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玲玲简介(精选9篇)由网友“毛头小鸡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边玲玲简介,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边玲玲简介
德布达理
作者:边玲玲[满 族]
路,在她脚下向两侧延伸。
南侧,这白带子一样的小毛道,拐了几个大弯儿,甩下几个小村落,便伸进了她曾只身住宿过的那个小火车站;北侧,笔直的小路,拐进两座墨绿色的山梁交叉起来形成的沟门,不见了。
走进沟门,掩藏在那山门背后的就是她要去的多林霍洛。霍洛是沟峪的意思,当地人都这么叫。
一个人走路寂寞,但是专注,只要专注总会有新的发现。比如,这路亮晃晃地铺在眼前,没有丝毫的神秘。它把一切都袒露着,坑坑洼洼的路面,大大小小的白色鹅卵石,一丛丛快要爬上路基的灌木丛,上面长满紫红色的尖刺。一年以前就没有发现,和这条小路平行的原来是条干涸的河床。
这里曾经有过一条大河,而且是一条水源充足、水面开阔的大河。不知道从哪年哪月开始,它从地球上消失了,留下的是这条鹅卵石小路。
沟门像老朋友一样敞开着,向她张开手臂,她咧开嘴冲它笑笑。我又来了,没想到吧。对了,只我一个人,那小伙子没来。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心中没有杂念,周围没有杂音,自己和自己交流,自己和自己争论,收获全是自己的,这叫自演自得。
肩膀酸溜溜的。录音机太沉了,不带它又不行。再没有那只大手伸过来了,她只好把那背兜从右肩移到左肩。再从左肩移到右肩上去。
快进沟门的时候,路分岔了,向左侧分支的小岔路,将穿过一片沼泽地,拐进他们去年到过的那个榆木霍洛。榆木霍洛,远远的,隐没在一片黑松林后面,连炊烟也飘不过来,她望着那一串起伏的山影,嘟囔着:
“拉刀赛,老额姆,你们好!不打扰了!”
“喂,把兜子给我。”
就在快进沟门的地方,是他粗声喝道,同时伸过那双救援的大手。自尊心把一切温柔的情绪都破坏了,本想援助人家,表现出来的却是冷冷的。
她推开他的手:
“不用。”
他知道,他在她心目中始终没有地位。
她打来了电话,说是要去东北的最北部。
“去干什么?”
“怎么你一点印象也没有了,记得民间文学这一课你是考了五分的,凌教授给你的五分。”
“……”
“德布达理,去找德布达理!”
“呵?那……是讲义,资料里的……”
“不,你到底去不去?”
“当然……”
他放下电话。这女人,毕业三年了,我们都老了,可她没有变。
“喂,把背兜给我!”
他又一次粗声粗气地命令着,又一次伸过那只大手。
这里再没有路了,路被烂泥污水吞没。这恼人的沼泽地散发着泥土味儿、水草味儿、腥味儿。一脚踩下,泥糊脚面,水也快没膝盖了。拔出一只脚,另一只便深深地陷进去,喘气声越来越粗,汗顺着额头,流过两腮,滴到泥水里。她不再执拗了,把背兜给了他。他先踏上干土地,她竟把手也伸给了他,他拖着她,当她后脚拔出泥水的时候,脚上那只白凉鞋陷在了烂泥里。他们摸了一阵,鞋没捞上来,却溅了一身一脸泥点子。
“算了!”她说。
她用泥水冲了脚,从背兜里取出一双布鞋穿上。她把那另一只凉鞋,也投进了泥水里:
“走!”
“大家都老了,你却一点没变,不达目的不罢休!”
“没变?”
她心中一阵不快。没变意味着什么?岁月的停滞,思想的凝固,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天又和今天一样,今年重复去年,明年又重复今年,重复别人,也重复自己,难道一生只是复制品!可怕的精神衰老,创造力枯竭。
不过是银幕上转瞬即逝的一个镜头,竟给了她那么深刻的启示。也许是一生的转折。
马路边,人行道上,横着一个微笑的蒙娜丽莎。匠人蹲在地上专心作画,脸背着观众。他一头银发,握着画笔的那只手,跳着青筋,全身几乎都要匍伏在那幅复制的世界名画上了。
“像!”
