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 父母应该立即去制止吗?(合集6篇)由网友“帕langlang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哭闹 父母应该立即去制止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孩子哭闹 父母应该立即去制止吗?
孩子哭闹,父母该立即去制止吗?父母该允许孩子哭泣吗?成长的父母,最重要的标志是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懂得“同理”自己,才会“同理”孩子,“同理”在前,才会顺藤摸瓜理清情绪来源。情绪来源才是父母疗愈孩子情绪的最好“抓手”。
孩子哭闹 父母应该立即去制止吗?
因为担心,所以不允许
我一向认为孩子哭泣的时候大人应该想办法哄住孩子,不应该任由孩子哭下去。而一位心理学的专家却告诉我,孩子哭如果让父母心里难受、烦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积郁了许多负能量,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
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接纳才能释放
一次我送儿子去幼儿园,看到一个刚入园的四岁多的男孩因为妈妈离开而大哭大闹不止。一个老师搂着男孩让他趴在自己的怀里哭,边拍着他后背边说:“我知道跟妈妈说再见是很难过的事,嗯,是非常非常难过的事,不过你要知道妈妈下午肯定会回来接你的。我们来做点什么帮你感觉好一点好不好?”
一边说着,老师一边慢慢领着男孩往屋里走,孩子这时已经由大声嚎哭变成了小声地抽泣,进屋之后,老师拿给他一张纸和各色蜡笔,和他一起坐下来写信,这时候孩子已经完全停止了哭泣,用心地写写画画起来。
孩子情绪不好时大人需要做的四步骤:一、认可孩子的感觉和情绪;二、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三、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四、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上面那个老师对待哭闹的孩子就履行了这几条原则:首先认可孩子难过的情绪,然后帮孩子想个办法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感觉。
情绪无好坏,它是正常的情感反应
关于孩子的情绪,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害怕,如果孩子说怕恐龙,妈妈就说:那有什么好怕的,都灭绝了。如果孩子怕黑,就说:妈妈都不怕,你也不用怕。
实际上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怕、恐惧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感反应,孩子既然有了这样的感受,父母应该首先表达出接受,接受之后再引导他去面对,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拒绝和否定孩子的情绪。
情绪被压抑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暗示是:妈妈不喜欢我害怕,害怕是不好的行为,我不应该害怕,否则妈妈就不爱我了。
为了取悦父母,孩子在想哭泣时和害怕时就会压抑自己,犯了错会撒谎,遭受欺负会隐瞒不报。如果在父母面前都要戴上假面具,孩子在哪里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呢?假面具戴久了,孩子的心理就会逐渐扭曲。
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成长的机会
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成长的机会。孩子的情绪属于他自己的管理范畴,大人不应该为此负责,不要因为孩子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们能做的,就是首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会说话了之后,大人在接纳他情绪的前提下,教他正确地沟通,学着用语言把情绪表达出来,孩子就不会因为无助和受到挫折而大哭大闹不止,逐渐就会做到遇到事情不惊慌失措,不发脾气,会尝试讲道理并寻求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在,变得通情达理,从容不迫。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会有情绪,快乐、悲伤、孤独或兴奋,孩子也需要发泄情绪。因此,父母要学会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成长才能更好的支持到孩子的成长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往往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却发现我们其实有着很多不为大人所知的烦恼,也曾经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许我们在无助中度过了很多岁月,但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如此。
也许我们是稀里糊涂地长大的,也还长得不错,但我们的孩子应该更加享受成长的过程。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知所能的范围内已经尽了他们的努力,今天,曾经的小孩成为了父母,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努力,为他们,也是为我们自己。
篇2:不能用来制止孩子哭闹的三大办法
不能用来制止孩子哭闹的三大办法 -资料
下列做法切不可当作制止孩子哭闹的有效办法
1、用物品或许愿方式哄骗,哄骗也许一时有效,但时间长了就会失灵。长此下去孩子会懂得哭闹发脾气的作用,爸爸妈妈会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
2、恐吓和打骂。恐吓与打骂也许会奏效一时,但易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变得固执,无法管束,或者产生惧怕和自卑,形成懦弱的性格。
3、迁就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什么事都按孩子的`要求去做,
资料
孩子开始哭闹时,父母生气,随着孩子哭闹时间的推移就心疼起来,认为孩子还小,就给以迁就,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养成孩子以哭闹要挟达到满足个人欲望的不良性格。家长这种溺爱孩子的办法千万不可取。
此外,有的爸爸妈妈为讨得孩子的欢心,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其他成人,企图以此来制止孩子的哭闹要挟。这种方法也不可取,因为这样做会助长孩子将错误转嫁给他人的心理,削弱成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或使孩子哭闹得更凶,并为以后教育孩子带来很大的被动影响。
篇3: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怎么办?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怎么办?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是家庭中最常见而又令爸爸妈妈最感束手无策的事情。孩子哭闹常常是因某些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提出“抗议”,或者“逼近”父母“让步”。那么,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怎么办?父母如何有效地加以制止?
