的.方法,让他在家里也采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进行练习。

我想,他就像一只蜗牛,我不能急躁,要慢一点,再耐心一点。课上和课下,我都应该看到他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鼓励他,让他对自己有信心,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相信坚持总会有进步的。

篇14:赟的读音

“赟”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编号:8777。笔顺读写:点、横、撇、点、横、横、竖、横、竖、提、斜钩、点、竖、横折、撇、点。

(1)美好:赟,美好也。——《广韵》

因为赟是由“文”、“武”、“贝”三个字组成,古代‘贝’指‘财’,含义文武全才,而且还有钱,也可理解为父母的宝贝。

(2)大。

(3)人名用字。赟在《篇海类编》里读作bīn,阴平。音“宾”。《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乙巳,黄巾杀济南王赟。”

(4)拆分字义:斌:文武双全,贝:古代用于货币。(代表财)

篇15: 载重的读音

zài zhòng

参考资料二:

【拼音】:zài zhòng

【解释】:(交通工具)负担重量:载重汽车|载重节车皮载重多少吨?

【典籍】: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顾嗣协《杂兴》诗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衰老的车夫,吃力地推着一辆载重的车子,一步一步地往前面走。——巴金《寒夜》二七

这人与一只载重的老渡船无异,坚实、稳固,而又最能适应水面上一切颠颠簸簸,风风雨雨。——李广田《老渡船》

【造句】:①不行,我们载重过大

②小船经勘划有最高吃水尺度者,航行时,其载重不得超过该尺度。

③那根梁上的载重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量。

④由于飞机小载重有限,经常是飞机载设备,地面人员则是坐火车、汽车,甚至畜力车前往基地。

【备注】在线词语解释每一天定时维护。如果你发现词语解释有误,请在右侧“挑错”中指出。

篇16:茨读音及释义

详细释义:

动词:

(形声。从艸,次声。本义:用芦苇、茅草盖屋顶)同本义

茨,以茅苇盖屋。——《说文》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庄子·让王》

名词:

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又如:茨宇(茅屋);茨竹(用茅草和竹子搭盖的'房子);茨檐(茅舍,民房)

蒺藜:

墙有茨,不可埽也。——《诗·鄘风·墙有茨》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

又如:茨门(茅草,芦苇所做的门);茨棘(茅草与荆棘。比喻荒野)

篇17:砼的读音是什么

来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化学特性

砼:预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呈流塑状态,浇注入模,捣实固化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筑物或构件,其成型后一段时间里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质,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

篇18:懿读音及释义

同本义:

懿,美也。——《尔雅》

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

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

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懿盛(因皇室宗亲而名位显盛);懿范(美好的风范。多用于赞扬妇女美德);懿明(德高智明);懿士(有美德的人)。

篇19:睚眦的读音

睚眦:

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外形是豺身龙首,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的作用。

睚眦,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二子,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反思

c教学设计

七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的反思

《zcs》教案

英语字母教学论文

学前班学习声母“z、c、s”教案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

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学期教学计划

浅谈小学英语中的语音教学论文

《zcs》说课稿

教学读音
《教学读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读音(精选19篇)】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2023-02-22

zcs教案2022-12-14

韩语音标课件2023-10-30

zcs课件2022-12-21

新规范英语三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2023-10-18

汉语拼音zcs教学设计2023-09-12

26个英语字母教学课件2024-03-11

迷幻陷阱――“误读”与“异读”教学设计2023-09-24

《z c s》 之九2023-06-12

音标教学课件2023-01-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