过往行人赞叹着。蒙娜丽莎不见了,银币、金币如雨倾泻,从四面八方,啪啪啪落在那艺人的脚下。
银币、金币在闪光。
还有眼泪,画面模糊了。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悲剧。他也许有过丰富的想像和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为了硬币沦落街头,摹仿别人的智慧。一生都是复制品,这就是艺术家的悲剧。
在她给他挂电话的时候,耳边回响的是她自己想像中的德布达理悲壮的旋律。
她固执地要回了背兜,又挎在自己的肩上。他们向着榆木霍洛进发,她皱着眉望着山坡下那片翠绿的草坪和半山腰墨绿的原始森林。他听见了她的喘气声,他很想看看她的眼睛,判断一下那里面有什么,自己该不该在这个时刻向她提问。
她怎么就不问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结婚?
“我……要结婚了!”
“是吗?几时?”
他苦笑了一下,她没有发现,仍然向着那片森林张望,在一片墨绿之中,还闪着白色的光点儿,那是混杂在松林里的白桦树林。
“怎么不问问她是谁?”
“凌教授说,她最后是个悲剧,是吧?”
“谁?”
“德布达理呵,那里面唱的那个女人,应该叫她满族人呢,还是女真人,还是肃慎?”
他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是一段更长时间的沉默,唯有脚步撞击泥土、石块的声音,拖拖沓沓地响着。
我,没有我的德布达理,我去和谁结婚呢?
他的文弱气质,她不喜欢。她把他考试时的答卷和讲义上、笔记上一字不差,都看成是懦弱的表现。
一生中,他也勇敢过一次,那是在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的时候,他问她:
“你,爱不爱你的丈夫?”
“当然,这还用问!”
她毫不迟疑地回答了他,然后面颊微微地红了。看不透,对这女人他随时都能发现新的让人看不透的东西。女人不该是这样的,可他偏偏喜欢很不协调地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
对于男人可以依赖这一点,她早就不相信了。什么坚实的臂膀,开阔的胸怀,顶天立地的意志,那不过是少女们的情歌罢了。
同样的一条路,别的女人走起来觉得艰难得多。可她还是决定再走一次,而且是一个人走。如果能有一种化装术,可以把自己外表上的女人形迹掩藏起来就好了。在那个旅客寥寥的小火车站,她凭着一件外衣,蒙头睡在冰凉肮脏的长凳上,只露两只大胶鞋和肥裤子,谁也分不清是男人还是女人。
一个人赶路专注,但却清苦。去年来时,还遇到几位挎篮子采山货的小姑娘。今年她竟连只老鹰都没看见。唱支歌吧,让声音陪伴自己。不,尖细的嗓音正是她想掩藏起来的。无际的草坪,古老的河床,神秘的原始森林,苍凉的气氛唤醒了她本能的警觉。
她只有默默地赶路。
残阳染红西天的时分,他们走进了老额姆的三间茅屋。老额姆的儿子,乡文化站站长是一个紫铜色的大汉,不爱笑,也不多话,和人握手的时候却一丝不苟:
“欢迎,我叫拉刀赛。”
他嘴里喷出一股浓烈的酒气,同时脸上现出一种笨拙的羞怯。
不一会儿,这小屋里就挤满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人叫嚷着:
“拉刀赛,有远客光临要拿出好酒呵。”
在这塞北荒村里对于酒的嗜好,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一家的喜事也是众人的喜事,一家来了贵客,像家家都有贵客,山民们济济一堂,不狂饮达旦喝得烂醉如泥,总觉得不尽兴。
“来!”
拉刀赛端起了一茶杯酒。
“见面三杯酒,此地的习惯,你要入乡随俗呵!”