1、冷处理。不强迫孩子马上停止哭闹,而是静静地坐在一边,或者干脆去干别的事,等待孩子“冷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使他认识错误,感到大哭大闹“要挟”不了父母,只有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才会给予满足。如果属于爸爸妈妈的错误引起孩子哭闹,则应勇于改正。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越是孩子感兴趣的事,越能更快地把孩子从哭闹中引开,如让孩子玩喜爱的玩具,或打开电视,让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下列做法切不可当作制止孩子哭闹的'有效办法。
1、用物品或许愿方式哄骗。
哄骗也许一时有效,但时间长了就会失灵。长此下去孩子会懂得哭闹发脾气的作用,爸爸妈妈会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
2、恐吓和打骂。
恐吓与打骂也许会奏效一时,但易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变得固执,无法管束,或者产生惧怕和自卑,形成懦弱的性格。
3、迁就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什么事都按孩子的要求去做。
孩子开始哭闹时,父母生气,随着孩子哭闹时间的推移就心疼起来,认为孩子还小,就给以迁就,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养成孩子以哭闹要挟达到满足个人欲望的不良性格。家长这种溺爱孩子的办法千万不可取。
此外,有的爸爸妈妈为讨得孩子的欢心,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其他成人,企图以此来制止孩子的哭闹要挟。这种方法也不可取,因为这样做会助长孩子将错误转嫁给他人的心理,削弱成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或使孩子哭闹得更凶,并为以后教育孩子带来很大的被动影响。
篇4: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资料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位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材,为了孩子理想的未来,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打基础”的教育。教孩子学拼音、学外语、学乐器、学美术、学语文、学数学……哪一方面都不可忽视。于是,孩子童年的许多时光就会在各类“兴趣班”、“补习班”中度过。
其实,让孩子从小掌握一定的本领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什么样的“基础”能够成为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从孩子近期发展需要看,教孩子掌握一些实际本领确实可以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例如,孩子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同龄人群中就会很出众;提前学会了汉语拼音,就会使他入学后轻松获得好成绩……但这种效果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从孩子长远发展的需求来看,真正支撑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常常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
童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做事有始有终、有条不紊、诚实守信、细心、耐心、恒心等优秀的品质都源于最初习惯的养成。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儿童学会做人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表面上看,它不如识几个字、背几首诗那样立竿见影,但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受益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会做人、学会交往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石,孩子喜欢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他未来创新的基本素养。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人在幼年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最牢固、不易改变的,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的。父母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孩子好习惯的养成被忽略了,不良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了,克服不良习惯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代价,有时会收效甚微。因此,养成良好习惯应成为孩子“基础教育”的重要一课。
*自主自信的建立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在人类走向成功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决定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往往不取决于人的聪明程度,而是人的自主与自信,
资料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分出色的职业保龄球选手,他参加比赛常常获得冠军。一次重大比赛后,许多记者包围了走下领奖台的他:“您能说一说是什么秘诀使您成为常胜将军的吗?”记者们把话筒送到他面前,只见他淡淡地一笑,由衷地说了一句:“我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凡的父亲。”于是他回忆起一段童年的往事:
父亲是一位保龄球运动队教练,他从小跟随父亲去比赛场馆观看大人们比赛,耳濡目染的熏陶,使他渐渐喜欢了这项运动,他也学着成人的样子练习抛球。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技术上的指导,但深深印在他脑海中的一幕场景却使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每当他把球抛出手的一刹那,父亲会用力奔跑,从他来球的方向竖起一块靶子。他手中的球无论从哪个方向抛出,父亲总会迎着球将靶子竖起。当时的他并不理解父亲的用意。在他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渐渐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初衷,原来父亲给予他的是一种莫大的心理暗示——“孩子,要相信自己,出手的球一定能击中目标!”在他参加的每一次比赛中,总有一个声音回响在耳旁——“孩子,要相信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连连获胜。在童年成长的经历中父亲教会他的是自信,这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
让自信伴随孩子成长,成人的态度十分重要。父母的态度是支配型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顺从、缺乏自主性的不良品质,如果父母的态度是民主型的,孩子容易形成合作、独立、坦率等良好品质。因此,家长要学会相信孩子,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允许孩子尝试失败,鼓励孩子勇于克服困难,激励孩子的进步,尊重孩子的个性,欣赏孩子的发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体验成功,是家长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健全的人格培养是孩子成功的保障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健全的人格是孩子一生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尊重孩子的天性,宽容地对待孩子的“幼稚”与“无知”,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财富,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们什么,需要我们作出明确的抉择。
篇5:孩子刚入幼儿园哭闹厉害,父母应该这样做!