说完,他扬起脖子一饮而尽,众人一片喝彩。
他们互相望望,目瞪口呆,那可是茶杯呵。奔波了一天,四肢无力,眼皮发涩,沉重得只想瞌睡,别说三杯酒,只一杯,就立刻出丑了。
他急了:
“这叫什么规矩,这不是硬逼人喝吗?不能这么个喝法。”
一杯酒下肚,那大汉话也多了,脸上的羞怯也不见了,酒精这东西使他眉飞色舞起来:
“不能喝酒,那还叫男人?!在咱们这沟子里,娘儿们都能喝上几杯。”
拉刀赛把满满一杯酒递给母亲。白发老额姆笑咪咪地接过来,冲着客人把杯子一举,然后一扬头,杯子空了。
“喝吧,姑娘,家里没有好饭菜招待你。这蕨菜、鲜蘑、核桃仁、狍子肉,都是山里的野味儿。酒是泡过人参的。”
老额姆说。
“额姆,我们还有工作,今天走了一天,明天……”
她望着那杯子怯怯地说。
“噢,这两位同志是来听德布达理的,那可是一首好歌,悲着呢,好听着呢,是吧,石头心的汉子也能唱出泪来。嘿嘿,得讲个条件,就是这三杯酒,不能为你们二位破例,把它喝下去,那德布达理包在我身上了。”
拉刀赛把胸脯拍得咚咚响。
一种远远飘来的并不清晰、隐隐约约的音响,一种悲壮而且忧郁的古朴旋律,含着东方人的深沉在她耳边响起来——她想像中的德布达理。这时她又看见了那幅惟妙惟肖的蒙娜丽莎,那个匍伏在名著上的匠人……她心一横:
“好,来三杯。”
屋里顿时悄然无声,连哭着要吃奶的孩子也哑然了。
她不知道,她是怎么吞下那淡黄色液体的。人们为她鼓掌,叫好,还有人唱起了歌子,可她什么也听不见,只觉得嗓子被烈酒烧得火燎一般疼痛,她闭着眼睛。不能失信,她颤抖着伸手去摸第二杯。那杯子被人一把夺了过去,是他。在喝下之前,他冲拉刀赛充满敌意地瞪了一眼。她第一次发现,他也是个够味儿的男子汉。
那第三杯,他俩同时伸过手去,拉刀赛制止了他们。拉刀赛用一只手捂住酒杯,另一只手伸出大拇指,冲他们晃晃:
“够朋友,是我们山里人的脾性。这第三杯,我喝了。”
人们吆喝着,又唱又跳,大吃大喝起来。
拉刀赛酒兴正浓,他一手拿肉,一手举杯,在炕沿上盘腿大坐,高谈阔论:
“德布达理,噢,有一年我寻找失散的羊群走过河滩那边的多林霍洛,离这儿有三十里地。金黄的草甸子上,好家伙,黑鸦鸦地坐着一群人,娘儿们,娃儿们,老爷儿们,抽抽嗒嗒地呜咽一片,人群正中一个高土台上坐着那个白胡子阿木吉,嘿,那膛音那个豁亮,胡子一抖,一串颤音送出去,几道山岗也拦不住。那女人……好悲呵……”
紫铜色的脸,在她眼前晃,她拼命挣扎着,想要记下他的每一句话,可是耳边嗡嗡叫,整个身体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她瘫软得想要躺下。那……太丢人,咬咬牙,支撑住。她只记住了“多林霍洛”和“离这儿三十里”。
背后突然有了一个温暖的依靠,那是老额姆的胳膊,老额姆拿来了一个枕头:
“休息吧,姑娘,你满有酒量。”
她躺下了,开始还听见老妈妈在耳边叨叨:
“拉刀赛的老阿玛活着的时候也是一个歌手,比那白胡子出名,唱得漂亮……”
一会儿,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深夜,她被人捅醒,借着窗外射进来的月光,她看清了他那张气呼呼的铁青的脸。
“起来!”
她猛然坐起来。只见南炕北炕,连里外屋的地中间都横七竖八地睡满了人,这些酒后酣睡的人们,在梦中也不安稳,他们放肆地打呼噜,喷发得满屋子都是浑浊的酒气。
他向她身边指了一下,她才发现,和她并排躺着的是敞怀大睡的拉刀赛。
“出来!”
她跟着他,越过躺在脚下的人们,走到院子里,凉风一吹清醒了,只是头还有点痛。他扛了一根木桩放在背风的西房檐下。他们并排靠墙坐着,累呵……难道就这样坐到天亮?一阵酸楚,眼睛潮湿了,她假装打了个呵欠,揉揉眼睛,巧妙地掩饰了女性的弱点。
这里的夏夜凉得很,蚊子,小咬儿,都吃人,她开始打起冷战。
“你把头在我这靠一会儿,明天还要赶路。”
她乖乖地把头放在他的肩上,倒比给他背兜,给他一只手要容易得多。他用一件衣服蒙住了两人的头,既挡风又挡那些凶猛的昆虫。真暖和,真舒服,男人到底比女人有着更坚实的臂膀。
天亮了,两人都醒了,屋里人还在大睡。
“走,我们回去,回家!”
“不……”
“这里人野蛮,原始不开化!我不敢保证我不喝醉,醉了,谁保护你!”
“不……”
她的声音有气无力。他扛起两个人的背兜,一个录音机,大步流星,走上村外的小路。她一声不响地跟在后面。
榆木霍落远了,消失在晨雾、炊烟和鸡鸣声中。
又是来时的那条路,这叫回头路,不是滋味。
突然她站住了,冲他大声嚷:
“不对,你有什么权利让我把头放在你的肩上,你,又不是我丈夫。他们都是好人,并没有伤害我,你看见了吗?他和我之间有一尺多宽的间隔。”
他鼻子哼了一声,脚步迈得更急了。
“你为什么就是文明人,他们为什么就是野蛮人?!”
他不理睬,就因为他是男人,有力气。她气愤了。
“回来,把兜子给我!站住!你……你这暴君!”
他不回头。
说不尽的委屈,她站在路边呜呜地哭起来。在她以往,有谁会想到她这样的女人,会用这种方式哭呵!
下一页
篇2:《边思》诗歌简介
《边思》诗歌简介
一、原文
边思
作者:唐·李益
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二、注释
①吴钩:古代吴地所造的一种弯形的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②玉塞:玉门关的'别称。
③关西将家子: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又称山西(谓华山以西)。《后汉书·虞诩传》:“谚日: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李贤注引《汉书·赵充国传赞》日:“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李广为《传赞》所列名将之一。李益自谓李广之后,故自称“关西将家子”。
④凉州:指《凉州曲》。
三、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篇3: 窗边的小豆豆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搞笑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日)黑柳彻子,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那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完美的时光。
这本书不仅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篇4: 窗边的小豆豆简介
我要说《窗边的小豆豆》,是正因这时一个十分有童趣,又很真实的故事
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正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了学。这本书是记录她来到新学校后的一段时光。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主持人----黑柳彻子。
这本书共有62个小故事,其中有15个小故事都充满了童年的乐趣,还有个章节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小豆豆觉得校长先生对她和蔼可亲的样貌,十分慈祥,因此她也很尊敬校长先生,很听校长的话。这就是你对她好,她也会对你好。
同学们、老师们,一齐来看《窗边的小豆豆》吧!老师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阳光灿烂的童年,同学能分享小豆豆的生活乐趣。
篇5: 窗边的小豆豆简介
假期里我读了由黑柳彻子写的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在这本书里,我最喜爱的是“大冒险”这一章里面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小豆豆和泰明两个人有一个约定,让泰明去爬小豆豆的树。
在小豆豆的学校里,每个人都能够认领一颗自己的树,要是你要爬别人的树,就要说一声“不好意思,打扰了!”等人家同意了,你才能爬别人家的树。每当放学或是课间休息时,小豆豆就会爬上这颗树,树又粗又大,上边的支杈象一个大吊床。她以常坐在那里,看看远处的风景,眺望天空,看脚下来回经过的路人。。。。。。。那里就好象是她的家,她最开心的地方。于是就决定让泰明来做客,正因泰明是一个比小豆豆大一岁的男孩子,从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条腿走路是拖着的,双手也是伸不直的,因此爬树就成了一次大冒险。摘自copyright8请保留此来源,谢谢。
在开始的时候,让泰明爬梯子,但是他的腿根本用不上劲,小豆豆虽然累坏了,也没能上泰明移动一步,但是她并没有放下,而是想了其他的办法,最终让泰明成功的爬上了小豆豆的树,他们开心的在那里聊天,看风景。
在整个爬树的过程中,由于泰明身体不便给小豆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小豆豆没有放下,她都克服了。一个女孩,帮忙比她自己还要大的男孩解决了各种难题完成了约定的事情。我要向她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完成自己和朋友的约定,不能正因遇到麻烦就放下。
篇6:窗边的小豆豆的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
“巴学园”还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于是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
篇7:窗边的小豆豆的简介
黑柳彻子,日本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