孩子刚入幼儿园哭闹厉害,父母应该这样做!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就算自己的孩子还很小,父母也必须要去为了生活打拼,为了孩子的奶粉钱去奋斗。但父母总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或者麻烦老人千里迢迢来照顾下一代,所以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是两全其美的选择。这样既可以不用担心孩子身体健康,让孩子交朋友,让孩子学习一些知识,又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但现实中有很多小朋友不适应校园生活,每次去到幼儿园都会哭闹得很厉害,甚至看的出来有一丝的焦虑和恐惧上学。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给孩子一上幼儿园就会哭闹,其实是有原因的,这种症状叫做幼儿分离焦虑症。往往年龄太小的孩子突然间父母不在身边,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有这么多陌生的面孔,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
三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父母身边,习惯了父母的保护,一时见不到父母是难以接受的。
孩子刚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情绪会变的非常不安,甚至会出现焦虑的症状,这是正常的,试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是如何过来的,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帮孩子度过这个焦虑的坎。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作为父母肯定心疼,一开始送孩子进幼儿园我建议父母分阶段“分离”。
孩子上幼儿园的头一个星期,我建议家长可以在教室窗外,让孩子看到父母,这样孩子就会放心在教室内玩耍。慢慢的一个星期之后,孩子的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在父母身上,父母这时候可以到孩子看不见的休息室等候,一旦孩子哭闹,就出去安抚孩子。等一段时间过后,孩子就会慢慢习惯校园生活,父母这时候可以慢慢“分离”,从而至于孩子的分离焦虑症。
孩子因为心智不成熟,不能和大人一样思考问题,作为父母最好能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让孩子慢慢理解自己,理解生活,理解校园和周围的一切,尽早让孩子学会独立才是正确的教导方式。
篇6:父母应该如何科学教育孩子
1、用科学道理说服他
孩子不愿意睡觉,可以告诉他:“睡觉晚的孩子不容易长高哦”。即使孩子当时噘着嘴不高兴地去睡了,但随着你在为他测身高时的夸奖,他一定会逐渐认同,并乐意按时睡觉。
2、行动前的心理准备
要改变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之前,家长可以先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比如:“再过5分钟就起床了哦”、“再玩10分钟就去练琴吧”……提前给孩子一个预告,让他有个准备,能有效地避免孩子的一些顶嘴行为。
3、用明确的目标激励他
可以使用激励的方法,反驳孩子理直气壮的顶嘴,比如:“宝宝长大不是想做飞行员吗?飞行员身体棒棒的,一定要吃青菜的”;“你不是喜欢姐姐在台上弹钢琴的样子吗,姐姐也是通过不断练习的”等等。
4、检查自己的习惯
父母应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平时的语言习惯,不妨想想,是否曾对孩子说过“你不是个好宝宝,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呢?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知道了这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强,才会在顶嘴时说出“妈妈最坏了”、“讨厌爸爸”这样伤人的话。
5、让孩子看到任性的后果
在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事实而不是言语来教育他。比如他非要穿一件漂亮却不适合季节的外衣,不妨先顺着他,让他感觉寒冷时再给他换件厚外套。家长切忌摆出胜利者的姿态,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记得保护他的自尊心。
6、别忽视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在回应孩子顶嘴的时候慎用“爸爸妈妈是改不过来了,希望你……”这也许是实话,却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不利于今后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理想中的父母永远是充满力量的,所以请少用这样让他失望的言语,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
★ 要挟的近义词
★ 文明礼仪育儿心得
★ 我的育儿心得
★ 秋季育儿心得范文
★ 劳动育儿心得
★ 大班教育随笔
【孩子哭闹 父母应该立即去制止吗?(合集6篇)】相关文章:
大班教育随笔喝水2023-10-21
大班美工折纸衣裤教育随笔2023-01-17
大班随笔2024-04-25
天蝎座孩子该如何教育2022-05-23
大班师德教育随笔2023-01-31
纠正孩子的坏习惯2023-05-18
教育随笔大班第一周2022-08-15
大班教育随笔怎么写2022-08-10
幼儿大班教育随笔短篇1002023-06-17
大班教育随笔优秀教案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