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后,不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是继奥黛丽·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篇8:窗边的小豆豆的简介
生态式教育的目标是生态的。正如生态农业中,只有充分关注土壤、水分、温度等是否适宜,才能实现庄稼的丰收。在生态式教育中,若想求得学生智能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对学生其它相关方面的培养,如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培养等等。
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目标,引其原话就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印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在巴学园中,处处体现了小林校长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良苦用心。他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社会情理等方面的塑造。这样,才可以培养出“完整的人”。
只有孤立的知识的人并不是一个智慧的人。生态式教育主张融合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等各个领域的因素,使各科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进行联系,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这就要求打破传统教育中各个学科各行其是,互不相连的状态,将它们融合在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中。
在巴学园中,每天的课程并没有固定的安排。而是在每天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这样,在学生充满乐趣的学习活动中,淡化了各个学科之间的区别,可以按照情况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这种方式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兴趣优势的同时,还可以使老师充分了解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和长处缺点等,无疑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有效手段。
小林宗作校长与小豆豆初次见面的情形被视为经典。从校长一开始的态度,如“立即从椅于上站了起来”,“把椅子施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对面坐下来”一直到耐心的听小豆豆絮絮叨叨的讲了四个小时。这期间,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直到后来爱讲话的小豆豆都没话好讲了。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因为小豆豆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投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情。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等她把话讲完。通过这初次的见面,让小豆豆感受到了校长对她的尊重,更让她开始喜欢校长,喜欢学校,喜欢上学。
除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巴学园中还照顾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典型的是泰明同学和高桥同学的例子。他们两个都是身体有些缺陷的孩子,小林校长用心良苦的想消除他们“与别人不同”和“不如别人”的感觉。通过不穿泳衣游泳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这样像泰明同学那样患有小儿麻痹症和有身材异常矮小的生理缺陷的孩子去掉其羞怯心理,进而也可能让他们不致产生自卑感。面对高桥同学腿短的缺陷,校长专门设计了利于他表现的运动会项目,使他将缺陷转换为优势,赢得了各个项目的冠军,让他有机会凭着自己的本事取得成功,让他能“感受到冠军的快乐”,并希望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还没有因为身体不再长高而形成自卑感之前,“永远不要忘记夺取冠军的信心”。使高桥同学获得了学生们的尊重,更让他自己赢得了自尊。
篇9:丁丁和玲玲
丁丁和玲玲
[教材分析 设计理念]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阅读的乐趣 就情感态度而言,在低年级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尤为重要。阅读的兴趣是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因条件,也是一项减负良计。《丁丁和玲玲》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很容易读懂,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丁丁和玲玲的人物形象,自然生活的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文字感情色彩方式成为他们的自我展现,阅读的乐趣就油然而生。
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良好的课堂氛围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丁丁和玲玲》是一篇极富生活气息的课文,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十分接近,丢了东西时的着急和找着后的高兴都是极其平常的情感体验。即使是这样普通的情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却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孩子对丁丁和玲玲丢东西时的着急心情所产生的共鸣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课堂阅读教学需要营造轻松、活跃、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孩子置身于找铅笔、找橡皮的课文情境中,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得以实现。课堂中允许有不止一个的丁丁和玲玲存在,丁丁和玲玲就是课堂里在座的每一个学生,而这些孩子忽而又成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过不久又变成了自己,在不断变化的角色中表达自己从文字信息中感受到的情感,以自己独特的朗读、提问或回答传达给学习伙伴。
阅读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标点符号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一种手段。“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是《课标》对第一学段所提出的要求。感叹号在此之前已出现过多次,对于它所表达的语气孩子是有感性上的认识的。课文中出现了两个感叹号,表示的是一种高兴、惊讶和兴奋的感情。学生所能体验的也许是高兴居多,而惊讶和兴奋的感情用语言来表述,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是有困难的。“找”前后的情感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从前后情感的不同体验中来把握感叹号此处的表达语气,借助课文的情境和教师的引导,这种语言的知觉能力也在慢慢提高。
[预设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听读、忆读和说话准确、流利地朗读及背诵课文,正确地认读“丁丁、找、一支铅笔、一块橡皮”这四个词语,在田字格中正确工整地书写“支”、“丁”、“找”、“皮”四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在课文学习的情景中与课文对话,通过感受人物的不同情感来琢磨语言,以自己的体验来表达文字的感情色彩。
3. 态度与情感:随文入境,置身其中,体验着急与高兴的不同情感,感受置身于课文情境的学习情趣。
[预设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经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设计意图
一、做游戏学词写字
1、 做 “找东西”的游戏
出示“铅笔”及图
出示“橡皮”及图
2、 出示“橡皮”及图
1、 一生看卡片词语说“铅笔”,其余学生找铅笔。
2、读“铅笔”―说话“一 铅笔”―写“支”。
3、读“橡皮”―忆背儿歌《橡皮》―说话“一 橡皮”。
教师引导
电脑演示
预设一个轻松的开端,让课堂在不知不觉中生成。
利用展示型的.课件呈现要学习的图文,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直观效果,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量词“支”和“块”的用法。
二、学习课文
1、认识“丁丁”和“玲玲”
(1)认识“丁丁”
(2)认识“玲玲”
2、师背第一、二句。
3、丁丁和玲玲在干什么呀?看着大屏幕,你来说说。
4、教师范读第三、四句。
5、师生分角色读前四行
6、创设铅笔、橡皮和孩子们的对话的情境。
7、组织看书,朗读全文。
8、出示课文插图及四个认读词。
1、 读“丁丁”―写“丁”字。
2、 读“玲玲”。
3、 自由说―指名―男孩子做丁丁,女孩子做玲玲。
4、 表演读第三、四句。
5、 伙伴合作读课文前四行。
6、看书读前四行,圈出现了五次的“找”字―学习写“找”字。
7、根据自己的兴趣提问,模拟铅笔和橡皮回答。
(1)认识“墙角”
8、读最后一句。
9、着书自己读读课文或看大屏幕自己背背课文。
教师范读
学生互相影响
电脑演示
预设课文找铅笔、找橡皮的情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通过朗读中自然伴随的各种动作、表情来展示自己对课文感性的把握,体会丁丁和玲玲找到失物后高兴、惊讶、兴奋的心情。
寻找课文天生具有的内在情趣,满足低年级儿童学习的趣味性要求,鼓励学生自觉有目的地阅读、记忆。
鼓励孩子对铅笔、橡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根据问题进行对答。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三、认词
1、继续出示课文插图及四个认读词。
1、 自己在课文种找词、划词、认读。
2、 反复认读。
3、 给词语找家。
电脑演示
学生互相影响
运用不同的语言环境巩固认读已学的字词。
四、写字
1、出示 “丁、找、皮、支”及拼音。
1、逐个拼读 “丁、找、皮、支”。
2、学写“皮”字
3、写的快的将其它几个字写得更漂亮些。
学生互相影响
教师指导
利用语文教材中现有的学习资源,课后第三题“写一写,记一记”,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丁丁和玲玲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画的教学设计
★ 画水果的教学设计
【边玲玲简介(精选9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设计2023-08-19
课文《熊猫妈妈打电话》教学设计2022-05-07
《顺,自然》心情随笔2023-04-06
家乡的馄饨-状物作文1000字2023-06-20
顺颂商祺范文2023-09-25
海洋天堂影片五年级观后感作文2023-06-10
小学德育教师事迹材料2023-07-21
核桃学术讨论发言稿2022-05-06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2023-10-28
小学高年级“地球”话题作文的指导设计2023-10-04